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 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论文(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5:57:56 页码:9
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 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论文(6篇)
2023-01-05 05:57:56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一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峰,素以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著称。在元、明时期,因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险固,被称为“三门寨”,曾在其上设立垛口,驻兵守护。其山脉形势,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称。明末清初,这里修建了青龙观,在纯自然景观中增添了一组富有皇家园林气派和道家宫观风采的建筑群体,因为湖北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随之又有“北武当”的美誉。

天桂山位于平山县西南部,属平山县古月镇北冶乡,距石家庄市80公里。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是 我国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天桂山的西面与山西的盂县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态旅游区,北面与平山县境内的第一高峰坨梁遥相呼应,其东面就是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登上望海峰,可以遥望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就象两颗明珠一样镶嵌在华北大地上。

天桂山的主峰望海峰海拔1000多米,山脉呈东西向。其山脚下是滹沱河上游。

整个景区由青龙观中心景区和玄武峰、望海峰、银河洞、翠屏山等八个景区组成。景区内山势雄伟,山形秀丽。树木花草繁茂,时有云雾缠绕。山上山下,泉水遍布。

玄武峰景区位开青龙观山顶,由天梯、天桂石林、灵霄胜境三部分组成。宽令尺余的天梯斜嵌在断崖间,险峻陡峭,高插云天,有一步登天之感。天桂石林位开海拔1000多米的主峰顶部,境内山径曲幽,步换景移,古木参天,静野瑰丽,怪石竟秀,似柱似塔,如禽如兽。苍龙伏地,群象演阵,金龟望月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石林、云屏、瑶台、傲骨、真假山等造型奇特,千姿百态。

尤令人叹为观目的是林立的怪石中,多有松柏、栎树、山桃等树木,或丛生石上,或匐匍山岩,或曲折斜出……石林之上生树林,树林之中隐石林,如诗如画,令人拍手叫绝,乐不思归。

望海峰是天桂山东峰一脉,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时而山顶“带帽”,时而云径流山腰,支海波涛,变幻无穷。在望海峰远眺,可见千峰况秀,万壑争流,向东望去,革命圣地西柏坡苍翠葱郁,岗南水库波光鳞鳞,早上观日出,红日东升,黄色如桔,圆如蛋黄,在岗南、黄壁庄水库水面映照下,象一团火球从大海里喷薄而出,天空五彩缤纷,峰峦尽染霞光,景色蔚然壮丽。银河洞高30米,宽25米,深20xx多米,洞厅相连,洞下有洞,恢宏瑰奇。

因洞内罕见的系列圆穹景观极似群星灿烂,故名银河洞。洞中“玉猫”乃稀世奇景,为一天然巨型汉白嵌入泥质灰岩中,在我国绝无仅有。该洞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保持在10℃左右,享有天然“空调洞府”美誉。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二

在我们深入了解百里峡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处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之处,总面积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这里交通非常便利,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南接112线、保野路,北连108、109国道,京原铁路横贯景区,两座标准的中间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联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一个发达便利的公路、铁路网络,真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来就有“世外桃源”之称,但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随着地势的不同,气候也有所变化,人们习惯上称为三坡,那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个“野”字呢?据《涿州志》记载,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扫北,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路经野三坡奴才岭,发现这里的野兽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龙颜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于我,何况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松鼠讨封”这个故事便在当地广为流传。但是清兵入关以后,便免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满,他们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许这里的人民参加科举考试,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组织起来实行自治,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事物,《涿州志》称这种老人官制是“实开民选之先列,独树自治之先声”。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经过三坡受到这里的人民的阻挠,康熙非常生气,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来,显然这个“野”字是封建帝王强加上去的,其实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劳纯朴、善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三坡人民积极抗战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涌现出了鸡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有保存完好的刘家河烈士陵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聂帅及杨城武、肖克将军都给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评价。

建国后,三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4年,当时任涞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王宝义老先生,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率领一班人马来野三坡进行考察,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克服了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困难,终于使野三坡这个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苏醒,并茁壮的成长起来。

1988年8月1日,国家建设部根据野三坡景区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环境质量、游览条件,审定野三坡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__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评定是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环境保护等八项内容的综合考评,它的质量等级的确定,依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是景区、景点质量等级的划分,aaaa级旅游区是当时国内旅游区顶级标志。

201_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峡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根据该景区的生态环境,环保设施,卫生质量、空气质量等条件列为环保生态示范区,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营造维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承德,我是你们的导游。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 承德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武烈河畔,距省会石家庄 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居住。自秦汉以来, 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在清雍正元年设热河厅,乾隆 四十三年改为承德府,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建行省,定为热河省省会。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州国特别行政区. 1945年获解放,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被国民党占领。1948 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 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同年九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管。1956年 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1958 年承德县建制撤销,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 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 下板城区、 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 虹桥区 、双塔山区、 红石峦工委、 双峰寺工委。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1993 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

