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18:16 页码:13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通用17篇)
2023-11-17 20:18:1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的内容可以包括对自己的失误和优点的客观评价,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写心得体会前,首先要对所学所做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脉络。这些心得体会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详实、观点明确,可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一

又开学了,我们几个老师和孩子们在园子里玩呼啦圈。

太阳公公微笑着在东方看着我们,这时一只非常好看的鸟儿飞来了落在了墙头上。它一会儿飞落在滑梯上、一会儿飞落在攀登架、一会儿又和小朋友们赛跑、有时还飞落在小朋友们中间,不时逗弄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耐心。开始因鸟儿的到来,在老师的激励下孩子们玩圈的劲头十足,他们要做给鸟儿看呢!但是由于鸟儿的恋恋不去,孩子们的注意力慢慢都被鸟儿吸引去了,孩子们开始去扑捉落在身边的小鸟,鸟儿总是在孩子们的手即将碰到它时轻轻地飞起来又落在不远处……不管孩子们怎么使劲就是捉不到它。,孩子们可喜欢坏了这只鸟儿。

这时小学部的张老师来了,他告诉我们这只鸟儿叫喜鹊。张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认识了喜鹊的外形特征及喜鹊的生活习性,不管我们怎么围观喜鹊都不怕只要我们不去抓它它就乖乖滴站在那儿。

有了这只喜鹊的到来,我们的心情都格外的好。有句俗语说的'好:“喜鹊枝头叫喳喳,好事不久就来到!”这是不是预示着我们幼儿园真的有好事要来到了,嘻嘻!嗯,我们一定要好好工作。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尽心尽责的工作,让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让我们祖国的花骨朵们无忧无虑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二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个幼儿因为吃了凉的饭菜而呕吐,吓坏的我马上带幼儿到洗漱间进行清洗,并告诉了其他的教师。然而,大家却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视无睹。当时给了我很大的惊恐。由于幼儿吃饭比较慢,冬天饭菜没有吃完就已经冰凉了。在加上教师不停督促让幼儿吃干净,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顿凉饭。所以我从那时起坚持每个中午晚回家一个小时,对平常吃饭慢的幼儿直接进行喂食。

我以为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去照顾好了孩子,是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的。殊不知,由于我的喂食而剥夺了幼儿自己进食技能的培养。代劳不是帮助幼儿。

我们老师平时在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关心幼儿吃饭的多少,快慢、挑食等问题。很少考虑到幼儿进食时的心情,胃口等。这样一味的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所以才会出现催食、喂食等现象。有时,教师在反复催食,或着特殊强调照顾时,也会给幼儿小小心灵带来无形的压力。进而更加恐惧甚至厌恶吃饭。

对待吃饭慢的,可以先给幼儿少盛,循序渐进。不要刻意的强调或者批评幼儿吃饭慢,少。或者直接代劳,拿过碗勺喂饭。但是我绝不让幼儿吃凉了的饭菜。饭前食欲的调动,舒适进餐环境的培养,及时的表扬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会有利于幼儿的进食。看似无所为,其实功效卓著。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三

从上师范以来,可能是受老大的影响(舞蹈老师),每年cctv举办的舞蹈大赛自己都特别关注,原来的自己纯属是一项爱好,而现在的自己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在寻找一丝丝教学的灵感。

这学期我把班级特色定位在舞蹈上,一方面也是发现班级中的孩子对这方面比较有天赋,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很擅长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将幼儿舞蹈研究透彻,当然一切还处于启蒙期;在今年的cctv舞蹈大赛中,《茉莉花》给我的印象最深,虽然题材已经被一届又一届的人跳过不少,但是这次的舞蹈设计非常新颖,特别是他的音乐剪切得很特别,说设计灵感由此而生。

