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0:52:22 页码:13
2023年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优秀8篇)
2023-11-18 00:52:2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经验。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注意结构和层次,将自己的思路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以下是一些非常棒的心得体会范文,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一

出舱了!2月11日,武汉方舱医院首批康复者出院,令人振奋。

用于接收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多家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改造完工,迅速投入使用,发起应收尽收总攻。

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用专业与专注向疫病宣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从五湖四海驰援,在九省通衢汇集,施仁术、展仁心,扼住传染源、控制病患数。

患者安心调养,用良好心态与强大意志对抗病魔。有的躺在病床上也不忘读书,有的把广场舞跳进了方舱,有的认真收听医院的心理疏导广播……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不可缺少的良药,坚定的信心是战“疫”必胜的保证。

方舱医院,生命之舟。这艘巨轮航行在希望之海上。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我们定能战胜疫情,点亮生命之光!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二

今年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开学,而是因疫情的缘故,开始了网上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有些同学利用网上学习,学习了很多知识,增加了自己的'能力;但还有些同学,却在课上聊天,玩游戏,刷视频等等。这样浪费的不是别人的时间,而是自己的青春。

在线学习这么长时间,我们一共组织了两次考试,第一次,我看到试卷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我就想:我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然后我就开始蒙题,但等成绩出来后,我才发现,自己没一科及格,但有些同学却科科优秀。之后的一天,有三个老师在课上点了我的名字,我才觉得,之前那些“学习困难户”看到成绩后有多崩溃。考试过后没几天,学校发新书了,这把我高兴坏了。因为有了新书,我就可以多翻翻课本,把之前不会的那些题都弄懂。第二次考试,我有四科优秀,但还有两科才刚刚及格。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那一科是数学,记得第一次我好像考了53分,老师还特地在课上暗示了我。考完之后,我开始问别人我做错的题,又做了好多类似的题。记得在学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的时候,那天晚自习老师让做一套题,但我做到晚自习结束,才做了三个小题,然后我一直写,写到快十一点的时候,还剩两个题,因为太晚了,我就打算明天起早一点,把那两个题补上。第二天五点多我开始写作业,但一直做到开始上课,也没把最后一个题做出来,直到十点多的时候,我才写完,提交了作业。我看了看微信,发现早在八点多的时候被老师通报了,因为没按时交作业,当时内心挺难过的。但在上数学的时候,老师又专门批评了那些上课之前还没交作业的同学,没有我!我那时想,没白花费那么长时间把作业补完,值了!

可以没有成绩,不能没有能力。学习没坏处,别玩了,还是努力学习吧!

文档为doc格式。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三

“我是一名老党员,身后就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防汛是我们每名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为什么要坚守在防汛一线,武汉船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老党员谭银元老师说。“这是我不知多少次参加防汛抢险工作,以后有需要,我会继续向组织申请加入防汛工作队。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该我先上,我有信心同大家一起做好防汛工作。”刘晓华掷地有声地说。

7月初,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党员响应学院号召,积极参与到汉江江堤(船院北至江汉铁路桥段大堤)防汛值守工作中来。一支部党员代表和其他来自各基层党总支的党员在责任堤段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仔细观察江水水位变化,一刻也不放松;值守人员每隔30分钟定期巡查是否有渗水处、是否有潜在危险……面对当前繁重、紧张的工作态势,即便是衣服被雨水、被汗水浸透了一次又一次,但胸前鲜红的党徽始终像一颗红心,映照着党员们赤诚的初心。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连日来,湖北恩施全境遭暴雨袭击,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境内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特别是7月17日恩施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区严重积水道路多处中断,城内部分山体滑坡,车辆被淹、房屋灌水、市民出行困难。汛情就是命令,湖北民族大学党员干部闻讯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前。在舞阳校区沿河的6、7、8栋逐户开展摸排和劝说工作,紧急转移疏散被困群众50余名。

18日,清江河水水位回落暴雨洪涝过后,留下了大量的淤泥、垃圾等杂物,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学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动员,参与一线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拿起铁锹、扫帚,积极参与社区清淤工作。

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乘风破浪,传递爱和温暖,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坚强堡垒。他们让我们坚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四

