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心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4:24:23 页码:10
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心得(7篇)
2023-01-13 04:24:23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近几年来,我校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一些进展安全隐患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安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学校安全工作拭目以待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面临的问题不少,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杜绝发生事故,是一条基本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校今年安全工作必须加强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中安全是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这个保证,其他工作都无丛谈起,所以要摸排查职工家属情况及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以职工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突出预防为主的主题,抓好消防安全工作,防范防火期消防安全工作宣传教育学生不带火、不玩火、有火情立即报告、不要自告奋勇以免危险教师吸烟要注意烟火,家火一起预防。

发宣传单形式,杜绝拉石头车从校门口行驶给学生讲交通安全方面知识,利用学校声响器材给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主要由团队负责,开会形式由班任负责,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从新调整组织机构及值班值宿工作,组织机构要上墙,值宿人员必须遵守时间,不得擅自离岗开学初进行一次电路安全大检查,修好一切照设施,并做好记录保证无故章运行。

二、要建章立制,要严肃纪律,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明确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做到学校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上岗换岗必须请点物品,管理好各环节的灯、火、门、窗等,如不按章操做,出现问题、事故违章者负全部责任,值班值宿人员必须遵守时间,按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在校喝酒、赌博、勤勤恳恳做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并保护好现场。事后做好记录,督促漏岗视情节轻重罚款至止处分。

三、要抓好落实,必须扎扎实实地落实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实在日常工作当中。落实每个人的责任,明确责任,一所学校的安全工作好坏,关键在学校教职工有没没责任心,能不能想呵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关注每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所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法制课进行教育、止扯学生玩耍中出现危险动作和体育课各种危险动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防自气、出洪、停电等,这是学校牟在职工作,应常抓不懈做到实效。落实好毕业生的纪律思想心理工作,主要有班主任负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加强学校周环境治理,配合派出所综治办开展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秩序。安全工作应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工程,按照群防九治的工作方针,建立安全防范体系进一步优化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做好节假日期间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要认真做好校内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领导带班制专人值班制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事故发生。

五、开展反活动,近几年来xx活动非常猖狂,而且越来越向农村渗透,分子非常隐避和顽固所以开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主题活动,由团队负责安排、让学生充分认识xx活动的现状和危害,提高广大学生识别、制能力,为全镇和学校的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农村反警示教育宣传讲提纲》为题材,反对《flg》《实际神》《*》。活动方式点名宣讲。

为了达到计划目标全体教职工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紧急行动起来,各负其职,密切配合,力合作,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求实效,警钟常鸣,严格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中,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在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顺应了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从现状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整和变革,如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或经商;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被征收;农村和城镇的生产经营形式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较大改变。因此,基层社会的现实情况迫切需求社会治理创新体制和机制来解决纠纷。

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问题已现端倪:基层社会阶层的细化带来利益和文化冲突的加剧;基层社会流动性增加使得社会治理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外来文化冲击使得基层社会价值出现真空和失范的情形。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治理的难题在基层社会不断积聚,如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强、社会自治程度不高、社会保障缺失等。若不及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难题,农村与农业生產的稳定与发展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必将危及基层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上述问题,必须意识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因而,分析和梳理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困境成为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体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创新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给农村、城镇带来了巨大变化,并逐步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多重挑战。因此,分析和研判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有助于明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形态和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基层社会治理在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公平、户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不足、收入差距增大、人口流动性大等具有时代性和制度性的问题。以收入差距为例,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医疗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从本质上看,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法律运行和制度设计在城镇和乡村存在差异性。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社会阶层细化的现象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居住在城镇,从而形成了农民工阶层。农民工阶层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事非农业劳动。然而,他们多数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子女也很难享受城镇教育资源。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正在被细化的现实,进而满足这一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解决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由于大量农民离开农村集体进城务工或创业,乡村治理很难有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的机制,并且农村和城镇都缺少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一体化建设的阵地。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需要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满足人们参与行政决策和法律公共服务的需求