但刚开始的设计也难倒了我,这么好的音乐,这么好的题材,我应该怎么设计呢?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应该抓住哪个作为重点呢?那孩子们现在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在设计的初衷,我曾经想过使用扇子,但考虑到一些原因,还是很快被自己否定掉了,之后想到了可以在手腕上扣上手腕花,但在后来的设计活动中发现,手腕花也无实际作用(没有队形变化),不过后来将自己的设计流程跟组里老师商量了一下,现在的活动还算很顺,当然,在最近大家一起研的过程中,自己对舞蹈又多了进一步的认识。

活动刚开始的导入环节,首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境,结合音乐旋律,初步引导幼儿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的柔美。在第二环节中,通过倾听、模仿动作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旋律;其实设计学做老师动作的环节时,我的内心也小小地纠结了一下,但考虑到班级幼儿的舞蹈动作可能不太丰富的时候,还是加了进去,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的舞蹈动作,给予他们更多创编动作的灵感,为下面的创编动作作铺垫,也进一步明确创编动作的要求。在第三环节中,通过再次倾听的方法教师及时发现幼儿最美的舞蹈动作,在动作的创编上加入一些旋转、移动、左右摇摆等不同方位的动作,并且通过现场示范的方法来提高幼儿创编的积极性。通过反复倾听音乐旋律,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幼儿对音乐的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也积累了相关创编舞蹈的经验,所以,在最后完整舞蹈的环节中,我请另外一批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舞蹈展现出来,再次地提高了他们创编的积极性。

活动的设计完成了,在一次次的试上以及组内老师的研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茉莉花开》初稿的设计时,我还是按照一种老套的方式进行的,先完整倾听,再分段欣赏,但在研讨的过程中觉得量比较大,要抓的点很多,所以在后来的设计中,我们将难点置前,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难点解决。

教师对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应该熟记于心,明确环节的目的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进行引导如在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模仿茉莉花的不同姿态时:

教师甲:花宝宝美不美?来学学吧!

教师乙:我们今天来到了茉莉花园,用你的动作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一朵?(待幼儿动作过后)再找个你喜欢的,换个动作,好吗?(引导幼儿表现出茉莉花的不同姿态,如:含苞待放,盛开等造型)。

教师乙用语言很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为下面的创编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刚开始的活动设计中,自己只是想到了创编动作,对于创编的一些要求并没有渗透进去,例如可以先是简单的手部动作,逐渐加上身体的动作,慢慢地加上脚部动作。

在试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对于舞蹈的经验并不丰富,散点的站立、小碎步的步伐、舞蹈的基本姿态、坐在垫子上的基本要领等等出现了多多少少的问题,所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幼儿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利用午间出外散步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事先了解一下舞蹈的基本姿态,如:腰部的挺拔等等,不要求每个孩子都很专业,但需要每个孩子都了解,并且在每次的舞蹈活动中都能有意识无意识地注意到这些要点,随着每次活动的开展,渐渐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其实自己对于这个活动,还有一些困惑,这次的舞蹈活动我准备在地上铺上垫子,坐在垫子上进行舞蹈活动,但是在试上的时候发现,如果一个班级四十几个孩子都用上一块垫子的话,那么场地需要铺一个大大的半圆,或者半圆根本坐不下,但若做成一个圆形的话,可能在示范舞蹈动作时有个别孩子会看不清示范动作等等,还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多多提点意见。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四

放学的时候,宝宝突然在校门口跌倒了,我飞快的跑过去,把他扶起来。我突然发现竟然没人去帮助她,这时我知道了孩子们对助人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也许在他们的世界里别人帮助她好像是理所当然,让他帮助别人却很难。

第二天,我问孩子们曾经帮助过谁,大家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是宝宝突然说:“我们很小不需要帮助别人。”我立即否认离他的观点。

也许孩子们真的还很小,但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不应该拿自己还小为借口。那天我让他们明白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也让他们知道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他们也很高兴的答应我以后会经常帮助他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爱默生也曾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助人的习惯要从小养成,这样也会对孩子的未来有所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多教导孩子,考到别人有困难我们要伸出援手。争做文明接班人。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五

