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这本书里写着:螳螂孔武有力,嗜肉成性,专吃活食,是昆虫世界凶恶的猛虎,埋伏着的恶魔,田野的霸王。螳螂在捕捉猎物时,它的钳子先是收着的,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当地的人们还以为它在祈祷。可是,假若有一只苍蝇从它面前飞过,它就立刻以闪电的速度扑过去钳住虫子,咬开它的颈部,然后从容地把虫子吃掉。这让我知道了:虽然螳螂外表美丽,但是内心非常凶残,我们要看到它凶残的本质,不要被它的美丽外表所迷惑。但是,别看螳螂这么凶猛,它也有被欺负的时候。螳螂的幼虫刚从窝里出来的时候,往往被弱小的蚂蚁咬碎吃掉。不过,一旦螳螂长大,蚂蚁就再也不敢欺负它了。
我还很佩服蜣螂。蜣螂这个名字大概大家都很陌生,其实这只是一个学名,其实这是一种叫屎壳郎的昆虫的学名。大家对屎壳郎都不陌生吧。大概大家都觉得这种昆虫天天和污秽之物打交道,想必也不是什么好虫子,自然不及萤火虫那般可爱。但是不要忘了,它为什么叫屎壳郎?就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消耗着那些无尽的废物。
蜣螂的工作是比农民还要辛苦的,但是蜣螂却比农民还要任劳任怨。蜣螂在田地里工作,拖拉机播种机推土机等等都会影响它的工作,甚至一把普通的锄头横在它面前也会阻挡它的去路。那么蜣螂会去把废物堆到那些拖拉机上吗?当然是不会。它们会绕过那些轰鸣作响的机器另辟新路,哪怕是千辛万苦堆积而成的成果被毁,它们也不会在那里发着无尽的牢骚,而是节省下那些发牢骚的时间来尽快开始新的工作,这就是蜣螂所做的一切。这让我觉得:蜣螂虽然外表丑陋,但是任劳任怨担负起清洁地球的使命,让人类的家园更加美丽。
法布尔为我们开启了昆虫世界的大门,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法布尔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的精神,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所说的:“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大自然,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妙。
只要看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是昆虫的记录。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作者热爱昆虫,热爱自然。和作者一样,我也喜欢昆虫,于是打开了书的扉页。
吸引我的是作者法布尔的介绍,他热爱科学和自然的精神让我感到敬畏。一个人有这样的毅力真的不容易。看着这么厚的书,我不禁感叹。
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的研究,留下了这部杰作《昆虫记》。这本书用了很多笔墨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描写十分细腻,语言生动,充满诗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别喜欢描写蝉的章节。fabres先是用寓言《蚂蚁和蝉》引出下面的话,然后写蝉的穴道,蝉是怎么挖洞的,然后写蝉的蜕变,再然后写蝉的鸣叫。我最喜欢这一节,因为法布尔开始研究实验,他先找到五只蝉,然后逐一分析实验。语言充满了科学性,片段之间没有脱节,非常贴近,让人回味无穷。
《昆虫记》还有其他昆虫,比如螳螂、蚂蚁、蝴蝶。法布尔对他们一视同仁,非常喜欢他们,没有任何厌恶的感觉。可见他真的特别热爱昆虫和大自然。如果一个特别讨厌昆虫的人,会写这样一本哲学书吗?还能有这样的毅力吗?不,所以法布尔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榜样!
看完这本书,我感触良多:天啊,法布尔坚持了这么多年,写出这样的作品真的不容易!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宝贝,你对他的毅力感到惊讶,是不是?”其实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兴趣,就能克服很多困难,就像法布雷加斯一样。他热爱昆虫,对昆虫有兴趣,所以有毅力写下《昆虫记》。可见他的勇气和决心还是挺大的!”我点点头,妈妈看着我笑了笑,“你有兴趣吗?”我说,“当然,我的兴趣是看书,好好看书!"
