- 时间:2023-01-05 06:16:14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一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二
今天上了一节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一节课下来,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和进一步推敲,也让我对复习课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真正觉得复习课的重要,上好一节复习课意义真的不小,学生也能从中获益很多。
整节课,我的设计思路很常规,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小结,应用,以及提高,按部就班,平平稳稳,没有什么大错,但是缺少了创新和亮点,一味的讲解知识点、做相应练习,显得有点古板,没有生气,一堂课下来,比较枯燥,一部分学生收获不大。
以下就来谈谈本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整节课,我以一道推断题入手,这道推断题将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物质几乎包括进来,大部分方程式也都涵盖在内,所以,这道题目作为引入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我没能更进一步的去利用这个题目,回过头想想,如果能够就着这条题目,对本单元的知识做出一个框架,效果会大大提高。所以我的改进思路是,将推断题中所有的箭头去掉,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让学生自己将箭头补上,那么,在补齐转化关系的同时,学生就相当于把所有的转化关系都过了一遍,并且没有了条件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散,能够相处更多不同的转化方法。
二、本节课,我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按照书本顺序进行归纳和讲解,没有能够跳出书本的束缚,所以显得比较死板,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叙述的太多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下课之后,思考了这个问题,突然发现,在本单元的知识点当中,完全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归纳,例如,可以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放在一起讲解,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金刚石和石墨放在一起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对比;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三个实验装置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采用对比的方法,学生能够清晰的比较出其中的异同点,而且记忆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厌倦感。
三、这节课里,在我的教学设计里没有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所选取的一些练习难度较大,基本为中考题,这样的难度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有点力不从心,从而使他们散失信心,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收获,这对我也敲了一个警钟,在每一节课上,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当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要能够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后进生。所以,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将部分题目的难度降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四、在复习课上,我自己说的太多了,没有把时间教给学生,实际上,一部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对知识进行很好的梳理,所以,在以后的复习课上,我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讲,然后我进行补充小结,这样学生更愿意去听身边的同学是怎样讲的,发言的同学也会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更加熟悉,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和推敲,如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要多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使他们产生创新欲望。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实际联系理论,使学生搞清楚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不能任其看热闹,让其主动学习,方才会产生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并长期维持下去,能对知识进行熟练的调控运用。
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有效改造,它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侯德榜制碱法的化学故事能强化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教师自身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严肃认真的责任心,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在复习课上亦是如此,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另外,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有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我还需要多磨练磨练,我在课上自己说的比较多,这点做的不是很好。
同时也要以课本为主。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是我认识到:
1、学生中存在着巨大的潜能
课堂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奇地方,学生在学习,教师也在学习,二者是互动的,通过上面的教学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力量,他们在无形中促使我进步。使我真正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在这堂课中,我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学生想要的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症结。对这种做法我也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做的,还有一种隐忧:会不会找不到答案?会不会这节课的任务完不成?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尝试让我更加相信学生中潜藏的巨大潜能。我会把这种做法继续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一定能行的!
2、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兴趣的调动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因此,适时的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使他们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动力。
3、对教学中不足的改进措施
进一步专研教材、理解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使教学设计更符合“纲要”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时间的控制:主要从自身上突破,课堂上控制不必要的教学重复环节,精简教学语言,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去体验、感悟和消化知识。 同时,增加提高训练的内容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够“吃饱”,努力寻找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适当、适量的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提高训练,还要在增强学习趣味性上下功夫。
有待反思的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
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②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间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三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四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二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四个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该课题在初中化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地位地位。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验原理,选择、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2.练习装置气密性检验和向上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3.培养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出发,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本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合作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析(根据个人说课效率,适当截取)
1.激励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法: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正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探究法: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
4.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指导学生分析误差,学会归纳总结,并从中获得进步。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此环节,为了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如下方式: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用到、谈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是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顺势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制作舞台效果、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碳酸饮料等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回顾所学知识,并且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给出很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但是那些方法能用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呢?
