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1 06:30:30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论述时要注明出处,保持学术诚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心得体会,从中获取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思考。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对于教化人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论语,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思想观点,更能够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道德的价值观。论语提倡仁、义、礼、智等美德,教化人心,使之具备正面的品德和行为。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论语如何教化人心下面将从目标、方法、效果等三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论语的教化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品德素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这个概念,他们具有品德高尚的特点,追求道义之间的正义和正道。通过故事和对话的形式,论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例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通过反义倒装的方式,告诉我们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论语中还提出了“仁者爱人,爱人者仁”。这句话意味着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尽量帮助他人,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其次,论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法来教化人心。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言传身教。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许多言行,这些言行都是为了教育弟子及后世人学习。孔子在教育中注重培养人的内在品质,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进步。此外,孔子还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首先修身齐家,做到言行一致,然后再去治理国家,最终达到和平安定的社会。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让人们明白了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阅读论语,可以实现人心的教化。论语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普遍的道德原则,也有具体的行为规范。通过学习和理解论语,人们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例如,论语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意味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种内省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使人们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总之,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教化意义。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能够了解古代圣贤的思想,学习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进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论语的教化方法主要体现在言传身教上,通过圣贤们身体力行的示范,引导人们进行道德追求。最终,论语的教化效果是教育人们追求仁爱、正义,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行为。通过读论语,我深刻体会到论语的教化作用,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道德的标杆,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二
二: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四:避免资源的浪费,就是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已最有价值的方式。
五:做任何事,要注意,过犹不及,要光意把握住个“度”,这是人际关系最重要关注的。
六: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这就是人际关系分寸的一个“度”
八: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人际关系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九: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留一点以期待,从而产生美。
十:在什么位置做好本身,不要越过位置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别人操心是锦上添花,自已的工作则是雪中送炭。
十一:做人做事多思多想多看多做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什么是君子:先把自已修炼好,修好则影响别人,帮助别人(修已而安人)。
十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多做事,少说空话。
十六: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需先端正自心,正心需先诚实自已所发的意念,立念则需学知识,而学知识当研究一切事物的真理。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三
论语读后感《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四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论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和人生智慧。然而,如何读好论语并领会其中的深意,却是许多读者所面临的难题。下面将介绍如何读论语心得体会。
第二段:研读前的准备。
在开始研读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论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孔子的人生经历,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其次,要有一定的语文功底,理解文中的古汉语表达方式,从而掌握论语的精髓。最后,建议选择一些有权威性的翻译版本,如唐君毅等人的译注本,以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第三段:读论语的方法。
在阅读论语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细节,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其次,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从句子结构和语境中把握论语的意义。此外,可以采用反复阅读的方法,逐渐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层次意义。最后,在阅读中要有质疑、思考和探究的精神,以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思想。
在读论语时,我们会获得各种意义和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仁”的思想,即关注他人、热心助人,以及理解、容忍和关爱他人。此外,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到人生的可贵和珍惜,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要性。此外,论语中不乏言辞犀利、易于记忆的名言警句,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境。
第五段:总结。
研读论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人生智慧,成为我们日常所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然而,读论语需要有耐心、有恒心、有善于思考和探究的精神。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和体会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论语中的思想内涵。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五
《论语》是古代中国的一部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概念,强调了君子的修养和道德修身。这些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论语》中的君子精神,并分享其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君子是指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论语》中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善于学习的品质,不断进取,不断修身。在学习上,君子应该持之以恒,不断探索、追求真理。他们自我反省,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君子之心得在于对于真理不断的探索和修炼,让自己更加完善和高尚。
