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足,单方面认为乡村振兴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稳定治安是履行职责,公安机关没有充分发挥安全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扎实有效的工作帮助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积极,习近平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不准确把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处理新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深,有浅味现象,精力多用于公安业务学习,对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不深刻理解,认识有脱节现象。
(2)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固,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训练语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不牢固,不能理解美丽的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在考虑问题、决策、工作方面,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为群众着想,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如果你在做的话。
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既要用老办法,解决“三农”问题。更要有新思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根据条件依法、自愿、有偿进行适当的土地流转;要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新的思路改进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政府和各界纷纷对这个困挠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把脉开方,三农”问题可以说是国社会的一个顽症。以期能够有所突破,从而推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得到质的飞跃和发展。作为一个在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也对这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这里提出来,希望不要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一、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就地转化,上个世纪九十年有文件说我找到一条“让农民离土不离乡。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完全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就是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些简单,因为它违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首先,那种让支撑小城镇经济基础的乡镇企业和地方小工业遍地开花的设想与现代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是背道而驰的可以看到曾经“盛极一时”乡镇企业在内地正日益萎缩或消失,而沿海一带制造业的规模却日趋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其次,小城镇的规模小不利于综合利用城市的公共资源,也不利于发挥城市的综合效应,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的成本变得极其昂贵。如果小城镇在全国遍地开发,互相弧立,功能雷同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是目前我国力所能承受的
因政府集中征地搞开发,据新闻报道南京郊县一些地方。20多万农民陷入了无地、无业又无保障的三无”境地,导致民怨沸腾,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当前有一些地方领导人为了什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任内捞点“政绩”竟不顾现实,硬是让农民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乡村,集中住到沿公路建筑的一排排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钢筋水泥房子里,结果是既掏空了地方财政,榨干了农民仅剩的一点油水,还欠下了一屁股让其后任和百姓苦不堪言的债务,而最后农民因在城里”无生活来源,种地也不方便,又通通搬回了原来的住所,真是劳民又伤财。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是要另谋良策了什么良策呢?其实还是应该遵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办事,顺其自然,做好服务和引导的工作,半点也取巧不得,任何人若想在这一进程中充当“高明”设计师和指挥家,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和现实无情的报复。从目前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往大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以及制造业中心地带转移,而我政府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件事就够了
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一、做好送工入城的工作。这主要是征对农村基层政府而言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要政府加强引导。尽量做好总量控制,避免盲目流动;其次就是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就业机会和待遇。这方面,自从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做出指示后,各地正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探索,其中浙江省衢洲市的培训券”制度我认为很有新意,做法是由需要进城务工的农民提出申请,政府免费发给“培训券”然后由社会办学力量凭券对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最后由政府买单。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由财政反哺农民”
务必使他当中尽量多的精英份子能够站住脚,二、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融入城市,即便那些最终返乡的人,也要让他多一些兴喜少一些失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当然,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城市各
多一点包容,阶层要作为一个整体多一点同情心。胸怀更宽阔一点,微笑再多一点。时下,正在各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为农民工讨工钱的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不要一门心思地尽想着往城里送,三、农业发展要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还应该立足农业和农村,尽量将农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不需要进城,农村就可以发家致富,所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相对现在农业还很落后萧条的情况,九亿农民当然是太多了但假如我把农业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富余”不是会少余一些呢?
