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 戏曲艺术感悟(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7:48:49 页码:14
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 戏曲艺术感悟(六篇)
2023-01-05 07:48:4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1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 有情—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有情——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xx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1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有情—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有情——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今年9月7日,我州召开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落实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片区推进会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借开学之际,掀起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新高潮。

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各县市根据自身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会上,xx市教育局、xx县委宣传部、xx县教育局、xx市非遗中心作为基层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xx市文联、市非遗中心整合资源,将一批老专家、老艺人纳入戏曲教学库,积极开展戏曲讲座和培训,为各中小学校派去戏曲辅导员,充实专业教学力量。

xx市在中小学校秋季学期课程中开设戏曲课,并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学校艺术实验县”工作评价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评价内容,积极开展“戏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xx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明确“既普及戏曲知识,又培养后继人才”的工作目标,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工作手段相结合,实现县域全覆盖,乡镇有示范,县里有样板,剧目有特色。

x县选取京剧、豫剧、黄梅戏、咸丰南戏等经典剧目名家唱段,制作成光盘光碟,供学校在大课间、主题班会及课余时间播放。利用音乐课、选修课开设戏曲课程。县南剧团结合送戏下乡,将《女儿寨》《土司夫人》等南剧剧目送进中小学校。

7月15日至8月13日,xx县举办了一次戏曲夏令营活动,向学生普及南剧的唱腔特色、起源发展、戏曲音乐、表演等基础知识。如今,xx县实小、二实小、县民中、县一中、中等职校等已建立22个戏曲社团组织,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

xx县还在中小学校开展戏曲表演,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艺术特长生”选拔范围,长期跟踪培养。目前,全县共25人被纳入培养计划。

此外,来xx县戏曲进校园的方案和思路,在全省戏曲进校园启动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利川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师资培训上取得了突破。

xx市、xx县开展的戏曲夏令营,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滋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引导广大学生度过安全、文明的暑期作出了贡献。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非常开心能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很珍惜这次观摩课展示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

--年5月17日上午共二节观摩课,分别是朱倩倩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国粹——京剧》和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首先,听了第一节课《我们的国粹——京剧》,我感觉朱倩倩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清新自然,由于是青年教师,身上散发出来那种活力,和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们被这位老师的语言表情吸引着,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课,由于对戏曲的认识很少,教师通过一些视频资料,让孩子更直观的去了解认识京剧,加上老师引导语到位,及时的把孩子引导了教学重点上,并让孩子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尤其是在让孩子模仿“小猫叫”的腔调来进行京剧念白的处理上更是点睛之处,很形象的就让孩子学会了具有“京味”的京剧唱腔。我们在上课时往往用一些边边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能力,往往我们老师说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固定被模式化,听了这课,我感觉老师的教学随机性很强,大胆放手让孩子去看,去想,去说,去做,这点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第二节课是由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赵阳老师很巧妙的用说书的方式,把《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进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赵老师巧妙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引进教学中去,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实话,一说戏曲,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却是真正的“羞愧难当”,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戏曲,更别说唱戏了。我总是认为,现在的学生们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在影响着他们,像这种“老掉牙”的“古董”学生会喜欢吗?能接受吗......但是,通过赵阳老师的这堂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看法,而且还激发了我学习戏曲的兴趣,顿时我也变成了一名“学生”,跟着赵老师一句一句学唱......

第三节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性》。韩老师结合《我们的国粹——京剧》、《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新学堂歌《游子吟》这三节课例,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

1、是什么?

2、教什么?

3、怎样教?

韩老师就这三个问题结合音乐新课标从情感、体验、感知和表现这四大领域进行认真细致的阐述,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授戏曲课时要备好课,不要太关注一些音乐符号,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还有就是一些概念的准确性,一些指导学生的具体方法其实就是教师经验的传递,并毫无保留的和全区的音乐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下午就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河南坠子《小猫钓鱼》的戏曲观摩课,会场上座无虚席,韩老师的精彩讲解更是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有许多县区的老师也是慕名而来。课堂上,韩老师以她那亲切风趣的语言开始本节课的教学,教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在教授本节课教学难点时,结合简板的演奏,很轻松的就解决了问题。到歌曲的结束句“甩腔”的教学时,结合歌词,幽默风趣的比喻更是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该怎么演唱“鱼”字,韩老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学能力无不彰显出中原名师的名师风范。她井然有序的课堂组织,精心巧妙的课堂构思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平顶山文化艺术中心的崔凯主任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以《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美丽邂逅》为主题的讲座。崔主任从诗经、楚辞、乐府歌辞、唐诗、宋词、元散曲和传统戏曲这几个方面向大家一一阐述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崔主任详细的讲解了唐宋元明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崔主任的文学功底之深厚!

