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 实验的思考(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3:03:52 页码:10
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 实验的思考(7篇)
2023-01-01 03:03:52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一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差别仅是a中一个甲基被b中的甲酰基所取代。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也是食用的绿色色素,可用于糕点、饮料水等中,添加于胶姆糖中还可消除口臭。植物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溶剂。

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α—,β—,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中β—的含量多达90%。β—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成维生素a。目前,β—体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的色素,β一胡萝卜素还有防癌功能。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在光合作用中能起收集光能的作用。在绿叶中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由此可见,叶绿素等天然色素有广泛的用途,对于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就显得很重要了.本实验就提取和分离做了相关的研究。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研钵、分液漏斗、显微载玻片、毛细管、层析柱(20×10 cm)、uv-240

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乙酸乙酯(化学纯)、无

水硫酸钠、硅胶g、中性氧化铝(150目~160目)

1.2 提取与分离

1.2.1 浸泡法提取色素

在研钵中放入20 g新鲜的菠菜叶,加入20 ml3:2(体积比)石油醚—乙醇混合液,适当研磨(不要研成糊状,否则会给分离造成困难),用倾析法将提取液转

移到分液漏斗中,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乙醇。洗涤时要轻轻旋荡,以防乳化。弃去水乙醇层,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滤入小圆底烧瓶,在水浴上蒸发浓缩至大约l m l。

1.2.2 薄层层析

取四块显微载玻片,硅胶g经0.5%羧甲基纤维素钠调制后制板,在室温下晾干后在110°c活化1h。选取效果最好的一块进行点样。

展开剂:(1)石油醚—丙酮=8:2(体积比)

(2)石油醚—乙酸乙酯=6:4(体积比)

取活化后的层析板,点样,放入预先选定展开剂的广口瓶。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cm,绕周长4/5的滤纸,下部浸入展开剂中,盖上瓶盖。待展开剂上升至规定高度时,取出层析板,晾干,做出标记。

分别用两种展开剂展开,比较不同展开剂的展开效果。观察斑点在板上的位置并排列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的rf值的大小。注意更换展开剂时,需干燥层析瓶,不允许前一种展开剂带入后一系统。

1.2.3 柱层析

取少量脱脂棉在小烧杯中用石油醚浸润后,挤压除去气泡,放在层析柱底部。在层析柱中加15cm石油醚。加入中性氧化铝8克,打开柱下活塞,保持石油醚高度不变,氧化铝在柱子中堆积。装完后,打开下端活塞,放出溶剂,直到氧化铝表面剩下1—2mm高为止(不能使氧化铝表面露出液面)。

将浓缩液用滴管加到柱顶部,打开下端活塞,让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关闭活塞,加数滴石油醚,打开活塞,使液面下降,几次反复,使色素全部进入柱体。

在柱顶加1.5cm洗脱剂——9:1(体积比)石油醚—丙酮。打开活塞,用锥形瓶收集。当第一个有色成分即将滴出时,取另一锥形瓶收集,得橙黄色溶液,即胡萝卜素。

2.1提取

由于甲醇与乙醇的极性相近,但是乙醇易得、无毒,所以用3:2的石油醚一乙醇通过浸泡的方法提取菠菜色素,而不是用石油醚—甲醇。

2.2分离

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又叫薄层色谱,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可以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实验中涉及的菠菜色素的比移值(rf)(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列表如下: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菠菜色素中各种色素的比移值rf大小为:胡萝b素 叶黄素叶绿素,按此顺序它们的非极性依次减弱。物质极性的判断为柱层析中洗脱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柱层析

胡萝卜素极性最小,因此胡萝卜素的洗脱剂用极性较小的9:l的石油醚-丙酮溶剂效果较好。但要收集其他几种色素得换用其他的洗脱剂,因为色素的极性各不相同,且有一定差别。如用7:3石油醚-丙酮分离叶黄素.分离出胡萝卜素和叶

