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5:23:56 页码:14
2023年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实用11篇)
2023-11-20 15:23:56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一些合适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节目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没从深思中出了,因为今年的节目带给我震撼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钟南山讲述担当的精神,还是张定宇的中国人民需要团结精神等,在他们身上我都能深深感受到他们那一份无私奉献,爱国之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这一份精神将会是我今后学习的动力,愿有生之年希望也能够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9月1号开学季,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能深受广大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这一天是我早早的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而今年的主题是关于‘_’在节目中我看到了很多在疫情当中做出卓越的贡献的人,他们每一次讲话都铿锵有力,句句都会体现出仁者医心,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描述着英雄人物事迹都能让我牢记心中,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时代先进的先锋,人民英雄的楷模深深的感动着我。

新一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已经播出,我们一定要如《开学第一课》主题一样,了解防疫知识,并弘扬抗疫精神。_,愿同学们要在新学年的校园生活中,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我文化修养,等我们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祖国的社会发展可以更加美好。

每每想到七月,总有一番独特的风景。江南,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南湖上的一叶小船,承载了一份特殊的使命。然而就在这烟雨江南,水波轻漾的南湖,12双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它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鲜红的旗帜上一把镰刀和铁锤似的图案——便是党的旗帜。它凝聚了多少人的鲜血与汗水,多少中国人民铿锵的誓言。

回眸党的历程,它是艰辛的,是坎坷不平的。同样是时光的道路,那段光阴却是洒满了鲜血。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铁索桥锁链支支吾吾的声响,言说着往日的艰辛;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狰狞的面孔,寒光闪闪的刀,他坚毅地喊出:“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还有监狱中的叶挺,尽管敌人百般诱惑,他却轻蔑地说:“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中爬出!”

多少像他们一样的华夏儿女,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抛却头颅,洒尽鲜血,奏响了一曲曲英雄凯歌!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那些峥嵘的记忆,怎么会忘怀,恍若已经深深的铭刻在脑海中,永不褪去。

有人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8年的浴血奋战,1949年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横空出世,东方的雄鸡,开始惊天震地。而今天,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到2007年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2008年的奥运会,到2009十月一日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从2010年亚运会在中国举行,到2011年的天空一号发射成功……华夏儿女的成绩赫然可见。

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党的诞生,那么也就不会出现,甚至说,中国这颗明珠,还被层层烟雾所覆盖。

所以,请记住党的历程,将党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在不久的将来,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带领全国人民发愤图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应对碳达峰引起的能源结构调整,始终坚持“保供不缺煤、对标不退步、煤场不亏煤”原则,争取进口煤配额,提升储煤能力,确保入厂标煤单价区域最低,确保全年业绩考核a级,为分公司火电板块全力减亏多做贡献,为推动分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七一”将至,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远跟党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任何一道发展的考题都不能轻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民族复兴正在积蓄并激发着精神伟力。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礼,我们就能更好牢记初心使命,奋进复兴征程。正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要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只要我们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

今天,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发展时期,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方此之时,我们更需以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以使命鼓舞奋发的斗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

今天,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优异,没有,只能用“更加”来书写。也惟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向党、向历史、向人民交出完美答卷。

年的开学第一课都大有不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同却又深刻的印象。今天是9月1日,晚上8点,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准时地坐在了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节目组请来了爬上珠穆朗玛峰的夏伯渝老爷爷、“中华神盾”护航海军爸爸严冬叔叔,给我们制造了“嫦娥四号”的科学家等等,他们给我们讲述了飘扬在五星红旗之中的爱国人物和故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嫦娥人”进行了上百次的试验,终于让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闪耀。让我自豪的是,这也是迄今唯一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最后,总设计师孙泽州伯伯对我们说:“我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陆月球、登陆火星,我也希望登陆火星的第一个宇航员,出现在在座的各位之中,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同学们,加油!”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获益良多,作为当代的小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五星红旗飘的更高更远。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学校举办了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活动,班主任让全班同学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这次《开学第一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前还觉得这只是一个单纯的节目,不过我现在才认识到这节课是有多么重要了。

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里,大家在家里度过了漫长的暑假,学习根本不在状态,如何让我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开学第一课就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没有人开小差,大家都聚精会神的观看这次节目,而我也沉迷于其中。

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节目就结束了,但我还没能从深思中醒来。平时我们认为学习课本知识很无聊,但通过这期节目,我深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用功读书,争做高尚情操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腥风血雨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的思想奋斗,无数的血与火的洗礼,最终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

 一百年前,陈独秀先生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从此一群爱国爱民,思想独立的革命家不断寻找救亡图存适合我国发展,救国救民的道路。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唤醒国民的思想和觉悟。最终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首的一批有志青年汇集了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代表最年长的不超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而平均年龄只有28岁,所以这也是一群年轻人的会议,此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群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正如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正是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就总是集合了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在革命年代献出生命的两千多万的烈士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无数的年轻人为伟大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正是由于无数优秀青年在暗夜中孜孜求学、探索中的前赴后继,前行中的不离不弃,才让我们的党走过了这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却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拥有青春的激情与魅力,让一个只有50多名的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执政党。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党担负着千秋大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之奋斗。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党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沐浴长大,亲眼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盛。100年来,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广大青年都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红心向党,志高存远,脚踏实地,与祖国共命运,时代步伐共进,与人民齐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党旗增光,让党的事业继续发光发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党的事业生生不息、滚滚向前。应该让我们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起中国大任,当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我们更要顺应新时代,听从新召唤,履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在我们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牢记党的教导,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乘看新时代的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铸青春政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雨砥砺,100年沧海桑田,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她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伟大的变革,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唯有初心不改,才能永葆活力。

党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我们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一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党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些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100年来,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有了明显的进步,经济也愈来愈好,文化开始提高,社会更加和谐。1997年7月1日,紫荆花婀娜的舒展开她美丽的身姿,离开了祖国100年的香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莲花绽放,被葡萄牙掠去的澳门也回归了。在2020年的大阅兵上,战斗机,导弹,战舰应有尽有,让其他国家看到了我们的进步。现在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学习知识。这几年来,祖国也遇到了不少天灾,地震,泥石流,旱灾,雪灾,水灾……在这些危难的时刻,全国人民都想患难的人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缓解灾难。

中国共产党,一个为了中国,为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不惜一切代价的领导者。100年来,是它让祖国从以前腐败到先在的繁荣;是他让人们永远告别艰苦日子,迎来新生活;是它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一条前途无量的路。

历史赋予重任,时代催人奋进。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牢记肩头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勇立发展潮头,勇挑发展重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1921年,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在祖国母亲的教导下天天向上,在祖国母亲的激励下勇往直前!

七月,蓝天如洗,鸽哨嘹亮;七月,江山如画,鲜花怒放;七月,彩旗飘扬,笑语欢唱。在这美好的七月,我们伟大的党也迎来了她100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100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一百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一百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雨涤青松,春华秋实,团徽闪耀夺目的光芒,赤诚书写未来的诗篇。青春为使命燃烧,热血为海西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充满激情的海西是短暂青春最壮美的舞台,青春的岁月里唱响与海西共奋进的颂歌!

