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7:35:35 页码:14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4篇)
2023-11-22 17:35:3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时期内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式。撰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纲等工具来整理和梳理思路。希望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教育家是指在教育领域有较高造诣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对教育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读教育家的作品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在我与儿童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心得和体会不断地被验证和实践。以下是我对于读教育家与儿童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读教育家,拓宽视野。

读教育家的作品让我意识到,教育远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孩子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多元化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例如,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理念,强调了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杜威的“体验式教育”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融合。这些观念与方法不仅开拓了我的思维和眼界,也为我搭建了更广阔的教育舞台。

第二段:读教育家,借鉴经验。

教育家们的作品是他们多年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例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让我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引导;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逐步演变的,因此我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这些借鉴经验的应用,能够提高我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

第三段:读教育家,了解课程设计。

教育家们对课程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了解到一个好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年龄和发展需求。例如,芒格的“综合科学教育”理念引起了我对跨学科教学的关注,从而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综合科学课程;而巴尔扎克的“文学启蒙”理念则让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这些课程设计的灵感和指导对我实际教学的帮助巨大,让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段:与儿童共同成长。

读教育家的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教学,还让我与儿童共同成长。在读教育家的作品中,我常常能够找到儿童的天真和纯真。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启发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在与儿童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种与儿童共同成长的体验让我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第五段:反思与总结。

通过与教育家的对话和儿童的交流,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坚信,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读教育家的作品和与儿童的互动,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使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读教育家与儿童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和学习机会。通过阅读教育家的作品,我拓宽了视野,借鉴了经验,了解了课程设计,并与儿童共同成长。这些心得体会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也让我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意义和充实。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儿童大学教育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其中。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在儿童大学的学习成果,更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关注自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体会。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

作为家长,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在儿童大学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从中拓宽深化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让他们爱上学习的过程。

第二段:观察孩子的变化。

在孩子参加儿童大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观察,亲眼见证了孩子的进步和变化。我们发现,孩子在儿童大学的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兴趣,同时在课堂上表现得也更加自信大方。这些变化不仅让我们的孩子获得了学习成果,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第三段: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

在儿童大学的学习中,我们的家长陪伴也是非常必要的。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和进步,同时加深了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和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探讨和启发,让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段:坚持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在孩子的儿童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进步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孩子会遇到困难,或者一时没有学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持续关注孩子,鼓励他们坚持和尝试。即使是微小的进步,或者仅仅是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我们也应该对孩子的努力和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

第五段:教育是长期的过程。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道德教育和不断的精神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未来人才,并且造就健康和谐的社会。

总之,参与孩子的儿童大学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总结,才能为孩子提供最优秀的教育体验。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从我的心得体会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儿童大学教育是近年来非常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作为家长,我和我的孩子参加了儿童大学的学习,看到了这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从中收获了许多。

儿童大学教育是以激发儿童兴趣为出发点,展开的系统性、科学性育人活动。通过开展大量的专门制作的学习资料、知识串讲、实际互动、演讲及体验,引导儿童们尽情展示自己,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自我锻炼和提高,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第二段,学习过程中家长亲身体验。

在儿童大学课程中,家长不仅可以陪伴孩子学习,也可以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故事,这是非常有益的。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思考问题,乐于提供自己的建议,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而不觉得孤单,更加愉快地学习。

第三段,孩子的收益。

在儿童大学的学习中,孩子们可以广泛了解到自然和生活中的知识,让他们对某些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实际操作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够加强动手能力,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孩子们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了。

第四段,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

参与儿童大学教育外,家长们要求孩子们课外学习的动力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过程中,外出做家庭作业或者课后回顾巩固知识,这些均会成为家庭亲子互动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共同经历中,家长与孩子不断增进感情,补充长久以来表达不足或者甚至学过的新知识。

