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归纳所学和所悟。编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看看下面这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写作的创意和灵感。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一
我怀着对陶行知先生十分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陶行知先生,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实践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过境迁,重新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夺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
学习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对于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陶行知的文集,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之创新,又有教育实践之成果,集教育思想之精华。
陶行知首次提出的教改思想——“教学合一”。19xx2月,陶行知先生研究了当时的教育现状,把教师分为大致三种。第一种教师:只会教书。这种教师把学生当成了书架子、字纸蒌,书上的东西一锅儿往学习脑袋里装;第二种教师:教学生。这种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已从书本移到学生上,果然比第一种好,是一种进步,然而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种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对照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每一位教师,自己属于哪一种教师呢?的确值得大家深思一番。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不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吗?。
陶行知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背熟了这句话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亲民、至善是指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修养道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明明德”,而且在于以己之德推及于人。道德实践者不是自了汉,不单纯是为了自己心身健康、家人幸福、性命解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天下众生都能德化归道,幸福健康,从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己奉献。当自己有德之后,不仅是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用善德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亲近别人、亲近众生,亲近天下所有的人与万物,以一己之善去包容众生万物,德化人间,使人人都能修德行德;使人人都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心中光明磊落,摆脱烦恼与痛苦;使人类的生命整体升华,心身健康,人人都能达到与德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先天之境,从而使普天下和平安宁,天下为公,道德光明一片,朗朗满乾坤。“善”含有善良、亲善、仁善、本善等义。“人之初,性本善”。善与人生俱来,是天赋人的德性,人人皆有,内含于心。只可惜人心的本善被私欲我心和后天主观妄识心所污染、所遮障,所以本善缺失,恶心张扬,才使人生命运曲折坎坷,疾病丛生。本心觉醒之人,逐渐明白人生,看淡世俗,诚修道德,以复天良本性之善,持修不辍,积善蓄德,以止于至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明亮的;你用美好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美好的,愉快而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心灵愉快和幸福暗示。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二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他提倡“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个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教育领域有启示,同时也能在各个方面指导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我个人深受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影响,通过学习他的思想和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知行合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实践运用。然而,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陶行知强调将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才能深入理解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能够使我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其次,知行合一能够培养人们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明白应该如何去做,却没有行动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认识,没有付诸于实践行动。陶行知认为,知行的完美结合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才能通过实践来发现和改进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知行合一也能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在实践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新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知行合一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和品德修养。在陶行知看来,真正的知行合一应该是为了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为他人创造价值。只有将个人的知识和实践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我们才能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这样的过程能够培养人们的坚韧毅力和忍耐力,增强人们的品德修养。
最后,知行合一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我们才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通过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我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实现自我成长。同时,通过实践的过程,我们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在理论学习中无法得到的宝贵经验和能力。
总之,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自己的执行力、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感,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因此,我深信只有知行合一,我们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变成力量,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字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于知识字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深入研读陶行知相关著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以下是我对于陶行知知识字教学心得的总结体会。
首先,在知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陶行知提出了“引导而非灌输”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思考,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知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陶行知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知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陶行知认为,知识字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实验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在知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陶行知认为,知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知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陶行知强调,知识字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他们从课堂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知识字教学理念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贯彻陶行知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也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我体会到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只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多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合肥市宿州路(南国花园)小学祝泽红。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五
讨论交流之前先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将全班分成6—8个小组,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小组人员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首先是以课程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并选出在全班交流的代表;然后选出其中一组为代表以小教师的角色在讲台上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六
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陶行知教授提出的“教学合一”理念,让教学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在实践中感受到教学合一的有效性,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心得体会。
