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所经历和学习的心情和感悟的总结。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当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得体会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不同领域下的心得感悟与总结,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心得体会的书写中,不断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吧,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理论自信是实践的基础,是前进的动力。只有具备坚定的理论自信,人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理论自信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所从事领域的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广泛学习——提高理论素养(200字)。
坚定理论自信的第一步是广泛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累积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拥有更为全面的思考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各种学术著作、科研论文等。我在学习时,尽量选择高质量的资料,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段:深入实践——验证理论成果(300字)。
理论自信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实践的验证。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然后观察和分析实践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我在实践中,不仅积极参与各种项目,还加入了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通过实践,我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与他人交流——拓展思维边界(300字)。
坚定理论自信还需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边界,接受他人的观点和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我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以及与同学、老师的讨论。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领域内最新的理论进展,也让我从其他人的看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第五段:总结——理论自信助力个人成长(200字)。
通过广泛学习、深入实践和与他人交流,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还增强了自己的理论自信。理论自信使我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坚持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论:(100字)。
坚定理论自信是实践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通过广泛学习、深入实践和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提高理论素养、验证理论成果、拓展思维边界。只有具备坚定的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做人的工作”“筑牢精神之基”“坚定理想信念”等重要观点和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真理性、规律性和战略性,对于促进全党和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定信仰,唱响主旋律。
“精神之基”与“理想信念”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不是对“经验”的简单照搬,而是存在于不断的理性探索之中;不是“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是“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我们穿越哲学家们这些形而上的艰深话语,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难发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以及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甚至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克服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管在哪个阶段,之所以能取得不断的胜利,无不因为坚持了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中获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只有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免疫力和精神抵抗力,奋斗在前进的路上。
精诚团结,增强凝聚力。
回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每逢人民精诚团结、进取精神不断勃发的历史时刻,我们就能创造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每当人们精神萎靡、思想涣散,我们往往会面临危机与磨难。
然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艰难而不衰,之所以能千锤百炼而勇敢,根本原因就在于贯穿中华民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历程的一条主线,是人心凝聚、信念坚强、精神挺拔。
今天,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上,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如何解开思想困惑,扫除认知误区,如何凝聚人心和共识,如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都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要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既要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要有效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既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党的坚强有力的宣传思想工作,营造党和人民精诚团结的良好氛围,把中华民族亘古以来业已形成的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全党和全体人民坚定的精神追求。
不断奋斗,积聚正能量。
精神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精神的承担者是人,“精神”转化为“物质”的途径是实践。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积聚正能量。
忙碌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党员干部,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敢作敢为,善作善为,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冲锋在前,面对艰难险阻奋战在先,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精神力量。
广大劳作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必须以中国领导阶级的高瞻远瞩、主人翁的博大胸襟和使命担当,挺起宽厚的肩膀,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带头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以卓越的劳动创造,争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广大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必须以工人阶级同盟军的忠诚与情怀,在“绿水青山”中,发现和创造“金山银山”,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火热实践,始终保持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扎根沃土、热爱农村农业,学习适用技术、熟悉经营管理,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
广大拼搏在社会主义市场大潮中的企业家,必须发扬企业家精神,坚守实业报国、实业兴国的崇高追求,立足主业、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始终敬畏契约和信用,勇于承担肩头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争做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敢闯敢试、勇搏激流、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发展的时代新锐。
广大埋头在创新攻关中的科研人员,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志存高远的人民情怀,牢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重托,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树立大志向、甘坐冷板凳,瞄准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潜心钻研、孜孜求索、精诚协作,勇攀科技新高峰,建功立业新时代。
广大凭窗苦读憧憬未来的青年学生,必须牢记“少年强则国强”的箴言,珍惜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强国复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始终保持年少锐气、青春朝气,以时代新人的姿态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弘扬“红船精神”,矢志不渝、不断奋斗、永远奋斗。只要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以此筑牢时代精神之基,我们就能在任何风险考验面前,不为所动、不为所困、不为所扰、不为所惑,就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成果,就会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下面是tui555小编整理的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三个自信研讨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领导干部必须把修身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性修养就是按照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不断磨砺和塑造共产党员的思想信念和意志品格,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列宁讲,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一要修身养心,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好《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坚定“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防止犯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不断增强共产党人辨别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及工作中的原则性、方向性和创造性。我理解作为中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长远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当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好“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心中有党讲政治、心中有民践宗旨、心中有责敢担当、心中有戒守规矩。
二要修身养学,培养战略思维能力。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当今世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敏锐观察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特别是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清朝闭关锁国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铭记。我们必须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研究国情、省情,尊重科学规律,明确努力方向。我院很多学科基础很好,但要结合生产和发展,有针对性调整科研方向。我院有较强的人才队伍,但缺少大家,如大豆院士在南农(盖钧镒);小麦山东有3名院士(余松烈、于振文、赵振东);水稻东北院士在沈农等等。我们要拓宽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要修身立德,争做严实表率。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党选用干部的原则之一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领导干部必须先做人,后做事、做官,要常修为政之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筑牢道德防线,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持原则,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要老老实实向职工群众学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时处处见贤思齐,崇尚学习,情趣高雅。有的私企老板讲,不怕领导不好见,就怕当官的没“爱好”。领导干部的“爱好”和“情趣”已成为围猎的目标,它不是个人的小节问题,而是官员的人品和官品问题,是影响党风政风的重大问题。要高标准加强自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净化朋友圈,重视家风、严肃家规,管好身边人,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要减少应酬,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的东西;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为私欲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要自觉讲修养、讲道德、讲人格,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对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敢抓敢管,做良好党风政风、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四要修身有为,献身农业科技事业。在我院平凡的农业科研岗位上,涌现了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立德树人、献身科研的表率。刘忠堂研究员已76岁高龄,仍关心农业、热心农业科技与推广事业,去年被中组部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杜维广研究员退休后继续其奋斗一生的大豆科研事业,为牡丹江分院大豆国家综合试验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刘发研究员退休后与盖钧镒院士在五大连池市建立大豆研发基地,在大豆产业面临困难的形势下,苦苦坚守,成绩卓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严以修身,最终要有所做为。要热爱农业科技,献身农业科技,心无旁鹜,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一、坚定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