我班的小赵一星期没来幼儿园上学了。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照着机会就跟我说话,这一不来,还真有点想他。

这天早晨一进教室,就看见她站在桌子旁,心里真高兴。但是因为忙于晨检,就没来得及先跟她打招呼。赵天语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我刹那间注意到她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是我冷淡了孩子。于是,我立即走到她身边注视着她,热情地说:“呀,赵天语来了,你的病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请轻轻地在她脸上抚摸了一下。她一下子抬起了头来,高兴的答应了一声,笑了。

孩子是敏感的,个性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六

人们都说“沉默是金”,而且许多人都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却觉得沉默不是金。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错了,老师批评他。第二,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点,此时,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经出现,逆反心里占主要作用。老师越让他说,他越不说,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师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于是,他从心理上得到了强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习惯。

孩子在回答问题上沉默算不了什么,但也许会迁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观察分析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沉默的孩子,既要采取开导劝说的方法,又要经常提问并鼓励他。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摆脱沉默。不信你看,现李鑫坤比以前活泼多了,上课也大胆回答问题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七

一次吃完餐点后,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我怕正在玩奔跑游戏的幼儿出以外。我想到组织幼儿玩“网鱼”的游戏。由于这个游戏幼儿已经比较熟悉,刚玩一会儿,他们就有点不想玩了。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下,然后一边模仿螃蟹的动作漫漫走过去,一边嘴里念到:“网,网,网,网螃蟹,网到了一只大螃蟹。”并在说到最后一个“蟹”字时,有意被“网”网住了。幼儿被我的身体动作和改编之后的儿歌吸引了,他们跟在我后面像模像样地学起了螃蟹走。念了几遍后,我启发幼儿:“除了网鱼、网螃蟹,还能望什么?”幼儿们想到了许多,如:“网虾!”“网海龟!”“网鲨鱼!”我又说:“我和祥宇做网,我说网什么,你们就用动作表现出来,并从我们的网下经过,让我们比比,看是你们的本领大,还是我们网本领大。”在一番引导之后,幼儿的游戏欲望又变得强烈起来了。

蒙台梭利说过:老师要跟随孩子。就是说让老师的要求合上孩子的`节奏,让老师跟着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并且快速收索到孩子最近发展区,是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这件事中让我体会到了“蒙台梭利”话的含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地调整,孩子的表现会大不一样。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八

孩子们到了大班后,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往能力也逐渐增强。无论在讲故事和绘画、计算、创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发挥和想象创造,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甚至就连一直保持安静的睡觉间也开始热闹起来。说话、聊天、玩纸、揉线团和拆被子……难以入睡,午睡甚至成了他们的负担。尤其是每到星期一中午就特别兴奋,老师总要反复提醒:“不要说话了,快点睡觉”类似这样的话,使幼儿被动地午睡可效果甚微。为了让孩子们能快又静的睡好午觉,我有几种小“妙招”效果尝试下来还是不错的。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九

今天小朋友学习“排队等候”这一课,在讲这一节课时,也许大部分老师看到这个课名时,认为就是告诉小朋友要遵循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人多时,要排队等候。但是,老师不但讲了这些,还在最后常人都以为课结束时,又提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我们为什么要排队呢?”“因为会出安全事故。”一个小男孩抢答。老师和孩子的一问一答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赵老师不仅让孩子知道人多要排队,还告诉孩子为什么会要排队,只有孩子知道了不排队的危害,孩子才能更自觉的排队,排好队,或者告诉周围的何时需要排队。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注意安全必须从最细小的细节开始。在幼儿园孩子吃饭,上厕所,上下楼梯等都需要排队,为了更安全,幼儿园还要求孩子与孩子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约一米),这更是一个细微之处,为孩子的安全提供了一个更有力地保障。

