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高效课堂讲座心得体会(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6:00:28 页码:12
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高效课堂讲座心得体会(5篇)
2022-12-28 06:00:2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过年本想换个发型,此刻如愿了 ,我剃了 光头穿防护服更方便!”这是一位90后的武汉护士亲口说的话,她本有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可在危急关头,为了 节省更多的时间,她放弃了 所谓的“美丽”。白衣天使,也只不 过是一群孩子换了 身衣服,学着长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他们还说非典那年我九岁,今年27岁,那时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世界了 。这群可敬可爱的护士也是父母眼中的宝贝,但他们深知自己更是一名医护人员,他们用双肩扛起了 一个叫“生命”的责任。向你们致敬,可爱的护士!

当医生摘下口罩,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道道勒痕。因为长期戴口罩,他们的脸上勒出了 水泡;因为长期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当她们脱下衣服时,是那全被汗水浸湿的背心……医生是什么?医生是收起了 翅膀的天使。“你一定要给我平安的回来,你回来我就包一年的家务,听见没有 ?”这是一位丈夫对立即远征的妻子说的话,话语中带着一丝哽咽……是啊,医生也是人,她们也为人妻,为人母,但在这种危急关头,她们有 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她们是与病毒抗战到底的战士。她们签下请战书,不 计酬劳,不 计名利,她们用自己逆行的背影告诉人们:别怕,还有 我们!我们坚定与死神抗争到底!”,向你们致敬,英勇的战士!

钟南山院士,84岁的高龄仍挂帅出征,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武汉人民需要他!全国人民需要他!中华民族需要他!

疫情一线,他们无畏生死,自愿请战;疫情一线,他们身着雪白战袍;疫情一线,他们把医院当作占豪;疫情一线,他们冲锋陷阵,尾随号角!他们与病毒斗争,与死神抗争,他们用炽热的情感书写着大爱的诗篇,他们完美地诠释了 “勇敢”和“责任”。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的含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出示课题)。

二、资料连接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二)南极简介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读后的感受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3、他们发现阿蒙森探险队比他们早到后,表现如何?(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4、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 请一一列举。

(1)恶劣的天气。

(2)路程危险增加十倍。

(3)身体非常虚弱。埃文斯和奥茨相继死去。

(4)储藏点的燃料太少。

(5)燃料告罄,却遭凶猛的暴风雪袭击。

5、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

(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6、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7、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8、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点明主题)

四、质疑问难、理清思路

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

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媒体显示)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 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 悲剧--------伟大 集体主义

离别之悲 献身事业

世人之悲 给人精神鼓舞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当堂训练

1、请用“悲在____,而____伟大”的句式,表述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例:“悲在全军覆灭,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实守信的精神伟大”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吞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癫狂(diān)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皑(ái) 怏(yàng)

馨(xīn) 温馨 赢(yíng)输赢

罄(qìng)告罄 羸(léi)羸弱

磬(qìng)钟磬

要点: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一、品读研习

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以下情节

1、历尽艰辛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失败者对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公正无私、恪守信用)

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事业重于生命)

3、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独自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集体主义)

4、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了,却不哀叹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

(献身事业)

以下语句5、“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舞扬威、洋洋自得。

6、“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8、“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二、思考探究

1、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通过直截了当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颂扬之情。

例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2、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

2、你如何评价失败的斯科特?阅读斯科特的绝命书,谈一下你的心得体会。

提示: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失败了,但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他的不懈探索精神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课堂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五、名言寄语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何塞黎萨尔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埃德慕斯

2022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同志们:

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神圣而庄重的党课。今天的党课是我临时请示支部书记后以普通党员身份给大家上的课。

因为近一周时间来,抗美援朝应该是大家工作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发布大量相关文章,电视、微信、抖音上公开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下面,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我们一同对那段历史进行再学习。在座的各位在上学期间,都不同程度对抗美援朝基本知识进行了学习。下面我们对此进行重温。

朝鲜半岛的分裂。1945年8月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4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实现。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统一。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访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要求毛泽东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5月15日,毛泽东表示同意金日成统一半岛的计划,但是朝方并未告知具体的时间。

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联合国最终以13对1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朝鲜人民军处于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间的狭小地区。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第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队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

第二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放弃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线”以南。(也就是在此时发生了悲壮的长津湖战役。)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起反击,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人。