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实践千差万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各种风险和考验。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在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及中东乱局中,一些国家陷入严重困境,但中国都化险为夷并且发展得更好。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有的国家政治和社会走向也出现不确定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力日益显现。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中国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中国自己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梦想;承载着过去,承载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本一致。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二、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创造,构建了中国话语,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崭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们都成功应对、化危为机、开创新局,根本就在于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坚强保障体现在: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既毫不动摇坚持又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系统完备、更成熟定型、更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对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理论是我们前进的思想引领,制度则规范着我们的社会行为。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仅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更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迎接“两个百年目标”而坚定跟党走的党性自觉的考验。
一、道路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践行者。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90多年来,我们党勇敢承担起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对既有人类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超越,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据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的《从发展看“三个自信”的底气—十八大报告解读》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52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增加765倍,跃升世界第二;人均gdp增长295倍,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890倍,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外汇储备增加近23813倍,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具体来看,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约10000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57万吨,成功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增长3422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210.6亿元跃升到2011的343635.9亿元,增长16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49年的44元人民币跃升到2012年的7917元人民币,增长180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都是当代中国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事实,成为中国道路最强有力的注脚和支撑,当然也灌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道路的自信。因此,我们绝不会重回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拐入改弦易辙的邪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践行者。
二、理论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者。
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伟大的实践总是与伟大的理论相辅相成,90多年来,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并不断丰富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的关键就是不能否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密切相关。我们要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者。
三、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运行和发挥功能的基础。9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建立和不断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它具有强大的本土适应性,与中国国情血肉相连,这也是我们制度自信的坚强支撑。
郭纪在今年第10期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各国经济难脱困境,政治深陷僵局,社会动荡不安,面临越来越大的变革压力。然而,改或不改,都不容易,从中折射出的是西方的制度困境。在西方民主制度遭遇“信仰危机”的同时,很多西方学者、政要、商界人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成功的意义不在于向世界提供一种替代模式,而在于展示其他的成功模式是存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应该看到,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全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力大增。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这一制度,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四、结语。
实践充分证明,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每一名中共党员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更要有坚定“三个自信”的党性自觉!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连日来,本报记者探访南京红色遗址,追寻先烈光辉足迹:浦口区浴堂街,王荷波秘密策划工人运动;老城南磨盘街,南京地下党组织在此秘密联络;通济门九龙桥,9名烈士遗体被投进秦淮河……一个个历史现场、一段段壮烈往事,把我们带回当年那段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信仰比作“总开关”。他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同时也具有非常丰富、深邃的时代内涵。在建党95周年之际,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对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针对理想信念坚不坚定、“三个自信”牢不牢固、党员身份和自身作为匹不匹配,来一次深刻的检查和反思、总结和纠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捐躯赴难,靠的就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加入共产党不是通向升官发财,而是通向坐牢砍头,尽管这样,一批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仍然一心向党,毅然决然地加入共产党,为共产主义的理想顽强奋斗。许多党员被捕入狱后,面对酷刑的折磨、亲情的考验、死亡的威胁,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南京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最集中的殉难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身上体现的信仰力量,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珍贵财富,其间所蕴含的“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雨花英烈精神”,是南京城市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今年以来,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走进全国高校、引发强烈反响。传承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筑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南京的党员干部理应走在全省、全国的最前列。
历史给人启迪,也催人奋进。当前,我市正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全体党员要对照党员标准,切实做到“五查摆五解决五强化”,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查摆信仰信念是否动摇,解决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认识不清、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迷茫、组织或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信仰宗教、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等问题,强化政治定力。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要以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拧紧信仰“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为建设新南京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确实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上去体会和认识。2014年5月,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他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全面真实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戮力同心、接力奋斗的伟大历程,是我们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是我们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课题。习近平同志把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党史教育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基本遵循。
一、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坚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在当代中国,坚守理想信念,要求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又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首先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我们理想的旗帜。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就从六个时间段系统回顾了社会主义500年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的伟大历程。通过这一回顾,习近平同志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强调,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我们就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是立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要刻骨铭心。这恰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过去,邓小平同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展望未来,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二、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不断增强坚持走自己路的决心。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无论是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探索。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在道路问题上,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民主革命时期,有些人把共产国际的指示教条化,把别国经验神圣化,试图走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党在进行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又走过一段弯路。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顾这段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流血牺牲,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三、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汲取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坚定砥砺前行的决心。
确立了发展目标、找到了通往梦想的正确道路,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是一片坦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直面前行道路上的风险与考验,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增长智慧、锤炼品质,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不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现在,社会上对待前进中的问题有一种不正确的态度,一些人遇到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就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和奋斗。这显然不是我们面对问题应有的态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前进道路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应该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一刻不停地加强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深入理解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培养深邃的历史思维、恢弘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对此,习近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很多事要回顾,看看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特别是遇到同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温故而知新嘛。这一思想也生动地体现习近平同志的具体实践当中。
