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范文(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44:28 页码:8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范文(通用11篇)
2023-11-12 22:44:28    小编:ZTFB

在总结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写心得体会要注意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避免空洞和冗长的叙述。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发你们对学习和工作的思考。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一

新课下的课程理念由四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学习评价,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倡导探索性学习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偏向于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和动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有利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体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保护等等无一不与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教学一贯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脱节,表现出滞后性、教师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成就。

由于教师观念陈旧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对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常见的、鲜活的生物学现象也很难联系和解释到位。学生所学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课程观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随时注意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新进展,并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坚信,新课下的生物教学。会给整个教学带来一个新的面貌观,让老师心情舒畅的备课、教学。让学生自由愉快的掌握新知识,自信的面对高考。快乐的体验生物课在生活中的用途。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二

地球并不为人类所独享。地球上自30亿年前出现生命之后,曾诞生过25亿个物种,但目前已消失了其中的99.9%。在这些灭绝的物种中,有一半是在近300年内消失的。随着人类征服地球上所有生态场所,并为所欲为地独享自然资源的同时,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达到300年前的1000倍。如果人类面对如今每1小时就有1个物种消失的现状仍无动于衷的话,最终消失的物种就是人类自己。作为教师生态意识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等。它们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的关系。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大纲和课本定界范围内,多向学生渗透环保的基础知识,渗透生态忧患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知识。

立足课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略加延伸的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可是受学时及篇幅限制,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叙述往往十分简约,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若在教学中对有关叙述略加延伸,会取得较好效果。

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作如下延伸: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50kg氧气,如果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75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有10平方米的林木面积,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足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危害,并结合“温室效应”现象引导学生对全球变暖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就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同时,还可适当补充有关植物改善环境的具体例子,如一公顷柳松林一年可以吸收有毒气体so21720kg;一公顷垂柳每月可吸收10kg so2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等也能不同程度地吸收so2。增添了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重要性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爱护花草树木。

又如讲授“空气质量与健康”时可介绍历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到九日,几乎在英国全境都有大雾,并发生气温逆转,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处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之中的伦敦,结果发生了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的伦敦烟雾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大气污染物的60%由家庭采暖的煤烟所造成。从家庭和工厂的烟囱里排出的烟尘,被逆温层封闭而滞留在低空处,使许多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绀(血液中的氧气减少,皮肤呈明显青紫色)、低烧等症状,使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心脏病的症状加重。其后果是仅伦敦市区第一周内就有945人死亡,在第二周内死亡人数激增到2484人,而大伦敦地区共有4703人死亡。继1952年之后,1956年、1957年以及1962年也还有相当规模的烟雾事件发生,但随着伦敦政府的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改善,如今已不再发生很严重的烟雾事件了。

在讲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并且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甚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从而认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活(医疗、美学观赏、科学研究发展等)、生存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自然而然,学生对身边的各种生物的感情自然就会丰富很多,环境保护意识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相信就不会再发生用硫酸泼熊的不道德事情。这样才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

另外教师还应及时补充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以及最新动向,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环保问题、海洋荒漠化等,使生物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这样也能弥补教科书因受出版周期所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缺憾。

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引入是对教材环境知识的丰富和补充,但应防止牵强附会或引入过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延伸是对教材叙述的“展开”或“例说”,恰当的运用使生态环境知识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生动有趣味,学生喜闻乐见,但在运用中不可“画蛇添足”或“本末倒置”。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或复杂的环境问题初中生不易接受,成为教学的难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环境知识点比较隐蔽,容易被忽视,成为教学的“盲点”。将课外一些环境知识适当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视“盲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视野,丰富知识。生态保护、教育为本。利用“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生态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依托生物教学,通过生物教师有责任心的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生态行为转变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这对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素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三

经过为期一周的初中生物短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总而言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二、深入研究新课标,是教学的关键。

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新课标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必须掌握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讲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生物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且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几天的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四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生物课听课心得体会。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10分钟)。

part2观察鸡卵的结构。

a: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让学生制作鸡卵的简单模型。

材料:乳白色塑料袋子、透明塑料袋子、自来水、黄色乒乓球等。

要求:制作出的鸡卵模型至少要有三个结构,结构越多越好。

b: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所表示的结构。

c:对学生的模型做出评价,补充模型上没有展示出来的结构(胚盘、卵壳孔等)。引导学生讨论鸡卵各结构(卵壳、卵膜、卵白、卵黄)的功能。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a。

(10分钟)。

part3鸡卵的发育过程。

ppt图片展示鸡卵的发育过程,提出“受精作用、体内受精”等概念,并且提出鸡卵发育的条件,引导学生解决part1中的问题b。

(2分钟)。

part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育雏概念的形成)。

图片展示:孔雀开屏等。针对图片中鸟类的各种行为提问学生,鸟类所处阶段与行为目的。

(8分钟)。

part5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和晚成鸟概念的提出,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c。

