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之梦第20集心得体会如何写 筑梦中国第一集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4:50:39 页码:11
中国之梦第20集心得体会如何写 筑梦中国第一集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9 04:50:39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中国之梦第20集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__年世界杯、20__年奥运会、20__年世界杯、20__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

女排姑娘们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跨越大海,中国女排又一次踏上了世界大赛征程——

9月14日至29日,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包括朱婷、袁心玥等奥运冠军在内的16名队员随队出征,开启卫冕之旅。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蕴含在一场场世界大赛、一次次巅峰对决中。

20__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国女排在0比2落后意大利女排的情况下,一路逆转,最终3比2夺冠;

20__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拿到里约奥运会金牌;

20__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奇迹般地连扳三局逆转战胜俄罗斯,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得金牌;

从世界杯冠军到世锦赛冠军、从奥运冠军到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创造奇迹、铭刻历史。

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样疾速凌厉,为球队拿下一个个关键得分点……这是20世纪80年代,郎平和中国女排给全世界观众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之前的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当教练决定让郎平担任主攻手时,引发了争议和担忧——名不见经传的郎平刚从业余体校被选进北京青年队时,身材瘦长,各项素质较差。

但郎平没有让人失望,经历了一年超乎寻常的极限训练后,在曼谷亚运会上几场关键比赛中,她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喝彩。

女排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中接续传承。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折桂,这是她们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二年,她们又在世锦赛夺冠。但在体育赛场上,挫折和考验如影随形。

1984年的洛杉矶,是郎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小组赛,她们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队。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之后她冷静思考分析,找出了发挥失常的原因。

在全世界瞩目下,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一场漂亮的3比0,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

“真正让我们为女排骄傲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从不放弃。”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中国女排的过去和现在。

20__年,雅典奥运会。成为夺冠热门的中国女排面临重重困难:为中国女排夺得20__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受伤缺阵,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不过,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越勇,最后杀入决赛。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比2逆转击败对手,时隔20年再次获得奥运会的金牌。

20__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面临的是比上次更困难的局面:女排在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队伍人才断档、后备薄弱,甚至连基本功、心理素质都不过关,想出成绩难度极大。

但郎平又一次证明了她“铁榔头”的坚决:“接!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没问题!”

有心如此,然而现实残酷。

20__年9月,郎平重新执教不到100天时,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先输泰国又输韩国,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

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弟子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历史惊人地相似,奥运会再次成为郎平的“逆袭之战”。

20__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败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

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不仅力克东道主、上届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许多人与30多年前一样,再次因中国女排而感动落泪。

“我觉得我心中拥有梦想,有目标和追求。选择了排球的职业道路,能取得成绩,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每一场球的胜利,争取最好的成绩。”在排球生涯取得诸多成绩和荣誉后,当今的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多了几分深刻体会,“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里,女排精神的传承是激励我取得进步的原因。”

我们赞美女排精神、追随女排精神,其实也是在追寻自己不忘初心、奋斗到底的人生价值。

观看比赛时,我们欢欣鼓舞、感动振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自己的观众,一样需要面对竞争,为了更好的未来奋斗。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女排精神连着时代发展,反映着时代精神。

从起点到低谷,从低谷到高峰,中国女排有自己不变的底色,有接续传承的精神。

女排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最深刻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斗志满满,从不轻言放弃。

对于中国之梦第20集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辉煌中国》21日晚播出第三集《协调发展》,揭秘中国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世界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该片认为,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独特方案。

就扶贫攻坚而言,中国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被调动起来:财政扶贫,国家设立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2017年就超过860亿元人民币;交通扶贫,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99.9%的乡镇都已通车;水利扶贫,贫困地区1亿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0%。

此外,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等,令上千万中国贫困户走上了创富路。全国17.6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34300多家民营企业亦参与了这场攻坚战,他们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中国所有贫困村。

片中提到,中国要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而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99克拉克赞赏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如今,中国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

该片总结指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宏大誓愿,是人类历史上温暖的一页。

对于中国之梦第20集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一夜之间,小伙伴们关注的“中国首富”突然换人了!2月3日,20xx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李河君以1600亿人民币的资产,战胜马云(1500亿元)和王健林(1550亿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这个李河君是谁,他凭什么能把如日中天的马云挤下去呢?

他是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汉能又是干啥的?中国,不,是全世界薄膜发电领域最大的公司。薄膜发电又是什么?无污染、可弯曲、更轻薄的太阳能薄膜电池,能贴在衣服、手机、汽车等几乎所有的地方,然后就可以给你的手机、ipad等随身携带的设备充电了!

而在他成为首富前一天,记者很凑巧地采访到了他。快来看看他都说了些什么吧!

问:当听说您可能成为中国新首富时,您是什么感觉?