比如,在中央制定八项规定时,习近平同志就再次重温了1979年的《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和邓小平同志为起草这一文件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为了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他建议大家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找出来再看看。
又比如,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开放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自觉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他总结了改革开放长期实践积累的5条宝贵经验,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这些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得到了生动体现,成为我们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坚定砥砺前行的决心。
四、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主张。
当今世界剧烈变动,充满着变数、蕴藏着风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博弈十分激烈;当代中国深刻变革,不同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政策主张相互交织,往哪走、怎么走的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都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面对复杂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避免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现在有些人低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潜能,否定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结合党史、国史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了严厉驳斥。他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面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习近平同志总结党史、国史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他们的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决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我们民族的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社会思潮,要在更加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就必须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汲取营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自觉廓清思想认识上的迷雾。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共同走过的道路不是简单的时间流逝,它是民族智慧的涵养,更是理想信念的积淀、中国精神的传承。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里面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今天,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这历史的回响中,我们聆听到的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我们共同走过的路的珍惜。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理论自信是指对所学理论的充分认同和自信心态。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关于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首先,为了培养理论自信,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所学理论。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消化掌握知识,增强自己对理论的信心。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曾经面对一门难度较大的理论课程。起初,我对这门课程感到很困惑,但是为了克服困难,我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反复阅读相关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甚至在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我逐渐理解了这门理论的内涵和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次深入研究的经历增强了我的理论自信,也教给我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性。
第三段:勇于质疑与创新。
其次,坚定理论自信也需要我们勇于质疑和创新。对理论的质疑可以促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挑战现有的理论,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创新则是通过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我们对理论的信心。在我进行科研项目时,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放弃或者盲目相信已有的理论,而是积极质疑和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法。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探讨,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实验室的认可和一定的成果。这个经历让我明白,理论自信不仅仅是对所学理论的认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质疑和创新。
第四段: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
此外,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也是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理论。在参与学术研讨会和活动中,我经常和来自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交流,听取他们对理论的看法和经验。这些交流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视野,也帮助我认识到理论的广泛应用。同时,我也分享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获得了同行们的认同和尊重,进一步巩固了我的理论自信。
第五段:实践与反思。
最后,对于坚定理论自信的培养,实践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观察和分析其有效性和局限性。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理解,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通过实践和反思,我能够理清自己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
总结段:总结。
通过深入研究、勇于质疑与创新、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以及实践与反思,我逐渐培养和坚定了自己的理论自信。理论自信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满自信,不断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自信,成为真正的理论专家。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段论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最核心的就是我们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是对我们党90多年来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最鲜明、最简洁的概括。90多年来,正是靠着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但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而且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怀抱各种主义和理想的众多党派“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自愿选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理想信念能够代表中国的前进方向。
(三)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好比人的肌体,8500万党员好比一个个细胞,细胞纯洁了,肌体才会健康、纯洁。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就体现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能够牢固的树立宗旨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敢想、敢做、敢当;体现在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体现在事关旗帜、道路、制度等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一是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意在告诉我们,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也有一种“钙”,它左右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指导人的行动。它在人的大脑中含量越充分越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同人体中的钙一样,充分的含量是前提,只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忠诚党和人民,才能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像人体里的钙是生命元素一样,理想信念能够决定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与学习结合产生智慧,与劳动结合产生财富,与创新结合产生发明,在饥寒的年代里创造温饱,在温饱的年代里创造文明,在离乱的年代里创造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创造繁荣。因此,必须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去认识,去加强,去珍惜。
二是信仰缺失的现实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一分析切中时弊,抓住了要害。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告诉我们,就像人体中长期缺“钙”会出现各种病症一样,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不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就会患精神上的“软骨病”。这种“软骨病”首先从动摇信仰、淡漠信念开始,不信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继之,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会甘当“俘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不会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告诉我们,同身体需要补钙一样,强固理想信念之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因为,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理论在创新,党在不同时期会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还因为,理想信念每天面临着现实生活的考验,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挑战,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或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对党的领导的影响,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济理念对我们坚守的政治信条的冲击等。所有这些,都使精神之“钙”每天被机体吸收,功能也逐渐弱化,向每个共产党员提出了天天“补钙”的要求。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来源于对它的理解认识程度。认识越深刻,意志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因此,必须不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作用的理解。理想信念说到底是相信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能够实现,相信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承认不承认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就动摇了我们党的合法性,因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定为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自信,就否定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和其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因为这条道路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如果不能把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坚守的话,就否定了自己的奋斗历史,因为我们都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倍加珍惜我们确立的崇高信仰、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政治灵魂,当成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防止信念缺失。“钙”流失的不可避免性,决定了“补钙”的必然性、经常性。补理想信念之“钙”,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武装。着重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下工夫,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不断强化理论修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着重在补齐理论“短板”上下功夫,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越是前沿领域越要多学深学,特别是加强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科学营养,丰富智慧,以能力上的优势增强政治上的自信。着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像天天需要吃饭、睡觉一样,把“补钙”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注重经常,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断充实新知识,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信息,才能以充足的“钙”量保证精神世界之需,给理想插上知识的翅膀、智慧的翅膀,展翅高翔。