《昆虫记》语言很幽默,拟人化的方式将昆虫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法布尔描述的昆虫习性来自于他的细心观察。他用心观察,用细腻的心观察,在当地描述昆虫习性,让人们了解昆虫。
哦,我明白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之所以如此精彩,语言如此幽默生动,形象如此传神,是因为他有一颗平易近人的心,对爱虫有兴趣。
人们说:“多读书,读好书。”像《昆虫记》这样的书都是好书,我们都应该去读。弘扬读书精神,让人爱上读书,让自己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不知不觉,我已经翻到书的最后一页,不禁感慨:这本书太好了!我们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1、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
2、我本来怒火中烧,嫉妒的难以忍受。但当我看到那个优雅的恶少(我认识他,本来就鄙视他),听到他们冷酷无情,轻浮浅薄的对话后,我的怒火被熄灭了。嫉妒的情绪也烟消云散了。因为这样的女人不值得我爱,这样的情敌也不值得我憎恨。
3、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我本来无意去爱他,我也曾努力的掐掉爱的萌芽,但当我又见到他时,心底的爱又复活了。
4、我曾那么爱罗切斯特先生,还几乎把他当成了上帝。虽然现在我也不认为他是邪恶的。但我还能再信任他吗?还能回到他身边吗?我知道我必须离开他。对我来说他已不是过去的他。也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我的爱情已失去。我的希望已破灭、我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只想死去。黑暗慢慢把我包围起来。
5、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6、能被你的同伴们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能给他们增添一份愉悦,再没有什么快乐能与此相比了。
7、那些无论我做什么去讨他们的欢心都始终厌恶我的人,我也应该厌恶他们;对那些不公平的惩罚我的人,我就应该反抗。她不久就要超脱于尘世风雨之外了,精神已挣扎着要脱离它物质的居所,而当它终于解脱出来之后,将会飞到哪里去呢?
8、被命运所抛弃的人,总是被他的朋友们遗忘。
9、你冷,是因为你孤独;没有什么人际的接触能撞击出你心中的火。你有病,是因为人被赋予的最好的,最高贵的和最甜美的情感离你很遥远。你傻,是因为不管怎么痛苦,你都不去召唤那种情感来接近你,你也不上前一步到它等待你的地方去迎接它。
10、如果别人不爱我,我宁愿死去而不愿活着——我受不了孤独和被人憎恶。
11、那只创造了你的形体并放进去生命的至高无上的手,除了创造你微弱的自我,或者像你一样微弱的生物而外,还给你提供了其他的救援。除了这个世界,除了人类,还有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和一个神灵的王国:那个世界围绕着我们,因为它无处不在,那些神灵注视着我们,因为他们受命来护卫我们;假如我们正在痛苦和耻辱中死去,轻蔑和嘲讽从四面八方侵袭着我们,憎恶压碎了我们,那么天使会看见我们身受折磨,承认我们的清白无辜(只要我们是清白无辜的),上帝只等到我们的灵与肉分离,便给予我们完全的报偿。那么当生命这么快就结束,死亡作为幸福和光荣的入口又是如此确定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被苦恼压倒而消沉下去呢?
12、假如刮一阵风或滴几滴雨就阻止我去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的懒惰还能为我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作什么准备呢?
13、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14、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15、人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不完美!即使是最明亮的行星也有这类黑斑,而斯卡查德小姐这样的眼睛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
16、荒凉不堪岩石嶙峋的边界之内,仿佛是囚禁地,是放逐的极限。
17、由于这改变了的环境,这充满希望的新天地,我的各种官能都复活了,变得异常活跃。但它们究竟期望着什么,我一时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某种令人愉快的东西,也许那东西不是降临在这一天,或是这个月,而是在不确定的未来。
18、月亮庄严地大步迈向天空,离开原先躲藏的山顶背后,将山峦远远地抛在下面,仿佛还在翘首仰望,一心要到达黑如子夜、深远莫测的天顶。那些闪烁着的繁星尾随其后,我望着它们不觉心儿打颤,热血沸腾。一些小事往往又把我们拉回人间。大厅里的钟己经敲响,这就够了。我从月亮和星星那儿掉过头来,打开边门,走了进去。
19、罗沃德的束缚,至今仍在你身上留下某些印迹,控制着你的神态,压抑着你的嗓音,捆绑着你的手脚,所以你害怕在一个男人,一位兄长——或者父亲、或者主人,随你怎么说——面前开怀大笑,害怕说话太随便,害怕动作太迅速,不过到时候,我想你会学着同我自然一些的,就像觉得要我按照陋习来对待你是不可能的,到那时,你的神态和动作会比现在所敢于流露的更富有生气、更多姿多彩。我透过木条紧固的鸟笼,不时观察着一只颇念新奇的鸟,笼子里是一个活跃、不安、不屈不挠的囚徒,一旦获得自由,它一定会高飞云端。你还是执意要走?“
20、我喜欢今天这样的日子,喜欢铁灰色的天空,喜欢严寒中庄严肃穆的世界,喜欢桑菲尔德,喜欢它的古色古香,它的旷远幽静,它乌鸦栖息的老树和荆棘,它灰色的正面,它映出灰色苍穹的一排排黛色窗户。可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一想到它就觉得厌恶,像躲避瘟疫滋生地一样避之不迭:就是现在我依然多么讨厌——
21、当我复又独处时,我细想了听到的情况,窥视了我的心灵,审察了我的思想和情感,努力用一双严厉的手,把那些在无边无际、无路可循的想象荒野上徘徊的一切,纳入常识的可靠规范之中。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所教授的学科知识残缺不全,第二个是学生的复杂和对他们认识有一定的难度,第三个是教师对自我的认识。
教师只有在认识自我的情况下才能会对学生的心灵进行认识。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而忽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外界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也是更多地关注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技巧,而鲜有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或许这是一个太不容易把握的领域,与其在这些看不到搞不清的抽象物质上浪费时间,倒不如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那样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将会起到显著的效果。对外界的要求不不奢望太多,因为在其他一切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谈这个话题,我也觉得有些不现实和奢侈。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渴望这样做,也一直有着这样的努力。只是因为,我关注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狭隘有如此模糊,每次刚刚走进却再也不能深入,我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次都是浅尝则止,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停滞不前。更何况,怎么把关注自己的内心与教学联系起来,对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依据作者的说法,通过把握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三种通道的整体性,同时结合教育生活,可以帮助教师把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统一为一副完整的画面。希望通过以后的阅读,我能把教学和自己的内心融为一起,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人。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
