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 佛山 大火(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9:46:36 页码:13
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 佛山 大火(九篇)
2022-12-27 19:46:3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一

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景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白云山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时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云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羊城人民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届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经沧桑,频遭破坏,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解放后,白云山才获得新生,广州政府组织群众,广植林木,修筑了10个水库,开辟公路沟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顶公园及山庄、双溪旅舍,重现了白云山万木葱茏、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届广州政府的建设,专门成立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营和发展,白云山已建设成为规模宏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目前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景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白云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白云山地处我国南方,属亚热带气候区,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拥有各种植物876种,其中有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揪、土沉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等。野生的657种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用材树种86种,药用植物343种,野生观赏植物97种。目前白云山的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据统计,白云山目前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所谓“市肺”,就是指白云山位于城市中心,山上大面积绿化,是个天然蓄水的固态水库,是个抗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又是空气净化器和调节器)。据测定,白云山空气质量已达国家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国家0类标准,地表水质也达到国际规定。一些山涧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白云山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遗址。秦末高士郑安期隐居在白云山采药济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晋代江苏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这部道家名作;南梁时景泰禅师来此建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庙,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是羊城旧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诗,他们的诗文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战争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题词。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曾在当时的白云山山庄旅舍进行过国事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及国际友人也都曾在此观光并题名,为白云山风景区留下了不少墨宝。

解放后,白云山更披上了新装。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陶铸、郭沫若等hgfh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如今的白云山已是千山吐翠、万木争荣、景观多样、设施齐全。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天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白云仙馆、聚芳园、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州溜冰俱乐部、鹿鸣酒家等与新建成的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等景点,以及一应俱全的娱乐服务设施,使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为广大游人提供了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摩星岭景区包括广州碑林、九龙泉、碑林景区、白云山赋、南雅堂、双溪别墅、山庄旅舍和摩星岭等景点。 广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毁于抗日战争。1992年由广州政府投资,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于1994年对外开放。

一进碑林,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磅礴的九龙柱。它高6米,直径11米,重9.9吨,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个并列环绕的龙头,其重量、高度、直径及雕刻工艺均称全国龙柱之最。

这口泉是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叫九龙泉。相传秦代安期生隐居在白云寺,经常饥渴难忍,找不到水。一天,他忽然发现寺内崖边出现一个洞,里面出现九个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戏,一会儿,九童子化为九条彩龙,腾空而去,就在九童子出现的地方,冒出一个泉眼、泉水滚滚涌出。因而得名“九龙泉”,又叫”安期井”。“九龙泉”水质清冽甘甜,用它泡的茶,清香甘甜口感细腻,还具有金石的味道。

攀岩而上,即进入总面积16000平方米的碑林景区。碑林依山而修建,它融会了岭南园林风格,采取室内置碑、露天立碑、摩崖石刻的形式进行布局、摆置碑刻近300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

“白玉山赋”是碑林中最大的一块碑,重约4吨,它的诗词作者是明代的黄佐,主要内容描述了白云山一年四季美丽怡人的景色。“历史人物浮雕图”中雕刻着郑安期、吕洞宾、苏东坡、屈大均、张维屏等千百年前曾经在白云山留下足迹的19位古人图像。

南雅堂始建于清朝,是当时张维屏等岭南三大才子所建,用作书社,现在所看到的“南雅堂”以室内置碑为主,堂中的诗刻是谢灵运、杜审言、刘禹锡、韩愈、李商隐及苏轼等一代名家之作。仙墨轩收藏占人墨迹最多,明清时期,岭南诗人先后在白云山结社,主要有南园诗社、越山诗社、后南园诗社等,聚集了梁佩兰、陈邦彦等恃人。这里保存着明代岭南书法名家陈献章的墨迹传刻应试后作,草体书法,字体刚健有力而又飘逸洒脱。

出碑林,往西行,即可看到一座古雅院落掩映于绿阴中,这就是双溪别墅。双溪别墅原址“双溪寺”,因有月溪和甘溪两支泉水绕寺而得名,门帽上“双溪”二字是朱德元帅手书。双溪寺后毁于战乱,1964年重建为旅舍,1965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在此下榻。别墅为平房建筑,客房设计古朴幽雅,极富岭南园林风格。庭内有一名泉——五宝泉,泉水清澈甘甜,早日刻有“读泉”—字。

再往西行,在松林掩映下,一块巨石上刻着“松风”两个苍劲大字,过了松风,便到了山庄旅舍。山庄旅舍的原址是月溪祠,为宋代大尉苏绍基所建。1964年改建为旅社,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

山庄旅舍以其特有的山林风光取胜,三面环山,秀木葱茏,奇石屹立,“望泉”从天上挂下,周围有几泓绿水山塘;东边豁然开朗,远山郊野一览无遗。几组单层建筑沿坡拾级而上,四边以游廊相连,庭内小院一池绿水。还有玻璃罩顶的日光室和室内的“三叠泉”,有郭沫若和于立群题书“听泉之处”和“葱茏”,以及大门两侧悬挂的董必武于1965年题写的对联“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都是咏赞山庄旅会景色的绝妙诗句和题字。 山庄旅舍曾接待过许多党和领导人以及外国友好人士。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山庄旅舍”接见了印尼副总理,并在此召开重要国事会议。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到山庄旅舍,在这里构思了南巡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春天的故事”,在“山水相逢”处与白云山的职工合影留念。

摩星岭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原名碧云峰,康熙年间修广东志时、改称这座山峰为“摩星岭”。登临摩星岭之巅,可俯视广州全貌,大有凌绝顶而众山小之势。而且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绘白云山图于卷首”的特有风姿;晴天,举目环顾白云山各峰,顶翠披绿,万木葱茏,真是看不尽的去山重重,流不断的珠水悠悠。yungkjfjlb

鸣春谷位于白云山山顶公园,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赏鸟区。它座落在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上,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景区、珍稀鸟观赏景区、鸟表演区等部分。 在大型鸟笼内,放养有各种鸟类150多个品种共5000余只,珍稀鸟观赏景区内,可观赏到不少省、市的省鸟、市鸟如丹顶鹤、天鹅、白雕等,而鸟表演区内的的“驯鸟表演”,则极富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鸣春谷景区由能仁寺、三特极限运动中心、白云晚望、鸣春谷、白云晓望等景点组成。左边的能仁寺是白云山众多寺庙中惟一恢复重建的一座,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抗日战争,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修复,1995年5月对外开放。

能仁寺三面环山,深藏幽谷,绿树环绕。寺里主要古迹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虎跑泉相传”刨地作穴”,泉涌而出,因此得名,至今水质甘冽清凉。玉虹地建于清光绪五年。泉日在岩壁,用石雕盘龙做成,碧泉从龙口喷出,宛如龙吐珠。还有抗法英雄黑旗将军刘永福手写的一个高2米、宽1米的“虎”字,笔力雄浑遒劲,一气呵成。字上面为两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尾,严然一只傲立的猛虎。能仁寺是白云山恢复文物古迹中的典范,它以气势宏大,古迹众多,灵验的风水宝地而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香客和游客。能仁寺与别的景区寺庙不同之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白云山“市肺”,为了杜绝山火隐患,寺内没有香火。1920xx年5月9日孙中山先生偕夫人曾到此游览,1966年日本青年代表团曾来这里栽下一片樟树——“中日青年林”。

