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早上好!今天我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先进国家的起家经验:先看日本和西德,二次大战后,她们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从废墟中站起来,一位日本学者说她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又来看看当今最先进的美国,据研究报道,从1929年到1969年的40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45%归功于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当今先进国家能保持先进的主要因素就是“创新”,这正如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要赶超世界,除了创新,别无选择。
那么,怎样才能创新呢?被公认是“现代创新之父”的经济学家熊彼德,他把“创新”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对原有事物的“重新组合”能力,层次是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当然,我们学习创新,并不要求大家一下子就有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但我们可以从较低层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入手。理由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对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如在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继承和扬弃,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重新组合”,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计算机领域的代表人物比尔·盖茨曾多次被人讥讽其创立的微软公司没有自己的原创产品,但他们善于“再次发现”别人的创造,更重要的是“重新组合”出新的产品,终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典范。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例子我们还是觉得高不可攀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事实,很多就是通过对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比如:有保健功能的磁化杯,就是在原有杯子的基础上,再加上磁铁,就“创造”出了一个新产品——磁化杯;有时钟的笔,是在笔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电子表,又变成了一个新产品了。等等。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创新不能凭空捏造,它往往是对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就必须先对原有事物充分认识;我们想要超越巨人,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学习创新,应该从学习、借鉴、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始,而人类历史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的基础。
同学们,大家正处于成长时期,没有人敢怀疑你们的创新潜力。只要你们从现在的学习中学会创新,勇于创新,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力,我相信,未来的发明家、创新家一定会在你们当中产生!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三月的春风吹过大地,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着,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如今的中国,一步步向世界强国的行列迈进。今天的我们,也不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会牢记那段历史、永怀先烈精神。
因为,落后就要挨打!真正的落后,不只是物质上的落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落后!当我们没有了独立、自强、爱国的精神,国家自然会走向衰亡、被人奴役!
因为,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在战火中出生入死,在监牢里坚贞不屈,在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民族赢得了独立,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先烈的这种自强、奉献、爱国的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种精神!
我们自觉、自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丰厚的科学素养,锻造独立自强的本领和精神。关于学习,我们不再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关于梦想,我们对未来越来越清晰和坚定。我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培养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高尚人文情操。当别人需要帮助和救助时,给予及时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当雄壮的国歌响起,对冉冉升起的国旗肃立行注目礼,在心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先烈们的尊重。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言语文明、举止端庄,为自己代言,为四中代言!用这些微小的举动表明我们成长的决心!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写不完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努力;展未来,唱不尽我们信心百倍的壮志豪情。同学们,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明天是一幅宏伟的蓝图。“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奉献的远大志向。只争朝夕,发奋努力,让我们以优异的成绩、高尚的品德来缅怀先烈、报效祖国!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2015年4月15日,第八届(2015—2016)“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开始接受地方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和群团组织的创新项目申报。在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就“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个全国的知名品牌奖项
从2000年至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在15年的评选活动中,共有2045个项目参加评选,149个项目获得入围奖,70个项目获得优胜奖,“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以其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独立、严肃、科学的风格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已经成为一个全国的知名品牌奖项。
据俞可平教授介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国内第一个由专业机构举办、以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对政府创新进行评估的民间奖项,该奖项有六大目标:
一是通过评选活动发现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中的先进事例、宣传、交流和推广地方政府创新的先进经验;二是通过对政府创新项目的评估,鼓励地方党政机关积极进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民主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的善政和善治;三是通过对政府创新实践的科学研究,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创新理论;四是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为确立科学的政绩观提供智力支持;五是加入世界政府创新网络,推介中国的政府创新经验,分享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优秀成果;六是树立公平、清正、科学、规范的良好评奖风气,为净化国内的评奖氛围做出努力。
获奖项目持续性的不同评价