第三段:个人修养的启示。
君子的心得对于个人修养有着重大的启示。首先,君子修养强调“诚”这一价值观。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其次,孔子提倡温润的修养。君子不仅要修身立德,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智慧。这样才能在与人相处时显得和善、宽容和体谅。君子还具备见贤思齐的品质,心怀敬畏和崇拜之心,向优秀的人学习。因此,君子的心得要求我们在个人修养中注重诚信、温润、谦虚、尊重他人,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
第四段:社会发展的启示。
君子的心得不仅对于个人修养有启示,也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首先,孔子强调了君子的责任感。君子心怀天下,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他们以身作则,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社会改革。其次,君子的心得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君子在与人相处时,不断学习进步,提倡和谐、互助和包容的人际关系,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此外,君子的心得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君子关心普及教育,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品质与素养。他们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才选拔的重要保障。因此,君子的心得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起责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重视教育发展。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君子心得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君子心得要求我们注重真诚、谦虚、温和待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君子心得要求我们关注公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以及重视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论语》中的君子心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应该倡导和践行的理念。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论语》,汲取其中的智慧,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六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的总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传承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论语》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教材,也对后人的道德修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将探讨《论语》如何教化人心,并分享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第二段:论语的教化方式及影响。
《论语》教化人心主要通过表表里里的方式,即通过言传身教和言辞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来启迪读者的思想。学习《论语》可以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道德规范上的不足,从而引发对自己的思考,进而使人心发生转变。久而久之,人们会受到《论语》中智慧的感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德之路上。《论语》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教导,如“君子修身而不求其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这些言辞将人正面引导,使人心更加高尚。
第三段:论语中的劝勉与正能量。
《论语》中充满了劝勉与正能量,这些言论都可以激发出人们的积极性和勇气,促使人们尽己所能,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品质。譬如《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都可以教化人心,使人心怀善意和慈悲,善待他人。这些劝勉与正能量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段:论语影响的案例分析。
《论语》的教化作用在历史上有许多案例可以证明。例如杨继盛书法家,他长期病态纠结于社会挑剔与诱惑,通过学习《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等经典理念,使得他的灵魂受到洗礼,重拾自信与自律力量,最终成为一位言传身教的善良人们。
第五段:个人体会。
作为一名读者,我深受《论语》的教化影响。我从《论语》中领悟到人之为人,其本就是一个持续完善提升的过程。与《论语》一起学习,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温暖和力量,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论语》教化了我的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会继续借鉴其中的智慧和理念,不断追求个人的道德升华。
结尾: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论语》,人们可以获得道德教育,塑造高尚的品质和行为。《论语》中的教化方式和影响既可以通过表表里里的方式启迪人们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劝勉和正能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勇气。与此同时,通过《论语》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个人体会同样证明了《论语》的教化作用的重要性。因此,《论语》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影响着人们心灵的指南针,对于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七
(1)天子要垂拱天下,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
这一篇由为政开始。主要谈论如出世立身,施展自己的社会职能。政指的是政治,也就是政府治理,君主是天之子。政府也就成了天下万邦的中心,万民百姓仰慕肃敬。如果天子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环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则能垂拱而治天下。
(2)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经历和过程。提出了道德礼教治国的可行性。(解释孔子的经历)他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礼仪道德。
自然而然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
(3)孔子对颜回的认识。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整日与孔子相对言语,却从不提出问题,没有积极的反应,好像大义,什么都懂,好像愚钝但并不愚蠢,这种境界就如老子说的大智若愚,由此引发开去,只要你观察所走的路,再看到他所安心立命的事业,什么东西都隐瞒不了的。
(4)对温故而知新的解释。
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并列句,是说温习探索过去的史实,并且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光知道过去是不成的,因为时代在变化,还要知道新的,既知过去,又知现在,便可以给人做师表了。(师表:给人学习的表率)。
(5)孔子说真正的君子不是一个器物。
凡是器物,都是只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一用,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
针对子贡的实际,孔子提出君子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思同步。
孔子针对子贡的实际,提出真正的君子是先把自已的想法干出来,然后再说出去,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两种,一言一行,有的人言多行少,有的人行多言少,或者只言不行,或都只行不言,任何一种,都不是言行平衡的,既然言行都不可少,那么真正的君子就是言行等同,先行后言,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言行一致,学思同步。言行一致,便能表里发中。学思同步,就能身心平衡,学即是实践,思即是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升华出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论相统一,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成就君子之德。
