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2:36:08 页码:10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5篇)
2023-11-15 02:36:08    小编:ZTFB

这次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启示。心得体会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指导意义,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启示。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一

药物化学实验课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药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加深了对药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领悟到了实验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实验中的心得和体会。以下是我的药物化学实验课心得体会。

第一段:认真准备实验,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在做实验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实验手册和相关参考书籍,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注意实验条件和环境,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只有认真准备、仔细操作、严格管理,才能够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第二段: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实验数据的归纳、统计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掌握药物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规律。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掌握实验技巧和操作要领,培养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验实践和分析总结,才能够掌握药物化学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三段:增强实验的综合性和实际意义,促进学科交叉和实践创新。

药物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到化学、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实验中,我们要注重实验的综合性和实际意义,把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实践融合起来,促进学科交叉和实践创新。以药物分析实验为例,我们需要掌握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药物的结构和药理学作用,分析药物的含量和纯度,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不仅是一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也是一种实践创新和社会责任。

第四段:注重实验的互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实验的体验感和学习效果。

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我们要注重实验的互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实验的体验感和学习效果。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互相配合和协作,相互交流和帮助,克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讲解和学生演示等方式,增强实验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提高实验和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药物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药物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实验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价值,更加坚定了我在药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对药物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二

摘要:为了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课堂效果,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该文针对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等3个环节的不同方面进行讨论,以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强化生物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中的作用,进而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及支持作用,在江南大学也是作为食品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进行安排。该课程学科内容抽象,知识更新快,实验性较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实验,正如b.a.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素养。”[1]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正是这样一种劳动,它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是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在整个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该文以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顺序为轴线,针对课前,课中及课后所涉及的各主要环节,围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展开以下几点讨论。

1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学活动所涉及的两方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准备。就教师方面来讲,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是最首要的内容。首先,在内容上,教师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储备,充分了解自己教习课程的学科特点。只有在真正熟悉掌握了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师才能有效地决定什么样的知识是需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的,什么样的内容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课后学习与归纳的。理论课程的教学是这样的,实验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而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好好准备,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下功夫仔细研究,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来分配内容,并就课后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给与合适的指导。就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来讲,可以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是生物化学领域科技前沿的综合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自主设计相关实验验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强化对其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方法上,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保持一定的要求,能具备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来调整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即需注意自身教育技巧的提升,要切实付出个人的努力,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及教育方法存一份追根究底的专研精神。作为教师,要铭记自己的读书与学习不能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程,必须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1]。对学生来说,需对即将接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尽可能与已具备的知识体系建立良性链接,方能增强其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继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预习则是其一。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仰赖学生的自主性外,更需要教师督促、帮助学生建立行之有效预习激励机制。课堂的随机提问是一个方法,但最理想的状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来说,由于生物化学是一门内容繁多且复杂抽象的学科,其知识点的系统和逻辑性强,学科发展迅速,研究的新方法不断出现[2],所以,在实验课程上,教师要注意梳理理论知识点,提纲挈领地介绍实验原理涉及的背景知识,做好对实验技能进行引申与衔接的铺垫,尽量以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或感兴趣的内容为起点进行扩展。此外,在课程进程上,需要理论科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实验课的安排要紧密跟随理论课的进度,让学生在理论课上被激发的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实验验证的兴趣能在消退之前能付诸实现。

2课中:“理论联系实际”-发挥。

能否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取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落实前期的准备工作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对学生的反应有回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实时调节已准备好的“理论上”的教学进程。在进行具体实验的讲解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以更形象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如,播放教学录像等,触发学生的关注。同时要考虑实验室硬件条件,比如:在播放录像时要保证无论是影像还是声频的清晰度,否则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在内容上,由于所做的生物化学实验多为生物化学学科体系里已经很成熟的经典实验,所以,在进行实验介绍或引入时可以根据相关实验的初始文献的构思设计,将实验内容按一个科学问题来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科学思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此过程在保证学生获得既定知识的基础之上,既可使其对真正的科学研究窥得一斑,又有可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可有效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实验也可适量增加互动环节,创设丰富的情境,进而建立多元化、系统化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程序。另外在课程中最好能做到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因为“揭示未知跟已知间的深刻联系,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1]但是,仅仅是留下问题亦不可取,合适的做法是在选择问题时要平衡、考虑到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与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的关系,并对解决方法给出一定的铺垫或指导。