15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出了数百个奖项,但是对这些项目的可持续性,一直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些项目基本上全部死亡了,也有人说这些项目基本上全部得到了推广。面对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俞可平教授给出了他的结论。
他说,这两种评价大体上都是正确的。就同一个主体来讲,很多获奖项目确实没有存在下去,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不看项目主体只看项目内容的话,几乎所有获奖项目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不少项目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俞可平教授分析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的干部考核与选拔制度有关。每一位新上来的领导干部都需要有自己的政绩,都想要有自己新的改革举措,想上自己的新项目,所以对以往的项目往往不太重视。而地方的现实是,如果“一把手”不重视,项目就很难持续。而近年来,地方领导干部的更换又很频繁,有时两三年就换了,所以很多获奖项目在当地很快就夭折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并不妨碍这个项目的推广,通过“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这个项目在全国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也被更多的地方学习和借鉴。
基层政府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俞可平教授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难就是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明显减弱,与第六届相比,第七届奖项申报减少了三分之一,地方政府创新的积极性明显在下降。为此,本届评选也大大减化了申报手续,而且根据当前国家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特别鼓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创新项目,鼓励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协商民主方面、透明政府方面的创新项目。
在被记者追问到为什么当前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不足时,俞可平教授说,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越往前走,涉及的事项就越重大,各种牵绊也就越多,地方政府面临的改革困难很多,不易改。二是当前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既然是顶层设计,就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些地方政府有观望等待的心理。三是我们当前鼓励改革创新的环境还有问题,要改革就会有失误,这对我们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否正确对待和宽容改革的失误是一个考验。四是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为官不为”“庸官懒政”问题在地方政府中也存在,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八项规定”、政治规矩有错误的理解而出现不作为的现象。
俞可平教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源动力,政府创新在所有创新中具有示范作用。各级党政部门如果没有强劲的创新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增强地方政府的创新动力,既要增加各级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性,更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既要容忍失误,更要激励地方政府敢于改革。越是在当前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越要通过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在内的各种方式和手段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实践、不断创新。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为探索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本案例在近十年对大学生思想上入党问题持续探索的基础上,凝练出“七个一”修身行动暨党员成长日志。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案例经历了几次大的提升和突破。连续两届获得校党建特色项目一等奖,2012年获得河南省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2014年“七个一”学习教育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大学生思想上入党问题研究》获得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资助。
该案例的创新和特色:
(一)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围绕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这一主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三个创新做法:第一,以“七个一”的形式,提出定时定量的学习要求。第二,党员成长日志周报。第三,低年级班级建立思想上入党小组。与集中性教育活动相比,该活动是一个常态化活动,贯穿大学四年,持续给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和提供精神动力,高度契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二)探索严以修身的行动路径。“三严三实”首先是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记对严以修身的深刻阐释,融合了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严以修身,常补理想信念之“钙”,把真修信仰作为关键之修、根本之修,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思想上入党,为全面从严治党打好坚实基础。
(三)利用手机新媒体开展党建。每位党员在手机上安装人民日报客户端,将共产党员网收藏到手机桌面,把蜻蜓fm这个app装在手机上听新闻,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用手机百度音乐听红歌。
(四)在班级建立思想上入党小组,着力班级层面党建,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支部,班级。
(一)开展“七个一”修身行动,以“七个一”的形式对党员提出定时定量的要求
第一、每天读一次人民日报。每位党员在手机上安装人民日报客户端,每天读头版头条,头版如有评论员文章应通读,将这作为修身的重中之重。读人民日报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二、每天听一次中央台新闻。把蜻蜓fm收音机装在手机上,这个app可以后台播放,可回听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联播等品牌栏目,不需要耳机天线。听新闻不累,不耽误干其他事,针对许多学生有睡前看手机的习惯,可躺在床上一边看手机一边听新闻。第三、每周学一次先进人物。将共产党员网收藏到手机桌面,通过表彰动态等栏目学习双百人物等先进人物事迹。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转发分享正能量信息。第四、每月看一次红色影视。第五、每月听一次红歌。把推荐的红色主旋律歌曲储存在手机百度音乐上,将这些歌曲设为手机铃声。第六、每周做一份成长日志。第七、每月通过学雷锋等方式做一次奉献。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善于挤时间,善于利用点滴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把他人打游戏、看韩剧、看肥皂剧、看小说、听流行音乐,看娱乐圈新闻的时间用于“七个一”修身行动。灵活利用睡前、吃饭、洗衣服、洗脸,刷牙等零碎时间听新闻。从 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红色视频做起,开始时一周一小时左右,慢慢引导到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和听中央台新闻为经常内容,时间量自己慢慢加上去。养成习惯后,每周能轻松完成修身行动2小时以上,一年下来自主政治学习将达到100学时以上。每天精神锻炼半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二)开展党员成长日志周报,形成一种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
纪严于法,把纪律挺在前面,我们把学习纪律挺在最前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夜晚、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进行“七个一”修身行动,日志是“七个一”修身行动的记录,周末把党员成长日志发负责人邮箱并存自己邮箱。模板简洁明了,务实管用,能迅速掌握党员的学习动态。每天写的所受启发和学习内容加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50字,关键是确保真实,长期坚持。不要求每天都记。日志模板存到手机qq的我的电脑上,日志做好发手机qq的我的电脑上,这样记录一天的日志只需2分钟左右,周末把本周的日志转发到电脑上进行总结只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每周上交的日志须包括以前上交的全部内容,每四周的汇报应涵盖完七个方面。日志不要有个人隐私,对每个党员的成长日志不定期在一定范围内传阅共享,大家互相学习监督。