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

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一线兵力不足,便迅速补充人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复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展开第四次战役。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麦克阿瑟同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杜鲁门于4月11日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任命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4月21日,将“联合国军”扼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虽有较大损失,但仍歼敌7.8万多人。

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战役的结果是志愿军和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8.5万余人。首先集中志愿军11个军和人民军1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再次越过“三八线”,直逼汉城,至6月10日,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8万多人。

经过7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政府认识到如将主要力量长期陷于朝鲜战场,则对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加上国内外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因此,决定转入战略防御,准备以实力为基础,同中朝方面举行谈判,谋求“光荣的停战“。中朝方面,经过五次战役,也深感在技术装备上,中朝人民军队仍处于劣势。在现有武器装备条件下,要想在短时间内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是困难的。鉴于美国已表示愿意谈判,于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争指导思想和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据此,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

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1951年7月26日,停战谈判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竟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方面就范。8月中旬——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为打破美国空军的空中封锁,保障交通运输,志愿军发起了“反绞杀”斗争。

1952年春,“联合国军”方面为扣留朝中战俘,提出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反对中朝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张,使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联合国军”接受了发动夏、秋季局部攻势受挫的教训,采取以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和空军的破坏活动,维持其防线和配合其谈判。1952年秋,中朝人民军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线进行具有战役规模的战术反击作战,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接着在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上甘岭战役中,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金化攻势“。

为促进停战实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发起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从5月中旬开始,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经第一、第二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妥协。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韩国当局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中朝人民军队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后处于更有利地位,决定给韩国军队以打击,于7月中旬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人员伤亡:美国官方公布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其中阵亡33629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美国在朝鲜战争纪念墙上公布的数字为阵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总计172847人。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国军”作战减员)。

1951年8月15日,志愿军作战处关于志愿军作战减员统计数字为:阵亡115786人,战伤221264人,失踪、被俘29095人,共计366145人。(近期官方公布的牺牲人数197653名。)

财务损失: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志愿军共损失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联合国军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时止,被中朝军队击落、击伤“联合国军”飞机累计共12224架;被击毁击伤和缴获坦克3064辆;被击毁击伤和被缴获各种炮7695门,被击沉击伤舰艇257艘。其中志愿军击毁击伤“联合国军”坦克2006辆、汽车3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629架、各种炮583门;缴获“联合国军”坦克245辆、汽车5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037门、各种枪73262支(挺),及大量物资和装备。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这是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的开篇论述。

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如此重要而神圣,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是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美国悍然对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侵入台湾海峡,轰炸我东北边境,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国国土,把朝鲜内战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其称霸全球和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企图昭然若揭。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近代史明明白白地书写了一个“步步退让”“妥协求安”的形象;新中国的最强盟友——苏联尚且畏惧美国三分;美国后面还站着英国、法国等16国“联合国军”,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新生中国没有理由不选择“苟安”,以换取和平建设环境。

但他们错了!今日之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这头沉睡的雄狮醒来了。历史告诉我们:对侵略者让步,只会让它更加肆无忌惮;而奋起应战,才可能赢得主动,赢得和平。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使命。这次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稳定了朝鲜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在境外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有力地震慑了美国,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彻底把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被侵略、被拯救的可怜形象,改写成了拯救者、保护者的英雄形象。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提高了地位”。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大国姿态登上国际舞台,为新中国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环境,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毫无疑问,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较量。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头号强国,美国军队武器装备先进,在朝鲜战场上出动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动用了当时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中国的新生政权刚建立一年,忙于恢复经济和医治战争创伤,志愿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基本上是陆军在少量坦克和炮兵支援下的单一地面作战,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进行局部空中作战。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造不出飞机,志愿军主要靠步兵加少量炮兵作战。而美军投入到战场的有飞机约1200架、各型舰艇300余艘、坦克1000余辆,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志愿军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不到8个月,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后,就同朝鲜人民军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这位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陆军五星上将,后来感慨“谁跟中国陆军在陆地上打,一定有病”,因为在交战过程中,他鲜有胜绩,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突然性打击的第一次战役取得了胜利,他还不相信中国居然敢出战。此后,志愿军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在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后,还进行了多次进攻战役,迫使侵略者停战谈判。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坑道、火炮和手榴弹战术,以更低的伤亡人数,战胜了“联合国军”大炮、坦克、飞机几乎把我阵地炸平的强大火力,炮弹还只发射了敌军的1/4。1953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正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范例。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弱胜强,而是一个积贫积弱百余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新生国家,对不可一世、独立战争以来从无战争败绩的第一大强国的以弱胜强,是一种国力差距极度悬殊下不可思议的以弱胜强,是一次改写国家命运和世界格局的以弱胜强。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对亚洲和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极大鼓舞,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三是打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一支有理想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理想是“保家卫国”。有理想的军人是敢于牺牲生命的:用身体挡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长津湖畔,一整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战士;上甘岭上,那场43天的血肉相搏……人在阵地在!多少不知名的高地上,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和反复进攻,英勇的志愿军舍身忘死,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排长牺牲了,班长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弯了,就用手抓嘴咬;有的官兵中弹后依旧手握武器,继续将弹药悉数打入敌军,直至意识消亡;有的官兵身中数弹流血不止,拼尽最后力气拉响手榴弹或炸药包冲向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了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是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是“最可爱的人”。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毛泽东主席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中国人民为国家利益是敢于牺牲自身利益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运输和勤务工作;医务工作者组织了大批医疗服务队,为中朝军队服务;慰问志愿军运动、捐献武器运动、优待志愿军烈军属运动……据统计,全国人民为朝鲜前线提供作战物资达560多万吨,直接军费为62亿元人民币,而战争期间国内每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15%,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读懂历史,就要结合发生在当时的故事,一幕幕上演的故事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也是我为什么这次要求给大家讲党课的主要理由。好久没有流泪甚至是失声痛哭了,在这几天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流过了多次的泪自己也记不清了。