在本景区内有一处极具现代的旅游新景点,这就是白云山三特极限运动中心。极限运动是近年来风靡世界,并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极限运动。该运动中心是我国第一家在风景区内,将绿色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旅游、极限运动等综合性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运动中心。目前运动中心开放的项目有蹦极跳、高山滑草、滑车及滑道等四个项目。 滑道是源自欧美的旱地雪橇,全长1400米,是利用自然山坡高低落差,乘坐六轮驱动小车、沿轨道惯性滑行。滑草是依照北方滑雪的方式,让南方的朋友也体验一下滑雪冲刺的快感。蹦极跳是一项考验勇气和胆量的运动,它的方式是系上具有双重保险的弹跳绳,从40米高处自由下落,时速可达50~60公里/小时,三特极限运动弥补了广州市旅游项目的空白,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

山顶广场左侧就是白云晚望景点。白云晚望早在元代便是羊城八景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傍晚夕阳西下,天空出现五彩缤纷的晚霞,站在晚望亭,传栏远望,那良辰美景、旖旎风光尽收眼中,给人以“人间最美夕阳红”的美感。夜色深沉,明月初升,花城华灯初上,宛若繁星,灿烂辉煌,同样使人产生“仿佛置身星海”的感受。

“白云晚望”由一条长廊连接起两座绿亭,前临绿壁,建有围栏,倚栏远望,眼前展现广州景色美丽壮观的画图。现代化建筑高低起伏,琼玉楼宇鳞次栉比,历历在目。珠江如带,婉蜒东去,十数座如彩虹般飞架两岸的大桥尽现眼前,这一切充分展现了祖国南大门的瑰丽秀色。

山顶公园的右侧则是鸣春谷,它是目前我国最大、亚洲第二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占地5万平方米,1989年兴建。鸣春谷坐落在“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取唐朝诗人韩愈送孟东野序文中”以鸟鸣春”之意,命名为“鸣春谷”。“鸣着谷”共分五部分,鸟类标本陈列室内陈列的标本有130多个品种共300余只,还有部分白云山的昆虫标本。标本陈列采用现代园林手法,使标本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是静态的鸟类标本,而在大自然中动态的、鲜活的鸟类又是另外一个精彩世界。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天然大鸟笼。它面积12500平方米,以18根高10~25米的钢柱支撑,采用悬索式张网结构,顶部是不锈钢,周围镀锌钢网将全区笼罩住。笼内是一自然山谷,放养的鸟类有丹顶鹤、天鹅、孔雀、黄腹角雉、蓝马鸡等130多个品种,5000多只,构成立体赏鸟优美环境,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令人有回归山林之感。 在珍稀鸟展区不但可以欣赏到珍稀保护鸟类,还可以看到我国一些省、市的省鸟、市鸟。如广东省“白鹇”,齐齐哈尔市“丹顶鹤”,山西省“蓝鸟鸡”四川省“红角篮”等。其中丹顶鹤、褐马鸡、黄腹角雉是我国一类保护鸟。一对丹顶鹤是1992年元旦齐齐哈尔市与广州市举行通航仪式上,送给广州人民的珍贵礼物。

在鸣禽挂廊区各种珍禽异鸟施展着悦耳的歌喉,仿佛在欢迎游人的光临。眼部有一条白色长眉的是广州市的市鸟,叫画眉。它的鸣声高昂悦耳,声清流利婉转柔和,胜似笛声,使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这边几只黑色的鸟,叫做鹩哥,别看它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能巧学人语,惟妙惟肖。

在驯鸟表演区里可以看到极富情趣的小鸟表演,有打篮球、荡秋千、溜滑梯、拼字板、仿学人语、叼钱游戏等。鸣春谷不仅有山光水色,流泉鸣弦,鸟语花香,而且还可以观看到孔雀开屏,鸳鸯戏水,与锦鸡漫步仿白鹇倘佯,人与鸟合一,回归自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这里可以让游人在宽松、轻快、自由的环境下认识了解鸟类。鸟类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那么轻灵、那么可爱,怎不激发人们爱鸟、护鸟之心呢!

“白云晓望”亭建于1965年,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亭柱上的横幅“白云山晓望”五个大字出自张云逸大将之手。

广州雕塑公园位于白云山飞鹅岭游览区内,是广州政府为纪念广州建城2220xx年,于1996年建成开放的。公园总占地面积46公顷,是一个体现广州大都市富有时代气息的市级公园,也是国内最大的雕塑公园。整个公园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分为羊城史雕塑区、中华史雕区、雕塑大观园景区和森林景区等4个功能区,首期的羊城史雕塑区于1996年12月起建成开放。主要景点有:华夏柱、雕塑广场、古城辉煌、雕塑馆、南洲风采。此外,公园内还有平衡小广场及踏芳亭、云溪等景点。所有这些建筑,既反映了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沧桑,又表现了古城广州20xx多年来的辉煌历史,而置于广场、园林之中的雕塑则更展现了岭南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雕塑被誉为“凝固之舞蹈”,雕塑公园不仅宣扬广州文化艺术,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告诉人们,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以广州为代表的中国岭南文化这条支流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对于旅游者来说,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白云山的景点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不及—一细说,若有机会故地重游,继续参观尚未游览的景点,再度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让白云山旖旎风光和动人故事长留君心!

麓湖游览区是白云山风景区南端的第一个游览区。麓湖公园占地250多公顷,它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广州市区内最大的开放式、多功能公园,又是集文化教育、休闲游乐、健身、美食于一体的著名旅游区。 进入人们视野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逐级设计师莫伯治大师设计的“广州艺术博物院”。这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艺术博物院是广州市文化艺术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与艺术博物院相连的麓湖绿化广场是采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如意等文物形状构思设计的。右侧是儿童乐园,园内650平方米的儿童泳池是炎炎夏日里孩子嬉水的好去处,各种现代化游乐设施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沿麓湖路向北行,碧波荡漾的水泊就是麓湖。麓湖湖水面积25公顷是1958年挖筑的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坐落在湖面上的鹿鸣酒家是广州市最大的园林式酒家之一,它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以美食著称。对面山岭上聚芳园内的五层楼阁鸿鹄楼,为广东省内最大的古典式楼宇。“鸿鹄楼”上刻有“宜雨宜晴麓湖鸿鹄成双壁,揖风揖月球水云山第一楼”楹联,取北有黄鹤,南有鸿鹄之意。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星海园也坐落在麓湖湖畔,它是为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而建的。湖东侧的白云仙馆,原馆建于清朝嘉庆十七年,经历了160年的历史,是清代广东文人张维屏、谭天照、南海孔继光、香山黄培芳等兴建,为文人学者雅集之地。今馆为1984年复建,建筑清雅简朴,具有岭南建筑特色。广州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位于麓湖湖畔,是麓湖公园与香港鸿誉公司合作的项目,占地约300万平方米,是一个多功能的高级康体和社交场所。

云台花园于1995年9月28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云台花园是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目前我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之一,其园林特色以中西方园林建筑风格相结合,内有新颖雅致、各具特色的景点14处。云台花园是我国最大园林式花园,被称为“花城明珠”。她座落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面的三台岭内,总面积12公顷,毗邻24路车总站,南临广源路,东倚白云索道。云台花园是一以花木、绿化为主,四季百花吐艳、观赏性极强的新式花园。花园自1995年国庆正式开放在来,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管理,把花园办成广州市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游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云台大花园的构造颇具艺术特色,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风格。花园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着大门的宽大台阶为轴心展开的,中间则是特制玻璃铺砌而成的。玻璃底下,安装着各色彩灯,玻璃台阶上端是一泊小湖,湖底又有环形灯饰,取名滟湖。到了夜晚,被灯光染得五彩缤纷的湖水,沿着玻璃台阶缓缓流下,置换成七彩的河,流光溢彩,如梦如幻。