一、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合一让学生不仅仅是听讲,更是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让他们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公。例如,我曾在一节生物课上,组织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进行观察和收集,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一个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手段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唤醒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课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合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在一节物理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让他们亲身感受光的反射轨迹、光的反射角度等。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合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勾股定理的应用,让他们从实践角度出发思考勾股定理的实际意义和用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有更多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考。
综上所述,教学合一能够让教学更加有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思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合一的更多可能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七
在教育教学的广阔领域中,知行合一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探索的焦点。这个理念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应用于生活中。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下面我将用五段式的结构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知识是灵魂,行动是根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信只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其次,知行合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获得好的结果时,他们会感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让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感受到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知行合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及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也能促进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这样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发展出更多的生活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四,知行合一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教育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入项目制学习和反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时,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需要教育者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知行合一需要教育者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应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相信,在知行合一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将会越来越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八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成本会计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成本会计“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的有效必要条件是做好教学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的实例应来源于发生在学生身边鲜活的实例,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亲和力,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出任务后,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将任务进行分解,教师先不要急于讲解,分解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任务中发现已学的知识,学生可以以讨论的方式总结出知识点。在任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隐性的新知识,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逐步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放任务书,下达相应任务让学生知道本单元的具体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比如以材料费用核算为例制作任务书,内容如下:完成任务的目的:通过小组学习,了解材料费用的种类;通过小组学习,编制各种材料费用的分配表;根据编制的各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完成任务的步骤及要求:组长召集团队会议,带领团队成员详细阅读任务书,布置工作任务,完成工作分工;组长负责本团队所有活动的组织、安排、协调、监督工作,最后将小组完成的工作手册上交(纸写版);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1)通过资料查询,熟悉材料费用的`种类;(2)通过资料查询,掌握各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了解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的要点;(4)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出相应会计处理;(5)由组长将该组工作手册填写完整并上交。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九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然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学科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学科教育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是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如果运用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学科教育,把“生活教育”的方法化为我们的具体行动,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通过我们的实践,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作者的体会。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予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们的做法是:
(1)以身示范,严格操作,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就是要亲自“做”。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例如,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放、对光和观察三个环节,共有十几个具体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我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进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如“取放”这一步,就是由教师先示范讲解正确的取放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置在实验桌的适当位置上),在分步骤练习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按“取放―对光―观察”的顺序完整地做一遍,以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从而在预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
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155页。
从教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教学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
《教学合一》。
19xx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
《陶行知文集》第14页。
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19xx10月《新教育》2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19页。
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1926年12月《新教育评论》3卷1期。
《陶行知文集》第135页。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学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
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
《陶行知文集》第185页。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才是学,对人说是教。
《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1927年。
《陶行知文集》第214页。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
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便不是教育。
《答朱端琰之问》。
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
《陶行知文集》第224页。
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其实我的矛盾处,便我的长进处。
《自序》19xx清明日。
