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 形势与政策课程心得体会800(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5:43:37 页码:11
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 形势与政策课程心得体会800(7篇)
2023-01-09 05:43:3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一

近年来频频发生计算机泄密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之间交叉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贪图方便。一些工作人员明知不能使用相关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面,擅自使用存储处理保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其二,心存侥幸。少数工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观念淡化,对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其三,观点错误。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有些工作人员错误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保密行为,错误认为自己不会产生事故;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工作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错误认为保密工作作用不大,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其四,不良习惯,相当一部份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几乎都是“善意”的过失,起因是个人在工作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主要表象: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密。二是不及时清理相关电子文档。一些工作人员长年累月处理相关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相关信息数日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隐患。三是公私不分。一些工作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其五,不及时清查和交接。离岗及调任时,不及时地对自己持有的载体进行清理和进行交接,留下隐患。

一、强加保密宣传教育,增强保密意识。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何时候均不容忽视。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部份工作人员、甚至极少数领导干部保密意识有所淡化,保密麻痹思想滋长,认为“周边无战事”,可以“刀枪入室,马放南山”了,孰不知当今世界并不安宁,缓和中蕴藏着动荡和危机,特别在科技、经济领域,没有销烟的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力度,经常组织单位人员学习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利用各种时机敲“警钟”,使全体人员认清:保密不仅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同时,要经常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保密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忧患意识,绷紧有密必保这根“弦”。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子文档有关管理规定,有条件的设立电子文档台账,明确电子文档复制、册除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连接互联网计算机的管理,严格遵守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针对目前普遍实行网络化办公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三、加强保密技能学习。为避免大量因无知造成事件,各保密单位应抓好保密技能的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避免“低级错误”。同时广大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保密知识,严格按章办事,熟知和掌握各种文件的收发、登记、清退、销毁、归档等操作规程,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四、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u盘和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保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及调任时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五、坚持保密检查制度。坚持保密检查制度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一环,各单位要坚持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相关工作人员要常过问、常督促本单位的保密事务,及时通报保密情况。同时,要加强保密室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总之,保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尤其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计算机及存储介质的管理,防范其泄密,是当今保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二

保密工作担负着保安全,保发展的重任,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而在和平建设年代,保密就是保发展。目前,我国计算机泄密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按照国家保密委原话说: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因此,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牢固树立新的理念。

近年来频频发生计算机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贪图方便。一些涉密人员和部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面,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其二,心存侥幸。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观念淡化,对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其三,观点错误。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有些涉密人员和部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错误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密行为,错误认为自己不会产生泄密事件。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错误认为保密工作作用不大,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其四,不良习惯,在近期发生的泄事件中,相当一部份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其泄密几乎都是善意的过失,起因是个人在工作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主要表象: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问题。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日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三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造成泄密。其五,不及时清查和交接。离岗及调任时,不及时地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和进行交接,留下隐患,造成泄密。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做好保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增强保密意识。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何时候均不容忽视。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部份涉密人员、甚至极少数领导干部保密意识有所淡化,保密麻痹思想滋长,认为周边无战事,可以刀枪入室,马放南山了,孰不知当今世界并不安宁,缓和中蕴藏着动荡和危机,特别在科技、经济领域,没有销烟的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力度,全体人员必须认清:保守国家机密不仅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大事,要绷紧有密必保这根弦。

二、加强保密技能学习。涉密人员要不断学习保密知识,严格按章办事,熟知和掌握各种文件的收发、登记、清退、销毁、归档等操作规程,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三、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优盘和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及调任时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

总之,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尤其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计算机及存储介质的管理,防范其泄密,是当今保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单位必须要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三

透过全面从严治党的教育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务必“严纪律、守规矩、多奉献”;务必从“我”做起,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三严三实”,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从严治党,务必从严落实思想建党。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党章为武器加强党性修养。务必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二是要是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核心,遵守政治规矩,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则要靠自觉。从严治党,务必从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历史已经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比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务必用心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学习,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

