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 好少年事迹感悟(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6:25:40 页码:7
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 好少年事迹感悟(7篇)
2023-01-10 06:25:4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这里就是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所书。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现在大家随我进入门内,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谁?哦,对了,她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华清池标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们可以在此留影纪念。

现在我们来到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大家看到的这个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请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共九只,因而以九龙命名。

据说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华清宫里整整呆了13个冬天,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围绕九龙湖而建的这座非常雄伟的仿唐建筑飞霜殿。为什么叫飞霜殿呢?因为每年冬天的时候,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唯有飞霜殿前落的是白霜,这是因为殿前的九龙湖整日热气腾腾,气温较高;又因为天子的寝室里有御寒设施,使室内的温度较高,不积雪,只化为白霜。现在飞霜殿已经作为接待外国元首和重要领导的接待室了。

看完飞霜殿后,请大家转过身来看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 从远处看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古代的黑马称“骊”,因此它取名叫“骊山”。 骊山主要由三个峰组成,第一峰就是骊山西绣岭,岭上绿树成荫,是国家森林公园,岭西有索道可直达山顶,山顶有烽火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历史上把这一段概括为“千金买一笑,一笑失天下”。

骊山岭上还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别是崇奉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庙宇。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传为西域艺术家元伽儿所刻,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由九龙湖东南角前行,可到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这一组唐代汤池遗址发现于1982年,经过考古发掘,史料记载,基本可以认定是历史上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星辰汤”为唐太宗专用的浴池,因无顶盖,晚间沐浴时能看见星辰而得名。“太子汤”顾名思义为太子沐浴场所,“尚食汤”为御厨的官员们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所建的“莲花汤”和为贵妃杨玉环所建的“海棠汤”则包含了两人传诵千年的爱情故事。莲花汤”用墨玉石砌成,为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底有两个喷水口。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皇帝是非常会享受的,他就相当于是在一条流动的小河里面沐浴。他送给他的爱妃的是“海棠汤”,池的形状仿佛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据说杨贵妃每次在沐浴的时候会将汤池内洒满花瓣,贵妃沐浴一次,整个华清宫弥漫着迷人的香气。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大家讲讲杨玉环了。 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杨玉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环园南部高台之上有一字排开坐南朝北的五间房屋,人称“五间厅”。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闲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事变解决后,国民党政府为纪念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个草木结构的亭子,称“民族复兴亭”。1946年,胡宗南将亭子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更名为“正气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个亭子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到关系,华清池的讲解就介绍到这里了,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两山不能相逢,两人总能相见,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和大家再次相聚在古城西安,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大家!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道教源头”——老君山参观。在参观期间有两个小小的要求:第一,请不要吸烟,因为老君山是天然林海,一级防火单位;第二,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不要离开登山盘道和休息台,因为老君山地势险峻,并有野兽出没,以免发生危险。谢谢合作。

第一项:老君山的得名

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西岳华山之阳,地处秦岭东南段北端的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在该地有一历史非常久远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名曰“老君洞”,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内溶柱林立,姿态万千,错落有致,特别是与道教传说中的神物酷似的“系牛柏、炼丹炉、圣君卧榻、天门、豆腐坊、仙塔、玉柱、青牛”等溶柱景观更是引人入胜,令人神往。相传太上老君从周国赶往秦国途中,在河南灵宝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拦住,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太上老君迫不得已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太上老君对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深感关切,发誓要修得正果,他便来到洛南老君山潜心修炼。时年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在老君洞终于功德圆满,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驾相迎,也到此处与太上老君切磋仙道,遂成道教一统。后太上老君到达秦都西安,又降至终南山楼观台讲道,至此,道教传统才深深的扎根于中华大地。故民间人士在这陡峭的山崖上建造老君庙、玉皇殿以志纪念,老君庙、玉皇殿那历尽苍桑、饱经风霜的铮铮风骨,浩立于峭崖绝壁之巅,俨然向世界宣告中华道教在这里诞生。遍布山间的秦砖汉瓦、古迹遗存,承载着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先民们虔诚的神灵崇拜,民国八年,这里的乡民又勒石树碑,记载着这一史迹,于是,老君洞所在的群山峻岭也就叫起了“老君山”,老君山也就成了“中华道教第一山”。