这些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安全时刻要牢记心中,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是否安全,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想到一些应对措施。“孩子的安全第一,眼睛不要离开孩子!”这句话我再一次有感而想。孩子们在园里的一举一动都隐藏着安全隐患,关键是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如何把安全理念落实到她们的教学中,如何给孩子们做的好示范。只有老师把安全的理念根植到她们的心中,落实到行动中,孩子们才能过真正的感受到,才能真正地也把安全的理念根植到自己的心中。这样,他们才能从小养成注意安全的好习惯。其实,在幼儿园里无论是孩子吃饭,喝水,玩耍,大小便都应该注意从细节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让孩子不仅在幼儿园安全成长,在幼儿园外也能注意自己的安全。例如:孩子吃饭一定要双手端碗,正阳才能保证饭不撒;孩子玩耍不能相互打闹,在玩滑滑梯时不能脸朝下往下滑或者从滑滑梯出口往上跑;孩子睡觉时,不能趴下睡觉,这样容易窒息等等。这些都是一些细小的细节,孩子在园外一样也会遇到,因此,不仅要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做到这些保证安全,在幼儿园外边也一定要做到这些保证安全。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不但要教给孩子一些注意事项,更要教给孩子不这样做的危害,从心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且把这种理念根值她们的心中。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着孩子,只有把安全理念根植他们心中,他们方能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更好地健康成长每一天。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

又到午睡的时间,大三班的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床上,准备听我讲故事。

我想:何不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呢?与他们朝夕相处,感人的事还真不少。佳佳近来喜欢助人为乐,就让她来当童话故事的主角吧!

故事讲述了佳佳和小动物们在大森林了玩时所发生的事情,其中很多情节是根据佳佳平时帮助老师、小朋友的事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佳佳那圆圆的脸蛋上满是兴奋的表情,两只眼睛眯成了两道弯弯的小月牙。起床后小朋友们纷纷问我:方老师,你故事里的佳佳是不是李佳呀?我快乐地说:对呀!以后谁表现好我就把他编进故事里。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一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小宁,他长得很漂亮,也很讨老师的喜欢,就是有一个缺点——少言寡语的。

这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回家了,留下了小宁和亮亮,我拿出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说:“我饿了,我要吃好吃的了,你们要吃吗?”亮亮小朋友还没等我说完就要从我的手里那吃的了,而宁宁小朋友在一旁站着不动,瞪着眼睛看着我手里的零食,我又问“宁宁要吃吗?”他没有表情低下头,默默地点点了头。我装傻到:“你到底吃不吃啊?”她用低的近乎我听不到的声音说:“要吃”“哦!要吃啊!快给你吃吧!”我夸张的口气也感染了她,他嘀咕了一句“谢谢老师”

我一阵欢喜,便和她交谈起来,他终于说话了,“我也喜欢看吃饼干”并且脸上有了笑容,我又连续和她说了好久的.话,聊了好多的问题,聊着聊着他家人来接她走了,他大声的和我道别走了。

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很开朗,只是要有一个环境,一个和家一样的环境!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二

经过观察考虑,根据坤坤好动的特点,我引导他把精力用在为班级、小朋友做好事上。安排他做卫生检查小组长,接下来又安排他做班级平安管理员,结果他忙碌并快乐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坤坤有了很大进步。但有一天,坤坤又拧了小朋友的胳膊。

自此,我依然坚持用心捕捉坤坤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扬,从小朋友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逐渐接纳了坤坤,坤坤的脸上也常常挂着微笑。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三

人世间需要温情,需要你我真情相对,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微笑是一种魅力,是一种豁达,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生活中不能没有笑,谁也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冰冷的世界上,谁都渴望笑脸面对彼此。

温暖的阳光赐予我们阳光般的心情,多多展露你的温馨笑脸,你将是这阳光下最美丽的人。只要有微笑相随,我们的生活会更加朝气蓬勃。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四