【一线抗疫群英谱】“医护人员是我们的亲人”

“和你们相处很愉快,我的病好得较快……感谢你们!”患者用湖北话说。“回家注意身体,记得多喝水,好好吃饭。”a13病区主任李艳霞带着东北口音叮嘱。出院,交接,话别,医患之间的对话,如同亲人一般。

这位72岁的患者迈出病房,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经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雷神山医疗队6天的治疗,他成为雷神山医院a13病区首位出院的患者。

医护人员给老大爷送上鲜花,簇拥着送到车前,打开车门,老大爷扭头又说:“谢谢你们!”a13病区主任李艳霞带着医护人员,将他送往住地,反复叮嘱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温暖举动的背后,是这群医务工作者秉持弘道笃行、精诚大医的精神。这是一种坚定,正如该医疗队的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院长徐英辉所说:“山河无恙,人人皆安!”在雷神山医院,这支团队接管的四个病区161张床位,均已接收患者。

救治,并不容易,医护人员随时面临惊心动魄的战斗。

2月17日大雨,仅开诊5个小时的雷神山医院a4病区,就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严重呼吸困难。值守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紧张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然后转往icu接受进一步救治。那时已是夜里10点,在转往icu的路上,几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医护人员,弯着身子,抬着病床蹚着没过脚踝的水坑,前面拉着,后面推着,在雷神山的深夜里奔跑,拼尽全力,为病人和时间赛跑。

他们为何如此拼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一位医生说:“在雷神山,一切陌生面孔都亲如家人。”

几天前,在雷神山医院a8病区,这支团队的医护人员发现,第二天就是79岁的陈大叔生日。他刚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楚。

生日,在特殊时刻,对病人的意义显得格外厚重。病区医护人员悄悄地为他安排着,一定要给他更多希望。医生李楠网购了一个草莓蛋糕,队员们在纸上亲笔写下了祝福,共同在隔离病房为老人过一个简单温馨的“特别生日”。

“你们给我过生日,不是亲人,胜过亲人,我非常感激。”看着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医护人员,老人有些激动,带着颤声说,“这个生日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在心中了,我一定配合医务人员,好好治疗,谢谢你们。”医护人员们齐声说:“祝大爷早日康复。”之后,大家一边唱起生日歌,一边鼓掌打着节拍。这一刻,对陈大爷来说,即使亲友不在身边,他也并不孤独,因为辽宁医护人员的热情,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雷神山医院工作,什么事让医护人员最开心?经过医疗队一夜的努力,一位患者血氧从85%回到了98%。当患者露出笑容说“原来能自己吃饭就是幸福”时,深深地触动了a13病区医生刘卓:“原来人的幸福,并不复杂。疫情之下,更懂珍惜,患者对我们这些来自辽宁大连的白衣战士的信任,是最开心的事。”

这样的信任,让他们之间充满温暖。大医一院雷神山医疗队a13病区护士刘波,没几天就熟悉了本地方言。“你呀,现在恢复得蛮好,要多听医生的话,多喝水。”这带着“海蛎子味”的武汉话,熨帖着病人,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暖意。

“没有人喜欢做重复的工作,但我们还是会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做。”该医疗团队b1病区护士李薇坦言,当他们身着白色战袍,他们就是患者的守护者,而患者就是他们守护的亲人。

口罩后面是怎样的面孔?防护服下是怎样的身躯?在雷神山,患者根本不清楚这些,但他们很清楚这些医护人员已亲如家人。诚如一位患者所说:“医护人员是我们的亲人,也是英雄。”

【一线抗疫群英谱】再穿防护服。

在一张拍摄于的老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穿着一身宽大的白色防护服,戴着医用口罩、帽子,把护目镜压到额头上,露出了一双天真的眼睛。转眼间,过去,照片里的小男孩长大了,也像他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医生。

“那时我还小,很好奇,就穿上我爸抗击‘非典’时穿过的防护服,拍了这张照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光杰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医务人员,父亲当年是抗击“非典”模范,他驰援武汉,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尽管母亲对他有些不舍,但也和父亲一样全力支持他。

