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 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4:17:09 页码:12
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 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2篇)
2023-01-10 04:17:09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这些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十分生动,十分感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坚守信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展示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战斗风采,体现了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揭示了如何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精彩人生的深刻道理,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在我们脚下展开。-强调,新时代是干出来的,要幸福就要奋斗,要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号召全国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职工,如何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的号召,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些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的精彩故事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迪。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人生出彩、英雄辈出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梦。只要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普通劳动者照样能书写出壮丽的人生篇章。我们要像劳模那样,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坚定“四个自信”,辛劳染发终不悔,矢志不渝践初心,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用一件件劳动成果、一个个感人故事,绘就自己出彩的人生。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服务和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高层政治机关,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必备的首要政治品质,也是劳动模范们鲜明的品格特征。我们要像劳模那样,把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劳模的事迹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始终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我们要像劳模那样,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倾注到工作岗位上,围绕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定取舍。当工作需要与个人、家庭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极端负责、勇于担当。中央和国家机关直接参与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落实督查,地位特殊、责任重大、社会关注。做好工作,必须视责任如泰山。我们要像劳模那样,始终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永怀一颗热心、恒心和匠心,永葆一股干劲、闯劲和钻劲;埋头苦干,工作严谨细致、做事一丝不苟,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甘于奉献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格,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优良传统,在劳模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要像劳模那样,树立革命者的义利观、苦乐观和人生观,计利当计天下利、苦乐皆与百姓同,以奉献为荣、视奋斗为乐,历经艰辛初心不改,流血流汗面含笑容,唱响新时代奋斗者的幸福之歌。

带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必须恪守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身边,一言一行关系党的形象,一举一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像劳模那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廉洁齐家、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的党组织、工会组织,要积极培养和关心爱护劳动模范,大力宣传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以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以新作为新业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描写先进模范座谈会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志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是在长期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首钢任会计时她便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退休后,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但她不忘自己的党员责任,热心社区事业,连续五年担任大红门街道西罗园南里社区居委会书记,为这里的居民做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用她的话说:“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因长期的奔波积劳成疾,先后做了摘除脾肾的大手术,她主动申请辞去了书记职务。但她没有在家静养身体,而是义务担任了第四党支部书记。后期,她自知患肝癌,但为了不麻烦别人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病情,依然奋斗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同志的道德境界和思想品格,特别是她身上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止的精神,值得我们每名党员深思。

一、孜孜以求保党性

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周安妮时刻注重保持党员形象,努力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她曾说:“只有学习,才能保持党性不衰”。她所在的支部委员黄凤霞回忆说:“是个特别爱学习、能钻研的人,我们的支部生活丰富多彩,都是周安妮亲自组织的。她走了,对我们的支部建设损失很大,同事们都非常怀念她。”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学。无论走到哪,她都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天坚持看报纸,只要有关社区建设、党建方面的信息,她都会摘抄下来或者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中,并形成了《坚定理想信念篇》、《必须勤奋学习篇》、《切实履行入党誓言篇》、《发挥余热为人民服务篇》等多个自己学习体会集,还多次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

先进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用来武装头脑,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所在的社区属于老旧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支部7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70%以上,还有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在社区但人不在社区居住。如何搞好学习教育,提高社区党员党性,是周安妮考虑最多的问题。她主动创新学习形式,对有学习能力的采取自学、听党课、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开展学习。为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党课前都准备有奖知识问答,给支部党员讲述生活、健康小常识,大家一起唱革命歌曲等。她还自编了《老人拍手歌谣》,提倡文明礼仪、社区和谐;《邻里之歌》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教育邻里团结友爱;自编小品来表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大变迁、居民生活大变化。小品《我是社区一员》,传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理念。

这些歌谣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形式各异,传达最新的讯息,满足了老党员学习的渴望,对社区和谐发展发挥了推助剂作用,真正做到了形式创新和先进文化传播人的作用。

二、关爱行动写真情

在党员的眼里,是个学习认真、党性修养极高的领路人;在居民眼中,她是人们敬爱亲切的“大姐”。居民哪家有事都愿意找周大姐说一说、诉一诉。

支部每个党员的生日,周安妮都记得清清楚楚。凡在支部过生日的,她一定会亲自送上祝福,自制一份小礼品、一张贺卡或一个“福”字;对于那些已搬迁的党员,她想方设法联系,打电话祝福。礼物不是很贵重,但却温暖了每名党员的心。她经常说: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只有时时想着大家,多为党员服务,才能大家体会到社区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才能使那些下不了楼的党员们知道我们的党、我们的支部没有忘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他们。

煤气管道改造问题,是西罗园南里社区的一大难题。从开始,就开始四处奔走呼吁。她自费打车,多次去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在同志生病住院期间,她还关心地问煤气管道有没有改造好。在她的奔走呼吁下,煤气管道改造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无不拍手叫好。