我给出几个原则,供同学们参考:
1: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2:操作是否简便易行;
3: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是否可控
4:气体是否纯净,是否便于收集;
5:过程是否绿色环保等。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对比,在我的提示下,得出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次环节,说出不用其他原料的原因。这是重要得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思考:制取装置的选取与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有关。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反应,需加热)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
3: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气体的收集方法,则需要考虑气体是否易溶于水,以及它们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针对二氧化碳具体说一下,这是得分点)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探究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在此环节,我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澄清石灰水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验证二氧化碳的真实原理。
验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注意有效表达方式,重音凸显)
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装置的局限性:比如二氧化碳容易从长颈漏斗口漏出;二氧化碳的制取量不容易控制;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稀盐酸有挥发性等,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改进完善!
课件呈现各种梯度化题目,针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时复习、应用,让学生及时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学习技能。
临下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感觉最直观的就是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会使学生有满满的收获感。
2.对重点实验技能、分析问题方法进行回顾: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验技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及时总结、回顾对学生成长有莫大好处。
3.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好的学习态度,批评不认真,课堂不积极思考问题等错误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教学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实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只评价实验小组。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
a.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b.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a.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b.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a.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b.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已满。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五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①演示,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
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 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点燃
2h2 + o2======== 2h2o
还原性
高温
c + co2======== 2c0
高温
c +2cuo========== 2cu+c02 ↑
点燃
h2 + cuo======== 2h20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六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二、一氧化碳
1、可燃性: co + o2 = co2
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回顾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
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答)可以。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方案:①将烧杯内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气,放到天平上比较哪个重。②称量烧杯(内有空气)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天平的偏转。
2、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__(溶/不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ca(oh)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上述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交流共享:
根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当堂练习:
1、通过二氧化碳灭烛的实验,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用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它们分别盛有哪种气体?
3、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采用__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__(能/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
(4)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
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关于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七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针对本次说课,我将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辅于教育教学有关知识为指导,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课题二。本节课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探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取,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之后学习其它的相关实验做铺垫。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不够完善,因此我会在课堂中充分结合他们的优势,不断的引导,让学生能参与到我的课堂之中。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2.通过合作探究,总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实验的一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体会实验与化学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过渡: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方法预设如下:)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学生。采取复习导入的形式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式,进一步提问实验室中二氧化碳又该如何制取。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这一部分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该的书写。
首先,提问制取气体的实验仪器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预设学生能回答出从发生装置考虑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从收集装置考虑有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是否与水反应以及是否溶于水。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针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进行小组讨论装置的选用。引导学生分别从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气体产物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参考氧气的制取装置,给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反应装置是固体与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是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设置合理的小组讨论,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实验仪器,让学生讨论优缺点,最后选择最佳的实验装置。
最后,对于二氧化碳检验过程,学生能根据二氧化碳性质总结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至于检验是否盛满,学生可以得出观察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来验满。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建立宏观的表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知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本课的巩固与拓展环节,组织小组讨论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小结: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
作业:课后查询资料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取哪些实验仪器。
开放性的小结和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板书设计,采取提纲式的板书,本着直观、简洁、清晰、明了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团员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范文 团员一年的思想总结(九篇)
- 最新执法局一镇三地心得体会(大全13篇)
- 高分子化学合成心得体会怎么写(通用15篇)
- 最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得体会实用(汇总8篇)
- 新兵下连四个月心得体会和方法 新兵下连三个月心得体会(8篇)
- 2023年三年级小孩的读书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
- 2023年第一次做家务扫地心得体会精选(汇总15篇)
- 辅警训练第一天心得体会及感悟 辅警训练后的心得体会(四篇)
- 预防与教育心得体会一年级实用(大全14篇)
- 大一下学期开学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大学开学后的心得体会(九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精选9篇)
23下载数 195阅读数
-
店长开会发言稿(优质14篇)
46下载数 409阅读数
-
中国航天英雄个人事迹(模板12篇)
22下载数 842阅读数
-
2023年个人工作经验总结(精选11篇)
30下载数 711阅读数
-
最新防溺水手抄报内容文字怎么写(通用12篇)
30下载数 712阅读数
-
员工对领导评语(大全10篇)
25下载数 353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