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09:30 页码:14
2023年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优质17篇)
2023-11-11 12:09:30    小编:ZTFB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我逐渐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道理。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对关键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同时要注重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阅读心得体会是拓宽思维、培养情感的好方法,推荐给各位读者。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从到的三年间,职场人的心理健康经过的低谷后,在20重新恢复过来,但工作压力感受并没有减少,依然受到个人发展受限、缺乏动力源和工作不确定性的困扰,同时,在工作中体验到的幸福感和个人生活幸福感也在逐年下降,这可能直接导致了年的离职意向明显升高。

在特定群体中,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场人工作状态值得引起特别关注。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其工作稳定性远不如其他员工。

数据说明:本报告所有图表数据均为百分制,以50分为界,在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等方面高于50分表明情况良好。反之,在躯体症状、离职意愿、工作耗竭等方面低于50分说明情况良好。

主要发现。

1、2013年职场人的主要躯体症状,依然以视疲劳为主。

20到2013年,职场人主要表现出视疲劳、容易感到疲倦和记忆力下降等身体不适症状。总体来看,2013年人们在各方面的身体不适症状都低于年和20,是3年来最为舒适的一年。

2、高层管理人员的心理最为健康。

在心理感受方面,层级越高,心理越健康、抑郁倾向越低、工作耗竭越低。高层管理人员的心理最为健康。

3、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员工最为郁闷。

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耗竭和抑郁倾向上,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从心理健康、工作耗竭和抑郁倾向三个方面综合来看,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的员工和房产/建筑建设/物业员工的状态最好。

5、相对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大城市压力依然显著。

相比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地市级城市职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工作耗竭感更低,抑郁倾向更低。

二、工作状态。

1、2013年的职场工作状态的主题是工作热情下降,跳槽意向增多。

2011年至2013年,职场人工作投入逐年下降,离职意向逐年升高,特别是在2013年,职场人工作热情下降,跳槽意向增多。

2、2013年职场人加班的时间明显减少,

与2011年和年相比,2013年职场人每周工作总时间有明显下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8.56小时,加班时间明显减少。

3、“试试看”的新员工,勤勤恳恳的老员工。

入职1年以内和工作2-5年的员工离职意向较高,而他们的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却相对略低。工作及以上的员工离职意向最低,且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最高。

4、职位越高,工作状态越好。

普通员工、基层和中层管理者的离职意向较高。普通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投入最低,随着职务级别的上升,绩效和工作投入也逐渐上升,这与大多数公司择优晋升的理念相一致。层级越高,反而工作状态越好。

三、幸福感。

幸福感是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幸福感分为个人幸福感和组织幸福感。个人幸福感是对目前个人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程度;组织幸福感则是职场人对企业中的人和组织环境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本次调研从个人层面和所属组织层面两方面考察职场人的幸福感。

工作越久,幸福感越高,工作1-5年的职场人幸福感较低。

工作越久,幸福感越高,工作1-5年的职场人幸福感较低。

国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幸福感较低。

事业单位员工在个人幸福感和组织幸福感均低于其他企业性质的员工。同时,与2012年相比,事业单位员工在个人幸福感和组织幸福感上均有所下降。

医药生物/医疗保健行业员工在生活上幸福感最高,金融/银行/保险行业员工在工作上幸福感最高。

不论是个人幸福感还是组织幸福感,医药生物/医疗保健行业员工在2013年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但个人幸福感依然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在个人幸福感方面,金融/银行/保险、广告/传媒/印刷出版两个行业的员工在2013年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四、压力应对。

1、工作不确定性、个人发展受限和动力源匮乏是职场人主要的压力来源。

工作不确定性、个人发展受限和动力源匮乏是职场人主要的压力来源。

2、总的来看,国企员工各方面压力感受都大于其他企业员工,特别是在承担领导责任和工作风险方面。

总的来看,国企员工各方面压力感受都大于其他企业员工,特别是在承担领导责任和工作风险方面。

3、遇到困难时,除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外,人们也会逐渐重视寻求周围人的支持。

遇到困难时,除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外,职场人会逐渐重视寻求周围人的支持。

对职场人的建议。

测评专家建议职场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首先,注意自我调节压力源,多使用自我激励法。

其次,注意培养自身问题解决的能力,并持续关注维护社会关系网。

第三,工作中多沟通,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和职责,注重自我提升,除依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外,利用工作之余丰富自己。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前言。

近期,高校死伤事件频发: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事件;复旦大学发生室友投毒事件,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南昌理工学院一大一女生15日晚坠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杀可能人们在震惊和惋惜的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每年全国高校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自杀者达数十人之多。据上海高校的调查,在200多种令大学生烦恼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学生、异性、对未来的担忧各占20%。

随着大学生独生子女及贫困生的大量增加,这些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如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解决,不仅将严重影响未来高级人才的质量,还将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已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才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为此我对同学之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问题的发现了来解决这一问题,为广大缓解心理压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问卷(详见附录1)。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方式是在我的同学之间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借助腾讯qq进行问卷发放,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支持。这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科及大专的在校大学生,男70名女50名,一共收回108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研分析。

(一)、人际关系问题。

根据调查可发现,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负的心态,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表现自己,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调查中发现有4%的同学当自己不受到别人理解时会和别人冲突,缺乏理性,15%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怨愤和心情压抑!不愿和同学交流、合作,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此外,大学生之间由于个性、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有些大学生相互冷漠,甚至仇视打击对方,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在内心积聚心理问题,极易产生心理疾病。

(二)、学业问题。

调查发现1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就是三点一线之间教室、寝室、食堂缺乏激情与热情枯燥乏味。据了解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2)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目的不明确及学习成绩不理想;(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三)、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大都处18~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不少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但在如何处理恋爱与性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

(四)、情绪问题。

在情绪方面调查发现,12%同学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这反映了一些情绪问。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换位引起了大学生许多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大学生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1)抑郁。抑郁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如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严重后果。(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是由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3)自卑。自卑的人大多性格内向,常常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实践,因而抑制了自己的才华和进取的时机。(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从表面上看,冷漠的学生是无动于衷,实际上一些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有很重的压抑感,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五)、做法分析经验与启示存在问题及原因。