第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也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但我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化模式呢?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像美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走的一条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运作的产业化之路。而日本则因为地少人多,3/4国土为山地的事实,多采取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注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理念,走绿色农业之路。国家与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形,不同的还没有市场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认为,走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之路将是大部分农民的选择,那种将土地私有化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的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搞,诸如内蒙、东北等少数地广人稀的地方偿试,不适合在全国推广。上面说发展农业产业化,留住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目前的现状来看。
马上想到就是办一个什么农产品加工企业,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一提起农业产业化。然后让农民与它签订合同,叫:公司+农户或者订单农业。但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何其之多,怎么可能只有这一种模式呢?这说明,很多领导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知识。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诸如建立顺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由国家投资,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网络,让我农民少一些因为信息不灵而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性投资所造成的损失(对这个太有感性认识了同时,也可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一个贴近农民、服务及时、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总之,市场经济体体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政府,而不是直接去参与市场运作。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弹性商品,需要指出的由于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的行业。一旦全部产业化后,农业将很难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种情形在国由于农业从业者太多,竞争激烈,将显得更为突出;现在加入了wto将逐步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无疑又严峻了国农业的生存环境。农业产业的上游可以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优化物流配置来压缩运营成本,同时也因为其属于服务业的性质,获利应该是没问题的下游问题大点,但也可以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注重环保,走绿色农业的路子上下功夫,利用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无非是少投点钱,多投点力,因为我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劳,最舍得花力气的最主要的政府要加大农业补贴,要直接补贴,要将农业补贴作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经济杠杆来用。美国农场主财大气粗,政府尚要对其补贴,中国的农民穷得叮当响,政府还舍不得那几个钱吗?
第三、要加强基层政府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提高教育水平,要想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改革基层政治体制后,政府也要起到引导作用,主要是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组织工农群众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第二、三产业等多种经营,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劳务输出,也可以组建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制的公司企业,但要加强民主监督,防止贪污腐败。这种发展工商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均收入,提高就业率的唯一途径。另外,政府还有义务有责任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其他方面的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公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治理沙漠等等.这里面我要清楚的一点是现在农产品及其再加工产品没有实现规模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比较分散的民间资本对这方面的投资热情不高,这就要求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给与支持,并由基层政府扶持、引导相关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还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使人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这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重要,不能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至少要提供好的人文环境吧)如果家乡的这些经济建设有了成效,人们不会盲目涌向大城市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很多反对取消户籍管制的想法也就多余了。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在前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的基础上,我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现紧扣主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对照党的性质宗旨,对照初心使命,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能力作风、法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只要稳住治安就是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平安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护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大战略,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积极,对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时,常用老办法、老经验。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公安业务的学习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理解不深,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对“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理解不透,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没有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在行政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从__年成立以来,根植“乡村”这片沃土,践行“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深耕农村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05户,户均贷款余额9.65万元,_年度纳税800余万元,_年纳税将超过1000万元。现已逐步成长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地区一家灵活、高效且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_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时达1000余万元。目前,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已在上栗镇、金山镇、杨岐乡、福田镇、赤山镇、桐木镇共计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工作。现己完成16个村的建档工作,建立农户档案7736户,走访户数7676户,走访率99.22%;授信户数5201户,授信率67.2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惠及村民安居乐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参与到上栗县“百名代表精扶百名贫困户活动”,多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鼓励、引导、扶持其脱贫;针对贫困户设置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发放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贷款,利息较普通贷款客户优惠近30%,扶持金山镇山田村村民邱昌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扩大家庭养殖,成功实现脱贫,盖起了新楼房……这是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贫困户“摘帽”,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_年第10期)刊发。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以“花炮退出企业转型政府贴息贷款”“家庭创业贷”“整村建档信用贷”“低息支农贷”等产品为主打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创业、创收信贷支持。
