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培训管理心得体会总结(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2:03:20 页码:14
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培训管理心得体会总结(2篇)
2023-01-06 12:03:20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1、学生在实验时不能做到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2、深入领会教材的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在教学时,每次都是用最大能力想方设法的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学生做得少。教学中教师“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怎样扮演?充分开展分组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我们的教学是跨年级的,课是连续的,这就为准备材料带来了难度。有的时候分组实验就被演示实验取而代之了。怎样妥当安排大量分组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提高分组实验率是我的一大难点。

4、教师思考多做得少。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倾听、思考,不但要思考学生发言与自己原先设计相符的内容,更应分析学生错的或异想天开的答案,然后顺着孩子的思路认知去引导孩子探究,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设计,让教学过程在动态中完成,而不是死死地抱住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不放,这样只会扼杀学生探究的热情。探研式教学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自我科学素养存在不足。虽然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采用竞赛、限时完成实验的做法。忽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常常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探究之实质在过程之中;忽视了不断纠正错误可能比简单的成功更能让孩子们学到科学精神。这也反映了我对科学性质的理解不够准确。

1、提前布置任务,确保学生参与机会。由于提前布置了任务,学生的材料收集也有了提前量,因为缺少制作材料而放弃制作活动的现象会大大减少,确保了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

2、开展交流、展示、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欲。交流、展示与评比的过程,是制作活动最精彩的部分,是孩子们盼望的时刻,也是下一次制作探究的原始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当发现学生基本完成设计之后,在动手制作前组织一次设计交流会,让学生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同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问询答疑,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是非常渴望相互之间有机会进行交流,一方面是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相互启发的过程,思维的碰撞在交流展示间不断擦出火花,这样的活动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欲。

3、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制作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如果家长对活动不理解、不支持,会造成大量学生无法完成活动,作为科学教师,面对眼里只有语数英的家长,除了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使他们明白制作活动的意义外,教师要设法使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沟通,使家长理解,另一方面,家长通过多个途径的参与,使他们从中享受自己孩子成长的快乐,激发家长支持的动力。

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的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根据教材我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合作,让学生自主识字,感悟课文,领会阅读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陶冶美好的情操,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在学校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我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借助课件及音乐资源等进行直观教学,帮助理解文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亲和力,洋溢着快乐与情趣,也是为了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烘托气氛,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课件的演示,小老师的尝试、音乐基调的熏陶与感染”等,都能够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如本课中:识字时,我让充分利用课件,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文时,让学生去自学、感悟、理解、交流、探究。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日后才能依次类推、或举一反三、或有所创新,形成自学能力。

如在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我提问到,你觉得小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个有爱心,关爱他人的人吗?(渗透关爱他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大自然的教育)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爱心,我们的真情,齐读课文吧!(配乐)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感悟课文,以情定调,读出怜悯之心,读出关爱之情,读出一曲美德的赞歌!配乐品读欣赏是对课文的理解内化,是课文感情基调的升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