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 行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7:40:57 页码:12
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 行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七篇)
2023-01-10 07:40:5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创制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天下共主统一管理、分封诸侯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在政治体制上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从那个时候起,虽然朝代更迭连绵不断,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方向,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兵驱逐沙俄收复伊犁捍卫领土主权,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反击法国侵略军,甲午海战中北洋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大东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试图引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充分激发而不能遭到限制约束。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压制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华儿女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条件下全体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为准则,从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这里,爱国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好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牢记历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扭曲为屈辱史教育,异化为对仇恨记忆的强化,甚至是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把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不仅要记住遭受侵略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好国家,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特别是要突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在反抗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努力。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这种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更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主题,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这一奋斗历史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主题的转换,还把力量过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题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必然会严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让人民更多地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形成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大历史合力。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在讲这部分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送儿打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大地战火熊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再次回顾这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一句“全部战死沙场”,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企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变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要共产党人在,“初心”就不会被遗忘,因此,无论革命时期、和平时期,“不忘初心”的故事都将依然继续。

故事二:“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道曾让习近平为之流泪。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谈起了这段往事:“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

他说到焦裕禄在病痛折磨下仍以超人毅力工作的故事:“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自此,焦裕禄精神在习近平心中扎根,50多年来,无论是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这个名字始终闪耀在习近平心中。

这个名字意味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意味着凡事求真务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意味着“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意味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意味着一颗“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的“初心”。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的发问令人深思。

故事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议长向习近平主席提了一个问题,“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国领袖的铿锵誓言,这是百年大党不变的本色。

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好昭示,更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发扬爱国精神的典范。

就在昨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了袁隆平等40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习近平总书记讲“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感恩党的伟大领导,感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思想认识,严格政治标准,立足本职岗位,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才是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战争年代,爱国奋斗精神体现在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终身乃至生命。而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就要充分认识到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不能有在如今和平年代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时代无需要爱国奋斗精神的错误思想,也不能有可以麻痹松懈的错误理念。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精神,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思想认识,紧听习总书记的召唤,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二要严格政治标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干部,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从而为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三要爱岗敬业担当。在新时代,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即是在自身的本质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杜绝假大空的爱国腔调和“远大理想”,摈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观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发光发热,从一点一滴做起,工作中不拉后腿,不满腹牢骚抱怨,不好高骛远,不斤斤计较,做到问心无愧,不要忘记初心。尤其作为一名执法干部,要对群众有感情,对党和人民负责,做到公正执法、依法执法、清廉执法,扎实工作,敬业奉献,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对得起所从事的这份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爱国奋斗之曲,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二

根据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在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我在主题教育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播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初心使命的感悟,讲党课。目的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现xx第一、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检测机构的强大动力,努力促进xx检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爱国,北大着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生活的优点很少,但爱国不敢成为后代。即使把我烧成灰,我的灰也是爱国。那么,在季老眼中,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呢?爱国要有国,没有国就没有爱国主义。有了国家就出现了爱国主义。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爱国者,比欧美多,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欧洲历史上为什么很难找到有名的爱国者?不是欧洲人不爱国,也不是中国人生就爱国,而是我们的环境决定了我们的爱国。什么样的环境?我国数千年历史有一个特点,北方一直有少数民族活动。先秦,北方有少数民族威胁中原。先秦后秦始皇雄才大略,面对北方威胁派遣大将蒙恬征服匈奴。到达西汉开国之君刘邦时,曾被匈奴包围的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征伐匈奴,取得胜利,对丝绸之路的畅通等有重要意义。六朝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和兄弟民族被称为中原,隋朝很短。唐代是伟大的王朝,唐代开国之君李渊曾秘密称臣土耳其,不敢宣布,不敢明确说明这个问题。到了宋代,北方辽、金取代土耳其,宋真宗潼(chàn)渊之盟大家都知道,宋徽宗、宋钦宗都被北方抓了。之后是南宋,整个宋代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产生了爱国者岳飞、文天祥。元代是蒙古贵族的政治,不必说。明朝又是大朝代,明朝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明英宗也有土木堡包。明代以后,满族贵族成为政治。中国2000多年来的历史一直受到外敌或内敌的威胁。如果没有外敌,我们就不能产生岳飞和文天祥,也不能产生爱国诗人陆游和更早牧羊人北海的苏武。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外敌的威胁,后来或南来的欧洲东来的敌人的威胁。因此,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过去并不那么计算,总是有外敌。外敌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有这样的历史,决定了中国56个民族爱我们的祖国。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积极和支持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为保护祖国和赢得祖国独立财富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高层建筑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赖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共鸣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由此可见,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本质特征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价值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坚实的基础是保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最深、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经常写新主题。拥有家国感情的作品,最能吸引中华儿童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爱国才是鲜活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事业建设,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大家要清楚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党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是历史地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仅以爱国主义的团结凝聚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还以思想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奋斗的力量等领导、振奋和激发了全国人民为了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成功地将爱国主义的感情转化为救国、强国富民的合理实践。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忠诚的弘扬者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紧密结合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不断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结构,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走向现代化,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道路,使中华民族全面走向现代化,走向了世界第二大的贫困经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形式上学,必须与现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现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在新时代传播爱国主义,必须贯彻党的领导,体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防卫、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