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得到行政机关提供更为公平的公共法律服务,如积极参与征地拆迁、村民选举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事务和得到政府的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实现行政机关行政决策的程序化和法治化,并不断提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认真对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社会转型时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市场等重点领域的基层执法直接关系到人们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诈骗、村霸恶霸、邻里纠纷、留守儿童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社会治理领域来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由于基层工作分工细、事务繁琐、人员不足等问题,致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面临瓶颈问题。《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问题。”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信访不信法”现象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们普遍存在相信上访而不相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访不信法”现象。由于人们权利意识觉醒并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身权益,但法律知识有限、法律途径时间长且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人们往往选择成本低、效率高的信访途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经济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和集体上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难题。究其原因,为了保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采取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化解社会纠纷,致使人们相信权力大于法律、上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压过下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但仍然存在许多人认为单纯依靠法律无法解决纠纷,而信访可以解决正常法律途径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从顶层设计上规范基层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以此扭转人们“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和现象。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不足

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专业的工作机构。一是现有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要,致使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的无法全覆盖和效果打折扣,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执法。尽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重点和终点在基层,但是在基层行政机关中专业从事法治工作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二是由于基层工作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致使从事法律工作的工作人员不愿长期留在基层工作,而是选择辞职或调离基层工作单位。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强,表现为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强,习惯依照惯例、传统方式和行政方法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部分村居两委工作人员不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各村居委员会虽然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但多数形同虚设,如仅仅有几名老同志,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导致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并不完全,因而倾向于依靠经验和人情来化解法律问题,以至于出现许多矛盾纠纷无法在基层化解,形成集体上访、越级上访。”[1]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基层群众自治的终极目标是达到自我管理和服务,并且基层群众自治应当是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在现实运行中,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出现目标偏差和路径偏离。一是民主选举不规范问题。在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政府干预、宗族派系主导等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的现象大量出现。二是村居两委职能问题。村居干部滥用權力、村居财务缺乏监督、集体财产被侵吞、权益分配讲关系等问题导致群众自治性组织内部矛盾增加。三是村居两委民主决策形式化。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机制替代成村居两委干部的内部会议和宗派势力的私下决定。在特定时期,乡镇政府干预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以实现特定目的,以至于出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情况。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功能虚化。从法律规则和顶层设计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产权的权益归属者,但事实上村居两委基本代表其行使了基本权能。农村社会组织的缺乏致使参与人数少和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保证。由上可知,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不足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是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但是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不足制约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一是对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性组织而言,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明确界定,并且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成本高、覆盖面窄。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公共法律服务存在差异性,即城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优于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法律服务存在队伍缺失、水平低、服务差等现实问题。三是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性工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载体,但是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表现为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尚不完善,如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需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具体指标。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治安防控体系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解决好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问题,因为基层社会治安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规范。基层社会治安防控的综合协调制度、工作机制创新、合法性审查等规则体系尚不完善。二是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由于人口流动性过大,基层行政机关难以监管社会流动性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如偷盗问题、赌博问题、黑恶势力问题。三是基层社会治安的大数据平台存在数据共享度不高、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为例,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以及社会主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存在数据不开放、不能整合利用和隐私保护不完善的法律问题。四是社会治安防控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少法律法规作为制度支撑,如“雪亮工程”建设仅为中央出台的文件而非法律法规规定。社会治安的信息化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社会治理信息化的推行存在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念落后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即重视权力轻视规则、重视维稳轻视引导、重视管控轻视法治。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社会治理观念下,基层社会治理以地方稳定为第一要务,从而轻视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因此,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将基层社会治理陷入非法治化的治理怪圈。基层社会治理理念落后体现为:一是价值导向上重视管控而轻视法治。基层社会治理应当体现出平等、公平和公正的法治精神和服务精神。二是社会治理主体上重视政府职能而轻视社会组织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而非仅仅由党委政府完全负责。三是治理方法上重视行政方式而轻视法律方式。在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下,基层社会治理习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而轻视运用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四是社会治理理念上重视应急治理而轻视制度化治理。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基层社会治理往往容易形成在纠纷产生后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的理念,而非提前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化治理理念。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定位不准