1月26日大年初二,王光杰从北京赶赴武汉,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支援。当时,院区还在改造,人手、医疗设备等非常缺乏,王光杰所在的20人医疗团队的到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院区医务人员的压力,让治疗工作快速进入了正轨。

王光杰介绍,他们主要是通过一些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支持治疗,比如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方面的症状时,会对其进行氧疗,或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一些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等临床现象,这段时期对于患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能挺过去,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给患者相应的支持,就是帮他们挺过这个时期。

经过艰苦努力,湖北武汉的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也在取得积极成效。王光杰告诉记者,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大量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很多病区承受的压力都比以前小了很多。“现在医疗条件更好了,收治时间也大大缩短,我们能够更早地对病人进行治疗,而且病人对疫情的恐惧也在减少,很多病人都很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他说。

几天前,病区里的一位患者康复出院,对值班的王光杰和其他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躺在旁边床位上的一位患者老奶奶听到后感同身受,突然忍不住哭了起来。“之前我口渴了,就把送给我的一碗梨汤喝了,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送给我的啊,我问的时候你们都不承认……”老奶奶哭着对他们说。这位老奶奶住院前身体状况不太好,已经几天没吃好饭了。住进病区后,她很快被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奶奶,这些吃的都是给您的,您放心就行了,好好休息,早日康复。”王光杰俯下身子对她说。

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很多患者都会把医务人员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忍不住流下泪来;而这些白衣天使们也会把患者当成至亲,用高超医术和仁心大爱救治他们、照顾他们。王光杰表示,希望今后能有一些新药出来,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呼吁康复出院的病人能够自愿捐献血浆,帮助更多病人渡过难关。

2月19日,王光杰值完班回到住处时已是凌晨3点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光杰显得有些疲惫。这段时间,他每天值班8小时,因为住的地方离医院比较远,一般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经常黑白颠倒,但他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等疫情结束,我再回家,多陪陪爸妈。”他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与时间赛跑我们要救更多的人。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全力救治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早上八点半,武汉市第六医院的重症病房一位45岁的危重症患者,由于新冠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心率下降,情况十分危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立即投入抢救,三个多小时后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武汉市第六医院是第三批定点医院,已经先后收治了近600位重症患者,其中12位收治在icu的危重症病人不仅年龄大,本身还有各种疾病,查房、抢救、日常治疗,科室人员每天24小时轮转。

工作压力大,病人的病情又随时有变化,年轻的医生护士难免情绪焦虑。重症医学科主任朱国超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当一些危重症病人吃不下饭时,他就自己去为他们上鼻胃管,做肠内营养支持。上鼻胃管要跟病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很大。

有了朱国超的带头,年轻的医生护士们也调整好了心态。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个多月以来,已有5名患者转出icu、3名出院。

努力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早上六点半,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科一病区的护士长王晓靖前往医院接替夜班同事的工作,她要带领护士们做好在“红区”的护理工作。每次进入病区前,她都会对护士们的防护措施进行严格检查。

在“红区”,由于需要戴上厚厚的三层防护手套,给患者扎针有时很难一次成功,这给护士们带来不小的考验。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只要王晓靖有时间,护士们就会请她来帮助扎针。

在王晓靖和队员们的精心呵护下,越来越多的病人逐渐好转。截止到昨晚(2月18日),火神山医院已经有31名患者治愈出院。

【一线抗疫群英谱】让患者尽早得到救治。

“静压差4帕,再调一下通气阀门”“换气次数11次,还不够”……2月4日晚7点,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湖北省疾控中心卫监所环境卫生部主任谢曙光带着4名同事,快速检测每一间负压病房的环境指标。这时,当日准备收治的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在来医院的路上。

“再搞快点!”谢曙光说。25分钟后,第一批病房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合格,“可以收治患者了!”谢曙光和同事刚走出病房,医护人员立刻就把患者送了进来。

由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比较紧急,谢曙光的检测团队从1月28日开始24小时待命,“过去是场所设施完全准备好了等我们检测,这次是检测团队在现场随时等着场所基本完工,立马进入,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谢曙光说,重症患者等着病房收治,检测工作也要跑赢病毒,患者才能尽早得到救治。