(6)孔子教子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
子路正直憨厚,而且勇敢,所以常跟随着孔子,也常常受到教育,这次明确教诲子路的,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和就说知道,不知疲乏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可见达到智慧的途经很简单,就是一个诚实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百姓与长官的分别,长官少而重,百姓众而轻,官不是不可以去做,而是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好的问题。
(7)孔子提出怎样去做官,怎样去做好。
孔子的看法很简单,一条是多听少说,就是说也要谨慎,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后悔了,不懂的东西,或都说是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最好是少说或者不说。另外一条就是多看,多去观察,凡是危险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就是不危险的事情做起来也要谨慎,看得多了,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观察细了,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关节,做起来就不怕什么危险了,如果再加上行动谨慎,就不至于成错事。后悔不迭,当了官可以,但当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那一些奉禄。
(8)怎样得到百姓的服从和爱护。
要得到百姓的爱护,就首先得爱护倔们。所以,孔子说,你对百姓庄重严肃,那么百姓就会敬重你,你对他们表现出了孝顺父母,慈爱子弟,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君子,才会忠诚于你,你选拔录用贤良的人去教导那些愚昧不好的人,百姓就会努力奋斗了。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代经典著作——《论语》,他们希望通过阅读这部经典,获得更为深刻的生活智慧。然而,《论语》作为一部经典,文章内容深奥繁复,读者们有时会感到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读懂《论语》呢?在本文中,我将从五个方面提供一些有关“如何读论语心得体会”的建议和个人感悟。
一、准确理解语言含义。
首先,读《论语》的第一要素是准确理解语言含义。《论语》的语言并不是现代汉语,所以需要感受到文化背景与古汉字的含义。一些词汇的意义可能与现代语境不符,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论语中诸如“礼乐,仁义,君臣”等词汇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要在阅读论语时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理解作者的语言意图,从而更好地读懂文章。
二、详细分析每一章。
其次,要仔细分析每一章。《论语》每章篇幅较短,但每一章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在阅读时,需要细致地分析每一章,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除了简单地理解文字的意思外,尝试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的用词等背后隐藏的含义。例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孔子要这样说?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论语的理解。
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融合。
读论语的另一个要素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相对独特的生活境遇,因此在阅读论语时,有必要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连接,理解文章内涵。例如,在论语中,“过敏”描述了孔子如何应对一个狡猾的人,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四、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化背景。
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论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当我们了解孔子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论语。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孔子讨论的问题。例如,在论语中,“及时行乐”需要我们理解当时“有度”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共存,意识形态和生活。
最后,读《论语》的过程是一个,囊括意识形态和生活的相互关系。通过读取《论语》,我们能够增强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入了解生活智慧。在阅读论语时,尝试考虑如何融合《论语》中的思想和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将《论语》的题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总的来说,《论语》是一部深奥繁复的经典,但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论语》中的生活智慧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境遇,并扩大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在阅读时,我们需要准确理解文章中的语言含义,详细解析每一章,将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融合在一起,扩大知识面并了解文化背景,并共存,意识形态和生活的相互关系。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九
(1)讲孔子主张仁德政治,实行政德管理,百姓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就能垂拱而治天下。
(2)讲孔子认为诗经三百来篇,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起来,就是思想没有邪念。(就是诗经是可读可学的。)。
(3)讲孔子认为统治者靠政令和刑罚来统治,人民将会集中精力去避免政令与法律的处罚,而将变得没有道德和厚颜无耻,如果用仁德来加以引志,那么人民就会懂得羞耻,而使自己的人格符合道德原则,使自的行为完合符合正义的规范。
(4)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历程。
三十而立,孔子说他十五岁的时候便立志建立自己的学说,到了三十岁就建立了,就是道德礼仪。
四十不惑,经过十年对学说的传播教化,已不疑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再经过十年,就知天命之始终。
六十而顺耳,再经过十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就是顺耳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再经过十年,能够从心所欲,无非法,即不违背规矩。
(5)孔子对孝涵义的回答,回答孟孙,就是违背,回答樊迟说不违背就是:父母活着,按照礼仪孝敬父母,死后,按照礼仪安葬父母,祭祀父母。
(6)讲孔子回答孟武伯请教孝道,对父母,只担心他们的疾病。(共也方面不要管得太多)。
(7)讲孔子回答子游请教孝道,现在奉行孝道的人,只是能够奉养,如只讲奉养,就同犬马畜生没有区别了。
(9)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好像愚钝,其实并不是愚蠢。
(10)讲孔子认为,审视他们的所作所为,观注他们的所从所来,考察他的所安所居,人那里能隐藏呢。
(11)讲孔子认为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领会新的知识,也就可以作为师长了。(温故知新是一个很的句子)。
(12)孔子认为贤人君子不是一个器物。凡是器物都是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一用,而是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
(13)讲孔子回答子贡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的话,成就以后,再去讲说。为什么孔子这么回答,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言一行两种,真正的君子应是言行一致。
(14)孔子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道义团结人,而不互相勾结人。
(15)孔子讲学与思的关系,他说,学习但却不去思考就会迷惘。(不思就不知其义)思考但去不去学习,就会疲殆。(不学没有内容。)。
(16)讲孔子反对异端邪说。因为人们都来攻击异端邪说对他人思想行为所造成的有害影响也就可以结束了。
(17)孔子讲诚实得知慧。孔对子路的教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慧就在这里。可见达到智慧的途径很简单,就是一个诚实。
(18)孔子教子张学习怎样去求得禄位,多听道理,保留疑问,谨慎谈论其他的话,就会减少过错,多看情况不干险事,谨慎去做其他的事,就会减少后悔,说话很少过错,做事很少后悔,禄位就在这里。
(19)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怎样去做,百姓才会信服?孔子答,要举用正直置于邪曲之上,反之百姓就会不服。
