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记录和评估。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深度思考和总结。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范例,供您参考和借鉴。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隔三差五地接受祖父母的教育,我深感隔代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隔代教育使我更加珍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因为祖父母平时看不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看到他们。所以,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很珍惜与祖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尽量做出一些让他们开心的事情。
其次,祖父母的真诚教导让我更加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在祖父母的教诲下,我知道了诚实、守信、助人、尊敬师长等价值观,也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信心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隔代教育还教会了我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由于祖父母教育的不足,我在人际交往方面曾经感到很被动,但是随着隔代教育的进一步加深,我的性格变得阳光、开朗、大方。在和祖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交朋友、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加明确了与人相处的成功之道。
总之,隔代教育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教会了我很多人生的真谛和应对方式。希望未来,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通过隔代教育得到更多获益,也希望我们的祖父母们在为我们灌输知识、智慧的同时,能够过得更加健康、开心。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其中就包括了我的外公外婆。他们虽然没有机会接受过现代教育,但却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教育了我,让我能够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走向更好的未来。
在接受隔代教育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尊重老师,尊重学习。外公和外婆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们对学习的重视却没有比任何人少。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家里的大厅里点上蜡烛,帮我批改作业,教我背诵课文和古诗,还会为我讲解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我也会在他们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在学校里借阅更多的书籍,在老师的帮助下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另外,隔代教育还让我更加珍惜时间,并注重知识与实践结合。我常常看到外公和外婆日复一日地劳作着,他们教育我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在他们的引导下,我也开始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努力学习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隔代教育也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和重要性。虽然在家庭生活中,我接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教育,但正是在学校中,我才真正懂得了严谨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在学校里,我结交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听到了更多优秀的教师的讲解,更能够通过参加社团等活动去锻炼自己。
总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确实比较苛刻,但我们从中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特别是隔代教育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惜时间和机会。这些都是我的精神财富,它们将会伴随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助力前行。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地务工的农村孩子,他们因为父母的远离而被迫独自生活、成长。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教育上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们的教育情怀,这种情怀是他们在特殊经历中培养出来的,对我们的教育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以下是我对留守儿童教育情怀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体现在他们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上。在独自生活的过程中,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的监督和催促,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他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比起其他孩子,留守儿童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对自己的努力始终抱有信心。我们教育者可以从留守儿童身上学到一种长久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
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体现在他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上。由于长时间独自生活,留守儿童对家庭的渴望和对朋友的珍视显得格外明显。他们学会了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懂得包容和支持他人。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因为他们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我与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待朋友和同学的真诚与关心是那样的动人和感人,这种情怀让我更加意识到人际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三,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体现在他们在逆境中培养出来的坚韧不拔的品质上。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经历到的困难和挫折是其他孩子无法想象的,但他们没有放弃的勇气和意志力,给予了我深深的教育启示。他们可以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这种坚韧的品质成为他们面对各种困难的支撑和动力。与留守儿童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他们的坚持和勇敢,教育给了我对困难和挫折更加乐观的态度。
第四,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体现在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城市的繁华和文化,但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不停止。他们通过读书、看电视和与他人交流来寻找生活的乐趣,对美的感知力异常敏锐。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意识到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拥抱美好生活。
最后,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体现在他们承担责任的意识上。父母的缺席让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扮演起成年人的角色。他们学会了自理和照顾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超过了同龄孩子。这种责任感让他们更加成熟和稳重,教育我们要培养孩子们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反映了他们在特殊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种种特质,这些特质对于我们的教育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使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并为社会做出贡献。我的与留守儿童的接触和交流让我认识到了他们的特殊魅力和努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长期离家务工、进城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农村或家乡的儿童。他们因缺少父母的日常关怀和教育,面临着许多心理和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与留守儿童接触与了解后,我深感到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难以令人满意,下面我将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对策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
首先,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是冷清的。这使得爷爷奶奶或其他家庭成员很难承担起对孩子的正常教育,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不仅如此,家庭环境中缺乏积极的家庭互动和沟通,使得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发展受到限制。因此,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他们的家庭环境需要得到改善。