“要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最大限度确保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安全,诊疗场所的环境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谢曙光说,环境卫生监测者相当于哨兵,是确定诊疗场所正常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环节,必不可少。

作为湖北省医院改扩建平面流程设计审核专家,谢曙光还要参与临时性收治医院改建技术文件的编写和审查。他参与的《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关于方舱医院设计和改造的有关技术要求》《旅馆建筑改造为呼吸道传染病患集中收治临时医院技术要求》在5天内相继发布。“这些改造规范都是深夜完成修改审核,次日就发布。”谢曙光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发挥作用,觉得很值。

目前,谢曙光已带领检测团队先后对湖北省500余台生物安全柜、200余个pcr实验室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检测,为病毒检测储备了设施设备条件。他总对同事说:“决战决胜,我们要当好公共卫生安全哨兵”。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把自己交给你们了”

“医生,听你口音是外地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过来的。”

“谢谢你们!我把自己交给你们了。”

2月9日,在“话疗”中,驰援武汉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邓雪蓉,和她收治的第一位病人,紧张的心绪都渐渐消散。“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还没有抗击病毒特效药的时刻,除了食物和药品,我们每个人还需要勇气和信念。”邓雪蓉说。

3天前,2月6日下午,快要下班的邓雪蓉收到院里报名驰援武汉的消息,第二天就出发。她拿起电话,打给了在家办公的爱人张勇。听完电话的爱人沉默无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她知道丈夫的抉择。“你的工作是医生,你必须得去。”此前,她就曾试探性地问过爱人。

不到24小时,邓雪蓉就随百余名队友从北京赶到了武汉。就在元宵节当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对口支援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独立病区正式运行。

“一天4班,每班6个小时。其实加上工作交接、穿脱防护,将近10个小时,在此期间,基本上不吃不喝。”邓雪蓉告诉记者,尽管有着多重不便,但问诊、查体、检查、送样、记录、治疗、监护等,依旧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当班期间不得闲,不当班时也闲不得。邓雪蓉所在的团队,时不时组织不当班的医生召开医疗会。

“加强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部分无法相对长时间离开面罩进餐的患者,放置胃管,鼻饲营养液,用营养液泵。对于部分能进食和愿意进食的患者,快减胃肠外营养。”

“血糖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对于有糖尿病史和激素治疗的患者,查糖化血红蛋白。另外,目前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详细检测并记录五点血糖。对于血糖高者定期复查尿常规,了解有无酮体。”

苦心人,终不负。

2月16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病房,一位88岁高龄的老奶奶经过9天的治疗顺利出院,这也是该医院当时出院年龄最大的患者。自己参与治疗和照顾的患者回家团聚,邓雪蓉和同事们既高兴又激动。

“武汉的人民,还有同行们,他们真的太难太难了,帮助他们,就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早日重回正轨。”邓雪蓉说。

每一个最美逆行者,背后都是期盼,期盼凯旋,也期盼团圆。

就在驰援武汉的前一天夜里,邓雪蓉七岁的女儿,带着哭腔与她拉钩约定——我会一直在家里乖乖听话,等待妈妈胜利的消息。

“这是女儿第二次这么长时间和我分开。”邓雪蓉展示了女儿前两天为她画的画。黑、蓝、紫三色在黄色底板上,绘出一个孩子心中治病救人的医生母亲形象。“妈妈,你要加油哦。不用担心,我这里一切都好,你只要放心工作就可以啦!我希望你可以早点回家,我要狠狠地黏你。”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五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在这个最重要的日子里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场抗战肺炎的激烈“战争”由此开始了。

我们身边的每一人都为这次疫情担心受怕,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叔叔阿姨们24小时都在等待命令,只要上级一发话,您们就义不容辞的去医院和病毒做斗争,在您们眼里,没有白天和黑夜,困了,您们就趴在桌子上或睡在地板上眯一小会。您们没有好好的吃上一顿饱饭,饿了,您们就吃方便面。由于医疗物资缺少,为了避免浪费,您们害怕耽误太多的时间去救治病人,您们一天才上一次厕所,有的甚至还穿上了纸尿裤。这种纯结、高尚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解放军叔叔的支援工作也很幸苦。为了不让各灾区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不足,您们成立了物资运输队,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各个郊区,运输物资有时候来回就要半天的时间,您们在车子上没有食物,就随便找点吃的填饱肚子,生怕错过一分一秒。到达运送点后,您们还要将那些一堆堆的物资一箱一箱地搬下来,就算累得满头大汗,您们也不休息。