习主席说:某国实施什么主义,重要的是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课题。从救国救民的角度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要反对帝国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要求民众解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看到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的希望,衷心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强国富民的角度来看,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和中国发展的真正基础是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政治形态、制度形态、社会形态等为前提和基础的。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消除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障碍,为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对于许多落后的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国家重建和社会重建,推进现代化将面临巨大的动员问题,即难以动员物质、精神和人员力量实现现代化,即使强制和局部推进现代化,现代化要素突然闯入旧的社会结构也会带来严重后果。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意义,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社会条件。在现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制度。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主题,积极实践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立足岗位,鼓舞力量,再加强力量,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党中央部署的工作相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的xx工作任务相结合,积极负责,将主题教育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发展工作的实际行动,攻克困难,创业效果

习主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望人才。近年来,xx是国家首个食品安全检测资源试验机构,2014年全省现场在xx召开,但检测不到,检测不到,检测不快问题依然出现,要实现突破,建设科技强市、质量强市、健康xx,建设xx第一、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检测技术机构,为国家、民族、xx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爱国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爱国奋斗,实践初心使命。xx开展主题教育,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服务社会提供思想保障,关心解决大家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希望干事有舞台、能干事有作为、能干事有地位。这是我们进一步落实党的人才政策的体现,我们致敬人才、厚待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建设志向爱党爱国爱国单位、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检验队伍,将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在xx发展的奋斗中,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初心使命,切实把以人民为xx融入血液放在心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始终遵循这个目标的指导,不要总是思考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这个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的一切职责都是人民给予的,我们的一切费用都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需要吃安全的食品,我们需要植根于人民群众,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确保食品安全,为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初心使命,最重要的是立足于自己的工作。习主席指出,任何事业,无论大小,都是踏实的,一点一点地做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最迫切的是激发创新活力。发动科学技术革新这一强大的引擎,活跃、勤奋、战斗,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开发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等食品安全检查新技术,面向社会,立足于企业,开展制度(修理)标准、改进技术等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创造是引领我们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我们有的检查等技术有钱也买不到,只能自己奋斗追赶。勇立潮头,探索未知,原本是我们所在的知识分子和出生的品格,是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也是今天爱国奋斗的最佳途径。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三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三要团结协作。很多情况下,敢于担当并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而是一个集体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担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善于担当”是一种本领,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善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谋善断。不求深思,无以致远。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善于担当。

一要创新思维。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而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行动上的率先。要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好结合文章,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领导干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加以解决,防止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要经常思考肩负的责任使命,思考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

三要善于总结。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近日,中央专门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就是要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

“一个武装”,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三个担当”:一是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引导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同时,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出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一是党风政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庸政懒政的话,那是不称职,不能被允许的。

二是履行好职责职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说“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向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领导干部不论你在何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面临众多矛盾和困难,没有敢于担当的信心与能力,是难以实现宏伟大业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有作为。首先,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经过90多年的艰辛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其次,要体现具备担当的能力素质。能力是担当的底气,勇于担当必须有真功夫、真本领。没有能力的担当,只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格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体现实际行动有作为。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状态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在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他又讲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第一,担当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奋斗。

第二,担当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要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格局,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之艰巨、非常之复杂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复杂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中枢神经的作用,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这样才能够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担当精神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灿若星辰。从《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担当的嘉言警句俯拾即是。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四,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共产党承担起来的是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决定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独立,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坚强的担当精神才行。

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历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上世纪前半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政治勇气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砥柱中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以“四个全面”作为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共产党人的担当。

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忘初心,做到信念过硬。新担当新作为,首先源于内心的坚定信念。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要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坚定而持久。要持续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才能得来。要认真对照党章要求,积极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擎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应养成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推进事业的自觉,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对标对表,对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更不能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