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承德市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6月,避暑山庄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底承德市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三年来承德市政府共投入3000余万元整修和恢复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在避暑山庄著名的“康乾七十二景”已有40景整修完毕,外八庙中有7座寺庙对游人开放。此外,市区还新开发了魁星楼、双塔山、城隍庙和夹墙沟等景观。

承德市各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

承德可谓山雄水秀,避署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 承德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四

在我们深入了解百里峡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处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之处,总面积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这里交通非常便利,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南接112线、保野路,北连108、109国道,京原铁路横贯景区,两座标准的中间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联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一个发达便利的公路、铁路网络,真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来就有“世外桃源”之称,但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随着地势的不同,气候也有所变化,人们习惯上称为三坡,那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个“野”字呢?据《涿州志》记载,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扫北,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路经野三坡奴才岭,发现这里的野兽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龙颜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于我,何况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松鼠讨封”这个故事便在当地广为流传。但是清兵入关以后,便免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满,他们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许这里的人民参加科举考试,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组织起来实行自治,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事物,《涿州志》称这种老人官制是“实开民选之先列,独树自治之先声”。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经过三坡受到这里的人民的阻挠,康熙非常生气,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来,显然这个“野”字是封建帝王强加上去的,其实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劳纯朴、善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三坡人民积极抗战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涌现出了鸡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有保存完好的刘家河烈士陵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聂帅及杨城武、肖克将军都给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评价。

建国后,三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4年,当时任涞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王宝义老先生,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率领一班人马来野三坡进行考察,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克服了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困难,终于使野三坡这个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苏醒,并茁壮的成长起来。

1988年8月1日,国家建设部根据野三坡景区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环境质量、游览条件,审定野三坡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xx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评定是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环境保护等八项内容的综合考评,它的质量等级的确定,依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是景区、景点质量等级的划分,aaaa级旅游区是当时国内旅游区顶级标志。

201x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峡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根据该景区的生态环境,环保设施,卫生质量、空气质量等条件列为环保生态示范区,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营造维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五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野三坡百里峡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_x,这次旅游将由我为您提供导游服务,衷心的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百里峡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张百里峡全图,三条红色主线代表百里峡三条迂回曲折形如鹿角的峡谷,即蝎子沟、海棠峪、十悬峡,总长105华里,故称“百里峡”,在百里峡景区游览有以下几条路线可供您选择:

一、单程游览。三条峡谷都可以分别游览。

海棠峪是百里峡最具特色,也是景点最集中的地方,有老虎嘴、一线天、金线悬针、回首观音、天桥、天梯(栈道)和索道,游完主要景点,需要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往返路程12华里。

您若是以前来过百里峡,我便向您推荐我们正在开发的蝎子沟这条峡谷,往里走600米就到龙潭映月景点,再往里还有摩耳崖、铁索崖、大青崖等景点,原始特色浓郁,突出了“野”的特色,正待开发。

十悬峡景点有抻牛湖,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灵芝山“水帘洞”、令人费解的“怪峰”、擎天玉柱等景观,到天梯栈道往返14华里。

二、小环游览。

主要是从海棠峪游至天桥,爬上下2800级的环保天梯栈道到十悬峡,绕回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汉城堡,全程16.3华里,需4个小时左右。

三、大环游览。

大环游览路途较长,也是海棠峪和十悬峡这两条峡谷连通。

主要路线是:从汉城堡出发游海棠峪至天桥,然后爬栈道到天亭,沿山路上山,到达百里峡最高峰——望京坨。上山后沿二郎担山,冬至开光洞等景点出十悬峡回到“汉城堡”,需要最少8个小时的时间,路为40华里左右。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汉城堡,这是一座仿汉建筑,它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建筑风格,是为了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出戏所建的外景,现以成为我们出入景区的显著标志。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百里峡景区内,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两个山脊之间有一石人仙官,这就是进入百里峡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仙官指路”,它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是由于岩层中发育多组裂隙(地质学上称为节理),经后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仙官指路”右边的那条峡谷就是蝎子沟,因沟中遍生蝎子草而得名,蝎子草属于荨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当人畜触碰其叶,就像蝎子蛰了一样疼痛,但半个小时后疼痛便会自然消失了,沟内有龙潭映月、铁索崖、摩耳崖等著名景点,令人望而生畏、叹为观止。