滟湖的水沿中轴线下泻,使得滟湖成为中轴线的源头,为了突出这一源头,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又在滟湖的岸边,建一罗马柱廊。这一古典风格的建筑,既突出了轴心线上的景点在云台花园作用,又与具有东西合壁特色的花园大门相对应。更为有趣的是,建造者借鉴了苏州园林中花墙的效果,在罗马柱廊的后面又安放了一群图腾石柱。在轴心线的两侧,云台大花园分别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区,200多种中外名贵四时花卉就被巧妙地种植在不同的功能区里。中轴线的东侧,在种植各种花卉的同时,还依地势起伏培植了大面积的草坪,远远望去,酷似一条绿色的瀑布。中轴线的西侧是谊园和茶室。谊园中心是一巨大的地球石雕,以地球石雕为圆心,在一巨大的圆周内,分布着已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市花和友好城市所在国的国花。以花为媒,广州与世界相识,以花传情,广州人用鲜花向人类表示了友谊、和平与友爱。

明珠楼游览区以自然风景著称,游览区内有大片的疏林草地,宽阔的黄婆洞水库,湖光山色美如画。游览区内有著名的名胜古迹明珠楼,以及旧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并沿着松涛别院旅舍、松风轩饭店、竹溪烧烤场等,是一个集食、住、玩的理想去处。 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满山遍野,得名桃花涧。历经沧桑,桃花涧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1999年广州政府投资兴建,恢复了桃花涧。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桃花涧,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主线,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婉蜒曲折的流水溪涧;使游人如同进了世外桃源。这里的溪水特别清澈,空气格外清新。四季鲜花常开,每至春季,满园的桃花迎春怒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桃花涧虽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却反映了广州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寄托。

出了桃花涧,前面这条铺满卵石的路叫“健康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体的许多重要穴位都在脚上,行走健康路可以起到按摩作用,刺激穴位,强身健体。健康路对岸清澈的湖水倒映出烂漫绚丽的杜鹃山而环湖所筑的明珠楼、松风轩、水月阁、凌香馆之名,均出自唐诗品中的“松风水月比其清华,仙露明珠方滋朗润”。明珠楼原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给其三姨太莫秀英所建的别墅,明珠楼楼台高耸,楼分二层,楼下为小卖部,楼上是茶楼,游人既可品茗,又可远眺湖光山色。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一座碧波荡漾的大水库,那就是黄婆洞水库,水库修建于1956年,给美丽的白云山增添了更多的妩媚和秀气。水库三面环山,万木苍翠;水中产有一种叫”白云金丝“的小鱼,长仅一寸半,头部有一段黄色彩纹贯通到尾部,尾鳍有鲜红斑点,十分美丽奇特,是水族爱好者喜养的品种。

白云山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蒲润源泉”、“白云晚望”、“景泰归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来又开辟了山顶和山北公园,修建了庭园式山庄旅舍、双溪别墅、松涛别院及观鸟园。每年的农历9月9日重阳节,会有许多人去登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陈毅、陶铸、郭沫若等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现在,白云山有专线游览车,顺着盘山公路而上迂回曲折,可直达山顶公园和天南第一峰,还设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风味餐厅和各种服务设施,还有简易炉灶可供人们野餐和烤烧,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游览胜地。

白云山上还有高山滑草、1400米滑道、三角滑翔翼等体育娱乐项目.

门票:山南门岗5元;云台花园10元;星海园3元;索道上山20元,下山10元;滑道20元。

位置: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

面积:20.98平方公里

概貌: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最高峰为摩星岭,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甚多。自山北向南分为山北、山顶、麓湖三个风景区。麓湖区内,绿树成荫,湖面平静如镜由麓湖可乘缆车至山项。山顶区包括山顶公园、鸣春谷、山庄旅舍、双溪别墅、能仁寺、九龙泉等。山北风景区则另是一番景象:群山起伏,苍松遍野,一望无际,犹如滔滔大海;山风吹过,其声如涛,此即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天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白云仙馆、聚芳园、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州溜冰俱乐部、鹿鸣酒家等与新建成的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等景点。

举世闻名的华南植物园位于龙眼洞,种植有热带、亚热带植物4500余种,有专供人们观赏的展览区,分别种植棕榈植物、孑遗植物、热带植物、荫生植物、防污绿化植物、经济植物、竹和药用植物、园林树木、裸子植物等。园内还建有人工湖、水榭、接待厅、休息亭、实验楼、荫棚、温室等设施,既是研究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基地,又是一个丰富多彩、风景如画、绿海芬菲的植物大观园,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二

佛山祖庙建筑群位于祖庙路二十一号佛山市博物馆内,由祖庙、孔庙、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组成,占地186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明旅游区示范点、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庙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20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以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建筑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建筑以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进深二开间。分前后台,前台三门敞开,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

灵应牌楼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所建。牌楼设计严格,结构精密。为三楼三层式,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使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

三门为景泰初年所建,是整座祖庙的门面。面宽九开间共31.7米,顶部装饰一条1米多高,30多米长手工艺陶塑人物瓦脊。檐下有通栏贴金木雕花衽。整个建筑考究,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

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1420xx年),为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亦有清光绪年制作的双面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檐下为如意斗拱,层层相叠,雄伟壮观。

正殿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式样为歇山顶,正脊有清光绪年间添加的陶塑人物瓦脊、垂直及线脊神仙走兽。殿周三面围墙,南面敞开,中间为天井。殿内置有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制作的北帝造像和石雕神案,以及清代的大型贴金夹(纟宁)神像等,使大殿更显威严肃穆。

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年(1796年)。楼高三层,面宽进深各三间,锅为歇山顶,正脊有光绪年间后加的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梁架抬梁式,檐柱为花岗岩石方柱。

祖庙右建筑除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其陶塑人物瓦脊、木雕、石雕、砖雕、灰雕等建筑装饰,琳琅满目,栩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古祠艺宫”之美誉。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三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

建筑风格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洞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就像是民间的艺院一般。陈家祠堂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_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德国和日本的建筑艺术专著中已有专题介绍。1959年辟建为广东民间工艺馆(后于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至今)陈氏书院

。1980年国家拨专款再次重修。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琳琅满目。陶塑工艺集中在19座厅堂屋顶上的瓦脊;砖雕以东、西倒座外墙的最具规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艺人所作;木雕除梁架与大门及聚贤堂的屏风外,后座的11座双层透雕神龛,体型高大,有“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源昌街时泰造”等题款。祠堂中的各种装饰,丰富多彩,题材广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目的为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提供住处。陈家祠它的建筑装饰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装饰艺术的精华,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进行装饰,建筑中的各种雕刻装饰,主要由建筑商到省内县组织聘请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制作。根据现有的资料,参加砖雕制的艺人有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庭、黎壁竹,南海县的陈兆南、梁澄、梁进等。其中以黄南山雕刻的数量最多,雕式也极为精巧,技艺巧夺天工,十分有名。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布局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宇轩昂,庭院宽敞。梁架雕镂精细,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住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间装有12

扇双面镂雕屏门挡中,两侧装设花罩。堂前有月台,石雕栏杆及望柱均以岭南佳果为装饰,镶嵌铁铸通花栏板,色调对比鲜明,装饰华美,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中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5米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山墙承檩,前出卷棚廊。厅门为14扇通花隔扇。厅后亦装设木雕龛罩,但规模比大厅略小。东西斋和厢房略为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东西斋为单间,人字形封火山墙承檩。斋内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组合装饰。后窗采用套色蚀花玻璃窗,斋前有一小天井,显得室内外格外清朗。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令整座书院堪称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木雕

陈氏书院中的木雕。数量最多,规模亦大,内容丰富。首进头门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其中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将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难解难分的情景。木雕

此外各座厅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长达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种瓜果、花纹图案、人物、动物、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木雕工艺:木雕工艺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椴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木料上进行的雕刻,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成的雕刻工艺品。木雕之乡: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石雕

