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文科技素养课后心得体会实用 科学与人文素养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9:16:22 页码:14
人文科技素养课后心得体会实用 科学与人文素养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11 09:16:2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人文科技素养课后心得体会实用一

: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影响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社会生活带去了便利,但同时也给环境带去了不利影响,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有义务去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一方面,科学技术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改善了交通、通信等等的方式,促进了整个社会向着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兴起也让社会环境受到了影响,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生态不平衡,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象,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出现,因此,这就需要人类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整个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此来起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创造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已经成为了经济的驱动力,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推进科技创新,以科学技术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进步。在我国也是如此,难以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在大力支持发展科学技术,并且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已经永存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人类也需要利用科技来生存和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对于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等等都有着一定的有利影响。

2、科技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不仅仅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对于整个社会都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我国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对一些稀缺资源进行开发,增加了我国的可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多样化,满足我国经济对于资源的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而科学技术就利用较好的科技去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在空气污染方面,相关的部门就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中二氧化碳和尘埃含量;在工业污染较重的地区,也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和污水等等方面,让人类生活在干净的地球环境中。气候的变化、资源的稀缺浪费等等问题的出现都有利用科学技术去进行改善,利用科学技术可以让人类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从科技方面去探索新的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的需求所向,实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任何事物的兴起和发展都对整个社会起着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对于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利用虽然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去了有利的影响,但是同时也给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带去了不利影响。人类过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去开采地球环境,导致了生态失衡,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人类自身,在使用科学技术的时候,的确有给人类带去了好处,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了好的一面,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开发给社会带去的破坏远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多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使用,科学技术带给整个社会的危害将会大于好处,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破坏性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例如,在农业上使用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的确增加了农产量,让整个社会的人类得以生存,但是从长期上来看,对农产品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会让水质、土壤受到影响,而且过于使用农药去杀害害虫的时候也让益虫的生产受到了危害。随着对社会的征服力度增强,对于自身生命的追求欲望也更加强烈,因此,许多的医学院开始利用科学技术研制医药品,以此来保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过于的采用这些技术最终导致了人口加剧增加,人口的增加只会导致人类对社会的需求也将增加,最终就会去对环境采取更加强烈的开采和索取,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的展现出来,全球变暖、动植物灭绝、核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与人类过分的使用科学技术有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需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如果人类过分的使用科学技术只会导致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环境与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问题,而不是利用科学技术去制造更得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必由之路。

[1]何秋洁.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及对策思考[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王振军.关于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方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

[3]王凤珍,熊岳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环境危机的凸现[j].齐鲁学刊.2007(03)

描写人文科技素养课后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学校科普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展现景秀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根据奉贤区青少年科艺指导中心的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情景,决定举办20xx奉贤区景秀高级中学科技节。

成长与创新

组长:蒋耀龙

副组长:徐燕平

组员:曾建平、高文阁、钱斌、沈健、余辉、各教研组长、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举办科技节活动是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全校师生要提高认识,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办好科技节。

科技节活动负责人员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活动的报名、比赛等工作,保证科技节活动的顺利进行。各班班主任要进取策划、认真组织指导本班学生参与科技节的各项活动。

科技节活动各项目进行时,学生在集合、观看、解散的整个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预先做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

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7日

1、开幕式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时间:2月28日

地点:学校操场

2、各班上一节《成长与创新》主题班会课(各班主任负责)

3、组织学生参加“期望杯”全国中学生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教研组、盛建斌负责)

比赛安排、评奖形式由数学教研组具体安排

4、组织学生参加“期望杯”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物理教研组、赵涕霞负责)

比赛安排、评奖形式由物理教研组具体安排

5、各班出一期《成长与创新》的黑板报(政教处余辉负责)

6、全校每个学生在科技节期间阅读至少一本科普类读物(政教处曾建平负责)

每班交两份主题为《成长与创新》的小报

7、“小课题(发明)设计方案”、“科技作品征集”评选(科技辅导员钱斌负责)

(1)凡是拥有对生活、学习和生产等方面有所创造、创新和改善的新设想、新设计的学生均可申报参赛并上交设计作品。

(2)小课题(发明)设计为自选课题。

8、组织高一学生观看4d电影《未来战争》(政教处曾建平负责)

观看地点:东方绿舟国防科技园

9、科学幻想画(美术组刘玲玲教师负责)

⑴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种类、风格及使用不一样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他美术品与工艺品)。

⑵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0cmx60cm的铅画纸上绘制,横竖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洁,在右下角写上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年级。参赛作品能够转裱或装镜框。

⑶参评作品限个人作品,由参赛者本人独立完成。

⑷主题鲜明有创意(如未来交通、宇宙空间、发明创造等),构图饱满,黑白画或彩色画自定。

科学幻想画每班最少上交2件作品,

10、摄影比赛:(政教处徐燕平负责)

摄影作品要取材广泛,视野广阔,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当代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关注和思考。能够是人文、交通、艺术、建筑、人物等各种主题。参赛作品要求:

a:不能使用非本人作品,如非本人作品在展出期间,出现任何版权纠纷,由上交作品本人负责;

b:照片上交尺寸一律为7寸;

c:每班最少上交作品5张。

11、学校举办“成长与创新”方面的科普征文比赛活动。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普意识和进取参与到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行列中来。(团委沈健负责)

征文要求

(1)资料新颖,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树立科学理念,有必须的科技创新性;

(2)征文要求在1200字左右;

(3)征文题材、体裁不限:

(4)征文题目围绕主题自拟。

12、科技活动节闭幕式(音乐组徐鸣负责、政教处协助)

举办优秀作品展;文艺表演暨颁奖活动。

优秀组织奖评分说明:

(1)各比赛项目按团体计分的比赛,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

(2)按个人计分的比赛,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

1、比赛需要的物品一般都要求自备。

2、所有的作品按规定的时间交给指定的教师,在这时间之前、之后都不收作品。逾期作弃权处理。

3、所有的作品应由班主任教师经过挑选后按数量交到负责教师处并落实。

4、各项目组长可根据实际情景设计具体方案组织实施。

5、各项目负责教师最终将所有活动材料和结果交政教处

描写人文科技素养课后心得体会实用三

为了帮助和促进中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确的法制观念,我们内蒙古科技大学普法维权协会,积极与各方面联系、洽谈,最终促成以“与法同行,关爱你我”为主题的普法进校园活动的成功举办。

这次活动以普及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希望能为学校和社会的法制教育有所帮助,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所助益。现将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活动之一:法律知识讲座

5月22日上午,我协会六名成员在主讲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杨玉英老师带领下,与本次活动的资助方代表一起来到事先已经联络好的,位于包头市石拐区的包十五中学,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杨老师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主要集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自我保护和保险法等一些与青少年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知识方面。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很贴近同学们的现实情况,因而师生反响很好。

活动之二:法律知识问答

为了提高同学们听讲座的热情,活跃现场气氛,在讲座后半阶段,开展了法律知识问答活动。

由包十五中的师生就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向杨老师进行现场咨询,杨老师也一一进行了现场回答。法律知识问答,也将此次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对于勇于提问的同学,我们也为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作为鼓励。

活动之三:与师生进行交流

为了使此次活动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在讲座进行的同时,我协会成员深入到包十五中的师生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座谈。以便进一步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我们及时了解到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意见的同时,我们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这对于我们个人积累更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于我们协会日后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