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 最大骗保成功案例(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4:03:29 页码:9
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 最大骗保成功案例(6篇)
2022-12-31 04:03:29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

这里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两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满山的红枫叶犹如一簇簇火苗争奇斗艳。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让你感觉到心旷神怡和留连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灵秀,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富,贤俊之广众而著称。

县境内纵横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涧与怪石奇峰、古树茶亭、廊桥驿道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著名景点有西北的大鄣山与灵岩洞群,东北的浙岭与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苏东坡、黄庭坚、宗泽、岳飞、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里四周青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桥的两旁有廊亭,廊亭的两旁有石桌石凳,在这里或品茶弈棋,或浏览风光,让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

离县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逾800余年,长势依然旺盛,古杉之巨,为国内所罕见。

生态环境优美的鸳鸯湖,成群成对的鸳鸯,如鲜花绽开于湖泊之中,形影不离。

婺源不仅景色优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享有书乡之誉。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足见其文风之盛。婺源物产丰富,有遐名中外的茶叶“婺绿”,可谓中国绿茶中之上品;味道鲜美的荷包红鱼,被誉为“人间天物”;石冠群山的“龙尾砚”(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婺源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对那些久经都市嘈杂喧闹的人们和爱好旅游、美术、摄影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到婺源一游或收集创作素材,不能说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选择。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首先让我代表热情的武功山人民欢迎您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武功山。

武功山地处罗霄山脉北段,山脉起伏绵亘120公里,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为江西境内第一高峰。景区资源概括为“十里峡谷、百处古迹、千亩梯田、万顷草甸”,雄伟的山岳景观特点被专家誉为“草甸奇观、山景雄秀、瀑布独特、生态优良、天象称奇、人文荟萃”。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发云界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宗教遗址区4个景区,规划区景点200多处。金顶景区以十万亩云中草原、千年古祭坛、高山瀑布、云海奇观为主要特色;羊狮幕景区一峰林地貌、奇松怪石、漂流、温泉养生为主要特色;发云界景区以千年灵芝、优良生态、高山瀑布为主要特色;九龙山景区以佛教文化遗址、高山草甸盆地、户外穿越线路为主要特色。目前发云界和九龙山景区还没有正式开发,也没有对游客开放,请大家不要擅自进入。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其中的金顶景区。

武功山原名罗霄山,因为东吴大将罗霄曾经隐居于此而得名。又因为此山为山脉最北最高,所以整条山脉以罗霄命名。南北朝时期,士绅割据,民不聊生。我国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梁朝末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叛军一路烧杀抢掠,很快攻至首都金陵附近,梁帝惊慌失措,严令各地军阀前来救援。这时,一个名叫陈霸先的将军起兵勤王。手下的大将欧阳将军在长沙起兵响应,率军途经武功山时,反遭到叛军围困,处境困难。在这危急时刻,将军找到武功山白鹤峰的武姓道长,请其相助,因武道长熟悉武功山地形和气候,暗中相助并授以破敌之策,终于击败叛军。后来,陈霸先代梁王自立为君,建立陈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武帝。论功行赏时,欧阳将军向武帝奏明了武道长暗中相助破敌的经过。武帝听了,十分高兴,为了表彰武道人的功劳,于是将“罗霄山”赐名为“武功山”,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陈武帝还想赐封武道长做官,武道长考虑战后百姓身心需要他的高超医术帮助,就谢绝了,一直留在武功山治病救人,获得万民称颂。羽化后,民间为感恩他而尊崇他为“武功山王爷”,并在武功山的三个道观里为他塑了金身,并成立朝会,教育后代世代香火祀奉。

历史上,武功山以美丽的风光、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庐山、衡山号称江南三大名山而名扬天下,被誉为“衡首庐尾武功中”。神秘的道、佛、儒三教文化流源远长,引得天下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诗歌。1637年,徐霞客大年初一登山写下二千多字的《武功山记》,并留下了著名的诗句“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成为武功山的千古绝句。南宋绍定5年(1232),吉州人文仪前来武功山求子,他的妻子后来生下文天祥。文天祥高中状元后亲书“葛仙坛”巨匾,并兴建铜瓦殿报恩。宋徽宗、宋理宗和明世宗等先后派遣张天师和地方官员来山进香朝拜,并分别封曾在武功山修炼的葛玄为“冲应真人”、“冲应孚佑真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前曾在此躲避官府的追捕,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赏赐武功山,明朝时期,武功山香火旺盛,寺庵满山,号称“山南山北一百庵”。