这次戏曲观摩课的开展,提升了教师戏曲教学专业素养,同时也在为我们每个老师提出要求,尤其是让我本人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以后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向我们音乐名师工作室的两位主持人聂慧娟老师和张媛媛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奋斗!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五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霸王别姬》中气势磅礴的词曲再一次在耳畔响起,而曾经与我一起守在电视旁津津有味地听戏的人却早已不在。我终于明白当年爷爷看此戏时的感伤,也不住为戏中那命运多舛的人儿落下泪珠。

现代人不喜欢戏曲,这个时代快而浮躁,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听那些慢而难懂的戏曲了。然而,从小伴着“咿咿呀呀”的戏曲长大的我,却对戏曲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小时候和爷爷住在一起,时常听爷爷咿咿呀呀地跟着电视哼些什么,便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却只能看懂那画面上的人涂着满脸的油彩,穿着奇怪的服饰,嘴里也咿咿呀呀地哼着什么。那脸上涂着油彩的戏子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仿佛是个怪物一般,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便不敢轻易靠近那电视机。

可时间一长,我长大了些许,竟对那戏曲有了些许好奇,凑近仔细听,也还是听不懂。于是我问爷爷那人唱的是什么,怎么打扮的这样奇怪。爷爷笑着摸摸我的头:“那是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这一部是《霸王别姬》。”爷爷眯起了眼睛,像是在回忆着什么“你奶奶以前也是个戏子呢。”我便知道他是在回忆逝世的奶奶了。爷爷翻出一张老旧的相片“你看,这就是你奶奶以前的模样,想当年……”我没有再听下去,而是对这相片中的人儿产生了些许兴趣。

“原来奶奶以前这么漂亮……”我喃喃道。相片中的人儿,脸上覆着绝美的浓妆,穿着一身青衣,正走在一条小径上,却被人叫住,回眸掩面娇羞一笑,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头上那枝金步摇在微微晃动。

从此对戏曲着了迷。

说实在话,最开始为戏曲而着迷,是被那旦的华美服饰和倾城容貌所折服,再后来又被剧情所吸引,对于戏曲的艺术性这些东西全然不知晓。于是,在电视机前咿咿呀呀的又多了一个小身影。

再后来,我搬离了爷爷家,回到家中上了小学,便离戏曲远了许多。

而我逐渐长大,身边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多,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便渐渐疏远了戏曲。后来,也觉得戏曲没多大意思,故事情节老套,令人深感乏味无趣。

突然有一天,家乡传来爷爷病故的消息。

我回到爷爷家,暂时搬回去住。常常在原来的房间里写作业,却听不到了以往那句“咿呀”,心中之觉得空荡荡,愁思满布。然而,闭上眼睛,我却似乎还能感觉到爷爷在我身边,还有那一句“咿呀”。

我走进昔日爷爷的屋子,找出那部落满尘埃的《霸王别姬》,擦干净,播放起来。听着熟悉的唱腔,仿佛又回到了年幼时坐在爷爷身旁咿咿呀呀的时候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有关戏曲艺术特点的心得体会总结六

非常开心能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很珍惜这次观摩课展示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

--年5月17日上午共二节观摩课,分别是朱倩倩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国粹——京剧》和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首先,听了第一节课《我们的国粹——京剧》,我感觉朱倩倩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清新自然,由于是青年教师,身上散发出来那种活力,和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们被这位老师的语言表情吸引着,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课,由于对戏曲的认识很少,教师通过一些视频资料,让孩子更直观的去了解认识京剧,加上老师引导语到位,及时的把孩子引导了教学重点上,并让孩子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尤其是在让孩子模仿“小猫叫”的腔调来进行京剧念白的处理上更是点睛之处,很形象的就让孩子学会了具有“京味”的京剧唱腔。我们在上课时往往用一些边边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能力,往往我们老师说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固定被模式化,听了这课,我感觉老师的教学随机性很强,大胆放手让孩子去看,去想,去说,去做,这点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第二节课是由赵阳老师执教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赵阳老师很巧妙的用说书的方式,把《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进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赵老师巧妙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引进教学中去,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实话,一说戏曲,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却是真正的“羞愧难当”,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戏曲,更别说唱戏了。我总是认为,现在的学生们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在影响着他们,像这种“老掉牙”的“古董”学生会喜欢吗?能接受吗......但是,通过赵阳老师的这堂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看法,而且还激发了我学习戏曲的兴趣,顿时我也变成了一名“学生”,跟着赵老师一句一句学唱......

第三节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性》。韩老师结合《我们的国粹——京剧》、《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新学堂歌《游子吟》这三节课例,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

1、是什么?

2、教什么?

3、怎样教?

韩老师就这三个问题结合音乐新课标从情感、体验、感知和表现这四大领域进行认真细致的阐述,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授戏曲课时要备好课,不要太关注一些音乐符号,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还有就是一些概念的准确性,一些指导学生的具体方法其实就是教师经验的传递,并毫无保留的和全区的音乐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下午就是韩群老师为我们带来河南坠子《小猫钓鱼》的戏曲观摩课,会场上座无虚席,韩老师的精彩讲解更是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有许多县区的老师也是慕名而来。课堂上,韩老师以她那亲切风趣的语言开始本节课的教学,教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在教授本节课教学难点时,结合简板的演奏,很轻松的就解决了问题。到歌曲的结束句“甩腔”的教学时,结合歌词,幽默风趣的比喻更是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该怎么演唱“鱼”字,韩老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学能力无不彰显出中原名师的名师风范。她井然有序的课堂组织,精心巧妙的课堂构思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平顶山文化艺术中心的崔凯主任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以《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美丽邂逅》为主题的讲座。崔主任从诗经、楚辞、乐府歌辞、唐诗、宋词、元散曲和传统戏曲这几个方面向大家一一阐述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崔主任详细的讲解了唐宋元明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崔主任的文学功底之深厚!

这次戏曲观摩课的开展,提升了教师戏曲教学专业素养,同时也在为我们每个老师提出要求,尤其是让我本人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以后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向我们音乐名师工作室的两位主持人聂慧娟老师和张媛媛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