黄素后,可加大溶剂极性以较快速度洗脱叶绿素.用3:1:1的丁醇-乙醇-水洗

脱剂洗脱叶绿素。

采用浸泡法提取色素比抽滤法更好。在薄层层析时,用石油醚-丙酮=8:2时,能更明显的看到分层。在柱色谱洗脱剂的选择上,基于薄层分析的极性判断选择了石油醚-丙酮=9:1的溶剂作为洗脱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到洗脱剂在柱层析中的重要性。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前培训终于结束了,我校由于校舍条件和实验设备的匮乏,在校领导大力支持和争取下,在初三所有教师支持下,鹿老师和我终于完成了对学生的培训。(可以轻松一下啦)根据一个多月以来学生做实验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简单的总结一下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并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就强,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一定很高,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却很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想不是做,在实验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提高。另外学生在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也很重要,比如学生在叶片横切装片制作的过程中发现用镊子的一头挑取标本,很容易制作成装片,而用镊子夹住标本会破坏叶片横切面的结构,同时不容易放在水滴当中。

虽然我校的条件较差,但是我建议明年七年级生物教师在办公室准备一台显微镜,可以邀请学生在课下随时练习。避免学生在初三考试过程中突击。

生物实验操作中,教师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生物实验技能,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由于观察不仔细,不认真,导致错误操作,教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如显微镜观察中双眼观察,而不是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闭上;对光后,放入标本,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而不是目镜。

我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教师,所以实验准备的任务都落在了教师身上,教师可以培养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做老师的助手,帮助教师摆放实验器材,培训一些小助手,先教会他们,然后再让学生教会学生。

一个月以来身心疲惫,好好休息一下啦。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三

我校电教实验工作紧紧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积极配合电教馆的主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校内部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及《全县教育技术工作要点》,加大了教育技术装备力度,着力提升教育装备质量和效益,狠抓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电教工作管理水平,使我校电教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结合教育局新六配套工程,学校认真落实了“两基”目标,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学校校长亲自指导全校电教工作,协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加强了对平时各项相关工作的检查,督促做好了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保证了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培训和电教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着力维护“班班通”建设。

县教育局电教馆于20xx年配备了20台电视,到目前都完好无损,有效地辅助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今年我校有配备了12台evd,供一、二年级使用,真正使“班班通”设备发挥了作用。

3.加强了学校实验教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学校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活动开展严格按“两基”标准执行。在利用好现有实验装备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了三至六年级科学实验,保证了基本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我校保障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学校实验室教学仪器的及时补充。开齐开足了实验课,使科学课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4.加快了学校图书室建设。经过努力,学校图书室已达到一定规模,落实了图书借阅制度,对图书进行了登记造册,课程表中安排了各班借阅图书的课程,并得到了落实。学校还号召各班建立“图书角”,发动学生将自己的收藏发在班级的图书角里,互助读书,满足了学生的阅读要求。

5.注重了艺体类设施装备建设。学校筹资配备了一个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基本解决了全校学生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短缺的问题。建设了3个课余活动场所(美术室和音乐室.乒乓球室)并配置了资源,保证了学生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有内容。

1.开齐了四至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基本满足了一生一机的需要,按时完成了本年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信息技术开课率达到100%,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活动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

2.充分利用卫星远程教育资源,课堂使用率达到90%以上。

3.完善了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学资源容量达到了30g以上,本学年共录制优秀教学课件30个,优质课20节,教案、说课、课后反思若干。

4.学校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三项成果评选活动。培养学校的多媒体教学骨干教师。

5、共享了学校信息资源库,保证了“班班通”的软件资源。“班班通”设备的使用率达到了100%。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定。由教科处牵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互联网,认真落实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定标准(县、校级)》,坚持校本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的方式,利用教研活动,狠抓了全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培训指标。

2.狠抓了各类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远程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着力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组织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题的网络学习活动。

3.配合教育局电教馆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定考核工作。

学校成立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人对参加了今年县级培训的教师进行了认定。通过现场听课、制作课件、操作电教设备、设计多媒体教案等内容考核评定,我校教师均达到了县级标准。并将认定结果上报电教馆。

4.本学年三分之一的语数外教师参加了甘肃省网络研修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研修效果。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做了好多工作,但在还存在逐多问题。

1.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方法,设备维护保养还不到位。

2.学校资源库的充实力度不够、利用率不高,有待一步加强。

3.实验室的利用率及实验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年我们将在县电教馆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技术设备、实验器材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使我校的电教实验工作更进一步。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四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

(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1、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2、卤素的歧化反应

3、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卤素的歧化反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卤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价电子构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数通常是—1,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3、+5、+7的化合物。卤素单质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为br2,在ccl4中呈棕黄色。i2能被cl2、br2氧化为i2,在ccl4中呈紫色。