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心灵才能整合职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教学不可能因为技术层面的改进而取得成功,如果那样,成功的教学就可以复制,也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找到属于我们的那种教学方式,与我们自身的气质相契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下实现良好的教学。因此,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走进我们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的对话。然而,这些是需要勇气的。教师是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结合,当我们试图打开自己的心灵,与学科、学生进行对话时,我们可能会遭受伤害。为了避免伤害的发生,有些人选择了自我保护。把自己的个性、心灵与教学生活相分离,在面临危险时,我们进行着本能的自我保护。实际上,这种分离使我们漠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在教学与内心中寻求统一,我们也将不会在教学中实现自我的完整,封闭不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重新审视当初引导我们走向教学的交汇点能帮助我们找到优秀教师的本源。实际上,就我个人来说,与其说是我自觉地走向教师这样一条道路,倒不如说是在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使我做出这样的一种选择。不过,相对于认为一种经历使然,我宁愿相信这是我自身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对于作者所说的两点:与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相遇,与选择了我们的学科相遇。我也有这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上大学之前,我认为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他们没有激起我的语文的兴趣和渴望。直到我读大学时,才有幸遇到这样的老师。虽然他们并不记得讲台下边的这样一个我,但将会对我的一生产生影响。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两个女教师,其中的一个我选修她开的《王国维与人间词话》,另一个则是旁听过她对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解读。我已经不太记得他们所讲课的具体内容了,但她们讲课时流露出来的那种气质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讲《人间词话》的老师很自我,听她讲课,我的面前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诗人形象,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伸手可及。或许她的解读不那么权威,在学术上也没有什么独有的价值。但这是一种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的诠释,是在诗词中不断验证并反省着自己的生命。对于台下的我们,她似乎不承担什么样的负担,也没有什么样的责任。她完全是一种自我的阐释和陶醉,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也和她一起完成了对以往生活的回首。可是,她的境界终究不大,她太关注与自己的世界了,以至于我都不敢走近她,怕打扰了属于她自己的清净和领域。而且,从她的言行中我能明显地感受到那种看似洒脱的背后留有某种不舍,某种遗憾,她终究不能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但这些丝毫影响不了她课堂的魅力。我想她是将自己个人的生活融入教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课堂。她的心是对教学打开的。
人性化的职业概念“是你深层愉悦与外部世界深层渴望之间相遇交融的圣地”(比克纳)。倾听自己的声音:独处静思,沉思默读,野外散步,坚持读报刊,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学会“自言自语”。
一系列对多元性的恐惧,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恐惧不断失去自身认同。恐惧本身并不可怕,我们要在恐惧中学习和成长。
那些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忧郁的学生,内心充满了恐惧。教师体谅学生的恐惧从而学会倾心教学。为什么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那么多困难,是因为教师内心充满恐惧。面对学生时,我们会看到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存在于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学生让我们看清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和我们到底怎么样。我们害怕来自学生的评判。这个时候,教师所要做的不是逃避和走开,而是负有责任地跨过去,不仅因为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而且我也需要学生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我更新自己的生命。
我认为,恐惧也意味着责任。当我们害怕面对学生时,是因为我们担心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素质,是因为我们对教学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正是有了这样的恐惧,才促使我们不断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不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在本科时,我读的是综合性大学,而非师范类院校。所以,学校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的技巧等方面不重视,就我个人而言,对这类知识也是极为轻视。因为我相信,思想决定一切,视野决定宽度,境界决定高度。只有低级阶段才会重视所谓的教学技能,高级阶段是对此不以为然的。再加上受高中语文课的影响,认为语文教学工作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当时认为,当语文老师有什么难的,教学有什么难的,还值得费这么大的功夫。现在回头看来,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幼稚。而且随着接触的教学方面的内容的增加,才更加明白这是多么大的学问。而自己也越来越怀有恐惧之心了,总觉得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样教对他们的学习作用不大。正是这种恐惧心,让我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当然,应该坦然面对恐惧,不然,终日陷入其中,也不利于教师个体的自我成长。
“为了更正我们对教学技术的过分重视,我强调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为了纠正我们对于客观知识的痴迷,我强调主观契合。为了纠正我们对智力过多的关注,我重视情感对于禁锢或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是健康、完整的,他的头脑和心灵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分离,在教学中尊重这种对立和统一可以促使我们更完整。