陈氏书院的石雕主要是采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门、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等地方。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又把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嵌入栏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栏杆在色调深沉的铁铸栏板映托下,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在其他的石雕装饰中,如月梁、隔架、雀替、墙裙、檐廊栏杆及台阶垂带,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有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基座已失),石匠运用圆润简练的线条雕琢成形体活泼、神态祥和、笑脸相迎的瑞兽,这是广东地区石狮造型的代表。

砖雕

主要装饰在墙檐下、门楣、犀头和檐墙上,也有作为花窗的装饰。陈家祠堂

广东砖雕从用材到技法都与北方或江南地区都有一定差别。雕制前先由艺人逐块挑选。然后依据整幅图层次的多少,将青砖按层排列,依次逐出所属部分的纹样,最后逐层逐块嵌砌在墙上,形成多层次的画面。其雕刻技法往往把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空结合运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线条规整而又流中畅自如,纤细如丝,故又被称为“挂线砖雕”。陈氏书院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是现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石湾陶塑脊饰。清代在南海、番禺、顺德和香港、澳门等地的祠堂庙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湾烧制的陶塑脊饰。早期生产的脊饰,多用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随着石湾陶塑的发展,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逐渐转变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人物脊饰,这种石湾特有的陶塑脊饰文化,后来由广东人带往广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把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传往异国,这正上乡土情怀的自然表现。

灰塑

广东旧式民居,多数在山墙上两边用石灰堆出简单的卷草纹。称这"草尾"。在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庙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围则随建筑的规格而扩大,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由于灰需在现场制作,艺人便可根据题材和空间的需要,充分发挥其技艺,如将山川水涧景物随形就势穿透墙体,或将动物、花卉等

到塑造成凸出墙体20至60厘米,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陈氏书院的灰塑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总长1800余米,灰塑的题材与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山水美景等,均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陶塑

陈氏书院的陶塑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书院的正脊采用佛山陶塑共11条。首进5条和聚贤堂脊饰分别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聚贤堂脊饰于1976年被台风刮倒,于1981年重塑)和十九年(1893年)烧制,中、后进的4条脊饰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烧制,后进大厅的脊饰则完成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11条脊饰中以聚贤堂的规模最大,其总长27米,高2.9米,连灰塑基座总高达4.26米。全脊共塑224个人物,题材包括八仙贺寿、加官进爵、虬髯客与李靖等,整条脊饰恰似一个巨大的舞台。其他脊饰的题材主要是龙凤、花鸟、瑞兽、山水以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群像等。

铁铸

陈氏书院聚贤堂前后石栏杆中嵌有铸铁栏板,即佛山铁画。其正面6幅为麒麟玉书凤凰图,台阶两边是双龙戏珠,还有三阳开泰、年年有余等。这些铁铸由佛山生铁铸造,打制或铸造而成,工艺精湛,构图精美。此外陈氏书院内还有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装饰美术形式——壁画和楹联。书院东西厢房绘有多幅壁画,壁画的主要题材有滕王阁图、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书院的楹联主要表达对祖先功绩的颂扬和缅怀,光大先祖文风宏业的理想和愿望。楹联多为楷书,自成一格。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四

本合同双方当事人: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广东省城镇房屋租赁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房屋租赁的有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房屋基本情况

甲方同意将座落于佛山市顺德区 镇(街道) 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作住宅使用。该房屋权属人为 ,房屋所有权证(地产权证)号为: (属于 / 不属于转租,转租凭证为: )。房屋租赁使用面积 m2(租赁部位详见附图)。该房屋(已 / 未)设定抵押。

第二条 租赁期限

(一)房屋租赁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共计___个月。

(二)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该房屋。乙方有意继续承租的,应提前 日向甲方提出(书面 / 口头)续租要求,征得同意后甲乙双方重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在同等承租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承租权。如乙方继续使用租赁房屋甲方未提出异议的,本合同继续有效,租赁期限为不定期,双方均有权随时解除合同,但应提前 日(书面 / 口头)通知对方。

第三条 租金

甲乙双方议定上述房屋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共计 个月,月租金为( 币) 元(大写 元)。 年 月 日后,房屋租金按如下方式调整: 。租金按月(季度)结算,由乙方在每(月/季度)的第 日前缴付本期租金给甲方。逾期支付的,逾期一日,则乙方需按日租金的 %支付违约金。乙方支付租金的方式如下: 。

第四条 房屋租赁保证金

(一)甲方交付该房屋时,乙方(是 / 否)向甲方支付房屋租赁保证金。金额为:( 币) 元(大写 元)。

(二)租赁期满或合同解除后,房屋租赁保证金除抵扣应由乙方承担的费用、租金、以及乙方应承担的违约赔偿责任外,剩余部分应如数返还乙方。

第五条 其他费用

租赁期内,与该房屋有关各项费用的承担方式为:

费 /物业管理费 )等费用。

(二)房屋租赁税费以及本合同中未列明的其他费用均由(甲/乙)方承担。由乙方承担的费用,乙方应保存并向甲方出示相关缴费凭据。

第六条 房屋的交付及返还

(一)交付:甲方应于 年 月 日前将房屋按约定条件交付给乙方。房屋、房屋附属设施、设备情况经双方交验签字(盖章)并移交房屋钥匙及 后视为交付完成。

(二)返还:租赁期满或合同解除后,乙方应返还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房屋附属设施、设备情况应经双方验收后签字(盖章)确认。甲乙双方应结清各自应当承担的费用。乙方添置的新物可由其自行收回,而对于乙方装饰、装修的部分,具体处理方法为(乙方恢复原状 / 乙方向甲方支付恢复原状所需费用/乙方放弃收回 / 归甲方所有但甲方折价补偿)。

第七条 房屋改善

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 日内对该房屋做如下改善: ,改善房屋的费用由(甲方 / 乙方)承担。

第八条 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

(一)租赁期内,甲方应保障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处于适用和安全的状态。乙方发现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有损坏或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甲方修复。甲方应在接到乙方通知后的 日内进行维修。逾期不维修的,乙方可代为维修,费用由甲方承担。因维修房屋影响乙方使用的,由双方约定是否减少租金或延长租赁期限。

(二)乙方另需装修或者增设附属设施和设备的,应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按规定应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的,则还由 (甲方 / 甲方委托乙方)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对于乙方的装修、改善和增设的他物甲方不承担维修的义务。

(三)乙方应合理使用并爱护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因乙方故意、保管不当或不合理使用,致使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发生损坏或故障的,乙方应负责维修或承担赔偿责任。如乙方拒不维修或拒不承担赔偿责任的,甲方可代为维修或购置新物,费用由乙方承担。

(四)对于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因自然属性或合理使用而导致的损耗,乙方不承担责任。

第九条 转租

(一)除甲乙双方另有约定以外,乙方需事先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方可在租赁期内将该房屋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

(二)乙方转租该房屋,应按规定与接受转租方订立书面转租合同,并向房屋租赁管理行政机关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三)接受转租方对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造成损坏的,应由乙方向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条 所有权变动和抵押

(一)租赁期内甲方转让该房屋的,甲方应当提前 日书面通知乙方,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

(二)租赁期内该房屋所有权发生变动的,本合同在乙方与新所有权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

(三)租赁期间,甲方需抵押该房屋,应当书面告知乙方,并向乙方承诺该房屋抵押后,若当事人协议以折价、变卖方式处分该房屋的,应提前 日告知乙方。

第十一条 合同的解除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终止,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1、因地震、火灾等不可抗力致使房屋毁损、灭失或造成其他损失的。

2、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依法提前收回的。

3、该房屋因社会公共利益被依法征用的。

4、该房屋毁损、灭失或者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

(三)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1、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该房屋达 日的。

