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消防反诈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及感悟 反诈骗志愿者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0:53:20 页码:13
消防反诈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及感悟 反诈骗志愿者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9 10:53:2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消防反诈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人生的奋斗,为了生活的追求,为了美满的家庭,我们在这里相逢聚首,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赚钱来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伴随着我们为之奋斗的市场,“安全”,一个被人们老调重弹的话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安全”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经营生活的大事,不要以为只要不牵涉自己、只要不危及家人,安全都是别人的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有身边的大环境安全了,自己所处的小环境才会安全。

提起火,人们的心中都有一种久违的温暖,但是提到火灾,谁的心目中都会有着一份挥之不去的阴霾。大家熟悉的吉林商业大厦、沈阳万达大厦售楼处、上海11.5高楼墙体施工等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中,多少鲜活的生命,多少青春,就这样在一次次跳动的火花中被夺走了;更有多少幸福,多少希望,就这样被泯灭了„„。 请大家一定要把“安全”二字时刻铭记在心,公司郑重地向市场全体业经营户发出倡议,呼吁大经家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三不:不乱接电源,私自增加用电设备;不要移动、破坏市场内任何消防设施、设备,占用消防通道;不吸烟,看到顾客吸烟要立即制止。

五禁:禁止把灯具靠近易燃物品安装;禁止在营业房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市场内使用明火,如香火;禁止将手机充电器或电动剃须刀插在插座上长时间充电,以免引发火灾;禁止使用电饭锅、电暖气、电水壶等高功率电器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四做:做到外出或关门时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做到人走灯关;做到学会掌握市场的应急疏散外,还要引导顾客及时疏散逃生;做到主动学习消防知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警惕。

在此我们倡议:树立安全防火意识,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注意用电安全,为了自己,为了大家!时时告诫自己安全第一,亲人在等着我们平安回家;经常提醒身边人关爱生命,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幸福,依靠大家共同缔造!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主题消防反诈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 火灾起心莫急,湿手巾捂口鼻。

2. 共筑心中“防火墙”,搭起生命安全网。

3. 安全能聚千家财,火灾可焚万户心。

4. 人人参与消防,家家幸福安康。

5. 消防连着你我他,保障安全靠大家。

6. 防范火灾,人人有责,人人防火,户户安全。

7. 出门无牵挂,先把火源查。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8. 报警早,损失少,火警电话119要记牢。

9. 保护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

10.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11. 勿忘火警119,危险时刻真朋友。

12. 加强消防工作,振兴辽宁经济。

13. 消除火患,国泰民安。

14. 消防工作,人人有责。

15. 爱心献人民,安全送万家。

主题消防反诈志愿服务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通过举行安全、逃生知识讲座,向全体工作人员讲解了火灾的预防和应变方法,重点讲解了安全用电、安全用气以及其它火灾;讲解了高楼及公共场合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方法和技巧;讲解了地震、海啸的逃生以及自救方法和预判常识;讲解了公共突发灾难的应变及自救技能和基本常识。

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全体工作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消防安全科普知识,学习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和掌握了消防逃生注意事项及自救技能等。

经过对全体员工的安全、逃生自救知识培训和灭火操作演练后,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所提高,演练现场大多数员工能有效组织、迅速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反应,大部分救援小组负责人能有效组织本组组员疏散、警戒和投入灭火行动中。

在演练过程中,员工们积极响应,按组各就各位进行实际操作,在灭火过程中严格按科学方法进行演练。通过团队合作,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升华。应急救援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达到了消防演练的目的。

后续工作安排减少事故给管委会带来的损失是每个员工的义务和责任。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密切配合处理突发事件,一旦接到处理突发事件的指令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义不容辞的快速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推托责任或拒绝执行。管委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应急活动中要学以致用,并继续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工作的宣传与培训,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确保应急救援小组在今后紧急情况下的到位及时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