尽管中央已经明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定位,但是基层社会治理仍然存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单一社会治理现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定位不准表现为:一是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党委和政府越位和缺位的现实问题。党委和政府负责提供基层社会的公共服务,而忽视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党委和政府往往容易忽视村居文化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事项,从而出现党委、政府缺位的问题。二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法治与自治的结合不够。村居两委的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从法律上看,村居两委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应当是指导、支持、帮助与协助,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村居两委与党支部之间的权责关系存在模糊的情况,容易形成党支部掌握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村居两委缺少民主化的程序机制,即村民和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容易被剥夺。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缺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参与机制。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缺少法律法规支撑的制度困境;农村生产合作社、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数量和程度有限。此外,村居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和满意度也陷入尴尬境地。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抓基层治理的责任感,明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5个专项责任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市、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维稳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 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 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

农村黑恶势力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 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 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15年9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16年6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15年9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 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14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15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15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15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15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16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16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15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15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 “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15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15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15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15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提案名称】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的建议

【提案人】

【提案内容】

2 0年前,走在州各县,放眼望,一片山青水绿。可现在,山还是青的,水却不再绿。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几点:

一是工矿排放污染;

二是生活垃圾;

三是化粪池污水排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厂建得越来越多,高楼大厦林立。相对应的是垃圾也越来越多。工厂排放的废水、废弃物往江河湖海排放、倾倒的案例比比该是。只要有村寨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河两岸甚至河中央的垃圾随处可见。高楼的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直接排放进河流。在高楼没建之前,城区及周边的河流,群众可以游泳,可以用来洗菜、洗衣甚至煮饭。河中鱼虾随处可见。试问现在谁敢用城区或周边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

要使水再绿,针对造成污染的原因,作几点建议:

一、工矿污染排放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已高度重视,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在此勿须多言。

二、乱丢弃生活垃圾,应该高度重视

1.成立各级领导负责的制度,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河长负责制。每条河流、溪流,均承包细化到各县、乡(镇、街道办)、村、组,各级行政领导直接负责。各县境内的河流,分段进行污染防治。

2.成立由州、县、乡(镇)环保部门牵头的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相应奖惩,倒推问责。

3.实行奖惩激励机制。对治理或防治达标的河流给予行政领导进行奖励,对治理不达标的进行问责。对不作为的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更严厉的处理。

4.进行宣传教育。不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实行举报奖励。对居民乱丢垃圾行为进行举报的,经查证属实,根据情节进行奖励,并对举报人保密。对乱丢垃圾者进行重罚。

三、化粪池排放。这是最容易被各级各部门忽视的问题。建议在排放进入河流之前进行净化处理,而不是简单的作一下分隔处理就排放。

生活用水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厨房排水,污染小,可直接排放;

二是洗衣排水,含有机物,不能直接排放;

三是人粪尿及淋浴排水,不能直接排放。

因此在修建(或改建)化粪池时最好修两个,分别处理洗衣排水及人粪尿排水。最低标准也要达到鱼虾能生存,臭气不再熏天。

希望能实现以上三点,水不出三年,定能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到那时,真正是天蓝、山青、水绿。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学校综治工作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直是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并以此保障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我校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对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落实常抓常管,狠抓狠管,在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有关安全工作重要批示及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面面俱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制度为纲,以落实为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责任落到实处,工作做到细处,齐抓共管,确保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作法:

一、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构建安全教育框架

学校坚决贯彻执行教育局下发的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及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学校的各班级均制定了安全工作职责,将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学校综治工作是社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切实加强处室安全工作,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学校与各处室、班级.教师签订了层层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校长负总责,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副校长为具体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和整改。学校全面构建了学校内部安全教育体系。

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构筑安全防范网络

学校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个在校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而且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家庭幸福,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学校及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使安全工作人人关心,处处把关,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非常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每当遇到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的调整及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各种学生大会上,在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安全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还向每个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信》,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范。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协同作战的桥梁。