毛泽东珍藏岸英遗物到去世。1950年11月25日,数架美军轰炸机向大榆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投下数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的毛岸英(时任俄语翻译兼机要工作)和参谋高瑞欣牺牲。俩人的遗体被炸弹烧焦,已无从分辨,人们只得以毛岸英生前佩戴过的手表为线索作出判断。毛岸英牺牲的电报被周恩来和刘少奇“压”了下来,直到翌年1月初才向毛泽东汇报。据中共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叶子龙回忆,毛泽东将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三四分钟,把头埋得很深,抬起头时脸色非常难看,屋里只听见他的吸烟声。最后,毛泽东“唉……”了一声:“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也曾回忆,一声长叹后,毛泽东说,“牺牲的成千成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彭德怀事后向毛泽东汇报时,毛泽东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在与周世钊谈话时,毛泽东又表示: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悄悄珍藏着儿子的部分遗物: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一秘密直到毛泽东去世后,才被整理其物品的工作人员不经意发现。

长津湖畔“冰雕”连。1950年冬,朝鲜半岛长津湖畔死鹰岭上气温达到零下40度,号称美军“王牌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官兵,见到了令他们胆寒和震惊的一幕——冰天雪地里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却没有开火。走近一看,100多名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早已冻成“冰雕”,但却依然保持着战斗姿势,手里紧紧握着武器,100多杆枪朝着同一个方向……

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和信念支撑着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为什么他们宁愿冻死也要坚守在阵地上?

我们从其中一名宋阿毛烈士的绝笔信中找到了答案。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段视频现在都能看上,我看着这段视频真的失声痛哭。无法想象这群最可爱的人有多伟大!我多方找了资料,这个连129人,冻死了125人,视频上有位没有腿的老人举起了没有手的胳膊敬礼,他是幸存者之一。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被冻死的事件也是时常发生的事。进入十二月份,朝鲜半岛的夜间最低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40度,即便像美军陆战一师那样武装到牙齿的部队,也是出现了将近7000人的冻伤。这张纸条被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时,总司令彭德怀瞬间老泪纵横,过了很久才喃喃地说道:“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甚至超过了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的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他们为谁流血,战士们死的、伤的、饿死的、冻死的,这些还都是年轻可爱的娃娃呀。”

葛岘岭阻击战零伤亡经典的战例。1950年11月29日在葛岘岭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三所里到龙源里的路途不到10公里,为了抢时间,部队从悬崖峭壁、荆棘丛生,根本没有路,从崇山峻岭中穿了过去,全排每人的衣服几乎被荆棘扯烂。下山更难。山陡,又有积雪,急红了眼的部队走这样的路极易发生危险。排长郭忠田让大家把带的绳子接起来,拴在山顶的大石头上,一个接一个滑到山下。大同江却横在了眼前,全体战士迅速脱了棉裤,无声地跳进冰河里。没什么挡得住这只英雄的部队。(这几天中央电视台的视频资料里,有过这样的一段镜头,看着他们,我眼角发红,太可爱了。)