据了解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有发展过程中自身主观的因素。社会因素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文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处于不稳定阶段,心理素质还十分脆弱,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情绪的起伏不定,致使他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家庭因素现在的还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金钥匙是家里的宝,从小的娇生惯养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身因素,大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个体的人格缺陷大学生的人格结构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导致其人格发展有缺陷。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表现为孤僻、冷漠、多疑、悲伤、急躁、冲动、固执、好钻牛角尖、易偏激、骄傲、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等。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和正确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突出特色的方面,是个性发展的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浓厚的兴趣,但却常常缺乏客观性、正确性。有时自我感觉太好而自负骄傲,自我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因偏离而出现逆转,走向对立面,产生自卑情绪,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也影响到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说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最多、最直接的原因。生活环境变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结论与建议。

对于以上调研结果发现的问题我向大家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以及意见希望能对大家未来就业有所帮助。

1、待他人的主动。而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显得更加重要。大学中老师不再是中学时代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结合的老师了,大学中的老师自身也有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任课老师也一般在课堂上才能见到。因此,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当遇到心理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主动找老师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尽量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对学生非常有利的。

2、同学之间的长时间相处,尤其是舍友长期生活学习都在一起。长时间的相处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出现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而不应该激化扩大矛盾,尽可能地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同时,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想,不能自我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置他人的感受不顾。

人际交往中,异性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应该表现得落落大方。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仅能够给人情感的满足感,而且可以让不同性格类型的异性互相补充,更加嫩完善自我的性格,培养健全的人格。

4、当遇到不被理解、信任的时候,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压抑,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此时,自己应该尽可能地与别人增加沟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平时的交往中,讲究诚信,建立自己良好的的信用,让他人由衷地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此外我们在发现自己已经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等心理问题的时候,应当勇于正视,寻求方式解决。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取自我调节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相结合,解决方式应避免单一化,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从心理问题的阴影中走出。

5、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是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的不竭源泉,是指引人生实现奋斗目标的灯塔。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踏入大学校园之后,就有必要对整个大学生涯进行规划,对未来的人生、职业有一个较明晰的规划,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包括个人的人生规划,还应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人生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需要大学生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一方面要接受抗挫折教育,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积累挫折经验,丰富人生阅历,让自己心理日渐成熟,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7、面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如何恰当地处理学习生活是大学生必须正。

视的问题。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活平淡一般甚至枯燥乏味,对大学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学学习生活中缺乏近期或长期的目标,使大学生缺乏奋斗方向,因而也就缺乏激情的源泉、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积极性不高,或许是受到中学时代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留下了些许后遗症,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父母还存在依赖性,没有完全从中走出来。因此,有必要努力培养独立自主意识,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进入社会前的必要准备。

调查总结。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加之社会坏境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在实践收到良好效果的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观念、改善管理、改进教学、拓宽社会活动领域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本文目录。

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的形式,由我院各团支部同学填问卷,并从中采取样本。这次调查对象是我院所有年级的学生。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这次有效资料为540份。

1.您是哪个年级的学生?(  )。

统计结果:             。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可以看出,这次调研对象各年级按一定比例进行调研,这样更能体现这次调研的客观性。从而使调研更加准确、更有成效。

2.请问您的性别?(  )。

统计结果:

1. 男 2.女。

分析与总结:这次调研对象男女比例各为50%,这样更能反映这次调研的客观性更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从而使调研更有效。

统计结果:

1.非常了解 2.有点了解 3.朦胧知道一点点 4.很不清楚。

分析与总结: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很多人的心理都呈现一种“亚健康”状态。但很多学生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概念不太清楚,了解的人很少。可见,学生在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

请选择你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概念清楚么?4.现在的生活节奏如此快,请问您是否感到生活非常紧张?(   )。

统计结果:    。

1.是,经常觉得压抑    2.否,没有这种感觉 3.偶尔出现这种状况。

分析与总结: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同学们感到生活紧张,压力大。但也有只是偶尔感到紧张或甚至没有这种感觉。可见,对于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不一样。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还是应该加强自己的危机感,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

5.目前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可多选)(      )。

统计结果 : 。

分析与总结: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苦恼来自于几个主要的方面,有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家庭经济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其中学习压力的大占28%,就业压力大占了33%。这两者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让许多学生对于未来能否就业产生忧虑,同时也带来了学习压力的增大。当然,家庭经济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紧张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6.在您现在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下列哪种情绪?(可多选)(    )。

统计结果:           。

1.郁闷  2.抑郁3.焦虑 4.敌对情绪。

5.愉快  6.充满希望  7.其他___        。

分析与总结: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郁闷、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加以改正。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向上。

7.您是否有过轻生的念头?(   )。

统计结果:

1.偶尔有  2.经常有 3.从来没有。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可已看出我院将近60%的学生从来没有过轻生的念头,可见,这些同学对生活乐观,不会逃避。然而,也有近40%的同学偶尔有轻生的念头,这是不健康的心理,应当杜绝。

8.您认为造成大学生轻生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

统计结果:

1.学习压力大 2.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 3.家庭条件比别人差。

4.失恋       5.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6.人际关系失败。

7.四级没过拿不到毕业证书 8.其他                 。

分析与总结:造成大学生轻声的原因有很多,根据调查显示,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和家庭经济条件比别人差。在求学阶段,学习压力是大是正常的,因此同学们应该学会如何释放压力,缓解紧张的学习。在大学,有些学生喜欢攀比,家庭经济条件比别人差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这也是造成大学生轻声的一个重要原因。

9.您认为轻生的大学生存在以下哪种问题?(多选)(         )。

统计结果:

1.缺乏社会责任感 2.不能真正理解“死”究竟意味着什么。

3.心理受挫能力差4.适应能力差5.缺少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会轻生是因为心理受挫能力差,不能正确的面对挫折,而是采取了逃避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学生应该加强心理受挫能力的培养,以正确对待挫折。

10.经过这么长久的大学生活,您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觉得满意吗?(  )。

统计结果:

1.满意  2.不满意   3.没感觉。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可以看出,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觉得满意同学仅占20%,而大多数是没有感觉。对于那些不满意目前大学生活的同学,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实的大学生活跟他们想象中的相距甚远,对这样的大学生活感到乏味和无聊。

11.目前的大学生活与您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有差距吗?