三、加强防范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1.设施防范。学校在安全防范工作中,首先确保教育教学设施的绝对安全,重视校舍安全、设备安全、道路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做到防;学校在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安装了消防器材;经常对学校食堂、宿舍、校舍、进行自查,对校舍进行分类处理,,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总务处不定期进行严格检查,保证了全校师生的健康卫生安全;节假日安排学校领导和部分教职工值勤护校,保证节假日期间学校的安全;加大了对财会室、微机室、图书室、办公室、多媒体室等要害部门的硬件投入,安装防盗装置,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加强了对校舍和校产的管理、检查和维护,总务处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2.管理防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卫生保卫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卫生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加大管理力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各级领导的职责范围,实行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使安全工作人人关心,处处把关,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制订并实施了等多项常规与管理制度。另外,学校还在其它的有关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全管理的条款或内容,并加强实施力度,把安全工作与学年各项先进评比相联系,采取一票否决制,做到“安全第一”,常抓不懈。加强了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体育活动常规和体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使其达到应有的目的;坚持学校卫生工作以防为主的原则,使广大师生在健康、安全、卫生的环境中生活;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文体活动,执行申请报告制度,落实具体的安全措施,制订具体的安全方案,把安全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要求;重视对门卫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并对学生实行离校请假登记制度。对食堂的饮食、饮水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杜绝了食物中毒的发生。

3、宣传防范。 重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宣传栏、广播进行普法宣传。学校通过出黑板报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普法知识测试、组织观看有关影视片、聘请法制副校长作有关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活动,从而使广大师生提高了知法、用法、学法、护法的自觉性。

4.教育防范。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使学生能明辨是非,注重自我保护,增强应变能力。学校非常重视对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在行政会议、教师例会、班主任会议上,安全工作是重要的议程,经常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安全问题是重要的讲话内容,经常提出。每月都特地安排一次以安全防范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结合有关安全制度和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各班级根据学校《安全责任状》,落实安全措施。校运会及各种大型活动前,都要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安全防范教育,教育学生认清善与恶、美与丑的界线,从思想上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学生外出参加各种活动时,学校领导亲自到场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使活动能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护校队,形成了校级领导到班级、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联动管理的网络,每天放学后值周老师站在校门口斑马线统一指挥学生过马路,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5.保险防范。一是鼓励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它能使受到伤害的学生及时得到救治,使家庭避免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二是学校按学生人数投校方责任险,以防万一,使学校避免因赔偿而产生经费不支。

6、开展多种安全教育活动。一是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广大师生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一定交通安全知识;二是对学生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三是开展了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逃生的能力;组织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进一步推动我校师生安全教育深入有效地进行,让师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树立安全学习与生活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我校安全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我们的努力,今年以来学校安全事故为零,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总之,学校综治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领导关于学校综治工作的一系列批示、讲话精神,积极争取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创造性地扎实工作,把学校综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确保一方平安、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新课改做好坚实的后盾。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报告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必须要牢记时代使命,争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

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建立起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组织体系,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把群众需求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党员干部的兴趣专长,促使有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尽心履职、用情服务,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例如,通过建立党群服务站对群众的困难申请进行汇总,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让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只有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才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坚持

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党群服务站用一项项便民利民举措,赢得群众赞誉,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排头兵,要常常叩问初心,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表、对标、对齐,自觉对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实际成效常想、常评、常省,筑牢信仰之根、补足精神之钙、铸就党性之魂。要把“忠诚”二字镌刻于心,实施的任何一项政策、作出的任何一项部署,乃至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要与党同心同德,以坚定的立场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切实做到在关键时刻检验党性,在服务中诠释党性。

正确对待每一个“简单”、每一个“细节”,下足“绣花”功夫,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全力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不满足于“做了”“做过”,要追求“做好”,提高专业化水平,练就“真本事”,以上率下、切实提升影响力。

年轻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在工作中培养专业思维、在学习中拓宽专业知识、在执行中充实专业方法。在实践中出本领、在实践中求真知,培育自己敢打善战、舍我其谁的锐气,增强干事本领,努力成为熟悉理论的“政策通”,精通业务的“活字典”,擅长工作的“多面手”,真正把“追求极致、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操守和工作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争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排头兵,除了做足自省的“功课”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提升自己。这就需要在自身岗位上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实现为官的价值。要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无功即是过”的进取精神来鞭策自己,以过硬的作风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对照党章党规、先辈先进,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掸去思想上的灰尘,纠正行动上的偏差,把榜样的品格与追求内化为肩负的责任,外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

最新社会治理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近年来,xx委、xx政府认真贯彻落实xx委xx政府“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战略部署,精准聚焦“五大生态”,加快构建“十大环境”,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全xx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一)“全方位”聚焦城市社区,市容市貌显著改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累计完成道路改扩建、供热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路灯改造等项目xx个,安装路灯xx盏、草坪护栏xx米,硬化巷道xx万平方米,更换维修排水渠盖板xx多块,铺设人行道xx公里,道路改扩建xx公里,敷设污水、供水、供热管网xx公里。