紧盯农民安居乐业。把支持辖区内农民安居乐业作为创新信贷品种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贷款新品种,先后创新性推出“家装易贷”“年货贷”“养老贷”“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惠民贷款产品,产品涵盖农民装修、养老、教育、年俗等各方面,深受农民喜欢。
凝心聚力有所作为,普惠金融频获点赞
经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智富一行实地考察、调研,_年12月19日,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正式授予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运用示范行”荣誉称号,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__年6月25日,江西电视台《晨光新视界》栏目报道了“银行‘授人以渔’,帮老人替子还贷”的新闻。新闻一经播出,引发了省、市、县多家电视台,“微上栗”、“掌上萍乡”等多家新媒体的自发宣传报道,纷纷为上栗富民村镇银行的人性化催收、精准扶贫工作点赞。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以“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万法”的“三农”服务模式,扎根上栗、立足乡镇、深耕农村,在上栗县普惠金融这一大框架中施展新作为,进一步释放“村银能量”,为上栗县普惠金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统筹城乡重点在“三农”,“三农”问题核心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础在于盘活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生活资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试行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三换”工作,对于实现转移农民、安置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实施“三换”工作十分紧迫
1、工业化亟待实施“三换”。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全市上下正大办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13个,规划用地107865亩,实际开发37185亩,政府实批20145亩,缺口70680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致使许多好的工业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而农村农家大院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农村居民居住点共占地31.15万亩,户均达0.49亩。如果户均减少宅基地0.12亩,全市可置换出建设用地7.84万亩,可大大缓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矛盾问题。
2、农业现代化呼唤“三换”。农业发展方向在于现代化,现代农业必需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实行分户、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导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发展动力日益微弱,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三换”,让移居城镇的农民放弃土地和林权,把土地和林权逐步向专业大户或经营企业集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三换”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三换”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和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为重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对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的农户,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农村承包地换社会保障,保障难有所解;集体林权换股份收益,保障换有所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汇总逐级上报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原宅基地经有关部门核准面积、评估作价后,由国土管理部门收储到宅基地收储中心,统一安排使用。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既可以到城镇选择一定面积的安置房,或到商贸小区置换部分商贸用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区自行建房。不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农民均拥有完整产权。
——用农村承包地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民凭迁入地户口申请手续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三换”有关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和社保等政策,对尚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就近安排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用林地承包权换股份。在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对不愿意放弃林地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潜在的资源转为现实的资本。即农民把林业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采取入股、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将林权流转给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或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林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又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三换”工作主要措施
1、重点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月河川道为重点,依托安康中心城市西扩和九个县城及重点集镇,打造“三换”试验示范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能力的镇、村和农户率先启动。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大力引导进城农民以园区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二、三产业。着力培育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造、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个体经营户、大中专毕业生和长期在外务工农民为重点,率先实施“三换”,引导其优先进入城市务工创业定居。
2、服务引导。“三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三换”带动全局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搞好换前、换中、换后的系列服务,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优化城市创业和居住环境,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按照农民进城居住社区化、社会保障市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思路,集中搞好社保服务,全面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户户都有住房、人人都有社保、家家都有收益”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农民进城安居后的后续引导、服务,为农民务工创业定居送政策、出主意、解难题,帮助其限度增加收入,尽快转为市民。
3、政策保障。实施“三换”要以尊重和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权益为根本,制定出台一系列具体实施政策,快速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及时建立“三换”利益补偿制度和新型农民转市民制度,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户籍、社保、公共财政等改革,形成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实现城乡一体,促进城乡人口合理双向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统筹土地管理和使用,把置换收储的承包地集中到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以城镇建设为主,把“三换”安置重点作为关注民生、赢得民心的亮点。拓宽农村金融渠道,推行农民单户抵押、户户联保等多种形式抵押担保,进一步开拓农村信贷市场,解决农民融资难题。用足用好奖扶政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保障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成绩,部署今年的工作。去年全市的“三农”工作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比较平稳,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二是农村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活力逐渐释放;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水利、道路、电力、通讯,包括农村公共服务;四是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当前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是落脚点。党的__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现在只剩下两年时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针见血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在农村。因此,我们各个县市区、市直农口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警觉,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高度关注农村,身体力行地帮助农民增收。实际上县域经济说白了就是农业农村经济,不讲农业、不过问农业、不熟悉农业的领导干部,都是不合格的,都是“忘本”的。目前,我们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领导干部花的精力也不够。__作为一个有8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民的问题不解决,不把农村这一块搞上去,是无法全面建成小康的。所以,全市上下对“三农”工作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地为“三农”发展解决问题。