在海西建设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肩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海西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成就事业。实践是锻炼青年能力、提高青年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展示青年才华、实现青年抱负的热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化作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现在,我们还不能立即投身到建设海西的行列中,我们只能要作好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的准备,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积极地接触社会,经历风雨、拓展视野,在不断完善自我、投身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根植海西沃土,汲取精神养分,我们的生命之树必将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时代的呼唤就是我们的志向,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在服务海西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道路上,我们沉淀着继往开来的财富,燃烧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伟业铸就,前程辉煌,用青春拥抱伟大的时代,用汗水铸就美好的未来,用智慧激扬师大风采,让我们共同唱响投身海西建设的时代壮歌,谱写无悔的青春篇章!让爱点燃希望、让情滋润心灵——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作出贡献,自觉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7月1日,在举国上下一片欢呼声中,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它的百年华诞。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催人奋进。

在讲话中,书记用“五个庄严宣告”,回顾了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率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百年的艰辛历程,同时向世界豪迈宣示,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无比光明的前景。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9个必须”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如何奋发向前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但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筚路蓝缕奠基业、创造辉煌谋未来。我们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际工作中,弘扬革命先驱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守初心、担使命、不怕牺牲的建党精神,同一切违法犯罪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党建统领,按照党建一转变七加强要求,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从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具备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推动派出所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教育整顿,切实抓好派出所党风廉政教育,深化党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意思,确保党员先进性、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工作中我们要切实抓好“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从群众需要的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改起,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要着力保民安。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大力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并抓好宣传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让辖区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2、要着力纾民怨。推进“六大顽瘴痼疾”标本兼治,强化执法监督,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努力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高手到公平正义。

3、要着力解民忧。推进辖区设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4、要着力增民利。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让派出所倾心为民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节目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没从深思中出了,因为今年的节目带给我震撼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钟南山讲述担当的精神,还是张定宇的中国人民需要团结精神等,在他们身上我都能深深感受到他们那一份无私奉献,爱国之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这一份精神将会是我今后学习的动力,愿有生之年希望也能够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9月1号开学季,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能深受广大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这一天是我早早的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而今年的主题是关于‘_’在节目中我看到了很多在疫情当中做出卓越的贡献的人,他们每一次讲话都铿锵有力,句句都会体现出仁者医心,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描述着英雄人物事迹都能让我牢记心中,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时代先进的先锋,人民英雄的楷模深深的感动着我。

新一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已经播出,我们一定要如《开学第一课》主题一样,了解防疫知识,并弘扬抗疫精神。_,愿同学们要在新学年的校园生活中,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我文化修养,等我们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祖国的社会发展可以更加美好。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机关全体干部全程认真观看了直播,作为一名党员观看后我十分激动,现就观看后有一下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有两句话。一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能做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伟大目标奋斗,能实现向更高的目标奋斗,体现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向世界展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二是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民从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究其真正原因是中国人已经强起来,人民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在世界范围已然成为世界军事强国,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自信自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才成就了中华民族今天的壮志雄心。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5,4,3,2,1,点火……”2021年6月17日9点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点火、对接、着陆……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承担飞行任务,将在太空中度过三个月时间。此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最长记录是33天。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的目标,正是在约距离地球39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天和”核心舱是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号”的核心舱体,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升空。“天舟二号”则是在一个月后发射的无人货运飞船,用于向核心舱提供补给。神舟十二号入轨后,将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航天员们也将由此进入核心舱驻留。。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小编为您整理了《天和号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党员干部当涵养“两股劲”。

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中涵养一股韧劲。航天员训练时需要承受8个g的抗压,经受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大地测量队员足迹踏遍天涯海角、高山荒漠,纵使面对“生命禁区”也眉头不皱一下。天大地大,使命和任务最大,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下的苦,就没有打不下的山头。党员干部也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涵养特别敢战斗、能战斗、会战斗的精神,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一脚泥水、一把汗水的“吃苦”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战斗中,精准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做出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措施、办法。关键时刻敢于“扬眉剑出鞘”,朝着“硬骨头”举起铁榔头。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誓要攻下“娄山关”、拿下“腊子口”的韧劲,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进。

从“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涵养一股拼劲。作为国之重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救世主”,没有外人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全面帮助可供使用,靠的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拼劲。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也正因此,我们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但任何困难吓不倒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的不屈意志和如磐决心。航天人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背后都是一颗对党绝对忠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别离,每一次开启星辰大海的探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点滴进步。当前,在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可能需要10年、20年,乃至几代人持续压茬推进、不懈拼搏。党员干部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实干之中,拼出一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光明大道。

“神舟十二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4亿颗紧张的心。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伟大的航天员,更是我的榜样!

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在这一刻发射成功,这经过了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成果来证明。神舟一次次圆满飞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创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祝祖国: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中国“星”亮晶晶,中国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中国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

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飞向太空,把3名航天员送往中国空间站。浩瀚宇宙,我们来了!在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在空间站建造任务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神舟队伍再次以坚定的胜利掀起了全国人民欢呼的浪潮,而这举世瞩目的新胜利,是由神舟人历经近三十年奋勇拼搏,砥砺前行,一步一步负重登高得来的。

1992年9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获批。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试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一名航天员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上天,在轨完成了多项操作,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先后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突破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了天宫一号;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组合体驻留任务,考核了中期驻留支持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时至今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成功发射,奠定了空间站建造任务载人飞船天地往返的良好开端,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事业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伟大梦想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载人航天事业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艰苦奋斗,无畏奉献的队伍,才能够连战连捷,逐步实现技术的突破和积淀,最终实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如今,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三步走”战略即将迎来收官。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大贡献。

在人类梦想的疆土,中国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所有身在外地的同学,向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无限祝福!向20年聚会筹委会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今天,当我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念着一个个久违了的名字,刹那间,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高中时代,那时,我们满怀少年时代的梦想和对青春岁月的憧憬。共同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斗转星移,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走过了时间的春夏秋冬,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这二十年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母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班同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人飞黄腾达了,有的人还在默默耕耘,有的人荣华富贵了,有的人依然清静淡泊。今日相聚,我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想当年,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曾经使我们热血沸腾,也为我们约定了一个二十年的守候,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了,我为有这么多同学来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感到骄傲。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茫茫人海,我们能相识并且同窗三载,这是多么大的缘分哪!

三年同窗苦,一世手足情!既然缘分让我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了拉哈一中,那么我非常希望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能够经常联络,加强交流,有快乐我们共同分享,有困难我们共同分担。我相信:借着我们这次毕业二十年聚会的契机,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一定会天长地久!