1.有,差距很大      2.有,但差距不大。

3.没有,感觉一般    4.没有,和想象的一样。

分析与总结:有近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差距很大,这是必然的,想象终归是想象,生活才是真实的。同学们应该面对生活,不要沉湎于自己的想象之中。

12.您认为您的心理状况健康吗?(  )。

统计结果:

1.非常健康  2.基本健康  3.有一点心理疾病。

4.不健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分析与总结:由上表反映出,认为自己非常心理健康的同学只有10%,而认为基本健康的占60%,还有一些是认为有一点心理疾病或不健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病。所以,同学们应该时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调整。

13.当您意识到自己心理有偏差时会怎样做?(可多选)(            )。

1.自己沉默不语  2.和家人倾诉 3.找朋友同学聊天   。

4.找老师谈话  5.上网找陌生人倾诉6.主动进行心理咨询。

7.自暴自弃    8.走自杀等极端方式   。

分析与总结:当已是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大多数同学是选择跟同学聊天,这是一种很好的舒解方式。而选择沉默不语是不可行的,应该找家人或朋友倾诉。但从上表可以看出,没有同学选择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可见同学们没有看到心理咨询的好处,当家人、朋友都不能帮助你时,心理咨询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14.您所读的大学是否有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

统计结果:

1.有  2.没有  3.正在建立或者完善之中。

分析与总结:在大学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15.您是否认为向心理咨询中心这类地方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统计结果:

 1.是  2.不是 3.无所谓,没想过。

分析与总结:大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心理方面的困惑,进行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这些疑惑,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16.您认为学校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

统计结果:

1.应该 2.不应该  3.没意见。

分析与总结:在大学,成绩固然很重要。但心里是否健康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开一些关于培养健康心理的讲座,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统计结果:

1.有必要2.没必要3.没意见。

分析与总结:由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应变挫折的能力。通过开展“挫折教育”,同学们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不会轻易屈服,可以加强同学们的抗挫折能力。

18.您身边有没有发生过学生轻生的事件?(     )。

统计结果:

1.有,而且经常发生2.有,但很少 3.没有,从来没有发生过。

分析与总结:在我们同学身边很少发生学生轻生的事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19.您对生命的理解是(    )。

统计结果:

1.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    2.生无可恋,不如死了干净。

3.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他人的承认   4.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20.您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存在障碍吗?(     )。

统计结果:

1.有很大障碍  2.有时有障碍  3.比较少  4.无,畅所欲言。

分析与总结:据表反应,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同学们都很少存有障碍,可见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是极好的,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21.如果您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您会觉得心烦气燥吗?(    )。

统计结果:

1.经常会  2.从来不会  3.偶尔会  4.有时会。

分析与总结:据上表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时,大部分同学会表现得心烦气躁,这是同学们应该学会冷静、耐心,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22.您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    )。

统计结果:

3.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     4.顺其自然,让它自然调整。

二、简答题。

24.您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或者说学校应给予怎么样的帮助?

信息学院团总支调研部。

xx年四月二十四日    。

返回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对公安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体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警力不足造成了许多高速交警一个人要身兼数职,承担多项工作任务,使得工作的压力过大。他们经常感到心烦意乱,没有自己的空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例如,高速交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当事人不配合,甚至漫骂、撕打。事情过后反诬告执法民警,单位领导不理解,甚至对民警的执法情况持怀疑态度,由此产生情绪波动而出现失眠、食欲不好、心情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失调导致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家庭压力大。因为高速交警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易产生角色间失调。社会赋予的高速交通警察这一角色与家庭中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产生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民警长年累月在外地出差,加上工作岗位轮换调动频繁,与家人两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照顾少,容易出现感情纠纷,产生家庭矛盾。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变得脆弱悲观,甚至颓废懈怠。

(三)、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与周围朋友、同事交往感到困难,敏感多疑。由于高速交警的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正因为这一点往往他们容易把因工作产生的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或者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这样交叉反复影响,又缺乏适时调适情绪的空间与途径,就使得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例如,许多涉世之初的民警,不适应新环境,觉得与周围同事格格不入,内心感到空虚、无助,不知如何是好。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处理不好,导致与同事、朋友关系紧张。

(四)、倦怠、抑郁、郁闷。长期处在高压高危,繁忙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高速交警极易产生产生抑郁、郁闷的心理问题。对生活、工作既没兴趣也没目标,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调节,以至于看到他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时间长了自己变得悲观起来,对前途失去信心。

(一)、职业的特殊性。

高速公路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决定了高速交警工作的超负荷。首先,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他们工作时间长,需要24小时地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和畅通地运转。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没有界限,不论白天黑夜和天气情况,经常得加班加点,生活无规律。处理交通事故又时刻处在危险地带。其次,高速交警的心理压力还源于这一行业工作情境的特殊性及不可回避性所带来的孤独。他们长期工作在高速公路上,生活在偏僻的高速公路边,单一枯燥,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二)、身体健康因素。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情绪与高血压病的非常密切,高速交警作为社会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经常承受着常人没有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肠胃型溃疡病等心因疾病也就不奇怪了。近几年来,各地民警在体检中发现病患呈"三多"现象,即基层领导患病多,业务骨干患病多,一线民警患病多。高速交警目前的身体状况,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社会压力大。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高速交警还必须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压力。他们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高速交警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他们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他们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而一旦高速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高速交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

按照管理学原理,人是"经济理性人",从现实和理性出发,大多数人参加警界工作,首先是把警察作为一种职业,靠取得工资薪水解决生活来源,以保障家庭收入。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决策者过分强调"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管理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行政的强制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制度安排,片面强调从严治警,忽视从优待警。高速公路民警也是"经济理性人",一些民警把自己的工作与海关、税务、工商等单位的工作相比,很显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那些国家机关大,而福利待遇比那些国家机关差。从政治资源方面比较,高速交通民警作为基层民警,在任职定级,晋升方面就更是困难得多。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警察群体普遍的失落心理,严重的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

前些时候,"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高速交警而言同样适用,可以通过此7项内容对自身进行一个综合测评。

(一)、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二)、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三)、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四)、保持统一的人格。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六)、社会化良好。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七)、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高速交警作为不同于地方警察的特殊群体,对维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从事警务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如果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危害的不仅是个人的机体健康,还包括他的工作对象,进而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到政府及国家的形象。为此,保障高速交警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体系以保障民警心理健康。

1、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培养公安民警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科,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开通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咨询热线。

2、切实把关心爱护民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步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医疗制度,改善民警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民警工作时间,进一步认真落实民警休假、体检、轮训、抚恤等制度,防止随意调动警力从事非警力活动,尽可能减轻过度负荷,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同时提高民警防病意识,增加经常性的健身等活动等。

3、在保证警力充足的同时,将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纳入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统一招考中(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广泛开展)。同时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加强宣传心理学常识的力度,让民警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和求助观念。