为了节省您的体力和时间,我们为您准备了环保电瓶车和双人骑自行车,这段路程为4华里,票价分别是:电瓶车5元/人,双人骑自行车10元/辆。

在我们深入了解百里峡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处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之处,总面积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这里交通非常便利,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南接112线、保野路,北连108、109国道,京原铁路横贯景区,两座标准的中间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联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一个发达便利的公路、铁路网络,真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来就有“世外桃源”之称,但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随着地势的不同,气候也有所变化,人们习惯上称为三坡,那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个“野”字呢?据《涿州志》记载,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扫北,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路经野三坡奴才岭,发现这里的野兽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龙颜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于我,何况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松鼠讨封”这个故事便在当地广为流传。但是清兵入关以后,便免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满,他们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许这里的人民参加科举考试,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组织起来实行自治,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事物,《涿州志》称这种老人官制是“实开民选之先列,独树自治之先声”。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经过三坡受到这里的人民的阻挠,康熙非常生气,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来,显然这个“野”字是封建帝王强加上去的,其实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劳纯朴、善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三坡人民积极抗战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涌现出了鸡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有保存完好的刘家河烈士陵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聂帅及杨城武、肖克将军都给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评价。建国后,三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4年,当时任涞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王宝义老先生,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率领一班人马来野三坡进行考察,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克服了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困难,终于使野三坡这个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苏醒,并茁壮的成长起来。

1988年8月1日,国家建设部根据野三坡景区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环境质量、游览条件,审定野三坡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_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评定是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环境保护等八项内容的综合考评,它的质量等级的确定,依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是景区、景点质量等级的划分,aaaa级旅游区是当时国内旅游区顶级标志。

20_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峡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根据该景区的生态环境,环保设施,卫生质量、空气质量等条件列为环保生态示范区,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营造维护。

20_年一月,野三坡被国土资源部审核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在依法划定的范围内,以其重要的地质科学意义、优美秀丽、珍奇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强调需要加以保护的自然公园,分市县、省、国家三级,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断隆带和燕山台褶带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雄踞太行山深断裂东支——紫荆关深断裂带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北端之上,是华北板块内部最脆弱和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方,发生过多次断裂,褶皱和多次岩浆侵入——火山岩喷发,是李四光先生创名“新华夏构造运动体系”的关键部位,是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剧烈、最深刻的地方,是我国地质学家称为“地台活化”的典范地区之一,主要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即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景区,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百里峡属于构造冲蚀嶂谷地貌,讲到这里您肯定要问:什么叫嶂谷?我们可以看一下眼前的山峰,峡谷两侧为冲天绝壁,直上直下,谷壁与谷底近乎垂直,如刀削斧劈一般,谷底有少量沉积物,这样的峡谷在地质上称“嶂谷”,如此宏大的嶂谷又是怎样形成?

形成嶂谷必须有物质基础,那就是10亿年前形成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此岩石产状近水平,厚度达千米,岩性坚脆,然后受到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发育十分宏大的垂直的,切穿岩层的“x”型裂隙(节理)和近东西、近南北方向的张性裂隙(节理),最后在距24万年——1万年以来受寒冻风化、塌落,洪水冲蚀,使节理缝隙越来越宽,最终形成了总方向近南北的“z”型弯曲曲折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

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已走完了四华里的路,前方便是九四年五月份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社科院长胡绳,来此视察工作时的题词“天下第一峡”。

我们所乘坐的环保电瓶车,至此就要回转了,这些大小不一的同心圆,不仅是为了电瓶车回转方便,同时也为了纪念我们涞水县的一位名人——祖冲之。他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精确推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多年,著有数学专著《缀术》,一九六七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祖冲之的名字列为“名登天外的中国人”,我们涞水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除了祖冲之外,还有东晋时期的祖逖和当代的郭琨等等。祖逖是东晋时期最有宏愿恢复山河的人物,他在军事上很有成就,曾几次击败当时统治中原地区的石勒,收复了不少失地,郭琨是当代科学家,曾三次带队去南极考察,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后,郭琨被任命为考察站站长,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进入峡谷以后,您是否感到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呢?百里峡由于峡谷幽深,日照时间短,所以在外面高达40℃气温的情况下,峡谷内依旧保持着20℃左右的气温,号称“天然空调”,是您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另外,在峡谷内还生长着一种植物叫耳羽岩蕨,属蕨类,当地百姓叫它“蜈蚣草”或“羊齿兰”,它不但可以消毒杀菌,还可以释放大量负氧离子,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所以说,进一次百里峡,您就相当于洗了一次肺。