关于113师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美军战史有这样的记载:第9军第2师师长基瑟将军,乘直升机飞越军隅里上空,发现有数千难民沿大小道路南下。根据美军的经验,难民总是先于攻击军队到达。其实,这些“难民”正是志愿军的穿插部队。衣着褴褛的中国士兵,在超越人体极限的强行军中,被基瑟误判为难民。刚刚进行了长距离的行军,部队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不要说专用的火箭筒,就是炸药包也被轻装了。一个步兵排,没有火箭筒、炸药包,就连反坦克手雷都没有,靠步机枪和每人4颗手榴弹去阻挡一个坦克营的结果是什么?经过一天时间激战,打扫战场时,2排阵地前面共发现215具美军尸体(击伤和尸体被美军拖回者不算)。郭忠田向连长报告:“全排一个不少,除了5班长的耳朵被震得听不清外,全排没有一个伤亡。”郭忠田的这句话,我看到后流泪了,是骄傲的泪水。

1人1天歼敌280余名。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但在空中创造了1人单机1分钟之内击毁3架美军飞机的世界空战纪录,我们的陆军,同样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胡修道,他在上甘岭坚守阵地时,一人一天歼敌280余名,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胡修道没有参加上解放战争,参军后马上进入朝鲜作战。上甘岭战役是他首次真枪实弹地与敌人拼杀。当时他只有21岁,就赶上了坚守上甘岭的残酷战斗。战斗很激烈,阵地上的战友们都牺牲了,独自一人坚守阵地的胡修道,依靠两个阵地上剩下的武器弹药,孤身一人,顽强地坚持战斗。他一个人在3号、10号高地上来回奔跑穿梭,一边躲避敌人的炮火,一边连续不断地打击敌人,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投向进攻的敌军,他又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的大部队突然赶到了,一阵猛烈反击,敌军最后的疯狂进攻被彻底打垮,当天的战斗胜利结束。(此时此刻大家想起什么来了?我想到了《上甘岭》电影中的一段镜头,和这个很相似,独自一人坚守阵地,何等的悲壮!)在这一天的激战中,英勇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胡修道和战友一起共打退敌人41次冲锋,胡修道也在战斗中创造了1人1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1953年6月25日,胡修道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残酷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时间一共持续43天,最终以志愿军胜利而告终。我们看看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也是空前的,双方多次反复争夺阵地,弹药消耗量更是惊人。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为了争夺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阵地,“联合国军”不惜成本,调集重炮对阵地进行轮番轰炸,我方阵地山头被炮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许多坑道直接被炸平,阵地全是焦土。据老兵回忆,在这场战役中,兵员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补充,最激烈的时候,24小时补充5次,每次一个连一个连的上,很多几乎都被打光了。我看过一篇报道,说在军事史上党一支部队的伤亡率大到35%,这支部队就残废了,但是我们的部队在这次战役中是500%。在此次战役中,参战的志愿军共4.3万余人。“联合国军”参战总兵力约4万人。弹药消耗上,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一共消耗各种子弹约5040万发(与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子弹消耗量相当),各种手雷301330发,炮弹450768发,反坦克地雷512枚,爆破竹5984根,炸药2917公斤。子弹日均消耗117.2万发,按照4.3万人的参战兵力来算,平均每人要打出去1172发。美军方面,美军一共向上甘岭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平均每天要打出去4.4万枚。人员伤亡上,志愿军伤亡1.15万,伤亡率在25%以上,美军和韩军为1.5万人。在43天的战斗中,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前后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击落击伤飞机274架,击毁击伤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

战后,克拉克上将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克拉克上将更是回忆称“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直到战争停止,不得不停止大规模的进攻。”