要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从严治党,务必从严加强作风建设。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黄冈市委“八简两风”和市委“十个严禁、五个严格”要求,从小事做起,严格规范个人的言行,争取成为一名“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党员干部。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坚定理想。为基层服务、为党的事业献身,忠诚党的事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成为全心全意服务于民的党员。[由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全党务必遵循的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党章为武器加强党性修养。“君子之修身,需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作为党员干部,务必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务必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高发,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惩治腐败,一方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透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潜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持续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四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二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作为一名在校学习的学生,我觉得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认知出现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愿意”,个别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这些是硬本领,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则是软任务,不一定要学;二是“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再来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课;三是“不必要”,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看报纸、上网、听收音机就行,不必非要来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程价值的认知出现了反差或者矛盾,这种消极的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个特点: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自我评价消极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思考,而事实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上课没有积极性。在周围的同学中,我觉得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感到满意,但是只有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听课,经过课堂教学,只有小部分同学对形势与政策有了兴趣和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部分同学感到未能从课程学习中直接受益,课程讲授也未能真正满足大多数同学希望能从课程中增强政治敏感性、了解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意愿。

以上是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内容的体会,和我对这门课的认识,以及根据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的认识提出的几点建议。总之,我觉得学习这门课是必要的,要使这门课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从学生自身方面加以认真对待,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方面也应得到完善。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五

摘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实践表明,近年来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尚处于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在加强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

关键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d3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15505

纵观国外有着成功反腐实践经验的国家,都是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全的廉政法制体系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依据。依法治腐,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识。党中央在十四大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十六大以后,又作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了廉政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行政监察法等一批法规制度,这些都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与重要载体。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强制性措施,是教育的辅助形式;教育重在倡导和自律,而制度则侧重于约束及强调他律;有效的监督必须依托于制度的强制力,没有制度的保障是苍白无力的监督。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没有教育的制度是没有灵魂和基础的制度,制度离开了监督就会形同虚设,监督离开了教育和制度就会无所适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教中有督,督中寓教,制度与惩治相贯通,使这一科学的治理腐败体系达到高度统一。

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胡锦涛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2]回顾这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走过的历程,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越来越紧迫,将其提上重要日程是当务之急。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是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由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也影响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落实。梳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规律,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扎实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制度建设落后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表现

制度建设既包含着制度设计,也包含着制度的执行、落实。在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抑制、事后严惩的反腐倡廉机制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上不能紧跟新形势的发展,行动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不能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缺乏针对不同时期易于滋生腐败的领域、环节、人群来加强和改进预防治理机制,导致制度“虚设”“虚位”,甚至“缺位”。

(一)体系不完善

一是制定制度不严肃。当制度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执行落实遇到现实困难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修改完善;甚至在一些制度已完全不合适宜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有效的清理和废止。部分制度在制定时调查研究不够,甚至出现漏洞和盲区,给制度执行造成障碍[3]。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刘蓉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

二是体系不完善。传统领域的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新的重点领域制度建设滞后。对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制度设计关注不够、研究不充分,立、改、废程序不健全。从整体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来看,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方”问题,未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全面、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这样就使制度自身处于低水平循环运行状态。

三是一些制度在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上,裁量幅度过大,规定得过于宽泛、笼统、不明确,弹性过大,难以定性量化;实体性规定多,程序性规定滞后,缺少执行标准、检查或考核措施,导致具体执纪执法中较难掌握尺度,其结果必然是制度规定的变形走样,甚至形同虚设。

(二)设计不科学

一是抽象性。一些定性的条文,可操作性不强,规定得过于笼统,虽有些带有“严禁”、“不准”等强制性字眼,但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的相关规定,导致在具体实践中不便操作,其效果停留在宣传号召上。

二是片面性。一些制度设计者常常根据反腐倡廉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只注重责任性规定而未考虑其他制度规定,忽视利益调节和保障性、激励性措施,制度仍存在不够协调、不够完善、配套未及时跟上等现象。导致在具体执行中容易出现部门之间相互依赖推诿、被动应付等问题,有选择性地执行某些对自己有利的制度,有意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制度。搞弹性操作,搞下不为例,导致制度被架空。

三是滞后性。一些制度已落后于实践,有的制度规定没有及时修订、补充或完善,制度制定的整体性、超前性、预见性少,在反腐倡廉形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又不善于作出实时的调整,在所暴露的问题已成共性后,才组织力量制定制度进行治理。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赶不上腐败本身的变化速度,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三)运行不通畅

一是执行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缺乏协调统一。评、查、究主体不明确。任何部门都可以管制度,但又都不专业和系统地管制度。由于制度规则的执行主体以及承担的责任等不明确,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推卸责任,制度被架空。

二是运行控制不力,权力运作缺乏规范。一些决策忽略规则和程序,缺乏监督引导,透明度低,往往处于封闭运行状态,外部无法监督。制度的考核评价标准不明确,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尚无有根本性、有力度的、规范的检查考核程序,使一些制度流于形式,制度建设得不到有效实施。