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农业农村工作还靠老办法是不行了,要不断摸索,思路要清,方向要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对下阶段全市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应该有一个清醒判断,概括起来说即: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目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是动力,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是保障,实施精准扶贫是重点。按照这一思路,下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不能永远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一定要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发展农业的目的就是要把农业像办工业一样,真正把农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而不是满足于自给自足。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真正以工厂的生产方式来经营农业,既要让它本身有价值,还要能够产生剩余价值。一要集约化经营。集约经营必须搞规模化,要打破现在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把土地流转起来集中搞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会提高,分工会更细,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二要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也要像工厂里生产商品一样,要有生产标准,不能违背规律,育秧有育秧的标准,下种有下种的标准,田间管理有田间管理的标准,要满足各阶段的生长条件,才能长的好。三要一体化产销。传统农业中每家每户既是生产者、经营者,又是消费者。现代农业一定要把产销连接起来,要有专门的队伍、专门的人员去对接市场,在市场和农民中寻找一个结合点,对准市场的变化来组织农民生产。四要机械化耕作。人工劳动效率太低,必须要实现机械化耕作。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愿意下地干农活的更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耕作势在必行。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搞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发展产业促增收。首先是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来增收,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其次是扩大规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让农民获得规模效益收入。第三是对接二三产业。一方面,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拉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另一方面,用三产服务思维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扩大就业促增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剥离出来,去从事二、三产业,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引导农民进入务工经商新领域,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通过减员来实现增收。三是落实政策促增收。减少了负担,相当于增加了收入。要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及时、规范、足额发放各种补贴、救助资金的同时,全面落实减负责任制,高度重视涉农收费监管、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着力减轻农民的非生产性负担。四是扩大服务促增收。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覆盖范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支出,间接来实现增收。
三、全力以赴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必将极大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既包括生产方式的一体化,也包括生活方式一体化,让城乡居民走一样的路,住一样的房,喝一样的水。目前我们城乡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实现一体化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但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完善集镇规划。要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理念,把乡镇的规划做好,然后再严格按照按规划实施集镇建设。二要推动集镇建设。每个县市区今年都要启动两个重点镇的建设,建出品味,建出档次,建出风格,建出特色。三要加强集镇管理。建固然重要,管同样重要。集镇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集镇规划和功能分区,分步分片,逐年推进,吸纳人口聚集,带动消费提升,同时加强集镇的管理,实现富民强镇。
四、持之以恒深化农村改革。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改革排在第一位的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民对农村资产基本上没有所有权,农村资产不确权,产权制度不改革,农民还是一无所有。要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必然要让农民成为所有者。目前首要的就是把农村土地的问题解决,中央、省里已经部署全面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市要在__年底之前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二是经营模式的改革。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农业合作经营制度、农业公司经营制度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创新,尤其要建构集约化的家庭生产经营与专业化、合作化、产业化的多元服务体系相结合的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系。三是金融体系的改革。我国的金融管制是非常强硬的,给农民贷款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农民的贷款通常是额度小、笔数多、程序繁杂。金融体制不改革,势必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去年,我们在__市成功推动了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今年要在全市全面铺开。四是社会化服务的改革。主要是“五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素质服务、流通服务。金融除了搞好改革,还要搞好服务,要构建相关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对接银行,规范贷款行为,收集金融信息。科技服务要搞成长期行为,真正让科技信息进村入户。
五、扎实有效推进法治建设。农村的社会秩序问题是一个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农村社会秩序靠什么?有学者研究提出,一要有一个坚强的政党,二是要有个法治政府,三要有严格的民主。这三条归根结底来说还是靠法治。遵法守法,首先是要崇尚法律,对法律要有所敬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能力,带头用法律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用法治的理念、务实的作风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指导和帮助基层加强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加强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农村自治组织要发挥自治功能和作用,在农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规范。