我不怕死。1951年4月24日,在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第一阶段,我志愿军第63军187师561团在突破临津江后,在雪马里地区将英军“格洛斯特营”包围。4月25日,我561团战士对被包围的英军发起最后攻击,尽管“格洛斯特营”试图拼命抵抗,但是在一番激战后,英军很快便开始溃败,被我志愿军战士打得四处溃逃。雪马里地区方圆百里地形复杂,英军又是四处溃逃,因此我部追击部队也只能四散而开展开追击。这天中午,二连战士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冲到一个小高地上后,忽然发现了十几个英军残兵正在逃窜(实际上这是“格洛斯特营”的一个炮兵连,共有100余人),刘光子看到敌军立刻展开追击,他让那两名新兵趴在石头后面做火力掩护,他自己便拿着枪向着山下迂回了过去。刘光子迂回到距离敌人仅有几十米的时候,拿起一颗“飞雷”便向着英军阵地扔了过去,这种手榴弹上捆炸药的“飞雷”是专门打坦克的,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一片英军。此时的英军早就被吓坏了,巨大的气浪将他们掀翻在地,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志愿军杀了过来,刘光子很快冲到英军阵地前方,用刚学的英语大声喊道:“缴枪不杀!”英军还以为自己被包围了,都赶紧举起了手示意投降,刘光子看到眼前这百余号英军心中也突突了起来,好在刘光子思维敏捷,根本没给英军反应的时间,他向空中射了几枪,马上大喊道:“立即站队,集合!”英军站好队的时候,看到还没有其余人过来,便也反应了过来,原来他就一个人!英军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就有人试图捡起枪来进行反击,刘光子丝毫没有犹豫,立刻便射杀了那些人,其余英军这才不敢反抗了。没过一会儿,又有人试图逃跑,刘光子扔出一颗手雷,又炸到了一片,英军这才完全老实了下来。很快山上的那两个新兵也赶了过来,三人控制住这些俘虏便将他们押了回去。

刘光子的英雄事迹上报后,1951年底志愿军总部授予刘光子“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刘光子曾在一次战役之中一次俘虏了63名敌人,这些敌人都是英国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的敌人,刘光子所创下的俘敌奇迹震惊中外,事后就连斯大林都曾经亲自向他询问过此事。

1953年6月30日,世界青年联欢大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志愿军战斗英雄刘光子作为我国代表也参加了这次大会,斯大林也亲自赶来了会场,十分好奇地要求接见这位志愿军传战士。斯大林对刘光子问道:“你怎么能一个人俘虏那么多英军?”刘光子听了翻译的问题之后,激昂的回道:“英国佬怕死,我不怕死,反正当时豁出去了,这些家伙被我打傻了,乖乖地听我的指挥了!”斯大林听了翻译后,伸手竖起了大拇指,肯定的说道:“嗯,不怕死!”

抗美援朝战争到底有多少历史意义,我们还是通过伟人毛泽东的讲话,从中仔细体会和思考吧!

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

毛泽东

抗美援朝,经过三年,取得了伟大胜利,现在已经告一个段落。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什么得来的呢?刚才各位先生说,是由于领导的正确。领导是一个因素,没有正确的领导,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我们同美帝国主义这样的敌人作战,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强许多倍,而我们能够打胜,迫使他们不能不和下来。为什么能够和下来呢?

第一,军事方面,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状态,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被打破,汉城就可能落入朝鲜人民之手。这种形势,去年夏季就已经开始看出来了。

作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战线称为铜墙铁壁。在我们这方面,确实是铜墙铁壁。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他们的军官也比较呆板,不那么灵活。他们的战线不巩固,并不是铜墙铁壁。

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去十八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第二,政治方面,敌人内部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来。

第三,经济方面,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

这几个原因合起来,使敌人不得不和。而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原因,没有这一条,同他们讲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在朝鲜战争中,敌人伤亡了一百零九万人。当然,我们也付了代价。但是我们的伤亡比原来预料的要少得多,有了坑道以后,伤亡就更少了。我们越打越强。美国人攻不动我们的阵地,相反,他们总是被我们吃掉。

刚才大家讲到领导这个因素,我说领导是一个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讲一个例子。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百分之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后来,地下仓库修起来了,地下礼堂也修起来了,敌人在上面丢炸弹,我们在下面开大会。我们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鲜战场,就感到相当危险。当然,危险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办法,并不是那么了不起。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今后,敌人还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种办法来捣乱,比如派遣特务进行破坏。他们在台湾、香港和日本这些地方,都设有庞大的特务机构。可是,我们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经验,只要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我们是有办法来对付他们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同一九五〇年冬季的情况不同了。那时候,美国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线那边呢?不是,他们是在鸭绿江、图们江那边。我们有没有对美国侵略者作战的经验呢?没有。对于美国军队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现在这些情况都变了。如果美帝国主义不推迟新的侵略战争,他说,我要打!我们就用前三条对付他。如果他说,我不打了!那末我们就有了第四条。这也证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如果美帝国主义要再打,我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这是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再来看看、听听统帅、将士掷地有声的决心

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陪他打多久,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投降为止,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为止!——毛泽东