三、丹心一片谱和谐

作为一名党员,内心和谐,家庭和谐,才能走出家门为社区和谐出谋划策。在家庭关系上,她是创造和谐的好例子。长得很瘦小,看似弱不禁风,但却有着一般人难有的坚强意志:孩子9岁时丈夫去世,她一人担当起抚养孩子的重任,生活十分拮据。几次摘除脾肾的手术和后期肝癌,使其身体羸弱不堪。她生前,拖着病弱的身体,不仅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和两周岁的孙女,而且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社区工作上,能够真正照看孙女的时间并不多。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做到家庭和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子曾心疼地埋怨:“这个工作不挣一分钱不说,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有谁知道你这么辛苦,值吗?”虽然也遭到过家人的误解,但她仍然执着地坚持着,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儿子眼里,她是位好母亲;在儿媳眼里,她是个好婆婆、好奶奶,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融洽。就像她曾说的那样,“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社会要和谐,首先家庭要和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走出家门到社区,她依然是“大事小事,事事关心”。和她同住一楼的居民都知道,在她未搬来之前,楼道环境卫生是比较差的。周安妮来后,主动打扫卫生,清洗楼道,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志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是在长期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首钢任会计时她便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退休后,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但她不忘自己的党员责任,热心社区事业,连续五年担任大红门街道西罗园南里社区居委会书记,为这里的居民做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用她的话说:“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因长期的奔波积劳成疾,先后做了摘除脾肾的大手术,她主动申请辞去了书记职务。但她没有在家静养身体,而是义务担任了第四党支部书记。后期,她自知患肝癌,但为了不麻烦别人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病情,依然奋斗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同志的道德境界和思想品格,特别是她身上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止的精神,值得我们每名党员深思。

一、孜孜以求保党性

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周安妮时刻注重保持党员形象,努力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她曾说:“只有学习,才能保持党性不衰”。她所在的支部委员黄凤霞回忆说:“是个特别爱学习、能钻研的人,我们的支部生活丰富多彩,都是周安妮亲自组织的。她走了,对我们的支部建设损失很大,同事们都非常怀念她。”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学。无论走到哪,她都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天坚持看报纸,只要有关社区建设、党建方面的信息,她都会摘抄下来或者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中,并形成了《坚定理想信念篇》、《必须勤奋学习篇》、《切实履行入党誓言篇》、《发挥余热为人民服务篇》等多个自己学习体会集,还多次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

先进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用来武装头脑,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所在的社区属于老旧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支部7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70%以上,还有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在社区但人不在社区居住。如何搞好学习教育,提高社区党员党性,是周安妮考虑最多的问题。她主动创新学习形式,对有学习能力的采取自学、听党课、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开展学习。为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党课前都准备有奖知识问答,给支部党员讲述生活、健康小常识,大家一起唱革命歌曲等。她还自编了《老人拍手歌谣》,提倡文明礼仪、社区和谐;《邻里之歌》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教育邻里团结友爱;自编小品来表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大变迁、居民生活大变化。小品《我是社区一员》,传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理念。

这些歌谣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形式各异,传达最新的讯息,满足了老党员学习的渴望,对社区和谐发展发挥了推助剂作用,真正做到了形式创新和先进文化传播人的作用。

二、关爱行动写真情

在党员的眼里,是个学习认真、党性修养极高的领路人;在居民眼中,她是人们敬爱亲切的“大姐”。居民哪家有事都愿意找周大姐说一说、诉一诉。

支部每个党员的生日,周安妮都记得清清楚楚。凡在支部过生日的,她一定会亲自送上祝福,自制一份小礼品、一张贺卡或一个“福”字;对于那些已搬迁的党员,她想方设法联系,打电话祝福。礼物不是很贵重,但却温暖了每名党员的心。她经常说: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只有时时想着大家,多为党员服务,才能大家体会到社区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才能使那些下不了楼的党员们知道我们的党、我们的支部没有忘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他们。

煤气管道改造问题,是西罗园南里社区的一大难题。从开始,就开始四处奔走呼吁。她自费打车,多次去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在同志生病住院期间,她还关心地问煤气管道有没有改造好。在她的奔走呼吁下,煤气管道改造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无不拍手叫好。

三、丹心一片谱和谐

作为一名党员,内心和谐,家庭和谐,才能走出家门为社区和谐出谋划策。在家庭关系上,她是创造和谐的好例子。长得很瘦小,看似弱不禁风,但却有着一般人难有的坚强意志:孩子9岁时丈夫去世,她一人担当起抚养孩子的重任,生活十分拮据。几次摘除脾肾的手术和后期肝癌,使其身体羸弱不堪。她生前,拖着病弱的身体,不仅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和两周岁的孙女,而且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社区工作上,能够真正照看孙女的时间并不多。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做到家庭和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子曾心疼地埋怨:“这个工作不挣一分钱不说,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有谁知道你这么辛苦,值吗?”虽然也遭到过家人的误解,但她仍然执着地坚持着,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儿子眼里,她是位好母亲;在儿媳眼里,她是个好婆婆、好奶奶,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融洽。就像她曾说的那样,“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社会要和谐,首先家庭要和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走出家门到社区,她依然是“大事小事,事事关心”。和她同住一楼的居民都知道,在她未搬来之前,楼道环境卫生是比较差的。周安妮来后,主动打扫卫生,清洗楼道,使环境卫生逐渐干净起来。但还是有乱扔袋子、烟头的现象。每天灰尘较多,楼道扶手也很脏。又创新方法:她把用过的矿泉水瓶制作成小垃圾篓放在墙角拐弯处,收集烟头,定期清理。让大家更加感慨的是,因她本人住五楼,她在楼梯扶手处绑一抹布,每天下楼都擦拭扶手,这种习惯她一直坚持着。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看到楼道内、社区里有小广告她都主动去清理,就连晚上出来遛弯时也会随手将路边张贴的小广告清除掉。她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用自己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居民。群众生活上有困难、家里闹纠纷等方面的大事小情,都愿意同她聊聊,她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群众的贴心人”,而她也执着地爱着社区、爱着居民群众,爱着这份沉甸甸的平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