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 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总结(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7:53:20 页码:11
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 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总结(8篇)
2023-01-08 07:53:20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充分把握今年以来工作调整和政策衔接的空窗期,对攻坚期内推开的扶贫项目资产、扶贫档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全面清底,不留尾巴。一是全面开展攻坚期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在2020年基本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完成xxxx个项目的清理核查,进一步厘清资金来源、查清资金去向、核清项目情况、规范运营管护、规范项目档案。二是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完成xx个部门、xxx个贫困村、xxx个非贫困村及xx万卷一户一档的资料整理,全部完成后,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移交县档案馆。三是全面进行攻坚期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重点对小额信贷、光伏补贴、雨露计划、孝老爱亲等到村到户政策进行全面盘点,发现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兑现。共核补小额信贷xx户、雨露计划xx户、孝老爱亲xx万元。同时,对照国考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发现的xx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总结形成《xx县脱贫攻坚成效汇编》《xxx县贫困村脱贫档案》《xx县百户脱贫案例》等三本资料汇编,全景式再现、全程式记录过往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紧紧盯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由村到乡到县自下而上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确定390名乡村两级信息监测员,返贫风险每月监测;与医保、残联、民政、教育、水利、住建等部门,自上而下建立信息共享预警机制,重点数据每月调度。二季度动态调整后,脱贫人口自然减少xx人、新增xx人,全县脱贫人口变更为xx户xx人。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新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原有“两类户”按照xxx元收入标准重新归类后,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x户xxx人、严重困难户xxx户xxx人。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上半年资助学生xxx人次、xxx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低保户xxx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xx户、贫困残疾人家庭xx户、贫困边缘户xx户;1-8月住院xxxx人次、综合报销xxxx万元、报销比例xxx%,慢性病报销xxx人次、xxx万元、报销率xxx%,双签约服务xxx户次。五是接继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向x个易地搬迁安置村派驻工作队xx支,联合移民党支部或迁入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新安排资金xxx万元,对移民小区后续产业进行扶持,充分吸纳搬迁劳动务就业,有劳动力xxx户搬迁家庭,实现就业劳动力xxx人,达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要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围绕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对标中央和省市的政策举措,全面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保证务工就业、乡村建设推进等方面工作落实,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迈好第一步、破好第一局。一是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安排资金xxx余万元,重点支持旅游康养、中药材产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在成功进行xx、xx等村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借助全市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政策机遇,重点支持xx个村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促进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安排专项资金xxx万元,对包括非贫困村在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网络信号等问题进行支持,特别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对中心村和空心村分类支持,逐步解决视觉贫困问题。三是全力推动务工就业,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扎实推进稳岗就业,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xx人,比上年增加xxx%;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全县贫困人口由x户、x人减少到x户、x人,x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为了贯彻落实好《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zsj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县委x届x次全会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查考核不减原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产业就业扶贫增收入、以保障性政策落实减支出、以扶志扶智强后劲、以建好用好基础设施稳支撑、以持续做好帮扶助发展,建立防返贫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左右,稳定解决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村基础公共设施管理规范、良性运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坚持多措并举,增加产业性收入。围绕林果、棚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类型,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技术服务,为贫困户配齐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时解决技术帮扶“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广“期货+保险”模式,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后整理政策扶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贫困户在全产业链增加收入。着力解决脱贫户长效产业基础不稳固,收入不稳定、不持续问题。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拓展多元就业体系,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保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好学用脱节问题,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能。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发挥苏陕扶贫协作和大行业、大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使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达到总劳务输出的一半以上。支持返乡、返村人员创业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巩固生态扶贫原有措施,全县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特设岗位x个。进一步拓宽本地企业吸纳、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安置、能人大户带动等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x人稳定就业,低保线以下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残疾或不便远出的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益特岗、专岗实现就近就业,2021年前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脱贫户不脱岗。

3.深化“三变”改革,增加资产性收入。通过“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潜能,促进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化进程,获得稳定分红收益。对x个贫困村已经支持到位的互助资金加强管理,对其带动脱贫情况进行绩效考核。鼓励村党支部、村委会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同时防止“一股了之、一合了之”等问题。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配股等形式,壮大资本金,增强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执行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4.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持续落实“三共同”工作办法,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养老保险政策,确保脱贫户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x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做到低保政策全覆盖,符合五保条件的要做到五保政策全覆盖。对在册贫困户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实行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特殊贫困群体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

5.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坚持精准施治减少患病贫困人口存量、精准预防控制患病贫困人口增量“两手抓”,完善“四重保障机制”,严格执行《x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办法》,做到日常门诊救助、特殊慢性病及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全覆盖。对贫困户大病患者进行精准救治,做到大病救治全覆盖。加强全科医师团队管理,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开展签约服务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加大明察暗访及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挂钩,确保应签尽签,服务到位。加强贫困村卫生室管理,全力推动村医服务补偿、培养培训和养老保障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实行村医县招镇管村用,不断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完善“救护车辆+医疗设备+全科医师团队+远程医疗”流动医院模式,开展流动医院巡回医疗服务,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减少医疗支出。完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用大数据精准监测农户健康状况,预防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

6.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各学段学生精准资助不落一人。夯实“七长”责任,落实控辍保学十项制度,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政策,确保全县贫困户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建好管好镇街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7.弘扬时代新风尚。大力弘扬x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各类评比竞赛活动,积极宣传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摆脱对扶贫政策的单纯依赖。提升“一约四会”管理水平,着力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消费、炫富比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歪风陋俗。

8.加强教育培训。继续深化“扶志六法”和“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依托“农民夜校”“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加强教育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尊、自爱、自强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和有市场头脑的现代农民。

9.注重激励约束。不断提高“爱心超市”管理水平,并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发展动力。实行反向约束,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建立失德、失信、失孝负面清单。对失德、失信、失孝人员,由镇村党组织及乡贤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屡教不改者,可采取司法干预办法,强制其依法尽责尽孝。