全面优化市容环境,突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居民区、城区出入口等重点部位,下大力气彻底整治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乱搭乱建等“五乱”突出问题,持续推进“三擦一清两统一”行动,实现大街小巷、车站广场、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场所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2019年以来,集中清理乱设摊点、违章停车等行为xx多处,更换商铺门头牌匾xx多块,修补残墙断壁xx平方米,刷新沿街建筑立面墙体xx万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乱贴乱画xx处,清理整治“蜘蛛网”“黑杆子”xx多处。

持续推进常态化保洁,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购置垃圾清运车、道路清扫车、洒水车、人力垃圾车、环卫电动车等xx辆。实行全天候保洁,加大重要路段、重要时段保洁力度,增加环卫人员,扩大清扫范围,早、中、晚三次定时收集生活垃圾,做到了“六净”。

(二)“无死角”覆盖乡镇村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拓展延伸整治触角,严格按照“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的总体要求,聚焦死角盲区,完善措施、量化标准,彻底解决农村“六乱”现象,推动整治向农牧村家庭窗台、炕台、灶台、炉台和门庭、厕所、圈舍、柴房延伸,xx个行政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全覆盖,做到了整治无死角、无盲区。

全面推进生态礼貌小康村建设,扎实开展“七改”“三治”“两分离”,推进卫生净化、道路硬化、乡村绿化、村容美化、村庄亮化,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xx亿元,实施生态礼貌小康村建设项目xx个,今年xx个生态礼貌小康村全面开工建设,农牧村整体风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加大农牧村环卫设施建设力度,修建垃圾回收屋xx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x座,累计完成改厕xx万座,“户分类、村收集(转运)、乡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垃圾“出口”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强化农牧村面源污染治理,扶持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建设,提高废旧农膜收购补贴标准,回收地膜xx吨,回收率到达xx%。

(三)“高标准”治理景区景点,旅游形象全面提升。突出旅游景区景点综合治理,全面规范更新各类标识标牌,集中整治景区周边农家乐乱搭乱建、乱拉管线、乱挂东西、乱立牌匾、乱放工具现象,落实景区景点卫生保洁机制,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在道路沿线、观景台、景区周边新改建旅游厕所xx座。

持续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景区景点经营秩序、管理服务、设施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全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实行“先行赔付”,维护了广大游客合法权益。

扎实推进节点项目建设,xx公路、综合管网、人行道敷设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xx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预计xx月底完成一期工程xx个单体建筑的建设、内装、人员培训、宣传片制作等工作。

加快xx大景区升级提质,围绕xx大景区旅游黄金环线环境整治,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达xx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xx个,成功打造了“xx”靓丽名片,培育了庙花山“xx”精品民俗田园综合体,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xx年游客突破xx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近xx亿元。

(四)“全视野”打造公路沿线,绿色长廊逐步呈现。全力推进“xx”建设,做足做好视线内“文章”,大力实施“绿色旅游长廊”“万亩油菜花观景带”建设,在xx线和xx线规划建设了万亩油菜花、高原梯田观赏带,在xx打造了十里花卉长廊,在xx域内国道、省道、通乡公路沿线种植各类苗木xx多万株,种植花卉xx万亩。今年以来,重点推进xx大景区建设,xx遗址维修保护、景区“六化”工程、xx观景台、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等xx个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加大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巡查、执法力度,集中开展乱搭乱建等清理整治行动,粉刷护坡墙面xx万平方米,规范交通安全、道路交通提示牌xx个,清理整治户外广告牌xx多个,设立“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公益标识标牌xx余处。

(五)“强力度”净化河道水域,河湖生态持续向好。深入开展河道水域垃圾及沿线河岸、河堤垃圾、污渍清理,重点对饮用水源地、城乡河道沟道水域、岸线周边区域进行整治,划定河道保洁区域,明确保洁职责人,xx内大小河道卫生状况极大改观,白色垃圾和漂浮物全面消除。累计出动清理人员xx人(次)、铲车、挖掘机xx多台(次)、清理河道各类垃圾xx多吨。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全xx大小河流设立xx乡两级河长xx个,靠实河长职责,组织河道巡查xx人(次),全面清理、取缔非法采砂、乱采滥挖、乱堆乱放废渣、侵占河道等违规行为,查处违法采砂及河道乱堆乱放xx处(次),恢复河道正常生态流量xx处。