2、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严重影响乙方使用的。

3、不承担约定的维修义务致使乙方无法正常使用该房屋的。

4、交付的房屋危及乙方安全或者健康的。

(四)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收回该房屋:

1、不支付或不按照约定支付租金达 日的或欠缴各项费用达 元的。

2、擅自改变该房屋用途的。

3、擅自拆改、变动或损坏房屋主体结构的。

4、乙方擅自转租该房屋、转让该房屋承租权或与他人交换各自承租房屋的。

5、利用该房屋从事违法活动的。

第十二条 违约责任

(一)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或违反国家、省、市有关房地产管理规定的,另一方有权提前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失由责任的一方承担。

(二)甲方有本合同第十一条第三款约定的情形之一的,应按月租金的 %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三)因甲方未按约定履行维修义务造成乙方人身、财产损失的,甲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租赁期间,非本合同规定的情况甲方擅自解除本合同,提前收回该房屋的,甲方应按提前收回天数的租金的 倍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五)乙方有本合同第十一条第四款约定的情形之一的,应按月租金的 %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六)乙方擅自对该房屋进行装修、装饰或添置新物的,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七)租赁期间,非本合同规定的情况,乙方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应按前退租天数的租金的 倍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违约金不足抵付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甲方可从租赁保证金中抵扣。保证金不足抵扣的,不足部分则由乙方另行支付。

(八)甲方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该房屋或者乙方不按约定支付租金但未达到解除合同条件的,以及乙方未按约定时间返还房屋的,应按 标准支付违约金。

(九)如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租赁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互免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申请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按照另行达成的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第十四条 其他约定事项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及附件)一式 份,其中甲方执一份,乙方执一份,房屋租赁管理行政机关备案一份。

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出租方(甲方)(代理人)签章: 承租方(乙方)(代理人)签章:

住所: 住所:

证件名称: 证件名称: 证照号码: 证件号码: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电话: 电话:

签约时间: 年 月 日

签约地点: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五

各位游客:

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景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白云山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时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云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羊城人民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届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经沧桑,频遭破坏,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解放后,白云山才获得新生,广州政府组织群众,广植林木,修筑了10个水库,开辟公路沟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顶公园及山庄、双溪旅舍,重现了白云山万木葱茏、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届广州政府的建设,专门成立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营和发展,白云山已建设成为规模宏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目前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景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白云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白云山地处我国南方,属亚热带气候区,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拥有各种植物876种,其中有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揪、土沉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等。野生的657种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用材树种86种,药用植物343种,野生观赏植物97种。目前白云山的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据统计,白云山目前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所谓“市肺”,就是指白云山位于城市中心,山上大面积绿化,是个天然蓄水的固态水库,是个抗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又是空气净化器和调节器)。据测定,白云山空气质量已达国家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国家0类标准,地表水质也达到国际规定。一些山涧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白云山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遗址。秦末高士郑安期隐居在白云山采药济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晋代江苏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这部道家名作;南梁时景泰禅师来此建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庙,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是羊城旧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诗,他们的诗文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战争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题词。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曾在当时的白云山山庄旅舍进行过国事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及国际友人也都曾在此观光并题名,为白云山风景区留下了不少墨宝。

解放后,白云山更披上了新装。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陶铸、郭沫若等hgfh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如今的白云山已是千山吐翠、万木争荣、景观多样、设施齐全。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天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白云仙馆、聚芳园、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州溜冰俱乐部、鹿鸣酒家等与新建成的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等景点,以及一应俱全的娱乐服务设施,使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为广大游人提供了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摩星岭景区包括广州碑林、九龙泉、碑林景区、白云山赋、南雅堂、双溪别墅、山庄旅舍和摩星岭等景点。 广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毁于抗日战争。1992年由广州政府投资,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于1994年对外开放。

一进碑林,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磅礴的九龙柱。它高6米,直径11米,重9.9吨,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个并列环绕的龙头,其重量、高度、直径及雕刻工艺均称全国龙柱之最。

这口泉是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叫九龙泉。相传秦代安期生隐居在白云寺,经常饥渴难忍,找不到水。一天,他忽然发现寺内崖边出现一个洞,里面出现九个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戏,一会儿,九童子化为九条彩龙,腾空而去,就在九童子出现的地方,冒出一个泉眼、泉水滚滚涌出。因而得名“九龙泉”,又叫”安期井”。“九龙泉”水质清冽甘甜,用它泡的茶,清香甘甜口感细腻,还具有金石的味道。

攀岩而上,即进入总面积16000平方米的碑林景区。碑林依山而修建,它融会了岭南园林风格,采取室内置碑、露天立碑、摩崖石刻的形式进行布局、摆置碑刻近300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

“白玉山赋”是碑林中最大的一块碑,重约4吨,它的诗词作者是明代的黄佐,主要内容描述了白云山一年四季美丽怡人的景色。“历史人物浮雕图”中雕刻着郑安期、吕洞宾、苏东坡、屈大均、张维屏等千百年前曾经在白云山留下足迹的19位古人图像。

南雅堂始建于清朝,是当时张维屏等岭南三大才子所建,用作书社,现在所看到的“南雅堂”以室内置碑为主,堂中的诗刻是谢灵运、杜审言、刘禹锡、韩愈、李商隐及苏轼等一代名家之作。仙墨轩收藏占人墨迹最多,明清时期,岭南诗人先后在白云山结社,主要有南园诗社、越山诗社、后南园诗社等,聚集了梁佩兰、陈邦彦等恃人。这里保存着明代岭南书法名家陈献章的墨迹传刻应试后作,草体书法,字体刚健有力而又飘逸洒脱。

出碑林,往西行,即可看到一座古雅院落掩映于绿阴中,这就是双溪别墅。双溪别墅原址“双溪寺”,因有月溪和甘溪两支泉水绕寺而得名,门帽上“双溪”二字是朱德元帅手书。双溪寺后毁于战乱,1964年重建为旅舍,1965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在此下榻。别墅为平房建筑,客房设计古朴幽雅,极富岭南园林风格。庭内有一名泉——五宝泉,泉水清澈甘甜,早日刻有“读泉”—字。

再往西行,在松林掩映下,一块巨石上刻着“松风”两个苍劲大字,过了松风,便到了山庄旅舍。山庄旅舍的原址是月溪祠,为宋代大尉苏绍基所建。1964年改建为旅社,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

山庄旅舍以其特有的山林风光取胜,三面环山,秀木葱茏,奇石屹立,“望泉”从天上挂下,周围有几泓绿水山塘;东边豁然开朗,远山郊野一览无遗。几组单层建筑沿坡拾级而上,四边以游廊相连,庭内小院一池绿水。还有玻璃罩顶的日光室和室内的“三叠泉”,有郭沫若和于立群题书“听泉之处”和“葱茏”,以及大门两侧悬挂的董必武于1965年题写的对联“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都是咏赞山庄旅会景色的绝妙诗句和题字。 山庄旅舍曾接待过许多党和领导人以及外国友好人士。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山庄旅舍”接见了印尼副总理,并在此召开重要国事会议。1978年邓小平同志来到山庄旅舍,在这里构思了南巡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春天的故事”,在“山水相逢”处与白云山的职工合影留念。

摩星岭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原名碧云峰,康熙年间修广东志时、改称这座山峰为“摩星岭”。登临摩星岭之巅,可俯视广州全貌,大有凌绝顶而众山小之势。而且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绘白云山图于卷首”的特有风姿;晴天,举目环顾白云山各峰,顶翠披绿,万木葱茏,真是看不尽的去山重重,流不断的珠水悠悠。yungkjfjlb