(20)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要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恭敬忠诚而又上进?孔子答,能庄重地对待他们,就会恭敬,教敬慈善,就会忠诚,表彰先进然后教会能力差的,就会上进。
(21)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从政做官?孔子答:尚书说过,孝敬,只有孝敬才能友爱兄长小弟,施行在家政之中,这也是治理政事,何必一定要去从政做官。
(22)孔子讲信用,他说一个人没有信用他是怎样的?这正如大车小车没有具有行走所必要的工具怎么能正常运行一样。
(23)子张请教孔子,十个世代可以知道吗?孔子答,即使百个世代,也可以知道。(要懂历史)。
(24)孔子认为,不是自己的祖先去祭祀,是谄媚,见到大义而不去做,是没有勇气。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
作为经典的儒家经典之一,《论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文化节作为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展示《论语》中的精髓,让人们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君子文化节中学习、实践和体会《论语》的原则和道德观念,不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德,更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社会整体的素质。
第二段:尊师重道。
《论语》告诉我们要尊重师长,尊师重道是古代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君子文化节中引入了许多活动,以强调师徒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学习和互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践这一观念。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尊重老师和学长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和指导,更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第三段:和谐共处。
《论语》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和谐共处。在君子文化节中,组织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帮助人们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通过参与协作、互帮互助的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原则和精神。这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提高社会整体的和谐度。
第四段:道德修养。
《论语》中反复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通过参与君子文化节中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体会这些道德原则。例如,在义工活动中,人们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人,实践了仁爱之心;在品德演讲比赛中,人们通过言传身教,展示了自己的道德观念。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更能够培养社会公民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第五段:传承发展。
君子文化节是一个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活动和展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论语》中的智慧。通过学习和体验《论语》中的道德和原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君子文化节也鼓励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通过将《论语》中的道德原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君子文化节作为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展示《论语》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让人们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参与君子文化节中的各种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论语》中的道德原则,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同时,君子文化节也鼓励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我们应该珍视并学习《论语》中的智慧,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成为一个道德修养良好的君子。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一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二
听说《论语》是一本语录,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因为不太喜欢古文,从没认真学习过。当学校发给我这本书,我曾经压力很大,自己的事都做不完,还看这些没用的玩意浪费时间,心里在想学校也不怕花钱,在开教研活动前李艳艳老师还依依不舍的拿着《论语》在看,并说这本书很好看,之后有时间我就看一看,通过学习,我才开始走进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本以为这样一本解读典籍的书应该是以一种说教的语气,用很多晦涩难懂的字句来向我们阐述大道理。我开始甚至怀疑我能不能看懂这本书,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常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他自己的解说也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用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立觉茅塞顿开,通篇读后,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于丹在《论语》心得开篇就提到:无言也是一种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我把它理解为言传身教,而且要重于身教。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如果言传有余,而身教不足,那么它的说服力是非常苍白的,倒不如身体力行更能让人信服。小学是对孩子教育的启蒙时期,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谈举止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在世风日渐浮躁的今天,无言教育更是彰显出它的难能可贵,无言就是要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甘于寂寞;无言就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相信言传身教必能结出累累硕果,愿无言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蔚然成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在《论语通译》中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寻求答案而又寻求不到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心中有了答案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几个方面作出反应,我就不再教他了。”
《论语》在很多篇章都论述了有关于教与学,但我对孔子的这两段话记忆犹新,可能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上课内容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吸收进去,并且学生对我们所教的知识能举一反三。但是我们又不能回避看到有些学生眼睛看着黑板,人却不知已神游何处。学习的时候他们看的不是课本而是参考书,考试前把里面的整理、题目当成救命丹,公式怕记不下来把所有公式列到一张纸上,临考前再强迫记忆。平时考试时可能结果不错,不过真要他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孔子一句“不复也”道出心中无限“悲凉”,但现实中我们的老师能那么轻易放弃吗?不能。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教给他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三
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论语》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君子文化节是一个集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盛会,旨在弘扬君子精神,提倡公德礼义。在君子文化节参加了一场以《论语》为主题的心得交流活动,深感这些古代智慧对于现代人的指引和启迪。
第二段:君子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详细论述君子文化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君子文化强调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征。君子以德为先,尊崇礼法,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忽视了内心的修养,社会风气也逐渐变得功利和浮躁。君子文化节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传递君子精神,唤起人们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