第二项:道教文化艺术碑林

道教文化艺术碑林是老君山旅游开发项目的一个人文景观,将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线,辅以各界名流和游客的诗词、散文、观感、题词,全面、系统地再现道教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道教文化在老君山发扬光大的不朽历程。如果那位来宾有兴趣,我们可以给您免费提供一块碑位,永久留下您的人生足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光臣先生游老君山的观感诗。

第三项:老君山生态旅游与老子文化

老君山和太上老君联系在一起,就有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太上老君的学名叫“老子”,他的著述叫《道德经》,是道教始祖和中国的哲学之父。

黑格尔把老子的思想和欧洲人的老祖宗的哲学相比,认为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黑格尔尊崇老子哲学,把它同希腊哲学一样看成人类哲学的源头。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伟大的代表,他的宏大的思辨哲学体系的建构终结传统的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诞生的。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深知其三味,他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这句话,用这一理念来指导其经济政策,引起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这一团紫气,是飘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祥瑞,带来智慧的,这一团紫气不仅在中国飘了几千年,又飘出了国门,给世界带去了智慧的芳香。

因此,当老君山生态旅游与老子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洛南老君山就成了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我们又成功地在旅游服务领域注册了“老君山”商标,开创了我国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先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太上老君灵光照耀下的老君山生态旅游,东北地区,让我们攀附在中国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旅游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得到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太上老君像 据史料记载:太上老君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在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有的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为了纪念太上老君这一历史传奇人物,我们在这里建造“太上老君塑像”作为“中国道教之源 - 老君山”的标志性建筑,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美景有一个完美的结合。塑像高约5米,底周宽约3米,居于老君殿(在建)前的小山之巅,背靠玉皇岭,西临禹坪川,居高临下,威仪凛然,是我市最具特色雕塑代表之作。塑像主人雍容华贵,步态轻盈,手握禅杖,俯瞰众生,令人肃然起敬。再现了道教教义中的“重现世,恤民生,察民情,疗民疾”的思想,直观的表现出道教创始地特有的“洞天福地”的深刻蕴义。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你们浏览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农民掘井时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园外城东约1.5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后平定六国,于公元前220_年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他废封建,置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开始修建陵园。统一全国后,他征发来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他五十岁去世时,陵园还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着修了两年,前后共费时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20_年,秦始皇死后葬入骊山。公元前220_年,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等秦宫室,秦始皇陵园也被焚毁。原建筑虽然早已毁坏,但仍可看到遗迹。陵园周围还有许多遗址,现在已经知道的有:陪葬墓、马厩坑、兵马俑坑和铜国马坑等。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秦代的军队编制状况。一号坑内以车兵为主,车步兵相间:二号坑里车兵较多,步骑也占一定数量,形成车、步、骑联合编队的形式;三号坑似为指挥机关。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1976年开始动工修建,1979年1o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大厅为拱形钢架结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70米,厅顶距俑坑底部高22米,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把一号兵马俑全部罩在遗址大厅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温湿度的检测、防火和防盗等设施,以确保遗迹、遗物的安全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我真诚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快乐。谢谢大家!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四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第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方法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另外,还展出了一些两河流域进贡的琉璃器。

接下来,我们到珍宝阁去参观一下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

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级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生日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所以,舍利迎到长安之后,在兴跪拜之礼的时候就是安置在菩萨手中所捧的荷叶盘之上,所以这尊菩萨也叫捧真身菩萨。

到这里呢,法门寺的餐馆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1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按照泰国惯例.国王在22岁举行过“加冕礼”以后,才可以亲自执政。当时.秦国的大权仍攀握在太后、相国吕不韦、宦官谬瘪(160 6i)手中。特别是螺贞.手握大权,炙手可热,他见宛改逐渐长大,便阴谋叛乱.夺取政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赢政去故都雍城纳新年宫举行加冕礼。谬酉在从霸年宫回咸阳的路上埋下伏兵,准备将赢政杀死。当赢政察觉此事后,凭优势兵力订败锣盔,将其生擒并车裂致死。赢政亲致以后.以吕不韦放纵嫁亮为名,放逐日不韦。吕不韦后来饮毒洒自毙。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武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xx年,在不到io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

