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2:45:23 页码:11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优质8篇)
2023-11-18 12:45:2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也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会。写心得体会要注重条理和逻辑性,通过合理的结构和安排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序。心得体会是一种对于所学内容及所面临情境的思考和总结,既是对于个人经验的沉淀,也是对于学习及工作的反思。心得体会可以作为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记录,同时也是分享和交流的媒介。每当我们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工作,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来回顾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将变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撰写一篇有价值、全面且有观点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样本可以激发您的灵感,帮助您写出出色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在历史上留下悬疑的不仅有这次会议时间的始末、代表权的争论,还有此次会议产生的两份重要文件以及至今未见影踪的“宣言”。

经过代表们激烈争论后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立了共产党的纲领及奋斗目标。令人惋惜的是,这两份珍贵文件的原件并没有保存下来,现存于世的有前苏联的俄文版和陈公博的英文版。

陈公博后脱党,1923年2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4年完成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硕士论文,在其论文附录中收入了中共“一大”的纲领和决议案这两份文件,后来随着学术交流传到中国,这是英文版“一大”党纲的由来。俄文版是1_7年苏共中央移交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档案,其中第九卷中有中共“一大”的这两份文件,现保存于中央档案馆。这两个版本的具体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个别文字上略有差别。研读这份党纲,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与《美国共产党党纲》和《美国共产党宣言》内容有些相似,可见刚组建的中国共产党参考了曾经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美国统一共产党的章程和纲领。

至于中共“一大”上是否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不少与会代表回忆中都肯定会议讨论过宣言,并因对南北政府的观点分歧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据陈公博的说法,会议最后决定由他把“宣言”带到广州,交由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陈独秀来决定是否发表。由于陈公博在陈独秀那里力陈“宣言”内容偏激终“决定不发”,致使这份手稿未能发表。

当年,参会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尚未超过28岁,如初日般朝气磅礴,意志风发,其领袖陈独秀、李大钊亦只有42岁和32岁。他们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就有李达、李汉俊等7人,中师学历的有毛泽东等4人,高师学历的陈潭秋1人和中学学历的邓恩铭1人。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他们辨别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在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复杂中选择后来的道路,这其中有奋斗目标始终如一的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共6人,有离开党组织后为党作出有益贡献的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包惠僧4人,也有脱党沦落为后人所不齿的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3人。而这次会议的开幕时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经学者多方考证,方才将其定格在197月23日。至于闭幕时间,仍存在几种说法,尚未能最终确定。

1921年的中国并不太平。仅史书明确记载的地震就达10次,水灾、旱灾、火灾及鼠疫此起彼伏;国内军阀混战,匪盗和兵乱蜂起。中共一大,这个后来被称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开天辟地大会,当时在社会上却没有引起任何注意。然而,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了。

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肇始,就确立了鲜明的旗帜,规定了革命前进的方向。一个共产主义的巨影开始在中国踯躅着,反射出这个巨影的中坚力量,充满着勇往直前和专心致志的革命精神。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树德里的灯光从窗棂门缝中透出,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前行的征途,引导着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乘风破浪,抒写了从建党到执政的辉煌篇章,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党史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在伟大斗争中壮大成熟的历史经验,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共同探究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节点,极大地影响了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发展进程和战略方针,对于我们认识党的性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党的革命传统和砥砺精神,推进党的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919年,中国辛亥革命旋即失败,国家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国革命面临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逐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形成强大的影响力。1921年,在上海秘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此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但面对中国革命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录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首先,第一大标志着我党的正式建立,确定了无产阶级联合农民推进革命事业,并开始了自我反省,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二是第二大确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农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并确立了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战略方针。同时,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也为中国革命接下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强基石,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认识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启示。首先,坚定理论自信,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其次,高度关注群众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基础上统筹谋划,制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布局。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干净、担当、优良的党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段:结语。

回顾党的历史轨迹,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无限赤诚和坚定信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革命,打造新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拯救中华民族、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力量。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学习实践党史,不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越性,健全制度、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努力奋斗!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维经斯基终于要回国了。

191月,共产国际在伊尔库茨克设立远东书记处。原俄共中央远东局委员、苏俄红军第五军军事政治委员会委员舒米亚茨基上任之初,就想到了维经斯基,并任命他为远东书记处的秘书。而维经斯基在奉命回国之前,向李大钊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派出一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同去远东书记处协助工作。

此时,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早已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随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也正式成立;同一时期,湖北、广东、济南、湖南也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风生水起,在此时派出代表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的扩大,都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机不可失!可是,派谁去好呢?

李大钊考虑再三后决定派张太雷去,自有他的理由:第一,张太雷参加过“五四”运动和工人运动,革命立场坚定,工作积极负责;第二,张太雷加入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筹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具有革命工作实践经验;第三,张太雷当过鲍立维和维经斯基的翻译,并获得了他们的好评;第四,张太雷大学毕业后,目前尚无固定工作,可以立即动身赴任。

维经斯基一听是派张太雷去,自然高兴,不过他也担心:“张先生会同意吗?”李大钊对张太雷的思想和为人了如指掌,自然信心十足:“一定会去!”