10.推进典型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脱贫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模范先进事迹,激励更多贫困户见贤思齐,实现高质量脱贫。

11.突出重点帮扶。强化针对性帮扶,解决脱贫信心不足的问题。关注农村单身和发展信心不足的贫困群体,通过各级群团组织、社会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

12.全面巩固“两房”建设成果。对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确保农村居民住房安全。2020年,对全县x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全面排查,彻底解决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x月底前全部入住,年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持续加强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建设,落实好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开辟就近就业产业门路。全面推行安置点社区化管理,提供城镇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13.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完善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建立基础设施管护专项基金。以村为主体,建立以涉农整合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为主要来源、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和社会捐助为补充的村级基础设施管护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正常运行。

15.健全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政府主体责任,采取行业监管与镇村管理相结合、行政主导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基础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确保基础设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制度保障、管护到位,实现建得起、用得上、不废弃、长受益。

16.开展贫困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五大行动”,严格对标对表,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17.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沉痛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夯实“三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全面整改、立行立改、真改彻改。对中省市反馈的各类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全面开展“回头看”,对脱贫攻坚工作大核查,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镇街(社管中心)和相关部门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解决好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缺项漏项和不达标问题,确保攻坚期末脱贫户全面达标不降档,各类问题整改彻底并取得实效。

18.强化带贫益贫长效机制。制定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指导意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明确贫困户股权配置,赋权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大龙头企业特别是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增强其带贫益贫的积极性。支持龙头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借还+”模式,与集体经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配套生产经营设施,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强化开展产销对接,推进消费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主题园区,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带动贫困群众在二三产业增收。建立电商扶贫线上线下馆,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增加贫困户农产品市场收益。

19.建立实时监测预警机制。以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整合卫健、医保、教育、民政、应急、公安等部门数据信息,提高贫困村、贫困户数据信息运用水平,实现全县扶贫开发数据信息化,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依据监测预警信息确定已返贫和需巩固提升对象清单,逐一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其稳定脱贫不返贫。

20.坚持政策措施稳定不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2017年以来的脱贫户要严格落实“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做到政策落实不改变,结对帮扶不脱钩,收入监测不间断,督查考核不放松。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非贫困村给予适当帮扶和支持,对出现大病、残疾、灾祸的非建档立卡人口(边缘户)争取政策,最大限度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防止出现新的贫困。

21.持续推进社会扶贫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帮扶工作力量,提升单位包村、干部联户、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水平。在持续做好国企合力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x”帮扶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好中央定点扶贫、苏陕扶贫协作、“万企帮万村”、“两联一包”、军地帮扶、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驻村联户帮扶等工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22.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坚持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逐个整顿,整顿一个、提升一个。认真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集中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大整顿,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扩大村级“两委”班子“一肩挑”比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扎实开展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每年至少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集中轮训一遍,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执行政策、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加大从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贫困村每年至少培养1名35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带动性。强化帮扶力量,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抓好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培训,增强发展经济、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能力。

(一)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责任。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始终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进一步深化“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包抓镇街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坚持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工作制度,做到县级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村,镇街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户“全覆盖”。各镇街、县级相关部门要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抓好督导落实,确保任务细化到量、具体到点、落实到人,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优化扶贫资金投向。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2%、增幅不低于上年20%的要求,足额落实财政配套扶贫资金。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夯实资金整合主体责任,在“按需而整”的前提下“应整尽整”。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保障扶贫投入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任务相匹配。继续坚持建立x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担保基金制度不变,落实“x”扶贫贴息贷款机制,做到应贷尽贷。进一步加强全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修订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扶持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非贫困村。加强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防范扶贫贴息贷款和互助资金使用风险,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三)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一是建立“四张清单”管理制度。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建立“八办三组”牵头部门及重点责任单位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工作清单、问题清单,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见效。二是严格督查督导。坚持季度督查与平时暗访相结合,印发督查通报,下发问题督办单,实行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对人、对事、对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坚持考核导向。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范返贫设计考核指标,增加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的权重。严格督查考核结果运用,对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推进慢、措施不落实、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镇街(社管中心)和行业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四是严肃奖惩问责。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好“三项机制”,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扶贫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建立脱贫攻坚问题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督办机制,重点对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巩固提升措施不精准、资金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等问题严督实考,严肃追究责任。

(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的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政策举措,优先支持退出村发展和脱贫人口增收。通过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基础公共设施的持续完善,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奠定坚实基础。推广运用脱贫攻坚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借鉴。

(五)全面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全面总结脱贫攻坚成果和工作经验,深入挖掘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秀文艺作品,运用融媒体手段,开展全方位宣传,展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讲好x减贫故事。加强对脱贫攻坚舆情监测,健全涉贫舆情分级管理和处置机制,严防炒作干扰脱贫攻坚大局,在全县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也要看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接下来,我们既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厘清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又要坚决巩固好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在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更好发力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为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为重要。

一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稳脱贫、防返贫的现实需要。脱贫难,稳脱贫、防返贫同样难。当前,已脱贫地区的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强,已脱贫户的长期收入尚不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实现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机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另一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力抓手。消除绝对贫困只是减贫事业的一个节点,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会长期存在。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能从整体上有力提升我国乡村的发展质量,进而为更好解决相对贫困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强,稳定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易返贫致贫人口持续增收。同时,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的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二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需要看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不断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需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还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等等。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能为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助力。应该看到,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对此,需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广泛运用,促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从以产量为导向朝着以质量为导向转变;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质升级;健全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标准高、服务优、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等等。特别是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四是持续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扶志和扶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扶志,就是要继续转变观念,改变一些已脱贫群众存在的“等、靠、要”以及脱贫之后“缓一缓”的思想,增强其敢于致富、勇于致富、勤于致富的志气和志向,提高已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扶智,就是要继续帮助群众提高技能、开阔眼界,通过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使已脱贫群众更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致富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扶志和扶智激发已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进而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布局结构合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阶段,我们需不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推进农村污染防治、源头治理和生态功能修复。同时,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为更好推动乡村发展不断拓展空间。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xx年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推动我县稳定实现由贫转强、跨越发展,根据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精神及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实现“一脱贫三促进六个全覆盖”为核心目标,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补齐短板弱项,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脱贫不落一人、稳定脱贫返贫可控、和谐脱贫社会认可,实现全县整体脱贫。