第五段,结语。

通过参与儿童大学教育,我深深感受到儿童大学的独特优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收到了基础教育课程的严格管控,同时也有越来越丰富的题目学习,发挥了孩子们的广泛知识和想象力。对于家长来说,儿童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更能够发展家庭亲子关系。在以后的成长中,我会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为她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成功地成长。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家长们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教育工作者则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这其中,教育家们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儿童成长和教育方式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读完一系列重要教育家的著作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育家对于儿童教育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在阅读教育家著作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阅读教育家的著作让我明白到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且细致的工作。教育家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更要考虑到培养儿童的根本素养和个性发展。例如,在阅读蒙台梭利的理论时,我被她关于儿童教育的独到见解所震撼,她认为儿童本身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育家在其中的角色应是引导和提供适合儿童的学习环境。这使我明白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授知识,而是要关注儿童的整体成长和发展。

其次,教育家们的著作也帮助我认识到,儿童的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康德的教育观点让我深刻体会到,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和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孩子提供稳定和爱的支持,社会的资源和机会也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家们提醒我们要注意整个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够帮助儿童获得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此外,通过阅读教育家的著作,我也领悟到了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芒克的教育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阅读教育家的著作也带给我了一种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教育家们的理论给予了我关于儿童教育的深刻洞察和启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家们的智慧和洞察力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和热情,也让我对自己在儿童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深知,将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努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育家们的著作之后,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儿童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他们的智慧丰富了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他们的指导,我明白了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同时,他们也提醒了我们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角色,让教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阅读教育家的著作给予了我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留守儿童是个大问题,以下是小编搜罗的留守儿童。

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19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这既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然而,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农民工的“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屏蔽机制依然在起着身份区隔的作用。同时,受制于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排斥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作出了携带或不携带子女进城就学的家庭决策,从而形成了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随迁子女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就学途径、经费保障等方面,问题显而易见且相对紧迫,同时他们的空间流动会对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形成冲击,触及了相关主体的教育利益,因而更容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较早成为政策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安全、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少直接触及其他主体的利益,自然难以形成“利益冲突式“的社会关注效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对滞后,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和弱小群体,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的承受者,作为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和衍生现象,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9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1]。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2]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多持“问题化”的研究进路,存在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夸大化、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倾向,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本文以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10省(市)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为样本,通过统计和推断方法,整体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特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真相,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态势,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提供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定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外出的结构,即双方均外出还是仅单方外出;二是父母外出的时间,即不能与子女见面的时间为半年以上还是一年以上;三是留守子女的年龄,即是18岁以下还是15岁以下或者12岁以下。我们这里所呈现的数据是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在义务教育学校读书的儿童。为了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我们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一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完全留守儿童;二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半留守儿童,其中包括父亲外出留守儿童和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两种。

1.农村留守儿童占39.69%,劳务输出大省尤甚。

在我们所调查的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有3750人为留守儿童,占39.69%,比全国妇联课题组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的37.70%高出两个百分点。但是,全国妇联课题组是按0~17岁全口径计算的,如果仅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计算,则农村留守儿童(2948万)仅占农村同年龄段学生数(10128.5万)的29.11%,这样我们的调查数据要高出六普数据10.58个百分点。在所调研的10个省(市)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平均值的省份有河南(57.82%)、山西(44.25%)、湖南(44.11%)、重庆(43.17%)和湖北(40.16%),尤以河南省数量最多,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

2.完全留守儿童高达43.36%,父亲外出留守儿童最多。

从父母外出结构看,有43.36%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达1626人,如果按照严格的留守儿童定义,即父母双方均外出且一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为17.21%。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为半留守状态,达2124人,占56.64%。在半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的占82.82%,为1759人;母亲外出的仅有365人,占17.18%。男子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外出打工比例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而母亲作为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留守家中陪伴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是家庭较为理性的决策,对缓解社会矛盾意义重大。