鸣春谷位于白云山山顶公园,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赏鸟区。它座落在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上,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景区、珍稀鸟观赏景区、鸟表演区等部分。 在大型鸟笼内,放养有各种鸟类150多个品种共5000余只,珍稀鸟观赏景区内,可观赏到不少省、市的省鸟、市鸟如丹顶鹤、天鹅、白雕等,而鸟表演区内的的“驯鸟表演”,则极富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鸣春谷景区由能仁寺、三特极限运动中心、白云晚望、鸣春谷、白云晓望等景点组成。左边的能仁寺是白云山众多寺庙中惟一恢复重建的一座,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抗日战争,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修复,1995年5月对外开放。

能仁寺三面环山,深藏幽谷,绿树环绕。寺里主要古迹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虎跑泉相传”刨地作穴”,泉涌而出,因此得名,至今水质甘冽清凉。玉虹地建于清光绪五年。泉日在岩壁,用石雕盘龙做成,碧泉从龙口喷出,宛如龙吐珠。还有抗法英雄黑旗将军刘永福手写的一个高2米、宽1米的“虎”字,笔力雄浑遒劲,一气呵成。字上面为两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尾,严然一只傲立的猛虎。能仁寺是白云山恢复文物古迹中的典范,它以气势宏大,古迹众多,灵验的风水宝地而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香客和游客。能仁寺与别的景区寺庙不同之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白云山“市肺”,为了杜绝山火隐患,寺内没有香火。1920xx年5月9日孙中山先生偕夫人曾到此游览,1966年日本青年代表团曾来这里栽下一片樟树——“中日青年林”。

在本景区内有一处极具现代的旅游新景点,这就是白云山三特极限运动中心。极限运动是近年来风靡世界,并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极限运动。该运动中心是我国第一家在风景区内,将绿色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旅游、极限运动等综合性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运动中心。目前运动中心开放的项目有蹦极跳、高山滑草、滑车及滑道等四个项目。 滑道是源自欧美的旱地雪橇,全长1400米,是利用自然山坡高低落差,乘坐六轮驱动小车、沿轨道惯性滑行。滑草是依照北方滑雪的方式,让南方的朋友也体验一下滑雪冲刺的快感。蹦极跳是一项考验勇气和胆量的运动,它的方式是系上具有双重保险的弹跳绳,从40米高处自由下落,时速可达50~60公里/小时,三特极限运动弥补了广州市旅游项目的空白,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

山顶广场左侧就是白云晚望景点。白云晚望早在元代便是羊城八景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傍晚夕阳西下,天空出现五彩缤纷的晚霞,站在晚望亭,传栏远望,那良辰美景、旖旎风光尽收眼中,给人以“人间最美夕阳红”的美感。夜色深沉,明月初升,花城华灯初上,宛若繁星,灿烂辉煌,同样使人产生“仿佛置身星海”的感受。

“白云晚望”由一条长廊连接起两座绿亭,前临绿壁,建有围栏,倚栏远望,眼前展现广州景色美丽壮观的画图。现代化建筑高低起伏,琼玉楼宇鳞次栉比,历历在目。珠江如带,婉蜒东去,十数座如彩虹般飞架两岸的大桥尽现眼前,这一切充分展现了祖国南大门的瑰丽秀色。

山顶公园的右侧则是鸣春谷,它是目前我国最大、亚洲第二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占地5万平方米,1989年兴建。鸣春谷坐落在“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取唐朝诗人韩愈送孟东野序文中”以鸟鸣春”之意,命名为“鸣春谷”。“鸣着谷”共分五部分,鸟类标本陈列室内陈列的标本有130多个品种共300余只,还有部分白云山的昆虫标本。标本陈列采用现代园林手法,使标本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是静态的鸟类标本,而在大自然中动态的、鲜活的鸟类又是另外一个精彩世界。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天然大鸟笼。它面积12500平方米,以18根高10~25米的钢柱支撑,采用悬索式张网结构,顶部是不锈钢,周围镀锌钢网将全区笼罩住。笼内是一自然山谷,放养的鸟类有丹顶鹤、天鹅、孔雀、黄腹角雉、蓝马鸡等130多个品种,5000多只,构成立体赏鸟优美环境,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令人有回归山林之感。 在珍稀鸟展区不但可以欣赏到珍稀保护鸟类,还可以看到我国一些省、市的省鸟、市鸟。如广东省“白鹇”,齐齐哈尔市“丹顶鹤”,山西省“蓝鸟鸡”四川省“红角篮”等。其中丹顶鹤、褐马鸡、黄腹角雉是我国一类保护鸟。一对丹顶鹤是1992年元旦齐齐哈尔市与广州市举行通航仪式上,送给广州人民的珍贵礼物。

在鸣禽挂廊区各种珍禽异鸟施展着悦耳的歌喉,仿佛在欢迎游人的光临。眼部有一条白色长眉的是广州市的市鸟,叫画眉。它的鸣声高昂悦耳,声清流利婉转柔和,胜似笛声,使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这边几只黑色的鸟,叫做鹩哥,别看它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能巧学人语,惟妙惟肖。

在驯鸟表演区里可以看到极富情趣的小鸟表演,有打篮球、荡秋千、溜滑梯、拼字板、仿学人语、叼钱游戏等。鸣春谷不仅有山光水色,流泉鸣弦,鸟语花香,而且还可以观看到孔雀开屏,鸳鸯戏水,与锦鸡漫步仿白鹇倘佯,人与鸟合一,回归自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这里可以让游人在宽松、轻快、自由的环境下认识了解鸟类。鸟类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那么轻灵、那么可爱,怎不激发人们爱鸟、护鸟之心呢!

“白云晓望”亭建于1965年,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亭柱上的横幅“白云山晓望”五个大字出自张云逸大将之手。

广州雕塑公园位于白云山飞鹅岭游览区内,是广州政府为纪念广州建城2220xx年,于1996年建成开放的。公园总占地面积46公顷,是一个体现广州大都市富有时代气息的市级公园,也是国内最大的雕塑公园。整个公园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分为羊城史雕塑区、中华史雕区、雕塑大观园景区和森林景区等4个功能区,首期的羊城史雕塑区于1996年12月起建成开放。主要景点有:华夏柱、雕塑广场、古城辉煌、雕塑馆、南洲风采。此外,公园内还有平衡小广场及踏芳亭、云溪等景点。所有这些建筑,既反映了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沧桑,又表现了古城广州20xx多年来的辉煌历史,而置于广场、园林之中的雕塑则更展现了岭南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雕塑被誉为“凝固之舞蹈”,雕塑公园不仅宣扬广州文化艺术,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告诉人们,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以广州为代表的中国岭南文化这条支流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对于旅游者来说,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白云山的景点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不及—一细说,若有机会故地重游,继续参观尚未游览的景点,再度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让白云山旖旎风光和动人故事长留君心!