党员成长日志记录着党员成长的点点滴滴,贵在坚持,重在实效,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日志周报的长期坚持,形成一种机制引领党员进步,便于查找的成长记录将成为每个党员的宝贵财富。党支部,辅导员每周指导不断线,通过qq把行动最好的共享给大家,每月评出修身之星,作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分批胶装每个党员的成长日志,便于全班和学弟学妹学习传阅。
(三)创新组织载体,低年级班级建立思想上入党小组
在高校新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学一年级筛选出重点教育培养对象,组成班级思想上入党学习小组,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学习小组为众多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满足了众多申请入党学生渴望接受党的教育培训的需求。
在低年级班级建立思想上入党小组,成员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成长日志和抄党章成为小组接纳成员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业余党校的延续,接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使其逐渐成为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有效载体。培育学习交流平台,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半小时左右。
为便于交流感受和检查反馈,采取统一步调,统一学习内容的方法。分时段逐一学习双百人物,引导青年人以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为青春榜样,在学习上学习钱学森精神,在工作上学习焦裕禄精神,在谋划事业上学习红旗渠精神。分时段逐一收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长征》、《士兵突击》,《恰同学少年》、《信仰》,《亮剑》等。分时段逐一听学推荐的红色等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歌曲。
同学们反映效果很好,感受到有一种氛围,一个场,一种机制在引导其思想进步。思想上入党小组的活动把发展党员的关口前移,有力地促进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和培养。通过对这些苗子提前进行重点培养,思想上入党小组成员的党员意识逐渐增强,为发展党员打下了很好的思想政治基础。
“七个一”修身行动暨党员成长日志凝聚起的强大正能量有力地促进了班级建设。案例实施的9个四年制本科班中的6个获得省先进班集体,其中一个班获得省文明班级,一个班获得省五好团支部,6个班100%获取学位。案例作者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在2016年西藏专项招收非西藏生源毕业生工作中,河南专招51人,案例实施的1个班录用3人。
以2014届给水排水二班毕业生为例,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两年思想上入党小组开展69次活动。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所激发的动力牵引下,实现了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专业课学习,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团支书学习成绩两年全班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班长学习成绩2013年全班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小组成员均有机会主持活动,客观上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写作,组织能力。该班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和省五好团支部。全班凝聚起来的强大正能量同化了后进分子,该班毕业时100%获学位率,四年没有违纪现象。
20xx年底随着党员成长日志的开展,本案例获得新突破。以大四党员兰某某为例,20xx年12月28日至2016年6月12日,包括春节在内每周行动时间平均达4小时以上,5个半月记录党员成长日志4万多字。
(一)经验
“七个一”修身行动暨党员成长日志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以”规律。听中央台新闻旨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读人民日报旨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旨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收看红色影视和听学红歌旨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案例走心,做到“三贴近”,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习惯,融入生活的政治学习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容,引导着学生自觉把成长成才的个人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成为信仰的播种机。
案例突出红色,营造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觉学习红色文化,争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员的浓厚氛围。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红色基因深入学生党员的骨髓。睡觉前收听广播,既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又改变了大学生“卧谈会”的内容,最重要的是通过党的喉舌引导学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唱红歌振奋了渴望成功的大学生的精神,潜移默化之中给了学生信仰和力量。
(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根据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对案例进行改进完善。通过谈心谈话调研案例执行中的困难。探索党员政治学习的自学纪律建设。探索精准思想政治教育。
2、逐条细化“七个一”修身行动的具体做法,探索大学生易于践行的路径。从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推荐的红色视频开始。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作用。
3、加强对班级思想上入党小组活动选题的指导和规范。每次活动的主题和主持人采取竞标的形式,严格规范活动流程,提高选题质量。
4、加强对典型经验和材料的提炼总结,使案例便于宣传推广。宣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来说,“七个一”修身行动暨党员成长日志应坚持四年,运用这些详实的材料对党员的思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它记载了一个民族的发展,记载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流传到现今的文化都是经过创新与保留等等的筛选,其中有精华也有瑕疵。因此,我们在发展文化中既要传统又要创新。
所谓的既要传统又要创新,是在保持好的传统之上搞创新,在创新的结果上体现传统,如果创新远远偏远了传统,那可不叫创新,那叫对文化的糟蹋。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可谓是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它集几大派别的特色、优点于一身,是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一直以来,不管它怎么创新,戏服还是把演员包得严严实实,这是他们一直以来不可更改的传统。
而有的人想把京剧“创新”,想来一个彻底的“创新”。如前阵子在第37届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带着京剧头饰穿着比基尼进行展示,完全脱离了京剧的传统,失去了原汁原味,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国粹的精华。
我想说,这并不是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这太过于前卫,名曰“创新”实为对国粹的糟蹋。
还有一种创新,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创新。如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他以国人生活为素材,以中国独特的文化与风情为基础,其中又融入了对世界文学发展的领悟。这种不脱离文学宗旨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作品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创新。