三是惩治不力,违规成本低。对违规违纪惩处不到位,避重就轻,对决策失误纠偏、追究不力,削弱了党纪国法的威严,极大地破坏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四)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是制度多为虚设。有的制度过于笼统,流于形式,疏于分析研究,照抄照搬的情况比较普遍,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监督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敷衍应付,束之高阁、功能虚化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规则严而疲软。重实体不重效果,有些好的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执法不严问题依然存在。硬性规定虽明确,但遇到利益矛盾冲突时,常常出现“踩红线”或变通现象。

三是制约机制乏力。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特权思想严重,搞“家长制”“一言堂”。法律意识不强,把制度变成教育别人的工具,对自己的制约却远远不够,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权位因素作用下,一些潜规则代替了制度。

二、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认真探索,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从源头上寻其原因,以找出我们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当中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认识僵化

社会廉政传统缺乏,责任感退化,思想认识僵化使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受传统思想观念的计划经济时代思维定势的影响,设计制度时偏重引导和疏导,把制度的执行更多地寄希望于自律,忽视了新时期各种因素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忽略了制度应有的强制性和对违纪者处罚的必要性,忽略了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现实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制度制定有人抓,制度汇编精美、洋洋大观,而制度贯彻落实则放任自流、无人负责;制定制度时缺乏系统性、前瞻性思维,制度单件性、现实性的多,整体性、超前性、预见性少;一些制度设计和运行的结果,往往与预期效果出现较大反差,在反腐倡廉形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又不善于实时调整,导致制定制度建设存在明显滞后。

(二)体制制度漏洞

制度建设重视不够、流于形式,体制制度漏洞使制度运行困难。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设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反腐倡廉的教育机制、监督机制、改革措施和惩处机制,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制度来固定、保障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中国在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是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仍然处于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过程之中,制度建设作为与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相配套的重要内容,必然受制于当前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各种漏洞和缺陷。权力运作缺乏规范,透明度低,制约与监督意识淡漠,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环节要么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要么相互脱节、各自为政;要么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要么执行制度不严,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这些都导致了制度运行处于低效率状态。

(三)法纪观念不强

法纪观念不强,影响制度执行。反腐倡廉建设需要有社会思想基础,更需要有强制的法规作保障,法制建设又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制度立法滞后,重要原因是制度的执行仍然受特权思想干扰和制度意识缺乏的限制。失去必要的法规体系,就会使反腐倡廉建设犹如一盘散沙,同时让反腐倡廉建设失去重要的依靠。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些地方在约束权力、预防腐败方面存在的某种倾向:执行制度时,有的有规不依,有的变通规避,有的标准多重,有的奖惩不明,结果导致“雷声大雨点小”,“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念在嘴上”,“牛栏关猫”等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巡演”。对“一把手”监督流于形式,当制度的矛头指向执掌权力的领导干部时,制度的推行常常会受到特权的抵制;普通干部群众制度意识的缺乏也是制度执行难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内有些制度之所以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致使执纪执法总体上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原因之一就在于党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与制度意识不强,导致制度缺乏权威,难以贯彻执行。

三、对策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反腐倡廉起步阶段,确实对某些问题和领域很少或没有触及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的改革创新、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等环节不可能非常完善。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和原因,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抓住时机,趁势而上,加强制度建设,拓展领域,深化源头反腐倡廉工作。

(一)强化机制建设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制度建设要动态地满足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需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强化思维审视,构筑制度网络[4]。在此基础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腐败现象的特点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大力拓宽预防腐败的领域,制定有效的防治腐败的制度,并适时予以调整,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让制度之网恢恢,疏而不漏。构建科学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的法制化和程序性建设,以更加严明和更有刚性的制度来防止制度被歪曲、篡改、滥用,来抑制、弱化制度执行中的主观随意性及其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倾向。通过建立健全基本涵盖反腐倡廉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和内容的制度,形成系统协调、结构合理、主次分明、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反腐倡廉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制度规范权力行使的根本性作用,实现依靠制度和法制而不是依靠人治来解决腐败问题。