忆往昔思绪万千,看未来心潮澎湃。今天的我们都已到了不惑之年。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同学们一定不会辜负拉哈一中对我们的培养,不会辜负老师对我们的嘱托,更不会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愿同学们再接再厉,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将自己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绚丽、更加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事业更辉煌,家庭更幸福,精神更愉快,身体更健康!祝福大家: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二十二条心得体会及感悟二十二感想》,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纪念章的颁发意义重大,小小的一枚纪念章,捧在手里却千钧重,是党员干部前行的力量。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代表的是党和国家对党员的认可和信任,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所有党员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通过这次纪念章的颁发,使老党员们获得荣誉、受到尊重,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无怨无悔地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向党靠拢,发挥年轻人的干劲,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获得者,这些老党员们,是一群忠贞不渝的人,是一群让人敬佩的人。这些老党员,饱经风霜,初心不变,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为他们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一次庄严的表彰,更是对所有党员的一次精神洗礼。在党50年,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共产党员这一光荣身份的高度认同,他们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最珍贵的50年奉献给党。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颁发,是激励党员干部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一生的履行着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职责,为广大共产党员作出了表率。这样的老党员还有很多,都需要年轻党员干部学习,他们的精神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纪念章的颁发,激励着党员干部先行,无私奉献,矢志奋斗,创造出新的成就。

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断奋斗铸就的。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每一名党员,不论党龄长短,不论职务高低,都应该永远牢记入党时许下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党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燃烧光热,将忠诚融入血液,以生命践行初心,释放无尽力量。在奋斗的征程中,他们永远“在状态”,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标杆。在党50年并不是终点,老党员的奋斗“永远在路上”,他们有强韧的意志、赤诚的忠心、深厚的情怀,青春永驻、光荣永存。

不懈斗争永远在路上,发扬斗争精神,磨砺坚韧意志。岁月的洗练和人生的历练让老党员锻造出有如大山般厚实的脊梁和钢铁般强韧的意志,永葆向险而进、攻坚克难的精神劲头。拼尽全力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西迁人”到开荒种麦、自力更生的老航天人,老党员在顽强不屈的斗争中让遐思迩想的愿景成为了现实。生命不息,斗争不止。面对关山隘口和狭路索道,老党员“闯”的身影一直都在。在脱贫攻坚事业中事不畏难、行则必至的坚韧,让党的好政策落地生根,开出花、结出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逆行而上、挺身在前的冲锋,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张起了“防护网”;在乡村振兴中巧解难题、打破困境的勇毅,推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领人民群众在奋斗中走向幸福美好新生活,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集聚全力、开创伟业。

以身报国永远在路上,坚守爱国情怀,践行赤诚忠心。“天下大德,莫大乎忠。”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党员蹚过不可胜数的激流险滩,创下赫赫显目的伟大业绩,为国家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如今,面对新时代的“长征路”,他们心中装着的依然是党的事业,赤子之心依旧火热滚烫,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用实实在在的奋斗承载使命,写就热血奋斗诗行,唱响“爱我中华”主旋律。奔跑在奋斗路上,他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奋斗,俯下身子铺路架桥,扎根山区深藏功名,服务人民默默奉献;危难之时化作护佑人民的大山脊梁,挺直腰板冲锋在前,奋战一线、身体力行。“历百折而仍向东”,党指向哪里,他们就朝向哪里,奋斗在哪里。老党员不移白首之心,忠诚本色永不褪色,用生命写忠诚、用热血书春秋,把对党忠诚落到实处。

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怀揣真情实意,矢志为民造福。为民造福是老党员心中最为重要的大事、最有分量的政绩,是他们永远的事业。漫长岁月里,恒久的守望、无私的奉献注解着老党员的为民情怀。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不慕功名、一心为民的张富清,封沙治水、亲民爱民的焦裕禄……他们把群众当成至亲,始终根植于人民,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聚力于为群众除忧解困,尽心尽力做“人民的好公仆”。年岁渐增,老党员的头发会发白,但是为民奉献的精神不会褪色;脊背会佝偻,但是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退休。红心依旧、初心如炬,老当益壮、再书使命。只要是人民群众有困难、有需求,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倾力相助,在情怀里映照“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拳拳初心,在担当里扛起“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为民谋利之责。

老党员的人格如旭日生辉,精神如星辰闪耀,他们是人民群众“离不开的亲人”,是祖国事业“离不开的战士”,忠诚于党、服务于民的精神底色在时间的打磨中愈加鲜亮。他们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展现出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他们的“光荣”是引领前行的“塔台灯”,我们当从中领悟其博大深厚的精神内涵,不负韶华勇担当,擦亮人生的底色。

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念章的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的老党员,要求是一贯表现良好。这样的党员,最年轻的也基本到了古稀之年,他们用最美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精力,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正是因为有这样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纪念章的发放,充分证明了党中央没有忘记他们,时刻关心关怀着他们,一枚小小的纪念章,凝聚着党和人民对老党员的感激之情,各级在发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核准,发放到位,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真正做实党的关怀“文章”,温暖每一名老党员的心。时间是客观的标尺,丈量着足迹的长度,检验着信念的坚度,蕴含着精神的价值。对广大党员来说,入党时间的长度,是怀揣、信念坚定的长度;在党时间的长度,折射着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之路的定力与力量。

不忘来时的路,就是始终跟着党走。“跟着走”,体现的是坚若磐石的信念,展现的是一心向党的情怀,彰显的是矢志报国的精神。百年党史,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跟着走”,才让我们的队伍越走越强大,越走越有凝聚力、战斗力。无论是红四方面军转移时跟随队伍的“跑反队”,还是和队伍失散后历尽千辛万苦重新回到队伍的革命同志;无论是“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还是“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将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选择跟党走,就是“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坚定,来自于信仰,来自于的力量、党性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易得,始终难守。”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掉队了,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走向了反面?就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便缺失了“不忘来时的路”的回望,丢掉了出发时的和动力。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就应强化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党史学习,在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性锤炼,让无比坚定的信念、无比严实的作风、无比过硬的担当和对党无比的忠诚,不断内化成心中不灭的火种,外化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力量,来自于自我锤炼、自我砥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不折不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激励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勇向前、精诚团结开新路。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开辟未来;表彰先进,是为了更好聚力前行。行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唯有始终不忘、接力奋斗,坚定信心、戳力前行,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开辟新路、行稳致远,续写辉煌,走好更加美好的未来之路。

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全党为了实现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而持续奋斗的魄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党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燃烧光热,将忠诚融入血液,用生命践行初心,释放无尽的力量。在奋斗的道路上,他们永远是状态,他们反映的精神为很多党员干部设立了基准。党的50年不是终点,老党员的奋斗永远在路上,他们有坚强的意志、诚实的忠诚、深厚的感情、青春永驻、光荣永存。

不懈斗争永远在路上,发扬斗争精神,磨练坚韧的意志。岁月的训练和人生的训练,使老党员锻造出像山一样厚厚的脊梁和钢铁一样坚韧的意志,永远向危险前进,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竭尽全力获得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努力创业、奋斗的西迁人到荒地种麦、自力更生的老宇宙人,老党员在顽强不屈的斗争中思考的愿景成为现实。生命不断,斗争不断。面对关山狭窄的嘴和狭窄的路线,老党员突破的身影一直存在。在摆脱贫困的事业中,事情不怕困难,行动必然坚韧,扎根党的好政策,开花,结果在疫情对策抵抗战中逆行,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开辟了防护网,在乡村振兴中巧妙解决问题,打破困境的勇气,推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使人民群众在奋斗中走向幸福美丽的新生活,以前所未有的奋斗姿态集中精力,创造伟业。

报国永远在路上,保护爱国感情,实践赤诚忠诚。革命战争时代,老党员走过无数激流危险滩,创造了明显的伟大业绩,为国家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绩。现在,面对新时代的长征路,他们心中装饰着党的事业,赤子的心依然热烈,他们以天下为自己的责任,以实际的奋斗承担使命,写着热血奋斗的诗行,唱着爱我中华的主旋律。在奋斗的道路上奔跑,他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斗,俯身铺桥,扎根山区隐藏着名声,为人民默默奉献服务的危难时代成为保护人民的山脊,的腰板冲锋,奋斗第一线,身体力量。历百折还向东,党指向哪里,他们向哪里奋斗。老党员不移白首之心,忠诚的本色永远不会褪色,用生命写忠诚,用热血书写春秋,把对党的忠诚放在现场。

