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古代思想史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一
20xx年11月8日,党的在北京隆重开幕。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段话,无疑是给我们当今年轻同志打了一剂强心针。
通过认真听取党的报告,我个人觉得对我们至少应该有以下四个启示
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
这个信念,就是要对党和人民忠诚。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充分证明,拥有坚定信念,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记得党成立时,党的一大代表就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郑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永不叛党。无数共产党人在这一信念支持下,抛头颅、洒热血,使我们党战胜了一个有一个困难。我们青年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真正热爱我们的党、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才能在困难面前永不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二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向文波曾说过,理想和目标可以改造人、凝聚人、团结人。一个人能成多大的事情,和你的胸怀有极大的关系。理想是目标、是动力,也是成就事业的条件。 在我国古代,理想被称为“志”。古人很重视理想,即使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广大青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心系民族和国家命运,做一有用的人。要以理想为指引,摆正心态,坚持做正确、有益的事,对自己进行历练,为实现抱负进行积累。
三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优秀的村官代表沈浩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他通过学习,克服种种困难,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这就是年学习的好榜样。从人的自身发展看,一个人要想融入社会,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开阔胸怀和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要做到三学“潜心向书本学,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向实践学习”做一个优秀的青年,就要多向实践学习,多向社会学习,多向他人学习。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汲取别人的经验,通过学习丰富知识、提高品位。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境界。
四要脚踏实地的奋斗。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个奋斗,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青春是最可宝贵的大好年华,青春只有在奋斗中在实践中才能放射出异彩。作为青年,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承担责任,解放自己的思想,实事求是,抓住一切实践机会去锻炼自己,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储备力量。我们广大青年要通过实践奋斗,检验所学的知识、技能、本领,经受磨练,从而不断吸取教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团员的汇报,希望我的表现能满足团组织的要求。
推荐古代思想史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二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这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提升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批注
观沧海
曹操
1.请学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1.简介作者曹操及背景。
2.(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歌的音韵美。学生轻声跟读。
(3)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播放课件和录音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杯?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本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诗歌文体知识:四句是绝句,八句是律诗。诗句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主。
1.作者李白及背景见书中注释。
2.听范读,注意诵读诗歌时的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播放录音
1.“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作用:(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2.“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作者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把“愁心”寄给明月是因为:(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觉是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批注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地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且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诵读。
播放录音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多媒体显示)播放音乐
1.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补充解释。
2.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组间交流,教师可选一两篇当堂进行集体评议。也可展示参考例文让学生评议。
例文: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并归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氛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是为此作铺垫。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推荐古代思想史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三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推荐古代思想史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四
唐诗精炼主导抒情,宋词篇幅略长趋于事理描述。通过对唐宋代诗体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阐明唐宋诗形式形成的原因,从而对诗体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 唐诗宋诗 异同比较
唐宋阶段古代诗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中的重头戏。教师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诗歌”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体裁,是对唐宋诗歌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进行唐宋元阶段古代文学课程讲解时,可以从“唐宋诗歌存在异同”话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唐诗,从总体的谋篇、布局上来看,给人的感觉是气韵流畅,富有醇美情调。唐诗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改变以往诗体的寡淡和繁缛,换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炼、语浅情浓、形神兼备、生机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就以“清新、活泼、生动”见长,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人深感到浓浓的依依惜别的人情味。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充满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极。由此可见,唐诗作者通常都是将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结合,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唯美景象,倡导气势蓬勃大气。所以唐人所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境界,普遍偏于雄浑开阔、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调。唐代诗人对抒情诗作风格的偏爱,促使他们在诗歌创作时更加侧重于抒情。无论是花、叶、树、虫、鸟,还是风、雨、雷、电、雾,都能让诗人瞬间捕捉到此时此地与心灵相通的创作灵感,从而借以抒情达意。因此,唐代诗人所著诗作都极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机盎然的激情。