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237页。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要用的书的数目之大,比现在的教科书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来做中心的教科书,因为这些书是木头刀切不下菜来。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做什么事用什么书。
1931年10月《中华教育界》19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302页。
教育法的演进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凭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
第二个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彼此质疑问难;
第三个阶段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
第四个阶段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
《给徐君企周的一封信》1931年12月。
1932年《斋夫自由谈》。
《陶行知文集》第327页。
《通不通?》。
1935年9月《生活教育》2卷8期。
《陶行知文集》第471页。
教学做合一,即知即传是大众的生活法,即是大众的教育法。总说一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生活教育之特质》。
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3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529页。
育才学校之一般“教学做”的过程,有三种形式: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75页。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
《谈生活教育》1939年12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94页。
我对于植物学的根底很浅,而且完全是书本的。对于实物认识很少,所以我和小朋友只可以说是共学而不能说是教导。我们立了几条共学的原则:
《写在创刊号之后》。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陶行知文集》第725页。
人家怎样做,我也怎样做,而不求其所以然,便是无意义的做。在劳力上劳心。手到心到才是意义的做。
“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答朱瑞琰之问》1927年。
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224页。
我们既以在劳力上劳心算为“做”的定义,当然不能承认身体与精神分家。自动的涵义便同时具有力与心之作用,即同时要求身体与精神之合作。
《答朱瑞琰之问》1927年。
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231页。
文明是人类用头脑和双手造成的。只会劳心而不会劳力和只会劳力而不会劳心的人都是没有希望,何况爱用空嘴说白庆的人,那是列不可救药了。
《莫轻看徒弟》1931年11月。
1932年《斋夫自由谈》《陶行知文集》第320页。
我们换一条路走是要使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教用手的人用脑,救一切的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不吃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1934年。
1935年《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陶行知文集》第436页。
世界上有四种人:一种是劳心的人;一种是劳力的人;一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一种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我们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在劳力上劳心》。
1927年11月3日《乡教丛讯》2卷2期《陶行知文集》第187页。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聪明,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931年10月《中华教育界》19卷4期《陶行知文集》第303页。
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家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
《手脑相长》。
原载1933年1月16日《新社会》第4卷第2号。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05页。
我们从此要改造教育,使教育普及于大众;使受教育者都能实践力行,从行动上去求得真知识;并使大众组织起来,自动去做他们的事;而仅用脑的知识分子,要使他们变成兼用手的工人,仅用手的工人、农人等都变成兼用脑的知识分子。
《国难与教育》1932年8月30日讲。
出自孙铭勋、戴自俺所编《晓庄批判》《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87页。
学爱迪生决不是读读爱迪生传和他的发明报告就算完事。我们必得象他一样在电气实验上亲自动手去做,用脑去想,才不愧为他的学生。这还不够,我们必得天天想,一年到头,一世到老都在这上面下工夫才能希望有所成就。尝一尝,试一试,就放下手来,就是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贡献的。
《怎样学爱同生》1931年10月。
1932年《斋夫自由谈》《陶行知文集》第312页。
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锁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育才十字诀》1942年12月4日。
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2页。
乡下先生小影。
天赋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宁做农和工,
联合避荒岛。
1929年冬《陶行知文集》第274页。
大凡选择职业科止之标准,不在适与不适,而在最适与非最适。所谓最适者有二,一曰才能;二曰兴味。吾人对于一业,才能兴味皆最高,则此业为最适;因其最适而选之,则才能足以成事,兴味足以乐业,将见学当其性,用当其学,群与我皆食无穷之益矣。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19xx11月3日《教育与职业》《陶行知文集》第7页。
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
原载19xx9月《新教育》第1卷第4期。
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能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1926年12月《新教育评论》3卷1期《陶行知文集》第135页。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也没有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中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
《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
1934年6月1日《生活教育》1卷8期《陶行知文集》第385页。
中国现行之会考制度是对自己所委任之校长教职员表示总不信任,把活泼的青年一起变成书呆子,一群一群的赶进牛角筒里去。
《贺客与吊客》。
1934年11月《生活教育》1卷19期《陶行知文集》第411页。
灌注的教授法最要不得。他把接爱文化的人当作天津鸭儿填。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行知文集》第550页。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从前有一个故事提到有一位道人用手一指,点石为金,一位徒弟在旁呆看,道人说:“你把金子搬去可以致富。”徒弟摇摇头。道人问他为何不要金子,徒弟说:“我看中你那个指头。”世上有多少被金子迷惑而忘了点金的指头,文化锁匙虽可分班度人,但要在开锁上指点。如当作死读书,上起锈来,又失掉锁匙的效用了。
《育才二周岁前夜》。
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11页。
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展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服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创造的儿童教育》。
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4页。
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使能自觉,要客观,要科学,不限于一种,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
1945年5月《战时教育》《陶行知文集》第784页。
“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以教人者教己》1927年11月5日。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48页。
我现在试验一种十分钟教育。这十分钟的支配是两分钟的唱歌,两分钟说一条科学,两分钟讲一件时事,四分钟认两上字。
《十分钟教育》19xx9月17日。
《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266页。
育才三方针。
《育才三方针》。
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1页。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一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知和行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知和行合一并体现在他的个人修养以及他对于教育观念和方法的贡献中。在我看来,知行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通过深入研究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魅力。
首先,知行合一的核心在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陶行知强调,只有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能,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其次,知行合一也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统一。陶行知强调,只有具备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人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行动统一起来。他反对只追求个人利益和享乐的行为,强调个人的行动要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在他的眼中,一个人要有博爱和仁爱之心,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益,并且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
另外,知行合一还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言行相一致。陶行知认为,一个人应当言行一致,言行相符,不做言不由衷,行不负责的事情。他主张言行要秉持真实、诚实、坦率和直接的原则,不做口是心非的人。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信心,才能够真正地影响他人和取得他人的认同。