其次,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多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且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措施,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受到限制。此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日常的监督和指导,学习上容易懈怠,成绩下降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焦虑和无助。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放弃的情绪,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他们在处理情感上常常存在问题,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留守儿童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各界应当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例如,可以成立志愿者团队,定期到农村开展教育支持和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最后,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首先,家庭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机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爱和关怀。其次,学校应提供更多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支持活动。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善。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对策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向。只有当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提供他们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他们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益,正常、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孩子留在乡村,在异地打工度日。这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因为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日常生活中缺少关爱和陪伴,常常面临着各种精神问题。作为一位参与留守儿童精神教育的志愿者,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更多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人提供参考。
首先,留守儿童需要关怀和陪伴。作为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在开展精神教育工作时,我们志愿者要积极与孩子互动,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排解孤独和焦虑的情绪。此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活动,提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需具备针对性。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指导和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在进行精神教育时,我们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对于内向孩子,我们需要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对于外向孩子,我们需在教育中注重引导他们合理表达情感,学会与人相处;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我们要耐心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与周围的环境适应并和谐相处。
再次,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由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的熏陶和家长的指导,他们往往需要面对许多阻碍他们成长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帮助他们反思自身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努力奋斗的重要性,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提供儿童精神教育的工具和资源。在我们与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常常缺乏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和机会。因此,我们要提供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工具。比如,我们可以开展阅读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让他们培养阅读的习惯和认知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和了解职业,以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关怀和陪伴、针对性的教育、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提供工具和资源,这些是我们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会和心得。在与这些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和期待,也意识到了我们作为关注者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和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教育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留守儿童是指随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被留在农村的儿童。他们经历了家庭的分离和缺席,面临着成长环境的不完善。留守儿童的精神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助教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中,建立并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容易疏远。在我的实践中,我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让他们能够远程沟通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也鼓励留守儿童写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做法不仅增进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也帮助他们适应家庭分离的现实。
其次,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必要。留守儿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中,缺乏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容易产生孤独和消沉的心理。因此,我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类社交活动,例如组织社区的集体游戏、夏令营或志愿者服务等,让他们能够拓宽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我也注重引导留守儿童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感上的困扰和心理问题。在我的实践中,我建立了一个心理健康辅导小组,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我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扰,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活动,帮助他们化解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带领的留守儿童学生会中,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集体诵读、小组讨论和学科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激发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也注重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利用现有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中,建立一个温馨、关爱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留守儿童在家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容易感到孤单和无助。在我的实践中,我带领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负责照顾和关心其他人,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爱和温暖。同时,我也组织了一些家庭活动,例如共同做饭、户外郊游等,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团结。
总而言之,在留守儿童精神教育中,建立并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建立一个温馨、关爱的家庭氛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不在家生活,由其他亲属照料或者独自照顾成长的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关爱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心理问题的影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家庭关怀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等五个方面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心得体会。