(二)就民警个人而言,要懂得如何适时地舒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

1、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担忧。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少数违法者的不理解,高速交警到底该怎样缓解压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学会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说出和写出你的担忧、经常锻炼身体、享受按摩的乐趣及放慢说话的速度。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被动地对待压力。民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还应多找家人、朋友进行倾诉,如果感觉问题仍然存在,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辅导。

2、不断学习,培养兴趣爱好。高速交警工作单一、生活单调。民警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仅强调一次性学习或单纯追求学历,已经逐渐落伍了。要注意终生完善自我,打开封闭的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内在素质”中增强自身的修养。兴趣单一是民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兴趣狭窄的民警,知识面狭窄,个人生活的丰富性就差,业余生活消极,影响全面发展。兴趣作为推动实践活动的动力,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高速交警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压力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放松自己。

综上所述,保护高速交通民警健康,应当从“心”开始。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冲突与困惑,建立理性的认知结构,塑造健康健全的美好人格,提高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高速交警以积极向上快乐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警务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返回目录。

一、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不怕困难,善于合作,体现了较好的心理素质。但同时也看到,当代大学生,随着生源的独生子女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元变化,以及学生家庭成长背景、地域贫富的巨大差异和现代媒体的负面效应等因素影响,从中学门迈向大学门的青年学生面临着比过去时代大学生更多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因心理疾病导致休学、退学。在对大学生的各个年级段的分析中,几乎都发现有部分群体存在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心理异常问题。据各校心理普查和日常心理咨询记录提供的资料,心理异常学生检出的比例,虽然差异很大,但平均达到5-7%,有些学校高达14%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我省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异常和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同学中呈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发展性心理问题为主,障碍性心理问题次之。发展性问题以学习问题、适应问题、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问题及恋爱与性心理、挫折应对、毕业择业心理等问题为主;障碍性问题则以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成瘾(含网络成瘾)、物质依赖、性偏好障碍等神经症、心境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障碍为主。由于各个年级大学生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发展任务不同,各个年级大学生所显现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综合分析各校所提供的情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

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代学生从小家庭娇惯,生活条件优越,被称之为“在蜜罐里”泡大的新生一代,家长花重金租房陪儿女读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从客观上养成了这一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下降,“郁闷”一词成了他们的常用语。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造成在遇到竞选班干部落选、奖学金没评上、学习压力大等问题时,都会使一些学生烦躁易怒、自卑苦闷。此外,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教师的授课方式常常会使许多学生不能认同。大学汇集了各地中学尖子,许多学子会因学业成绩不再显赫而产生自卑、焦虑和不适感觉,若迟迟不能调整,长期压抑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而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教育重视不够,也使这种状况的扭转迟缓。某大学一学生,来自苏北农村,中学的尖子生、三好生,性格内向,来上学的费用都是父母向乡亲们借来的,来校后学习适应能力差,成绩不理想,看到别的同学在外打工,执意想挣钱还债,种种压力逐渐使刚进校意气风发的他变得很郁闷、焦虑、烦躁,这些不良情绪积压爆发,情绪失常,导致狂躁症,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休学两年。

(二)、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

(三)、个性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偏执,易于冲动,随心所欲。这种特殊环境形成的个性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差,少数学生因个性、价值观的差异等因素迟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群体而产生孤独感;交朋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中喜怒哀乐的不成熟处理、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偏差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失落,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某校二级学院一名女生,个性偏执,心情孤傲,交一男朋友,一年后遭拒绝,情绪受挫,寝食难安,心理封锁,听不进任何规劝,终于悬梁自尽。

(四)、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

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热议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对于贫困生来说,“富二代”的一掷千金很可能是一个刺激,并由此引发情绪反应或者人际矛盾。而有的“富二代”学生由于对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引发人际纠纷,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加剧。

(五)、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

当前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大背景下,青年群体面临着较重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向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县城,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存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如果临近毕业而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关爱忽视,将使这方面问题难以化解。

上述在现阶段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改善,将会影响一些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否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辅导,得以排解心理困扰,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近几年,我省高校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机制,做到了思路清晰,要求具体,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省高校正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局部心理健康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工作模式上实现从重视个案心理疾患的治疗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从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向综合的实践教育的转变。,省教育厅建立了5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基地,辐射与带动周边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月,我省启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的遴选资助建设工作,遴选出16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予以重点建设。11月,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咨询和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三级组织网络。建立高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各高校都落实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每个班级或系科中有一名学生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或称心理保健委员、心理气象员等),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实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全校,覆盖全体本专科学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预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是组织领导机制。绝大多数高校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牵头,学生处、团委、宣传部、校医院、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事项,对重大问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指导日常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参与调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均能做到纳入预算、单独列支。全校每年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各高校之间差距较大,数额从2万到40万元不等,生均从1.5元至15元不等,其中三分之一高校能达到省教育厅提出的生均标准。参与调研的高校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需要。许多高校还设有预约室、接待室、测量室、宣泄室、放松治疗室、生物反馈室、沙盘治疗室、观察室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套场所和硬件设施,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高校均开设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南通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已经率先以必修课的形式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部分高校还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开设了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颇受学生欢迎。

(二)重视发挥专兼职队伍和“五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各高校均有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的高校除专职教师外,各院系具备资质的辅导员老师全面参与,还吸收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士的资源,积极发挥关工委“五老”的作用,整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资源,提升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各高校至少配备有1名本科学历以上的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或具备较长的执业年限。4月,南通大学关工委建起了“谈心屋”,成为离退休老同志与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窗口。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省关工委、中国关工委以及全国和省各大媒体先后推广,报道了南通大学的经验,我省各高校关工委纷纷陆续建起了“谈心屋”。以“谈心屋”为桥梁,将高校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发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多了一支队伍和力量。老同志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和政治优势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不拘形式的心理疏导和心灵抚慰,解读他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难题,通过心理咨询、访谈、对话或座谈等形式,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吸取先进人物的人生经验,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研究。

我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社科、教育部以及省社科、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5个省级基地均建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吸引了广大高校专兼职教师申报。我省高校在贫困生心理关注、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长。

(四)拓展工作时空,积极开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

大多数高校在个别咨询为学生服务方面,积极拓展时空,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咨询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保障学生能及时方便快捷地寻求个别咨询。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宣传网站,并不断更新,发挥网络及时沟通的优势,通过论坛、专业教师博客等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接受心理咨询指导,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讯和周到的咨询服务。苏州大学的4个校区都设有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达18个半天,并由原先在教学区域的设置转向进驻学生宿舍,让学生充分享受心理咨询服务的便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中心咨询室每周的开放时间计40余小时,包括晚上和周末时段。江苏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分布在各个方便学生的区域。扬州大学开通“扬州大学心情驿站”博客、“扬老师qq在线心理咨询”。中国矿业大学组织建立了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教师为指导、大学生心理资助中心网络小组为主体的网络建设队伍,及时回复学生留言,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互动性功能。