3课后:总结。

对教师来说,每堂课程结束之后要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整个环节进行总结,包括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对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实验技能的把握是否准确,课堂展现形式是否合适;分类列举需要改善或改变的方面和继续保持发扬的方面,作为对下次课程进行准备的基础以及自己教学水平及能力提升的激励。要认真对待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考虑学生的需求或意向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同时为了使课堂知识或实验技能得到发展或进一步深化,鼓励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取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在“糖酵解”实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讲解的糖酵解的发现、研究思路去设计“三羧酸循环”的实验内容、细节并出具详细的实验设计步骤计划书。这个过程需要同时调动学生在理论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在实验课程上逐渐养成的科学实验思维,能够锻炼他们在计划安排事情、查阅资料、制订和论证实验方案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较为复杂实验现象的能力,最终达到拓宽基础、开拓视野、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培养之目的。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另一个关注点,实验报告是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已进行的实验内容、所得实验结果的整理与汇总,可以反映学生对当堂实验课程的掌握程度,尤其是结果的呈现形式可以反映学生的对结果的理解及其思维模式。教师在批阅实验报告时,除了要注意及纠正其内容上可能出现的是非对错的问题,也要关注实验报告在撰写上的规范性、条理性,重点考察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讨论。同时从另一方面讲也可以以此来评价实验课程所安排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地调动作用,及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适用性,用于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综上,当整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帮助学生加深、强化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其实验操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等目的。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黄卓烈,黎春怡.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1(5):176.

[3]吕文平,康秀英.开设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的体会[j].科技资讯,2007(29):105.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三

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实验《用电流表测电》之前的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直接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而在随后的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则要求学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设计实验表格。

在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以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格,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要抓住教材这种变化的安排,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计划的能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例如,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实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都会使用到。在做第一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对仪器比较生疏,操作时会很缓慢,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就要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安装及使用操作程序不应再有原则性错误,熟练程度应比第一次好,速度比第一次快,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允许出现些偏差。第三次实验,就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将实验安装并调好。

二、教师要注意发挥示范作用。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即使按照教师要求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对仪器的操作步骤也比较清楚了,但一旦接触到实验仪器,仍会束手无策。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例如,初三年级学生做电学实验,初学阶段很容易将电表“+”、“-”号接反。可以在学生实验前,先做示范操作,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正接线柱先用红纸做上特殊标记,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电路中有小灯泡)。

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再巡回视导,发现有接错的,再进行示范。教师在演示实验时,也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使用天平,拿取砝码时,镊子口的凹边应当朝上,待测物和砝码都应放在砝码盘的中央;拿取盛有水银的烧杯时,应用左手托底,不能用手提住烧杯口以免杯底破裂,如果在细长玻璃管中装有水银,翻转玻璃管时,不可用双手持玻璃管的.两端,而应以手挟持管的中部;做静电实验时,需要用手持绝缘柄时,应以两三个手指握持,而不应从掌心握持,并且应持离导体最远的一端,以防漏电;用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臂、电表旋钮及启动开关时,应以另一只手扶持器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首先,实验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备性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满足一定要求,如: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在光具座上的仪器应保持共轴。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如天平位置变动、弹簧秤拉力方向改变,万用电表电阻档量程变化等,都必须重新调整零点。使用各种仪器必须按一定操作规范进行。对于违反操作规定的要禁止。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四