首先,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当前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业、社交和情绪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在学业方面,他们常常缺乏足够的学习指导和教育资源,导致成绩较差。在社交方面,长期缺乏同龄人的交往,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较弱。在情绪方面,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的症状。这些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教育亟待改善。
其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往往会产生情感上的失落感。他们更容易感到寂寞,对家庭和社会缺乏安全感。这种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消极情绪,阻碍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第三,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状况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师水平相对较低,教学资源不足。与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在学校获得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更少,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此外,家庭关怀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提供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我们应当鼓励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温暖和关爱。
最后,政府应承担起保障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专门的扶助机构和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专业能力。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动,留守儿童才能真正获得公平的教育。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重视家庭关怀,并积极推动政府的参与,我们才能够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儿童性教育课程,对于这个话题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过去,我们往往把性教育等同于生理卫生,强调的是“不要染上艾滋病、性病”,而对于性的本质、解释、认知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往往被避而不谈。但是,我相信,这些更深入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了解和认知的,而不是回避和忽视的。
首先,我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性,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课程中,我认识到很多性教育常识,比如性别是后天划分的、男女双方在某些部分上的区别、正常的生理周期等等,这些知识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让我更加坦然地面对性、面对未来的生活。同时,课程还强调了性侵害的预防和保护,相信这些知识对于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我认为,性教育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课程中,老师让我们剖析性教育中的一些谬误和偏见,比如某些错误的情感观,例如“女孩必须守身如玉、男孩则可大胆追求”,“性和爱是不能分开的”等等。这些错误的观念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和人格分裂,“以后我结了婚,却因不良的性道德自责……”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辅导,极其容易在性方面出现亚健康,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性教育中健康的指导和引导十分重要。
再次,我认为,性教育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参与。现代社会的性问题已经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他们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如果这个环境无法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性教育,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也将会遇到阻碍。因此,我们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性教育,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总之,性教育是必须的,而且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作为青少年,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了解和掌握性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同时,我们需要得到全面而科学的性教育,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益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第一段:引子(150字)。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更容易面临心理、情感和教育问题。近年来,社会逐渐更加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也有幸参与了一项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志愿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体会和心得。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留守儿童教育情怀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了解根源(250字)。
在与留守儿童互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根本问题。首先,他们缺乏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其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导致他们易受外界负面情绪的影响。再次,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常常遭受打击,缺乏自我价值的认知。最后,由于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上的困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的教育素养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第三段:情感安抚(250字)。
关爱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基础。我们志愿者通过建立和留守儿童的良好关系,在接触中始终充满爱与耐心。我们注重聆听他们的心声,用真诚的关怀和理解来回应他们内心的呼唤。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组织集体活动和提供个别陪伴,我们试图安抚他们内心的孤独感。通过这些行为,我们希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心。
第四段:教育培养(300字)。
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需求迫切,我们志愿者通过普及教育和特色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首先,我们注重普及教育,开展了夏令营、课后辅导以及校园支教等活动。这些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其次,我们也关注特色教育,组织了艺术、音乐和体育等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些教育工作,我们希望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发展机会。
第五段:社会融入(250字)。
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最终要实现的是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认同和尊重,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我们志愿者努力帮助留守儿童实现社会融入。首先,我们与学校、社区和家庭紧密合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跟踪和支持。其次,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理和社交能力,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最后,我们也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促进社会环境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希望留守儿童慢慢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100字)。
通过与留守儿童互动以及参与相关义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怀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陪伴,用心感受并回应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我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努力,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他们定能找到尊严和幸福的未来。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拼。每到春节或者寒暑假,他们只能短暂地和孩子团聚一下,即使是这样的团聚也是点缀,而不能长久。随之而来,一种现象逐渐浮现:越来越多的祖辈需要承接起教育孩子的巨大任务,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这种隔代教育既有特点又面临特定的难题。
从利弊分析上来讲,隔代教育特别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养成和家风的传承。首先,相比于现代城市的社交生活,祖辈的生活方式更为安静、朴素,能为孩子建立一个安静、稳定的成长环境;其次,亲情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隔代教育会强化亲情,有助于增加与祖辈的感情联系,这种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内在意识;再者,祖辈通常有丰富的照顾儿童的经验和路数,尤其是小时候的关怀和安抚,会让孩子感到被关爱,有安全感,有助于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建立。