三是运用科学理论,强化理论自信。在一些干部中,理想信念的天平之所以会发生倾斜,根源于不善于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由对科学理论不能“真用”发展到对科学理论不能“真信”。科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就在于它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从而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它的真理性就在于此,我们对它坚定不移、坚信不移也在于此。对反映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回答得越多、越有说服力,困扰我们的问题就越少,我们的理想信念就越坚定。因此,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一是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坚持以科学理论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深入研究,合力攻关,切实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困扰党员、干部思想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有说服力的回答。二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题理论学习。学习理论在吃透原著、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学有所悟。在此基础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独立思考,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总结新规律。三是加大对理论的阐释宣传力度。对重大研究成果,及时广泛宣传,回应社会关切,排解党员、干部的思想疑虑。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运用科学理论的过程,理论学习的过程成为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程,不断增强正能量,就会逐步消除负能量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
四是强化党性锻炼,经受是非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拚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一个宗旨、三个能否”讲的都是如何做,就是说,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上。在时时、处处、事事实践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风浪面前,旗帜鲜明,发声亮剑,无条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乐于奉献,甘愿吃苦、不思享受,实干创业、实干富民。学习上刻苦钻研,工作上率先垂范,生活上艰苦朴素。三是做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的利益、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向组织伸手,不与群众争利,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做人、做事。四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为官一任,振兴一方。面对责任,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于攻坚;面对工作,勇于创新。不求官有所进,但求业有所成。总之,就是以政治坚定防止和克服“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以艰苦奋斗防止和克服“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以大公无私防止和克服“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以改革创新防止和克服“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只有这样付诸行动,才能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张安顺在发言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思想的根基、精神的支撑和奋斗的源泉。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来源于对它的认识程度,认识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是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重要保障。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张安顺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所依、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社会,面对各种物质诱惑,面对多元思想相互激荡,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思想迷茫、政治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道德失范、工作不实等问题。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坚决批评抵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融入灵魂、见之于行。
张安顺强调,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必须保持政治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二是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升自我修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务求钻深研透、入脑入心,真正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三是必须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性锻炼,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四是必须强化道德修养、筑牢立身之本,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五是必须肩负责任使命、公而忘私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
张安顺强调,这次学习研讨既是一次集体学习交流,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专题学习研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关键动作”之一。每个常委同志都要按照课题分工,提前做好准备,力争使每次集中学习都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目的。
学习会上,州委常委同志进行了补充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理想信念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做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必须深入群众接地气,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有的同志谈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和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块理论“基石”。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广泛性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注重社会性规范,让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性化引领,培树一批典型人物。
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小组有关同志,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确实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上去体会和认识。5月,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他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全面真实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戮力同心、接力奋斗的伟大历程,是我们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是我们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课题。习近平同志把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党史教育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基本遵循。
一、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坚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在当代中国,坚守理想信念,要求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又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首先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我们理想的旗帜。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就从六个时间段系统回顾了社会主义5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的伟大历程。通过这一回顾,习近平同志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强调,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我们就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是立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要刻骨铭心。这恰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过去,邓小平同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展望未来,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二、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不断增强坚持走自己路的决心。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无论是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探索。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在道路问题上,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民主革命时期,有些人把共产国际的指示教条化,把别国经验神圣化,试图走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党在进行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又走过一段弯路。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顾这段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流血牺牲,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三、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汲取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坚定砥砺前行的决心。
确立了发展目标、找到了通往梦想的正确道路,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是一片坦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直面前行道路上的风险与考验,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增长智慧、锤炼品质,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不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现在,社会上对待前进中的问题有一种不正确的态度,一些人遇到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就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和奋斗。这显然不是我们面对问题应有的态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前进道路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应该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一刻不停地加强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深入理解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培养深邃的历史思维、恢弘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对此,习近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很多事要回顾,看看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特别是遇到同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温故而知新嘛。这一思想也生动地体现习近平同志的具体实践当中。
比如,在中央制定八项规定时,习近平同志就再次重温了1979年的《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和邓小平同志为起草这一文件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为了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他建议大家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找出来再看看。
又比如,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开放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自觉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他总结了改革开放长期实践积累的5条宝贵经验,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这些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得到了生动体现,成为我们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坚定砥砺前行的决心。
四、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主张。