六、精准施策加快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是“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实现全面小康不能把农村尤其是贫困村丢了。我们提出“三年内消灭全市所有贫困村”的总目标,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贫困相对集中的地方,压力更大。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搞好脱贫规划。会后,各县市区要把区域内有多少贫困人口、贫困到什么程度进行全面真实地摸底,然后根据摸底的情况制定__年脱贫的规划。__年脱贫规划制定后,必须逐年分解任务,拿出扎扎实实的、可以落地的年度规划,逐年进行考核调度。二是配强帮扶队伍。这次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市直单位中抽调人员,组建一批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队员一定要是精兵强将,下去驻点帮扶后必须见到成效,__年内没有帮助实现脱贫的原则上就不能回来。三是注重因地施策。每个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工作要精准到户,因地、因人施策,有养殖能力就帮扶搞养殖,有田间功夫就帮扶种好田,有劳动力就组织输送到外务工,有哪些技能,有哪些特长,就要帮助他发挥出来,一定要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这次会议以后,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争取在今年的“三农”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成绩,为农业农村农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不辜负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8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10余人,本科生6140余人,高职生1170余人,继续教育类学生4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6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1个北京市大学科技园、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个北京市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机构。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期间,“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60余项,其中一等奖4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学校多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 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学校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涉农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4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其中主持(第一完成单位)1项。我校依托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主持研究并形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采纳,目前发展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学校坚持“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期间,学校创建实施了“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1+1+x”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开展“百名专家兴百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双百对接”活动,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380项,帮助京郊70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000余人次。学校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集体”“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我校题词:“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期间,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开展了本科“3+1”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荷兰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专科生“2+1”研修项目。学校积极承办和参与第四届国际板栗学术会、动物福利国际会议、欢庆国际诺鲁孜节暨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中德都市农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重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当前,全体“北农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努力进取,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在前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的基础上,我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现紧扣主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对照党的性质宗旨,对照初心使命,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能力作风、法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只要稳住治安就是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平安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护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大战略,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积极,对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时,常用老办法、老经验。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公安业务的学习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理解不深,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对“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理解不透,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没有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在行政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九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万分感谢您在众多的简历中关注我这份求职信,希望这是我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良好开端。
我是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00三农业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另外,我广泛地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caxxa、pro/e、autocad、photoshop、office办公自动化等软件.
贵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是我想加入的团体。相信公司定能够给我提供一个适合我的职位,让我得以发挥我的才能。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使我懂得认真、勤奋、敬业乃是人生第一要义。怀着对未来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我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为公司的事业尽自己的能力。随信附上简历,寥寥数语难以全意表达,期盼您的面试!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日期:
主题三农学术心得体会及感悟十
“首届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各位律师:
“首届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学术研讨会”定于20xx年5月25日在西安财经大学翠华西校区召开,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名称
首届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学术研讨会
举办单位
主办: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陕西省律协三农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
协办:西北大学法学院、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
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5月25日,会期一天。
地点: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翠华南路44号图书馆5楼)
研讨主题
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设以下议题:
1.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基本理论;
2.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实践考察;
3.乡村振兴、土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有效实现;
4.乡村振兴、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权利保障;
5.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
6.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
7.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法律问题;
8.乡村振兴与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其他问题。
论文征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观看党史第七讲心得体会和方法 观看党史第六讲心得体会(4篇)
- 最新幼小衔接案例分析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10篇)
- 观看探路之役的心得体会 观看出征心得(5篇)
- 公司员工演电影心得体会及收获 电影制作心得(五篇)
- 医院学习服务礼仪心得体会精选(大全15篇)
- 2023年江雪的赏析和心得体会范文(优秀9篇)
- 物理科学家心得体会报告 物理研究心得体会(6篇)
- 最新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演讲稿(模板19篇)
- 趣味绘画心理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对绘画心理学的理解和感悟(二篇)
- 坚持蹲守抓获逃犯心得体会范文 警察抓逃犯的过程文章(7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