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对于经济学通识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0:35:02 页码:14
对于经济学通识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2023-01-11 10:35:0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经济学通识课程心得体会总结一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洗脑开始,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

对这门课的学习,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要求我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有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对于经济学通识课程心得体会总结二

大三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三年经济理论的学习让我受益颇深,参加顶岗实习之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希望从中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随之个体经济也越来越活跃。在中国,个体经济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个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第一,个体经济的根本困难在于融资,个体经济本身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弱,在市场中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在市场上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受市场影响较大,资金链容易断裂,从而导致生产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的阻碍。

第二,个体经济因其劳动力素质问题,其管理在实际中有很大的不足与缺陷,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非货币资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配置资源,对生产有积极作用。科学先进地管理个体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导致个体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和资本的比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经济受市场影响较大,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在今天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

个体经济主要以零售和自产自销为主,自产自销中,主要是批发为主的销售方式,不同的销售渠道对日生产量影响很大。批发的价格明显低于零售价格,致使生厂商通过批发给零售商的单位利润低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所以在销售过程中有效的销售模式对厂商的资金流通及效益提高有很积极的作用。面粉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是一种相近替代品很少的产品,其需求弹性小于1,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所以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带来的销量的增加,并不能真正提高利润的获得,合理地销售对厂商的效益有很大的意义。将以批发为主的间接销售与直接销售形式科学合理管理是小型面粉厂提高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间接销售的价格明显低于直接销售,提高直接销售在总体销售的所占比例是小型面粉厂增加利润的根本。而加大间接销售是个体经济资金流通的重要保障,两者需合理搭配。

近年来,制粉业市场利润颇低,市场竞争很大,尤其小型加工厂为大多数,而且都分布于乡镇,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其效益,对发展个体经济和促进农村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厂商将农村的小麦资源与小型面粉加工厂有机结合,确保小麦供应,同时将消费对象集中于周边居民,转变销售战略,以农村为主,直接销售。这样既提高了销售量,又增加了利润。在该次实习中,学习到面粉厂的销售方向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需求较大且稳定。但是让厂商不满的是,价格低廉且利润低。厂商虽想转向以直接销售为主,但是直接销售的市场太小,不稳定且分散,很难保障资金的流通。所以厂商不得不低价卖给农产品批发市场。

生产要素配置是否合理对生产有紧密的联系。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其中,土地作为固定成本,定期缴纳地租;而资金、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是可变成本,尤其是资金和劳动力的可变性较为灵活。

首先,小麦的流通对厂商资金的流通有很大影响,面粉市场高度竞争,近年来小麦的价格波动较大,总体趋势是一路高涨,尤其是农忙之后,小麦价格的上涨导致个体面粉厂的生产处于半停滞状态。对融资难的厂商来说,资金短缺,小麦的来源的得不到保障,导致生产得不到保证,对其生产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个体经济资金链的流通如果不能得到保证,势必造成小麦供应出现短缺,影响面粉的正常生产,进而面粉厂的资金流通出现问题,造成的资金流通断裂问题必然对整个工厂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面粉厂大多处于农村边缘或者离农村较近的地方,获得小麦较为方便,但是其依旧出现小麦短缺的问题,说明其厂商不注重转变产销模式,没有充分利用个体面粉厂靠近丰富的生产资源这一天然的优势,其生产资料的来源得不到有效保证。

其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合理配置,对生产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要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个体经济所雇用的劳动力较少,一般为5到8人左右。劳动力较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由于其劳动力较少,雇主参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雇主可以充分了解劳动力的生产优势,合理的安排其在生产中担任的角色,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但是,个体经济正是因为雇佣劳动力较少的原因,雇佣者易于忽视对劳动力的管理,劳动力缺乏有效的管理,再加之劳动力本身素质低,自觉意识差,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不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我认为这也是个体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个体经济的数量较多,呈现小范围的集聚,尤其是面粉加工厂,所以小面粉厂之间的竞争也是较为激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竞争促进发展。但是,由于个体经济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在这种竞争状态下,个体经济没有出现一部分倒闭,一部分壮大的情形。而是整体的停滞,整体的生产下降。最终导致个体经济普遍的生产产量下降。这种小范围内的同水平的个体经济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个体经济而言其弊大于利。

结束语:

在这次暑期的实习中,我将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学习。发现有些理论与实际有时候不太符合,比如需求弹性理论,面粉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动依然对需求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理论的假设条件太多,往往是定性的分析,在实际中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最后往往呈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同时,在实习中我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分析面粉加工厂中,在整理其销售数据中对于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系整理不清,不能选用合理正确的经济模型和图表来科学的反映其之间的经济关系。总之,这次的实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