当今世界剧烈变动,充满着变数、蕴藏着风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博弈十分激烈;当代中国深刻变革,不同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政策主张相互交织,往哪走、怎么走的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都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面对复杂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是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避免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现在有些人低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潜能,否定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结合党史、国史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了严厉驳斥。他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面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习近平同志总结党史、国史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他们的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决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我们民族的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社会思潮,要在更加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就必须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汲取营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自觉廓清思想认识上的迷雾。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共同走过的道路不是简单的时间流逝,它是民族智慧的涵养,更是理想信念的积淀、中国精神的传承。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里面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今天,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这历史的回响中,我们聆听到的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我们共同走过的路的珍惜。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一、坚定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
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实践千差万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各种风险和考验。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在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及中东乱局中,一些国家陷入严重困境,但中国都化险为夷并且发展得更好。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有的国家政治和社会走向也出现不确定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力日益显现。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中国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中国自己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梦想;承载着过去,承载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本一致。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二、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创造,构建了中国话语,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崭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们都成功应对、化危为机、开创新局,根本就在于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坚强保障体现在: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既毫不动摇坚持又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系统完备、更成熟定型、更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对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理论是我们前进的思想引领,制度则规范着我们的社会行为。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仅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更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迎接“两个百年目标”而坚定跟党走的党性自觉的考验。
一、道路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践行者。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90多年来,我们党勇敢承担起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对既有人类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超越,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据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的《从发展看“三个自信”的底气—十八大报告解读》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52年至,我国经济总量增加765倍,跃升世界第二;人均gdp增长295倍,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890倍,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外汇储备增加近23813倍,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具体来看,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约10000万吨增加到20的58957万吨,成功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跃升至年的38667.6亿美元,增长3422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210.6亿元跃升到的343635.9亿元,增长16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49年的44元人民币跃升到2012年的7917元人民币,增长180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都是当代中国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事实,成为中国道路最强有力的注脚和支撑,当然也灌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道路的自信。因此,我们绝不会重回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拐入改弦易辙的邪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践行者。
二、理论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者。
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伟大的实践总是与伟大的理论相辅相成,90多年来,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并不断丰富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的关键就是不能否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密切相关。我们要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者。
三、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运行和发挥功能的基础。9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建立和不断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它具有强大的本土适应性,与中国国情血肉相连,这也是我们制度自信的坚强支撑。
郭纪在今年第10期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各国经济难脱困境,政治深陷僵局,社会动荡不安,面临越来越大的变革压力。然而,改或不改,都不容易,从中折射出的是西方的制度困境。在西方民主制度遭遇“信仰危机”的同时,很多西方学者、政要、商界人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成功的意义不在于向世界提供一种替代模式,而在于展示其他的成功模式是存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应该看到,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全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力大增。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这一制度,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四、结语。
实践充分证明,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每一名中共党员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更要有坚定“三个自信”的党性自觉!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4月9日下午,市人社局党委中心组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全会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为主题,组织开展讨论学习。
会上,局党委委员、就业中心主任吴志龙从人为什么要有信念、共产党人应坚定什么样的信念以及共产党人应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三方面阐述了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的理解,吴志龙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灯、是人生的发动机、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一定要夯实理论功底、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创新实干、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够坚定风险人社事业的理想信念、坚定“三个自信”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党员干部们纷纷就坚定理想信念畅所欲言,副局长戴江澄指出,信仰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党员干部要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坚持改造自己不动摇,坚守政治立场,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局党委委员、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黄亚平强调实践是磨练理想信念的途径,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中坚持信仰,将坚定理想信念当做人生的必修课;马玉梅提出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警醒、提升政治定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三个自信落实在工作上。
孙沛然局长对大家的讨论作了点评,孙局长指出,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首要问题,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为何、为谁而活着,怎样、如何活着,确定自身的目标和价值,并坚持不懈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人生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有阳光、工作才会充满热情。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领导干部必须把修身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性修养就是按照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不断磨砺和塑造共产党员的思想信念和意志品格,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列宁讲,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一要修身养心,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好《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坚定“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防止犯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不断增强共产党人辨别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及工作中的原则性、方向性和创造性。我理解作为中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长远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当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好“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心中有党讲政治、心中有民践宗旨、心中有责敢担当、心中有戒守规矩。