理解自身的独特性,找到新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在遭遇困难与挫折时就放弃。只有坚持自己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保持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当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意识到有六种我想融入到教与学的空间中去的悖论张力:1 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的又是开放的。2 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3 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4 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5 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6 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这简单的六句话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这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有教学的智慧。界限帮助我们锁定教学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只能让课堂背离原先的方向,最终不知走向何处,开放则让学生发散思维;不必拘泥于一时一地,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形成。愉快的气氛可以让我们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紧张的气氛则让每个学生不停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他们的脑子才会被充分调动。中国人的合作一直被世界诟病,大家习惯了独自作战,而不是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我想这种思想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做好自己的就好了,何必管其他人,他们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他们的。这种想法让我们不注重甚至忽视他人的想法,只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地打转,最终只能是凭一己之力来做事。而但凡有大成就者,无不借助集体的力量。由此说来,在团体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对我们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再说小故事和大故事,看中国学生的作文,经常会看到一些大故事,那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被认为境界高,眼光高,具备宽阔的胸怀。如果这些真是出自学生的感受,倒也无可厚非。令人恐怖的是,更多的时候学生是为大故事而大故事,在作文中毫无自己的感受,只是用一些所谓的大故事作为堆积的材料。而关涉到学生情感的更多的时候是一些生活琐事,重视小故事也就意味着重视学生个体的体验。独处是一种境界,在独处中我们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在集体中我们则更容易听到他人的声音。只有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实现完美的转换,我们才能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融入社会。沉默是一种有意的选择,我们可以在沉默中思考,争论也是一种交流,这样有利于我们家更加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认知、教学和学的过程看起来不太像通用汽车的生产线,更像一个市民大会,不太像一个官僚机构,更像一个热闹的市集。
在共同体中,真理不是通过教师来传达,而是需要每个人都以客体的身份加入,当初我们必须要遵守它的规则、标准和程序。处于中间的主体就是真理,我们要探求的对象。我们每一个客体以它为中心,围坐在它的周围,怀有激情和原则和它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内在生命的对话。然而,在现实中,因为认识的偏颇,在教学中表现出不合理的举动。我们往往认为真理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教师的任务就是尽量避免带有主观的因素去认识它,在整个过程中努力保持它的客观性并将这一真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认识的错位导致我们整个教学理念的错位。教师应该摆正真理、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中间的传授带,而是要向学生展示真理,并讲述与真理交流的'规则。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直面真理。在共同体中,重要的不是我们之间的互动,而是我们与主体的互动。这个共同体要向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以伟大的事物为主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如果我们达到最高境界,表现出色。是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出我们的美德,赋予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我们邀请多元化进入我们的共同体中,是因为伟大事物各式各样的奥秘需要多元的观点;我们欢迎创见性的论证,是因为我们有必要通过论争来纠正我们对伟大事物的偏见;我们奉行诚实,是因为对我们亲眼看到的事物说谎就等于出卖了伟大事物的真理;我们体验谦卑,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事物,谦卑是我们唯一应有的态度。我们透过教育成为自由的人,是因为只有被伟大的事物的魅力吸引才能战胜任何形式上的暴君。当然,事情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偏离它的轨道,因为错误的意见,我们会偏离伟大事物以致把它丢弃。而为了防止这一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一种神圣感,对伟大的事物怀有崇敬之心,怀有崇敬之心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领域有着不断的惊喜,能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
真正的共同体,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把一件伟大的事物作为我们专注的焦点。在课程标准中,我们有一种完美的说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的引导。但是,以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则两句话不是轻易做到的。之前,讲台就是老师的舞台,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做笔记,没有必要对教师的内容进行思考也不用去怀疑,记住就行了,这些能帮助我们取得一个好成绩。新课改以来,发现这种方法不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于是,转而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可能是因为矫枉过正吧,一些教师害怕被冠于忽视学生的帽子,转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大力表现。看现在的课堂,那就一个丰富多彩,教师的幻灯片制作的美轮美奂,学生学习的方式必然离不开自主合作探究,可有谁知道热热闹闹的背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一线教师困惑,研究人员也困惑,未来的教师们更不知如何去应对。当我看到以伟大的事物作为教学的中心时,眼前不禁一亮,这种方法不错。只要在教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并将这个值得讨论的伟大事物放于我们讨论的中心,那么我们就不会偏离这样一个方向,这样就不用为学生、教师的地位而纠缠不清了。可以说,这一点让我有拨云见雾的感觉。