担当作为,做到责任过硬。要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过硬,根本在责任心,关键在落实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心,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经常性地开展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不怕丑,不怕现原形,经常问一问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问一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部署安排的事项落实得如何?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落实力,做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一”,即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一专多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增强本领,做到能力过硬。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有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素质。要提升统筹推进的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越来越强。要善于谋局、顺势、借力、做实,以项目化理念来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砍土分方”、分项打包,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地落实。要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走进新时代,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敢于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同时,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性问题要能迅速、准确地理清思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和关键,切实解决好问题,也就是“在关键时刻要踩得草死”。

勤政清廉,做到作风过硬。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积极参与者,更要做带头践行者,不仅要表态有力,更要表率得力。要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行动标尺,从严从紧抓好落实。要注意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守住小节,扣紧第一粒扣子,做到“身处无人处,心中自悬剑”。要践行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多接地气,加强调查研究,绝不能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坚持实事求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的别说。要保持清正廉洁。要倍加珍惜组织上提供的平台,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远离诱惑、浮躁,保持知足感恩、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从政心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担当作为的落实落地,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邓小平同志曾有如此“三问”,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的气概溢于言表,对干部敢打敢冲敢拼的期待溢于言表。让干部想为会为敢为,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这样一套体制机制,选用一批“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四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三要团结协作。很多情况下,敢于担当并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而是一个集体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担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善于担当”是一种本领,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善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谋善断。不求深思,无以致远。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善于担当。

一要创新思维。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而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行动上的率先。要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好结合文章,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领导干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加以解决,防止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要经常思考肩负的责任使命,思考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

三要善于总结。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近日,中央专门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就是要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

“一个武装”,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三个担当”:一是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引导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同时,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出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一是党风政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庸政懒政的话,那是不称职,不能被允许的。

二是履行好职责职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说“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向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领导干部不论你在何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面临众多矛盾和困难,没有敢于担当的信心与能力,是难以实现宏伟大业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有作为。首先,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经过90多年的艰辛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其次,要体现具备担当的能力素质。能力是担当的底气,勇于担当必须有真功夫、真本领。没有能力的担当,只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格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体现实际行动有作为。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状态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在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他又讲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第一,担当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奋斗。

第二,担当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要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格局,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之艰巨、非常之复杂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复杂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中枢神经的作用,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这样才能够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担当精神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灿若星辰。从《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担当的嘉言警句俯拾即是。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四,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共产党承担起来的是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决定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独立,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坚强的担当精神才行。

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历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上世纪前半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政治勇气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砥柱中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以“四个全面”作为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共产党人的担当。

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忘初心,做到信念过硬。新担当新作为,首先源于内心的坚定信念。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要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坚定而持久。要持续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才能得来。要认真对照党章要求,积极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擎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应养成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推进事业的自觉,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对标对表,对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更不能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

担当作为,做到责任过硬。要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过硬,根本在责任心,关键在落实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心,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经常性地开展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不怕丑,不怕现原形,经常问一问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问一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部署安排的事项落实得如何?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落实力,做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一”,即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一专多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增强本领,做到能力过硬。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有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素质。要提升统筹推进的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越来越强。要善于谋局、顺势、借力、做实,以项目化理念来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砍土分方”、分项打包,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地落实。要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走进新时代,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敢于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同时,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性问题要能迅速、准确地理清思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和关键,切实解决好问题,也就是“在关键时刻要踩得草死”。

勤政清廉,做到作风过硬。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积极参与者,更要做带头践行者,不仅要表态有力,更要表率得力。要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行动标尺,从严从紧抓好落实。要注意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守住小节,扣紧第一粒扣子,做到“身处无人处,心中自悬剑”。要践行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多接地气,加强调查研究,绝不能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坚持实事求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的别说。要保持清正廉洁。要倍加珍惜组织上提供的平台,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远离诱惑、浮躁,保持知足感恩、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从政心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担当作为的落实落地,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邓小平同志曾有如此“三问”,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的气概溢于言表,对干部敢打敢冲敢拼的期待溢于言表。让干部想为会为敢为,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这样一套体制机制,选用一批“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五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要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作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是全体党员在新常态下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导航仪,全体党员应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四有四讲”导航,从思想灵魂深处给人生“定位”,争做好党员,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政治、有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迟早要摔跟头、摔大跟头。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自觉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对党忠诚。在任何时候都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努力为党工作,无条件地履行党员义务,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全力做好党交办的工作,恪尽兴党之责。

讲规矩、有纪律,筑牢法纪防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和党规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任何人,不管官多大、资格多老,都要讲纪律守规矩。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自然就更谈不上纯洁性和先进性。