二要修身养学,培养战略思维能力。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当今世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敏锐观察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特别是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清朝闭关锁国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铭记。我们必须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研究国情、省情,尊重科学规律,明确努力方向。我院很多学科基础很好,但要结合生产和发展,有针对性调整科研方向。我院有较强的人才队伍,但缺少大家,如大豆院士在南农(盖钧镒);小麦山东有3名院士(余松烈、于振文、赵振东);水稻东北院士在沈农等等。我们要拓宽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要修身立德,争做严实表率。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党选用干部的原则之一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领导干部必须先做人,后做事、做官,要常修为政之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筑牢道德防线,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持原则,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要老老实实向职工群众学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时处处见贤思齐,崇尚学习,情趣高雅。有的私企老板讲,不怕领导不好见,就怕当官的没“爱好”。领导干部的“爱好”和“情趣”已成为围猎的目标,它不是个人的小节问题,而是官员的人品和官品问题,是影响党风政风的重大问题。要高标准加强自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净化朋友圈,重视家风、严肃家规,管好身边人,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要减少应酬,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的东西;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为私欲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要自觉讲修养、讲道德、讲人格,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对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敢抓敢管,做良好党风政风、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四要修身有为,献身农业科技事业。在我院平凡的农业科研岗位上,涌现了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立德树人、献身科研的表率。刘忠堂研究员已76岁高龄,仍关心农业、热心农业科技与推广事业,去年被中组部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杜维广研究员退休后继续其奋斗一生的大豆科研事业,为牡丹江分院大豆国家综合试验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刘发研究员退休后与盖钧镒院士在五大连池市建立大豆研发基地,在大豆产业面临困难的形势下,苦苦坚守,成绩卓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严以修身,最终要有所做为。要热爱农业科技,献身农业科技,心无旁鹜,砥砺前行。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段论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最核心的就是我们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是对我们党90多年来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最鲜明、最简洁的概括。90多年来,正是靠着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但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而且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怀抱各种主义和理想的众多党派“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自愿选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理想信念能够代表中国的前进方向。
(三)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好比人的肌体,8500万党员好比一个个细胞,细胞纯洁了,肌体才会健康、纯洁。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就体现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能够牢固的树立宗旨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敢想、敢做、敢当;体现在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体现在事关旗帜、道路、制度等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一是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意在告诉我们,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也有一种“钙”,它左右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指导人的行动。它在人的大脑中含量越充分越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同人体中的钙一样,充分的含量是前提,只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忠诚党和人民,才能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像人体里的钙是生命元素一样,理想信念能够决定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与学习结合产生智慧,与劳动结合产生财富,与创新结合产生发明,在饥寒的年代里创造温饱,在温饱的年代里创造文明,在离乱的年代里创造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创造繁荣。因此,必须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去认识,去加强,去珍惜。
二是信仰缺失的现实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一分析切中时弊,抓住了要害。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告诉我们,就像人体中长期缺“钙”会出现各种病症一样,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不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就会患精神上的“软骨病”。这种“软骨病”首先从动摇信仰、淡漠信念开始,不信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继之,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会甘当“俘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不会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告诉我们,同身体需要补钙一样,强固理想信念之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因为,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理论在创新,党在不同时期会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还因为,理想信念每天面临着现实生活的考验,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挑战,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或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对党的领导的影响,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济理念对我们坚守的政治信条的冲击等。所有这些,都使精神之“钙”每天被机体吸收,功能也逐渐弱化,向每个共产党员提出了天天“补钙”的要求。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来源于对它的理解认识程度。认识越深刻,意志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因此,必须不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作用的理解。理想信念说到底是相信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能够实现,相信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承认不承认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就动摇了我们党的合法性,因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定为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自信,就否定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和其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因为这条道路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如果不能把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坚守的话,就否定了自己的奋斗历史,因为我们都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倍加珍惜我们确立的崇高信仰、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政治灵魂,当成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防止信念缺失。“钙”流失的不可避免性,决定了“补钙”的必然性、经常性。补理想信念之“钙”,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武装。着重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下工夫,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不断强化理论修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着重在补齐理论“短板”上下功夫,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越是前沿领域越要多学深学,特别是加强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科学营养,丰富智慧,以能力上的优势增强政治上的自信。着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像天天需要吃饭、睡觉一样,把“补钙”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注重经常,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不断充实新知识,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信息,才能以充足的“钙”量保证精神世界之需,给理想插上知识的翅膀、智慧的翅膀,展翅高翔。
三是运用科学理论,强化理论自信。在一些干部中,理想信念的天平之所以会发生倾斜,根源于不善于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由对科学理论不能“真用”发展到对科学理论不能“真信”。科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就在于它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从而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它的真理性就在于此,我们对它坚定不移、坚信不移也在于此。对反映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回答得越多、越有说服力,困扰我们的问题就越少,我们的理想信念就越坚定。因此,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一是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坚持以科学理论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深入研究,合力攻关,切实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困扰党员、干部思想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有说服力的回答。二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题理论学习。学习理论在吃透原著、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学有所悟。在此基础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独立思考,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总结新规律。三是加大对理论的阐释宣传力度。对重大研究成果,及时广泛宣传,回应社会关切,排解党员、干部的思想疑虑。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运用科学理论的过程,理论学习的过程成为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程,不断增强正能量,就会逐步消除负能量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
四是强化党性锻炼,经受是非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拚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一个宗旨、三个能否”讲的都是如何做,就是说,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上。在时时、处处、事事实践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风浪面前,旗帜鲜明,发声亮剑,二是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乐于奉献,甘愿吃苦、不思享受,实干创业、实干富民。学习上刻苦钻研,工作上率先垂范,生活上艰苦朴素。三是做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的利益、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向组织伸手,不与群众争利,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做人、做事。四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为官一任,振兴一方。面对责任,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于攻坚;面对工作,勇于创新。不求官有所进,但求业有所成。总之,就是以政治坚定防止和克服“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以艰苦奋斗防止和克服“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以大公无私防止和克服“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以改革创新防止和克服“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只有这样付诸行动,才能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
张安顺在发言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思想的根基、精神的支撑和奋斗的源泉。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来源于对它的认识程度,认识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是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重要保障。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张安顺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所依、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社会,面对各种物质诱惑,面对多元思想相互激荡,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思想迷茫、政治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道德失范、工作不实等问题。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坚决批评抵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融入灵魂、见之于行。
张安顺强调,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必须保持政治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二是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升自我修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务求钻深研透、入脑入心,真正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三是必须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性锻炼,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四是必须强化道德修养、筑牢立身之本,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五是必须肩负责任使命、公而忘私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