曾经有一个老师告诉我,关上门后这里就是你的舞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自由地教学。这对于体制比较死板的教学模式来说,确实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里没有现成的模式,也不需要固定化的教学,语文本来就是弹性很大的教学,固化的思路与思维是对语文乃至文学的一种亵渎。回想80年代的教学,因为大家都有统一的标准,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保持统一的步伐。如今,语文教学更注重其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虽说这种思路为语文教学提供各种可能,却又因为教师素质的不同出现各种混乱的局面。以至于很多语文教师都不知道怎样教学了。这种貌似开放的环境其实蕴含着某种危机,语文教育到底该教些什么?一千个语文教师在寻找着一千种的答案。
这需要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个一线教师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出课堂,听听其他教师在讲些什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种方法对新教师来说比较常见,而对于老教师则有些做的不到位了。有些学校强制教师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并给出一定的评价,动机无可厚非,希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曾经我看到一个学校采用了这种模式,几个教师在听完一个教师讲完后,都根据一个据说很科学的表格给出评价并提出意见。我大致翻了一下他们的建议,很多人只写了一句话,希望教师的互动面要广,不能只局限于几个活跃的学生。诚然,这个意见很中肯,对于讲课教师来说确实需要改进,但这只是就技术层面尔雅你,况且对于每个听课的教师来说,他们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具体的细微的过程被几个大的方面一掩而过,没有被深入细致的挖掘,这样造成的后果则是流于形式,让老师们疲于应付。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教师交流的方法。
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在这本书中,作者同样给我们提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希望教师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和合作。在本章中,作者探究了两个能生成优质教学和促进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进行优质教学的适当话题: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以及能丰富我们教学自我感的隐喻和影像。在谈论关键时刻时,每个教师都只要求对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细致的描述,而不要对其他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聆听别人的故事来进行自我反思,从他人的谈话走进自己的内心领域。作者用一个句子“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不到位,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并不能充分地知道。它暗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努力才能发现它的本质。而隐喻能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教学的特征并针对现状作出一些有意识的改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只有这样,共同体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中,在第一条中,最重要的是要安静地听别人讲话,而不是给出一些忠告。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给别人忠告,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他们避免谈论这些问题来保护自己的阵地,没有人想在别人的忠告面前显示出弱势。如果我们确实有需要被讨论的问题,并想从问题中的得出答案。那就把这个问题作为焦点问题让大家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针对的是这个问题而不是某个人本身。这样,教师就能排除一切外来的因素,直达问题本身。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既接受了别人也接受了自己。
这一章讲述了教育改革的问题。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变革有着激动人心的设想。然而,在强大的制度和现实面前,他们的想法显得幼稚、可笑,最终只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绝望地沉默。这里,作者用曲线救国的方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初的变革源自我们内心的感受:在内心我们感到有件事非干不可,但外部的反应却截然不同。这种极端的分裂让我们痛苦不已,并促使我们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达到身心的统一和保持自身的完整。但我们要明白,虽然这种要求改革的动机是如此强烈,可是它也同样的脆弱,如果在它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就让它面临风雨,那么它很可能将无法生存。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发展壮大。而第一步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肯定,也可以让改革的愿望形成具体的语言。关键是,我们要走出第一步,同别人交流,让别人了解你的想法,当然这其中会冒有不被别人接受的危险。但是,当我们以这种可见的方式表明我们的价值时,我们有时会对这种结盟的方式感到吃惊。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声音,会有更大的阻力。但是这同时也是检视我们改革的一种手段,在挑战面前我们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价值。而且,在具体的面向大众的过程中,情况有时会超出我们的预想,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把它引向不可知的领域。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修正自己改革的思想并努力使运动朝着我们的方向走。这样,改革会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发展,我们在对现实的调整中实现自己的改革。而当我们把这些变化制度化时,他们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世界。下一轮的改革就在对这些观念的挑战中不断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取了精神的奖励。在第一阶段,我们超越自我,不再为自我的分离而痛苦,在第二阶段,我们在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获得了联系和支持。第三阶段,我们走入公共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第四个阶段,能够按本真生活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心灵的自由就是我们的自由!