(一)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底,确保全县国家现行标准下未脱贫的1605户399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巩固提升116082人脱贫、227个贫困村出列的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清零,确保村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确保已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确保贫困人口不新增,确保全县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进入小康。

(一)剩余贫困人口脱贫

1.开展全面调查。一是组织结对帮扶干部对1605户3999名未脱贫人口入户调查,全面准确掌握未脱贫对象家庭成员、吃穿情况、住房保障、安全饮水、主要收入来源、劳动能力、就学就医、发展需求及主要致贫原因等情况;二是对未脱贫对象分类管理,并紧扣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帮、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到户、到人帮扶措施。

2.综合施策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综合施策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确保不落一人。一是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无因贫辍学;巩固未脱贫人口全部参保、全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重点对未脱贫对象开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监测住房安全状况,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进一步改善未脱贫人口安全饮水条件。确保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医疗救助、饮水安全100%有保障;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线”融合,坚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符合条件、互相纳入”;落细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扶持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监测,推动低保调标落到实处,稳步提高救助水平,实现应保尽保;三是深入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加强“老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帮扶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本生活的困难群众;四是对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未脱贫人口坚持通过发展生产增收,确保有产业发展能力、意愿的未脱贫户产业扶持全覆盖,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全覆盖,未脱贫户都有至少1种增收致富门路,重点对未脱贫人口推行“以购代捐”等形式支持发展产业;五是对有劳动能力的未脱贫人口,精准实施就业扶贫,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组织化程度,推动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参与度,优先保障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为脱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六是防止为脱贫而脱贫,杜绝算账脱贫、虚假脱贫和突击脱贫。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3.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是对已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二是强化基层帮扶力量,做到驻村工作队伍不撤;三是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监管督导工作,对工作松劲懈怠的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及时提醒,对工作作风不实、脱贫攻坚不力的行为及时纠正。

4.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严把贫困退出质量关。一是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分类精准施策,逐户对账销号;二是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和未纳入建档立卡的边缘户、低保户、残疾户、散居特困人员等对象,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致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加大对大病重病户、意外受灾户的临时救助力度,防止返贫、漏评、错退和新致贫现象发生;三是加强部门数据信息比对,实现信息数据共享、问题全面清零。

5.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坚持主导产业引路、特色种养结合、帮扶主体带动,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力争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每户有1个产业增收项目,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或股份合作帮扶方式获得稳定收益。实现有贫困户的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与帮扶主体利益联结全覆盖。确保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达5万元以上,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全面建立全县产业扶贫台账,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二是巩固发展柑橘、百合、烤烟、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油茶、茶叶、菊芋等新兴产业,采取帮扶主体带动,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每户有1个产业增收项目,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或股份合作帮扶方式获得稳定收益;三是按期兑现产业扶持资金,全面铺开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动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盘活集体资产、创办经营实体、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入股分红、服务创收等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步对光伏、小水电等已产生效益的集体经济项目,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收益稳定到位;五是防范发展产业失败风险,对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贫困农户和经济组织由相关单位专门制定扶持方案,加大技术指导和资金倾斜力度;六是继续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项目,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给予金融支持和保险保障。

6.创新开展消费扶贫。积极创新扶贫方式,以消费扶贫为抓手,扩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促进扶贫产品销售,实现我县扶贫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组织好扶贫产品货源,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精准对接大中城市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政府支持平台建设,协调提供各类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消费扶贫试点;三是发挥定点扶贫的国家农业农村部、济南市市中区、长沙市对口帮扶地区在消费扶贫方面的作用,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四是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畅通消费扶贫渠道。依托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公共平台等电商平台,动员各类市场主体设置消费扶贫专柜、专店等,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体系,为市场主体和消费主体销售、购买扶贫产品提供便利。

7.规范实施扶贫小额信贷。瞄准有条件、有意愿发展脱贫产业的贫困户,实施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利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推动金融与产业扶贫的精准对接,稳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扩大贷款覆盖面,力争贫困户获贷率和贷款规模有较大增长。建立完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每月累计逾期率控制在省定范围以内。

8.深入实施就业扶贫。锁定有就业愿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按需设岗。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一是完成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省定目标任务;二是稳定现有2163人农村公益性岗位,服务易地搬迁新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三是新增扶贫车间8个以上;四是全面落实就业扶贫补贴补助相关政策,完成就业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000人,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270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750人以上。

9.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一是落实后续帮扶主体责任,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组、结对帮扶责任人,因户因人精准制定帮扶方案,对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已脱贫户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扶持,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二是强化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做好劳务协作服务,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安排公益性岗位,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来源;三是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尽快完成新搬迁房产权认定工作,加快促进搬迁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同时,做好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转移接续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社会保障不断档、不脱节、不漏人。

10.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一是全面实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校助学贷款等普惠政策和贫困低保户学生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高中阶段免学费、泛海助学、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残联系统教育资助等特惠政策,实现对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精准资助全覆盖;二是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三级”责任,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重点核查因厌学或早婚辍学情况,确保没有一个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力争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等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三是不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建设好以贫困家庭学生为主的芙蓉学校,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1.巩固完善健康扶贫政策。一是巩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贫困人口大病救助率达100%,重点关注贫困家庭新增人口漏保情况;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二是整合多种保障政策,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对农村贫困人口患47种特殊慢性病患者实行特殊病种门诊补助,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三是继续实施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和出院“一站式”结算优惠政策;四是继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免费体检、随访服务,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五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村医待遇。