第三段:面临的困难。
不过,隔代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在传统社会,祖辈可以依据世世代代传承的“家训”来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这种传承的方式更加可靠。但现实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传统家庭价值观也面临巨大打击,有些祖辈的思想观念与孙辈不兼容。此外,现代的教育活动需要丰富的知识背景,许多科技产品、教育渠道等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很难被老年人掌握和使用。
第四段:如何解决难题。
正因为隔代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应积极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首先,家长应当与祖辈沟通交流,将孩子的成长经历、特点、趣味传递给祖辈,提高祖辈的关注、理解和抚育能力。第二,家庭教育需要在指导下进行,父母通过网络和现代化的信息获取途径来学习育儿知识,使老人们能够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来引导孩子的成长。第三,鼓励祖辈学习新技能,培养教育技能。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隔代教育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新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虽然在使用和实现上还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寻找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势必能克服隔代教育的缺陷,为孩子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当前由于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为城市飞速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夫妇因各种原因把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学习和生活。我们把这种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称为留守儿童。
根据20xx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笔者今年所教的初三年级,一个班60人,留守儿童就有15人,其中有3名是父母全部在外打工。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他们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缺失。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据湖南师大“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同志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实际上大多来自儿童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它是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是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中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才能在学生工作中游刃。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类﹑人际交往关系﹑和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
二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应对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完备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与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每一个新学年,笔者都要求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份详细的家长联系方式表,包括外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务工地址,留守的临护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电话号码和家庭详细地址。并在开学初与外出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教育留守学生。
去年我所在班有一名学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每次周日他就不愿返校,对其家访后得知他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年岁已高,又要照顾刚满周岁的妹妹,无暇顾及孙子,加上他自己性格内向,总觉得自己很可怜,别人瞧不起,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笔者通过与他父母多次交流后,他母亲最终返乡照顾儿子。这名学生从此不再逃学,人也开朗了许多。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农村因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班会课时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广播﹑板报和批复学生周记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采用个别咨询和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个别辅导,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数为住宿生,班主任可定期在课外活动时间将本班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大家聚在一起由班主任或学生自己提出心理问题,每个成员发表看法,最后班主任作总结。这种方法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两种心理教育方法各有千秋,两者相结合效果更佳。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单靠学校老师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配合,只有多方面齐抓共管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儿童的心理健康一定要时刻留意。乡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要注意。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从8月10日至8月17日,我参加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短短的7天培训转眼就结束了。回顾培训期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真的要对本次培训活动说声谢谢,感谢国家及省教育厅对农村教师的重视,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参加短期培训,感谢继续教育领导及老师们。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让我们这些来自于农村的老师得以与众多专家、学者、省内外教育心理学界权威人士面对面地座谈,倾听他们对初中心里健康教育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先进心理辅导教学思想方法;我想本次培训也一定会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但有极缺乏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十天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摆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启迪者。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为的宗旨,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为育人理念。
本次培训,还让我们这些在家兼职的或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心理辅导课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心理辅导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心理辅导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研讨平台。在小组讨论中,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农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之余,我自我反思,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对心理辅导含义的理解,以及心理辅导方法的选择和心理辅导方法的正确性、妥善性,课堂观察或是深入学生心里等方面,考虑到对学生的有效性了吗?等等都是我没有思考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让我获得前进的动力,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要主动学习,主动研究。十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将近半个月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经历了太多的激励。回头去看看自己在十天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这不会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跨省,跨地区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之中。而月塘中学,正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经济非常落后,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城打工。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10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监护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上课时鼓励他们发言,锻炼他们的胆量,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自以为是”,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组建学习共同体,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我还经常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平时应多与孩子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10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家信的方式,让全班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