第三段:《论语》所传递的智慧(阐述《论语》对于现代人生的价值)。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载了他们言谈间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作为中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之一,它对于当代人的启迪与引导不可忽视。《论语》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提倡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指引。而《论语》中的一些侠义精神、孝道伦理等也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第四段:心得体会与感悟(分享在君子文化节中的亲身体验与感受)。
在君子文化节参加了以《论语》为主题的心得交流会,与志同道合者分享了对于《论语》的理解与心得。我们共同探讨了孔子的教诲对于现代人生的启示,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君子之道。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我深感君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其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同时,我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提醒自己要时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践行君子之道。
第五段:展望与期许(总结文章,表达对君子文化的展望)。
君子文化节论语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君子文化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君子文化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努力推崇和弘扬君子文化,让其成为现代社会风气的主流,引领人们向善、追求卓越。期望君子文化节能够继续举办并积极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君子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四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画外音:
“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哦,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于丹: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
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
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过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
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话外音:
于丹: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
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
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
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我难道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画外音: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呢?于丹教授认为光做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还要有第二个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
于丹:
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顾及眼前的生活。
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我们想一想,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立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两个流派,它其实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经过唐宋,我们能看到诸多名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到胸怀天下,这点其实你想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一片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让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说范仲淹,范仲淹说一个人他即使是处江湖之远的时候,他不可能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这样一些情怀都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实一个人有如此的一个志向,有如此一种宏阔的眼界,这在《论语》中是一直得到鼓励的。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
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路过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
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恒心与定力,这就让我们接近了君子的标准。
其实每一个人,当他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图伟业,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很快这个幻影会象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恒心的那个光环没有足以支撑我们做下去。所以做一个君子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无恒产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那么离君子已经不远了,这是第二个标准。
孔子还有第三个标准。
画外音:
于丹:
一个真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
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什么是党,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做党同而伐异,就是结党营私,君子从来不结党营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什么标准呢,和而不同,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我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
孔子有一个表述,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什么概念呢?周就是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个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象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但是他不张扬自己,他让所有的人都受到照应;但是小人是什么,是比,我们看比这个像形字是两个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小人聚小圈子,他不会照顾大家的情绪。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呢,他就会来了以后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他会觉得说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顾他人的感受。所以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比啊,会出现结党营私啊,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屑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
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溶注。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君子从来都是好处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经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