三、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势头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稳步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目前我省各高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平衡,部分高校的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大,支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经费投入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据本次调研,我省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严重不足,最少的高校平均年生均经费仅1.5元,而较为充裕的高校年生均经费已达到15元,相差10倍。参与调研的学校有三分之二没有达到本科院校年生均不低于15元,高职高专院校年生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覆盖本专科生,还要覆盖研究生,而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本次调研显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受到重视,体现在专业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零开设。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又一共性问题。本次调研发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较多,如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有5-6人,但有不少高校仅有1-2人,师生比仅为1:9000-1。xx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规定“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xx年5月6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定岗、定编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全日制在校学生比例不低于1:3000-4000”。我省不少高校还没有达到此最低标准。一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但缺乏专业资格。各校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待遇、职称和培训方面各有各的情况,如职称,有的归口管理,有的归属思政,有的挂靠教师,很多并无明确,以致这支队伍人员思想不够稳定。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影响很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如何规范、科学、有效完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共性课题。另一方面,个别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发生以后,媒体在予以关注并报道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尺度和方式,以尽可能的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也是需要有关方面重视研究的课题。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动求助意识普遍薄弱。

由于受多种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主动求助意识普遍薄弱。虽然全省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设讲座、选修课、活动体系建设、校内小报、宣传小册、广播网络等各种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咨询知识,个别心理咨询室设置由原来在校园僻静一角进驻学生生活社区,通过拓展时空,开辟网络新阵地等手段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专职、专业、专心”服务学生的做法,基础工作比较到位,但由于受“怕被别人觉得心理有问题”、“心理问题不是大问题”等想法的影响或由于相关心理学科普知识的缺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接受度仍有限,在遇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意识普遍薄弱。有的学生饱受心理问题困扰却无察觉,或者意识不到是心理问题;有的对心理健康的相对性、连续性、可逆性、动态性认识有误区;有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甚至抱有一定的偏见。

四、对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投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卫生厅、团省委等多个职能部门进一步协同配合,切实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xx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xx年5月6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我省所有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上述文件,使全省高校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各高校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题汇报,部署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有高校都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建设,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工作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后勤保障部门、校医院等单位,以及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健全相关制度,领导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完善协调机制。

各高校要按照本科生不少于15元、专科生不少于10元安排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专项单列、专款专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房和场地,具有完备的健康、能力、人格、职业等方面测评软件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设备、器材、图书、期刊、音像等参考资料,并能够不断补充更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要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

在专业资格和培训方面,建议省教育厅出台专业人员的专业准入制度和要求,对专职人员专业化发展以及个人成长方面要有规划和督导。对兼职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等骨干学生的专业培训有待加强。目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很乱且费用昂贵,建议省物价管理等部门联动予以整顿并在培训资质上予以规范。

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加强校园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形成咨询师全懂,党委副书记懂、辅导员基本懂,班主任略懂,学生有心理健康意识,后勤宿舍管理人员知晓,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老师了解的全员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局面。

本次调研发现,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5个省级基地和16个示范中心覆盖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有效地整体推动了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与辐射效应,有利于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5个基地和16个示范中心在提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方面的培训、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加快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步伐。

危机干预工作直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与成熟度,各校应确立危机干预的指导思想,以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建立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预防方面,要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危机预警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等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机与预防工作机制;建立以辅导员、学生干部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并作出有效干预。加强信息管理:在普查后根据心理健康档案筛选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立学生心理信息月报制度和突发事件即时报告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数据库,把临床咨询筛查出来的构成心理疾病诊断的,遭遇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性格长期孤僻的,学业、情感或人际关系等问题受挫的,环境适应不良的,以及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作为危机干预的高危人群和主要对象。

出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并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危机干预能力。建立学校、学院、学生、家长、社会医疗机构协同的危机干预网络,明确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和分级分类处理办法。强化危机干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学生工作队伍、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学生骨干危机干预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危机快速反应能力,挽救个体身心,维护学校声誉,加强校园和社会稳定。开展危机后干预,处理危机事件发生后涉及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情绪反应,维护身心健康。

(四)要积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

省内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显现了学生求助意识的薄弱,对此学校领导、老师尤其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备感痛心惋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事、善事、难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工作的普及宣传,并长抓不懈,推广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和典型经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异常心理,帮助大学生自主调整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予以缓解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通过药物以及住院治疗。

返回目录。

在现代社会中,一旦人们提起心理健康问题,马上把它同精神不正常联系在一起,仿佛涉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否,就会把自己归为“疯子”、“呆子”一类。其实,心理愉快是心理健康追求的首要目标。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军人在学习训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它是军人暂时的心理失调,不是心理疾病;它与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宜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处理方法以自我调适为主,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类型、成因和调适方法,对于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性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包括性意识困扰和性行为心理困扰等。常见的性意识困扰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表现。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常常造成青年军人的性意识困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表现有焦虑、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惧、自责等。严重的可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抑郁、不愿与人(尤其是异性)交往,并常陷入焦虑、矛盾、困惑和苦闷之中,从而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干扰自我的正常发展。

三、军人学习训练心理。

学习训练是军人日常的基本活动,也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军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军事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和创造力,塑造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当前,世界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各种新的军事理论、高科技武器接踵而至,如何根据军人学习训练的特点和心理规律,提高学习训练效率已成为军事训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

一、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内部动力。它一方面由社会需要的外力推动产生,另一方面来自于军人内在的成就需要的推动。成就动机是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主要动机,对军人的学习训练活动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的功能。军人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军人正确认识学习训练的社会意义。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军人必须具备高科技知识和技术技能,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手中武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二)加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成功意愿和志向。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具有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坚强的毅力、更高水平的自律意识,因而也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增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是激发军人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

一是强化成就意识。

二是消除惰性心理。

(三)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强化。军人及时了解学习训练的结果,可以激发起进一步学习训练的动机。在教育训练中应当对军人学习的结果及时检查、评定或评价,并巧妙地运用表扬与鼓励、批评与惩罚。在学习训练中,评价和不评价效果不一样,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概念。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粗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增长。培养军人的学习训练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选择学习训练内容。

2.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教学情境要富有变化性、活动性、新奇性,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讨论式、发散式、开放式为主,努力创造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