美国人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毛泽东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泽东

炒面做好当干粮,支援前线打胜仗。——周恩来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

十五军流血不流泪!——秦基伟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打好出国第一仗,立功去见毛主席!——志愿军战士

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志愿军战士

中国人在此!——志愿军战士

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志愿军战士

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

为了卫国保家,坚决志愿抗美援朝,争取荣立国际功,为毛主席争光,为祖国人民争光。——一等功臣谢秀梅

五圣山后连北京,人人争取立大功!——志愿军战士

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志愿军战士

多守一天多一分光荣,多守一天多一分胜利——志愿军战士

以阵地为家——志愿军战士

争取打飞机光荣立功。——一级战斗英雄关崇贵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铁道兵战士

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志愿军战士

不骄不躁,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志愿军战士

下面这些是我从各大媒体学者的论说中摘录的:

★美国工业发达,技术先进,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军队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美国具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有原子弹,从朝鲜战争一开始就将海空军投入了作战。此时投入到朝鲜的作战飞机已达1100余架,海军舰船近300艘。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和空军还在组建过程中,没有形成战斗力。地面部队,美军一个师的装备即大大强于解放军一个军的装备。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当时最现代化的武器,包括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使用其占优势的空中力量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进行毁灭性的轰炸,在某些地区的投弹密度达到了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的水平。而志愿军没有海军参战,战争后期只有少量空军掩护后方运输,没有能力对美军后方进行轰炸打击。美军在战场上是陆海空三军联合的立体的全方位作战,志愿军只是陆军在少量坦克和炮兵支援下的单一地面作战。

★武器装备只有“叫花子”水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武器装备“龙王”水平的美国军队,打败的是世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军队,这不是一般的胜利,而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胜利。

★美国人在评论这场战争时,只是说成功地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进攻,其海空军优势的威力得到了充分发挥,除此美国官方没有一个人认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军事胜利。讲到这场战争时,多是用“受挫失利”、“苦涩”、“损失”、“没有获得胜利”等字眼。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教官说:对美国军人来说,如果说朝鲜战争打成了平手,那是自欺欺人。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对美国军人来说,朝鲜战争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而且输得很惨。这是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人不愿提起这场战争,称朝鲜战争是“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代价,但是中国人民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支援朝鲜人民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稳定了朝鲜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地位。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除抗日战争取得反法西斯侵略的胜利外,只有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的挨打受欺史,只有任人宰割、割地赔款的屈辱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无论当时的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没有正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软弱可欺的形象,一扫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耻辱,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打出了中国人民极大的爱国热情。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中国人民一盘散沙,国家没有尊严,人民没有自尊和自信。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在战场上打败美国军队,国内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振奋、唤醒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国人民真正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由一盘散沙聚拢成了有力的拳头。

★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虽付出了巨大的物力消耗,但由于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建设积极性,从而按时完成了原定的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取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使中国取得了进行和平建设的环境,至今中国已赢得了70年和平建设时间。

★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疼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和美国当局,极大地教训了美国霸权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最强国,到处称霸。但在朝鲜战场上却吃了败仗,碰得头破血流。这场战争是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胜利班师的战争。这对中国具有“恐美病”的人是极大的教育,对亚洲和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极大的鼓舞。美国当局从朝鲜战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民是有力量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投掷炸弹5000余枚,耗时43天,付出伤亡和被俘2.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山头被削低2米,志愿军官兵仍牢牢地铆在阵地上。

★在“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中,志愿军官兵搏击长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在前进的征途上,中华民族曾经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不懈追求,激流勇进,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90%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26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工业产值占全球的40%。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有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才会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毅决绝的伟大壮举。这个“革命忠诚”,是绝对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铁血丹心。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时也是始终保持着革命本色的军队。“革命”二字,体现的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

★当时,中美综合国力相当悬殊,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工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我国的钢产量仅有60万吨,不及美国一个零头;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是2800亿美元,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100亿美元,相差28倍。论军事装备,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后勤保障,而我军基本还处于“小米加步枪”水平。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出兵参战,能否打贏?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同美国直接冲突,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轰炸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没有充分胜利的把握,出兵还是不出兵?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毛泽东思之再三,夜不能寐。

★10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的“三把刀”比喻,形象地揭穿了美国亡中国之野心不死,显示出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洞察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更是体现了毛泽东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苏联原本同意为中国出兵提供空军支持,但后来又取消了承诺,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不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斯大林这个决定,对中国出兵作战虽然十分不利,但也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决心。

★10月18日,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从10月l日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到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只有18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重大而艰难的决策并付诸实施,它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无比的胆略和气魄,以及超凡的决断力和高效的组织力。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也是军心士气的较量。范佛里特计算出了占领阵地的兵力火力,却没能计算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志愿军“人在阵地在”的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

最后,敬请大家多多学学抗美援朝这段光荣而伟大的历史,对我们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很有教育意义。如果我们也能发扬敢死拼命的精神,那些腐败分子我们就不会放过一个!如果我们紧紧依靠群众,还有谁敢腐败谁能腐败谁想腐败?