生物化学实验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生物体内化学过程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这学期的生物化学实验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实验中的困惑和挑战,但也因此让我更加喜爱生物化学。以下是我对这学期生物化学实验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注意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前置准备要充分,通过预习和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其次,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也要提前预见,避免实验室设置不当或某些试剂不足的情况发生。最后,保持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穿戴实验服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第三段: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与挑战。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惑和挑战。首先是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有时候即使按照实验操作的细节步骤进行,结果也可能出现偏差。这时我们需要从中找出问题所在,进行反思,可能需要重复实验或调整实验方法。其次,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例如精确的计量液体、管道接口的连接等。这些问题虽然能通过实践经验逐渐掌握,但在实验初期仍然需要耐心调试和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第四段:学习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生物化学实验通常需要与同学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实验设计和操作细节,可以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亲身体会到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在实验过程中,我和同学们共同解决了实验中的难题,一起克服了困难,这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学期的生物化学实验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化学实验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实验中的失败和困惑也让我更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未来,我将继续加强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增加实验项目的难度和广度,培养更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实验技能。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更好地与同学们合作,在实验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总之,生物化学实验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加深对生物化学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参与生物化学实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五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在实验开始前,由任课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就实验过程中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要点、难点做归纳与总结,形成试题册,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开展知识问答竞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理论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实验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该实验课程是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一般在大学第三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实验试剂的配制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进行统一的培训。仪器主要包括自动部分收集器、电泳仪、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紫外分光光度计、记录仪、水浴锅、紫外分析仪等。实验开始前,由实验技术人员制订仪器简明操作手册,并进行示范操作与讲解,学生反复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牢固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生物化学实验的开展及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编实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生物化学技术不断涌现,使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生物化学教研室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共同编写了《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本书删除了一些陈旧、过时的实验,增加了一些与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等专业应用紧密的新实验。同时将本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保存,常用蛋白质等电点、分子量及常用生物化学词汇及缩写写进本书,以方便学生日后的查阅与应用。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多为一些基础性、验证性的简单实验,教学目的过于“单一化”、教学方式过于“程式化”,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定势、机械操作,实验兴趣不高,为此我院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实验的系统性学习,建立了一个既能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又能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小牛血清免疫球蛋白分离、纯化及鉴定”为主题,开展了如下实验项目。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3.1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的实验教学多是教师讲解,学生模拟、验证,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双向交流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因此,把学生放在一个主动学习的位置上是极为必要的。实验开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各个环节,包括试剂的称量、配制、高压;实验材料的包装、灭菌;实验仪器的调试、校正;预习报告的书写;实验原理及操作重点环节的思考和讨论等。通过主动参与实验,既培养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3.2多媒体技术和虚拟实验的建设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将声、色、动画相结合,使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现已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动画、教学视频等,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国内、外实验课相关素材,开拓学生的视野。吉林大学网络虚拟实验建设项目完成的“双向电泳实验技术”等微实验已应用到实验课教学中,教学效果突出,虚拟仿真实验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生物化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学时多,学分高,理论性及实践性极强。学生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目前生物化学先进的技术热点和研究内容,自选题目,独立完成ppt;邀请生物化学教研室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和交流,同时,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总结。通过举办报告会,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开放实验室,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鉴于课堂学习时间及资源的局限性,有必要将实验室对外开放,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吉林大学“大学生开放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创造条件让学生将好的实验项目和想法得以实施。例如猪脾脏胰蛋白酶的提取及鉴定;蚓激酶的提取、纯化及检测;胰蛋白酶比活力的测定方法比较;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及应用等实验项目均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并顺利完成了结题鉴定。实验室的开放是实验课计划内学时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路。

5教学改革实施的效果分析。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验证实验,而是一环扣一环的连贯性很强的综合性实验。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深化了对生物大分子的性质、提取、纯化及检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学生的实验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实践过程中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将科研设想得以实现,部分优秀的本科生顺利完成了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撰写研究论文并公开发表。通过对级、级和级生物技术专业及动物医学专业共约400名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学生满意新的教学模式,5%的学生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想法,在后续的实验教学中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6小结。

近三年来,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更新,实验室的开放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这门基础实验课。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六

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尤其是外科医护人员他所做的每一个操作,下的每一个刀都是有目的的,他知道“我这一刀下去要暴露那些结构”都是心中有数的。学生看标本也是一样,要有的放矢,要让自己看的每一眼都是有用的。上实验课经常遇到学生拿一个标本翻来覆去的看,当老师问学生本次实验课观察哪些解剖结构,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样实验课目标不明确,漫无目的的看标本,实验课效果较差,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每次实验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课要干什么,掌握什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2团队实习。

作为新生,刚开始接触解剖学,存在一定得恐惧心理,对医学知识了解很少,因此有些学生上解剖实验课不敢碰标本.既便老师讲解过,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辨认解剖结构,而上解剖实验课采用团队实习效果较好(至少5人一组)。

(一)10只眼睛看一个标本,一个结构出错率就大大下降。

(二)老师仔细观察每一组选一个勇敢、大胆、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逐渐消除不敢触摸标本的恐惧感。