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怀着真实的意义,给人民带来利益。给人民带来利益是老党员心中最重要的大事,最有分量的政绩,是他们永远的事业。在漫长的岁月里,永远守望,无私的献身解释了老党员的民情。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不仰慕名声,一心为人民的张富清,封沙治水,亲民爱人民的焦裕禄……他们把大众作为亲戚,始终植根于人民,把人民大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肩负在肩膀上,执行在行动中,为大众消除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党员的头发会变白,但他们为人民献出的精神不会褪色。背部会弯曲,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不会退休。红心依然,初心如火炬,总是坚强,重新书籍使命。只要人民群众有困难和需求,他们就会尽力合作,在感情中反映出一叶总关系的拳击初心,在负责人中承担着春泥更保护花为民谋利益的责任。

老党员的人格如旭日辉煌,精神如星星辉煌,他们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亲人,是祖国事业不可或缺的士兵,忠于党,为民服务的精神底色在时间磨练中越来越明亮。他们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表现出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光荣是领导前进的塔灯,我们应该理解其博大的精神内涵,不负韶华勇担当,擦亮人生的底色。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对党龄超过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呈上党的关怀和温暖。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对老党员50载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一心向党的“最高礼赞”。纵观党百年奋斗史,像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等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像张富清“深埋功与名”,像钟南山院士“你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轻装逆行”。时代在前进,但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火、信仰之魂,矢志不渝、日久弥新。

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灵魂......至深的信仰、铁的信念是党历经艰辛、永葆生机、自我革命的源泉之力。志在顶峰者,不会半途而废;信仰迷离者,常有歧路彷徨。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老一辈党员传承的精神谱系,以前辈为镜子、向先进看齐,就是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做到跟党走、听党话,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

“朝闻道,夕死可矣。”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份甘甜,是不畏艰险、苦尽甘来,是坚定执着、勇毅前行。理想信念甘之若饴,是共产党人信仰的“源头”,理想信念“生了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就拧不紧,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线、跑风漏气在所难免。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坚定的信念首先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广大党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深学细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读精读经典著作,学懂弄通立场方法,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以信仰之魂凝聚精气神,筑牢防腐防锈防变的“金盾”。锤炼党性是终身课题,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随时修正错误、改正缺点,经常对照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两面镜子”,照一照、看一看、比一比,主动开展党性剖析,保持头脑清醒、政治坚定。

坚守信念、实干为先。信念和行动是辩证统一的,信念是先导,行动是检验。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大事难事看担当。广大党员要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克服得过且过的懒散、随波逐流的消极、为官不为的懈怠,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我将无我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干字当头,扑下身子,求变应变、抵御风险,在经风雨、解难题、惠民生中体现价值、建功立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历经五十载的峥嵘岁月,这批党员都已从青涩少年步入古稀之年。五十载的栉风沐雨,五十载的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无论他们中的这一批人如今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但他们心中对党的那份忠诚、那份热情、那份的初心从来未曾改变。

此次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我们党对爱党护党为党老党员的一种最高褒奖,有利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让党的关怀温暖老党员的心窝,证明党和人民从未忘记“他们”。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坚守、对人民的付出、对理想的执着……每一项都是当代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颁发恰逢其时,是广大党员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的“风向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向典型致敬、向先进看齐,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继续奋斗汇聚磅礴之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忆往昔峥嵘岁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夏明翰、刘胡兰等一批批伟大的共产党员秉承着“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奉献热血与生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物,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一辈子“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正是无数这样的英雄人物舍己为公、无私奉献使得我们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无论是抗击疫情过程中舍身忘死、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还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的扶贫干部,他们都怀揣着一颗“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的为民情怀,用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中华儿女的生命健康与幸福。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前进路上将面临新的重大考验,越是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放松警惕。新时期的广大党员干部承载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职责,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进榜样为镜,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毅力韧劲,锻造“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永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让“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光荣传统赓续传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再立新功。

时间是客观的标尺,丈量着足迹的长度,检验着信念的坚度,蕴含着精神的价值。对广大党员来说,入党时间的长度,是怀揣初心、信念坚定的长度;在党时间的长度,折射着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之路的定力与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今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通过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从长征路走上赶考路、走上新的长征路……一路走来,在印着镰刀锤头的鲜红党旗下,队伍越走越壮大,步伐越走越坚定。百年历程,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大党。百年披荆斩棘,涌现出众多“光荣在党50年”的优秀分子、先进典型,成为在党向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的先进代表,引领着千千万万党员一心向党,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这样谆谆告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颁发“在党光荣50年”纪念章,可谓正当其时,也必将引导和激励更多党员聚在党旗下,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初心如磐跟着党走、情真意切感谢党恩、矢志不渝为党奋斗,始终不忘“来时的路”,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书写砥砺奋进、接棒前行的新时代华章。

不忘来时的路,就是始终跟着党走。“跟着走”,这是邓小平同志谈到长征时的一个精辟总结。“跟着走”,体现的是坚若磐石的信念,展现的是一心向党的情怀,彰显的是矢志报国的精神。百年党史,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跟着走”,才让我们的队伍越走越强大,越走越有凝聚力、战斗力。无论是红四方面军转移时跟随队伍的“跑反队”,还是和队伍失散后历尽千辛万苦重新回到队伍的革命同志;无论是“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的郑德荣,还是“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的周智夫……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将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选择跟党走,就是选择了始终不忘来时的路,就是选择了信仰和坚守,选择了吃苦与奋斗,选择了坚定信心朝前走、接力奋斗总为民。

“跟党走”,就是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开辟未来的路。“不忘来时的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简短几个字,字字千钧,释放出来的是一种信念,一份坚守,一个承诺,一生付出。唯有牢记出发的起点,始终不忘来时的路,才能在时代变局中擦亮信仰之徽、砥砺先进本色。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始终牢记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涵养“不忘来时路”的信仰之力、奋进之力、奉献之力,在接力奋斗的新征程中不偏离坐标、不偏离航向。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坚定,来自于信仰,来自于初心的力量、党性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掉队了,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走向了反面?就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便缺失了“不忘来时的路”的回望,丢掉了出发时的初心和动力。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就应强化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党史学习,在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性锤炼,让无比坚定的信念、无比严实的作风、无比过硬的担当和对党无比的忠诚,不断内化成心中不灭的火种,外化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力量,来自于自我锤炼、自我砥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不折不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激励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勇向前、精诚团结开新路。新时代的长征路,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仍然有许多“娄山关”需要攻克,有许多“雪山”需要翻越。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这就需要我们,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保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时代使命,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开辟未来;表彰先进,是为了更好聚力前行。行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唯有始终不忘初心、接力奋斗,坚定信心、戮力前行,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开辟新路、行稳致远,续写辉煌,走好更加美好的未来之路。

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念章的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的老党员,要求是一贯表现良好。这样的党员,最年轻的也基本到了古稀之年,他们用最美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精力,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正是因为有这样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纪念章的发放,充分证明了党中央没有忘记他们,时刻关心关怀着他们,一枚小小的纪念章,凝聚着党和人民对老党员的感激之情,各级在发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核准,发放到位,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真正做实党的关怀“文章”,温暖每一名老党员的心。时间是客观的标尺,丈量着足迹的长度,检验着信念的坚度,蕴含着精神的价值。对广大党员来说,入党时间的长度,是怀揣、信念坚定的长度;在党时间的长度,折射着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之路的定力与力量。