对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来说,则不仅是抓住了一个扩大国际影响的契机,而且也为物色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人选埋下了一个伏笔。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多次重要的会议和大事,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党史上的一大和二大。这两个会议对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亲身参加并深刻领会这两个会议的精神,不仅可以加深对党史的认识,更可以对当前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有更清醒的认识。

第二段:一大。

一大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通过参加一大,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大的召开,不仅结束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多次失败和分裂的历史,更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二大。

二大是指1922年7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次大会的精神与会议决定,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运动发展。通过二大会议精神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斗争和长期性、残酷性,更认识到我们党的领导在中国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在中央领导和基层组织中的作用,也对我们推进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参加简单的学习和理论知识培训后,我们团队一起阅读党史纪实以及党的文件,学习一大二大的经验和精神,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提高了大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我们去陕北革命根据地考察时,深入了解中国革命斗争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同样对团队建设和青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段:结尾。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艰辛困苦和无数历史事件。而在这漫漫历程中,一大和二大等历史会议,一次次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事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和思想基础。今天,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一个根基稳固、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大党,总结党史,感悟一大二大的精神,可以在我们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奋斗!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197月,上海望志路106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们从四面八方走到这个红色起点,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_年风雨历程,这个熠熠生辉的红色起点,为今天昭示了一颗初心、一种信仰。这值得我们一再追寻历史——为何是上海这座城市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一历史选择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必然性?这需要我们总是牢牢铭记——不忘初心,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南昌路100弄,这条上海小弄堂,在四周车水马龙的映衬下,静谧地诉说那段历史。_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

南昌路100弄2号,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建之地。19,陈独秀风尘仆仆来到这里。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遭囚禁近百日。此后,在李大钊护送下,他离开北京,辗转天津,由海路来到上海。

意属上海,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底色是红色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代表着先进文化,工人阶级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胚胎里的红色基因。

当时出版印刷业的发达,使上海成为思想舆论传播的重镇,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各类思想学说争相登场、展开论战。而随着陈独秀的南下,上海又迅速崛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心。

住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等留日归国学生,都热心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1920年4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译的《共产党宣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当列宁亲自主持召开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呼吁“国际世界革命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并加紧进行”之后,一对俄国夫妇悄然踏上了中国这块正在迸发革命火种的土地,他们就是维经斯基和他的夫人库兹涅佐娃。

维经斯基到中国的第一站是北京,见到的第一个熟人是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苏俄左翼人士鲍立维,他对鲍立维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需要有一个置身于革命浪潮之中的汉语翻译。维经斯基出生在俄国,早年参加美国社会党,尽管除了母语之外还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他知道,受共产国际委派来中国了解情况,与中国革命组织建立联系,没有这样一个翻译,他仍将寸步难行。

鲍立维推荐的不二人选是张太雷。

张太雷。

听了鲍立维介绍了张太雷的情况,维经斯基欣然应允。

此后的共事也确实让维经斯基对张太雷倍生好感,在他第一次逗留中国的9个月里,张太雷协助他与各方人士开展了交流,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北京与李大钊讨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问题。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最早的党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南湖会议,目前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在党的发展过程中,党的历史上存在着很多重要的时期和事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一大和二大。本文将对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一大的回顾和总结。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一大),正式成立。在这次会议上,党的总代表团成员实现了团结,制定了党的纲领和章程,确立了党的领导原则和组织形式,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同时,一大也提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方向,为后来革命实践指明了方向。

我从一大中深刻认识到,党的发展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大时期,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组织基础。而这个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则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即二大)。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和革命策略,制定了新的路线和新的纲领,推进了中共的建立和发展。在二大上,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民主革命和推进民主政治的方向,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

我从二大中深刻认识到,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方针是党的生命线。二大时期,党在困难和挫折中坚守正义,坚决推进革命事业,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而这种信仰与坚守,则为党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第四段:回顾和总结的启示。

一大和二大是中国共产党有生力量的开端,是在思想、组织和路线方面确立了党的基本特点、奠定了党的基本原则,并开展了伟大的革命斗争的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具有信仰坚定、理论成熟、组织稳定、革命坚决的优秀品质。

从一大和二大中我深刻认识到,党史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财富,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激励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党的性质、使命和前途。我们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五段:结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党的历史和优秀传统对我们当前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和领导能力,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党史伟大的开端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_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回顾那一个历史时刻,细节虽已模糊,但意义却更为清晰。在中国共产党诞生_周年前夕,本报“朝花·夕拾”专栏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推出“伟大的开端”特辑。今起隆重刊发首篇文章《树德里的灯光》。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召开过十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民主革命时期,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和延安等地召开了七次党代会,其中,中共“一大”、“二大”和“四大”都在上海秘密召开。

共产国际代表现身上海。

1921年夏季的上海,濡湿闷热。租界的洋人们沉浸在异域财富带来的快感与苦恼中,上海的小市民正在一如既往地终日劳作。没有人注意到,那天下午,一位年近40岁、身材高大的外国人正踏步走下十六铺码头的台阶。化名为安德莱森的这名外国人戴一副金丝边框眼镜,衣着考究,他搭乘的“阿奎利亚”号(acquila)轮船经过一个半月的航行,途经新加坡来到上海。自3月份离开莫斯科后,他沿途游历维也纳、威尼斯,到达上海已是6月3日。他正是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在此前后,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也来到了上海。

他们来不及欣赏这个城市的繁华景象,而是急切地要面见李达、李汉俊两位中国人。李达、李汉俊,这两位曾经留学日本并读过大量社会主义文献的年轻学者,此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他们接待了陌生的外国来客。

1920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北京的李大钊、武汉的董必武、济南的王尽美、长沙的毛泽东、广州的谭平山以及留日的施存统、留法的张申府等人已先后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如何将中国这些分散的小组发展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马林、尼克尔斯基与上海的这两位成员商议,应当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和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等事宜。于是,李达、李汉俊立即写信,函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让每地速速选派两名代表赶赴上海开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