张安顺强调,这次学习研讨既是一次集体学习交流,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专题学习研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关键动作”之一。每个常委同志都要按照课题分工,提前做好准备,力争使每次集中学习都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目的。
学习会上,州委常委同志进行了补充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理想信念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做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必须深入群众接地气,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有的同志谈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和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块理论“基石”。有的同志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广泛性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注重社会性规范,让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性化引领,培树一批典型人物。
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小组有关同志,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
4月9日下午,市人社局党委中心组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全会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为主题,组织开展讨论学习。
会上,局党委委员、就业中心主任吴志龙从人为什么要有信念、共产党人应坚定什么样的信念以及共产党人应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三方面阐述了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的理解,吴志龙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灯、是人生的发动机、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一定要夯实理论功底、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创新实干、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够坚定风险人社事业的理想信念、坚定“三个自信”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党员干部们纷纷就坚定理想信念畅所欲言,副局长戴江澄指出,信仰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党员干部要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坚持改造自己不动摇,坚守政治立场,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局党委委员、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黄亚平强调实践是磨练理想信念的途径,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中坚持信仰,将坚定理想信念当做人生的必修课;马玉梅提出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警醒、提升政治定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三个自信落实在工作上。
孙沛然局长对大家的讨论作了点评,孙局长指出,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首要问题,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为何、为谁而活着,怎样、如何活着,确定自身的目标和价值,并坚持不懈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人生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有阳光、工作才会充满热情。
组织专题学习讨论,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第一个学习讨论专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正在各地各单位陆续展开。组织好第一专题学习讨论,就能为专题学习讨论开好头、积累经验,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决定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作风行动。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精神懈怠、消极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究其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信仰迷茫、信念动摇、精神迷失。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个学习讨论专题的主要内容,解决好做合格党员的“总开关”问题,是开展好学习教育的客观需要。
做合格党员,最根本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就是不论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鉴别力、判断力和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服务于全国和全省发展大局。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种意识”,将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将使广大党员统一思想与行动,同心同德地战胜各种挑战与困难,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福建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把增强“四种意识”作为第一个专题学习讨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以学好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基础。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两学一做”学习安排具体方案,分别就全体党员和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内容和要求作出安排。每位党员都应认真学习规定的内容,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原理,深入理解理想信念和“四种意识”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
思想经由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每位党员还要积极参与讨论,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这一主题,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踊跃发言。重点要查找自身在理想信念、“四种意识”上还存在哪些不足,问题根源出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使自己真正受益。每位党员既要勇于解剖自身存在的问题,又要敢于提出本地本单位及其他同志存在的问题,在讨论中拓展思路,提高认识,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对于学习讨论中查找的问题,逐条逐项认真整改,广大党员必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激起更大的干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理想的旗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践行“三严三实”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三个自信”。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也反复告诫全党,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最关键在于坚定“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在赣南工作的同志,要深刻理解“三个自信”,切实增强“三个自信”,自觉围绕“四个全面”谋划工作,自觉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加快苏区振兴发展来推进工作。
微信号。
准严格要求自己,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强化宗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赣南这片红土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发源地。作为赣南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增强宗旨意识。要深入群众,多接地气。特别是要牢记习总书记“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深情嘱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深入一线,特别是深入企业一线,诚心诚意为企业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落实到具体行动和执政成效上。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实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已经三周年,政策落实已进入攻坚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要按照“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比如,招商引资工作,要务求实效,引进的项目要好、要实,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要立足实际,深入研判形势,采取务实管用举措,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和外贸出口增长,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做一名“四有”的好老师”,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在今后要不断扎实学识,以仁爱之心,积极争做幼儿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更要做到: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家长和幼儿搞好服务。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树好自身形象。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自己今天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对幼儿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每天工作再忙,也要重视政治学习,一定要把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本领。
今后工作还要养成习惯于观察幼儿的主动意识,在观察到某种现象后,结合理论加以思索、分析、总结,找出隐藏在现象后的实质。这种观察分析,会使我能更深刻地向家长反映问题,更深入地了解幼儿,为正确地解决处理班里问题、纠正或发扬幼儿的优缺点提供了一把新钥匙。
三、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我园的不断发展,我们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我园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在一线教师中,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形象。
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幼儿。我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去教育每一名幼儿。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天职,有爱才有责任。
总之,要想成为好老师,我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全部的爱心,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做教师虽然很辛苦,但我们也很幸福,因为我们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我将从幼儿的成长中得到收获。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连日来,本报记者探访南京红色遗址,追寻先烈光辉足迹:浦口区浴堂街,王荷波秘密策划工人运动;老城南磨盘街,南京地下党组织在此秘密联络;通济门九龙桥,9名烈士遗体被投进秦淮河……一个个历史现场、一段段壮烈往事,把我们带回当年那段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信仰比作“总开关”。他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同时也具有非常丰富、深邃的时代内涵。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对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针对理想信念坚不坚定、“三个自信”牢不牢固、党员身份和自身作为匹不匹配,来一次深刻的检查和反思、总结和纠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捐躯赴难,靠的就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加入共产党不是通向升官发财,而是通向坐牢砍头,尽管这样,一批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仍然一心向党,毅然决然地加入共产党,为共产主义的理想顽强奋斗。许多党员被捕入狱后,面对酷刑的折磨、亲情的考验、死亡的威胁,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南京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最集中的殉难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身上体现的信仰力量,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珍贵财富,其间所蕴含的“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雨花英烈精神”,是南京城市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今年以来,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走进全国高校、引发强烈反响。传承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筑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南京的党员干部理应走在全省、全国的最前列。
历史给人启迪,也催人奋进。当前,我市正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全体党员要对照党员标准,切实做到“五查摆五解决五强化”,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查摆信仰信念是否动摇,解决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认识不清、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迷茫、组织或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信仰宗教、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等问题,强化政治定力。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要以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拧紧信仰“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为建设新南京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心得体会。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信念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充满干好工作的激情和活力。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纷繁出现的时代,这样那样的诱惑不断的向我们“招手”,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越要经得住诱惑。不断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要始终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要扎实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领导具有文化水平高,接受新鲜事物快的自身优势。但当前社会是个大发展、大变革、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作为领导,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充实完善个人知识结构;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