不忘来时的路,就是始终跟着党走。“跟着走”,体现的是坚若磐石的信念,展现的是一心向党的情怀,彰显的是矢志报国的精神。百年党史,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跟着走”,才让我们的队伍越走越强大,越走越有凝聚力、战斗力。无论是红四方面军转移时跟随队伍的“跑反队”,还是和队伍失散后历尽千辛万苦重新回到队伍的革命同志;无论是“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还是“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将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选择跟党走,就是“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坚定,来自于信仰,来自于的力量、党性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易得,始终难守。”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掉队了,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走向了反面?就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便缺失了“不忘来时的路”的回望,丢掉了出发时的和动力。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就应强化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党史学习,在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性锤炼,让无比坚定的信念、无比严实的作风、无比过硬的担当和对党无比的忠诚,不断内化成心中不灭的火种,外化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力量,来自于自我锤炼、自我砥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不折不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激励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勇向前、精诚团结开新路。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开辟未来;表彰先进,是为了更好聚力前行。行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唯有始终不忘、接力奋斗,坚定信心、戳力前行,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开辟新路、行稳致远,续写辉煌,走好更加美好的未来之路。

最近,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发行荣耀在党50年纪念章的通知》,首次发行了荣耀在党50年纪念章,对党龄超过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表现出党的关怀和温暖。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对老党员50年不忘初心、保护信念、专心致志党的最高礼赞。纵观党百年奋斗史,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等共产党人心里装着人民,只有自己,像张富清深埋功与名一样,钟南山院士说不要去武汉,自己装着逆行。时代在前进,但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火,信仰之魂,矢志不渝,日久弥新。

朝闻,夕死可以。真理的味道很甜,这种甜,不怕困难,苦尽甘来,坚定执着,勇敢前进。理想信念甘甜,是共产党人信仰的源头,理想信念生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总开关不能拧紧,这样的不伦越线、漏气是不可避免的。

初学者容易得到,永远不能保护。坚定的信念首先来源于理论上的冷静。许多党员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阅读经典着作,学习立场方法,真正对马克思主义虔诚执着,信赖深厚,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信仰灵魂凝聚精神,构筑防腐防锈防变的金盾。锻炼党性是一个终身,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随时纠正错误,纠正缺点,总是比较先进的典型和背面的案例两面镜子,一次看,一次看,一次比较,积极开展党性分析,保持头脑清晰,政治坚定。

保护信念,以实际工作为先。信念和行动是辩证统一,信念是龙头,行动是检验。现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重要的事情是负责人。许多党员要和大众拧成绳子,克服懒惰,随波逐流的消极,为官不懈,我没有责任感,抛弃我没有责任感,抛弃我的使命感,以干字为头,跳下身子,寻求反应,抵抗风险,经历风雨,解决问题,惠民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党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燃烧光热,将忠诚融入血液,以生命践行初心,释放无尽力量。在奋斗的征程中,他们永远“在状态”,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标杆。在党50年并不是终点,老党员的奋斗“永远在路上”,他们有强韧的意志、赤诚的忠心、深厚的情怀,青春永驻、光荣永存。

不懈斗争永远在路上,发扬斗争精神,磨砺坚韧意志。岁月的洗练和人生的历练让老党员锻造出有如大山般厚实的脊梁和钢铁般强韧的意志,永葆向险而进、攻坚克难的精神劲头。拼尽全力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西迁人”到开荒种麦、自力更生的老航天人,老党员在顽强不屈的斗争中让遐思迩想的愿景成为了现实。生命不息,斗争不止。面对关山隘口和狭路索道,老党员“闯”的身影一直都在。在脱贫攻坚事业中事不畏难、行则必至的坚韧,让党的好政策落地生根,开出花、结出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逆行而上、挺身在前的冲锋,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张起了“防护网”;在乡村振兴中巧解难题、打破困境的勇毅,推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领人民群众在奋斗中走向幸福美好新生活,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集聚全力、开创伟业。

以身报国永远在路上,坚守爱国情怀,践行赤诚忠心。“天下大德,莫大乎忠。”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党员蹚过不可胜数的激流险滩,创下赫赫显目的伟大业绩,为国家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如今,面对新时代的“长征路”,他们心中装着的依然是党的事业,赤子之心依旧火热滚烫,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用实实在在的奋斗承载使命,写就热血奋斗诗行,唱响“爱我中华”主旋律。奔跑在奋斗路上,他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奋斗,俯下身子铺路架桥,扎根山区深藏功名,服务人民默默奉献;危难之时化作护佑人民的大山脊梁,挺直腰板冲锋在前,奋战一线、身体力行。“历百折而仍向东”,党指向哪里,他们就朝向哪里,奋斗在哪里。老党员不移白首之心,忠诚本色永不褪色,用生命写忠诚、用热血书春秋,把对党忠诚落到实处。

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怀揣真情实意,矢志为民造福。为民造福是老党员心中最为重要的大事、最有分量的政绩,是他们永远的事业。漫长岁月里,恒久的守望、无私的奉献注解着老党员的为民情怀。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不慕功名、一心为民的张富清,封沙治水、亲民爱民的焦裕禄……他们把群众当成至亲,始终根植于人民,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聚力于为群众除忧解困,尽心尽力做“人民的好公仆”。年岁渐增,老党员的头发会发白,但是为民奉献的精神不会褪色;脊背会佝偻,但是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退休。红心依旧、初心如炬,老当益壮、再书使命。只要是人民群众有困难、有需求,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倾力相助,在情怀里映照“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拳拳初心,在担当里扛起“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为民谋利之责。

老党员的人格如旭日生辉,精神如星辰闪耀,他们是人民群众“离不开的亲人”,是祖国事业“离不开的战士”,忠诚于党、服务于民的精神底色在时间的打磨中愈加鲜亮。他们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展现出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他们的“光荣”是引领前行的“塔台灯”,我们当从中领悟其博大深厚的精神内涵,不负韶华勇担当,擦亮人生的底色。

近日,“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正式启动,多地向健在的截至2021年7月1日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将有710多万名老党员获颁纪念章。

党龄丈量了平凡的生命刻度,也成为了见证伟大的青春坐标。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不仅是对50载“初心如磐”的老党员的充分肯定,更是传递党的关怀温暖的务实之举。在党50年,风雨50载,老党员虽经历苦难却初心不改,虽饱经沧桑却一如既往,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忠诚之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光荣在党五十年中读懂“青春不悔”“信念不移”“风雨不惧”的精神力量,涵养忠诚于党、奉献在党的情怀,以奋进的姿态在为党为民征程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

五十年在党“青春不悔”,纪念章里饱含“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光阴流逝容颜改,最是风雨见初心。人生短短几十载,“50”这个数字意味着老党员将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党和人民。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铁人”王进喜、再到“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随时都在。忘不了710万老党员矢志不渝、立党为公的无限忠诚;忘不了710万老党员勤勉敬业、务实尽责的担当精神;忘不了710万老党员倾力倾情、无私奉献的朴实情怀。老一辈党员笃定志向、大爱无疆,用一辈子的青春年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最讲奉献、最讲牺牲的政治品格。一心向党为人民,一生坚守为家国,他们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炙热情感,不图回报、不改本色、不求得失。