最后,知行合一也要求人们将自己的思想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陶行知强调,只有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实践,才能取得实际的成果。通过实践,我们才能验证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是否正确,从而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是陶行知的重要思想贡献,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行为与道德规范相统一,将言行相一致,将思想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知行合一,我们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同时,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地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应该牢记陶行知的教诲,将知行合一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成为一个真正有实际行动的人。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二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教育学家和民主革命家,他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知识字》是一本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启蒙读物,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授孩子知识字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第二段:感悟字词的力量。
陶行知认为,知识字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提高孩子的品格修养和文化素养,强调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通过教授孩子一些常见的字词,配以形象的插图,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字词的力量,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授孩子们知识字,我发现这本书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学习”字的插图,描述了一个小孩子努力学习的场景。孩子们通过这个插图可以学到“学习的意义是为了取得成功,成功必须通过学习”这样的道理。我发现,在课后的学习时间里,孩子们都变得更加专注和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他们开始主动向老师请教、交流,不再急于完成任务,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段: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字》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教授孩子们“劝告”这个字的时候,书中讲述了一个孝敬长辈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懂得了劝告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尊重他人的决定和意见。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于他人的意见更加包容和尊重,懂得用温和的语气劝告他人,这使我的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第五段: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通过教授孩子们知识字,我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教授孩子们“记忆”这个字的时候,我采用了一种记忆方法,结合动作和声音,使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字的意义和写法。在随后的复习中,孩子们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这个字的写法和意义。他们开始尝试将这种记忆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学习内容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
结尾:
陶行知的《知识字》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字的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教授孩子们字词,我体会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独特魅力和教育意义。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他们也会在这个社会中发光发热。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三
陶行知,时代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中的一座丰碑。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传颂。这一理念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追求,更是我们每个人成就自己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知行合一”首先教会了我对知识的重视和尊重。知识是我们前辈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源泉。对于向我求知的人而言,知识是一切起点。然而,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并不能真正造就一个人。陶行知强调知识应该与行动相结合。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吸收知识,而是要主动运用知识,去实践,去创造,去改变。
在实践中,我渐渐理解到“知行合一”的实质是不断地反思和实践。知识的力量指引着我们的行动,而行动则检验并丰富我们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反过来,通过实践,我们又能发现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实践中的反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使我们更加自省,也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正是有了这样的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陶行知所倡导的“知行合一”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共融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这个共同体包括了家庭、朋友、同事、社区等等。每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与他人的知识和行动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也才能共同迈向更高的目标。这就是“知行合一”背后所蕴含的关于合作、分享和奉献的理念。
最后,“知行合一”教会了我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于积累知识和实践。每一次机会都是难得的增长经验的契机。我们不能被困扰于琐事和消极情绪之中,而是要抓住机会,勇敢踏出一步。正如陶行知所说:“知而不行,则从不知开始;行而不知,则从知而不行开始。”我们要在行动中不断追问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符合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只有不断地行动,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得到真正的转化和成长。
通过对“知行合一”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种追求个人价值的方法,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们才能永远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欲望,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陶行知是教育事业中的一位领军人物,他的理念“知行合一”不仅仅适用于教育领域,更是适用于每一个崇尚进步的人。通过将知识转化为行动,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不断提升,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知行合一”,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四
在当前紧锣密鼓的课改大前提下,地处乡村的我们又当如何作为呢?本人认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引路灯。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曾记得我在某私立学校教八年级语文的时候,有一次,在学生的作业本的不明显处,我发现了一行字“老师,我不喜欢你!”当时,我很生气: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竟然对老师评头论足了……但理智提醒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警示我:学生从心底里不能接受我,我必须有所行动了。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找到了她,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我明白了,她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而发出了不喜欢我的呼声。这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陶行知才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还记得在2011年下半年我教八(5)班语文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初始接触,感觉不是很好。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做小动作。提醒他,也不是很配合,一不小心,又犯了。课后我找到他沟通,老半天也问不出个缘由。一场考试下来,竟然考了8分。旁边有学生告之:“老师,您知足吧,他算给你面子了!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哪场不是0分啊?”听了心里一震,想到陶行知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我何不在劳力上多劳心关注他一点呢?结果我发现了他虽调皮,但不失稚气,于是我用小恩小惠拉拢他,让他乐意和我说话了。同时我也明白了他上课想睡觉的原因――每次晚自习回家后他还看电视到12点多。早上又要上早自习,上课不想睡才怪……于是就此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不再晚睡了,上课也有精神了。至于做小动作、讲话也明显少了。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他在书写、绘画方面的优势,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在我的晓之以理下,他从8分到60多分,体现了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二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生活力、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身为中畈中学的教师,当贯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做新时代的育人者!