眼前出现了一道山门,此山门主要起分界线的作用,从这往里景点,越来越多,像珍珠连在一起,右侧半山腰上有一平台,是《三国演义》中“落凤坡”一场的拍摄外景。

百里峡历来以峡谷风光著称,以奇峰怪石著称,瞧,右侧的小溪中那块抬头的石头,多像一只浮出水面的小青蛙,还有这边横在路中央的大石头,取横行将军之意——“螃蟹”,它们在这里做什么?此处争执起来,不分胜负,这时一只老乌龟慢慢的从水中爬出,说:“你们别吵了,这样你们比比谁的本事大,这块宝地就归谁。”青蛙和螃蟹一个说:“我能在水中游,岸上走。”另一个说:“我能在水中游,岸上蹦。”这样两者又吵了起来。这时老乌龟便又说道:“你们本事都不小,可是你们谁能像我一样负重?”两者听后,目瞪口呆,于是三者便共同留下,在为前往百里峡的游客守候这方宝地。

前方不远处出现一巨石,拦住了去路,我们称为“拦路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在石头的表面会发现许多波浪状花纹,这种花纹地质上称“波痕”。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在10亿年前由海浪作用,冲击那些未固结的沉积物,并在其表面留下波状起伏的痕迹,这就证明了10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

在此,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山壁上有许多类似钟乳的近代钙华,这是裂隙水沿裂隙对白云岩进行溶蚀,使白云岩中的碳酸钙溶离出来,并产生沉淀,天长日久,还可形成钟乳石。

前方出现了一处乱石,这些不规则巨石如何而来呢?它们是由于山上的岩层多方向的构造裂隙较发育,受到震动,暴雨或雪水渗透等作用,垮塌下来,在此处,特别要提醒大家,到山区旅游,特别是雨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站在这里抬头向上看,有一单体独立山峰,右侧成一直线,左侧为一弧形悬崖,从整体形状上看就像一只倒立的牛犄角,故此得名“牛角峰”。山峰右侧有一土路,顺路攀岩,好像可以直接进入牛角尖儿似的,其实这里是形似有门却无门,我们是永远钻不过去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海棠峪和十悬峡的交汇处,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从海棠峪进入,穿过上下2800级的环保栈道,然后进入十悬峡游览,最后回到我们现在的位置。

这儿有一方形巨石,酷似和尚诵经时的木鱼,故称“木鱼石”。当地百姓经常到这儿来敲石许愿,据说是相当灵验的,不信的话,您可以试一试,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心诚则灵。

好了,我们前行两步,转过头来看一下这边的水沟旁,看到一种混身上下都长满刺儿的植物,这种植物学名叫“牛迭肚”,由于它的果实形状很像草莓,当地人称它为“野草莓”,果实可以制酒,汁可以用来入药,起到补肾作用,含有丰富的sod,sod是超氧化物,岐化酶可抗衰老,茎皮可造纸,整株提取可烤胶。

这段峡谷为百里峡之精华——海棠峪,全长35华里,此处翠壁兀立、丛峦万仞,令人望而兴叹。奇险的“老虎嘴”,狭窄的“一线天”,维妙维肖的“回首观音”,让您切身领略到大自然的神韵。峡谷中生长着许多奇特的野生植物,如: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独根独茎、独叶的独根草,像一把绿色的小伞排列有序的从崖壁上伸展出来,即美化了环境,又为峡谷内增添了很多氧气,海棠峪最具特色的植物要数海棠花了,它红梗绿叶,在每年仲夏时节盛开出粉红色的小花。海棠花只能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而且是没有污染或污染极小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它不与桃李争春,不与牡丹争艳,当地上山的老乡们如果渴了拔一把海棠花把红梗放在嘴里嚼一下,就会有一股酸甜可口的液体流进嘴里,顿觉精神百倍,心旷神怡,即解了渴又添了精神。海棠花的确是一种高雅并带有奉献精神的植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就特别喜欢海棠。所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有一个更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请大家不要随意采摘花草,如果您喜欢尽可以在花前树下留个影。因为拿在手中的鲜花再也不能结果。拿在手中的枝条终会干枯、花无籽、枝无根,对大自然来讲是绝望和死亡,对我们人类无疑也是痛苦和婉惜。

“闫王鼻子”听起来有些不寒而栗,它指的就是前边这两排台阶路,或许您根本不能想象哪里像鼻子,其实它的原状不是这样的,它是由地表水冲刷的比较光滑的一块与两侧岩壁紧紧相连的形似鼻子的巨石。因为要想从这里上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地人称为“闫王鼻子”。为了方便游人行走,所以就把这个“鼻子”给破坏掉了。虽然它在形态上不太像了,但在当地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闫王鼻子走一走,最少能活九十九”。咱们大家走过这个闫王鼻子都可以做个长寿老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条峡谷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百里峡内居住着父女俩,女儿名叫海棠,他们以打柴为生,相依为命。一天,他们又到山上来打柴,只听一阵咆哮声过后,一只猛虎向海棠女的父亲扑去,海棠女为了救助父亲,与猛虎搏斗起来。父亲的呼救声唤来了当地的乡亲们,众人齐心协力打死了猛虎,可当时海棠女已是力断气绝,乡亲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把海棠女抬下了山,沿路洒满了滴滴热血……第二年的春天,洒过鲜血的路上开遍了粉红色的鲜花。人们为了纪念大义救父的海棠女,便把这种花叫做海棠花,从此这条峡谷也就取名海棠峪。