在这场疫情战斗中,有许多报名参加的自愿者们,冒着不怕被感染的风险也冲在了最前面。有的负责来回车辆的登记、有的负责各区域的消毒、还有的负责各医院的后勤工作等等。您们的这种爱让我觉得很温?。

这场疫情中,我们的老师也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危。您每天不定时在群里面发预防冠状病毒的消息,让我们每天在班级群里面报平安,您才放心。还有环卫工人,一大早就会看到您们忙碌的背影......

感谢您们为这次抗战疫情冲在了最前面,我希望您们保护我们的同时也要照顾好您们自已的身体,因为有您们,我相信这场疫情马上就会结束,我们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快快乐乐地上学、放学。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六

2月11日上午一上班,_常务副组长、共产党员_同志,又一次按照上级和局党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带领局属同一轮次的党员干部职工准时出现在该县城区南寨居民小区担当防疫工作值勤,进一步认真对这个小区的居民做好有关宣传督导,积极配合全县深入开展“战疫”工作。

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应该合家祥和快乐非常,大都温馨幸福溢于言表,或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然而今年的春节假期,对于_同志来说,这些“乐事”都与他无缘。因为“疫事”连绵,期间他几乎没有安稳地放松、休息过一个完整的“24小时”。为及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和上级组织、住建等有关部门及本局党组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战疫”中他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彻夜促建“暖心房”

设立于国道319线长汀县古城段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检查点因搭建的帐篷式办公场所容易透风漏雨等问题,给防疫工作带来不利因素。在农历正月初六接到上级和局党组要求_同志全力组织解决这一存在的有关问题时,他正准备带年迈80多岁、身体欠佳的母亲去治病,但在大局面前,他二话不说先舍小家顾大家,在第一时间就带领党员先锋队积极联系对接长汀瑞祥装配式建筑公司,紧急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千方百计从深圳调集有关材料,彻夜加班加点地建设了4幢钢结构房,用于该疫情防控检查点应急防疫工作。为这个检查点的疫情防控一线办公工作及时送上了“暖心房”,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供了较好的后勤保障,得到有关各方的好评。承建的瑞祥公司被他的言行感染,逐自愿捐赠这4幢办公房给政府用于疫情防控。

逐点织造“防疫网”

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_同志积极组织开展房产中介经营网点的疫情防控工作排查,在春节假期,他带领局房管股工作人员起早摸黑地与时间赛跑,对县内63家房产中介经营网点开展了逐一排查,同时发放疫情防控宣传督导材料100多份,对10多家存在消毒工作不够到位、口罩等防护用品保障不足等问题的经营网点,当场提出了有关的整改意见。并认真严格督促各房产中介门店、商品房售楼部(案场)在未接到上级有关通知之前暂缓进行营业、销售活动等有关工作。

组织协导“联管控”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虽然物业管理的职能在去年就已移交给城市管理部门了,但当_同志接到上级和局党组要求由他牵头组织汀州、大同、城管等有关单位人员对物业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督导工作时,他依然“责无可推”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一“额外”任务,奋力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作贡献。在高质量完成这一工作任务中,他积极会同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对物业小区的电梯间、楼梯扶手、停车场、物业管理房等公共场所地带的防控消毒和进出人员的排查以及物业管理人员、小区居民个人、家庭有关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督促指导。对当场发现的不戴口罩外出上街、扎堆闲聊等防控意识较差的居民群众,及时进行了宣传劝导工作,杜绝防疫漏点。通过组织对物业小区的宣传督导工作,各物业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服务企业“无二心”