3.促进已有兴趣的迁移。可以利用军人已有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使其迁移到学习训练中,从而激发学习训练积极性。例如,一名战士受家庭的影响,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借故不参加训练,偷偷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如何调动这名战士的训练积极性?连队干部成功地采用了迁移法,先是让他给全连作了一次中外国近代史知识讲座,讲座很成功,该战士也很兴奋。接着启发他认识到一名军人首先要爱军习武,练就一身本领,要把爱好历史与爱好军事统一起来,这种迁移教育使这位战士改变了学习训练态度。

四、基层中队心理健康课的开展情况。

虽然武警总部早已明确要重视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也在计划中安排了相应的课程,但是基层部队心理学人才稀缺,一般都是有政治指导员兼职,在基层中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向战士传授相关知识。疏导方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等给基层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结:

通过这次在基层部队的调研,有效的将学校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与部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仅了解了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情况,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将来在专业方面的努力方向,如何有效的将自己所学应用于部队。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也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大众心理健康状况,我参与了一次心理健康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收获了很多,深刻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到了许多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就此给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观察到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研问卷的收集和访谈的交流,我发现许多人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同时,社交媒体的流行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和孤独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

其次,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与个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调研中,我发现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积极应对各种问题。而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人往往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关注心理健康对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积极拥抱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我深刻认识到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关键。心理健康与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在调研中,我了解到积极的心理素质可以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例如,乐观的人往往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更好地面对困境。因此,我们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如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与人和睦相处等。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我学习到了一些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可以减轻压力,调节情绪,提升幸福感。此外,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的饮食和保持社交交往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另外,我还了解到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负性情绪,如焦虑和抑郁等。通过学习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负性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最后,通过这次调研我意识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关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素养。此外,学校还应该提供相关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资料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总结起来,这次心理健康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关注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挑战,并拥有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能够对他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领域。为了深入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我参与了一项心理健康调研活动。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改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我将分五个部分来介绍这次调研的经历、进展及我所得到的启示。

第一部分,我介绍了这次心理健康调研的目的与背景。心理健康作为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从各个层面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以期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在及其原因。

第二部分,我介绍了调研的设计与实施。为了保证调研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我们设计了一套严谨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指南,并对样本人群进行了充分的筛选和纳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合理的调查方法和方式,保证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认真回答问题的权利。通过调研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我们获得了大量关于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真实信息。

第三部分,我总结了调研结果和发现。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首先,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出现了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次,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社交比较和自我否定。此外,调研还发现了一些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加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部分,我探讨了改善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和现象,我认为要改善心理健康,首先需要个人和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主动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方式。例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多与他人进行交流、保持积极的情绪等。同时,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例如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并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第五部分,我总结了参与心理健康调研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并深入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关键要素。此外,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了更好的保护意识。我希望通过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研,我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了解了改善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我相信,只有在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过上更快乐、更健康的生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社会的心理健康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调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会需要进行相关的调研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情况。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曾经参与过几次心理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经验和感想。

第二段:心理调研的重要性。

心理调研是一种了解人们思想、行为和观点的过程,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改善工作和生活。通过心理调研,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偏好和需求。这对于决策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方案。在商业领域中,心理调研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客户和市场,从而提高他们的市场营销效率。

心理调研有很多种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调查、采访、实验和观察等。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对象进行不同的应用,以达到最佳的结果。在我的调研中,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采访,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和看法。

在问卷调查中,我设计了一份问题列表,然后将其分发给被调查者。这些问题涵盖了一系列的话题,例如他们对某些商品或政策的看法,以及过去的经历和观点等等。在采访中,我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且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段:调研中的经验和感想。

通过我的调研经验,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调研问题。我发现,当我们采用开放性问题时,被调查者会更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思想和经历。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释调研数据,这对于了解整体情况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个体的观点和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这些经历和价值观会影响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因此,在个人和组织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

第五段: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的心理调研经验和感想。通过这些经验,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调研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数据。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尊重和理解不同个体的观点和经历的重要性。我相信这些经验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劳动压力大、情感失衡、人际冲突等心理问题,我们参加了一次心理健康调研,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经验。

第二段:调研过程。

在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社会中最普遍的心理问题,例如:情感失衡、人际困扰、压力过大等问题都占有较高的比例。而在深度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如:童年阴影、社交恐惧、自卑情结等。

第三段:问题总结。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职业、社会和家庭压力。其中,职业压力最为显著,由于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要承受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社会压力则表现为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压力,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保持与时俱进、追求罕见的事物、拥有越来越高的信息量等,不断追求最好最快最新的生活方式,这些新生事物需要人们掌控新的技术和知识,并获得更高水平的经济收入,以维持与社会的互动和发展。而家庭压力则来自于亲情、财政、责任等多个方面,如家人有亲戚、父母或子女疾病需要治疗所需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会对家庭成员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段:应对方法。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方法、情感疏导、心理咨询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例如:多运动、看书、听音乐、旅游、社交等方式的散闷,同时也要注重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合理调配工作量,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并且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培养自己更多的技术和知识。

第五段:总结。

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唯有心理健康良好才能创造出最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积极寻求多种渠道的解决办法,学会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和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追求自己内在需求与外在生活的和谐,以实现真正的自我追求和内心平衡。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心理调研是一个全面了解和探求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经过我对于心理调研的学习与实践,我与我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一份心理调研报告。本文将阐述我在心理调研报告中所体会到的个人经验与收获。

第二段:调研设计与实施。

我们的调研对象是大学生群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研。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确定了调研问题,制定出针对问题的问卷问题,然后进行抽样。在调研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网络和线下两个渠道进行问卷传递和回收。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我们使用了针对性极强的研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团队通过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了每一位队员的职业技能。总之,在调研设计和实施上,我们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了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三段: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我们将数据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并且通过编写统计软件获得了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调研结果分析。最后,我们将结果精简的呈现在报告中。在解决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面对许多的困难,有很多数据需要群众的帮助解释,同时也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差异问题。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团队内部协作的能力非常好,能够迅速解决那些难点问题,并保证报告的高质量。

第四段:感悟与体会。

心理调研报告给我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次调研的过程,让我了解到了以往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体系。从抽样到问卷设计,再到中间处理和数据分析,我走过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流程。这样的全身心投入孕育出来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追问目标,综合提升了我的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次调研,让我领悟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且培养自己运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综上所述,这次调研,让我不仅收获知识,也得到了自我提高、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