美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很漂亮一看就知道不便宜,大家都夸她。第二天,丽丽竟然也穿了一件一样的。我感到很惊奇,因为丽丽的家境并不好,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按常理来说,他的父母是不会给他买这么贵的衣服的。所以放学后我便打电话问了一下。结果令我很震惊。丽丽竟然哭着喊着要买不买就不去上学了,父母没办法只好给她买了。其实我也是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父母的艰辛我深有体会,所以从小我就不乱买东西。今天莉莉的例子给了我很大的震惊。

面对孩子的攀比,家长们往往很无奈,我认为,这主要是这些家长成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没有过类似的攀比经验,面临的个新问题;同时,他们没能对孩子的攀比意识或行为做到正确归因。其实孩子们的.攀比也许是一种“从众”心理,父母要及时认清,防止孩子这种心理的继续“恶化”。

在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也许谁都有攀比心理。到我们仍应该努力改变,为孩子们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五

在一次意愿画活动中,一副充满创意的画在淘淘的笔下显现了出来:大吊车的'吊钩勾着一个小女孩的辫子,小女孩在腾空舞蹈。我请淘淘介绍一下,他说:一个小女孩想在天上跳舞,就让大吊车的吊钩勾住了她的辫子,把她吊起来,她很快乐,就在天上跳舞了。

我觉的淘淘的想象力很丰富,表扬了他。

但淘淘悄悄告诉我:老师,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妈妈,她总是批评我乱想乱画,不喜欢我这样画。我点了点头,并与他拉了勾。

我们的小朋友及时这样的:春天让他们花柳树,他在树上画满了花朵;教他画汽车,他就在车上画上两个翅膀,还说要是遇到堵车了,按下电钮让车飞过去。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六

我们班里有个叫帅帅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上课时老师讲老师的,他自己干自己的,屡次提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后来,我发现他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教育他。

一次,我讲故事,他坐在位子上,不是趴下就是歪着头,再次就是讲话。我屡次暗示、提醒他,但仍然如坐针毡。故事讲完后,他还在忙活。我走过去,让他讲一讲刚刚的故事,他抬起头,小眼睛盯着我一言不发,小手照样在桌上倒腾。

我耐着性子说:你很忙,要不要我帮你?他嘿地一下笑了说:不用。我说:刚刚老师让你干什么来着?他一边不紧不慢地动作着,一边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讲我妈妈说我没长脑子,没记性说话做事都爱忘。

我说:妈妈这是跟你说着完,回去告诉你妈妈,老师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小朋友。现在,来给老师讲一讲故事好吗?他看了看我,开始细声慢气地给我讲,在我的提示下,他把这个小故事讲完了,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我表扬了他:帅帅小朋友真聪明呀,老师非常喜欢听你讲故事,下次再讲给小朋友听好不好?他点点头,甜甜的笑了。

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幼儿大班实用篇十七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秋天,我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拣落叶。正因园里种的都是常绿树,因此落叶不多。到了一棵大树下,我抬头看了看,自言自语道:“树上有一些发黄的树叶,何不把它们摇下来?”只见我双手拉住树干使劲摇了摇,“哗哗哗”掉下了很多树叶,孩子们欢呼雀跃。随后,我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拣着落叶。快拣完时,几个男孩子立即跑去摇树,边摇边喊:“哈哈,树叶掉下来了,快来拣呀!”听到喊叫声,有的孩子赶紧跑过去拣落叶,更多的孩子则加入了摇树行列。有的一齐拉住一棵树使劲摇;有的专挑小树摇。见此情景,我赶紧制止:“大家赶快停下来,不能摇树!”此时,孩子们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话,他们奔跑于大树小树之间,摇完这棵摇那棵,十分兴奋。手足无措的我只能用铃鼓把大家召集起来,并与孩子们围坐在草地上,诚恳地向他们说明刚才自我摇树的原因并作检讨,还与孩子们交流摇树的危害性,这场摇树风波才得以平息。

我出于教学需要摇了树,这一行为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是“树是能够摇的”,造成幼儿见树就摇的.后果。还好我勇于承认错误,平息了摇树风波。这个案例给咱们的启示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影响着年幼天真喜好模仿的孩子们,因此教师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