看,前边这位美丽姑娘的塑像,就是刚才我为大家介绍的海棠姑娘,是山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姑娘而修建的。瞧,那只百灵鸟落在她手上都不愿离去。

站在这里向上望去,有一弧形悬崖构成的圆洞,极像老虎张着的血盆大口,有诗云“京畿胜景在三坡,三坡魅力数苟各。幽峡三道藏绝景,虎嘴天桥一银河”。诗中所指虎嘴便是这里。您瞧老虎已被眼前美景所陶醉,口水都不知不觉的流了出来,进入虎嘴您便会充分领会百里峡雄险的特点了。

通过老虎嘴的路有两条,左边是一条台阶路,上了八十三级台阶还需钻过一条30来米的隧道到达老虎嘴中,右边这条路相对来说比较惊险刺激,有两处比较陡,我们可以顺着这些古藤攀岩而上,两条路殊途同归在老虎嘴中汇合。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虎口拔牙的感觉吧!到达虎口之中第一感觉就是凉气逼人,这就是峡谷中每年夏季最凉快的一个地方,温度保持在17℃左右。在狭窄陡峭的岩壁两侧出现了犬牙交错的侧洞,在地质学上称为“双曲凹槽”,这一奇特景观国内罕见。一个个陡坎,一排排侧洞,抬头仰望两侧岩壁合成一条窄线,仅见蓝天一线。这是距今7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多次抬升及间歇性洪水涡流多次侧向侵蚀的结果。当嶂谷抬升较快时,流水沿构造裂隙迅速下切,形成悬壁和陡坎,当嶂谷相对稳定时流水就向侧方向侵蚀,尤其是涡流的掏蚀作用,使岩壁上出现了侧向凹坑,这样抬升和稳定交替进行,就在岩壁上出现了这种奇、险的犬牙交错的侧洞。

虎口脱险后,继续前行,前边就是海棠峪里最大的一道瀑布,站在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使人心旷神怡,称“爽心瀑”。

一路上我们聆听着清脆的鸟语,潺潺的水声,清风拂面,让人感觉如身在“世外桃源”一般。

百里峡可以称得上是“百里一线天”,只不过宽窄程度不同罢了,最宽可达十几米,最窄只不过0.83米,这里悬崖峭壁,雄险惊心,窄涧幽谷,天光一线,真有一种“双崖依天立,万仞从地劈”的意境,如此狭窄的嶂谷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主要是由于岩层中发育了宏大的垂直的构造裂隙(节理)经物理风化,岩层就顺着这些节理垮塌,间歇性洪水冲刷谷底及侵蚀两壁,使垂直地面的裂隙不断扩张形成十分狭窄的嶂谷,“一线天”就是嶂谷形成的初期阶段。山体上这一突出的形如蟒蛇的巨石,便是隧石,由于此石含有大量sio2,故硬度较强,等同于石英,一般不易风化。而白云岩硬度为3,极易风化,所以我们看到的隧石一般比白云岩突出。

前面这座山体之间有一条垂直的裂隙,好似一条线,下面有一圆孔,好比是一枚针的针眼,再往下看就是针的主体。一条线倒悬着一枚针,因为每年夏至时节正午时分,太阳直射下来,形成一条金线,故称“金线悬针”。这里由于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来是沿着嶂谷延伸的,当嶂谷突然转变时,原有的裂隙继续向南延伸,因此在岩壁上就留下了这样的一条大而垂直的裂隙。

野三坡自1986年正式接待游人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荣誉和桂冠,但这一切都是与县委政府支持,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20_年春,我们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野三坡旅游二次创业”,修通了保野公路,对野三坡大街进行了改造。同时,在百里峡进行了“升级晋档”工程。对景区进行了深度开发,开通了大小环线,修通了二千八百米的卵石甬路,改变了以前“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的路况。同时建成了上下2800级的天梯栈道,这是一条用木板修建的环保栈道,既开发了山顶游览,又解决了以往游客来百里峡走回头路的问题,同时在栈道台阶上写下了历史纪年,增加了百里峡景区的文化内涵,对景区内卫生我们更是下大力度治理,更换了免冲厕所,而且每个进入景区的员工都是环卫员,领导干部带头拣垃圾,致使部分游客在我们的带动下也主动拣垃圾,这一切都为我们aaaa和列为生态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在“sars”蔓延期间,我们一面下大力度防治,一面着手景区建设,您脚下这些圆盘和潺潺流水的水渠,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为了达到制作精细,我们用手和水泥把指甲盖大小的石子镶在上面,作出精美的图案,致使在“sars”过后,我们的景区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还有小溪水潺潺流过,为游客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走到这里,我们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在侧山壁上有一尊“观音”石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是由于岩层中发育了多组垂直裂隙,垮塌后形成岩柱,在经球状风化和物理风化形成观音的头和脖子,因为走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头才能一睹观音的芳容,故成“回首观音”,在这里我们可以双手合十虔诚的拜一拜观音。