第五段:结语。

在完整的心理调研中,我们不仅仅能够学到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也能够切身感受到调研的过程所带来的共同体验和动力。心理调研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社会的好奇心,还能够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和探索心理过程。这次心理调研报告的完成,让我体验到了这个过程中的喜悦和乐趣,同时也对我个人以及团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挖掘这个领域,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新沂市启明中学的中学生做调查,调查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150份问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其中有52%是来自城镇,48%是来自农村。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显示及分析。

1、中学生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与推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调查显示,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没有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法律在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还是得到中学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中学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在时代的今天,作为明天的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备受关注,青少年的权益得到特殊保护,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显示,绝大多少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只有1%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不了解法律。但是,也只有5%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还不够大。

3、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广泛,但学校仍是主渠道。

问题: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和书籍、新闻媒体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图所示,32%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仍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对比学校,各类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4、现今法制教育的效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由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39%学生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做的好,47%学生认为家长做的一般,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家长在对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的不好的。同时,根据调查,法制校长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授课得到了学生认可:95%学生认为法制校长在法制教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5、中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护意识,面对不法行为时能够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问题:您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问题:当您遇到侵犯您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

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问到是否了解关乎青少年利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时,78%的学生是部分了解,说明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比较关注,但是对该法非常了解的只有8%,由此可见,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护意识,但是并不是很强,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增强中学生自护意识。在遇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向老师反映、向家长反映、向司法机关救助等方法来解决,只有很少数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选择正确的方法。但是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6、大多数中学生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79%学生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情,且有80%的学生有计划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说明中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断加大,学生对法律的相关问题也不断重视。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其内容如下:

1.你认为这次活动达到了学校预期的目的了么?

2.参加活动前你有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有,你达到了么?

3.哪一次活动对你印象最深?

4.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你还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么?

被调查的对象是我在网络上任意选取的10位同学。

以下是调查结果:

1.50的同学人为,学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1.了解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情况,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2.虚心学习工人、农民以及部队官兵艰苦创业的思想、勤劳朴实的作风;体验劳动和军营生活的甘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另外5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空谈,并没有真正达到,但是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收获。2.50的同学的目的是锻炼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体格上更加强壮。40的同学在出发前希望能到乡下去换换环境、舒缓心情,从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学习生活。其余同学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3.30的同学认为第一天的32公里步行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了。40的同学觉得下乡体味农村生活十分难忘,他们尝到了自己很难预见的生活。剩余30的'同学觉得汉阳监狱之行意义深刻对自己影响最大。

4.60的同学发现自己在社会实践之后更深刻的感悟了生活、更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更详实地认识了农村,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是最大的收获。另外的40同学有着个人的一些意外收获。

5.90的同学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加深自己的社会体验,从而更好地做人、生活、学习。10的同学不希望再来一次,理由是这种活动搞多了就变味了、不新鲜而令人兴奋了。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本次活动基本上有了不错的效果,达到了一些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在锻炼同学们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本次活动在同学们中反响甚好,令人记忆颇深。

然而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我不能做出更为详细周密的调查,于是我仅以我自身的经历结合调查结果来谈谈关于本次活动的一些事情,希望可以折射出一些被埋没的亮点和被隐瞒的失误。但是由于资料、时间、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

1.有关农村问题。

本次活动一个重点就是要调查农村的生活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就此,很多同学在活动的第3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有的对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有的在饭桌上以一种闲聊的方式了解了情况,有的参加了农民们的日常劳动、参观了农民的房舍。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下面节录了一位同学的调查笔记:

…………。

村民:王xx。

家庭成员:丈夫、自己、儿子、女儿。

主要收入来源:种田同学们在采访村长。

田地数量:xxxx。

主要作物:水稻。

年收入:xxxx元。

面临问题:孩子上学学校学费负担过重。

…………。

这是小小的一部分,我借阅过几个同学的笔记(可能是因为我借阅的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发现调查的结果都类似,一般都是生活上的普通问题,即家庭基本状况。对于面临的问题,一般都记录地比较肤浅。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掌握上义中学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上义中学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络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仍旧尚存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还需进一步加强。

网络使用问卷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丑恶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十分必要。

据我们了解,河源市紫金县上义镇上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给孩子买台电脑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而许多中学生只能是通过去网吧上网,可是‘网络’这个名词对这些尚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因为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无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了掌握上义中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我们对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调查问卷设计了20个选择题,其中3个多选题,17个单选题。60名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收回60份,有效问卷56份,通过对这56份试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实和详尽的材料,总体看来,上义中学学生使用情况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处也有不好之处,究竟青少年对网络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认识的,他们的上网情况又是如何?这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将近有一半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接触来认识网络的,也有不少同学则是从朋友口中或在书上、杂志上电视上得知‘网络’,总体来看基本正常。可是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网络’是什么,又有何作用?由图1知道,38%的学生经常上网的地方网吧,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据,据了解,有不少学生因为迷恋网络经常逃课上课,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学校以及家长需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分学生,引领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网络的时间过长,会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由于网络的吸引,使他们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经常觉得无聊,所以会不自主的用网络来填补思想空虚,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荒废了学业。那么,他们当初为何会使用网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28%的学生使用网络是因为获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将近四成的学生是因为好奇而接触网络,可但我们询问他们上网主要是做什么时,许多学生都说是玩游戏或聊天交友,而查阅学习资料却只有少部分,这也客观反映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和父母应该多加指导。

从以上三个图中可以得知,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上网的确对学习会有影响,但是只要适当的上网,不但可以减少影响,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这也说明了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图8反映出了,超过一半的父母不鼓励孩子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让孩子沉迷,而将近30%的父母则不过问孩子上网情况,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护,父母对网络的认识还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认识网络,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是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在肯定互联网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消极作用,如果对教育不够,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之中,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也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生上网次数过于频繁,网络素质不高,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而无法自拔,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对于孩子上网,家长的指导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识不够,要么对孩子指导不够,要么就不过问,甚至会极力反对孩子上网,这种现象十分不好,对孩子学习生活会有影响。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一天中许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满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围影响而渐渐沉迷于网络之中,为此,学校加快文化建设,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那些已经沉迷网络或即将沉迷网络的学生,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鉴于学校还不能网络设施供学生使用,开设一些网络指导课,将网络知识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工作落实到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告诉他们互联网这个宝库可以做什么,如何才能充分利好这个宝库。同时,也要加强网络使用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网络的整体素质。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心理健康事关每个人的幸福和成长,而调研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深入了解人们内心需求的重要方式。最近,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心理健康的调研项目,并对调研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反思。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心理健康调研的认识和启示。

