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 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18:29 页码:8
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 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6篇)
2023-01-11 04:18:29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一

我认为,中学地理这门学科对于素质教育,对于青少年价值观和思维的训练以及身心的发展来讲,应该是全面涉猎得近乎完美的学科。因为中学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单纯看我们高中地理必修一就可以知道,从第一章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到深邃莫测的地球内部,坚硬的岩石、地壳,从瞬息万变的大气到汹涌澎湃的江河海洋;从联系紧密的无机世界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生物界及地球上智慧的生命物质——人类的活动,真可谓包罗万象。因此,地理知识可以为发展学生智力提供全面而又丰富的食粮。别的不说,只从理解力而论,在认识我们周围的环境时,地理知识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使学生对周围的自然界,如天体,气候,大地等等到必修二的社会现象,如城市环境,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等的观察力、理解力都得到提高。因为这较全面的信息中,包含着丰富的概念、判断——思维的食粮。

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科学,它的这一特点十分明显地反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因而使地理教学在中学各科教学中,成为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门知识的学科。对于这一优势,长期以来只做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加以论述,并未能充分挖掘这一宝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把人与地理环境视为整体,即人地系统,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融汇在一起思考、研究,从而恢复了世界本来的面目。人类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改造者;尽管由于人类生产技术飞速的发展,使地理环境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这些活动,却每时每刻都依赖着被他改造的环境,从那里获取物质与能量。人类与环境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地理教学在为学生描绘这样一幅世界的图景时,不仅使他们获得有关世界真实的、全面的知识,而且在这一认识中,提供了优质的思维营养,使他们的智力获得良好的发展。每当我想起这门学科对人身心的陶冶就倍感自豪,为我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

但是,迎头打击是,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少数学生甚至报有放弃的态度,他们在课堂上是不听课的,或睡觉或做别科作业,觉得听课是浪费时间,我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说:只要抓住课上的时间,课后是不用花费时间学习地理的,结果是越强调地理的重要性和简单性,越被大家忽视,这可能是我的说服方式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有人不爱听地理课是我当老师的讲课不够有吸引力,不能怪学生吧,所以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讲课能力。

二、对教学工作的适应情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地理学科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作为新老师,角色的转变不是由旧的教育思想向新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而是从学生角色与自己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的形式向教师角色,高层次的教学并且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教学的大改变。我觉得一篇文章观点非常好,教师角色的转变这里借用一下,“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向学生学习,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倡导专家型教师,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作为新教师,我们的工作和思路刚刚起步,我们有大把的青春和时间来钻研教学方面的问题,也会欣喜地享受自己教学方面的进步。

三、师生之间的关系状况

作为班主任,我没有经验,所以认为这是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讲要严,尤其是班主任,于是我在班级里面几乎都没有笑容,后来发现学生一点都不喜欢我,上课的时候也不爱回答问题,反倒是我的其他几个班级很多同学和我比较要好,每当看见我自己班的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聊天的时候感觉很失落。后来的一件事情个了改善了一些,就是在运动会上,我的创意很好,结果我们班级用了最短的时间练习,结果拿到所有的奖状,而且在得知我们得到奖励之后,我兴奋得叫了起来并且跳得很高……他们很惊讶于自己老师也有这样的一面,这次他们对我有些信服,渐渐愿意和我讲话了;但是这种状况现在越演越烈,现在他们一点都不怕我,有时候我讲话他们比我还大声,而且分配的任务完成情况很差,还不如刚刚开学的时候……人和人之间关系是非常深奥的一门学问,要在生活中,和学生们的接触中渐渐体会掌握,把握适度的原则。

四、教学的具体情况、具体效果和具体存在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很好,在我们这个学科,很多东西用语言是无法描述得出来的,通过一些图片,一些动态的.变化过程,很轻松就掌握了一些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尤其是通过自主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形形色色的老师没有想过的问题浮出水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在热烈的探讨,却有一小部分同学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整个一没事人,这个现象有待进一步改进。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策略;

预习策略:针对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加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差的局面,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对不能了解的内容作简单记录,课上选择性听讲,不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想这样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另外调查过一些学生,他们都觉得语系的效果很好。