(三)互相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3分工合作。

5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不戴手套负责理论指导(念课本),其他同学观察、指认;两人双手戴手套,在理论的指导下负责移动标本,通过不同的角度指认标本(学生在观察标本的时候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同样一个结构已经指认过的,换个角度,换个方位就认不出来了);其他两人戴一只手套辅助指认结构,辅助理论指导,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所学紧密结合,既巩固理论所学,又能更好地上好解剖实验课。另外观察到的结构用手触摸一下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4根据专业特点有侧重点。

由于我校开设的专业有护理、乡村医师、检验、影像等。为了使实验课更有针对性,根据每个班的专业特点来指导实验课,侧重观察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结构和组织。要先易后难,重点突出。以护理专业为例:应侧重于护理操作关于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应该怎么定位,针尖通过那些解剖结构;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要洗胃此操作要从病人的口腔开始插管至胃管子应通过那些结构,它的长度、不能超过多少厘米、注意事项等。这样学生就有初步的认识了,上专业课时再进行强化,这样就为了以后的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5理论实践相结合。

解剖学实验课以理论为指导,结合标本、挂图,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实践,通过理论知识,辨认解剖标本结构,通过辨认解剖结构,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6组织很关键。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上实验课的新生,存在学习自觉性差,纪律差,不注重实验课的学习,实验课存在盲目性等突出问题,因此老师刚开始也需要耐心,除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介绍好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讲解外,实验课的组织也很关键,井然有序的实验课课堂秩序对于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必不可少。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七

药物化学实验是本科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是药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现,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必修科目。在接受这门课程的训练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药物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和实践技巧,也不断地感悟、体验和思考。在这么一次次的试验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药物化学实验中的关键点与难点,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第一段:实验中常遇到的问题。

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反应产物和理化性质、实验条件的控制和调节、化学方程式的推导和计算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认真的实验记录和积极的思考来解决。有时候,也会遇到实验出现了异常情况,这时我们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带着问题重新进行实验,不断地找到正确的方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技巧。

第二段: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

在药物化学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是实验核心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详细的记载和记录,才能对实验所得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比对和解释。同时,观察和记录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因此,我们要提高实验精神和仔细性,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数据,做到数据真实、可靠、系统,做到实验过程安全和规范。

第三段:实验中的技能与方法。

药物化学实验中,实验技能和方法的正确使用非常关键,也是提升实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想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需要经过反复的试验与训练,总结实验技巧,标准化自己的实验操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在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对实验设备、试剂和反应规律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这些知识的深入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实验能力和技巧,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结果,研究药物的化学特性和药效机理,为制药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第四段:实验中的思考与启示。

药物化学实验中,思考和启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才能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知识的不足和欠缺,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药物化学实验实践中,我们还应该不断地探索实验的本质,了解它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规律和实验手段。正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与发展。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药物化学实验对我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有益。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不断地从中汲取精华和经验,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有更好的发现和创新。同时,还需要通过学习和交流,加强团队协作和求知欲,从而发扬科学的精神和药学专业的精神,为推动国家药物制造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八

生物化学是揭示和研究生命活动本质及其机理的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合肥学院在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1实验教学内容优化。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制备和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在设置实验项目时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并在保留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技能。如“多酚氧化酶活力测定”实验,该实验项目不仅是让学生独自测定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且由授课教师先介绍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以5~6人为1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在预习、总结后再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待教师协助完善方案后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材料,然后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流程不仅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多酚氧化酶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可提高其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

2对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1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课预习。

由教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等。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根据授课教师的讲解思路,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可提高上课效率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

2。2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改变以前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等教师讲完后再进行实验的老方法。教师只讲授实验目的,具体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摸索和验证,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巡视,以及时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2―3]。对实验中出现的与理论不符的现象,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重视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将所见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果有某组学生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有较大出入,分析原因,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实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必要时重做该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参与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实验分析能力,并最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1,4]。

3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考核实验成绩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课题知识的掌握水平,可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认真操作实验,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前,考核学生实验成绩时主要为实验报告成绩,改革后为重点考核技能,除了每次实验前的预习报告和结束后实验报告成绩以及平时成绩外(占50%),加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由教师打分,占该实验成绩的50%。