12.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一是全力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对“4类重点对象”和农村经济相对困难的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唯一住房因维护不科学或因灾受损等原因新增成为c级或d级危房及时改造达标;对新增4类重点对象危房及时改造达标;对“4类重点对象”住房在2016年以前享受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住房保障政策,但现在住房安全质量不达标的住房及时改造达标;二是精准做好农户档案信息录入。建立健全农户档案,梳理完善农户档案信息,及时对接国扶系统数据,确保“危改系统”与“国扶系统”数据相互关联,符合逻辑,真实一致;三是持续做好危房改造“回头看”,切实整改突出问题。在2019年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改、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排查的基础上,对2014年以来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开展“回头看”,对排查掌握的问题建立清单和台账,切实整改质量不过关、功能设施不齐全、建新未拆旧、优亲厚友等相关突出问题。

13.大力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实施生态转岗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生态造林脱贫三项工程,直接巩固提升脱贫人口5500人脱贫质量,惠及脱贫人口8万人以上。一是实施生态转岗脱贫工程。全面落实1297名生态转岗护林员工作,加强护林员动态管理;二是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全面落实120.47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助,兑现补助资金2178万元;全面落实86.28万亩天然商品林保护补助,兑现补助资金1273万元;兑现新第一轮退耕还林、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244万元。确保生态补助资金发放准确率、发放到位率达100%;三是实施生态造林脱贫工程。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为主的面上造林,完成新造林面积1.1万亩;巩固油茶产业建设成果,稳定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及时组织补植,确保油茶苗保存率在95%以上;四是在实施生态造林工作中,注重劳务用工向尚未脱贫或者已认定脱贫但按规定仍继续享受相关扶贫政策对象倾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14.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村道路通畅通达水平,加大农村安保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力度,全面完成贫困地区25户以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确保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班车;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管理,明确农村道路管理责任,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二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省饮水安全标准,切实抓好全县农村供水保证、水质安全和用水方便工程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地区季节性缺水和部分村寨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饮水困难问题,确保全县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三是按计划和标准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确保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村户均配变容量全部达标,户表改造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四是完善网络通讯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引导基础通信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提升农村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和普及率,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

15.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是全面建强村党组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贫困村党组织领导,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组织力,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力度,深入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排查整顿,鼓励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办新型经济组织,注重在脱贫户中培育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和入党积极分子,形成“支部破难题、党员树标杆、能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的生动局面;二是完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后续建设。确保所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党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文体活动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等功能完善和正常运转;三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大力开展贫困村综合环境治理,以农村污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四是推行以“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党组织核心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互助共进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

16.补齐脱贫攻坚工作短板。一是补齐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短板。对2016年以来用各级扶贫资金建设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确权登记和管理维护,积极探索新型经营模式,鼓励村社分开,政经分离,切实提高扶贫资产的使用期限和效益。二是补齐内生动力提升短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和“能力短板”。强化贫困群众的脱贫主体地位,大力开展参与式扶贫;改进帮扶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健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机制,防止政策养懒汉;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开展脱贫致富典型的评选和推介,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三是补齐社会扶贫短板。进一步理顺社会扶贫机制,凝聚社会合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重点抓好“社会扶贫网”维护管理,落实好“户帮户亲帮亲”活动,开展好社会扶贫日活动,管理好社会捐赠,服务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长沙市对口帮扶的交流对接、争资上项工作。

17.积极应对扶贫领域风险防控。一是防范易地扶贫搬迁稳不住的风险。做好产业、就业后续扶持工作,强化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做好劳务协作服务;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二是防范已脱贫对象返贫的风险。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对新增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对返贫人口加大帮扶力度,严格落实低保渐退机制和贫困保障要求,促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线”融合,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救助帮扶力度,研究解决困难群体因病、因灾等致贫的临时救助机制,坚决杜绝“一兜了之”;三是防范扶贫小额信贷还贷难的风险。按照风险防控“五步工作法”,分类妥善处置逾期贷款,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每月逾期率和不良率均在1%以下;加强扶贫小额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四是防范产业扶贫失败的风险。防止扶贫资金投资饥不择食,投资出去收不回来;五是防范扶贫项目工程质量安全不达标及资金使用不精准风险。严格按照扶贫项目工程的设计立项、招投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公示、资金拨付等规范流程把关,确保扶贫项目工程进度、质量、管理、效益达标,资金使用精准不趴账;六是防范扶贫信访舆情的风险。坚持守土尽责,高度重视国家、省、州等信访件,加强扶贫舆情监测管控,建立健全涉贫信访六个制度,落实好扶贫涉访问题“五个一”包案制度,迅速核查、妥善处置、及时回复,决不能掉以轻心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大局。

18.抓实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对贫困村及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的全覆盖和对所有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工作,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不少于3人,贫困人口超过100人的非贫困村工作队员不少于2人,驻村时间每月不低于20天;二是加大对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力度,积极增强他们的主动作为意识和脱贫攻坚能力;三是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后,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帮扶重点转移到巩固产业发展等可持续性帮扶上来,直至稳定脱贫。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县级领导脱贫攻坚包乡包村责任制;继续坚持由行业部门、驻村单位、乡镇(街道)、支村委逐级抓落实的联动责任制。各行业扶贫牵头单位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调度,各驻村帮扶单位每2个月至少研究一次驻村扶贫工作并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各乡镇(街道)每月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本单位、本行业扶贫工作任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坚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减,行业部门资金、项目、资源向扶贫领域倾斜;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的统筹、拨付和使用,扶贫项目必须从脱贫攻坚项目库中选取,招投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确保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基层基础。一是全面排查解决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及早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重点排查“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等方面突出问题;二是选优配强驻村队伍。组织开展扶贫干部轮训,打造一支懂业务、会干事的扶贫队伍;三是加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及帮扶实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分级管理。逐级建立县、乡、村分级管理和分类管理台账:未脱贫户为一级,提高兜底保障水平,进一步强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稳定脱贫;已脱贫但家庭人均纯收入在4500元以下的为二级,从公益岗位、产业联结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其实现稳定增收不返贫;已实现稳定脱贫的为三级,全面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定期监测防止返贫。