五十年在党“信念不移”,纪念章里饱含“心向人民心向党”的担当情怀。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对老党员一心向党、孜孜不倦、果敢担当的赤胆忠心和担当情怀的充分肯定。710万老党员是共产党员中的先行者、奋斗者、奉献者,他们胸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比热爱,用生命践行着入党誓言,用青春书写奋斗篇章,用热血诠释担当人生。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张桂梅为大山女孩甘愿奉献青春,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于海俊为筑牢生态屏障殉于火海,再到“敢向绝壁要天路”的毛相林续写当代愚公的故事……光荣在党50年,在党爱党一辈子。老党员以“我是党员我先上”情怀、“我是党员我自豪”的信念、“心向人民心向党”的担当,书写了不负人民的人生篇章。广大党员要从老党员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始终铭记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庄严承诺、面向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书写“愿得此生长报国”的人生故事。

五十年在党“风雨不惧”,纪念章里饱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情怀。50年初心不改,50年风雨不惧。“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见证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的峥嵘岁月,彰显了老一辈共产党员顽强奋斗、坚韧前行的精神品质。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至上”,老党员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始终饱含着那份“情怀”,他们用一生的精力和毕生的心血,倾力倾情,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为民解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书写了奋斗的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10万中国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的伟岸身影和英勇事迹,让人感怀、令人动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始终怀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信心,与人民同甘共苦,携手共进,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破浪前行!

现在我也感慨万千。回顾入党56年来,在党组的培养教育和关心下,有了今天的进步。

我很高兴我们伟大的党,经历了无数风雨后,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我也很高兴自己的年龄,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纪念,也要感谢上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老了,但对党忠诚的心永远存在。在没有岗位的日常生活中,用言行举止维护党的健康肌肉。

非常感谢你。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逐梦苍穹,激荡辉煌。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神舟十二号名单揭晓,在网络引来一大波仰慕者和敬仰者,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良愿。科技兴国,航天之梦,寄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航天之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上天揽月、征途星辰、浩瀚无边,似乎有种冥冥之中的隐喻,折射出在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坚强引领下,神舟飞船杨帆启航、刺破苍穹、直射牛斗,象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民族品质和精神品格。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奋斗逐梦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时代长征路一样,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初心意愿、时代使命和历史重担,统揽“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惧风险挑战、不畏苦难艰辛,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中国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华民族的坚挺不屈,书写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一切挑战、创造一切胜利的人间奇迹。站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叠的历史关口,闯出心路、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明天的神舟十二号犹如一把长剑,必将能够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扬起五星红旗的光彩夺目,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追求远大的血脉基因。亿万仰望,承载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固。跨越星空和大地的两个维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两股动力,航天精神同脱贫攻坚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价值导向、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必然能够激越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底气。

信仰,是最亮的星。为何中华民族能够从近代沉沦中,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大飞跃。蕴藏其中的一条最鲜明的逻辑和内核,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最有信念、最有信心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为信念,中华民族有了曙光和指南,光彩夺目的新中国史、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史,犹如神舟出征的征途一样,星光璀璨、熠熠生辉。历史必将见证,时代必将铭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万古奇迹。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双十二”联手,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

在同一时间,五建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学党史、强党性、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目光紧锁视频会议室大屏幕,随着一声“点火”指令发出,承载着神舟十二号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火箭上升的每一个过程都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脸上无不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骄傲和自豪。

随后,按照活动议程安排,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四章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主要对重新谈判、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进行了集中学习。

最后,全体人员集体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即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推出的宣传片。该宣传片从以下五个部分阐述了生命重于泰山:第一部分为直面风险,剖析当前面临的各种风险;第二部分为树牢理念,谈及安全发展理念;第三部分为强化责任,从党委及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三个方面阐述安全生产责任;第四部分为健全体系,阐述解决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第五部分为狠抓落实,再次强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

当前,正处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关键时期,恰逢“神舟十二号”发送之时,五建机关二支部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业务水平结合起来,通过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神舟十二号”发射直播,以及“安全生产专题片”,并由党员领导干部撰写“安全生产专题片”观后感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支部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厚植安全文化,润育安全环境,不遗余力地践行“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主题。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飞向太空,把3名航天员送往中国空间站。浩瀚宇宙,我们来了!在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在空间站建造任务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神舟队伍再次以坚定的胜利掀起了全国人民欢呼的浪潮,而这举世瞩目的新胜利,是由神舟人历经近三十年奋勇拼搏,砥砺前行,一步一步负重登高得来的。

1992年9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获批。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试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一名航天员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上天,在轨完成了多项操作,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先后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突破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了天宫一号;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组合体驻留任务,考核了中期驻留支持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时至今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成功发射,奠定了空间站建造任务载人飞船天地往返的良好开端,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事业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伟大梦想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载人航天事业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艰苦奋斗,无畏奉献的队伍,才能够连战连捷,逐步实现技术的突破和积淀,最终实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如今,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三步走”战略即将迎来收官。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大贡献。

在人类梦想的疆土,中国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5,4,3,2,1,点火……”2021年6月17日9点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点火、对接、着陆……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承担飞行任务,将在太空中度过三个月时间。此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最长记录是33天。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的目标,正是在约距离地球39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天和”核心舱是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号”的核心舱体,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升空。“天舟二号”则是在一个月后发射的无人货运飞船,用于向核心舱提供补给。神舟十二号入轨后,将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航天员们也将由此进入核心舱驻留。。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逐梦浩瀚太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发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作为中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不仅使我国建设空间站的信心更加坚定,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万事开头难,“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迈好这一步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下了丰富经验,更是开拓出诸多创造性实践。创新创造,是发展航空航天事业重要的“方法理论”。今天的发射成功是一个好开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这个“好”延续下去,让空间站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成为下一步的“强心剂”,就要持续不断用好用足创新创造这个“方法理论”。据报道,未来两年,“天和核心舱”将会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陆续与“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能靠“复制”“粘贴”,只能靠创新创造。只有这样,空间站的建设,才能走好每一步。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更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拼搏的人。我国的太空站建设从“追赶者”逐渐成为“领跑者”,无数航空航天人为之倾尽心血。今天下午,当李尚福总指挥长宣布“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指挥部现场掌声雷动,还有更多人隔着屏幕深受感动。为什么有掌声?为什么能感动?因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一刻来之不易,这一刻凝聚着无数航空航天人奋斗的成果。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永无止境,赓续奋斗的火种更要生生不息。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战线上的奋斗者致敬!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小编为您整理了《天和号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党员干部当涵养“两股劲”。

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中涵养一股韧劲。航天员训练时需要承受8个g的抗压,经受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大地测量队员足迹踏遍天涯海角、高山荒漠,纵使面对“生命禁区”也眉头不皱一下。天大地大,使命和任务最大,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下的苦,就没有打不下的山头。党员干部也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涵养特别敢战斗、能战斗、会战斗的精神,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一脚泥水、一把汗水的“吃苦”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战斗中,精准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做出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措施、办法。关键时刻敢于“扬眉剑出鞘”,朝着“硬骨头”举起铁榔头。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誓要攻下“娄山关”、拿下“腊子口”的韧劲,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进。