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为此.他整顿了官僚制度。

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免;

第二,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第三.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tjb方游牧部族对案朝的骚扰。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g长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xx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案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t是由各种均馅生辉的珠宝构成的,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没有让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厅。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整个陵墓可以说是一个金碧辉煌,固若金汤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他连那些为他伴驾b不曾生育的宫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寝的工匠们都不放过.下令在他人殆时,将这些人统统活埋,为的是不让宫女外嫁他人,不让陵寝内的秘密泄露。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如下问题:这些秦佣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他们的相貌各异?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1、2、3号坑里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暖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文物部门。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t、2、3号坑被确认为案始皇棱的陪葬坑。从1974年到1979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1号坑遗址上矗立起一座气势宏伟、结构科学的建筑物。这就是1979年10月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素兵马俑1号坑。3号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对外开放。现在,在2号坑的遗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筑又落成了,它于1994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从此,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经测量,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东端是3gf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诽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每个坑道都是青砖铺地,坑道内例的两边,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这些立柱支撑着木质屋顶,屋顶上是织成“人”字形的纹席.席上是土。整个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剿.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

这里是1994年11月开放的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估计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车马和鞍马500多匹。2号坑占地6000平方米。它东面突出部分为一个小方阵,6334个弯兵桶组成。2号坑南部为64乘战车组成纳方阵,每排有8辆战车,共8诽;中部为19辆战车和随车徒手兵涌;北部是战车和骑兵。北部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五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城东48公里的秦晋大峡谷中。黄河大峡谷两岸的条条沟壑和来自高原上的上百条河流,如同一条条黄龙扑向黄河,掀起层层黄浪。请允许我在这里文艺一下,这里的景色可正所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啊。看,那被黄土染了的黄河水,被紧紧地夹峙在500米宽的河床上。喧嚣的滔滔黄浪霎时撞向石壁,又急忙收成一束,硬是一齐挤进“壶口”,跌入到60米的深谷“十里龙槽”中。这,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地质公园以黄河为轴心,足足跨越了山西和陕西两省那么远。更是有一种说法:河东有吕梁山,河西为黄龙山。这里山势雄峙,气势浩大,黄河河道舒展蜿蜒。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其东西两侧的界线即由河道中心线向两侧分别扩展约1.5公里。如果您有那个想法更是可以围绕着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足足走上那么个一圈,便可以欣赏到黄河中最精彩的部分了,其中便以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为主要地质遗迹。

游客朋友您看,河床中间的这道弯弯曲曲的深壕,就是壶口景区的另外一大景观“十里龙槽”。 黄河在这一段上,河床的岩石都是砂岩、页岩和泥岩,石质非常软,壶口瀑布水流向下冲击,瀑布下方的河床在冲刷下经年累月向后退移,于是在河床上留下了一道深壕。

您知道十里龙槽名称的来源么?因为它弯弯曲曲有近十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所以得名十里龙槽。

我们面前的就是石窝宝镜。现在,您低头可以看到我们脚下的石岸上,有大小不一的类圆形石窝,最中间的地方您还能看到一泓清泉,如同一面面形态各异的镜子,壶口当地称之为“石窝宝镜”。您知道么,这些石窝水洼并非人工所凿,而是携带了大量泥沙的洪水数千年来冲击基岩,遇到阻碍后盘旋研磨而成,因此,每个石窝内壁上都光滑无比,而且每个石窝在形成后里面都有一个圆形石头,地质上称为“涡穴”。这不单是壶口的一大景观,也是地质上特有的现象。

游客朋友您好,壶口景区的另外一大景观旱地行船在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明清时期,陆路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黄河水运比较昌盛。上游沿河下来的大货船到了壶口这个地方,由于瀑布阻挡,无法航行,必须把船拉上岸,由人力推拉绕过瀑布,到下游比较平缓的地方再推进水里面。大的货船要几百人推拉,小的也要几十人,船在岸上走,纤夫喊着号子,人的喊声与水的怒吼交织在一起,想来场面应该是颇为壮观的。