将各种实验成绩合理地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生化实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学生养成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中积极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主动提出各种疑问,实验后认真、务实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5]。

总之,对基础生化实验进行改革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对基础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九

在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我通过参与多次实验,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和认识。在这些实验中,我发现生物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的锻炼。通过对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结合,我深刻体会到了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从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团队合作和实验管理的角度,谈谈我对生物化学实验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实验准备。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解和熟悉,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及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为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其次是对实验设备、试剂和样品的准备,要做好检查和清洗工作,确保实验所需物品的完备和质量可靠。最后是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整,确保身心合一,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实验中。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工作,我可以更好地把握实验的方向和步骤,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效率。

其次,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在进行离心操作时,要注意离心管的装填均匀和平衡,以避免离心不平衡导致的事故发生;在进行色谱操作时,要掌握好进注口的速度和时间,使样品能够顺利通过柱子,避免样品堵塞柱子或发生分离不彻底的情况。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比如佩戴实验室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等。这些实验操作的技巧和经验,对于我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和实验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第三,数据分析。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原因,进而深入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机制。在数据分析中,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统计,运用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同时,还要学会画图、编写图表和解读数据,以便于将实验结果进行更直观和形象的表达。通过数据分析,我认识到实验数据不仅仅是凭经验和观察得来的,更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解读才能揭示出真正的科学道理。

第四,团队合作。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实验都需要由几个人一起完成,每个人分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积极沟通和协调,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团队合作的经验和体会不仅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团队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实验管理。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时,良好的实验管理非常重要。要做到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保管实验仪器和试剂,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笔记,保持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的清洁和整洁。良好的实验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还能够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通过实验管理的规范和严谨,我大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的实验学习心得体会,我认识到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技巧和思路相结合的学科。在实验中,不仅仅是完成实验操作,更要深入思考和探讨实验现象和结果背后的科学道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化学实验知识,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

药物化学实验课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机会,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深入了解药物开发和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实验项目较多,操作难度较大,加上严格的安全要求,让许多学生感到十分困难和挑战。

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基础实验、分析实验和新药开发等方面展开,教师会根据实验内容和难度要求进行逐步指导。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需要熟悉实验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要注重实验操作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三段: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分析药物化学实验课的难点及克服办法。

在个人实践经验中,药物化学实验课的三个难点主要是:实验操作的精准度、实验设计思路的拓展、实验结果的技术处理。在克服这些难点的过程中,个人采用了多次反复实验、积极与同学讨论、阅读相关文献等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药物化学实验课不仅能够帮助药学专业学生夯实基础理论,提升实践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方面对于学生今后的药物研发和应用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药物化学实验课虽然难度较大,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机会。通过实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药物研发和检测技术,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和合作精神。希望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把实验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为药物研发和医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宗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以及表达能力将是医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以往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作者的授课经验,提出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已成为医药院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宗旨,实验教学是医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日后的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是一些,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实验时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和指导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即可完成。这种验证式实验设置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此外,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大卫奥门博士所指的.能力即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是交际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很多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发现,做实验成功并不代表可以顺利答辩毕业,主要因为在文字、图表、幻灯片以及口头表述方面不够科学严谨,而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以改善。因此,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以及表达能力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1.合理地制定考核内容。

考核是督促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在实验中有所成长的有效方法。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学课程应授予独立的学分,考核内容应涉及实验理论的应用与探讨、常规实验技能的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创新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科学严谨的表述四个方面,全面考核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度依赖分数奖惩,师生间的距离势必拉大。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结合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与学生的心态,不妨让每次试验最成功的一组,课后通过进一步资料查询与深入探讨,最后以实验成果汇报的形式在第二次课上呈献给全班,以此来激励其他组同学努力认真的做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数据、图表方面的处理能力以及学术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教师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双向交流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略,积极性必然不高,无法真正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理论与方法,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很浅显。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课堂知识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只是一部分,老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和获取所需的知识的方法与技巧会让学生受用终身的。从根本上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上,结合学时数并根据班型把学生分组后,每组负责准备一个实验,准备环节包括文献、书籍资料来源,资料方向,设置问题,汇报形式与要求等四个部分。实施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鼓励其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汇报结束后,留出讨论时间,营造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激发学习热情,然后教师给予点评,以考察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这个实验为例,首先点评学生关于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如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分类、如何判断各组酶促反应的快慢、碘化钾-碘溶液中的碘化钾起什么作用等)是否讲全,然后介绍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安全,对重要的实验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最后介绍临床上酶活性的常用检测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还提升了自学能力与文献、书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及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1]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加生物化学实验中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应用和延伸,接触先进仪器的同时,紧密联系当前学术热点,有助于科研素养的提高;学生亲身参与科研课题,不仅能迅速将理论与学术前沿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还能领悟很多科研思路,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有效途径,比如北京大学就是将实验教学直接延伸到科研学术[2]。现代教育迅猛发展,先进的科学理念与技术不断涌入,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如何让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由单向、被动接受转为双向交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每位生物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适合医、药类学生发展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从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是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牛国兴,高翔,徐华龙.大学化学,,27(4),27.。