(2分钟)。

part6知识巩固与运用阶段。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把这节课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并且学会灵活运用。(5分钟)。

part7课堂小结(3分钟)。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心得体会《生物课听课心得体会》。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五

学讲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半了,这学期我在高一年级担任教学工作,对学讲的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高一年级作为高中的起始年级,学讲方式的应用对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知识领域和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增加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就生物学科而言,如何在课堂上展开有效地学讲?采用什么方式实施学讲?如何让学讲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性行为?……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的。

从开学伊始学案的设计和编制,到经过几节课的磨合和反思,我渐渐感觉到学讲方式对这届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掌握的事情,但是单纯的“学”和生硬的“讲”,对于生物学科来说不利于巩固和记忆,因为高中生物很多知识点是非常微观和抽象的,学生当时记住了、说了出来,但并不表示他能真正掌握,也不意味着过了几天还能记住。所以能不能用一些方法来辅助学讲,让学生正真学进去、讲出来,而且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进去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让我费了很多心思。

经过一些尝试后,我发现学生活动这一环节是最能有效落实学讲方式的,在活动中不仅要动手动脑、边学边讲、互学互讲,而且活动中的一些教具、图像能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生物的结构、理解与结构相关的功能。例如,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画出一个细胞核的平面示意图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功能的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规的活动也会让学生在观看图片或视频之后讲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但是毕竟细胞核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图片和视频也只是带给学生短暂的印象。我设计的画图环节不是每个人都画,而是每个小组在自己的黑板上画出一个细胞核并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说出各结构的功能。这样的设计需要学生先看透课本、要注意到各部分结构的细节特点,比如细胞核的膜是双层的,上面有核孔。怎样的画法才能把双层膜和核孔表示出来呢?我看到各小组都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和尝试,几乎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活动中,课堂气氛非常得活跃。这样就实现了在活动中学和讲、在讨论中边学边讲。除此以外,学生甚至注意到了书上说核仁是无膜结构,在画图中不知道应该怎样把它画出来。这时我就给他们补充了一些生物学画图的方法和要求,可以用密集的点表示结构的存在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很轻松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而且因为有了学生的亲手画图和纠错,在以后的课上,一提到细胞核学生就很容易想到画图中遇到的问题,回忆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了学讲在课后的巩固和延续。

所以,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我感觉画图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落实学讲方式的一种有效和有趣手段,还能锻炼学生的生物学绘图能力。

再如,在《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课中,我还设计了另外一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制作道具、合理利用道具,借助道具进行学和讲。这一课中的重点是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既然是扩膜运输,就需要有膜有物质。膜从哪里来?学生自己做。在细胞膜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画图掌握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现在又需要他们亲自动手做出一个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利用卡纸、画笔和胶棒,学生做出了很漂亮的细胞膜模型,连膜外侧的糖蛋白都表示了出来,这样的教具制作活动,无疑对学生知识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跨膜的物质怎么表示?小磁石。我买了很多用在白板上的各色磁石,每组提供同种颜色十个磁石,学生制作的细胞膜模型先黏上磁片贴在各组黑板上,然后小组讨论磁石该怎么放才能表示出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怎样表示出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还要用粉笔利用箭头标出运输方向、需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等。用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学讲,学生的热情也是得到了极大提高,知识得到了温故和知新。

综合以上两个例子,我认为结合着学生动脑动手的学讲方式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是很有效的,“学讲”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能力的应用和体现,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讲”。“学”不仅是学知识,还要学方法、学能力、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讲”不仅是讲考点,还要讲原理、讲思路、讲出为什么、讲出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学讲课堂才能调动学生、吸引学生,发挥出“学讲计划”真正的意义和潜能。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六

爱心,让生活更美好。有人说微笑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有人说友情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还有人说宽容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我要说爱心也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记得那天,我一个人坐汽车去奶奶家,到半路上来了一位老奶奶,一手拄拐杖,一只手还拿着许多东西,靠着两边的扶手,慢慢地在过道上行走。她向四周环视了一下,发现没有空座位,便叹了一口气,站在了我旁边。我被吓了一跳,心里开始犹豫不决:让座还是不让?让吧,我的路途还挺远的;不让吧,老奶奶在我面前站立不稳,我又实在不忍心。

最后,我还是站起身来,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老奶奶直夸我懂事。我有点不好意思,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车子又走了一会儿,售票员开始喊着:“买票了!买票了!”我听后,仔细地翻着我的。钱包。啊?怎么就剩下5元钱了?不够买票的呀!那另外的5元钱哪去了呢?我心里很着急,脸也红了,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那位老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乖孩子,是不是车费不够了?别急,奶奶帮你买票。”我听后,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说出一句“谢谢”。