“回首拜观音,万事皆顺心。上山饮虎泉,益寿又延年。”拜完观音大家可随我到上边平台来看一下这两眼泉水。传说这里是山上老虎来饮水的地方,所以叫它“虎泉”。此泉实为裂隙泉,岩层中发育了许多裂隙,裂隙水便向下汇聚,遇到下面的不透水岩层阻挡水就不会在渗透下去,便汇集到这里形成了“虎泉”。这的泉水冬季不结冰,夏季清爽怡人。会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锌、锡、钅、铁等。但山水一般情况下较硬,大家饮用时一定要注意,稍稍品尝一下就可以了。

好了,现在大家在这里稍作休息,有兴趣的话,您可在岩壁上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首先,我们发现了呈波浪状的“藻叠层石”这是10亿年前海里生长的一种单细胞植物----蓝绿藻,因为在生长时在呈席子状生长,并且它自身分泌一种粘液,粘在海里的沉积物,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就用力向上顶,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压实固结就形成了“藻叠层石”你看它明暗相间,一般情况下,暗的是藻类,浅的是沉积物,所以说这不完全是生物化石,而是一种生物---------沉积构造。

站在老虎泉旁边。抬头仰望,顶面上还有“波浪”。

休息片刻后,我们一起去拜佛,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植物,这是一种檀木,属榆科落叶乔木,因檀木主要以黄檀、青檀、白檀和紫檀,咱们这里大部分属黄檀和青檀,木质比较坚硬,树干可以做拐杖、杆面杖等。树根可以做根雕,是重点野生纤维植物,茎皮纤维含量58.67%是制造宣纸的重要材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说着就来到了佛缘圣地,里边供奉的是释伽摩尼-----如来佛祖,大家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与佛有缘,尽可以在里边烧香拜佛。

在这里还坐落着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桥,-------天成桥。桥长10米,宽2米,厚1.5米,桥孔高11米,桥墩为6500万年前生成的岩浆岩,桥梁是10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这是在白云岩生成以后6500万-----1万年以来,岩浆顺着白云岩的层理侵入进来,冷凝后形成,由于燧石条带白云岩中产生多组方向裂隙,大约距今70万年左右,地壳抬升,经物理风化,沿节理面岩层,层层剥落,又经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了天生桥,当地有一民俗:青年男女在订婚以前来此预测婚姻。程序是这样的:分男左女右,同时站在桥的两端,而后同时迈出同一条腿,用同样的步伐在桥中央相会,说明这段姻缘是非常幸福美满的,反之则要分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一民俗早已移至桥下,我们当中有情侣的话不妨试试,也体验一下“鹊桥”相会的感觉。

走出佛缘圣地,绕道前行,便到了“五子登科”景点,此景为五个高低不同形状相仿的石柱组成,《三字经》中记载“窦燕山,得五子,名俱扬”即为“五子登科”,在这则表现了三坡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出人头第,扬名天下”的愿望,这是由于距今10亿年前形成的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发育了多组垂直宏大的“x”形节理,因受风化作用,顺节理裂隙,不断剥落形成了石柱等“似峰丛”地貌,大家还可以看到脚下的黄土,这是比嶂谷形成稍早的坡积黄土积物,是70万年前形成的。

跨过这座小石桥,前面岩壁上出现了盘回曲折的复杂的“揉皱”,地质学上称“旋卷层理”这是在滨海环境中受岩层没有完全固结时风浪作用,使纹层扭曲而产生的。

呈现在眼前的这条用钢架和木制踏板而建的台阶路,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环保天梯栈道,这条栈道全长1200米,上下台阶2800级,相对高度270米,上面记载了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至公元后20_年天梯建成,共计2842年的历史长河,登栈道即可以锻炼身体,挑战意志,又增长了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挑战百里峡。

栈道两旁植被相当茂盛,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在修建栈道时,没有破坏一点儿植被和山皮。