第一段:明确调研目的和意义。

进行心理健康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问题,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政策和服务提供依据。在调研前,我们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问卷调查,涵盖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多个方面。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研,我们才能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提升心理素质,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第二段:采取多种调研方法。

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外,我们还进行了面谈和访谈。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深入了解了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一次面谈中,我遇到了一位年轻人,他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压力,却无人倾诉,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恶化。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心理健康调研不仅仅是搜集数据,更是与人们进行心灵沟通的机会。只有通过真实的对话,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真实故事。

第三段:挖掘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有些人心理健康问题源于个人生活的压力,例如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而有些人则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竞争压力、学业负担等。此外,一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过去的创伤经历有关,如家庭暴力、性侵等。对于不同的根源,我们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只有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专门的策略,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人们重建自信和勇气。

第四段:社会关注与个人责任的结合。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将心理健康问题仅仅看作是个体能力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社会、教育、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定心理健康政策时,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同时,个人也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起责任。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压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调研触及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很多人在心理问题发生时不知道向谁求助。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减少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歧视和排斥。

第五段:相互关怀与支持的重要性。

调研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相互关怀和支持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受访者,他们感谢我们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问题。这种关爱和支持不仅给了他们力量和勇气,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尊重、包容的社会环境,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彼此伸出援手。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研,我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更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为每一个人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我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促进心理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参与学生:

指导教师: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一)当地蝙蝠种类与体型数据。

东亚家蝠(学名:pipistrellus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隶属于小蝙蝠亚目蝙蝠科伏翼属,是一种於东亚地区常见的小型蝙蝠。一只成年东亚家蝠的个体身长可以有4.8厘米,尾部则可以长4厘米,翼也可伸至3.6厘米。它们最喜爱住於旧式建筑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内。它们主要捕食蚊及飞蛾等细昆虫为主。它们广泛分布於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及日本等,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各地区均有分布。

东亚家蝠一般在xx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药用价值。

它可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叫夜明砂,用于目疾。

(二)生态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校的旧公室,我们在办公室屋檐的缝隙里发现了蝙蝠的巢穴。我们不禁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蝙蝠长期在这种木制结构的古建筑里筑巢的话,那么这就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与破坏;若为了保护文物而把蝙蝠栖息环境给破坏掉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蝙蝠流离失所,甚至导致一个个小生命的凋谢。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栖息地与保护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们应如何选择?对于这个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一下。

(三)学生收获:

这次蝙蝠调查活动我们收获良多,及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既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世界总是那么的矛盾,是保护蝙蝠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保护古建筑来使蝙蝠流离失所;是为了测量一次数据而意外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让它自由的飞翔。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生命最重要。这个世界是一个个生命而组成,或强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样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观人类社会,一个个行尸走肉,为着利益而活着,为了几个铜钱而残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么生物学家,我不忍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终结。那蝙蝠在网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不时在我脑中闪现,我想说:保护每个物种,珍爱每个生命。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心理健康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在当下充满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如何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为了更深入了解现代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研,深入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心理健康对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拥有更高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求提升和改善自己心理状况的方法。

其次,现代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挑战越来越多。繁忙的工作、高强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问题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调研显示,许多人在面对压力时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对此,我们应该增强心理压力的认知,学会适时地调整和缓解压力,避免将其转化为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另外,调研发现,在家庭和教育环境中,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人往往只关注身体的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得很多人不了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也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也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体系,为人们创造更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心理健康的保护与帮助。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也充分意识到了目前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只有通过加强个体的自我提升、增强社会的心理教育和支持,以及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健康、更美满的心理健康环境。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促进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心理健康条件。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第一段:介绍心理健康调研的背景和目的(200字)。

心理健康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的调研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心理状况和解决潜在的问题。近期,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心理援助和支持,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

第二段:调研过程和结果(200字)。

调研期间,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人们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类型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等,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而通过访谈,我们则深入了解了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自身认知等等。调研结果显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是人们最为关注和困扰的问题。此外,年轻人更容易面临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而职业人群则更容易陷入抑郁和身心疲惫的状态。

第三段:心理健康调研带来的启示(200字)。

这次调研为我们揭示了很多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和困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心理健康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不能因为外在的事物而忽视自身的内在状态。其次,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扰,包括积极寻求帮助与支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乐观面对挑战等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遭受心理压力的人群,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第四段:心理健康调研的意义与作用(200字)。

心理健康调研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对于个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问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其次,调研结果为修改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政策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此外,在心理健康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相关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帮助。

第五段:个人的心得与反思(200字)。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研,我不仅了解了他人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深入认识到了自身的心理状况。因此,我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并试图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调整心态等方式来保持心理平衡。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心理压力和问题是常态,而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互相关爱和支持,共同促进心理健康的普及与发展。

总结: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类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心理健康调研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还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持续关注心理健康这一重要的议题,并通过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努力,共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因此,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调查背景。

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询问被访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心理压力等问题。其次,我们整理了一份问卷,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并收到了近1000份问卷回复。

第三段:分析与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焦虑、失眠、抑郁等。同时,我们还发现许多人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心理压力,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如何找到心理问题的源头,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健康和生活,也可能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段:启示与思考。

笔者认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可以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质。其次,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在个人方面,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正确处理心理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家庭和社会层面,需要提供更好的心理卫生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资源,降低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为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心理健康调研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七

心理调研是当今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尤其是在市场营销领域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在心理学课程中学习了这一调查方法,并在一次实践中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个小组项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心理调研中的一些技巧。

第二段:研究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目标,我们在小组中讨论并决定针对什么问题展开调研。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了解传统餐饮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情况,以帮助我们的一个餐饮品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从而改进服务和产品。在确定研究目标的同时,我们需要思考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第三段:研究方法。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们仔细权衡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制作了一份问卷,包括消费者对菜单、服务、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对于在餐厅消费时的疑惑和建议。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科学严谨的程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我们还需要在调研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客观,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和意见。

第四段:数据分析。

采集到问卷调查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多个结果。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不同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和建议,也可以得到样本中消费者群体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在分析结果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分析结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第五段:结论及体会。

这次心理调研的实践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心理学调查方法的应用和意义。通过调研,我们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想法,也改进了餐厅的服务和产品,提高了竞争力。我也意识到在进行调研时,需要严格遵守科学方法,尽量减少误差和干扰,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

总之,本次心理调研项目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熟悉了心理调查方法,也提高了我的分析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相信这些技能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