河船文化的代表是一个特别独特的群体—黄河船夫和纤夫,这是一个必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群体。船夫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船夫的职业是一种象征,他象征一个民族劈风斩浪、勇往直前、奔向世界的胸襟和勇气。他们才是真正的黄河魂,也是河船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核心所在。

您现在所在的地方便是龙王辿古码头。别看现在只剩几十面破败的窑洞,当年这里可是非常繁华的集镇,尤其是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当时有钱庄、盐店商号60余家,四季各有庙会,会期二十余天,吸引了秦、晋、冀、陇等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您知道么,古籍对这边有着特别详细的记载: “地虽偏小,胜得泾阳三原,形似弹丸,赛过长安八水”。“客船云集,如鱼贯之相连;店铺林立,似雁行不绝。”之句。那么,为什么这个弹丸之地会这么繁华呢?这是因为随着黄河航运业的兴旺发达,当时每天停靠在龙王辿的商船最多有一千多条,码头堆积的粮食、油料、药材、皮毛、瓷器、冰碱、食盐等各种货物都要通过“旱地行船”绕过瀑布进入下游河中,然后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们面前的就是黄河。壶口上游由于支流众多,这数以百计的河川每年从11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给秦晋峡谷带来了10亿吨泥沙。您知道么,黄河这么多泥沙,我们全国人民每人几乎可以分到一吨,壶口的黄河就是在如此沉重负担重奔溃南流的。所以在西汉时就有“一石水,六斗泥”的说法,那时起就有了“黄河”的称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接近我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您想不到吧!黄河距今已经奔腾了160万年,像巨龙般千古不息,

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秦晋大峡谷。从起点到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河津之间的禹门口共有720公里长。它将中华腹地的肥原沃野—黄土高原一分为二。由于古时峡谷以西为秦国,以东为晋国,因此,大峡谷被称为秦晋峡谷。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闯荡到了内蒙古托可旗与山西偏关县接壤,突然来了一个90度的大转折,原本由西向东奔流的河势调头向南,一路呼啸,势不可挡。经过千万年坚韧执著的冲刷,在莽莽黄土原上拉开了一道的巨大深邃的峡谷。

从壶口瀑布到下游的龙门,全长75公里。这里有著名的黄河“三门”:宜川孟门、乡宁石门、韩城龙门。您知道么,就顺着河流往前走,您一共能遇到11处险滩,50多道湾。河流的两边更是高山林立,遮天蔽日。沿途有睡女娇、大禹峰等30多处自然景观。除此而外,还有古炮台、李自成点将台等20处文物古迹。并流传着许多富有神奇色彩的古老传说。如果您对这边的古老传说感兴趣的话,还可以询问一下当地的老人们,无论哪个景点,那些好客的老人都能为您说出一堆神奇的传说。

我们面前的就是龙门。要知道,峡谷的黄河河中曾经有两座石岛,古时称为“上三峡”。不过现在河以中门为主流,靠陕西的西门骆驼巷已被泥沙淤积,靠山西的东门在元代时被堵塞建禹王庙。中门下游有一块兀立河心的巨石叫“水面石舟”,上面雕刻有“龙门”两个大字。相传禹王墓就建在石上,不过由于河床淤积,大石常常浸没水中,在水落石出时仍然可以看到。

这里是大禹治水之处,所以在东岸建有禹庙,相传是汉代创建。据说庙中明德殿,正祀大禹塑像,大禹样貌堂堂,就在如今也绝对是一流明星的样貌,可惜这一切都在日军侵华期间被毁灭殆尽。

游客朋友您好,下面我来为您介绍一下我们在小学便学习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1938年春夏之交,光未然受派遣,在视察文化工作的时候,路过壶口瀑布。光未然在他1987年写的一篇散文中这样回忆道:“……驻足壶口,我被高空银河倾泻,震荡地壳,激起了万丈烟云的奇景惊呆了! ……”正是壶口瀑布的景象激起了作者汹涌的意象和奔腾的思索,也激起了他的创作诗情。