李河君:坦诚讲,对于首富的事我并不当回事,并不当真。挣大钱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说要做首富,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干大事。

人在世上走一趟要干点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干点事。你有1000亿、20xx亿,如果做不成大事也不够。如果你有10个亿能做成大事也ok。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才能挣大钱?我挣大钱的诀窍就是为理想而干,为梦想而干。当你为理想、梦想而干的时候,你坚韧不拔努力的时候,你就会走运,顺便赚钱,那个钱就是大钱。如果就只盯着挣钱,是没有人能做成的。老天一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所以,一定要为梦想而干。也许我这个人比较理想化。

其实,我本人以及汉能所有高管之前都是不缺钱的。我们以前是做水电站的,收入很稳定,我们完全可以天天打高尔夫球。我们为什么冒这么大风险转型去做薄膜电池?因为我们相信薄膜发电能改变世界,改变能源格局。一个伟大的企业不是说你给社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吃好喝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能改变世界,带来更大的向上向善,提供一种精神的指引。

我们希望这轮能源革命,中国人能领先一把。我们的梦想就是像苹果在美国、三星在韩国一样,成为中国企业的国家名片。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家才能获得成功?

李河君:企业家跟冒险家或赌徒最大的区别在哪?企业家知道这个事情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样,同时结果发生时他能承受,这就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表达。

关于企业家精神,我有一个体会。好多年前,我看了一个电视剧叫《乔家大院》,去年我专门到山西参观了乔家大院,他们有副对联特别好。上联是:“经商有道惟存厚”,我给它改了一下——“经商有道惟存信”。核心就一个字“信”字,你有信念了,别人信你,你就有信誉。下联是:“处事无奇但真实”,处理事情没什么诀窍,你得真实。你肯定有毛病,有缺点,但是不要紧,你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露出来就好了。

问:“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这句广告语现在颇为流行,背后代表着怎样的能源利用理念?

李河君:人类第一次钻木取火时,就是通过燃烧获取能源的。此后,不管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是现在流行的页岩气,都是通过燃烧取得的,人类不得不忍受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排放,雾霾的形成就与之有一定关系。

而薄膜发电的最大不同是,让人类像叶绿素一样直接把光能变成电能,没有媒介,完全不用燃烧,直接利用,没有污染,而且太阳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也许有一天,当人类大量直接用太阳能的时候,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所以这是人类的终极能源利用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

问:薄膜太阳能引领的移动能源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将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河君:人类每一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能源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通过燃烧煤炭导致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石油替代了煤,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汉能大楼顶层铺设的薄膜电池)

什么新能源?我的结论是——光伏太阳能,太阳能有晶硅光伏电池和薄膜光伏电池,而后者是未来的方向。为什么?因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薄膜化、柔性化的特点。薄膜电池每平方米组件的重量大概是晶硅电池的1/10,而且可以像衣服一样裁剪,广泛应用到移动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特种装备、太阳能无人机、卫星等高科技领域。

于是,不仅是办公楼、住宅能发电,我们每个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背的包、用的手机、开的车,只要贴上薄膜电池,就能成为发电站,能源将无处不在。移动能源让人们的生活更自由,人们获取能源的方式会变得更方便、更便宜、更环保、更智能。也许30年、50年后,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时,能源不但不会缺乏,可能会过剩,这是我最大胆的判断。

(汉能太阳能电池车)

移动能源还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各种电子产品、电动汽车、无人机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直接产生对移动能源的巨大需求。比如,现在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0万辆,到20xx年至少超过1000万辆。现在6平方米的车顶铺上转化率30%的柔性薄膜发电组件,晒4个小时,一辆汽车可以跑80-100公里。边跑边充电,从这个意义来讲,充电桩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再比如,到20xx年,全球90%的人都会拥用一部智能手机,超过60亿部。每个智能手机一年发电量大概为4度电,60亿部手机就是240亿度电,再加上平板电脑等,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半年的发电量!

(汉能展示的薄膜电池背包、外衣等户外装备)

此外,户外装备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个未来市场可能超过8万亿,这些市场如果全部都是由高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能源,市场将非常大。根据我的判断,20xx年,全球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应该会占全球所有一次性能源的一半以上。当汽车能够大量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时候,石油就会面临挑战。

问:对于您的宏伟设想,有人认为,会成功是一回事,能成功是另一回事。您对此如何看待?薄膜电池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李河君:这件事并不是“会成功是一回事,能成功是一回事”,而是“已经在成功”了。我们现在就像卖一种产品一样,我需要卖1000个,但我已经卖了10个了,卖1000个只是时间问题。关于困难,主要是人们对薄膜太阳能还有一个认识过程,很多人不认识、不了解。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还需要国家支持,需要更多资金去把产能扩大,这样就可以推出更多应用,现在的产品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没那么多产品可卖。为此,我们要开启20xx年全球薄膜发电产品创新大赛,面对全球专业人士打开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的平台,鼓励大家用薄膜发电共同创业,也希望更多人理解什么是薄膜。我相信,产品的大规模普及估计两三年就能做到,会快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这个行业会有一个爆炸性增长。我希望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因为这个市场很大,根本不存在竞争的问题。

问:既然是能源革命,肯定会触及传统能源企业的利益,这方面的阻力如何去面对?

李河君:对,现在传统能源企业的市场很大,汉能直接替代它们需要很长时间,我估计暂时它们不会把汉能当回事。

但如果全球有100家、1000家、1万家像汉能的企业,从长远看,对传统能源企业包括电网、石油、煤炭、核能等能源企业的威胁将非常大,能源格局被改变,地缘政治格局也会被改变。不过,中国人很有智慧,还是会有办法应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