回头看这些改革的步骤,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模式。但是仔细想来,这些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中国,但凡改革,大都是自上而下的,很少能有从下自发地发起运动。而这就决定了改革成为少数人的舞台,而跟大多数无关。究其原因,是跟中国的传统和制度有关,一线教师似乎没有这样的使命感,总觉得这是一件无关自己的事情,而上层的决策者也养成了独言的习惯,太大的责任心让他们太过关注自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就形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我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受益匪浅。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在《狗。猫。鼠》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非常非常讨厌猫,因为猫总是吃掉比自己弱小的动物,这就要说起鲁迅先生养的隐鼠了;那次,他回到家,问长妈妈(鲁迅幼时的保姆):“我的小白鼠呢?”长妈妈说:“被那只猫给吃了。”从此鲁迅就非常讨厌猫,憎恨它吃掉了自己养的小隐鼠。实际上鲁迅是讨厌那些当时欺压老百姓,做坏事的人,也就讽刺了那些令人讨厌的人。
鲁迅又写了平时与长妈妈朝夕相处的日子,又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但是她非常迷信,唠叨等。鲁迅非常喜欢长妈妈。《阿长与寻海经》写出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鲁迅经常看一本书,关于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这本书主要是宣扬二十四孝子的孝道。这篇文章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时。是鲁迅心中盼望的一个节日,但是那一天他却被父亲强迫读书,这是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制。无常是一个有人情味的鬼,为了一位母亲能够见儿子一面而挨了打。无常给鲁迅悲凉的心添了些安慰。
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快乐生活。
父亲被庸医治死,说明了当时草菅人命的实质。
后面写了他探求真理的欲望和他对范爱农的同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真本书使我受益非浅。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读书笔记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寒假读书笔记以及做读书笔记的误区,希望大家喜欢!
进入二年级后,孩子们进入了新阶段,课堂容量和知识难度上都比一年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记笔记可以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捋顺思路,还有助于课下的自主复习。正因如此,从二年级开始,记笔记这件事就变得尤为重要。
虽然孩子们爱上了记笔记,养成了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上课时看着做笔记的孩子们,还是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是由于一年级时没有培养好阅读、书写的习惯造成的。
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小朋友一直在埋头写写写,偶尔会抬起头来看一眼黑板,有时候还会和老师说:“老师您挡到我了!”。看起来非常认真,好像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做笔记的态度,然而这其实是孩子们在做笔记的时候的一个误区。
首先说说这样满堂记的危害。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写字速度通常都比较慢。因此,当孩子们想要把课堂上涉及到的所有内容都记录下来时必然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可以判断,如果孩子们整堂课都在记笔记,那听课效果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也许在你回忆刚才老师说的话的时候,一个重要信息就被你忽视了。所以说,“满堂记”这样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上面我们说了,做笔记不能“满堂记”,于是就会有小朋友想那我该记些什么内容呢?这个时候,就会有孩子遇到第二个误区,就是只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就好了。这样做虽然能够记录下要点,也不会把太多精力分散在记笔记这件事上,但是这种记笔记的方式,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这样记笔记比较机械,老师写什么,孩子们就跟着写什么,记笔记的时候容易不加思考,不容易培养抓重点的能力;二是虽然小学低年级阶段,老师们都会尽量把板书写全,但是说到底,板书只是一个引导性的东西,而真正的重点老师可能会在板书的概括之下反复重申,所以,如果笔记只是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很有可能会忽略掉一些最重要的内容,课后回想起来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
说完记笔记的方式,我们再来说说笔记的内容上孩子们容易遇到的误区。很多孩子记笔记的时候只拿一只笔,按照老师讲的条目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没有任何区分,打开笔记本你无法找到哪部分是重点,哪部分只是需要了解,或者是课外拓展的内容。这样的笔记如果让我打个分的话大概只能算60分。拿东学堂的课来讲,一节课2个小时,每节课的内容都比较充实,对于孩子们一节课认真记的话笔记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笔记的内容没有区分,所有的形式都一样,我们就很难在课后回顾的时候抓住重难点,复习的效率就会被拉低。所以说在记笔记的时候应该有所思考,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老师反复强调的,或是课上反复练习的,我们可以给他标记出来。当然,抓重点这件事本身是比较难的,需要逐步培养的,而且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甚至是初中生都很容易陷入这个误区中。