那么如何真正将“规矩”二字始终落实、贯穿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如何将纪律始终停在前面?“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作为党员,只有经常拂拭思想上的灰尘,守法纪、守规矩、守本分,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并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才能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明确“红线”在哪里,知道不可逾越“底线”,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讲道德、有品行,立正价值操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的道德是力量的源泉、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我们事业走向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的根本保障。有品行是讲党性的体现,是作表率的基础。因此,作为党员不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对个人价值观的“保鲜”,自觉注重对党性的锤炼和提升,在做人上明辨是非、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情趣健康,并且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要求。

这样才能自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守住如玉名节,守住人格尊严,守住做人的底线。

讲奉献、有作为,锤炼担当精神。开展“两学一做”,做是关键,在做的过程中能否具备担当意识则十分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履职尽职、为民奉献、为民担当,是党员职责所在。

在新常态下,全体党员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学笃行,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两学一做”的实践中探索突破,在突破中推进工作的崭新局面;才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才能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提升自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智慧、出实力、展形象,助推宏伟“中国梦”变为美好现实。

总之,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只要用“四讲四有”标准定位人生“坐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把握际遇和机缘,在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建设中迎接困难和挑战,时刻将“两学一做”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勤勉敬业,历练人生,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六

广大驾驶员朋友、市民朋友们: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斑马线前机动车与行人抢道,既是陋习,也是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斑马线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斑马线前的礼让,让出的是安全,是和-谐,是关爱,是温暖。为此我们倡议:

一、崇尚礼让,做一个文明驾驶的示范者。文明驾驶,树立良好的礼让意识,在斑马线前坚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提前减速,做好让行准备;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停车让行;当无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低速通过,让斑马线真正成为安全的生命线。

二、带头礼让,做一个文明行车的践行者。不抢闯信号,不争道抢道,不占道乱停,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带头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遵章守法,不在马路上追逐嬉戏、打闹。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走斑马线,遵守信号灯,不随意乱穿马路。当机动车斑马线前停车让行时,抓紧时间快速通过。

三、热心公益,做一个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主动参与文明交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礼让斑马线”活动,宣传交通法规,倡导文明礼让,劝阻交通不文明行为,引导交通参与者文明行路、文明行车。

让我们每个人都遵守交通法规,从自身做起,从脚下做起,车让人、人谅车,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向自觉让行的人们竖起大拇指,让文明和正能量相互传递。共同维护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为美丽防城港增光添彩!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

南国早报

市交-警支队

市交通运输局

20xx年7月17日

有关践行一线作风心得体会总结七

“几位年轻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正需要他们的时候。我是党员教师我先上。”__岁党员教师__掷地有声地说道。这位有着__年党龄的老教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工作中扮演了一名“幕后”英雄的角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的誓言和承诺。

主动请缨彰本色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属,__市教体局与__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合作应急开设《__名师空中课堂》教育教学专栏节目。1月28日,__中学在接到承担“名师空中课堂”录制工作任务时,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并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__老师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向学校领导主动请愿:“几位年轻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正需要他们的时候。我是党员教师我先上。这次录课是我本专业的事儿,让我来为大家做好技术保障吧!”

细致入微添暖色

每次录播前,__老师早早到校,和学校领导、值班干部一起,认真做好校园消毒和疫情排查工作,细致的清理了录播室的环境卫生,为录播设备进行消毒后,提前调试好各项设备,进行了充分的模拟演练,确保录播工具使用流畅。他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工作,降低了参与录课教师感染病毒的风险,极大的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参与活动的教师夸他是个细心贴心的“后勤兵”,他只说:“这项工作是我的份内事,你们都能在疫情防治期为学生们录课,我只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技术保障工作而已,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啊。”

持之以恒显底色

__月__日,__老师一整天时间都是在录播教室里度过的。作为信息组的资深教师,他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录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考虑到后期还将持续开展录课工作,学校分管领导安排了一张轮流值班表,__老师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是特殊时期,这项工作参与的人员越少越好,既然我已介入,就由我来承担到底。我的孩子已经工作了,没有后顾之忧,我是最合适的人选!”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一颗赤诚的党员之心。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他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熟悉__老师的人都知道,其实他自己也有困难,但默默无闻是热心肠的__老师的本色。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对于岗位的坚守并不仅仅是“加班”这么简单,更是将风险主动承担在自己肩上。有位青年老师私信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论资格,您比谁都老,就算不露面也没有人有异议。论特殊情况,大家也都能体谅你的身体状况。”__老师说:“__中学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几十年来我也得到学校和同事的关怀和帮助。现在__中学需要我,我义不容辞!更何况,我一名老党员,这个时候不上,还等到什么时候?”

虽然受疫情影响,学校不能正常开学,但__各科名师们通过“在线课堂”,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到千家万户。在抗击疫情最严峻的时刻,__老师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用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