联想到书法界中,“板桥体”可谓独领风骚,它集几大书法优点于一身,说它像草书,却又不同于草书,说它是行书,却又不是行书,那笔划龙飞凤舞,潇洒淋漓,单看一个字,觉得不怎么样,斜斜歪歪,但从整体上看,每个字却错落有致,给人视觉一个冲击,可谓完美。这也是一种创新,在书法的传统上的创新。
文化需要创新,但不是偏离传统的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善于传承才有根基。所以,文化既要传统也要创新。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可以说,善于理论宣传,是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看家本领;注重理论创新,是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党的必然要求。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引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各领域对创新理论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成为武装群众的思想武器,团结和鼓舞亿万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不懈奋斗。为此,本报今日起开设《光明论坛·理论怎么“新”》专栏,刊发系列评论,探讨话语体系建构、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方式拓展等问题。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这一深刻道理早在170多年前就被马克思所揭示出来。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巨大能量。而群众能不能接受理论,既要看理论本身是否科学,还要看其话语表达是否悦耳悦目。在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从话语体系建构、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理论终究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重复的教条。因此,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总是每时每刻都重视理论创新。回顾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准确研判形势、作出正确抉择,并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根据变化的实际推动理论创新,继而让创新的理论指导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在这段历经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一个政党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志,还要有永葆进取的理论创新勇气和非凡胆识。如果机械教条地固守僵化理论,不仅无法正确认识隐藏在经济社会变化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还会因为思想滞后而阻碍社会进步,干不成任何事情。
这足见理论创新对一个政党的重要价值。但是,推动理论创新不仅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还要弄清楚到底如何实现创新。一般而言,理论创新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本体层面的基本原理创新;二是话语表达创新;三是传播方式的创新。基本原理创新是根本意义上的创新,直接决定着创新理论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广大受众来讲,他们更为关注、直接接触的则是后两者。能否经常接触一些新的话语表达、能否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的理论阐释,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执政党理论创新能力的判断和认同。正因如此,近年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态度重视理论创新,特别把话语表达创新和传播方式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并且着力取得显著成效。事实证明,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大纾解了一段时间以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在话语表达创新方面,通过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的方式,既表达了党的政策主张,又说出了群众想听、听得懂的话,坚持了正确导向。
对于民族创新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创新。
本来我准备的演讲题目是爱国主义,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爱国,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你没有就算我说再多也是白扯,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们最缺什么?对,就是创新。
首先我们先解释下创新的含义,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和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为什么我今天要谈创新,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要发展就必须的不断创新,但是我们中国人,我们龙的'传人的创新能力、创新理念是真的很差。为什么美国能长期的称霸世界,因为他的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他们的人才有开放的思维,不崇拜权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我们呢,我们有什么?我们的人才会干什么?照本宣科?打着教育的名义残害下一代?有人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们的老祖宗曾长期的领先世界,是时代的弄潮儿。我就觉得,说这些话的人必定无耻到一定境界,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想问,你对我们的经典还了解多少,我们老祖宗很给力,是,但是这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我真的很搞不懂,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书再写那些古代先进技术的时候,为什么总是要加一句,领先西方多少多少年发现。我就搞不明白了,他是在培养我们的优越感还是在给我们惰性,从小学开始听这些话,听一遍一定会有优越感,但是多了呢?多了只会让我们忘掉前进的动力。
扯得有点远了,下面请我们思考下我们的创新能力去了哪里?!归根结底还是再教育上,但这是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只能是我们自己。我们从小被灌输,书上就是对的,没人敢质疑这篇文章。我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种.种就是原因,既然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问题,那我们就要改正,现在不晚,真的不晚,我们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精英,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垮了,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何谈振兴!
如果要创新,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维:
1、好奇,好奇是创新的萌芽。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如果我们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那么他只能是个书呆子。
2、兴趣,兴趣是创新的营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
3、质疑,质疑是创新的举措。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只有质疑,才敢推陈出新,才能进行技术变革,才会推动社会进步。
4、探索,探索是创新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做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电表改装实验心得体会简短 电表的改装物理实验(2篇)
- 2023年个人小结心得体会(通用9篇)
- 2023年预防电信诈骗教育心得体会范本(实用13篇)
- 艾滋病得心得体会如何写 什么是艾滋病心得体会(九篇)
- 2023年婚姻与家庭心得体会(精选11篇)
- 2023年工作心得体会的书怎么写(模板15篇)
- 物理电表改装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电表改装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九篇)
- 2023年社区春训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
- 灾害追责问责心得体会简短(实用10篇)
- 最新医院入职心得体会(大全1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