武功山生态环境优良。这里有千年桂花树,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活体灵芝,珍藏着水鹿、短尾猴、中华小鲵(小娃娃鱼)、红豆杉、落叶木莲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武功山风景绝美,高山垂直型自然植被、高山草原,黄山松群落为江南罕见,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环境,集雄、险、奇、幽、秀于一山。尤其是同纬度世界上罕见的连绵不断的十多万亩高山草甸,江南海拔最高的亘古神秘祭坛,交相辉映,赢得游客的交口称赞。而且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武功山国际帐篷节驰名中外,武功山成为全国户外运动者的天堂,穿越武功山成为一条全国著名的经典线路,在全国户外界流传着“不到武功山,就不算玩过户外”的说法,成功穿越武功山号称户外的博士毕业之举。

经过多年努力,武功山的养生文化和市场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并成功打造出“云中草原、养生仙境、户外天堂”的现代旅游品牌。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xx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xx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xx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20xx年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览馆(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村口,此处地势较为开阔,篁岭先人在这里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婺源县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健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动和特色产品,像“民间灯彩巡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等,还通过“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来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篁岭也不例外,现在将篁岭宗祠打造成为了一个民俗展览馆,对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过实物进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细细参观,看完后,我们从侧门出,到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

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书院门前有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

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突出教育功能与氛围。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是主要教学区,楼上是藏书阁。

前堂部分有风雨廊,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现在书院里正在进行的是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主题是“写生篁岭”。

(备询:大门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等砖雕。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书院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徽州砖雕的经典代表作。两块砖雕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虚厅

刚才步入天街时,我们有欣赏到婺源木雕技艺的展示,现在我们看到的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图”,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

竹虚厅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众屋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当地也叫厅屋,是曹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这座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是篁岭的“中心广场”,自然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现在众屋改造成了一个酒吧,是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的典型代表。

绣楼

关于绣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抛绣球选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没有这样的风俗,婺源过去特别重视礼法,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不会抛绣球选夫君。

第二种说法是,富家小姐绣花缀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在高楼上绣着花,顺便看看楼下走过的人,还有楼外的风景,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

作为了解(当前婺源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主要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宾馆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正在创评五星级宾馆,总床位1.7万张;全县共有农家乐3300余户,床位1.6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8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各位领导,现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铺最为集中的一段,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展示了婺源丰富的物产,说到物产就要说说我们婺源的“四色”特产了,“四色”指的就是“绿、黑、红、白”。绿就是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最优者,黑则说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因婺源唐代隶属于歙州管辖,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砚。红就是大家现在看见的池塘中的中华荷包红鱼了,它是我们婺源独有的一种优良食用鱼,明万历年间由沱川人余懋学从宫廷传入婺源民间。因头小尾短,背高腹园而得名荷包红鱼,荷包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请各位领导上台阶,继续参观,我们再来说说最后的一样特产“白”,“白”说的就是我们婺源的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体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为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对于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古徽州,有这么一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么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外去学做生意了,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会在自家房前种上一棵梨树,也带走一掊(pou)土,寓意着离乡不离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利可图了,种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晒工坊

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米脆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我们到晒工坊里去探个究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永护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闻名乡里。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由于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

院里种植了香柿、红梅等,一个半月池蕴含了祖先对篁岭人信守“中庸、适度”的辨证观教育。(“人生忧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财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放着自鸣钟,两边摆放花瓶、方镜,一钟、一瓶、一镜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今天,篁岭来了这么多贵宾,又恰逢春节临近,篁岭人准备了过年的待客果籽,请大家品尝。)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怪屋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倒屋、隐身斗篷,体验不一样的拍摄效果。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对完整。但是,古民居类似采光、排污、修缮、产权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终困扰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利益驱动,屋内能拆的门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构件也被古董贩子“外卖”至全国各地,房屋也变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资源流失非常严重。

我们篁岭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开创了“徽派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把散落在婺源乡间的,面临腐烂倒塌的,但百姓无力维修的有价值的古建,搬迁在篁岭集中保护,让这些古建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怡心堂,就是从许村搬迁到篁岭来的,其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晒秋观景台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篁岭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协助主持朝政75年,影响了清朝大半个历史,成为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镛,在嘉庆皇帝出巡期间,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传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有加。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艺、总投资8亿元的沱川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4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游项目,努力使婺源成为一个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在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