一个君子他容易处事,但是你难以取悦他。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这中间他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说轻易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说之不与道,不说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给他一点贿赂,你给他一点个人私利,他是不会高兴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这个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把你量身订做安排在一个位子上。我们知道每个人能力都术有专攻,一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有他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从不勉强别人,而是审时度势,根据这个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个功能,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不刁难你。这种人就是很容易处事,但是你很难取悦他的人,这就叫君子。
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论语的这种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换一个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么叫小人了。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别容易高兴,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难处事的人。我们想想,就“难事而易说”这五个字勾勒出来的多生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吧。比如说你给他施一个小恩小惠,你帮他一个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请他喝一顿酒,或者说请他去桑拿,去按摩,这个人很快他就高兴了,一个真正这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就能够好合作吗,这个人是不容易共事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取悦他的这种方式是不合乎道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说之虽不以道,说也。”你取悦他的虽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兴。那么你取得了一时的欢心,你以为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的一路给你开绿灯吗,等到真用人的时候,“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备是完备的备,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责备,你这个时候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接上了关系,终于有一天他来为你办事了,你觉得他会为你铺开一条坦途了吧?这个时候他该求全责备了,他开始觉得你这儿不够格了,那儿不达标了,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你还可以更好一点吗,当提出所有这些要求的时候,会被对方觉得很尴尬,很为难,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画外音:
于丹: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话先说出来。是你想说什么吗,先去做,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淡淡地再说出来,我无非是想做一件什么事,现在就做完了。对孔子来讲,那些夸夸其谈,能够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巧言令色鲜以仁”。一个人说得如此光鲜,那么他内心真正仁义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什么人是仁义的,什么人是君子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内心是坚定的,刚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言谈,这就是所谓的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一个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
大家知道,在西方,在《圣经》里面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其实说出去的这些话有的时候就像覆水难收,你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一个真君子宁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这就是孔子的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留在今天是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话是君子之耻。
所以做一个君子,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好处事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他们是变通的,他是与时俱进的,是在这个社会整个的大变革里面随时调整。由于他不断进步而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地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个容器。其实,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也就是说,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境界是理想主义。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
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的动物,也就是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体相同,但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解释各有不同。我曾经看到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学家他写的一本书,在这里面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儿汗流浃背地在那儿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说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呢;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看了看跟他说,我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他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其实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把他称为悲观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生活给你的一份苦役,对吧,我们总要付出吗,你当然可以看到当下的辛苦他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我把他成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你知道砌一堵墙,他是一个局部的成品,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个职务和职称,你知道你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所以呢你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你没有更高的追求。这个境界是什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个层次,我把他成为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
其实,“君子不器”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我们融注前面几个层次的君子要求之后,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作的当下的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命,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我自己在整个这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这个教堂,而也因为有一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谓日三省乎己之说,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么呢,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忠于职守,做到了他的岗位了;第二一个是与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为一个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间的相处,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诚的,守然诺的;曾子的第三个标准很可爱,叫做传不习乎。你所学的这些个知识,你又温习了吗。这是一个学习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进步了一层,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心灵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这其实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种标准。