(二)强化科技手段

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执行的全过程,建立制度运行的动态监控和评价机制。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对科技手段的运用。故在实践中应该树立廉政新理念,注重运用科技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强化监督,提高反腐倡廉的科技含量,筑牢反腐倡廉大堤。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反馈和处置机制,完善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注意分析网络舆情,加强信息反馈、加强电子监控、加强监督检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情执法,防止制度在执行中变形、变软[3]。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都在于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践行反腐倡廉的实践过程中,要把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敏感的热点作为第一信号,及时研究解决制度建设如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着力以科技手段层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强化科学评估

由于过去在制度建设上长期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一些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实施效果不明显,除了有的在实质内容上确实存在科学性、可行性不强的问题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其结果必然是制度规定的变形走样,甚至形同虚设。这是因为其间有一个制度的异化规律,所以我们要研究解决制度的变异问题。前苏联的“疗养制度”变为“特供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当今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一些初衷很好的制度,最终却演变成了“豢养腐败”的制度;还有些制度则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对此,必须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规律,及时对现有与反腐倡廉相关的制度进行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加强对制度的检查、反馈与创新。加强制度的程序化建设,认真实施综合评价,推动制度本身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推动权力行使者依制度用权。

(四)强化责任追究

有效的制度执行力,是树立制度权威的重要保证。“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5]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一些消极腐败问题频频在某些领域发生、蔓延,并不是这些领域缺制度,而是缺使制度活起来的机制;并不是缺条文,而是缺使条文具有约束力的办法。于是有法不依,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盛行。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自身执法违法,社会就更“无法无天”。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中,对一些过于集中又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要严格规范,合理配置和科学分解,使权力运行规范化、程序化,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因此,一方面要推进廉政理念教育,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奖惩的办法,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谁违反制度就追究谁,上下同等,人人平等。再多的制度不如一个追究,必须让制度制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惩戒效应:一是对执行制度得力者表扬奖励,对失职、渎职、执行不力者批评教育乃至责任追究,对违纪、违规者给予严肃处理;二是切实加强对变通制度、打“擦边球”行为的惩处力度和责任追究;三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把严肃执纪、加强责任追究作为重要职责,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

四、结语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至关重要,就在于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必须依靠制度贯穿其中。教育要靠制度来保证,监督要靠制度来落实,改革要靠制度来巩固,纠风要靠制度来深化,惩治要靠制度来规范。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又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反腐倡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主动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证。依靠制度反腐是理性而符合法治精神的反腐思维,制度本身具有庄严的权威地位、普遍的适用范围、刚性的约束效力、深邃的人性因素。在一个真正的制度化国家,制度是至高无上的。反腐倡廉制度重在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全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系统、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在重视实体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程序制度建设。在制度伦理方面,要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建设一个科学有力的制度环境;在制度内容方面,要注意制度的前瞻性、超前性,要根据权力内容、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以及超越权限和违规用权应受的处罚等,从制度上加以明确规定;在制度结构方面,要努力规避制度冲突,使各项制度彼此衔接,措施到位,减少“制度真空”和“管理真空”,真正发挥制度的整体合力。中国特色党风廉政之路就是要建立一套充分发挥民主的科学监督体系,完善对权利分配和制约的法规制度,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0-01-22]

[3]李莹.让制度织牢反腐之网[j].瞭望,2011(6):74-75.

[4]任建明.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现状与趋势的宏观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3):

[4]胡星斗.建立现代反腐败制度[j].检察风云,2005(11):32-33.

[5]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c]//张居正集.武汉:荆楚书社,1987:96.

[6]许连纯.廉政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的创新[j].学习论坛,2009(3):25-28.

[7]刘剑英.制度反腐的重点问题研究[j].当代社科视野,2010(12):45-46.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六

为及时掌握维稳工作的矛盾隐患和薄弱环节,适时做好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确保藏族乡社会稳定,根据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有关文件要求,现就我乡第二季度维稳形势分析研判情况汇报如下:一、维稳形势今年一季度,我乡共排查矛盾纠纷xx起,调处xx起,调处成功率100%。乡综治办接待来访2批x人,无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治安案件1起,查处1起,无刑事案件。

分析一季度以来维稳形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矛盾纠纷主要以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为主,草场纠纷较去年相比有明显下降。

2、信访案件主要以涉及困难群众求助,群众生产生活矛盾纠纷和草场纠纷三个方面问题。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围绕平安xx、和谐xx建设

今年以来我乡主要狠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坚持重点排查和矛盾化解制度。加强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越级上访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在全乡范围认真及时开展矛盾排查,各村正常除每月15日上报排查情况外,对重大问题和敏感矛盾要求实行日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消除维稳工作的隐患。