三号观景台远眺梯田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从观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0xx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20xx年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婺源因“地当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隶属于歙州管辖,公元1120xx年,歙州改称徽州,又属徽州府,与休宁,黟县,歙县,绩溪,祁门合称一府六县。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管辖。34年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划归江西管辖,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原因,当时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联系了一些仕宦商贾,不断上书,请求回皖。这就是婺源历史上有名的“回皖运动”蒋介石迫于无奈,在47年又把婺源划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划给了江西管辖。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历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赣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们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饮食、民俗等都是浓郁的徽派风格和特色。

现在前方就是篁岭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在徽州,一个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筑和水林。在婺源,人们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早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规划理论,也就是风水学把村庄健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把入水口成为“天门”。出水口成为“地户”, “天门”要打得开,意表” 广纳财源”,地户要闭得紧,这样才能锁住才气。在婺源自古以来还流传这一句话,那就是“赤膊龙脉水光口,子孙代代往外走”。“龙脉”指的是村庄所依靠的这座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没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庄的人丁就不会兴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为此还制定了“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并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在物资匮乏的那是,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岭水口林以南方红豆杉为主,共78株。红豆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珍贵少见。红豆杉浑身都是宝,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们与牌坊、拱桥、五显庙等一起彰显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种的最多的就是樟树,樟树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叶茂。一是树木越茂盛就代表村庄的人丁就越兴旺;二是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谁代表财,这样一来,村庄的财气就不会流失太多,还有一方面,在村庄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为他人着想,就是为下游的村庄涵养水土,充分的体现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古树名木很多,江西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游11000余棵,我们婺源就有5500余棵,占整个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为旅游主打的江西,我们这方的绿色山水,更显得璀璨夺目,进入21世纪以来,即使旅游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坚持保护优先,以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作为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对此,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20xx年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频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山,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加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环绕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郁浓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细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细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柏树坚韧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之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们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所以“庐山”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大祖赵匡胤脱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的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告别吧!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人引以为自豪的宝湖。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江西省北部永修县的吴城镇。这里正是浩瀚鄱阳湖的中心位置,它的东面就是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有224平方公里,足东亚地区最大的珍禽越冬地,也是亚洲物种保护最重要的湿地型保护区。1991年被全球环境基金会列为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今天向各位奉献的游览节目是“鄱阳湖观鸟”。别看吴城镇不大,它可是古代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请各位随我到观鸟站并登上观鸟台。

各位游客,这个观鸟台大约相当八层楼房的高度,置身于此,放眼望去,鄱阳湖烟波浩渺,舟帆点点,各种鸟类自由飞翔,使人想起一句诗:“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各位使用望远镜,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鸟的英姿。大家注意到了吗?站立时全身白色,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喙,粉红色的长腿,显得“亭亭玉立,娇秀可爱”,这种鸟就是白鹤!是保护区内最为著名的珍禽。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种鸟,但欣赏白鹤是首要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白鹤景观能与这里相媲美。

成年鹤体长约135厘米,体重8—9公斤。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白鹤展开双翅时,翅膀前端有黑色的初级飞羽,所以白鹤又称为“黑袖鹤”。白鹤是鸟类的寿星,它可活70多年,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鹤是被列入“红皮书”的国际严重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一种族为什么会如此不“景气”呢?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其伦理和生育特点有关,白鹤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时产两个卵,但只能养活一只幼鸟,堪称“计划生育模范”。

白鹤一般于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陆续从繁殖地西伯利亚南迁,途径东北扎龙自然保护区,停留7至30天,然后经过北戴河,再来到鄱阳湖,第二年三月中旬陆续北迁,返回西伯利亚。鄱阳湖是全世界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近十几年来,每年都有20xx只左右的白鹤来此过冬。为什么白鹤对鄱阳湖如此情有独钟呢?

白鹤是一种湿地环境优劣的重要指尔性生物,它要求有洁净的水域,因为是涉禽,水不能太深,最好是20~60厘米深的浅水环境。它的食物主要是底栖性软体动物,水温一般宜在5℃左右。鄱阳湖正具备了白鹤的越冬条件,它是一个吞吐性湖泊,每年四至九月的汛期,湖水上涨,湖水最大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这时,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如鱼、虾、螺、蚌及水草等,大量繁殖。十月至第二年三月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水面积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周围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螺、蚌、水草等,成为白鹤丰盛的食物。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避风,冬季温度正好是5℃左右;鄱阳湖岸线平缓,坡度小,水位逐渐下降,如此不断地为白鹤提供新的觅食地。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广阔的湿地,洁净的湖水,使鄱阳湖成为自鹤理想的越冬地,所以每年都有大批的自鹤千里迢迢来此过冬,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大景观。