由此可见,“君子”这在《论语》中是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那么在这个字眼的背后,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他不存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他其实就存在当下,我们眼前的选择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画外结束语: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五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纂整理的一部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这部经典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阅,其中所包含的君子心得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启迪和指引。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于君子心得有更为深刻的领悟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于君子心得的体会。
首先,君子应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论语·子罕》中有句经典的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告诉我们,年轻时要远离低俗的色情之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行;中年时要谨慎行事,保持心智的稳定和修身齐家之道;老年时要珍惜岁月,提升智慧和对于生活的体悟。修身是君子之本,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克己奉公,君子才能成为道德的楷模和社会的榜样。
其次,君子应注重齐家治国,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秩序。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告诉我们,子女要尊敬父母,孝顺家长,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注重自己个人的家庭责任,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在治国方面,君子要追求真理,勇于改革,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以身作则,君子才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走上正确的道路,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第三,君子应推崇仁爱和礼节,培养社交和人际关系的良好风气。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告诉我们,君子要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将之展现在日常的言行之中。君子要懂得感恩和奉献,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礼仪规范,反对傲慢和粗鲁行为。通过培养仁爱和礼节,君子才能与人为善,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第四,君子应追求学术和艺术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君子应不断学习和钻研,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储备。同时,君子也应注重艺术修养,追求审美的完美和文化的升华,通过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并通过美感的交流和分享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和审美能力。
最后,君子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公民道德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立于礼,以丧其贞。”这告诉我们,君子要坚持公正和正义,关注社会的大众利益,不被个人私利所拖累。君子要遵循公民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为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君子也要保持忠诚和担当,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崛起努力奋斗。
在读完论语后,我对于君子心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的基本要求,君子应始终秉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规范,为家庭、社会和国家谋求全面发展和和谐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成为德高望重的君子。
论语君子的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被视为道德伦理的指南,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正确地读论语或许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二段: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在阅读论语时,首先应该明确阅读的版本。由于论语流传已久,版本繁多,不同版本之间略有不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认知习惯和阅读水平的版本至关重要。常用的版本有推荐版、周有光版、楼钥文版等多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进行选择。
第三段:了解儒家文化背景。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章之一。因此,在阅读论语之前,了解一些儒家文化背景概念或许会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比如,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准则,而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也体现了儒家对于和谐、宽容、尊重的追求。
第四段:重视各章节之间的关联。
论语共包含二十篇,每篇通过一定的章节间关联展开了论述。读者在阅读时应该关注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整理出思想的逻辑结构。同时,以自己的经验和生活为切入点,尝试将章节中的思想内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理解,会使读者获得更深刻更实用的体验。
第五段:掌握个人笔记和体会。
对于严谨的经典,只依赖自己的口头理解并不充分。因此,可以在阅读论语过程中在旁边记笔记,将自己的思考、理解、认知全部记录下来。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对论语进行再深化整理,才能更正确认识其中的精髓和内涵。同时,还应该意识到读论语的过程是一场持久的思考和体验之旅,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刻刻地运用经典中所体现的智慧。只要勤奋、耐心地去探索,我们一定会从论语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综上所述,阅读论语需要不断地追求,需要耐心、刻苦、勤奋和不断地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历史、文化、智慧和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银行对公账户风险心得体会怎么写(精选11篇)
- 劳动实践课做饭心得体会及收获 劳动实践课做饭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9篇)
- 2023年教师党员春季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模板19篇)
- 安徽疫情法治案例心得体会精选 安徽疫情感人故事(八篇)
- 最新投资理财防骗局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9篇)
- 小程序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10篇)
- 教师从教生涯心得体会及感悟 教师从教以来的收获和感悟(二篇)
- 最新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民警简短(汇总19篇)
- 最新世界艰难复苏经济心得体会总结(优秀12篇)
- 家长陪孩子跳绳心得体会(模板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最新给外卖好评的句子(通用9篇)
34下载数 913阅读数
-
人员配置的报告范文如何写(汇总19篇)
14下载数 640阅读数
-
2023年财务人员自我评价简短(优秀14篇)
28下载数 875阅读数
-
员工对领导评语(大全10篇)
49下载数 691阅读数
-
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部署会议记录(通用13篇)
45下载数 480阅读数
-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电子书(通用8篇)
30下载数 296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