(四)从严挂牌督战。参照国家和省里模式,对脱贫难度较大、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地区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对挂牌督战的乡镇、村、单位从资金分配、政策倾斜、人员调配等方面重点保障,同时加大督查、指导、调度的力度。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450人以上和未脱贫人口在25人以上的68个重点村挂牌督战;二是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超过500人的4个重点安置点挂牌督战。

(五)强化考核问责。一是把巩固提升情况与对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的年度考核情况结合起来,在考核中抽样了解对已脱贫对象的后续帮扶情况,对脱贫质量不高、工作不落实、政策不到位、作风不扎实造成返贫现象的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二是考核分类。根据年度考核得分,从高到低,乡镇和县直及驻县部门分别确定好、较好、一般、较差(在中央、省级、州级年度实地考核中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导致全县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排名靠后)四类;三是考核结果运用:评估结果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评估范围,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予以通报,日常考核由县脱贫攻坚联合办负责。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年度考核等次、干部选拔任用、执纪问责的重要依据。

(六)统筹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优先向贫困村倾斜,持续改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后续帮扶,巩固提升成果,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贫困群众不返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我乡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基本方略,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脱贫成果巩固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确保在2020年底9户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稳定持续增收、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和群众认可度。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建设,完善落实各项脱贫政策保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户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战役,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持续推进产业带动脱贫。推进特色种养业奖补,支持贫困户自种自养发展1-3个稳定增收的特色种养项目,全面完成自种自养贫困户产业达标任务。深化“四带一自”和“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加大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致富带头人带贫力度,各村努力培育1-2个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种植中药材、猕猴桃、观音豆腐、木榨油、高山蔬菜和生态养殖等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切实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建立健全长期可靠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光伏扶贫电站稳定运行,提高农光互补效益。积极探索多种投入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持续推进消费扶贫促增收。充分发挥电商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鼓励和支持广大贫困户从事电子商务工作,依托现有8个电商综合服务网点,畅通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把剩余的农产品拿到网上销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利用包保结对帮扶开展帮扶干部代售活动增加贫困户农产品附加值,提高贫困户收入。

(三)持续推进转移就业脱贫。继续加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确保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得到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积极开发各类公益岗位,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强化现有公益性岗位管理,严格按照《乡村级公益性劳务岗位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出工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打卡,营造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氛围,对不能胜任的岗位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切实帮扶贫困家庭增收。全面开展就业奖补申报政策,对16至59周岁的贫困户家庭成员有劳动力在县内、县外务工的按照政策要求帮助每户申报就业补贴。

(四)持续推进三项民生保障政策。

1、精准落实住房安全政策。持续推进危房清零行动,继续开展全乡危旧房屋安全排查,并确保排查全覆盖、整改全覆盖,做到应改尽改,应补尽补,不落一户。做好易地搬迁的后续帮扶,重点做好后续产业发展、就业扶持、规范管理等工作,切实提高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2、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351”“180”)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全力提升大病专项救治水平,扩大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优化医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严防过度医疗。本着积极、稳慎、有序的原则,结合“医共体”,完善现行健康扶贫政策。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加强“1579”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重点疾病防控,全面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落实各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3、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面摸清全乡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加强对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对因身体等方面原因有特殊情况不能就学的,认真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好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继续实施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做到按时补助兑现,不落一人。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群众自来水“装的上、量保障、质达标”,吃上“放心水”。继续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全乡所有行政村通公交,畅通致富动脉。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保障脱贫攻坚电网建设成效,加快村级光网扩容,推进光纤入户,提高网速和服务质量。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农村教育服务水平,完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功能,完善提升幼儿园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服务水平,加快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脱贫攻坚政策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点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快推进乡康养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推广养老托残模式,提升养老托残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特困供养群体、困难残疾人、困难社会老人生活。加大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力度,完善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3、提升农村环境基本面貌。以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版、增强版、升级版、标准版为目标,全域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力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完成年度户用旱厕改造任务,完善并落实户用旱厕改造后续管养和公厕管护制度。

(六)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低保兜底政策工作,做到精准施保,不断增强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能力。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因突发性事件致贫返贫的防范救助机制,有效防止脱贫户因突发事件返贫。定期对边缘户人口走访,做好边缘户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落实残疾人救助政策,加强对村内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群体关爱服务。综合运用好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政策,对突发性的因灾等情况出现的贫困群体,实施好生产生活救助,帮助渡难关、解忧愁。

(七)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对脱贫户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推动移风易俗,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采取多种形式,严厉打击不履行赡养义务、遗弃老人等不道德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健全“红黑榜”管理制度;完善“正威振风”超市管理机制,切实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实施“等靠要”思想贫困户改造工程,进一步强化管理教育。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对参与黄赌毒、封建迷信的贫困户加大打击力度。严格执行贫困户每月一会工作制度,大力加强扶贫政策到户宣传力度,切实提高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深入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大力推广脱贫攻坚先进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持续开展“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激发贫困群众尊老爱幼、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全面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八)持续开展干部包保帮扶。保持干部帮扶责任不变,继续落实帮扶措施,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全力做好政策宣传、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九)持续推进党建扶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识别干部的“主战场”、选拔干部的“主渠道”,切实把在脱贫攻坚中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县直驻村专班、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员、帮扶干部5支队伍各司其责,充分发挥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