编辑鲁翠红。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学合一是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我最近参加了一次陶行知心得交流会,聆听了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学合一教学方法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通过这次交流,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合一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启发和启示。
第二段:了解教学合一的原则。
陶行知在交流中提到了教学合一的几个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方法与文化意义相结合”、“个性化教学”、“实验性教学”等,这些原则涵盖了教学合一的各方面内容。学校教育不应该仅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学会尝试,锻炼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段:实践教学合一的方法。
教学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引入实践和体验式教学。教师需要创造一些实践教学的机会和场地,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注重个性化教学也是教学合一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不同,要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进步。
教学合一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学合一还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创造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教育中,教学合一不再是一种新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教学方法。
第五段:总结。
教学合一无疑是现代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合一,学生能够更深入认识知识,更好的掌握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知识的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让我们在教学合一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口袋更加充实。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六
教育教学知行合一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单纯地继承知识,而是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段: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知行合一的核心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我会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问题,或是利用几何知识解析美术作品。通过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运用方法,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三段:知识与行为的统一。
知行合一还要求教育教学中的知识与行为之间实现统一。即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去行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思维。通过阅读名著和文学经典,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与思想,同时也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我常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阅读俱乐部等,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应用的价值。
第四段:学生的参与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在我教授化学实验课程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和想法,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学会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知识的践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段:总结体会,展望未来。
教育教学知行合一是21世纪教育教学的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着将知行合一理念贯穿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在教学内容上,也在学生参与、创新能力培养上下了很多功夫。我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教育者关注并实践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摸索,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的质的飞跃。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七
教学合一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关注情感教育,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教学合一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备受争议,但是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魅力和优越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教学合一心得体会,并谈谈我对它的看法。
首先,教学合一更注重情感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他们在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发展。在教学合一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情感沟通,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只有情感沟通才能使知识教育更为成功。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才会更倾向于去接受和理解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其次,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事实上,当学生自主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容易在知识的学习和领域的探索中,探索立场和自信心。由此看来,教学合一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非把学生当成机械器械上通过知识的灌输。
第三,教学合一更注重知识的探索性学习。教学合一不强制学生要接受老师所教诲的知识,相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接纳与拒绝,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献研究能力。
第四,教学合一注重教育要素的无缝连接。在教学合一中,老师会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学业、生活和体育等领域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综合性。他们也会既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亦不忽视教育的情感和素质。
最后,教学合一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在教学合一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导师和引路者。教师必须有教育的情操,可以通过教育实践,在平等的情境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的教师使教学合一更有好处,对学生成才有促进作用。
在教学合一的学校,教育理念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综合素质提高,鼓励学生爱好探究性思考和未知知识浸润”。教学合一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学合一是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成功成为一名优质教师的关键是要深入研究和探究教育的本质,为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教学合一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八
教育教学知行合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下面,我将从实践的角度和理论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谈谈教育教学知行合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知行合一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和有效。过去,我们常常将课本和教材作为学习的核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经过知行合一的改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来体验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的方式,创作自己的作文,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入参与到学习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知行合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然而,通过知行合一的教学,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培养各种能力,如观察力、思考力、合作能力等。例如,在科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实验和研究的方式,不仅可以理解科学原理,还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此外,知行合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社会道德观念。
再次,知行合一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教师是知行合一的推动者和重要参与者,他们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通过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和学科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历史人物的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情感体验,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调整,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最后,知行合一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知行合一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协同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此外,学校还需要创造有利于知行合一实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例如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设备,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知行合一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和体会,我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也认识到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使教育教学真正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认识群书治要1心得体会和方法 群书治要感悟(4篇)
- 保育员进阶式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保育员教育心得体会(5篇)
- 聚焦两会心得体会标题和感想 聚焦两会心得体会标题和感想怎么写(8篇)
- 上艾滋病课的心得体会精选(优秀8篇)
- 一线员工午休心得体会简短(优质9篇)
- 机器使用工作心得体会报告 设备工作心得体会(六篇)
- 学习变换分析法心得体会精选(模板8篇)
- 2023年司法警察传帮带心得体会范本(通用9篇)
- 最新对于整顿教育学党史心得体会总结(优秀17篇)
- 最新妇联下半年工作计划表(实用1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最新
合 理消费教 学 设计第一 课时(优秀14篇)33下载数 618阅读数 -
教 育教 学 知行合 一 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3篇)10下载数 406阅读数 -
教 学 合 一 陶行知心得体会精选(精选10篇)21下载数 998阅读数 -
2023年
教 学 合 一 陶行知心得体会(大全18篇)15下载数 717阅读数 -
教 学 合 一 陶行知心得体会精选(通用13篇)12下载数 454阅读数 -
一 年级集合 解散教 学 反思(精选9篇)48下载数 380阅读数 -
最新
教 育教 学 知行合 一 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9篇)37下载数 454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