今天的讲课到此结束,谢谢!

2022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在2019年的末尾,2020年度的开始,中国又迎来一次巨大的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的危害十分恶劣,又正值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闹得人心惶惶,这场看不 见硝烟的战斗,悄无声息的打响了 。

每个时代都有 不 同的“英雄”而在此时此刻,不 论是医生,警察还是人民解放军,只要是在一线上救死扶伤的人,都是最伟大的逆行者,是最具有 社会责任感的民族英雄!这些伟大的逆行者放弃了 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不 顾生命凶险冲上前线,因为他们知道穿上了 白大褂,就担起了 国家重任。

岁月静好,可是真的是如此吗?不 ,只是有 人替你负重前行。可能有 人认为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不 负责,可他们想的是:“别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善良驱使着他们成为“最美逆行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在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 过了 ,也祝愿他们不 会感染肺炎,对于哪些家人染病去世的人,我们已无时间去难过。此刻最应做的事就是稳固好自己,不 再为国家添乱,待在家中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不 为伟大的逆行者添麻烦。

他们用一身白衣,换我们一生平安,即使前方是条不 归路,他们依旧奋不 顾身冲向前线,2003年的非典,是他站出来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过去了 ,2020年度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又是他挺身而出,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如今已有 84岁高龄的他依然奔向前线,而这么多年来他仍然不 忘他父亲的一句话:“一个人要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东西,才算没有 白活”。这句话始终鞭策着他。钟南山以及各地医生不 畏生死,为我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美的背影……向最勇敢的逆行者致敬!

[我和伟大的祖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2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当影片开始一幕,东风一号发射在酒泉上空,一朵花开绽放。还是依旧很震撼,当一幅幅上个世纪的画面展现在面前,那些关于中国梦的起点,那些关于历史的天空,那些关于先辈的努力,贡献。那些关于钱学森先生的一生,还有恪守不渝的信仰。

这部片子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其实早在一两年之前我曾经走马观花的看过一次这部影片。岁月无声,记忆模糊。能回旋起了的只有是颠覆我对历史的看法,以及钱学森先生所展现的伟大格局。

依稀记得,多年以前出现语文教科书上的钱学森先生。倘若回到中学时代我想我一定会从这几方面来阐述这篇观后感,有如先生之才华,先生为国家的贡献,先生所经历的千难万险。不再赘言的原因大抵是因为钱学森这个名字早已家喻户晓,早已载入史册。在华夏大地,祖国的功勋章上早已画下星光璀璨的一笔。

而先生展现给我们青年一代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品行,怎么样的知行合一,怎么样的以己之力报以祖国母亲。而在这其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所体会到的。该怎么样用自身实际去诠释,从而造就一个良好青年的品格。

而再次回看这部电影,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礼记·大学》里面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接触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知半解,后来再读这句话,反反覆覆如叨在侧。我想,用这句话来诠释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生恰到好处,确实如此。

知行合一

当看到影片中留美的钱学森先生听闻祖国百废待兴,迫切想要回国的那种报效祖国的心情,那种游子待归的期盼,而受到当地政府的各种阻挠,百般刁难。当那位将军说出的那句话,不难理解,“一个钱学森先生可以抵陆军五个师,空军五个师”。

可见钱学森先生当时之于美国是有多重要。那年先生43岁,再过几年就是知天命之年了,身处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他的才识,贡献,重要性,他余生的生活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但钱学森先生在承载着这些优裕生活的背后,却是无时无刻想念着生他养他,流淌着同样血液的祖国。

“我来到这之前我就决定,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钱学森先生如是说

也同时是这样做了,当在影片中先生出现在异国他乡监狱里的一幕,似乎也能感受到先生当时的心情,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归故。那种期盼,那种将要在为祖国贡献自己平生所学的激动心情,似乎在那一瞬间有可能变成泡沫。