为认真落实建筑企业疫情防控工作,_同志积极组织带领建工股工作人员深入一建、汀江水电、泰成等各建筑企业对人员进出排查、复工、疫情防控保障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督促指导。春节以来,还组织发放了有关防疫宣传督导材料和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手册。进一步让建筑企业明确,对不按上级要求落实有关防疫保障等疫情防控措施的企业,在疫情确认解除前将不允许企业复工开工。在抓好建筑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_同志还全力做好住建系统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积极协调疫情防控物品采购渠道,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保障及复工工作,为县内近期所有拟复工开工的企业联系落实了有关疫情防控用的消毒消杀用品,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七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举国上下奋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给全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干部职工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攻坚克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湖北和武汉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只有抓住关键、集中力量、精准施策,才能牢牢把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基础是防控,关键在救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针对节后返城人流逐步增加、疫情蔓延风险剧增的形势,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尽可能切断传染源,尽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突出任务。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尽快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用好方舱医院,通过征用宾馆、培训中心等增加隔离床位,尽努力收治病患者,坚决做到应收尽收。要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提升治理能力、加强社会治理是重要保障。要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把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统一指挥和协调调度,优先保障武汉等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各地要健全指挥体系,做到反应果断迅速、运转高效有序、执行坚决有力。

疫情面前,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需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引导全社会依法防控,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强化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冲到一线,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每一个环节都抓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强信心、暖人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元宵节特别节目诗朗诵《相信》,献给所有在抗击疫情中奉献自己的卫生医疗工作者,为他们加油!值此不一样的上元夜,笔者最想感谢“三座山”,因为他们撑起抗疫精神,给予我们无限的信心和希望。

火神山,您伟岸的身躯是苦难中的坚持与守护。“只有身处黑暗的人,才知道光明是多么可贵”,在疫情爆发初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内心的彷徨和恐惧,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他们的身体和内心是多么需要温暖、呵护,但迫于病毒,人们不得不对他们“避如蛇蝎”。而在火神山,这座真正的“圣山”里,有完善的医疗设施,有跟他们一样“同病相怜”的“病友”,更有能给予他们温暖、希望、信心的卫生医疗工作者,在这里他们不再孤单、不再彷徨,更不用害怕,因为有“天使”在守护着他们。火神山就是这样一个既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照顾、救治病人,又有利于疫情防控狙击战开展的地方,用他伟岸的身躯予以人们最需要的守护。

雷神山,您高大的身影是黑夜里的灯塔,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雷神山,他不是谣言者嘴里的“封闭式坟墓”,而是海岸线上的“灯塔”,让在黑夜里迷路的人能找寻到家的方向。这里有更宽阔的空间,更充裕的床位,更多的医护工作人员,给予病人们更好的治疗条件,让他们能更进一步看到希望,更有信心战胜病魔,这对他们的医治过程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这座在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支持下建成的医院,让所有人亲眼看到,我们党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些饱受折磨的人;让病人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提供帮助,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让“新冠”看到什么叫中国人和“中国意志”,面对已经做好准备、建好“堡垒”的我们,失败是它必然的结果。

钟南山,您笔直的脊梁是此次战“疫”的擎天一柱、定海神针。病毒面前谁不怕?就有人不怕!84岁带队出征,逆风而上,斗败“非典”,再战“新冠”,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疫情爆发之初,对于病毒人人畏之如虎,却又都不甚了解,以致谣言四起、以讹传讹,是钟南山老前辈在微博发布疫情分析,告诫大家要带什么样的口罩,如何做好防护……如数家珍般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他淡然的神情,坚定的语气,给予人们极大信心。看着新闻里、网络平台上钟老前辈苍老的面孔,笔者感到,值此耄耋之年,本可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但老前辈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毅然担起抗疫的责任,不顾己身、直奔一线。从他匆忙的身影里,我仿佛看到了沙漠里正在检查放射源的邓稼先前辈,看到了坐上回国邮轮的钱学森先生,看到了放下书本正在揉眼睛的杨绛先生,是啊,他们都是一类人—有着“中国脊梁”的伟大中国人。正是有着千千万万的“中国脊梁”才支撑起这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在这伟大脊梁的支撑下战斗,抗疫的胜利不远了!

“当灾难来临时,精神意志是人们抵御一切危难的第一序列武器”。感谢“三座山”,感谢所有在前线无私奉献的人们,是你们略显瘦小却又无限强大的身躯撑起抗疫精神,谢谢你们!

学习心得体会抗击疫情总结篇八

抗击新冠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