[2]吕占霞,贺维军,高珍,范星河.大学化学,,26(1),14.。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

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

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电工实验内容一般包含了实验名称、实验的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流程、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多个部分,均需要高职院校任课教师书写板书,非常浪费时间与精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任课教师可以将电工实验的内容较为固定的部分输入ppt。第一,能够节约时间;第二,实验电路图等各个部分,通过ppt显示出来,非常生动形象且直观,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与理解一些。第三,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班级开展相同的实验,可以使用相同一个ppt。按照所遇到的问题,各个教师再持续健全ppt上面的内容,从而构成完整的内容,整合为一套合理且实用性强的教学材料,进而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3.2分配人员。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是不一样的,两者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比如几个学生为一组,安排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做好实验。小组成员过少,就会因为成员不够,造成实验不能按时完成。而小组成员太多,就会出现相互推诿以及偷懒的现象,造成大部分学生蒙混过关。经过实际教学整理而言,电工实验最好以三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最佳。在这之中,一个学生是实验的重要操作人员;一个学生专门登记数据信息;还有一个学生掌控整个实验流程,确保其顺利进行,同时及时提醒别的两位学生。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应当相互配合与监督,最终共同分析出实验的结果。

3.3电工实验流程。

第一,高职院校任课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分步骤开展。对电工实验内容较多,学生无法一次性接受的实验。任课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分步骤开展更好。例如第一次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压电流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当根据图纸进行接线,教师再讲解测电压,学生将电压测量结束以后,教师需要讲解测电流,学生再测量。如此可以防止学生用万用表的电流测电压,避免仪表损坏。第二,教师需要进行亲自示范。对难度高的实验或者实验里面非常危险的部分。任课教师需要先进行示范,安排每一个学习小组出一个学生代表观察,进而回到自己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假设学生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演示与讲授排除问题的方式。第三,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操控。实验结果虽然非常重要,可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也很重要。转变以往的考核方法,把关注实验报告转变成关注实验流程中的操作情况。在实验的时候,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哪一些学生动手能力强、错误率比较低、排除故障的能力更强,将其当作考核的加分选项。针对损坏的仪器,通过课间休息,安排感兴趣的学生和教师一同修理,如此对学生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针对验证性实验,可以做到经过实验,学会使用一些仪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排除故障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第四,进行实验整理与归纳。经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禁止其变成只能依据图纸进行接线的机器,不了解实验背后的理论知识。所以,实验整理与归纳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安排学生记录好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其原因、处理方法、取得成效记录在实验报告里面。接着,教师进行整理与归纳。对一些经常见到的以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比较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电工实验课程是训练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为直接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为获取到非常好的电工实验课教学效果,需要将高职院校电工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经过规范管理电工实验室,才能够让高职院校教师有迹可循,进而使电工实验课堂顺利开展,从而促使电工实验课教学效果改革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6]寇志伟,郭连考,李文军,等.“电工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1):116-119.