最后一个误区,我们来说说做完笔记之后的事情。很多孩子记笔记和积累的时候热情很高,但是下课之后笔记本往书包里一放,直到下节上课之前都不会再打开笔记本了。虽然看起来做笔记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这样做我们做的笔记也损失了很大一部分意义。记笔记本来是为了帮助我们捋顺思路,把课堂上比较重要的东西记录下来,以方便下课后的独立自主地复习。如果记了笔记之后我们在课下不去翻看它,那想必过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学过的知识就会全都还给老师了,这样做的笔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笔记本不光应该在课上发挥作用,更应该在课堂外发挥作用。
要点一:记笔记应该以不影响听课为前提
课堂效率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上课一定要听讲,很多时候,课上走个神儿,课下再想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都要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以课堂效率为主,即使是记笔记也不能以降低课堂效率或是不听课为代价。
孩子写字慢,上课的时候可能笔记才记了一半老师就又开讲了,这个时候应该迅速写下关键词,留好空行,然后紧跟老师的思路听下一部分,下课之后,通过回想或询问老师、同学的方式把笔记补全。
要点二:记笔记分区
记笔记的时候把笔记本分区是个特别好的习惯。分区之后,笔记的逻辑可以梳理得更清晰,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边听课边思考的好习惯。具体怎么分区呢?今天娜娜老师先说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距离页边1/3处打一竖道,2/3的部分用来记笔记,1/3的部分可以添加一些备注或是上课老师拓展补充的东西。比如二年级的课上会讲源流识字,有的时候我会在板书上画简笔图,这样孩子的记忆会更深刻,孩子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在这1/3的备注栏里画上这个简笔画,或是造个句子写在后面,加深印象。
再比如二年级的课上会讲人物描写,这个时候老师会讲很多例句,孩子们可以选择一、两个比较简单、有特点的例句记录在备注栏里。这样课后拿起笔记复习的时候人物描写的知识点会变得更好理解,可以减轻复习时的负担。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上课时遇到的问题简单记在备注栏里,下课后和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讨论。
要点三:记笔记应该有所区分
记笔记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捋顺思路,抓住重点,而要实现这个作用,就需要孩子们在记笔记时能够有所区分。比如在一些老师上课过程中反复提到反复强调的地方、或是老师已经明确说很重要的地方,换不同颜色的笔,或是标上小符号,如在小标前画个小三角、小五角星;再比如在上课没听明白的地方画个小问号,课下继续解决。这样一来,一是逐步锻炼孩子们抓重点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孩子们上课集中精力,并且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
要点四:笔记记完后应该时常翻看、复习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小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热情很高,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去鼓励的,但是课下就会放在书包里直到下节课才拿出来。我们说,如果笔记是是用来记的话,它的作用就损失了一大半,所以记笔记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后要时常拿出来看看,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家的孩子才2、3年级,还太小,能记笔记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报的课外班又多,想多给孩子留出来一些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所以觉得这件事在这个时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可是事实上,回看一下笔记是个省时又省事的事情。在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方法给家长,用来和孩子回看笔记,复习学过的内容:家长们可以每天抽出来五分钟让孩子拿着笔记本做小老师,讲讲今天课上都学了什么内容,可以把形式搞得有趣一些。这样一方面用很短的时间,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就可以让孩子复习一下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孩子抓重点和总结、复述的能力;而且养成复习笔记的习惯之后会给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当然,具体落实过程中,每个人都不相同,这里娜娜老师说的方法只是用来给家长们一个参考,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做笔记。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别忘记记笔记的真正目的是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帮助我们课下自主学习和复习。也许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很多小高年级的孩子们甚至是初中的孩子们都达不到,但是在孩子2、3年级的时候,让他们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并且引导他们去有效、高效地做笔记都会给之后孩子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的时候,孩子小时候每天只用一点时间培养出来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很多,要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从小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关于读书笔记摘录或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伊索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以他命名的动物故事集《伊索寓言》妙语连珠,生动有趣,机智幽默,说理深邃,极富谐趣,脍炙人口,因此深得全世界读者们的喜爱。