但从先生坚定的眼神中,能感受到那种从未放弃的是少年时立下的报国志向。纵有歧路,亦奋不顾身。知行合一,不被眼前的诱惑而放弃自己的信仰,不被短暂的委屈和不确定性而动摇本心,并且坚定不移的向往终点的方向用尽全力奔跑。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提倡的匠人精神,大抵便是钱学森先生一生的写照。

诚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能去做一件知行合一的事情不容易,但去做一件一辈子知行合一的事更难。那是先生的品格,那是大家的风范格局。不畏浮云遮望眼,出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解忧。

先生奠定的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直到现在影响这一代又一代人,提高了一代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或先生之于国家的贡献,我们用尽全力也无法企及,望其项背。所感所闻,但能切身的体会到那种信仰,于我们而言落实在生活中,若还没有“治国平天下之才”,那退而求其次做到“修身齐家”也不失为审时度势。

信仰和敬意

当看到影片中聂帅等各领导人元首对钱学森先生的敬意,那是对科学的尊重,那种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向往。不禁在心里产生出一种由衷的感动。对于经历多年战争活下来的人,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人来说难能可贵。在沙漠天险前,勾勒出的一道道数学公式,最后真实一幕成为现实,使这个在战争的蹂躏下长达百年之久的国家,重新焕发出汉唐泱泱大国的风采。很难想象以当时那个环境,先辈们为之所付出的,所坚持着的。才有了今日之繁荣,今日之强大,今日之中国。

若无信仰,若非信仰,或许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站在高速发展下今天富强的祖国,来表达这份感情和敬意。以史为镜,也许我们没有崇高远大的信仰,也许梦想很遥远。但在理想的世界立下小目标,秉承先辈之志愿,为之努力,为之坚持,为之奋斗,也是一种对梦出发起点的一种表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拿起手机就能看世界一角的时代。或许能让我们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不多,在这个高速前行的时代,再回过头来看看过去也难能可贵。

而在微信碎片式阅读的刺激下,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时候不多。而电影下历史充当的记忆芯片恰逢其时,让我可以一边看着电影,也可以腾出手来做点关于实践报告小笔记又亦或是冲杯茶,广告时间可看看微信。一切恰好,深刻而又覆盖。 谨以此向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表达崇高的敬意。

―― 后记

2022伟大的效率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圆梦中华》。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泱泱中华踽踽独行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注定了她的经历不平凡,注定了她的胸怀宽广博大。她孕育了壮美山河,孕育了传奇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巍峨峻拔的五岳雄山,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她们亲历了秦皇汉武的铁马金戈,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屈辱岁月的血雨腥风。

一九三一年,日寇来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忘不了,一九三七,南京失守,烧杀奸淫,生灵涂炭,罪恶滔天!忘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共赴国难,浴血沙场!十四年间,有多少丈夫,永远没有回到家乡,有多少孩儿永远没有回到母亲身旁。忘不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以上!十四年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打赢了这场战争。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此一战,让我们彻底觉醒了,落后就要挨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过建国后70年的奋发图强,我们在居安思危中一步步实现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70年来,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西部开发的激情,飞船升天的壮举,北京奥运的精彩绝伦,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7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一瞬。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富裕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过程。“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只有记住历史、珍惜当下,我们才能更有力量开创新的未来。

穿过历史的隧道,一位位鲜活的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黄继光和邱少云。历史不曾忘记,当代少年更不会忘记,他们是我成长的榜样、是我一生的敬仰,让我立志也要做一名自强不息的爱国少年!

何谓爱国?简简单单地喊喊口号,盲目的抵制外国货,这些就是爱国吗?恐怕不是吧!爱国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化悲愤为力量,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更有底气,我们的民族才会屹立于世界之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把这份责任践行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课堂上我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这是对自己负责;在家里我尊敬父母,主动少年强则国强,未来国之竞争,必在少年之争。分担家务,这是对家庭负责;班级里,我担当起学习委员职责,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学校里我倾其所能,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这些是对集体负责;未来我会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于事业、恪尽职守,这是对整个社会负责,对我们的国家负责!

同学们,历史与未来要靠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由我们传承。不论何时何地,祖国的命运都将紧紧与我们相连。少年强则国强,未来国之竞争,必在少年之争。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少年当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崇尚体育的人,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一个拼搏进取、无愧于时代的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中华少年,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圆辉煌中国梦!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