2、坚持落实好宣传教育制度。以“防范抵制邪教,净化社会环境”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自己诉求。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和僧俗人员的管理及外来流动人员的摸排和监控,坚决防止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组织渗透。

3、坚持对重点上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为做好重点上访问题化解工作,避免再次重访,乡政府对重点问题,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解决。

4、继续坚持巡查和预访制度。为防范未然,组织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巡逻队不定时巡逻,同时督促村级开展巡逻,干警巡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促进治安状况好转。

5、继续坚持主要领导直接组织参与维稳形势研判制度。为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全乡维稳工作形势,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综治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分析、研究全乡综治维稳工作形势,进一步摸排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了解哪些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哪些是需重点防范和解决的问题,以便准确做出预防对策。同时,要求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要根据本村、本单位工作性质,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治安形势分析,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情况,将一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三、工作重点总体来看,目前我乡的维稳形势良好,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隐患,部分村农牧民要求分配村集体草场或者分配村集体草场奖补资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可能引发上访,其它不可预见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这方面也有可能引起群众上访。根据以上问题,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做好各类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由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对所包村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地排查摸底,着力抓好由草补政策所引发的矛盾等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的热点问题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梳理,落实到人,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尽最大能力加以解决,对无理要求,要坚决回绝,打消其认为通过上访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的幻想,真正做好“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2、继续开展好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反邪教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责无旁贷、都不能麻痹大意、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坚决防止“xx”、“xx会”和“xx圣灵”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在我乡渗透,做好防范控制,宣传揭批等方面的工作。深入开展“无邪教乡”和“无邪教村”的创建,不断巩固“无邪教乡”成果。

3、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对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增强群众安全感。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整治行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4、针对在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中突显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深入各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政策法规服务,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以会代训、简报、宣传栏、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在各村群众中继续积极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法律七进”各项活动,顺利推进“六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推荐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心得体会实用七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我局审计辖区内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平稳。现将我局上半年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上半年我局对综治创安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社会管理稳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审计保证率,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工作,避免重大事件发生,确保社会平安,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单位成立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责任,建立综治创安一票否决制,把创建工作纳入单位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与全单位其它工作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不断提升防控网络建设的力度,整体推进综治创安活动向纵深发展,社会治安成效显著。

(一)社会管理稳定宣传有力

年初,我局努力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维护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治安普法教育,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增强服务改革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能积极配合县综治委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自觉参与各项活动。

(二)社会政治稳定良好

我局以“不进京、不到省、不上市、不出事”为目标,深入动员,全面部署,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确保审计干部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中去。上半年形势总体较好,无一例越级上访。

(三)社会管理状况总体平稳

我局根据上级安排,积极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没有发生治安灾害事故、无邪教、确保社会治安局面稳定。

(一)社会治安形势总体情况分析。

我局积极做深做细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全面的掌控力度。从加强治安宣传,树立群防群治观念,强化不稳定区域控制和监督上着手。整个上半年我局辖区内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刑事、治安事件,确保了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二)“三个排查”等工作情况分析

我局建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上半年共排查调处成功率为100%,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1、局重点整治领导小组和重点整治工作队要全面督促、指导整治工作的开展,针对已经拟定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督促开展工作,重在抓落实,避免出现走过场现象发生以及出现整治死角和盲区,单位内部要加强干部职工日常性法制教育,增强预防抵制违法犯罪能力,提高本职业务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和查处纠正在建工程中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杜绝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重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广,对全局乃至全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局势,举一反三,查找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长效机制,把整治工作与平安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迎接年末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

目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较好,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继续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法治教育,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坚持对职工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科技文化、法制”等内容的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综治意识。

(二)继续开展“文明股室”、“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检查评比活动,做到移风易俗、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帮互助、文明交往,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实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不断提升单位文明细胞的创建水平,有力推进文明建设的开展。

(三)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性组织对建筑工地、财务室、办公室、档案室、现金票证、贵重物品等重点要害部位开展安全保卫大检查,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落实“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四防防范措施。

(四)建立节假日安全值班制度。凡有重大活动和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局领导轮流进行带班,股室负责人值班,并积极稳妥处置好各类突发性事件,防范于未然。

(五)建立重点人口、帮教对象、外来人口的管理。对重点人口和帮教对象采取依法监改、秘密控制、公开教育、教育疏导的管理方式,定期进行回访和教育。

(六)切实作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获取有关社会治安问题的情报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上报县综治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