而宋代诗作就和唐代诗作的深厚浓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诗在情调和审美上普遍侧重于“思辨”,宋诗擅长“析理”。宋代诗人普遍都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投身创作,力图通过诗意来周密地表达出哲理。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在其诗作《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首诗作中,朱熹通过“水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来启示人们要持续接受新事务、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本领,充实自己。鼓励人们用不断求知来开拓人生新领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诗作《梅花》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开等景物来进行暗喻,用诗化了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寓意极其深邃。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作是在苏轼游览了庐山风光之后所进行的总结,其在诗中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景致,并且借景喻理,从中启示出深刻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作的特点不在于抒情,而着重于借物来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见,宋诗和唐诗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较而言,宋代的诗作更加显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诗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诗风,其实是源于宋诗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庄哲学”的沉稳灵秀和通达敞亮作为诗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诗作借物、借景象进行感情抒发,从议论中透析出人生哲学道理。浓郁、多变、逻辑严密的哲理思辨度,远远超越了诗作中的形象思维。当然,在宋代诗作中也有饱含抒情风格的诗作,但是宋代诗人通常都会在诗作创作的深情之内,十分灵活地将哲理掺入其内,这样诗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飞跃和提升。宋代诗作在客观冷静地观景、观物的同时,也理智客观冷静地对人生境界、对哲学深度进行了很到位的审视。
综观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诗作侧重于抒发情韵,在诗作中更多的是活泼而生动的景物形象描写,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诗作侧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诗作中更多的是诘问和追问道理,十分富有哲学研究价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学家缪钺在《论宋诗》一书中所言:“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诗作各自所继承的研究诗作对象的历史基础条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摆在唐代诗人、宋代诗人面前的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时期,而唐诗、宋诗所进行研究和可进行参考的诗歌遗产著作的。历史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诗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参考了六朝诗歌历史遗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将诗歌创作的体裁予以进一步扩展和充实。唐代诗歌创作的显著标志时期就是盛唐时期。这个时期是唐代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看出,唐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以六朝诗歌的体裁、诗体形式、辞藻、音律为基础的。毫无疑问,六朝诗歌为唐代诗歌的创作、发展、进步奠定了强大基石。但是,六朝诗歌在诗体上明显存在着诗体不成熟、辞藻肤浅、文风形式僵化的弊端。于是唐代诗作者有广阔的对诗作进行开发、改良的空间。再加上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带有“唯美浪漫情调、欢乐开怀抒情达意”的诗歌体裁。广阔的诗作发展空间,也促使当时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诗作门类派别。比如诗仙李白的“浪漫诗”, 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他们共同将唐诗推向了诗作创作多产、气势辉煌的一个顶峰。在盛唐之后,中唐还出现了著名诗作者韦柳、元白、韩盂;晚唐也出现了著名诗作者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期,但都共同将唐代的诗歌创作水平推举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诗在诗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体裁”成就,使得宋代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在诗歌体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和唐代诗人在诗歌发展中的优渥条件相比较,宋代诗人只能在继承唐代诗人诗作的原有框架内迂回曲折、独辟蹊径。所以,宋代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从唐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尚未完善之处去进行开掘、创新、疏通。于是,宋代诗人果断地放弃了对六朝诗作体裁的继续研究和探讨。他们巧妙地选择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时期的诗作者作为其诗歌创作研究的对象。而且,宋代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格式、诗作表达等诸多方面,都兼顾了诗仙李白诗作的奔放豪迈气魄、诗魔白居易诗作的气势畅达、通透,以及韩愈诗作的遒劲合为一体。这样就使得宋代诗作呈现出了“以景物抒情达意为诗,以哲理析理为诗,以才学精妙为诗”的辩理、析理、逐理的诗作特点。在“变”还是“不变”之间,宋代诗人非常明智地在诗作创作上选择了“大胆求新、勇于求变”的做法。而且,宋代诗人还别出心裁地对旧体诗作进行整合创新,融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宋代诗歌体裁和风格意境。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学风政风的差异
唐宋两代的诗歌创作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文化氛围舒缓。因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作者,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彰显出了气势雄浑而又气韵灵动的盛唐诗作高产气象。同时,唐代诗歌创作者还在贵族政治统治中,以诗歌作品来游走于权贵门第之间,所以唐代诗人势必要考虑到贵族的审美需求和兴趣偏好。而对比来看,宋代政治态度保守,军事上也比较软弱。宋代王朝在整体机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振兴国家的气魄。而且,宋代很多诗歌作者都出身于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贫寒的著名诗作者欧阳修。他出身平民,在诗歌创作时,能更深刻体会到民众的疾苦。同时,很多宋代的诗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不但是诗歌创作者,同时还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门客,更是颇有艺术造诣的学者。所以,宋代诗歌作者不但在知识结构上比唐代诗人要深邃渊博,而且还是当时重要政治阶层的精英力量,他们在进行诗作创作的同时,还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发展,从而能极大地推动诗风的改进,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议论更充分地渗透宋诗内。
总之,唐诗重抒情,宋诗侧重于思辨。唐宋诗作之所以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根本原因就在于唐宋诗作所继承的历史诗作研究基础存在差异,以及诗歌文学创作所处历史时期的差异和规律使然。诗分唐与宋,情理各具异曲同工之妙。
[1] 钱钟书。谈艺录[m]。三联书店,2008.
[2] 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0篇)
- 大学上数学课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学生上数学课的心得与感受(9篇)
- 士官爱岗敬业标准心得体会及感悟 士官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 奥运会心得体会五十字简短(实用12篇)
- 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7篇)
- 主题汽车车窗系统实训心得体会和感想(7篇)
- 最新家庭生活心得体会大学生精选(汇总20篇)
- 最新打赢舌尖上的战疫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10篇)
- 常见疾病防治心得体会实用 预防疾病实践的心得(六篇)
- 青协的问题和措施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中国
古 代 思 想 简史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0篇)31下载数 911阅读数 -
最新
古 代 劳动思 想 的心得体会(优秀16篇)10下载数 986阅读数 -
2023年
古 代 哲学思 想 心得体会简短(大全9篇)29下载数 377阅读数 -
最新
古 代 哲学思 想 心得体会(实用8篇)48下载数 426阅读数 -
古 代 希腊哲学论文古 希腊哲学家思 想 论文(九篇)22下载数 959阅读数 -
古 代 希腊哲学论文古 希腊哲学家思 想 论文(6篇)33下载数 557阅读数 -
古 代 劳动思 想 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古 代 劳动思 想 的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三篇)21下载数 452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