很快,车子到了奶奶家的那个村子外。原来车子是不进村里的,正巧,老奶奶也在这里下车,我看见老奶奶手里拎着的东西就说:“老奶奶,我帮你拎吧。”说着我接过老奶奶的东西,和老奶奶一起走进村子里。看来,爱心也是可以互相传递的,它温暖着人们的心田,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七

在学校的生物课上,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与生命和生态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自己和世界的重要性非常大。生物学是一门广泛的科学领域,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很喜欢生物学,因此,我想分享我的听课心得体会。

第二段: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在生物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知识,如细胞、遗传、进化和分类等。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生物体系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例如,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我们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就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更复杂的概念。

第三段:生物学与环境。

生物学研究的不仅仅是生物本身,也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环境生态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存方式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与解决环境问题。例如,学习了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流、海洋和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及其对生命的影响。

第四段:应用生物学。

生物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农业、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等。在生物技术中,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技术、制药、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生物学的许多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改善生命质量,制药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等。

第五段:总结。

通过学习生物学和听生物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无限价值和重要性。与之相关的科学领域如基因编辑、环保、农业、医疗等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拓展知识和技能。生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发现生物体系的美丽和奥妙。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继续探究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人类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八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生物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的,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几天学习过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九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生物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的,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几天学习过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2、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3、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十

高中的生物科学是重要的一个科目,也是高中学习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复习生物,这样才能够提高复习效率,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总结了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几点建议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1.在讨论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三个观点。

1.1生物学习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学习生物知识首先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第一印象就是难懂复杂,内容没有条理,甚至将生物看成是高中学习的绊脚石。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发现生物本身与生活紧密联系,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能够用生物知识来解释,这也解开了学生心中的谜团,这正是生物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的学好生物,提高对生物的兴趣。

1.2高中阶段能够接触到的生物学知识。

经过我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发现生物学有很多概念,这些概念大多是描述性的,没有事涉及到深层次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时,大多数是靠记忆,还有一小部分是靠理解,不能够死记硬背,而是将记忆与理解相结合,这样才记忆的更加深刻。

1.3对教师保持信任的态度。

学生要充分的信任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在课堂中的建议学生要及时的采纳,虽然教师也会有判断失误的情况,但是教师是最了解知识的人,他们会为我们的学习指引方向。在课堂中要经常与教师互动,提高课堂的氛围,在课堂中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留的任务,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提出,教师会给予耐心的解答。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也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2.生物学习方法分享。

2.1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归纳总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主要是在每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对整个单元的总结和梳理,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点能够深刻的记忆,使自己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在生物的学习中采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很有必要。

2.2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作业。

学生们在高中时期时间很宝贵,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在上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课前预习很有必要,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大概的了解,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不足,及时改正。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使学习质量有所提高,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知识。此外,在每一节课后,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与课堂内容关系紧密的,学生应该认真的完成,这样才能够巩固知识。但是总有一些学生将家庭作业当成是负担,不认真的完成,应付了事,这样就使家庭作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是一种压力。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且在昨晚家庭作业之后,还可以翻两页教材看看下一个单元的内容,从而做到有效的“温故而知新。”

2.3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很重要,课堂笔记在记录时也并不是随便记录的,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做笔记的时间多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很有可能错过了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由此看来,课堂笔记应该记录最重要的知识,是整节课的精华部分。例如:教师在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了许多文字并画了一些简图,此时我们就要记的就是这张简图。笔记做的越精简越明确,就越方便我们日后的使用与复习。

2.4勤学善问。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提问,这不仅是学习上生物需要具备的精神,也是所有学科需要具备的精神。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积极的尝试,大胆的质疑,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向教师提问,不要害怕出错。教师如果没有时间回答问题,那么可以标记一下,课后去提问,这些问题无论如何都要解决,否则会影响今后的学习。

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有规律的,生物学科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局部与整体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情况,功能与结构也互相适应和互相影响,从简单到复杂,从高级向低级,这些过程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明确这些规律,这样有利于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高中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要认清自己,懂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信任自己的教师,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此外,在生物学习中,我们应该了解生物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在生物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知识,在课堂中认真做笔记,及时的归纳总结知识点,不懂得地方及时问教师,不害怕出错,大胆的质疑,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篇十一

印象。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生物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们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的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并重视学生用语言表述。让学生用生物语言表达生物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生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另外,印象较深的是老师们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课堂中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堂上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

通过短短的几节课,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活动,各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止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

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成长需要内驱,成长需要沉淀,成长需要活材,成长需要蜕变,成长需要追求至善。我会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生物课,让孩子们在生物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