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0:46:34 页码:9
2023年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大全9篇)
2023-11-15 10:46:3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从个人感受、观察、思考等方面展开叙述。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一

三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数学日记是一种记录和回顾学习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好方法。在我进行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和学习的方法,获益良多。

第二段:发现数学的美。

通过数学日记,我开始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例如,在测量长度的时候,我发现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长度不尽相同,而这种差异正是数学中的“大小关系”。在进行加法运算的时候,我意识到数字相加的结果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字,这种转变过程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日记让我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各种公式和运算,它更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第三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不仅仅是记录学习过程的工具,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书写日记的过程中,我会主动思考和思考问题,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我还会通过日记回顾以前的学习经历,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我在未来的学习中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第四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日记是一个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回顾和总结,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我会画出每种图形的特点和名称,并且写下我自己的理解。通过书写,我更容易记住这些图形,并且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学日记让我看到数学知识的全貌和内在的逻辑,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五段:数学日记给我带来的启示。

通过三年级的数学日记,我受益匪浅。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日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够培养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我明白通过书写和回顾,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后,数学日记还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我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日记是帮助我提高数学理解和兴趣的一种好方式。通过书写和总结,我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数学日记开启了我对数学无限的探索之旅,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并取得更大的进步。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二

我是一个资深的吃货。据说真正的吃货不仅会品世间之美味,还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暑假到了,我终于可以磨练厨艺了。于是,我叫上手艺不错的爸爸一起去菜场里买菜。今天,我打算要做一盘美味的红烧水潺。

到了海鲜水产的摊位,我挑了一些新鲜的水潺放入了袋子,抬头问道:“老板,这一袋水潺几元钱?”叔叔二话不说就把这袋水潺放在秤上仔细称了称,笑了笑对我说道:“五两,正好半斤,8块钱。”爸爸爽快地付了钱。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在书上的成语:半斤八两。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大问号:同样是半斤,为什么一个是五两一个是八两呢?我马上拉了拉爸爸的手,贴着他的耳朵问了这个心中的疑惑。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古代的时候中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而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彼此差不多,不相上下。”“那爸爸为什么古代的时候是一斤十六两,而现代社会是一斤十两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秦始皇在统一度量恒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重量单位都各不相同,那时,李斯为了避免统一各个诸侯国后,在实行中会出现问题而被遭到秦始皇的罪责,就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重量单位,你来数数看,这四个字有多少笔画?”我数了数,一共16笔画!爸爸接着说:“李斯就这样规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回家之后,你再查查现在的一斤十两的来源。”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好的,但是我还是需要葱,爸爸等等我。”我马上奔到了买葱的摊位,向阿姨要了点儿葱,我大概比划了一下,阿姨装了一袋的葱给我问:“够不够?”我用手托了托袋子,不多不少,估摸着半斤都不到,我跟阿姨说:“半斤都不到的葱,能不能送我呢?”阿姨笑着说道:“好的`,这些葱都送你了!但是你得买点其他的蔬菜,这葱就顺带送你了。”于是,我又挑了一些时令的小蔬菜搭配着,可以另制一盘菜肴。

果不其然,我烧得红烧水潺赢得了外公外婆妈妈的连连称赞。爸爸提示我还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赶忙查起了资料。原来现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调整过的,即一斤等于10两,所以现在的5两和古代8两是一样的,都为半斤。

现在,我终于清楚地明白半斤八两的奥秘了!我发现生活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吸引着我们探索数学更多的奥秘呢!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三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场数学考试。可是,我觉得现在的考试都变了。

以前,人人都怕考试,我和别人就是不一样,反而喜欢考试,考试的那种环境的安静和多变的考题,可是我也是有一点不喜欢,那就是考完试回家,就算考了九十九也要被爷爷骂,内容总是“为什么扣了那一分”,“知不知道错在哪”,“为什么错了”等等,就没有一句表示祝贺的,不过我也是再问自己:“这题不该错的为什么错了?不错的.话那不就是一百了吗?”