我们面前的就是民国石刻。旱地行船的尽头,您会看到一块巨幅石刻,这块石刻的内容是和旱地行船有紧密联系的。旱地行船您也许都知道,由于石岸凹凸不平,行船颇费气力,为方便货船畅行,多家商贾巨富便开动脑筋,开凿了旱行船航道,内垫滚木,所有商船需经此航道由纤夫拉至下水装船下行。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黄河大桥。

秦朝和晋国这两个地方,从古时候开始便被一条大河阻隔起来,这条河表示我们现在的黄河。那时候,两岸人民每天在河岸两边对望,却难以来往交流。记得还有一篇历史记载着当时两国之间隔江打仗的现象:元末,为了渡军,在石岸上凿孔栓桩,往返缠以铁链,上加桥板,建成了第一座桥,俗称“壶口飞桥”。就从字面上想象,当时的场景也是令人震撼的,不知道那时候的人们要有多大的“脑洞”才能想到把船连在一起做成“飞桥”。

现在您看到矗立在河心的两块巨石就是大、小孟门山。传说鲧治水时,从天帝那里盗取了“息壤”,以堵泛滥的洪水,后来大禹治水时采取疏河导流的办法,从中开凿通道,将这块巨石一分为二,立于可中,不被淹没,宜川民间素有“水涨三尺,山高一丈”之说。又有传说两座山曾救过孟氏兄弟二人,因而称作孟门山。

您别小看这两块巨石,据说明朝时,秦晋两地曾因孟门的归属打过官司,明皇帝将其断为陕西所有,但又听说有大小孟门两座山,要求当地百姓每年多纳皇粮一百石,真是寸土寸金,后来,直到闯王李自成进京当了皇帝后才免了当地老百姓的皇粮。

我们面前的就是睡女峰。从壶口瀑布向南望去,在圪针滩的西侧有一座酷似仰躺着的女人的山峰,传说这就是大禹的妻子周女娇幻化而成的。当年,大禹遇见了周女娇,二人一见钟情,遂结为连理。大禹和女娇新婚燕尔仅三天时间后,大禹就投身到劈山导水的治水工程中去,谁知这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其间,大禹曾三次路过衣锦村家门口,但是都由于军情,水情紧急而没有机会踏进家门看望一下女娇。这时女娇已经身怀有孕,但是三年后仍未出生。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六

陕西华清池位于西安城东约35公里处。据载,西周曾在这里建过“骊宫”。秦时砌石筑池,取名“骊山汤”。汉代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环山筑宫,宫周建城,改为“华清宫”。因宫建在汤池上,又名“华清池”。

华清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风光和千百年来流淌不尽的温泉资源,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相继在这里修建离宫别苑。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周、秦、汉、唐、明、清等历代文化遗址、园林景观、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等文物资源,尤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蜚声天下。园内的唐华清宫遗址和“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山、名胜、名人、古遗址、革命旧址以及6020xx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20xx年的皇家园林史构成了华清池融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形成了游名山、浴温泉、览名胜、探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山水风光旖旎。“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作为著名的景点,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倍受历代帝王垂青。

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曾上演过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秦始皇时,以石筑室砌池,取名“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建宫殿楼阁名叫“汤泉宫”,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又大规模扩建,环山筑宫殿,宫周筑罗城,治汤井为池,更名“华清宫”。华清宫内有一贵妃池,相传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十个春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对当时华清宫盛况的绝佳描述。华清宫后遭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华清池跻身全国首批aaaa景区之列。1993年,中共中央、参观华清池后欣然题词“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对华清池乃至整个旅游行业提出了殷切期望。

1982年4月,人们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了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历史上记载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在这些遗址上建成的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

华清池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256米

,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犹如一匹黑色骏马,古代称黑马为骊,故名“骊山”。唐代的华清池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

