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攻坚克难实干争先心得体会实用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05:00:32 页码:9
攻坚克难实干争先心得体会实用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2篇)
2023-01-04 05:00:3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攻坚克难实干争先心得体会实用一

x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部署要求,下铁心、出重拳、求实效,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确保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前一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目标,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重大成果。

(一)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与改善民生福祉、落实政治任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从政治、技术、民生方面建立整改标准,突出系统综合整治,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二是突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3次,解决具体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深入整改现场50余次。建立提示单和四清单制度,向县市区和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发送提示单110份,公开约谈7名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切实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率先出台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试行)》,明确整改机构、对象、环节和纪律;

率先制订《x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工作办法》,明确“整改报验、核查验收、销号公示、抽查复核”四步工作法;

出台《x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试行)》,全面提高问题整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坚持目标导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落实《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8〕36号)目标任务要求,细颗粒物(pm2.5)浓度要求较2015年下降18%以上:截至12月13日,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3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求达到省考核标准(80%以上):截至12月13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2%,较2015年增长7.2%;

全市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要求达到90%以上:1-11月,全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标准,青弋江宝塔根、裕溪河裕溪口、黄浒河荻港3个国控断面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劣v类水体比例要求控制在0.9%以内:已完成;

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要求基本得到消除: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基本完成;

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已完成;

4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要求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5%: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已完成;

二氧化硫、氨氮化物、化学需氧量均提前一年完成减排任务,其中二氧化硫要求较2015年减少17.9%:2019年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20.5%,已完成;

氨氮化物要求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17.6%:2019年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17.6%,已完成;

化学需氧量要求较2015年排放量减少8%:2019年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11.24%,已完成;

氨氮要求较2015年排放量下降16%,目前累计减排量达到14.24%,预计年底可以达到减排目标;

煤炭消费总量要求较2015年下降5%左右:1-10月份,我市规模以上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同期下降9.91%左右(除华电三号机组);

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要求达到93%目标左右:已完成;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要求达到90%:我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已完成;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要求达到4.95%:已完成。森林覆盖率要求达到35%以上,现我市森林覆盖率为25.84%,尚未完成。

(三)突出攻坚克难,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市以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系统推进水清、岸绿、天蓝、土净等工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系统施策“治水”,组建实体化运作的水环境治理办公室,与三峡集团合作,探索出“一城一主体”“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理模式,探索的“三峡模式”受到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并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成功获批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前列。二是持续推进“岸绿”,开展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推动42家港口企业、63座码头、10家港口服务单位进行雨污水收集治理。累计新增长江造林面积1.72万亩,基本做到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三是努力实现“天蓝”,累计投入1亿元,建成投用镇(街)空气监测点74个、激光雷达2套、移动走航1套、机动车遥感和冒黑烟抓拍设备19套、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1套,“技防”和“人防”优势互补,污染源“靶向治理”更加精准。四是着力推动“土净”,持续开展“清废行动”,生态环境部交办我市78个问题,问题点位49个,整改完成率100%。五是联合执法“禁捕”,坚持查、治、建一体化推进,全面打响禁捕退捕攻坚战,全市建档立卡退捕渔船1121艘,退捕渔民1159户2155人、家庭人口4259人,全部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障,转产就业率达100%。六是持续修复“生态”。近年来,x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20全国宜居宜业城市”等称号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共有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建成森林公园4个、湿地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1个、地质公园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南陵县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湾沚区获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繁昌区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七是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经开区、三山开发区获批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目前我市绿色矿山27家,其中8家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荣誉称号。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4家、绿色设计产品7种、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2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虽然我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一)蓝天保卫战方面

一是柴油货车攻坚战联动合力不足。“黑烟车”、超标车上路行驶现象多有发生。二是工地扬尘整治不到位,存在反弹。在各类工程复工复产后,因抢抓工期,项目单位“六个百分百”要求有所放松,土方作业方式粗放,特别是轨道交通等线型工程夜间施工扬尘和噪音扰民,投诉增多。三是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水泥、钢铁、玻璃等高排放行业占比过高,空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的任务艰巨。

(二)碧水攻坚战方面

中央、省督察多次指出我市水环境短板突出,管网设施不健全、污水处理能力弱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市内河水系沿线老旧小区数量多、城市地势低洼、地基容易塌陷、水网密布、汛期受暴雨极端天气影响大,黑臭水体问题容易陷入“反复治、治反复”的困境。当前全市水环境治理的工程正在全面推进,但工程效益存在滞后性,环境治理效益尚需时间检验。

(三)净土攻坚战方面

固废处置能力不足,处置体系不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普遍缺少固废集中处理中心,全市缺少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固废处理基地。污染源普查显示,x市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15.16万吨,涉及种类27种;

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450万吨。目前我市仅有海创环保一家上规模的危废集中处置企业,处置种类仅17种。尽管x海创公司新上繁昌水泥窑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也仅能满足目前的污泥、飞灰处置需求,其他一些种类工业固废处置尚需依靠跨境转移处理。

(四)环境治理体系方面

近年来,虽然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有所提升,但少数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不高,个别基层环保网格化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环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求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现实需要还有差距。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大力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持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系统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紧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推动实施“三大一强”升级版由点到面,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全面开展网格化排查整治,发现一个、整改一个、巩固一个,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提升,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保持,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工程深入推进,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初步建立。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攻坚力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体,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重点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调治理,提升空气质量,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继续“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态用水”,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实施漳河、青弋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组织开展龙窝湖、奎湖、惠生联圩等沿江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区域水系贯通工程,使水畅其流、生态涵养水源成为常态。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长江x段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建成智慧长江(x)综合管理平台,持续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早日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土壤安全利用为重点,不断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处置利用短板,紧盯核与辐射安全、“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领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四是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科学编制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具体包括市“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市大气污染防治达标规划(2021—2030),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市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以及国家、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规划等。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智慧环保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努力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展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坚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着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区有特色、有魅力的生态名城。