(十)持续推进社会扶贫。依托“社会扶贫网”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积极发布物质需求,同时组织帮扶干部在“社会扶贫网”上进行购买农产品。并利用10.17日举办全国扶贫日举办相关文艺演出,动员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款、捐物,在各村振风超市设立社会扶贫捐赠室,接受社会各界捐款。

(十一)持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需要,因地制宜、开阔思路、选准路子,坚定不移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加大村级光伏电站管理和对村级闲置厂房、学校、医院、闲置土地等进行流转和招租,使闲置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并加强集体经济管理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脱贫攻坚领导力量,坚持每周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不少于1次,每月召开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例会,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和落实脱贫后续帮扶工作情况,检查督导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实行干部包村、部门单位驻村帮扶、干部对接到户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做到领导力量不变、包扶单位不变、帮扶干部不变、工作责任不变。压实帮扶干部责任,积极倡导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帮销农副产品,加大消费扶贫扶持力度。明确要求帮扶干部对2016年以来脱贫户和其他在册未脱贫户每月走访至少1次,每年不少于12次。

3、强化考核问责。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具体实施责任、驻村帮扶责任,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加大项目资金监管、扶贫工作、重点工程督查力度,严肃查处基层“村霸”“蝇贪”“微腐败”等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查处的扶贫领域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4、注重宣传报道。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宣传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弘扬全社会支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正能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脱贫户的思想教育,引导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意识,坚定依靠自身努力巩固脱贫的信心,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县“实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巩固就业扶贫工作成效,现制定以下计划:

以实现精准对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通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开发优质劳务输出基地,突出特设公岗兜底作用,努力使全县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到稳就业状态,实现就业扶贫的目标。

(一)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招聘、送岗下乡活动,帮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或家门口务工就业。二是面向贫困户适当开发农村保洁、乡村道路养护等社会服务类就业扶贫专岗,并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三是着力打造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户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就业扶贫车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二)帮助贫困户提供创业支持。一是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服务,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实训)。二是对符合条件规定的创业贫困劳动力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

(三)开展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参加技术、职业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安排培训,确保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家的目标。同时,鼓励企业对新招贫困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对于组织开展培训的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在培训期间,给予贫困劳动力一定的补贴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自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

(二)分解落实任务。为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实效,制定了《关于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行动计划》,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严格按照就业扶贫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抓好工作政策落实,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积极配合,县就业服务局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及省、市、县制定的就业扶贫政策措施,教育引导贫困劳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转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要树立推广先进典型,调动个人、企业和社会

描写巩固脱贫新进展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当前脱贫攻坚有关工作,讲如下几点意见。

一、持续深入抓好脱贫攻坚示范点创建工作

我市脱贫攻坚示范点创建工作,自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已成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9月下旬我们在桐梓县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会,示范创建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下一步,各地要按照省委、市委书记王晓光对示范创建工作提出的“坚持以‘领导’为标杆、坚持以‘示范’为平台、坚持以‘标准’为底线”要求,继续巩固示范村创建成果,扩大示范点覆盖面,扎扎实实抓好示范创建各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各地要围绕“打造一个信息平台、落实一套帮扶方案、发展一批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建强一批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化解一批矛盾纠纷”的“七个一”创建标准,统筹用好市级领导挂帮乡镇专项资金,确保用在示范点创建上。同时充分整合各级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推进示范点创建。市委脱贫攻坚办、市扶贫办要充分发挥调度指挥中心作用,加大对示范乡镇的调度、督查工作力度。各市直部门要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出政策、出点子、出主意、出资金,全方位跟进落实帮扶工作。县乡党政“一把手”要亲自上手,在脱贫攻坚中走前列、作示范、带好头、出经验。各地要继续推行“工作推进情况周报”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实地调研督促等形式,加强对示范乡镇创建的调度力度。组成督查组深入创建示范乡镇督导检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迎接年底的示范乡镇现场观摩会的顺利召开。

二是扩大示范点创建覆盖面。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20xx年创建24个市级脱贫攻坚示范乡镇、24个脱贫攻坚示范村基础上,20xx年将集中打造147个市级脱贫攻坚示范点。主要分成市级和县级两个层次进行创建。市级层面,在市领导挂帮的贫困乡镇继续新增创建脱贫攻坚示范村,其中书记、市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分别牵头创建2个示范村(共8个),其他市领导牵头创建1个示范村(共32个),共40个示范点。市级财政将给予每个示范点安排200万元创建经费,共计8000万元。县级层面,15个县(市、区)的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分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分别牵头创建1个示范村(共7×15=105个),南部新区管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分别牵头创建1个示范村(共2个),合计107个示范点。市级财政将给予每个示范点安排100万元创建经费,各县(市、区)要在每个示范点匹配100万元创建经费。共计2.14亿元。

三是有效抓示范点创建工作。各地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挂帮领导和市人大会班子、市政协班子、法检两院等市级领导对创建脱贫攻坚示范点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发挥好县乡两级负责具体抓落实的作用,切实解决动力问题,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方面,要紧扣“脱贫四问”和“五个一批”,紧盯贫困人口发生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就业率和基础设施脱贫的支撑性、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教育脱贫的根本性和医疗脱贫的特殊性“两率四性”,坚持问题为导向,锁定目标定位,坚定工作信心,树立工作标杆,切实发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借鉴示范村创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紧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民生事业等,逐一对照标准,结合地域特色,统筹推进示范点各项工作。用足用好中央、省、市的扶贫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提升知晓率。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手机等载体,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和解读,让基层干部、群众对扶贫政策了如指掌。加大对政策决策、扶贫项目安排、扶贫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公开力度,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实惠。充分发动贫困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顽强拼搏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各地要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要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特别要强调的是,省里已经成立规模达3000亿元的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其中12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200亿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600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各地要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认真选好项目,切实用活用好脱贫攻坚投资基金。