我也很喜爱《伊索寓言》这本书,每当我看到这本书总是爱不释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教育着我。其中有一篇撒谎的人对我的教育由为深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生了重病快要死了,于是他向上帝祈求祷告,并许愿说:“神啊,如果您能保佑我不死,我一定献上100头牛祭祀你们。”后来神听了他的祷告并治好了他的病。穷人能下地干活了,可他家里没100头牛,只用面团捏成一头头牛,向神还愿。因为他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所以神惩罚了他,让他做了一辈子的奴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守信用,撒谎骗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上面那个故事让我联想到,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有许多人私欲膨胀,贪图钱财,他们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择手段,大肆宣传虚假广告。特别是一些医疗机构也参与其中,他们明明没有高级的人才,也没有先进的设备,却大肆宣传他们有多少专家,有多少先进的检查设备,结果病人上当受骗,钱花了病非但没治好有的还越来越重,甚至被治餐治死。而那些害人者最终也落入法网,真是害人害己啊!我们一定要接受教训,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伊索寓言读后感《伊索寓言》里的精彩故事数不胜数,《有农夫与蛇》的故事,有《狗和狼》的故事,有《一个变成一百个的秘密》的故事,有《团结有力量》的故事等等,其中,给我印像最深的是《细心的狐狸》这篇故事。
《细心的狐狸》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很老的狮子,它很难找到食物,所以它就假装生病,让小动物们来看望它,然后乘机张开那血盆大口,把它们吃掉。有一次,狐狸也去看望狮子,快要到洞口时,它突然停下来,原来,细心的狐狸发现怎么只有进去的脚印,没有出来的脚印呢?狐狸跟狮子周旋几句,就赶紧回去告诉小动物们,以免其它小动物上当受骗。
我觉得故事里的狐狸非常细心,非常聪明,从脚印上就能判断狮子的诡计,真得很了不起,在这寓言故事里,虽然狮子是个大坏蛋,但它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来吃到食物,我觉得狮子也是很聪明,不过,它要是把这些聪明的主意用在适当的时候就好了。《伊索寓言》读书笔记1000字
我们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做其它事情上,都要向狐狸学习,遇事冷静,善于思考,细心观察,做一个勇敢聪明有爱心的小孩子。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虽然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虽然很短,却能变出很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将动物为主角的拟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将寓言故事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蚊子与狮子》,讲的是一只蚊子自认为能战胜狮子,想和狮子比比谁厉害,它吹着口哨飞到狮子那里,向狮子挑战。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脸都抓破了,还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非常得意,它继续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骄傲地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网上,被蜘蛛抓住了。在临死的时候,它悲叹道:“我已经战胜了强者,却被弱者所消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后面有能人。
面对寓言大师伊索的文章,会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它可以培养我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谛,领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读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长大了一岁,又积累到了一点经验,对生活看得更透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史中的财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 财务党史心得体会(八篇)
- 榜样2徐亚琴心得体会实用(通用12篇)
- 乡村旅游做足功课心得体会简短 乡村旅游的心得体会(七篇)
- 2023年党员组织活动会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3篇)
- 小班归属感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大全9篇)
- 慰问援外人员家属心得体会及感悟 慰问外派员工家属(9篇)
- 林业产业大胆探索心得体会 林业产业大胆探索心得体会怎么写(9篇)
- 英语真题做题心得体会范文 英语阅读做题心得(二篇)
- 互联网振兴乡村心得体会实用 互联网+乡村振兴实践报告(六篇)
- 最新无锡跨境电商心得体会报告(汇总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最新变形
记 读 书 笔 记 摘抄好词好句 变形记 读 书 笔 记 (通用8篇)34下载数 529阅读数 -
2023年
读 书 笔 记 摘抄读 书 笔 记 心得范文(汇总16篇)32下载数 450阅读数 -
2023年西游
记 摘抄读 书 笔 记 西游记 读 书 笔 记 摘抄(优质9篇)14下载数 324阅读数 -
最新
读 书 笔 记 免费摘抄 中华精神读 书 笔 记 读 书 笔 记 读 书 笔 记 (优秀16篇)28下载数 454阅读数 -
2023年名人传的
读 书 笔 记 名人读 书 笔 记 (通用11篇)30下载数 506阅读数 -
读 者读 书 笔 记 摘抄及感悟 越读 者读 书 笔 记 越读 者读 书 笔 记 (优秀15篇)27下载数 489阅读数 -
2023年寄小
读 者读 书 笔 记 读 者读 书 笔 记 (大全11篇)32下载数 989阅读数 -
读 书 笔 记 内容和体会 中华精神读 书 笔 记 读 书 笔 记 读 书 笔 记 (大全20篇)22下载数 717阅读数 -
童年
读 书 笔 记 摘抄 童年读 书 笔 记 和摘抄(实用15篇)49下载数 134阅读数 -
最新《猎人
笔 记 》读 书 笔 记 摘抄第1章 猎人笔 记 读 书 笔 记 摘抄(四篇)13下载数 981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