麓湖游览区是白云山风景区南端的第一个游览区。麓湖公园占地250多公顷,它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广州市区内最大的开放式、多功能公园,又是集文化教育、休闲游乐、健身、美食于一体的著名旅游区。 进入人们视野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逐级设计师莫伯治大师设计的“广州艺术博物院”。这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艺术博物院是广州市文化艺术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与艺术博物院相连的麓湖绿化广场是采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如意等文物形状构思设计的。右侧是儿童乐园,园内650平方米的儿童泳池是炎炎夏日里孩子嬉水的好去处,各种现代化游乐设施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沿麓湖路向北行,碧波荡漾的水泊就是麓湖。麓湖湖水面积25公顷是1958年挖筑的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坐落在湖面上的鹿鸣酒家是广州市最大的园林式酒家之一,它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以美食著称。对面山岭上聚芳园内的五层楼阁鸿鹄楼,为广东省内最大的古典式楼宇。“鸿鹄楼”上刻有“宜雨宜晴麓湖鸿鹄成双壁,揖风揖月球水云山第一楼”楹联,取北有黄鹤,南有鸿鹄之意。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星海园也坐落在麓湖湖畔,它是为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而建的。湖东侧的白云仙馆,原馆建于清朝嘉庆十七年,经历了160年的历史,是清代广东文人张维屏、谭天照、南海孔继光、香山黄培芳等兴建,为文人学者雅集之地。今馆为1984年复建,建筑清雅简朴,具有岭南建筑特色。广州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位于麓湖湖畔,是麓湖公园与香港鸿誉公司合作的项目,占地约300万平方米,是一个多功能的高级康体和社交场所。

云台花园于1995年9月28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云台花园是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目前我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之一,其园林特色以中西方园林建筑风格相结合,内有新颖雅致、各具特色的景点14处。云台花园是我国最大园林式花园,被称为“花城明珠”。她座落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面的三台岭内,总面积12公顷,毗邻24路车总站,南临广源路,东倚白云索道。云台花园是一以花木、绿化为主,四季百花吐艳、观赏性极强的新式花园。花园自1995年国庆正式开放在来,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管理,把花园办成广州市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游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云台大花园的构造颇具艺术特色,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风格。花园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着大门的宽大台阶为轴心展开的,中间则是特制玻璃铺砌而成的。玻璃底下,安装着各色彩灯,玻璃台阶上端是一泊小湖,湖底又有环形灯饰,取名滟湖。到了夜晚,被灯光染得五彩缤纷的湖水,沿着玻璃台阶缓缓流下,置换成七彩的河,流光溢彩,如梦如幻。

滟湖的水沿中轴线下泻,使得滟湖成为中轴线的源头,为了突出这一源头,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又在滟湖的岸边,建一罗马柱廊。这一古典风格的建筑,既突出了轴心线上的景点在云台花园作用,又与具有东西合壁特色的花园大门相对应。更为有趣的是,建造者借鉴了苏州园林中花墙的效果,在罗马柱廊的后面又安放了一群图腾石柱。在轴心线的两侧,云台大花园分别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区,200多种中外名贵四时花卉就被巧妙地种植在不同的功能区里。中轴线的东侧,在种植各种花卉的同时,还依地势起伏培植了大面积的草坪,远远望去,酷似一条绿色的瀑布。中轴线的西侧是谊园和茶室。谊园中心是一巨大的地球石雕,以地球石雕为圆心,在一巨大的圆周内,分布着已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市花和友好城市所在国的国花。以花为媒,广州与世界相识,以花传情,广州人用鲜花向人类表示了友谊、和平与友爱。

明珠楼游览区以自然风景著称,游览区内有大片的疏林草地,宽阔的黄婆洞水库,湖光山色美如画。游览区内有著名的名胜古迹明珠楼,以及旧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并沿着松涛别院旅舍、松风轩饭店、竹溪烧烤场等,是一个集食、住、玩的理想去处。 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满山遍野,得名桃花涧。历经沧桑,桃花涧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1999年广州政府投资兴建,恢复了桃花涧。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桃花涧,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主线,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婉蜒曲折的流水溪涧;使游人如同进了世外桃源。这里的溪水特别清澈,空气格外清新。四季鲜花常开,每至春季,满园的桃花迎春怒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桃花涧虽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却反映了广州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寄托。

出了桃花涧,前面这条铺满卵石的路叫“健康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体的许多重要穴位都在脚上,行走健康路可以起到按摩作用,刺激穴位,强身健体。健康路对岸清澈的湖水倒映出烂漫绚丽的杜鹃山而环湖所筑的明珠楼、松风轩、水月阁、凌香馆之名,均出自唐诗品中的“松风水月比其清华,仙露明珠方滋朗润”。明珠楼原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给其三姨太莫秀英所建的别墅,明珠楼楼台高耸,楼分二层,楼下为小卖部,楼上是茶楼,游人既可品茗,又可远眺湖光山色。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一座碧波荡漾的大水库,那就是黄婆洞水库,水库修建于1956年,给美丽的白云山增添了更多的妩媚和秀气。水库三面环山,万木苍翠;水中产有一种叫”白云金丝“的小鱼,长仅一寸半,头部有一段黄色彩纹贯通到尾部,尾鳍有鲜红斑点,十分美丽奇特,是水族爱好者喜养的品种。

白云山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蒲润源泉”、“白云晚望”、“景泰归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来又开辟了山顶和山北公园,修建了庭园式山庄旅舍、双溪别墅、松涛别院及观鸟园。每年的农历9月9日重阳节,会有许多人去登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陈毅、陶铸、郭沫若等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现在,白云山有专线游览车,顺着盘山公路而上迂回曲折,可直达山顶公园和天南第一峰,还设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风味餐厅和各种服务设施,还有简易炉灶可供人们野餐和烤烧,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游览胜地。

白云山上还有高山滑草、1400米滑道、三角滑翔翼等体育娱乐项目.

门票:山南门岗5元;云台花园10元;星海园3元;索道上山20元,下山10元;滑道20元。

位置: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

面积:20.98平方公里

概貌: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最高峰为摩星岭,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甚多。自山北向南分为山北、山顶、麓湖三个风景区。麓湖区内,绿树成荫,湖面平静如镜由麓湖可乘缆车至山项。山顶区包括山顶公园、鸣春谷、山庄旅舍、双溪别墅、能仁寺、九龙泉等。山北风景区则另是一番景象:群山起伏,苍松遍野,一望无际,犹如滔滔大海;山风吹过,其声如涛,此即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天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白云仙馆、聚芳园、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州溜冰俱乐部、鹿鸣酒家等与新建成的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等景点。

举世闻名的华南植物园位于龙眼洞,种植有热带、亚热带植物4500余种,有专供人们观赏的展览区,分别种植棕榈植物、孑遗植物、热带植物、荫生植物、防污绿化植物、经济植物、竹和药用植物、园林树木、裸子植物等。园内还建有人工湖、水榭、接待厅、休息亭、实验楼、荫棚、温室等设施,既是研究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基地,又是一个丰富多彩、风景如画、绿海芬菲的植物大观园,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六

深圳锦绣中华,俗称“小人国”,是中国第一个微缩景区和主题公园。在旅游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和ohsas18001体系认证的企业。它以深厚的魅力,再现华夏五千历史,让游客一步踏入历史,一日游遍神州。锦绣中华于1987年动工,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一年的游客量达千万,当年就收回投资。占地33万平方米,比中国台湾桃园小人国大三倍,比荷兰玛杜洛丹和泰国芭堤雅小人国大二十倍,全部景点有一百多个,景点微缩比例1:15、1:10、1:8,最大的为1:1,所有景物均按原景物比例缩小仿制。锦绣中华的景点均按中国版图,科学摆布,可分为古建筑、山水名胜、民居民俗三大类。景区的古建筑、自然景观、民居摆放了6.5万多个栩栩如生的小陶瓷人,并配上声、光、电、水让整个景观更加生动,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81处风景名胜经过灯光特效的渲染,更加美不胜收,园内还开辟了名人植树园,您可以遵循数百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中外名人的足迹,登长城、游西湖等等,畅游祖国大好河山。

九龙壁

大家可否知道为什么锦绣中华景区的第一处景观是九龙壁,因为中国是龙的故乡,龙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再加上锦绣中华的标志是以龙为主题的图案。中国有三大九龙壁,其中两块都在北京,是清朝乾隆年间所建,一块在北海公园,一块在故宫皇极门前。而第三块是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建于山西大同的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米,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桂所建,比北京的两块早350多年,体形大三倍,锦绣中华的九龙壁是仿山西大同的按照1:4建成。大家看我们眼前的这块富丽堂皇、琉璃镶嵌的九龙壁,正中是黄色主龙,然后依次为红、黄、紫、绿、蓝各色,九条龙在波涛汹涌的云海中跳跃,气势不凡。