3.留守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年轻外出母亲更倾向子女留守。

尽管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对数量上看4~6年级最多,占50.68%,7~9年级次之,占33.58%,1~3年级最少,仅占15.74%,但是从留守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的相对比例上看,1~3年级最高,达44.05%,4~6年级次之,占40.26%,7~9年级最低,只占37.96%,小学高于初中,小学低年级多于小学高年级,基本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与范先佐教授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一方面,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经济基础较差,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来巩固家庭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的打工资本(如知识、体力、健康、适应能力等),而且父辈尚有精力帮忙照料孩子。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小学1~3年级留守儿童在同类型中的占比,母亲外出最多,占22.44%,完全外出次之,占16.27%,父亲外出最少,只占13.88%;小学4~6年级同样是母亲外出最多,占55.11%,父亲外出次之,占53.54%,完全外出最少,仅占46.62%,母亲外出的低龄留守儿童需引起重点关注(见表1)。

4.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跟祖父母居住,22.62%同兄弟姐妹居住。

调查显示,在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达33.53%,同母亲居住的比例达27.12%,同兄弟姐妹居住的达22.62%,同爸爸居住的占14.26%,还有2.47%的留守儿童同其他亲属同住。在完全留守儿童中,有43.91%同祖父母一起居住,21.36%同兄弟姐妹一起居住。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完全留守儿童还是总体留守儿童,都有五分之一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跟成年人一起居住,处于监护缺失的状态,这一状况尤其应引起各方关注。

(二)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1.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从身高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身高比留守男生高1.37厘米。具体来看,在小学阶段,非留守男生平均比留守男生高1厘米左右;初中阶段尤其是八、九年级,两者相差2~3厘米。就女生而言,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高1.10厘米,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较为明显,尤其是九年级,差出2.60厘米。从体重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体重比留守男生多1.12kg,在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最为明显,而女生并没有明显差异。从总体均值来看,留守女生的体重比非留守女生多0.15kg(见表2)。可见,在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三、四和八、九年级),非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身高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在身体发育关键期,父母的陪护能让他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照料,尤其是在营养水平方面,从而使身体获得较好的发育。

2.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

有65.25%的非留守儿童每天或经常能吃到肉,高于留守儿童3.77个百分点。父母的外出,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营养水平。究其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较之年轻的父母,他们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只关注“吃饱”,忽视“吃好”,不注重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即使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会用在提高孩子的营养方面;第二,家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家中大小琐事需祖辈照料,而他们精力有限,故难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相反,在家的年轻父母有着较为开放的生活理念,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孩子,因而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中有五分之一是兄弟姐妹同住的,缺少成人的生活照料和监管,一日三餐质量无从保障,这也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不佳。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曾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教育,而教育家的智慧和贡献为我们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近日,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家与儿童的书籍,深感其中的启示和感悟。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教育家对于儿童的理解和关照,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成为良好的人,也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

教育家通过书籍和语言的力量,灌输了儿童们丰富的知识。在他们的著作中,教育家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了复杂的概念,帮助儿童们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意义。当我读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时,我被他所描述的和谐社会所吸引。教育家的书籍不仅向我们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使我们能以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鼓励我们为和谐与公正而奋斗。

教育家们不仅教导了我们知识,还启发了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当我阅读约翰·路易斯·斯蒂文森的《盗墓者的协定》时,我被他勇敢的探险精神所鼓舞。教育家通过这样的作品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望和勇气,让我们敢于走出舒适的区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他们引导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人。

教育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与儿童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他们通过他们的文字和故事,陪伴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当我读到安徒生的《拇指姑娘》时,我被故事中紧密的亲子关系所感动。教育家们的作品讲述了真实而动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们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关心和爱护他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爱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温暖。

通过阅读教育家与儿童的作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教育家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人们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和启迪。教育家们用智慧和心灵的火花点亮了儿童的心灵之窗,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教育家与儿童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关怀,更能够理解我们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阅读教育家与儿童的著作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总结:

通过我对教育家与儿童的阅读体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家对儿童的引导、启发和陪伴的重要性。他们的智慧和贡献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开启了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他们的作品不仅是美丽的文字,更是一份珍贵的人生财富。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教育家对我们成长的深远影响。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听他的报告,真正认识一下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这次终于如愿以偿,8月1号和2号两天,在宋超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听了魏书生老师和高金英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回头又查阅了一些有关魏书生老师的材料,把自己的感受谈以下。

一般来说,作为一位专家,局长,校长,报告着,坐在座位上讲,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事。可是我们都会发现,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他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这样的讲述,让人觉得他非常实在,虽然他在一次公开课中做了一次秀,但是这样的坦白,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形象。

魏书生老师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提出“松、静、匀、乐”的生活工作观,那就是身体要保持放松,心理上要保持安静,时刻抵御外界的干扰;呼吸要均匀,使自己保持放松状态;心情要舒畅、快乐。在工作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他人尽到责任的快乐。不要怕吃亏,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大事没得做,我们就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了才干,练了本领,多了见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显身手,同时他还强调作为一个育人者要努力改变自我,做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互计;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这次报告让我感受较深另一点则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我们如果不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

这次报告我更有感于魏老师的班级管理,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

魏书生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他说作业是学生按自己当天所掌握情况自留作业,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做作业,对其产生逆反情绪,对待作业,轻者敷衍了事,重者抄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于是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巩固,成绩下滑,上课听不懂,作业更不会做,而教师呢,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就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巩固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而这就更令学生反感,更不愿做作业,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使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

而魏书生让学生自己留作业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所教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人,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的做法正是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所以在教学中他是引导者而不是驯服者,是平易近人的长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朋友式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这远比我校学生被动式学习得来的成果大。魏书生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借鉴。

回想一下,自己真的不能算一个严谨的教师。今后应该像魏老师一样,以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思考,以创造性的思路,以学生为本,做一名“胸中有人,目中有人”的教师。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9月15日,我有幸听取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所作的关于“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和务实运用”的教育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在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听完了3个多小时的讲座,仍意犹未尽。

讲座中,魏老师朴实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以及不平凡的人生阅历,让我心生敬意,魏老师的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令全场听众不时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爽朗的笑声。整场讲座以“松、静、匀、乐”为引,告诉老师们如何在纷扰的闹市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作为一名老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魏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的,遇到困难、挫折、打击。如果躲不开避不过,要敢于面对,千万别想不开,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比如教师的工作量多,工作压力大,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也不成正比,对于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埋怨、发牢骚、怨天尤人,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只会让自己增添更多的烦恼。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不攀比、不追风、不生气,不抱怨、不埋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生活,努力的去工作,去爱我们这份事业,爱我们的学生!

魏书生老师共讲了两大点:(1)靠民主。(2)靠科学。一小点:带领全校师生天天练气功(注意力体操)还讲到什么是:“一松、二静、三匀、四乐”。怎样达到“松、静、匀、乐”。一、松:即身体放松;二、静:即心态宁静;三、匀:即呼吸均匀;四、乐:即情绪快乐。他说:“这一分钟能够干的事,绝不推到下一分钟干。”重复写教案,不要烦,“利用公家时间,练习毛笔字”备课,搜索领域新研究动态,“利用公家的时间,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校期间锻炼身体,为退休后二三十年生活打好底子。

回归内心,满怀感恩之心,尽责任,做实事。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呀?他工作那么烦忙,无论当盘锦市教育局局长,还是学校校长,都不舍弃当班主任,连续39年没请人代过一节课,没请过一天病假。他学习、工作、养生、健身一体化,坚持做到“松、静、匀、乐”。悠哉游哉的享受着人生。