华清池内的骊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都位于华清池东部。骊山温泉共有四个泉眼,每小时流量达112吨。水温为摄氏43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钠和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适于沐浴疗养,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沿着温泉水源东侧的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蒋介石在“西安事变”时住过的房子-五间厅。五间厅东侧的登山盘道旁有一座桥形建筑物,每当夏秋日落时,自西向东望去,但见夕阳似火,红霞万状,宛如雨后长虹,故名“飞虹桥”。骊山的西绣岭上,西周烽火台遗址仍依稀可辨。烽火台是古代的报警设置,多筑于山头之上,有专人看管。一旦敌人来犯,夜里则点火,叫烽,白天则放烟,称燧,用以报警。

九龙湖

九龙湖景区内龙桥卧波、柳石匝岸、龙吐清泉、湖光粼粼。飞霜殿、沉香殿、宜春殿、龙吟榭、龙石舫、九曲回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石牛、石狮、石象及自然碑石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游人至此,顿觉心旷神怡,难辩人间天上。

环园乃华清故园,荷花阁、望湖楼、飞虹桥、望河亭、飞霞阁、桐荫轩、棋亭、碑亭及“西安事变”时蒋介石下榻的五间厅等参差座落其间。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环园更显古朴雅致。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建于是1990年,徜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尚食汤等遗址之间,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娇媚。在唐代梨园旧址小憩,可欣赏优美的仿唐乐舞和唐宫廷茶道表演。设施完备、服务上乘的温泉宾馆恭候宾客光临。

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流皆有情。悠久的历史,迷人的风光,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将给您的华清池之行留下美好回忆。

关于陕西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钟鼓楼及城墙沿途讲解的导游 钟楼的钟声诠释了西安古城的古朴和这座历史古城的浑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在欣赏钟鼓楼城墙沿途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西安这座古城风韵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饮食文化,说起西安的饮食,大家能否说出西安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小吃吗?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边有两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话“千古风味饺子香,传奇品质德发长”,对,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德发长是以饺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尝的话可以在我们旅行完之后互相结伴去感受一下德发长的非同寻常之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没品尝过这里的饺子!不过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风味这一名号,想必一定实至名归吧!说完了饺子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羊肉泡馍在哪个地方有卖的? 那么请大家随我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发长隔壁有个同样建筑风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门口我们会不经意留意到一个雕塑,那么大家能说出这个雕塑展示了陕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来)同盛祥主营牛羊肉泡馍、各种特色小吃,而且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所以来这个地方来就餐的话我想大家会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过钟鼓楼广场,我们现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优美的鼓楼,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来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机会来回民一条街的话都认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独特的一面,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和饰品店 带给我们无限的吸引,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楼到北院门一线,南北走向的街道,不过有时也会把相连的化觉巷、西羊市还有大皮院一同算进去。回民街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

成荫,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两边的商铺主要是以经营餐饮和一些具有陕西特色的饰品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经营的,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的的喜爱。

大家现在看到的街道两旁的饭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饭店。其中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贾三灌汤包、红红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等等。其中关于西安的羊肉泡馍还有一段比较风趣的传说,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饮挨饿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到他非常的可怜,所以就让他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掌柜就浇了一勺滚热肉汤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着赵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顿饭,当时他感到这顿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过长安时,仍忘不了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就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馍,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鲜美无比,所以就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从此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所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民俗风味。

其实在回民小吃一条街上,还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饰品供大家选购,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多样,比如这里还摆放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饰品,那么大家可以买上一两个作为来西安的纪念。于此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有很多有卖小孩穿的老虎鞋、大红帽子等等,大家都知道红代表吉祥与如意,所以我想大家还是有必要在回民街选购一些纪念品的。

刚才我们说到回民小吃一条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大家谁知道它的来源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回民街曾经就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那么这些人也就是后来的回民。据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大家现在看到这座寺庙位于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之后经过了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相信通过对这一地带文化的有效保护,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会成为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

接下来呢,我们将赶往我们的下一站——西安古城墙。在去古城墙的路上我会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景区,那么值得一提的是古文化一条街,

从西安钟楼南行,快到南门时然后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从这幅对联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条街的主题。显而易见,书院门比我们刚才介绍的回民小吃一条街多了几番诗韵在其中,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书院门游览,或许大家会在这里有更多的收获。

那么从钟鼓楼到城墙沿途的讲解就到此为止,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尽管来问我,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同时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在西安玩的愉快、开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