一是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成立了xx委书记任组长、xx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xx级干部为副组长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xx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编制完成《环境卫生专项规划》《xx城景观绿化美化改造设计方案》等规划方案,制定出台《督查考评办法(试行)》《城区生活垃圾定时收集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统筹协调、综合执法、督查督办、xx乡村三级联动等综合整治管理机制,健全目标管理、考核评比、职责查究等各项制度,建立网格化分片分段、跟踪督查等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将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生产生活行为,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主动化、常态化治理格局。

二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xx委、xx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充分发挥“带着大家干”的主导推动作用,以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精神,xx带头督促检查、带头解决问题,为全xx各级干部群众作出了榜样和表率。全xx副xx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包抓xx一线、职责片区,主动担责、亲力亲为解决环境问题。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迅速行动,理思路、定措施、解难题,坚持深入一线指挥,自觉当好环境整治的指导员、协调员、督查员,全面整治各自职责区域顽症痼疾,构成了上下齐心、综合发力的良好局面。

三是全民参与全域治理。坚持把广大群众作为推进综合整治的主力,确定每周一、三、五为全民卫生义务清洁日,注重发挥党政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宗教界代表人士“五线”作用,注重发挥组织、统战、教育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作用,注重发挥xx作用,把整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把加大宣传教育作为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微信公众号、移动信息等媒体平台,经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张贴标语、户外宣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xx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条例》,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礼貌理念,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着手,构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个个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指名道姓“曝光”,对不守公德、不讲礼貌的行为大张旗鼓“亮相”,使“讲礼貌、讲卫生、保护环境、净化家园”成为社会新风尚。

五是创新方式严督实查。紧盯“视线内见不到垃圾”的目标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及时督促整改,强力推动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创新督查方式,严格执行《xx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试行)》,逐步建立了明察暗访、限期督办、重点督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等督查工作机制,精准督查、精准反馈、精准整改,构成了常态化动态督促检查新模式。强化督查落实,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环境整治情景进行了全面督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对账销号,限期整改。异常是xx月份以来,抽调xx直单位xx名年轻优秀xx干部成立了重点工作督查组,实行“一周一督查一通报,一月一排行”的工作制度,高频次、高密度开展督促检查,传导压力,倒逼职责落实,推动整治工作纵深推进。截止xx月xx日,共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xx次,下发微信反馈意见xx条,整改各类突出问题xx件,对xx个环境卫生整治滞后的xx在xx电视台进行了公开曝光。

六是划片分段网格管理。坚持网格化区划、动态化覆盖、精细化管理、目标化考核总体思路,采用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职责到人的方式,将城区划分为xx个片区xx个部门和单位,各片区分别由副xx级以上领导负责包抓,将城区村道、巷道分解到xx镇xx个社区xx个村委会,对全xx个xx政府所在地,进行了分片划分,剩余所有行政村按照乡级包村职责和村“两委”班子管辖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解,拉伸了环境综合整治链条,明确了整治主体职责,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网络。

七是大胆探索市场运作。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城区垃圾承包商经营制和政府监理制,在垃圾清运、道路清扫、污水处理和河道治理上大胆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承包经营,不但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且清运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八是强化保障持续投入。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xx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景下,xx年以来,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就投入xx亿元,购置各类环卫设备xx万件(套),配备环卫人员xx人,设立农牧村保洁员xx人,配备环卫车辆xx辆。其他项目单位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财力物力,累计投入资金xx亿元,实施了巷道硬化、污水管网敷设,供热供水、道路改扩建、人行道改造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亮化美化等项目。

我xx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成效,但与xx委、xx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必须的差距,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环境治理本事还有待提升,资金投入仍是制约“瓶颈”。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逐步解决。同时,也真诚期望各位领导、政协委员关注xx,对xx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坚信,有xx委、xx政府的坚强领导,有xx政协的深切关怀,有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不断寻找差距,改善不足,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xx周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