不可行之处:课后作业负担很重,没有时间预习,他们会把预习的任务当作是地理的作业来完成,并抱怨作业做不完的问题。

六、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针对本学科特点,建议地理科目进行作业调整,不留课后作业,只留预习作业,课上解决学生们不懂的问题,这是地理科目在双十理科科目占用学生课后时间太多的背景下提出的对策。并且这种方法推广下去,让学生和老师都养成习惯,地理课上课之间就聊聊课前预习情况,存在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比较普遍,哪些是本节课的考点和重点,还有一些难点看同学们能否解决。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地理科目和其他科目平等的前提下,甚至在某些老师的思想里,地理就是不应该留作业的,以为这是文理分开之后背一背就追上的,这是大错特错的,不信看一看前两章内容就知道了。由于一部分老师的这种想法,学生自然而然就轻视,导致连上课的状态都不好。我承认地理的容量较小,却不意味课上可以不听,既然我们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建议留课前作业,有必要的地理课都改成探究式课堂。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二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2、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不同学情,采取不同的备课重点和教学发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争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当堂理解和消化。

3、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5、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6、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课后及时做好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改进。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三

精心选一选(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本初子午线是

a.180°经线b.西经20°经线c.东经160°经线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极圈b.南北回归线c.赤道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所绘范围越大b.图上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6千米b.160千米c.1600米d.160米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从北向南递减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2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日内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达d.纽约

25.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答案:

1-5.ddbbc6-10.bdddd11--15。bdddb16-20.ccdcc21-25。dbcdd

以上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填空题)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填空题知识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居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洲现在还没有国家。

2.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这六种

4.世界三大宗教是、、。

5.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________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________。

6.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主要有两种形式:和,它们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

参考答案

1、俄罗斯、中国、印度、南极洲2、各国应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基本原则3、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英证、阿拉伯语4、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5、计划、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素质6、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7、地震、火山,地表形态

同学们对上面地理填空题的练习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加油吧。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题知识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分)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南南合作是指:[]

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后、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我国于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前b.正午12点c.正午12点后d.午后2点

6.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

7.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20°wd.66.5°s,160°e

8、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a、100nb、500nc、200sd、800s

9、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1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12.1950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

13、关于四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和欧洲相邻c、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b、印度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d、北冰洋是唯一有冰山的洋

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

1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

17.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1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9.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

20.“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经常下雨,冬季寒冷,很干燥。”的气候特征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学生介绍的。[]

a.撒哈拉地区b.北京c.西伯利亚地区d.亚马孙平原

答案:

选择题

1.b2.c3.c4.a5.d6.c7.c8.d9.d10.c11.c12.a13.c14.b15.c

16.a17.b18.d19.c20.b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四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二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常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两个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二、教学工作情况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搞了教师公开课,我也积极的参加。在整个公开课的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本学期,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5、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事地理事件,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五

高三地理教学是面向高考的教学,因此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2019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及本届学情为依据制定本计划。

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第一轮复习,从20xx年7月底到20xx年3月底,通读教材,主要是基础能力过关。

复习对策:1,对照考纲,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

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内容),提升应用能力。

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5,狠抓落实,特别注意目标生中地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6,合理安排考与练,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考试和练习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识、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学习中注意调整提高。

第二轮复习,20xx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

. 复习对策:本轮复习可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图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实都蕴涵在某些图式中,而图就在课本上;

2,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

3,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

(1)不盲目追逐热点;

(2)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特征.

第三轮复习:20xx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复习对策:注重,精选练题,,回归课本,,个别辅导.

1、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2、重地图,抓区域核心。

3、重原理,讲解题思路。

4、关注热点,了解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

推荐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发言及收获六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3个班,一共183人。一个实验班,两个平行班。这届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是世界地理的空间定位能力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针对初一和初二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初二上册一共有五章:第一章是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章是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节第三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初一上册共有六章:第一章地图与地球第二章地图的基本运用第三章的陆地和海洋;第四章的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五章的居民与聚落;第六章的发展与合作。前四个章节都是比较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由于这期地理考试是四本书,因此这期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这期的时间里面把初一和初二的所有知识全部拉通复习一遍,加强学生的记忆,为竹中的联考做好准备。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作业及时的收交批改。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课时为44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初一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3课时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的识记2课时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2课时

第四章多样的世界气候6课时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2课时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七章亚洲4课时

初二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2课时

第二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6课时

第三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2课时

第四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2课时

第五章、认识区域特征2课时

第六章、比较区域差异6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