那边有一群大雁,大家看见了吗?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全身淡灰褐色,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白额雁”,额部有一块白色毛。大雁的集体观念很强,它们喜欢群居,最大的群体可达1000只以上,而在这个群体中,有雁在周围专门负责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它们就会鸣叫报警,这种雁称为“雁奴”。雁飞行时很有次序,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这杯称为“雁序”。“雁序”常用以比喻“兄弟”。雁是一种很守贞节的动物,一对配偶,如失去一方,另一方则终生不娶或不嫁。所以雁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美好的动物。

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鸟,大家发现了吗?那就是鸳鸯!雄性鸳鸯羽毛华丽,两翅有一对粟黄色的扇状直立羽片;雌鸟稍小,头灰,背褐色,腹部纯白。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体羽纯白,姿态优美的鸟,大家看见了吗?那是小天鹅,他们的外形与大天鹅相似,只是体型较小,体长约1米,体重6-8公斤,嘴短,呈黑色,嘴基部为黄色。

保护区内禽鸟种类繁多。人们称这里为“珍禽王国”,除上面列举的几种外,还有鹳、大鸨、鹭、鹈鹕、海雕、丹顶鹤、野鸭等。而且数量巨大,有入这样形容:“翔于天泽蔽云月,嬉于地而遮草木。”

面对大湖,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问题,这么大的湿地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为什么以“鄱阳”为名呢?

远在地质年代的第二代——“元古代”(约开始于24亿年前,结束于5亿7千万年前),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此后海陆更迭,至中三叠世末期,本区结束了海漫的历史,沧海变成桑田。大约在距今1亿9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期,湖区地壳几经断陷,形成鄱阳盆地雏形,也称“彭蠡盆地”。

在距今6000-7020xx年时,由于受“全新世海浸”的影响,彭蠡盆地的水积聚越来越多,于是变成了湖,形成《禹贡》所称的“彭蠡泽”。至三国时期,彭蠡泽被长江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的彭蠡泽逐渐演变成为今鄂皖境内的龙感湖和大官湖;江南的彭蠡泽则南侵并渐渐扩展。隋末唐初,彭蠡泽向南扩侵范围最大,湖水侵抵今鄱阳县境的古鄱阳山,自此南侵的彭蠡泽便称为“鄱阳湖”。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盆地内的裊阳县城和海昏县城先后沦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城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占了天时地利,得以崛起。故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所以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鄱阳湖形成的见证。此镇位于赣江、修河与鄙阳湖交汇处,在既无铁路又无公路的古代.吴城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江西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与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明清时,这里商贾云集,镇内有“九垄十八巷,六坊八码头”,外埠人的会馆多达80多所,以竹木集散地而闻名遐迩,有“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尽的汉口”之说。

如今的鄱阳湖水域辽阔。它南宽北狭,南部最宽处达74公里,北部宽仅3~5公里。鄱阳湖区位于东经115°48'~116°44',北纬28°25'~29°45'之间,正处于地球回归沙漠地带之中。但因受带有大量水汽的东南季风影响,雨量丰沛,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湿润季风型气候,使它成为全球回归沙漠带中一个独特的大湖泊,被誉为“回归沙漠带的明珠”。有诗曰:“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

鄱阳湖上承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下以一条狭长的港道,北吐长江,而成为长江水量的调节器。当长江出现大洪水时,长江水面高于鄱阳湖,部分江水倒灌入湖;而大多数时间都是湖之水面高于江之水面,湖水源源不断泄人长江,鄱阳湖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之总和。因此长江的泥沙入湖机会较少,且五河人湖的泥沙大部分可随湖水流入长江,这样湖面由于淤积而缩小的速度就较慢。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达3900多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鄱阳湖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结在宛如腰带的万里长江之上。”

主题江西镇江骗保案例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xx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xx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xx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20xx年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览馆(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村口,此处地势较为开阔,篁岭先人在这里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婺源县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健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动和特色产品,像“民间灯彩巡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等,还通过“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来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篁岭也不例外,现在将篁岭宗祠打造成为了一个民俗展览馆,对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过实物进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细细参观,看完后,我们从侧门出,到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

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书院门前有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

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突出教育功能与氛围。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是主要教学区,楼上是藏书阁。

前堂部分有风雨廊,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现在书院里正在进行的是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主题是“写生篁岭”。

(备询:大门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等砖雕。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书院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徽州砖雕的经典代表作。两块砖雕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虚厅

刚才步入天街时,我们有欣赏到婺源木雕技艺的展示,现在我们看到的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图”,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