[8]李建海,王成刚,张晨亮,等.任职教育实践课程教法创新与实践―――以《电工技能实训》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7,31(2):34-35.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物化学的日益重视,生物化学实验作为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物化学专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即将完成本科学业的时候,回顾这几年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学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广大学习者有所启发。

首先,在生物化学实验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学习生物化学实验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比如,我们需要熟悉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离心机、分光光度计、PCR仪等,并且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还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遵循操作规范,小心谨慎地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实验结果也越来越精确。

其次,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也是生物化学实验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每次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实验手册,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方法。只有深入了解实验的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遵循实验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有时候,实验手册中的指导不一定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灵活处理实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实践和研究,我逐渐懂得了实验中的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第三,团队合作在生物化学实验中也非常重要。实验中,我们通常会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项或多项实验任务。在小组中,我们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并及时交流和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还能促进思维碰撞和经验分享。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参与的实验小组中,我们相互帮助,鼓励和支持,共同克服了实验中的困难,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第四,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培养耐心和细致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琐碎而繁杂的操作步骤,比如移液、稀释、调pH值等。这些步骤需要我们耐心和细致地进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观察实验结果的方法,并追踪和分析实验数据。只有保持细心和耐心,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和改善实验的方法,进而提高实验的效果。通过不懈努力,我培养出了耐心和细致的品质,不但在实验中收获了优异的成绩,也在其他方面取得了突破。

最后,不断学习和思考是我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大收获。在实验之后,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实验结果,并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思考和讨论,我们能够深化对实验知识的理解,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提高实验技能。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跟新相关的科研知识,拓宽视野,与时俱进。通过持续学习和思考,我逐渐培养起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将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几年的生物化学实验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掌握了实验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也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这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学科,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能够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育部在2007年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备注栏中标明: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其实验内容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由此可见,综合性实验是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或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验技能与思维方式进行全面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其特点就在于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

2.2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验证性实验侧重于验证某一定律、某一个结论或单一的基本操作、基本训练。综合性实验是相对于验证性实验而言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潜能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使学生灵活应用掌握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的目的。通过综合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就对综合性实验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从实验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首先,实验的内容要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进行实验学习的兴趣。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赋予实验内容一定的特点,比如先进性、趣味性;再或者是结合地方特色的实际工程,自己开发设计的实验。其次,实验的教学方法要有特色。主要体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不让学生事先知道实验结果,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3综合性实验实例。

电测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的必做实验,例如用电测法测试低碳钢的e值和值、测试纯弯梁横截面的弯曲正应力和弯扭组合的主应力等实验。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这种实验方法。因为电测法不仅用于验证材料力学的理论,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测试手段,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手段。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测试材料的选取、测试构件的选择包括贴片和接桥都是实验教师在做实验前准备好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是按照预先给定的荷载逐级加载测试,得出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值对比计算相对误差。这样的实验只是在重复操作仪器,对于学生真正掌握电测方法并没有起到作用,致使一旦连线或贴片出现问题,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出现很大误差。以电测法为基本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就应该从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先对构件进行理论分析,再设计接桥、贴片和加载的方式,按照设计好的方式贴片、连线,最后进行加载和测试。这是电测法的完整过程,其中每个步骤的设计和完成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的.结果。实验教师在实验前提供构件(如不等边角钢或是工字钢等)、指定方法(如电测法)、指定任务(如测量角钢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或确定该角钢的形心主轴等),学生通过自由结合形成3~5人的小组自主完成实验。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在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中,我校参赛学生第一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贴片、连线,并对构件进行加载和测试,实用性大大增强。这样的实验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在实验中得到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做实验”变为“我要做实验”。

3问题与思考。

综合性实验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实际开设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实验的耗时较长。综合性实验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准备阶段和执行过程,而学校安排的课时是有限的,这之间的矛盾使得综合性实验开展存在阻力。二是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如果上百位学生同时预约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操作,实验室的空间和仪器设备就显不足了,也会给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一门课程中,不可能开设过多的综合性实验。三是实验经费有限。综合性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原材料,这些都需要资金作后盾。但大部分学校实验经费是有限的,不可能让学生开展大量的综合性实验。实际上,我们从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出发,并不一定要有很多大型的、需时很长的综合性实验,只要开设的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联想,就都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也可以有目的地去改造一些验证性实验,用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和理念去改造,使它们变成小型的综合性实验。使它们达到既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功能。还可以将综合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结合起来,不仅使得综合性实验的内容不断更新,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耗时较长和实验经费有限的矛盾。

4结语。

为使综合性实验项目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综合性实验开设方式需要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应广泛参加各类科研课题或相关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学科前沿,开阔视野,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同时也需要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条件,把行业先进仪器设备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这个小窗口看到行业的大舞台。综合性实验项目只要合理设置,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工程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研究能力的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