卤素单质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这就是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卤素的歧化反应易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且反应产物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卤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hxo、hxo2、hxo3、hxo4。随着卤素氧化数的升高,

其热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如氯酸盐在中性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强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次序为:bro3- clo3- io3-。次氯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

hcl的还原性较弱,制备cl2,必须使用氧化性强的kmno4、mno2来氧化cl-。若使用mno2,则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试管及试管夹、量筒(1ml)、酒精灯、滴瓶(125ml)、试剂瓶(500ml)、烧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浓)、naoh、naclo、mnso4、hcl(浓)、kclo3、agno3、溴水、品红、酒精、浓氨水、碘伏水、ph试纸、ki-淀粉试纸、醋酸铅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① 取几滴kbr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② 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③ 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溴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cl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试管放出的气体。

②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br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

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ki-淀粉试纸检验试管口。

③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i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醋酸铅试纸检验试管口。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溴的歧化反应取少量溴水和ccl4于是试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强碱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强酸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用电极电势加以说明。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说明

② 碘的歧化反应 取少量碘水和ccl4于是试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强碱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强酸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用电极电势加以说明。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说明

(1) 次氯酸钠的氧化性

取四支管,均加入0.5mlnaclo溶液,其中1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的ki溶液,2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3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浓盐酸,4号试管中滴加2滴品红溶液。

观察各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说明

(2)kclo3的氧化性

① 取两支管,均加入少量kclo3晶体,其中1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2号试管中滴加2滴品红溶液。搅拌,观察现象,比较次氯酸盐和氯酸盐氧化性的强弱。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次氯酸盐和氯酸盐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clo3晶体,加水溶解,再加入0.5ml0.2mol/lki溶液和ccl4,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少量3mol/l的h2so4溶液,观察ccl4层现象变化;继续加入kclo3晶体,观察现象变化。用电极电势说明ccl4层颜色变化的原因。 结 论: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① hcl的制备取15 ~ 20g食盐,放入500ml圆底烧瓶中,按图1-1将仪器装配好(在通风橱中进行)。从分液漏斗中逐次注入30 ~ 40ml浓硫酸。微热,就有气体发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

② hcl的水溶性 用手指堵住收集hcl气体的试管口,并将试管倒插入盛水的水槽中,轻轻地把堵住试管口的手指掀开一道小缝,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自水中取出,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中的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测试hcl的ph。

③ hcl的鉴定 在上述盛有hcl的试管中,滴加几滴0.1mol/lagno3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④ 白烟实验 把滴入几滴浓氨水的广口瓶与充有hcl气体的广口瓶口对口靠近,抽去瓶口的玻璃片,观察反应现象并加以解释。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说明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五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六

:弗兰克赫兹实验

f-h实验管、恒温加热电炉、f-h实验装置、示波器。

1.熟悉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条件。

该实验装置由f-h管、恒温加热电炉及f-h实验装置构成,其装置结构如下图所示:

c:documents and

f-v管中有足够的液态汞,保证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管内汞蒸气总处于饱和状态。一般温度在100 ºc至250 ºc。并且由于hg对温度的灵敏度高,所以温度要调好,不能让它变化太大。灯丝电压控制着阴极k发射电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其变化直接影响曲线的形状和每个峰的位置,是一个关键的条件。

2.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

1)起动恒温控制器,加热地f-h管,使炉温稳定在157 ºc,并选择合适的灯丝电压,vg1k=2.5v,vg2p=1.5v,vf=1.3v。

2)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2v记录一个数据)。

3)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3.测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1)调节好相关的数据:vp=8.36v,vg1=1.62v,vg2k=0~100v,vf=2.64v;

2)将相关档位调到自由档位,在示波器上观看得到的ip-vg2k图,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有六个以上的波峰)。再将相关档位调到手动档位。

3)手动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05v记录一个数据)。

4)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4.得出结论。

原始数据:

1. vf=1.3v vg1k=2.5v vg2p=1.5v t=157ºc

求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数据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2. vp=8.36v vg1=1.62v vg2k=0~100v vf=2.64v

求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数据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1. 求hg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将在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以点的形式描在x-y坐标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后得到的图形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得到的七个峰值(ip),对应的ug2k依次为:u1=7.0v , u2=11.6v , u3=16.0v , u4=21.0v , u5=25.8 v, u6=30.6v , u7=35.6v .