竹虚厅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众屋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当地也叫厅屋,是曹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这座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是篁岭的“中心广场”,自然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现在众屋改造成了一个酒吧,是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的典型代表。

绣楼

关于绣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抛绣球选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没有这样的风俗,婺源过去特别重视礼法,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不会抛绣球选夫君。

第二种说法是,富家小姐绣花缀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在高楼上绣着花,顺便看看楼下走过的人,还有楼外的风景,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

作为了解(当前婺源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主要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宾馆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正在创评五星级宾馆,总床位1.7万张;全县共有农家乐3300余户,床位1.6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8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各位领导,现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铺最为集中的一段,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展示了婺源丰富的物产,说到物产就要说说我们婺源的“四色”特产了,“四色”指的就是“绿、黑、红、白”。绿就是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最优者,黑则说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因婺源唐代隶属于歙州管辖,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砚。红就是大家现在看见的池塘中的中华荷包红鱼了,它是我们婺源独有的一种优良食用鱼,明万历年间由沱川人余懋学从宫廷传入婺源民间。因头小尾短,背高腹园而得名荷包红鱼,荷包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请各位领导上台阶,继续参观,我们再来说说最后的一样特产“白”,“白”说的就是我们婺源的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体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为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对于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古徽州,有这么一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么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外去学做生意了,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会在自家房前种上一棵梨树,也带走一掊(pou)土,寓意着离乡不离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利可图了,种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晒工坊

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米脆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我们到晒工坊里去探个究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永护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闻名乡里。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由于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

院里种植了香柿、红梅等,一个半月池蕴含了祖先对篁岭人信守“中庸、适度”的辨证观教育。(“人生忧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财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放着自鸣钟,两边摆放花瓶、方镜,一钟、一瓶、一镜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今天,篁岭来了这么多贵宾,又恰逢春节临近,篁岭人准备了过年的待客果籽,请大家品尝。)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怪屋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倒屋、隐身斗篷,体验不一样的拍摄效果。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对完整。但是,古民居类似采光、排污、修缮、产权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终困扰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利益驱动,屋内能拆的门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构件也被古董贩子“外卖”至全国各地,房屋也变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资源流失非常严重。

我们篁岭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开创了“徽派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把散落在婺源乡间的,面临腐烂倒塌的,但百姓无力维修的有价值的古建,搬迁在篁岭集中保护,让这些古建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怡心堂,就是从许村搬迁到篁岭来的,其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晒秋观景台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篁岭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协助主持朝政75年,影响了清朝大半个历史,成为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镛,在嘉庆皇帝出巡期间,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传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有加。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艺、总投资8亿元的沱川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4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游项目,努力使婺源成为一个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在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

三号观景台远眺梯田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从观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0xx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20xx年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婺源因“地当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隶属于歙州管辖,公元1120xx年,歙州改称徽州,又属徽州府,与休宁,黟县,歙县,绩溪,祁门合称一府六县。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管辖。34年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划归江西管辖,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原因,当时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联系了一些仕宦商贾,不断上书,请求回皖。这就是婺源历史上有名的“回皖运动”蒋介石迫于无奈,在47年又把婺源划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划给了江西管辖。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历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赣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们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饮食、民俗等都是浓郁的徽派风格和特色。

现在前方就是篁岭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在徽州,一个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筑和水林。在婺源,人们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早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规划理论,也就是风水学把村庄健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把入水口成为“天门”。出水口成为“地户”, “天门”要打得开,意表” 广纳财源”,地户要闭得紧,这样才能锁住才气。在婺源自古以来还流传这一句话,那就是“赤膊龙脉水光口,子孙代代往外走”。“龙脉”指的是村庄所依靠的这座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没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庄的人丁就不会兴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为此还制定了“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并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在物资匮乏的那是,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岭水口林以南方红豆杉为主,共78株。红豆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珍贵少见。红豆杉浑身都是宝,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们与牌坊、拱桥、五显庙等一起彰显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种的最多的就是樟树,樟树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叶茂。一是树木越茂盛就代表村庄的人丁就越兴旺;二是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谁代表财,这样一来,村庄的财气就不会流失太多,还有一方面,在村庄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为他人着想,就是为下游的村庄涵养水土,充分的体现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古树名木很多,江西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游11000余棵,我们婺源就有5500余棵,占整个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为旅游主打的江西,我们这方的绿色山水,更显得璀璨夺目,进入21世纪以来,即使旅游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坚持保护优先,以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作为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对此,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20xx年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