从“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涵养一股拼劲。作为国之重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救世主”,没有外人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全面帮助可供使用,靠的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拼劲。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也正因此,我们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但任何困难吓不倒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的不屈意志和如磐决心。航天人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背后都是一颗对党绝对忠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别离,每一次开启星辰大海的探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点滴进步。当前,在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可能需要10年、20年,乃至几代人持续压茬推进、不懈拼搏。党员干部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实干之中,拼出一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光明大道。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十二经循环是一种中医体系,它为身体中的十二个经络规定了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代表一个不同的经络,并让这些经络在人体内循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系,因为它有助于调节身体内部的各种能量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过程。

我首先了解了十二经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哪些经络被涵盖以及它们的循环时间。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这些时间段来进行我个人的健康维护。例如,在肝经循环时间段内,我会注重保护我的肝脏,例如避免喝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在胃经循环时间段内,我会注重保护我的胃部,例如遵循饮食规律,尽可能不熬夜等。

第三段:受益体会。

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我注意到,当我遵循十二经循环的时间段,我的身体似乎处于更平衡的状态,我的能量水平更稳定,我没有经常感到疲劳或失眠,我也具备更好的焦虑处理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此外,我还发现我的身体更加健康,我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

第四段:应用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根据我的需求来使用十二经循环的原则。例如,当我感到回忆力下降时,在肺经循环时间段内,我会选择吃一些有益于提高回忆力的食物。它可以帮助我增强大脑功能。当我感到心情烦躁时,我会选择在心经循环时间段内做一些心理放松练习,例如冥想或简单的呼吸练习。这可以帮助我保持心情平静,并帮助我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第五段:结论。

总之,十二经循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通过了解每个时间段对应的经络和按时做出调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身体自然的能量,在情绪和健康方面实现更好的表现。为了充分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学习并应用十二经循环原则来获得最佳效果。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60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据悉,本次的发射计划还将送上三名宇航员,进入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国际空间站中进行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视野和版图已经从蓝星转向更高远的苍穹,而且极大的生存空间,保证了科研人员在其中最长可以生活六个月之久。

我国的宇航员名录早已经公布,但是外国的报道中不知道是功课没有做足还是故意为之,说我们还没有公布宇航员名单。而对此,国际观察人士果断地指出了这处谬误,并且还直至核心地表示了中国踏实做实事的秉性。

而我国的空间站的核心舱已经在上个月升空,其实已经有了进行工作的能力,但是这对于国家和世界来说都远远不足,所以我们还会继续进行建设,预计在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国际空间站,那就是美、俄、加、欧、日合作产出的,但是因为设备老化的问题,将在2024年退役并坠毁。届时中国的空间站将会成为的空间站。

而且这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工业能力和研发能力。并且由于是我国自主研发独自承担经费却自由、免费地向各个国家开放,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站,就代表了我们可以阻却各种干扰,离星空更近。这对于我国的天文学科发展有巨大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拒绝了美国方面的科研申请,理由是“专业程度不足”,那么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我们至少是可以极大的缩短与美国在此方面的差距。

并且,这次随着我们的宇航员一起升上太空的,还有个黑科技,那就是一个直径两米,与哈勃望远镜是同样的参数,但是却比哈勃望远镜的视野范围广阔了300倍,而且附带的相机可以达到了惊人的25亿!各种世界的参数表明,我国现在已经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就可以进行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仍然对我们的数据进行春秋笔法的抹黑,但是却又不得不一个个点头哈腰的给中国递交申请,希望能让自己的科学进步搭上中国的便车。

而这些所有的一切无不在证明世界的格局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未来的中国也会像这艘火箭的升空一样,在越来越多的方面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耸立如巨人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光荣“退役”。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下,大风在耳边呼啸。望向四周,高阔的天空下,戈壁滩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

作为人类历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现实。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6月17日,飞天英雄再踏征程!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批宇航员入住。无数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集结号”已经拉响,广大基层干部也要怀有“上九天揽月”的航天豪情,以航天精神为指引,让航天精神在乡村大地开出最艳丽的“花朵”,结出最甜美的“果实”,擘画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要特别能吃苦,争做基层逐梦“挖土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发挥基层“观察哨、侦察兵、瞭望台”的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细处着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精准把脉,提出建议,也要充分认识基层“大事不多,小事全有”的工作特点,仔细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始终坚守初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及时办好群众之事,在基层扎稳根、扎深根,在矛盾最突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地方淬炼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踏实当好新时代的“挖土人”。

须特别能战斗,争做无畏攻坚“铁军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大工程。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广大基层干部,当坚定信仰,志存高远。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磨练,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时刻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发挥战斗精神,沉下心、俯下身,坚持埋头苦干,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回炉”“充电”,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向贤者看齐,不因循守旧、不虚度光阴,奋发图强、踏浪前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无畏攻坚、铮铮铁骨的“铁军人”。

当特别能攻关,争做勇于探索“开拓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习近平总书记说,永远要有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航天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成就,靠的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成功路上的不断开垦与探索。在基层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姿态,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需要眼界广脑子活,勇于自我革新,突破“路径依赖”思维,多进行一些“求解性思维”,不断拿出干劲,学践互促、学以致用,着眼新思路、掌握新方法,闯出新门道、干出新事业。并发挥专业特长,结合任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挖掘当地文化宝藏、就地取材打造当地产业品牌,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开拓人”。

逐梦苍穹,激荡辉煌。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神舟十二号名单揭晓,在网络引来一大波仰慕者和敬仰者,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良愿。科技兴国,航天之梦,寄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航天之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上天揽月、征途星辰、浩瀚无边,似乎有种冥冥之中的隐喻,折射出在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坚强引领下,神舟飞船杨帆启航、刺破苍穹、直射牛斗,象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民族品质和精神品格。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奋斗逐梦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时代长征路一样,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初心意愿、时代使命和历史重担,统揽“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惧风险挑战、不畏苦难艰辛,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中国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华民族的坚挺不屈,书写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一切挑战、创造一切胜利的人间奇迹。站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叠的历史关口,闯出心路、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明天的神舟十二号犹如一把长剑,必将能够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扬起五星红旗的光彩夺目,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追求远大的血脉基因。亿万仰望,承载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固。跨越星空和大地的两个维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两股动力,航天精神同脱贫攻坚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价值导向、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必然能够激越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底气。

信仰,是最亮的星。为何中华民族能够从近代沉沦中,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大飞跃。蕴藏其中的一条最鲜明的逻辑和内核,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最有信念、最有信心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为信念,中华民族有了曙光和指南,波澜壮阔的党史、光彩夺目的新中国史、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史,犹如神舟出征的征途一样,星光璀璨、熠熠生辉。历史必将见证,时代必将铭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万古奇迹。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小编为您整理了《天和号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党员干部当涵养“两股劲”。

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中涵养一股韧劲。航天员训练时需要承受8个g的抗压,经受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大地测量队员足迹踏遍天涯海角、高山荒漠,纵使面对“生命禁区”也眉头不皱一下。天大地大,使命和任务最大,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下的苦,就没有打不下的山头。党员干部也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涵养特别敢战斗、能战斗、会战斗的精神,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一脚泥水、一把汗水的“吃苦”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战斗中,精准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做出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措施、办法。关键时刻敢于“扬眉剑出鞘”,朝着“硬骨头”举起铁榔头。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誓要攻下“娄山关”、拿下“腊子口”的韧劲,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进。