二、查缺补漏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

10月1日至12日,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先后深入到凤冈县、湄潭县、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5个县(市)的乡、村、户,共抽取15个贫困乡镇、15个贫困村、611户贫困户,进行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第三方评估。评估组根据《贵州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要求,按照“双百分”的考核模式进行。以中央和省级关于“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管理”四大类7项指标为主,结合“五个一批”“十项行动”和扶贫工作管理为主要评估内容。对20xx-20xx年已脱贫贫困户、20xx年计划脱贫贫困户、20xx-20xx年计划脱贫贫困户采取内业检查和外业调查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从评估情况来看,被抽查县(市)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县乡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室,明确了目标任务,突出责任链和任务链的落实,切实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贫困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发自内心的感谢。贫困群众享受到了党的扶贫帮扶政策、措施,家庭贫困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被抽查县(市)基层干部的精神面貌好,态度认真、工作作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信心足、干劲实。同时,帮扶人帮扶措施有力,贫困户满意度较高。被抽查县(市)在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特惠贷+公司+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群众得到实惠多。同时,严格对应省考核指标,收集和梳理了佐证档案资料,资料建设较规范齐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料建设不规范。1.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不规范,主要存在资料不全、资料失真等现象,有的评议未经贫困户签字(签章)认可。“两公示一公告”程序不规范,存在时间逻辑错误、印证材料不合规、进退程序不到位、有临时补资料和代贫困户签字等现象。2.帮扶措施不到位,主要存在帮扶工作支撑材料不够、帮扶台账过于简单、帮扶措施可行性不强等问题。3.乡镇村脱贫攻坚规划不清晰,可操作性较差,甚至出现村级无脱贫攻坚规划的现象。4.档案资料建设不规范,档案建设标准不统一,有的缺少目录,有的标准低。同时,档案资料存在时间、数字、程序逻辑错误。5.少数乡镇扶贫云系统信息和实际信息未能同步更新或更新不及时,个别信息失真、不对称,档案资料前后表述不一致。

二是干部政策知晓率不高。1.少数乡镇、村干部对新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了解不深入,对精准识别程序、退出程序、脱贫标准、帮扶措施说不清楚。2.个别驻村“第一书记”对所在村的脱贫攻坚谋划不多,帮扶措施的落实不到位。3.县与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宣传和交流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不足的力度不够。

三是帮扶落实成效不佳。1.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够,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对帮扶措施被动接受;2.扶贫政策落实的力度不够到位,帮扶措施和帮扶力度不大,覆盖面较少,存在已脱贫的贫困户未享受扶贫政策的情况;3.扶贫信访工作不到位,少数地方出现评估过程中,对评议贫困户、驻村干部到位情况等不满意;4.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个别帮扶项目与群众发展意愿不一致。

为迎接好20xx年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确保我市在国家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于下步工作,我提以下几点工作要求。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以换届为契机,调整和充实好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督查督导力度,查漏补缺,切实为迎接国务院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强化资料建设。各地要以省扶贫开发成效评估组提出的资料建设方面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扶贫云、“一户一档”、帮扶措施等方面资料的建设力度,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行性、规范性。

三是要强化宣传培训。各地要围绕脱贫攻坚政策内容,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干部脱贫攻坚知识培训,提升干部扶贫业务水平。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户,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知晓率和认可度。

四是要强化帮扶落实。各地要定期更新和完善扶贫云系统信息,确保系统信息和实际情况一致。进一步发挥帮扶干部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制订符合实际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让贫困群众得实惠,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体面脱贫、满意脱贫。

五是要强化机制创新。各地要建立健全信息互通、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工作机制,围绕信息平台、扶贫产业、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内容,创造脱贫攻坚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六是要严格退出程序。各地要严格实行贫困退出“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实现贫困退出。按照省办主要领导讲话要求和省培训会议精神,扶贫开发成效评估的脱贫退出,除按照定量和定性要求外,必须围绕“六个不脱贫”作为核心内容,对照检查,切实做好、做实脱贫退出工作。

三、全力抓好当前其他几项脱贫工作

(一)关于脱贫人口的退出工作。

马上就要到年末了,我们又要开展贫困人口的退出工作。贫困人口的退出,各地必须要按照“定量、定性、定程序”要求严格进行退出管理。一是定量。贫困户的退出必须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指20xx年2300元不变价的扶贫标准,20xx年预计为3146元)。二是定性。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的“四看法”进行贫困指数画像,即贫困户退出按照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估分值在60分以上,在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线,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后,按程序退出。三是程序。严格按照村民小组提名、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报乡镇人民政府核准、签字确认并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销号的程序,对20xx年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退出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户在家庭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当年扶贫标准线,“两不愁、三保障”中有一项未实现,有“偏科”的,不得对贫困户作脱贫处理。有以下6种情况不能脱贫:一是未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的,即未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温饱没有得到稳定保障的贫困户不能脱贫,未实现安全饮水的贫困户不能脱贫,纳入水利部门农村安全饮水提升计划尚未落实的不能脱贫。二是未保障义务教育的,即贫困户子女因贫造成辍学的不能脱贫,贫困户子女因为贫困不能完成“普九”教育或“普九”阶段外(含大学、高职、中职学业阶段)未获得教育资助的不能脱贫。三是未保障基本医疗的,即贫困户家庭成员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能脱贫,符合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而未享受政策的不能脱贫。四是未保障住房安全的,即贫困户无安全住房的不能脱贫,没有完成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不能脱贫,是危房且纳入易地扶贫搬迁但当年没有实际搬迁的不能脱贫。五是因灾返贫的,即今年因遭受水灾、火灾、地质灾害及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导致返贫或致贫的,不能脱贫。这些人员应按照精准识别程序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系统。六是未落实帮扶措施的,即对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未落实帮扶措施(帮扶措施至少1次以上),不能脱贫,坚决防止年初拟脱贫代替年底脱贫和被脱贫两种行为。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未落实的不能脱贫,在这里,我再着重强调一下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推进工作。市政府上周开展了一次专项督查工作,从督查情况看,仍有相当一部分县推进缓慢,推进进度严重滞后的为湄潭、赤水,未实现一户入户通水,其余依次为红花岗、新蒲新区、凤冈、绥阳、道真、桐梓、仁怀。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进一步采取强力措施,实行倒排工期,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全面加快推进年度项目建设进度,确保20xx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6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主体工程建设、入户通水、水质检测、“一事一议”水价议定、管护机制建立、工程验收、水源保护等工作,其中,赤水、桐梓、湄潭、凤冈四个今年要脱贫的县(市),年内要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兑现党和政府给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另外,全市20xx年还要解决剩下的4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但其中42.3万人的“小康水”工程(投资标准为535元/人,总投资2.263亿元)省级不再投入资金,全部为市县两级负责。按照贫困县市级承担50%,县级承担50%;非贫困县市级承担20%,县级承担80%的配套比例,市级承担的8255万元已经纳入了财政预算。各地要根据20xx年自身的目标任务,及时纳入20xx年度财政预算,保证项目资金需求,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