现在,还是人人怕考试,我也不喜欢考试了,现在交头接耳的多了,老师一离开,就吵吵闹闹的了,再也没了那种安静,现在的数学试卷都没有思考题了,都是些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题目,所以让我一会就写完了,检查之后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检查?交卷?这让我很烦,一个思考题我都是想到考试的3/4的时候才想出来的,最后一点时间用来看一下,现在都是半节课写好检查,然后自信心爆满的上去交卷,回教室。都彻底变了。

变了味的考试还必须得考,你不考家长还得跟你急。就像发霉的蛋糕还让你吃一样。

考试变了,变得更简单了。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四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2x6=12(厘米)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4×6=24(厘米)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有的东西后,刚要离开,我看货架上正好摆着牛奶,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牛奶,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就看到货架上摆着一箱箱的牛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买一箱,还是买一瓶?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筋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如果买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卖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决定买整箱的。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五

老师在复习时间单位,提到了平闰,闰就是每四才有一次的份。在那一,二月就会有29天,全就有366天。我先把5时46秒转化为20926秒,一天则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这就是人们每少计算的天数,所以把这个数乘4等于0.9688天,人们为了简便,就看成一天,而这样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时12分,就是每一百中多算出的'时间,人们就把这些时间看作一天不贴在其他99(100—1)个份上,而这样,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时,就这样,每四百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将近一天,所以,四百又一闰,即100—3=97(个),所以每四百中只有97个闰。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六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

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七

今天,我去乡下舅姥姥家里玩。舅姥姥家里有一个养鸡场。一群群黑的,白的,灰的,黄的鸡……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好奇地文舅姥姥:“有多少只呀?”舅姥姥诡异地笑了一笑,朝着鸡群说:“你自己数吧。”

我找来几个竹筐子罩住小鸡后再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几个筐里罩着的小鸡的只数分别是29只、18只、21只、17只、32只、23只。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就可以了。我刚刚学会了用小括号来列式计算简便一点。列式:(29+21)+(18+32)+(17+23)=50+50+40=140。

我很快就完成了舅姥姥给我的数鸡任务,舅姥姥笑得直点头,连连夸我的数学学得很好呢!原来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疑问很多难题,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八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傻了眼,世界全变了,除了我以外全部的人都变成了数字。还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我们手写体数字,第二种是用火柴搭成的。

我吃完早餐,跑下楼我捏了捏自己的脸,不疼啊,难道是在做梦!旁边的'数字议论道:“他不会是坂田吧!”(在日本大阪是傻子的意思)我向他们大吼一声:“滚!”他们立刻跑开了。我正在想有什么可以出去的办法时,突然传来了一阵讥笑声,我循声走了过去,发现手写体数字新出了几个笑话,8对3说:“兄弟,你被谁砍了这么大一刀?”,3“无语”默不作声的竖在那一动不动的。过了一会我又看到7对2说:“你就算跪着我也不嫁给你!”然后我还看到9对6说:“我要出门了!”6不屑的说:“出门就出门呗,玩什么倒立!”正看的起劲,突然传来妈妈的叫喊声:起床,出去早餐啦!

哦!原来我是在梦里,一场有趣的梦。

数学日记心得体会三年级精选篇九

数学就是0到9,数学就是加减乘除,数学就是abcd……。我家就有六个和数学相关的故事,因为我们家有六口人。

弟弟20xx年1月14日5点46分出生,他每次都是用哭声来告诉妈妈,妈妈能从哭声里辨别弟弟的需要,每隔1小时,他发出哭声,就该给他换尿布了,每隔2—3小时他发出哭声,就该给他喂奶了,现在他已经4个多月了,他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每当回到老家,我就爱数奶奶篮子里的鸡蛋,那次我数了100个,我问奶奶这是几只鸡下的蛋,奶奶说:“5只,每只鸡每天下一颗蛋。”我一算这100个鸡蛋5只鸡20天下的蛋,我又一算如果一个蛋1元钱,那这100只鸡蛋的收入就是100元,一个月奶奶卖鸡蛋的收入就是150元。站在旁边的爷爷听了说你帮我算个题吧!鸡兔共49只,100个爪子地上跑,几只兔子几只鸡?我左思右想,兔子的脚是鸡脚的二倍,兔子肯定是1只,那鸡就是48只,我把这个答案告诉了爷爷,爷爷说:“你真厉害!”

有趣的故事还在进行,我每次写作业速度慢,而且质量不高,爸爸在我写作业完成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节课按45分钟计算,一个班如果有45个人,如果有一个学生,上课时捣乱1分钟,那么在这一分钟之内有45个学生都被影响,(数学日记)每个人一分钟加起来就是45分钟,哎呀!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死人!时间就这么宝贵,不允许我们去浪费。正在这时,检查数学作业的妈妈叫我过去,妈妈指着一道数学题说:“如果妈妈今年a岁,爸爸比妈妈大了5岁,n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多少岁?”我顿时明白了,无论过多少年,爸爸比妈妈始终大5岁。

数学就这么有趣,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个月有4周,一年就有52周零一天,一年四季365天,这时多么有趣的数字呀!愿快乐每一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