作文。
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还要具有耐心。
当前由于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为城市飞速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夫妇因各种原因把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学习和生活。我们把这种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称为留守儿童。
根据20xx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笔者今年所教的初三年级,一个班60人,留守儿童就有15人,其中有3名是父母全部在外打工。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他们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缺失。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据湖南师大“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同志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实际上大多来自儿童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它是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是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中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才能在学生工作中游刃。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类﹑人际交往关系﹑和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
二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应对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完备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与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每一个新学年,笔者都要求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份详细的家长联系方式表,包括外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务工地址,留守的临护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电话号码和家庭详细地址。并在开学初与外出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教育留守学生。
去年我所在班有一名学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每次周日他就不愿返校,对其家访后得知他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年岁已高,又要照顾刚满周岁的妹妹,无暇顾及孙子,加上他自己性格内向,总觉得自己很可怜,别人瞧不起,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笔者通过与他父母多次交流后,他母亲最终返乡照顾儿子。这名学生从此不再逃学,人也开朗了许多。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农村因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班会课时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广播﹑板报和批复学生周记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采用个别咨询和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个别辅导,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数为住宿生,班主任可定期在课外活动时间将本班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大家聚在一起由班主任或学生自己提出心理问题,每个成员发表看法,最后班主任作总结。这种方法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两种心理教育方法各有千秋,两者相结合效果更佳。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单靠学校老师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配合,只有多方面齐抓共管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艰难,也对如何改善他们的教育境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实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常常缺少家人的关爱和教育指导。他们生活在家庭成员分离、亲情缺失的环境中,心理上很容易感到孤独和自卑。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留守儿童只能依赖于学校的教育,然而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差,教师素质不高,教学内容也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这些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状态。
其次,留守儿童的求学之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无人接送,往往需要孩子自己徒步走长途才能到达学校,这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学校的数量相对较少,有些留守儿童需要每天行走几公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学校,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些困难使得留守儿童的上学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
更为严重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父母长期分离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对人际交往也相对较为困难。同时,由于没有家人的陪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也相对较空虚,缺乏情感的支持。所有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一些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鉴于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艰难,如何改善他们的教育境况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师资待遇,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其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政府还应提供更多的留守儿童奖学金和资助项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多地回家探望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和关爱中来,提供资金、志愿服务或其他资源支持,使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他们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求学之路也充满了困难。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极为严重。然而,只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隆阳区丙麻中学段祯明。
洒一滴甘露。
圆一片浓荫。
(隆阳区丙麻中学。
段祯明)。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难点,更是广大农村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是农村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一线教师用百倍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注留守儿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
隔代管教。
临时监护。
和谐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子的拓宽,外出务工成为农村人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怎样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成了中小学教师探究的课题。下面浅谈我的一点感触,和同仁们一起交流。
一、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的失衡,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在校行为习惯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明显不同。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他们思维敏捷可就是不想学习,整天调皮捣蛋。今年所教班里有个叫小杰的男生,他思维敏捷,可就是不做与学习有关的事,上课铃响了也不进教室,在外面大吼大叫,而且一点都不听老师的话,2013年10月12日的中午他来问我是否听写字词,我说听写,他说他听写不起,他抄一遍就行了,我叫他听写前先看几遍,他说他不想看,还跟我炫耀当天因为某种原因他被罚扫地了,我问他当时是什么感觉(是否内疚),他却说一点感觉也没有,任凭老师怎么讲,反正我时无所谓。经家访得知,他的父母已外出打工3年,他现在跟年迈的奶奶在一起,父母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也很难找到工作,将孩子的未来也定位在外出打工上。久而久之,小杰的学习便形成了一种随意性。