从“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涵养一股拼劲。作为国之重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救世主”,没有外人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全面帮助可供使用,靠的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拼劲。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也正因此,我们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但任何困难吓不倒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的不屈意志和如磐决心。航天人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背后都是一颗对党绝对忠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别离,每一次开启星辰大海的探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点滴进步。当前,在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可能需要10年、20年,乃至几代人持续压茬推进、不懈拼搏。党员干部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实干之中,拼出一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光明大道。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5,4,3,2,1,点火……”2021年6月17日9点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点火、对接、着陆……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承担飞行任务,将在太空中度过三个月时间。此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最长记录是33天。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的目标,正是在约距离地球39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天和”核心舱是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号”的核心舱体,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升空。“天舟二号”则是在一个月后发射的无人货运飞船,用于向核心舱提供补给。神舟十二号入轨后,将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航天员们也将由此进入核心舱驻留。。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十二经循环”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保健方法,早在唐代就已经有所记载。它以十二经脉为主要循环体系,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和按摩方法,调整气血的运行,达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在,它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方式。

个人在尝试过“十二经循环”之后,深刻体会到它对于调整身体、缓解疲劳的重要性。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身体处于稳定的状态,调整身体的机能系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强化身体的抵抗力,进而保持身体的健康。而在十二经循环中,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按摩的方式、呼吸的节奏,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并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运动,帮助调节身体的机能系统,以达到舒缓疲劳、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十二经循环”不仅仅能够调节身体机能系统,还能够缓解身体的问题。例如,对于脊柱问题,十二经循环可以通过按摩和运动的方式,帮助修复脊椎,增加脊椎的灵活性和韧性,缓解身体疲劳,并修复因伸展过度或者损伤而导致的伤害。同时,十二经循环还能够改善腰椎问题,对于颈椎、腰椎、背椎、骨盆等器官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十二经循环有很多的好处,是一种有效的健康保健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改善身体线条和姿势,帮助肌肉舒展,增加身体的柔软度,使身体得到完善的放松。并且,十二经循环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改善腰椎问题,更改身体状况以达到舒适的经验。

在将来,人们将会更加推崇“十二经循环”的保健理念,这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推广、推崇“十二经循环”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健康运动的行列中。同时,对于这个运动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它的作用、适用范围和方法,并对其做更好的实践和推广。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一路走来,一个强大的中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骄傲,为有这样伟大的党而歌唱;

七月,也让我想起我两次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那是我的青春在鲜红的党旗下荡漾;

1978年,党组织批准我入了党,是我一生中的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我站在鲜艳夺目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我的右手宣誓:为人类的壮丽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两次对党宣誓的誓词已经成为我工作中的航标和方向,指引我勤奋工作尽力量,把毕生精力献给党。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十二经循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它反映了中医涵盖人体整个生理活动的独特观念,即通过全身的经络系统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我学习中医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十二经循环理论的深刻与独到之处。

十二经循环理论是指人体之中的十二条经络穿梭全身,并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系统。十二经循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四个经络主要分布在上半身。第二部分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这四个经络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位。第三部分则为“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这四个经络主要分布在下半身。因此,当人体的经络运行出现了问题时,可以通过分析经络所在的部位来判断出问题的具体所在。

十二经循环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循环被认为是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调节中枢,它可以调节和协调人体各个脏器的功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十二经循环还可以通过经络中的“气血”“阴阳”等物质来运输和调节全身的营养和能量供应,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和治愈疾病。

第四段:在实践中的体验。

在我学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十二经循环理论进行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例如,在面对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时,我可以通过起用“足阳明胃经”治疗该疾病。而在面对一些精神方面的问题时,我会起用“手厥阴心包经”来缓解相关的症状。经过我的实践,我发现将十二经循环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也更加符合人体自然的生理规律。

第五段:总结。

总之,十二经循环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我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十二经循环的奥妙,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正确的应用方法。只有抓住十二经循环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中医学,为治疗病人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十二经循环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批宇航员入住。无数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集结号”已经拉响,广大基层干部也要怀有“上九天揽月”的航天豪情,以航天精神为指引,让航天精神在乡村大地开出最艳丽的“花朵”,结出最甜美的“果实”,擘画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要特别能吃苦,争做基层逐梦“挖土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发挥基层“观察哨、侦察兵、瞭望台”的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细处着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精准把脉,提出建议,也要充分认识基层“大事不多,小事全有”的工作特点,仔细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始终坚守初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及时办好群众之事,在基层扎稳根、扎深根,在矛盾最突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地方淬炼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踏实当好新时代的“挖土人”。

须特别能战斗,争做无畏攻坚“铁军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大工程。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广大基层干部,当坚定信仰,志存高远。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磨练,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时刻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发挥战斗精神,沉下心、俯下身,坚持埋头苦干,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回炉”“充电”,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向贤者看齐,不因循守旧、不虚度光阴,奋发图强、踏浪前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无畏攻坚、铮铮铁骨的“铁军人”。

当特别能攻关,争做勇于探索“开拓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习近平总书记说,永远要有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航天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成就,靠的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成功路上的不断开垦与探索。在基层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姿态,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需要眼界广脑子活,勇于自我革新,突破“路径依赖”思维,多进行一些“求解性思维”,不断拿出干劲,学践互促、学以致用,着眼新思路、掌握新方法,闯出新门道、干出新事业。并发挥专业特长,结合任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挖掘当地文化宝藏、就地取材打造当地产业品牌,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开拓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中国“星”亮晶晶,中国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中国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

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小编为您整理了《天和号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党员干部当涵养“两股劲”。

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中涵养一股韧劲。航天员训练时需要承受8个g的抗压,经受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大地测量队员足迹踏遍天涯海角、高山荒漠,纵使面对“生命禁区”也眉头不皱一下。天大地大,使命和任务最大,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下的苦,就没有打不下的山头。党员干部也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涵养特别敢战斗、能战斗、会战斗的精神,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一脚泥水、一把汗水的“吃苦”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战斗中,精准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做出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措施、办法。关键时刻敢于“扬眉剑出鞘”,朝着“硬骨头”举起铁榔头。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誓要攻下“娄山关”、拿下“腊子口”的韧劲,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进。

从“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涵养一股拼劲。作为国之重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救世主”,没有外人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全面帮助可供使用,靠的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拼劲。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也正因此,我们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但任何困难吓不倒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的不屈意志和如磐决心。航天人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背后都是一颗对党绝对忠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别离,每一次开启星辰大海的探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点滴进步。当前,在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可能需要10年、20年,乃至几代人持续压茬推进、不懈拼搏。党员干部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实干之中,拼出一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光明大道。

“神舟十二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4亿颗紧张的心。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伟大的航天员,更是我的榜样!

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在这一刻发射成功,这经过了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成果来证明。神舟一次次圆满飞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创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祝祖国: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5,4,3,2,1,点火……”2021年6月17日9点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点火、对接、着陆……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承担飞行任务,将在太空中度过三个月时间。此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最长记录是33天。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的目标,正是在约距离地球39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天和”核心舱是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号”的核心舱体,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升空。“天舟二号”则是在一个月后发射的无人货运飞船,用于向核心舱提供补给。神舟十二号入轨后,将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航天员们也将由此进入核心舱驻留。。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