刚上栈道时,您不要急于前行,可以俯身闻一闻这种植物的味道,这种植物和臭椿树的味道差不多,叫接骨木,当地百姓叫它“康伯伯”属忍冬科,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各地,野生于向阳山坡,可治疗跌打损伤,瑞典植被学家林奈曾说:“假如将接骨木的叶子放入谷仓内,就可以驱鼠,这种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对鼠类有剧毒,鼠闻味就逃。

刚才有朋友问道,这棵植物是不是桃树?对了,这就是桃树,但是叫山桃,属蔷薇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每年3----4月份,山坡上开满粉红色桃花,为山区的春天增色不少,7月结果,果实可食用,可酿酒,做果脯,种子可以穿成纪念品,主要供制肥皂及做润滑油,也可掺制成油漆用。

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朋友们,努力吧,只要您肯向上攀登,就一定能战胜眼前这一点儿困难登上胜利的顶峰。

“百里峡,我赢了!”朋友,站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欢呼,因为您又一次战胜了自我,达到了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犹然而生,您可以在这里拍照,也可以到上边凉亭上休息。

休息片刻,我们沿栈道下山,下山台阶较陡,我们要注意安全,或许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刚才我们在峡谷了高喊的时候,回声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山壁曲折不平,而且这里植被比较茂盛,所以声音就被吸走了,我们也就听不到回声了。

这里的植被被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主要有92科395种,其中不乏一些中药,如:柴胡、沙参、丹参、黄栌、玉竹、穿山龙,益母草等数十种。

胜利是永远属于强者的,现在我们就征服了栈道进入了十悬峡,此沟全长45华里,由数十个造型各异的悬崖组成而得名。峡谷内的“抻牛湖”瀑布、灵芝山“水帘洞”、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令人费解的“怪峰”、高耸入云的“擎天柱”映入您的眼帘,使您目不暇接加入童话世界。

走到这里您可以留意一下路边的岩石,这些岩石不再具有燧石条带的白云岩,而是距今6500万年以前,地壳深部灼热、熔融的岩浆向上涌动,在距离地表比较浅的地方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闪长玢岩”。主要成份为角闪石和斜长石。

这里有一高高耸立、险竣壮观的石柱,因其高耸入云故称“擎天玉柱”,也叫“玉柱擎天”喻意为撑起一片天空之意。这是在10亿年前,形成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发育多组直立裂隙,经后期风化作用,石柱周围的石块垮落下来,就留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高高耸立的石柱。

抬头仰望,前方有一片状山峰,形似一中年妇女怀抱一小孩相互亲昵、爱抚的样子,故称“母子峰”,等到我们转过山头去再看,就只剩下了一个峰顶,所以此山峰叫“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儿形成怪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岩层中发育多组裂隙,经后期长时间的差异风化而形成的不同形态。

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想了解的应是当地的民风,那么在这里我首先就从当地的吃风给大家谈起,三坡人民讲究粗粮细做,如:蒸糖糕、炸油香、瓜条粥、压合烙等等,这些饭菜都可称得上是香甜可口,不信的话,您可以去尝尝,同时若是正式酒宴,不但饭菜花样多,而且讲究“双上”以表示丰盛,主食先是馒头、后米饭,最后是水饺。

然后我再给您说说这里的穿戴:古时,三坡人民装束与境外不同,妇女头发前面蓬起,后面用红头绳扎起,形若弯弓,扁簪长八寸,长簪银质,附有“五毒”花,即:蛇蝎、蜘蛛、蜈蚣、蟾蜍、壁虎。耳环重八钱,冬季上衣领,内穿红袄、扎红腰带,考其来历皆系明代遗风,当然这些都是古时装束,现在与您我已经没什么差别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里的婚丧嫁娶:旧时,这里包办婚姻特别严重,订婚前男方须由媒人领到女方家“下酒瓶”既带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到女方家,收下则表示同意,反之则不成,迎娶时无花轿和鼓手,以骡马代之、新娘蒙盖头,出家门时须嚎啕大哭,以表离乡之情,一般不与境外人通婚,在丧祭时,不是躺在床上而是置椅于炕上,子女扶坐之,死后亲属烧纸哭,报五道庙,出殡时妇女须抓破脸血泪俱下,以表哀痛之情。

野三坡的民族风情,就简单向大家介绍到这儿,现在我们所处的景点是由两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这里嶂谷延伸方向呈“之”字形和锯齿壮,在岩壁上仰望,就看不到天空,这种锯齿嶂谷是由于岩层中有两组近垂直的“x”型裂隙。沟谷沿“x”型节理裂开,又经风化作用、崩塌、水流冲蚀,节理就不断扩张形成嶂谷。“不见天”可以说也是嶂谷形成的初期,且两壁保存有锯齿状的原始状态。没有达到完全直立的地步。