两大点一靠民主:共四段(服务、互助、人性化、商量)。主要讲了互助。他说:“凡是普通老百姓能干的事,别让班委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不让班长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不让老师干。”“在学校里如何教育好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问题,魏老师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不难为任何一个学生,不放纵任何一个学生。不看学生的短处,只找学生的长处。让学生自己找出优点,发扬优点。他尊重学生意愿,善于引导,相信学生,告诉学生:你能行,你一定行。千万别盯学生的短处,当你把他们看成天使时,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要求学生多为班上做事,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不好也没关系,做总比不做强,班中的工作,每项都有人承包,各尽其责。每个学生都是副班主任,老师得力的助手,让学生管学生。不动摇地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他说的那样:“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靠科学(三段):计划、监督、总结。计划,可持续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搞好课改,强调了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课改的资源)守住传统常识,讲了三方面:教什么(停止攀比、敬业乐业、静下心来、回归内心、多干实事、回报人民。),怎样教(有教无累、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把握学的规律(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如教学生写作文?他让学生天天带来中外名著,抽时间天天看,天天读,天天写,有专人检查,写日记不懂写,就从写一句话开始。今天写一句,明天写一句,后天再多一句。这样下去,写时再指导,写哪方面的,写什么。这样循序渐进,日久天长,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提高了。“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这是魏书生的一句格言。在教学中,魏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才知道有多少是自己不懂的,不懂的就合作学习,大家商量,查找资料,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去问老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合作与探究交流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从中掌握了知识。

我们应记住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四、五、六、七、八、十”。四个统一:知、行、恒、情。(知道该做,马上行动,做给自己享受)。五个现象:温馨的教室、温暖的走廊、催人奋进的排行榜、优美的音乐、和谐的校容。六个步骤:(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疑,(五)自测,(六)自结。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义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作重点译。此外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思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阶段解决。答疑:立足于由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七个一分钟”:1.每天都要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2.每还呈一篇日记,至少写一分钟。3.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4.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5.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7.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八个学习习惯”1.订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

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十个要求: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2、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3、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5、学生动笔练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9、下课后的课间10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减少。

其实每位成功的教师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我想这课堂教学的十个要求,就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学习。

总之,我们要像魏书生老师那样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也希望魏书生老师崇高的思想和淡泊的心,能影响我们,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宁静,让我们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最后希望大家不断勉励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工作,育好人,教好书,立足本岗,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儿童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认为儿童教育是一项很有责任感的工作。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通过工作和学习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验,并提出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思考。

第二段:从敬爱的儿童中学习。

对待儿童需要真心和用心。他们是幼小的生命,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照。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家应该更多地谦逊,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而应该专注于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更加注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感受到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与儿童们的交互,我发现了许多孩子们的智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

第三段: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除了学习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外,儿童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的就是一些情感关怀和支持。在我的工作中,我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同时,我也注重在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并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教育方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和沟通技巧,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四段:创造有益的课堂环境。

教育家必须创造一个积极、热爱学习和有想法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在我的工作中,我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例如绘本、科学实验、课外阅读和讨论课等,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体验。与此同时,我也注重集体鼓励和个体扶持,同时保持热情、亲切、耐心和包容的态度,以构建具有积极影响的学习气氛。

第五段:注重家校合作和交流。

家长与教育家是孩子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会显著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教育家应该主动去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想法,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同时,家长也应该与教育家保持互动,参与孩子的课余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业和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评价。只有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教育。

结论:在我相信,儿童教育家应该先有一颗爱心,这样才能把和和美满的教育环境呈现在孩子面前。教育家们应该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心理和社交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教育家也是互动关系中的重要一方,需要积极去促进这种合作、互动、沟通和信任的氛围。我相信,只有当学校、家庭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紧密协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全面、均衡地发展。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知识和技能,更是引导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勤奋和负责任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教育的见解和理念,希望能够对其他儿童教育家和家长有所帮助。

第二段:培养孩子独立性。

孩子的独立性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成为自给自足的成年人,自信地迈入未来。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法很多,比如让他们自己穿衣、洗澡、整理书包等等。这些小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竞赛、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习更具有互动性和乐趣性。此外,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影响,激励他们投入学习。

第四段:注重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竞争力之一。作为教育家和家长,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思考、发现和创造。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自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创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五段:注重孩子心理健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在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应对压力,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结:

作为儿童教育家,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而是让他们成为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创新力的人。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意识,为孩子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走向未来。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在今年的寒假学习班上,我们全校教师一同听取了《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听后让人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心境豁然开朗,收获甚多,感受颇深。

听着魏老师的报告,仿佛是在明媚的阳光下,悠闲地品着一杯香茗,舒心而惬意,闲适而豁达。没有听一般报告的抽象与枯燥,也没有一般报告的陈杂与冗长。说得都是身边小事,却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精神愉悦。虽然整整一天的报告,却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没有劳累,没有疲倦,真个过程似乎是一种休憩,也是一种享受。虽然看的是录像,却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想为之鼓掌、为之叫好!录像中传来亲临现场的同仁们那阵阵热烈的掌声、那声声呐喊,就不足为怪了。

魏老师的演讲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他诙谐的语言,幽默的的风格上。没有高深的大道理,谈的只是一些与生活、学习、工作有关的身边小事,却能让人听得如醉如痴,开怀大笑,这除了得益于他幽默风趣的讲话风格外,还得益于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魏老师的语言精练,富于节奏。他时而慷慨激昂,侃侃而谈;时而又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像春天的小雨“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将你带进他的讲话氛围当中去。时而还打着拍子,用说快书般的节奏,道出他独特的育人经、管理宝。

间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是一种怎样的乐观情怀!

无华的语言诠释着他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为东城双语学校的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儿童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然而,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长过度干预、教育方式单一等。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家长过度干预对儿童的影响。

家长作为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们的方式和态度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然而,当今的家长普遍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于苛求和干预,导致了孩子自尊心的受损以及心理压力的加剧。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到儿童教育的本质和原则,并且要让他们了解到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避免过度的干预和压力。

第三段: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方面,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有效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思考和探索。同时,我们也需要逐步地让孩子从简单的自我管理开始,逐步地培养孩子独立体系的建立,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段: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当今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儿童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方面,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和分析现象,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创造一种多元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创新,让他们养成一个积极的、勇于尝试的心态。

第五段:总结。

儿童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认为,我们在开展儿童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注重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自由、宽松、开放、文明的氛围下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真正实力和领导力的人才。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读教育家与儿童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为了让孩子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家长们不断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而在这个教育方式的选择过程中,儿童大学成为了近年来备受欢迎的选择之一。儿童大学教育虽然只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但是其落地实施却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下面是我作为一位家长参加儿童大学教育的体会。

在我第一次得知儿童大学这个教育方式时,我非常的好奇和兴奋。于是,我赶紧了解儿童大学。儿童大学是一种类似于大学的教育方式,只是它是针对儿童而设立,所以教育内容更加的普及化和容易接受。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带给孩子们不同的知识体验,还能够增加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主地面对未来。

了解之后,我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儿童大学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非常的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学习的主题不仅包括科学、艺术、社会与生活等,而且还可以学习一些生活技能,例如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木之类的。课程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探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积累。

三、强化家庭教育。

在儿童大学中,不仅孩子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家长们也能够加强家庭教育。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学会引导孩子去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还要负责孩子的辅导和监护。因此,家长们在儿童大学的课程中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家庭教育启示和指导,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对于家庭和谐的建设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促进孩子的发展。

孩子们是一个成长中的群体,而儿童大学在各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们的兴趣和能力。这对于促进孩子的个人发展非常的重要。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靠谱着可以不断进步和发展,而在儿童大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正是孩子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五、整合家教与校教。

在儿童大学中,家长有机会了解更多的教育课程和方法。他们可以进入儿童大学和校方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很好地整合家庭教育和校教之间的沟通,让父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和问题,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和校教相结合。同时,学校也会有专业的老师去在教育方面为家长提供指导。

总之,儿童大学的教育方式,总体来说是一个富有成效、可行、很值得推荐的教育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更好的启示,让孩子和父母能够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