就了今天的他。在未来的三年,我得像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戴紧箍咒一样给他戴上一个道德规范圈了。
(三)、性格内向、孤僻,遇到问题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更不愿意向老师或亲属反映,习惯把苦闷埋在心里。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省钱,回家次数较少,与子女交流也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这很容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我今年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韩的同学,开学一个月来,我发现她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她就是不愿意配合老师,她是她们班的政治课代表,按理来说她的课堂表现应该很好,可是她从不举手发言,小组讨论时也不配合其他同学,总是自己做自己的,一副与班级隔离的表情,一开始我觉得她是以为自己的语文功底好,不屑于我讲的内容,还有些生气,后来和她谈话得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去外地打工,只有她和弟弟在家,她已经习惯了一切问题自己解决,不愿意和别人谈话,也很少和同学交往。
(四)、由于缺乏亲情,心里产生不应承受的杂念。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现实也是最严重的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呵护与关怀,这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遇到一点事情就爱胡思乱想。班里的同学小蔡,开学一个星期来都是心不在焉、整天愁眉苦脸,上课经常发呆,作业也不认真完成。问她原因,她说假期去父母打工的地方看他们,开学前几天父母吵架了,并且说要离婚,她担心如果父母真离婚了她该怎么办,她希望父母回来,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生活。
(五)、行为偏差,心无界律。有些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有的女同学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她们的理由是想找一个情感上的依靠。
二、回顾近几年所遇到的留守儿童,我认为造成“留守儿童综合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缺失。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成绩倒退,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可是回到家便没人管了。
(二)、隔代教育不足。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管教,这就形成“隔代教育”。况且祖辈们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些老人认为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健康就行,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能力管教。因为有的老人要干农活,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的老人体弱多病无力监管孩子,有的老人同时照看几个孩子,精力不够。
(三)、有一些留守儿童是由其叔、伯、姨等亲属监护。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而且他们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一些是单亲监护型,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养成儿童任性的行为。
(四)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全面的了解。
和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
(五)、失衡的教育环境给留守儿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大家都把教育儿童的责任推向学校、教师。作为有第一责任的家长、负责环境教育的社会都没有承担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一)、给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等。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相应的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教育,正确引导。经常和他们交流,让周围的同学力所能及地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其次、教师应时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请监护人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时常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教师和监护人的爱始终代替不了父母,在我们尽力关爱孩子的同。
时,我们更应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以满足他们的安全感。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父母也应该把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事迹说给孩子们,使孩子更理解自己的父母。我相信有了父母精神上的鼓励,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三)、用微笑拉近留守儿童和老师的距离。
有人说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要想和学生拉近距离,我们就要时常用微笑去面对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流心声的朋友。用微笑给他们一种爱,一种温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比如测试差了,我们可以用微笑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违反纪律了,我们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
(四)、每天给他们一个鼓励,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学习就会越来越努力。
(五)充分利用三生教育课的实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生存、生活、生长的自我能力,从而使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尽快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做到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给儿童创造“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良好教育环境。
(七)、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寄宿条件差,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失衡的情况下,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置的建设,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
总之,在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甘露洒进他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3.吉诺特著,冯杨、周呈奇译《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海南出版社。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经济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外打工,留下自己的孩子在农村的寻常家庭成长。这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和家庭的教育,他们的精神健康亟待关注和救助。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精神教育的实践活动,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开展精神教育的基本前提。留守儿童往往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他们内向、孤僻,丧失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在与这些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内心有很多需求。一方面,他们需要关爱,需要亲情的滋润;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心。因此,在开展精神教育时,我们首先要与这些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并为他们提供一种稳定的安全保护环境。