设ux为hg的第一激发电位,则有下列式子(逐差法):

4*ux1=u5-u1=25.8v-7.0v=18.8v, ux1=4.7v;

4*ux2=u6-u2=30.6v-11.6v=19.0v, ux2=4.8v;

4*ux3=u7-u3=35.6v-16.0v=19.6v, ux3=4.9v

则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4.8v.

不确定度分析:

ua=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u0.68=1.32*ua=1.32*0.06v=0.08v.

则ux=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u0.68=4.8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8v.

2. 求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将在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以点的形式描在x-y坐标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后得到的图形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得到的六个峰值(ip),对应的ug2k依次为:u1=3.00v , u2=4.15v , u3=5.35v , u4=6.60v , u5=7.90v, u6=9.20v .

设ux为hg的第一激发电位,则有下列式子(逐差法):

3*ux1=u4-u1=6.60v-3.00v=3.60v, ux1=1.20v;

3*ux2=u5-u2=7.90v-4.15v=3.75v, ux2=1.25v;

3*ux3=u6-u3=9.20v-5.35v=3.85v, ux3=1.28v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1.24v.

不确定度分析:

ua=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u0.68=1.32*ua=1.32*0.023v=0.030v.

则ux=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u0.68=1.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30v.

结论:由此可得,hg的第一激发电位uxhg=4.8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8v,而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为uxar=1.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30v。

说明温度对充汞f-h管ip-vg2k曲线影响的物理机制。

答:,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在发100 ºc至250 ºc),才可得到合适压强的汞蒸气,这时汞原子的密度也是合适的。汞蒸气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不在合适范围之内,会影响到汞原子在f-h管内的密度。如果温度较低,会导致f-h管中汞原子的密度较小,就进一步为汞原子专门提供与电子碰撞,这就使得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大,电子有机会使积蓄的能量超过4.9v,从而使高激发态的激发概率迅速增加,会ip有了对应的峰,并在ip-vg2kr 曲线上有对应的峰,出现高激发态时的电位,这就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如果温度较高,汞管内的密度较大,使电子每次能量到达4.9ev时,有足够大的概率与汞原子发生能量交换,使得电子的速度重新回到零,并需要重新加速,直到再次到达4.9ev,又与汞原子发生能量交换…….始终都在在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并且在ip-vg2k曲线中会表现出有多个峰值,并且都是处在第一激发态上。则会使所以说,在实验中对汞的温度也有一定的讲究:过高时,则在ip-vg2k曲线上会出现多个峰;过低则会使得出现高激发态上的峰值,在图中表现为,两个峰值的距离会加大。

1. 实验过程中,开始时使用的仪器,在调好了相关数据后,进行读数时,发现数据变化很小、,这就增大了读取数据的误差。后来换了一台仪器,读取时,电流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幅度变大,这就大大减小了读取数据的误差,也使得实验中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较为准确。所以我觉得在实验开始时调整好实验仪器,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 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定下心来。实验中读取数据有的时候是一件很枯燥单调的事,当需要读取的数据很多时,容易变得浮躁,使得会出现读取错误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冷静自我,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把需要实验的步骤做好。这很重要。

2022实验探究题复习心得体会实用七

转眼,__年已经过去了,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重要的一程,7月1号,研究生毕业,然后7月7号正式到谱尼上班,成为环境有机的一名实验员,这半年来,作为一名实验员,无论是从——到行动,还是从——到实践,都能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到使——和实验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诸多方面的素质,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利用各种媒介关注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文件、书籍,深刻领会主席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的纲领,行动的我指南;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在这半年里,实验室化验工作精细琐碎,但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锻炼成了一个熟练的化验员,能够熟练圆满地完成化验工作。

在这一年,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虚心学习,勤于实际操作,深刻学习国标,——接合实践,能熟练操作所有实验项目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室内部负重本部门的标准品的管理,做到标准品一到,立马登记分类入冰箱保存,并登入电子台账,并保管好证书,以供查阅,每次使用标准品时均要填写标准品领用记录,注意标准品的保质期,以防止使用了过期的标准品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协助实验室主管做好关于实验室认证的相关工作。具体分到我个人的是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扩项认证,包括方法验证和不确定度的评估。

(4)认真、按时、高效率地做好各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同时,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并在其他同事有事时能够顶岗。

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没有请假缺岗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

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实验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以后在实验室,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