在左侧山壁上可以看到两条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垂直裂隙(构造节理),在两条节理之间,是一些破碎坍塌的大小石块,如果有强大的流水将这些石块冲走,就又形成了两壁直上直下的新嶂谷。

现在我们脚下踩的这是一山体露头,仔细观察它属于“竹叶状白云岩”,这是在10亿年前的滨海环境下,刚生成的白云岩,还未完全固结,就受到了较大的海浪冲击,白云岩被打碎,然后又被海水中的白云质沉积物胶结起来,形成了类似竹叶状的砾岩片,呈不定向排列,地质学上称为“竹叶状白云岩”。

远远地我们就听到了水声,这水声就是从水帘洞传出来的。泉水顺着洞口流出来,形成一道水帘,所以此洞称为“水帘洞”,岩石中发育多组构造裂隙控制了山洞的形成。听到“水帘洞”这个名字,您便会自然的想到“花果山”,不过咱这里的山不叫“花果山”而叫“灵芝山”,因此山盛产乌灵脂而得名,钻过这条长达132米的“水帘洞”就可到达百里峡又一侧门——灵芝山票口,且有缆车和滑索直通景区外公路。

这里的瀑布柔美轻盈,如月笼轻纱,又象洁白无暇的垂帘,瀑布落下的地方成为一清潭,水花飞溅,水声潺潺,像一幅十分优美的山水画,这个景点就是“叠瀑洞天”,由于岩层产状近乎水平。其中又发育了多组垂直裂隙,同时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岩性的差异,沿垂直节理与层面剥落,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阶梯状陡坎,每当雨季,流水沿陡坎形成“跌岩为瀑,流连为潭”的景观。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巨大石瓮,叫“抻牛湖”,直径30m,高20m,落差15m,为什么叫它“抻牛湖”呢?相传有一年,三坡天降大旱,拒马断流,只有抻牛湖有水,但一头野牛精霸占了这个地方,不让这里的人民到这里喝水,民怨沸腾,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便派一条长须鲇鱼精下凡,偷偷地潜入水底,等野牛精到此喝水之际,用两根长须抻住牛角,把它拽进湖里淹死了,于是这个湖就叫“抻牛湖”了,抻牛是假的,但它独特的造型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主要是在上百万年前后,山间流水的长期冲刷、侵蚀以及涡流的掏蚀作用而形成的。

好了,走过了连心桥就回到了三叉路口,小循环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真诚的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区以及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朋友们,我期待着我们再次相遇百里峡,再见!

推荐河北建设集团员工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清西陵,我是你们的导游。

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距北京125公里。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园寝的陵墓群。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6位阿哥,共计78人。

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地体现着封建社会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这些古建筑环抱于苍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竞相峥嵘。还有五色祥云萦绕的永宁山,绵绵屏立于陵寝之后。八功遥溯灵源的易水河缓缓流淌于大红门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规模宏大,颇具气势。

其中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从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一座联拱式五孔桥,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调和。这三座石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嘉庆的陵称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传位给他时并为他在泰陵南一公里的地方,选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 ,石板上还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是满堂宝石。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工艺精巧的道光陵称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坚固,则超过泰、昌二陵。整个围墙,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身平齐结实。隆恩殿的建筑工艺精巧,大殿全用金丝楠木,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开殿门,楠木香气扑鼻而来。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有龙,而且檩枋、雀替,也雕上游龙和蟠龙。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整个陵区树木茂盛,景色宜人。皇帝居住过的行宫古建筑可接待游人食宿。 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清朝末年泰宁镇总兵陈增荣在笔书余暇,雅爱山川秀丽,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荆关紫气”、“拒马奔涛”、“云蒙叠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钟”、“福山捧日”、“华盖烟岚”、“易水寒流”。正是由于这些怡人的自然景色,衬托出了“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才离开父祖,独辟蹊径,在易州境内首辟西陵,以图大清江山万代、岁远天长。 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宫。

后来,为使东陵和西陵香火永续,乾隆皇帝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东陵界内的胜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与祖父康熙为伴,其子嘉庆在泰陵旁边建了昌陵与祖父雍正相守。遵照这一昭穆之制,道光的陵寝原建于东陵宝华峪,在历经七年建陵大工完竣并葬入孝穆皇后以后,发现地宫内渗水不断,道光只好又在西陵境内选择了一块高平之地,将宝华峪陵寝建筑拆除,到西陵营建陵墓。在隔咸丰、同治两代皇帝后,光绪也将坟墓建在了西陵。

如果说西陵的舆地山川均为天造地设自然成趣,那么,从建泰陵到崇陵竣工历时185年之后,又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使天人合一”宇宙观在陵寝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正如孙鼎烈在《永宁山扈从纪程》中所说的那样:“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龙蟠凤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

好,游客朋友们,清西陵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