推荐攻坚克难实干争先心得体会实用二

20xx年扶贫开发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开发协会的指导下,在县扶贫移民局和县民政局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广泛宣传,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努力为县委、县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难,共募集扶贫资金2238.95万元(其中募集扶贫物资种类及实际到账数额共计1438.95万元)。其中用于助学资金总额788.35万元,助学9886人次;用于全县脱贫攻坚的帮扶资金660.6万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8717人(详情见附表),较好地发挥了社会团体的扶贫作用,全年工作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开创了社会扶贫工作新局面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协会、省扶贫基金会仪陇县联络处工作,县委书记陈科带领县委办负责人和扶贫基金会负责人专程到省扶贫基金会对接,省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陈宏高度重视仪陇精准扶贫工作,就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电商、面上扶贫等项目达成多项共识,拓展了社会扶贫领域,开创了社会扶贫新局面,助推了仪陇精准扶贫工作。

二、主动作为,取得了社会扶贫工作新成效

1、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通过多次与上级汇报和沟通,今年扶贫开发协会帮助县老促会再次成功申请到20xx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a类发展示范项目,即城乡贫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示范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25万元,实施大病医疗救助200余人。县委主要领导牵头,与省扶贫基金会主要领导对接,达成了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电商扶贫领域多项合作意向达亿元以上,县上还明确了向上对接工作的部门责任。为了落实医疗卫生扶贫项目落地仪陇,我会会长邓济昌多次赴成都汇报工作,县内协调部门,远程会诊项目进展很快。目前已协调办理了省邮政总公司捐赠给新政镇安溪潮村扶贫项目200万元捐赠事宜;为复兴中学争取到饮水项目资金20万元,解决了全校师生安全饮用水问题,同时还争取到成都宏华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安全饮水项目折合资金55万元(赠送净水器110台),帮助解决乡镇、学校、医院等安全饮水问题;协调争取省扶贫开发协会“护宝贝”项目资金21万元,用于新政小学校园管理;向省扶贫基金会争取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项目3.25万元用救助我县贫困老师5人、贫困学生35人,争取市扶贫基金分会30万元,用于先锋镇石岭村水利、道路建设。争取到国开行和农发行帮村项目18万元。

2、积极与县级部门衔接。今年,我们继续加强与县级有关部门的联络,积极动员相关部门开展公益性扶贫救助活动,成效较为明显。县农村商业银行出资40.2万元用于救助20xx年贫困大学新生134人,农村商业银行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活动,共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15个实践岗位。县惠民村镇银行出资11万元开展助学活动,其中6万元用于救助20xx年贫困大学新生20人,5万元救助贫困小学生50人余。县保健院捐赠15万元用于妇女、儿童医疗救助,社保局及该单位职工阳晏灵捐赠1.5万元,用于龙桥乡贾村寺村办公阵地建设。

3、努力与成功人士沟通。我们积极与本县成功人士沟通协调,向他们宣传社会扶贫意义,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扶贫,发扬仪陇人的奉献精神,全年共募集仪陇成功人士捐赠资金150余万元。如与泛长三角四川商会合作论坛沟通协调,落实资金105万元,分三年实施,用于我县乡村优秀教师奖励和贫困教师扶助,二道镇魏春燕每年捐赠2万元用于大病医疗求助,如来仪乡在外务工人员刘勇捐赠20万元,用于该乡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宣传,形成了社会扶贫工作浓厚氛围

近年来,县扶贫开发协会、省扶贫基金会仪陇联络处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最深的体会就是最大限度的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扶贫氛围。年初,我们就意向性地“瞄准”了一些爱心人士,并以电话、短信、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等方式,反复与他们沟通、交流,把握人心向善的特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向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伸出援助之手,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我们还动员部门、乡镇、村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在本部门、本地区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如复兴镇玉皇观村“两委”与本村在外务工人员建立微信群,近几年募集到捐赠资金1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教育扶贫是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省市扶贫基金会、县农商行、惠民村镇银行、泛长三角商会等助教助学活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下,都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扩大了尊师重教的社会影响,形成了智力扶贫的好风气。同时,我们在春节期间对有捐赠行为的成功人士和单位,在县电视台滚动宣传他们的善举,并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捐赠达10万元以上的成功人士颁发捐赠证书。

一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协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各方肯定。但与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募集的资金十分有限,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难以满足他们的愿望。

20xx年,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借助精准扶贫大平台,继续加强宣传攻势,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及时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挖掘和报道。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络沟通。加强与中、省、市相关部门联络,积极争取与社会扶贫有关的项目,如大病医疗救助等项目。同时,加强与仪陇成功人士的联络,坚持“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理念,争取募集更多的捐赠资金,救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要继续加大与省扶贫基金会的对接力度,争取在教育、医疗、金融、电商扶贫项目的跟踪落地上有较大突破。全力做好九年一贯制精品示范学校的招引工作和县医院远程会诊项目及乡镇卫生院标准检验设备捐助项目的落实落地工作。力争全年引进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争取和募集到的项目资金,将继续按照《协会章程》加强管理,做到专款专人专帐管理,把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