勇于担当,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作为领导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但在现实工作中,也存在个别领导工作上拈轻怕重,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遇有棘手问题或出现失误时,惯于推脱和撇清自己的现象。作为领导应勇于担当,在艰苦和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积极干、主动干,敢于负责,不怕挫折,不怕承担责任。要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工作中不患得患失,要事事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有功多让,有过不推,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工作业绩树立自我形象,赢得大家认可。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
我们平时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就是说人要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目标和追求,活着只是为了吃饭,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只能是行尸走肉,就像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无魄有体就像稻草人”。有的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们都注重物质利益,讲理想信念不实惠。于是舍“义”取“利”,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冲在前面,对自己无利的事则躲得老远。殊不知,不讲理想信念,只讲实惠,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动力,我们的事业也就失去了旗帜和灵魂。也有的人很有“理想”和“志向”,但他们的“理想”始终围着“我”字转,事事以“我”为中心,搞自我设计,打个人的小算盘,时刻想的是“我”要当多大官,“我”要发多大财。为了自己“目标”的实现,不惜违犯党纪国法。其结果,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胡长青、成克杰、李真之流的堕落,就是很好的例证。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蜕化变质的开端。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作为军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地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动摇,听从党中央、和指挥不动摇,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听党的话、跟党走。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与求真务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应该明白,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应该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而贡献力量。对我们人民军队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切实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的人立志不可谓不高远,但就是不愿意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艰苦努力,不能把个人理想融入党的最高理想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土”。如果只在口头上讲“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行动中却自私自利,不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点爱心;一心要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却不肯一点一滴地学习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本领;整日想着成为名扬天下的英雄,本职工作却做得一塌糊涂,那么,再远大、再崇高的理想也只能归之于想入非非的空谈妄想。
6月23日,市委会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专题的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主持并讲话。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是严以修身的基本要求,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努力开创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市各地各部门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要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把学习研讨抓紧抓好,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根据安排,“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期间,领导干部都要在个人深入自学的基础上,分三个专题开展交流研讨,每个专题安排两次交流研讨。此次进行的第一个专题是: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石泰峰以“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为题作了重点发言。他指出,对党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也是严以修身的基本要求。深刻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我们面临着新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挑战,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给党的建设带来不少难题,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和自觉践行对党的绝对忠诚。
石泰峰指出,要紧紧围绕“绝对”二字保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100%,没有99%。回顾历史,有的人在顺境中表现忠诚,在逆境中有所动摇,有的人经历了战火考验可以做到忠诚,面对糖衣炮弹反而做不到,这应当引起深思。在常熟蹲点调研期间,蒋巷村常德盛同志说“入党不是入股”,话语朴实,却令人印象深刻,告诉了我们忠诚的真谛。石泰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忠于党的宗旨、党的事业、党的组织。共产党人最大的爱是爱人民,最大的追求就是实现人民幸福,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最根本的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关键要提升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提高政治执行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党的事业发展,践行对党的绝对忠诚,胸怀大局、服从大局,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干净干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以改革发展新业绩争当“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排头兵和先行军。
同志纷纷发言,互动讨论。有的同志谈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核心要求,也是谋事创业做人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
有的同志认为,作为党员干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必须与党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服务宗旨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在推动“四个全面”、实现伟大中国梦中有所作为。有的同志讲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增强“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高度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良思潮和精神懈怠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心灵家园,坚持无私奉献,为苏州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动力。有的同志认为,严以修身必须志存高远,必须躬身践行,必须勤修常省。有的同志就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从思想层面、工作层面、生活层面谈了切身体会。们的发言,紧紧围绕“三严三实”特别是“严以修身”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个人成长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感悟,达到了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提高的效果。
坚定理论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近年来,整个社会发展迅猛,科技不断创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于是,坚定理论自信显得尤为重要。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认识到了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坚定理论自信是取得学习成果的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一些复杂的理论和知识点,我们有时会感到迷茫和无助。然而,只有怀揣着坚定的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记得,在上大学的第一年,我就遇到了很多挑战。一门叫做微积分的课程让我感到非常头疼,每每做题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我坚信只要我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果然,在期末考试中,我以九十五的成绩通过了这门课程。这个过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性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
其次,坚定理论自信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解决各种问题。而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当我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时,我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并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和思考,我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方案。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拓展思维的边界,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再次,坚定理论自信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通过理论来认识和把握社会。而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对各种政治理论进行了学习和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社会现象,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坚定理论自信不仅对个人的学习有益,更对提高社会运转的效率和质量有积极影响。
最后,坚定理论自信是实践创新的关键。在社会的进步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勇于创造和实践新知识,促进社会的进步。比如,在创业的过程中,我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概念,并逐步实施和推广。这个过程中,坚定理论自信使我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创新,并最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总之,坚定理论自信是取得学习成果,提高思维能力,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实践创新的关键。作为学习者和实践者,我们应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怀有坚定的理论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砥砺前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幽默演讲稿(优质16篇)
- 最新开学班主任讲话稿(优质19篇)
-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7篇)
- 最新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3篇)
- 最新年级语文学科工作总结(精选19篇)
- 最新学前班春季工作计划(精选12篇)
- 学前班工作计划春季(大全17篇)
- 2023年电信调研报告(大全13篇)
- 毕业生自我鉴定(优质17篇)
- 最新分手协议书(精选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最新
坚 定 理 想信念加强政治理 论 学习(通用9篇)30下载数 373阅读数 -
坚 定 自己的选择议论 文800字坚 定 自己的选择议论 文17下载数 155阅读数 -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谈谈对理 论 自信的理 解(7篇)43下载数 288阅读数 -
最新
坚 定 理 想信念申论 范文汇总(模板10篇)42下载数 787阅读数 -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范文(模板13篇)30下载数 149阅读数 -
最新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汇总18篇)18下载数 127阅读数 -
最新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优质18篇)37下载数 371阅读数 -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23下载数 213阅读数 -
2023年
坚 定 理 想的议论 文(精选16篇)11下载数 205阅读数 -
坚 定 理 论 自信的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0篇)16下载数 587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