其次,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往往因为缺乏家庭关爱,心理问题明显。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或者抑郁。因此,我们通过故事、演讲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我们还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第三,启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农村的学校教育条件与城市的差距很大。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资源匮乏,他们的学业表现往往不如城市的孩子。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我们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举办座谈会和组织读书活动等方法,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针对他们的个别问题,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的学习观念得到了树立,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第四,加强社会帮扶力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鼓励。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环境教育,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淡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一些社区义工,鼓励他们定期探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我们还积极联系社会各界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鼓励,他们的内心渐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最后,重视留守儿童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留守儿童精神教育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和支持,不能停留在短期的一次性活动上。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精神教育工作,我们应该建立起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推动教育部门在农村地区增加精神教育的投入,同时,我们作为志愿者团队也应该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精神教育。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留守儿童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困难。留守儿童是一个薄弱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尽最大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将继续投身到留守儿童的精神教育工作中,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希望!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六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父母工作、务农或者打工等原因,很多孩子要在老人或者其他亲属的帮助下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而这种方式被称为隔代教育。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我以一个留守儿童身份,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隔代教育真的很不容易。对于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说,他们本身退休生活逐渐淡出社会,隔代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育方式和教材与当今的国情和时代都有很大的区别。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面临的缺乏亲情照顾、与社会接轨程度不高等问题,更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在这种困境下,我们同样也有许多优势。比如在与爷爷奶奶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历史常识、发展的经验、文化性的内涵等等。而在老人面前发挥聪明才智的表现,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和创造性思维。
隔代教育也让我们更加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性。这些困难的生活遭遇让我们得以学到更多的实用处世经验和技巧,如怎么清洁房间、如何洗衣服晾衣服、如何烧开水、如何向他人表达我们的意见等等实用技能;另外,我们也需要经常照顾自己,如做饭、洗衣服等,独立自主的过程锻炼了我们的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历在他们之后的成长道路中,也许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隔代教育的缺失,也唤醒了我们关注这个问题并尽力予以弥补的意识。无论是在陪伴老人交流、主动学习、或者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我们应该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隔代教育不再成为一个有难度的任务,而是成为我们的一种美好经历。
在总的来看,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经历了种种难关后,我们依然需要尝试从中找到乐趣,努力探索难题并克服它们。我们也应该把这些人生经验印在心中,让这种经验成为我们在未来对于自己以及他人人生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七
作为一个传统的华人家庭,父辈们通常都会倾尽全力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而努力工作、生活,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爱好。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只以学业为主,关系也不够亲密。而这个时候,隔代教育就成为我们这些中青年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在与祖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也可以借此机会加深家庭关系。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和祖父母相处时的心得与体会。
一、孝敬祖父母要把心放宽。
从小,爷爷奶奶在我心中就是神圣的人物。新年拜年,寒暑假在他们家放松都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这次和他们相处的方式还是和以前不一样,因为现在我不是孩子了,不光是在表现上,更要在心态上全方面成熟,对待祖辈要心怀感恩,更要把心放宽,接受他们的“迂腐”成见,毕竟他们很多观念,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
二、意外之喜:祖辈的合理建议。
隔代教育最大的获益是我们可以从祖父母的经验和智慧中学到很多东西。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不拘小节,充满了哲理,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需要借鉴的。在面对很多问题时,我们可以向他们请教,获得意想不到的启迪。
三、涨姿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祖父母很多都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一代人少。让我们世俗的现代人多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些被迷糊的概念所干扰,才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内涵。
四、缅怀先人,主动关注祖先重要性。
隔代教育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家族历史,甚至是祖先的行迹。倘若能把家谱以及祖先的事迹记录下来,对未来子孙也会是福音。通过对祖先的了解,我们会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来源和责任。
五、把握时机,创造美好回忆。
每次和祖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是珍贵的回忆。我们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他们,给他们关心和陪伴。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走的再远,我们和隔代教育都会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故事,和祖父母隔着几代人的思想差异,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心放宽一点,多沟通一些,多听他们说说学过的诱人趣事,多和祖父母交流,一定会收获很多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记忆。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八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学习、生活和思想,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
在入学初就为“留守学生”设计一份花名册,并分年级登记好留守生和家长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及代理监护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同时还用书面材料的形式,全面反映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一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学校根据本校“留守学生”的总数与教职工的总数比例,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二是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建立与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
一是每周开设一节心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采取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或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四是采取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一是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限期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
二是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多给“特殊学生”一点关爱,一点鼓励,一点积极的暗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请相信:信赖,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阅读心得体会语如何写(汇总8篇)
- 最新身为团员的变化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
- 电厂脱硫人员维护心得体会怎么写 脱硫安全事故心得体会(3篇)
- 最新心态的转变与心得体会实用(模板15篇)
- 农民学国语心得体会实用 农民学国语心得体会200字(8篇)
- 兰州党章党规党纪心得体会简短(大全9篇)
- 2023年榜样3贾家庄心得体会和感想(模板12篇)
- 仪表雨季防护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仪表雨季三防(七篇)
- 最新抵押担保培训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7篇)
- 2023年金属厂心得体会总结(优质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