(二)关于易地搬迁工作。

一是20xx-20xx年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按照今年6月签订的军令状,各地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2月底前搬迁入住。但从目前工作推进情况来看,一方面,还有新蒲新舟、桐梓九坝和尧龙山、习水大坡、道真平模和忠信、凤冈王寨、务川镇南和涪洋、湄潭永兴和黄家坝共11个安置点主体工程尚未完成;同时入住率也偏低,截止目前统计,20xx年的入住率为89%、20xx年的入住率为58%、20xx年的入住率仅为32%。各地必须抓紧完成工程建设,加大搬迁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年底全部搬迁入住的目标任务。另一方面,“”时期的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按照省确定的搬迁后拆除旧房恢复宅基地,每人给予1.5万元的补助,经统计全市搬迁人口8.56万人,总资金额度为12.84亿元。但截至目前,汇总各地的数据,只有8.65亿元,尚有4亿缺口。生态移民工程,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各地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采取多方措施,千方百计的动员农户拆房恢复宅基地,尽可能多地获得省的资金补助。

二是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市计划实施17272户72339人的搬迁,分为两批进行。第一批为今年12月底前搬迁入住4.5万人,余下第二批为明年6月搬迁入住。截止目前统计,第一批完工96.4%,尚差3.6%;第二批完工89%,尚差11%。但截至目前第一批只搬迁0.96万人,尚余3.54万人,现到年底只有50余天,必须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完成任务,同时认真做好第二批搬迁的工程建设,明年6月底完成搬迁任务。同时,省共下达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11亿元,但汇总各地资金使用情况,全市使用不足2亿元,请各地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对接协调农发行,加快资金拨付及使用。

市政府将于12月上中旬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按照2个军令状的内容开展督查,严格兑现奖惩,对于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关于“扶贫日”捐赠资金使用事宜。

今年的“扶贫日”活动,我们组织了捐赠。我和有关部门一直在讨论捐赠资金如何使用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效仿播州区白龙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做法,将捐赠资金用于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到县城的贫困户,帮助他们购买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具用品,同时采取先搬先补助、不搬不补助、资金补助完即截止的方式,激励搬迁户尽早搬迁入住。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最后以魏树旺市长明确的为准。如果可行,就请市扶贫办、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共同研究,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四)关于市政府帮扶桐梓工作。

今年市政府帮促桐梓县扶贫攻坚工作,市直部门在年初承诺的资金,市政府明确要求在今年6月30日前拨付到桐梓县;承诺的项目,要求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从目前调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按时对象了承诺,但市林业局帮扶的20xx万元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资金、市文广新局帮扶的300万元12个乡镇调频应急广播工程资金至今未到位,市环境保护局、市安全监管局、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等单位的帮扶资金也有部分未到位。请市直各有关单位加快项目资金拨付,尽快兑现承诺,切实帮助桐梓县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桐梓县要加强项目建设调度,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五)关于脱贫政策培训工作。

县乡两级由于刚完成换届,很多地方的分管负责人和扶贫干部都是新同志,对扶贫工作和扶贫政策都不是很熟悉,但扶贫工作等不得、等不起,对扶贫干部开展全面的培训迫在眉睫。市级层面的培训,由市扶贫办、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牵头,要立即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乡镇有关业务骨干,开展脱贫攻坚和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县乡层面,各地要围绕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以及最新政策和方针,通过举办信息系统培训班、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培训班等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切实加强对扶贫系统干部的培训力度,让扶贫干部将政策弄通弄懂,准确把握政策要义,掌握熟练扶贫政策,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各地要及时联合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加大对扶贫督查考核干部执法问纪的培训。

(六)关于脱贫督查工作。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各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深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压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体责任,确保脱贫攻坚督查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市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常态化督查工作。

督查工作分成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定点督查。对今年要完成退出任务的桐梓、湄潭、凤冈、赤水4个县(市),由市政府督查室、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分别各组成1个工作组,市扶贫办组成2个督查组,共4个工作组,分别进驻4个县蹲点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现场反馈意见、现场督促整改。请几个单位会后马上落实。二是挂黄牌督办。对桐梓、湄潭、凤冈、赤水以外的12个县(市、区),由市脱贫攻坚办牵头,采取每季度各随机抽取1-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进行督查,主要督查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安排落实部署情况,重点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以及上级部门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督查。对在季度督查考核中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将进行挂黄牌督办,并进行全市通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