洛阳龙门石窟

过了九龙壁是中国古代洞窟壁画、石刻艺术区,这里有中国三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其中莫高窟有两个洞穴是按1:1的比例仿。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大佛原高71米,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最后展现的是四川大足石刻中的卧佛,称为释迦涅盘圣迹图,原像建于南宋年间,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佛教历史源远流长。在东汉时首次传入中国,我们看到的龙门石窟,建于河南洛阳,洛阳有东汉建起的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北魏孝文帝更迁都洛阳,宣传佛教。唐代有一尊石像据传是中国女皇帝武则天的化身,它就是我们现在欣赏到的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您看尽管他失去双臂,但是并不觉得她造型上有什么缺陷,完全可以尊称为“东方的维纳斯”。据碑文记载,下令捐赠“脂粉钱两万贯”赞助修建主佛卢舍那的就是武则天。

贵州黄果树瀑布

您听,哪来的流水声?原来我们来到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它可是我们境内最大的瀑布,位于贵州贵宁县白水河上,宽约30米,从60多米的悬崖之巅跌落至17.7米深的犀牛潭,发出轰然巨响、变幻多姿、令人心醉神迷,正是“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它的魅力还在于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在那里可以近距离感受震撼轰鸣的水声、流水倾泻的威猛、更可体会与水珠亲密的温馨。当然,要领略瀑布的气势,应从站立的小陶人开始,在脑子里有了这种比例的概念后,才能感叹瀑布的雄伟壮观。锦绣中华用长江水连接了四方山河,以黄果树瀑布为源头,西至乐山大佛;南下经广西桂林山水、广东肇庆七星岩、直奔海南岛天涯海角;东行飘过长江三峡,入洞庭湖,经岳阳楼,绕湖北黄鹤楼和安徽黄山,流入杭州西湖,汇入大海和中国台湾岛相抱。锦绣中华仿造的这些自然山水不仅形似,它的一草一木也由园艺师们精心培育,巧手制作。

秦始皇兵马俑

锦绣中华反映的文化史有一条清楚的主线,从陕西黄帝陵的传说为起点,到现在南京中山陵的历史为终点。墓穴文华是历史的断面,它让我们看到西安兵马俑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军队的秘密。1974年在西安秦陵东1500米处发现的兵马俑轰动了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次发现的兵马俑坑共有三个:一号坑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深4.4-6.5米,坑内埋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和陶马,这是当年秦始皇御林军的建制和队列;二号坑面积600平方米,是按兵种混编的阵列;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为统帅一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而锦绣中华仿制的这个古代军事博物馆,您只看到一号坑实景的十分之一,真正的陶俑高1.8-1.86米,陶马身长2米,高1.7米。坑内还出土了大量不同的兵器、铜马车、青铜剑等。都极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墓穴文化在锦绣中华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内蒙昭君墓和新疆香妃墓、看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看到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看到北京十三陵等等。

北京故宫

锦绣中华内的古建筑,以北京故宫、山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规模最大,而这三个古建筑又被称为中国三大中建筑群,刚才我们看到的孔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祭孔德情景。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4年,历时十四年才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屋宇9000多间,分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堪称古代建筑的精华。在此后的500多年中,明清两代共有24个皇帝居住于此,清代在紫禁城生活过的十个皇帝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举行过大婚典礼,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按1:15的比例仿建,反映的是光绪皇帝大婚的情景,那上万个陶瓷小人,增添了婚典的动感。景区内故宫和天坛共用去金箔43500张,计810克。

万里长城

在锦绣中华中,万里长城最引人注目。据称这唯妙唯俏的“小长城”,共用了600多块像麻将牌那样大小的小城转。锦绣中华曾举办过摄影比赛,有一副“长城”的作品令人叫绝,如果不是因为有说明,大家都会认为是真正的长城拍摄的,可见锦绣中华长城的酷似程度。这座雄伟的古建筑,现已东西延伸到深圳湾畔宛若游龙啸天,盘旋于群山峻岭之中,引起我们无限爱国激情,这也是锦绣中华景区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原因之一吧。万里长城已不再仅有是它原有的军事价值,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当您在景区的布达拉宫前徜徉,在新疆天山脚下漫步,一种奇妙的感觉会陪伴你左右。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我们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位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七

佛山祖庙建筑群位于祖庙路二十一号佛山市博物馆内,由祖庙、孔庙、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组成,占地186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明旅游区示范点、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庙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20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以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建筑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建筑以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进深二开间。分前后台,前台三门敞开,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

灵应牌楼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所建。牌楼设计严格,结构精密。为三楼三层式,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使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

三门为景泰初年所建,是整座祖庙的门面。面宽九开间共31.7米,顶部装饰一条1米多高,30多米长手工艺陶塑人物瓦脊。檐下有通栏贴金木雕花衽。整个建筑考究,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

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1420xx年),为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亦有清光绪年制作的双面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檐下为如意斗拱,层层相叠,雄伟壮观。

正殿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式样为歇山顶,正脊有清光绪年间添加的陶塑人物瓦脊、垂直及线脊神仙走兽。殿周三面围墙,南面敞开,中间为天井。殿内置有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制作的北帝造像和石雕神案,以及清代的大型贴金夹(纟宁)神像等,使大殿更显威严肃穆。

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年(1796年)。楼高三层,面宽进深各三间,锅为歇山顶,正脊有光绪年间后加的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梁架抬梁式,檐柱为花岗岩石方柱。

祖庙右建筑除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其陶塑人物瓦脊、木雕、石雕、砖雕、灰雕等建筑装饰,琳琅满目,栩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古祠艺宫”之美誉。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八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清远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凤。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片绿洲,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常绿阔叶林茂密,溪流四季不断,深潭瀑布众多;景区内的石坑崆是广东最高峰,海拔1902米;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广东省之最,国内罕见;古老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高山峡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的温矿泉、如诗如画的清流瀑布,构成了广东第一峰的"雄、奇、险、秀、旷、奥、幽"。

朝暮之间,登上极顶,云海日出,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时有云海蜃楼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景区内深壑幽谷,清溪长流,飞瀑连缀,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这里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突出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特色,有超过二千多种的植物,有广东最大的原始森林,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单竹,奇花异草,珍禽鸟兽,令人赏心悦目。清新扑鼻的负离子气息是游客对第一峰的钟爱,天泉瀑布的平均空气负离子含量在4万个/cm3以上,最高达10.57万个/cm3,属全省之最,人称"负离子圣地"。

景区内已规划建设了石坑崆游览区、太平洞瑶寨、秤架大河谷、天泉瀑布、天泉高山温泉和第一峰漂流等六大游览区和体验区,恢宏、雄健、豪迈,清秀、柔美、舒展,广东第一峰原始森林风景区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映辉在巍巍南岭。

第一峰石坑崆景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山峰--1902米。上山沿途共有四个景区(天龙饮水景区、天门画廊景区、天星桥景区、民族村游览区)

温泉保健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高山森林温泉,温泉区建有各类型温泉池20多个,可提供保健、擦修、日光浴和药浴等配套服务。

绿色隧道及负离子品氧区--天泉瀑布观赏区。原始森林茂密,溪流四季不断,深潭瀑布众多,珍稀植物繁多,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10.5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区内游客可动手采摘灵芝、木耳、蘑菇。接受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天然绿色食品。

峡谷漂流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峡谷漂流,漂流全长5.5公里,落差高达80米,惊险、刺激、浪漫,体会亲近大自然之乐趣。

绳索飞渡区:在森林、峡谷中飞翔,挑战自我、拥抱大自然,充分感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独特感受。

峡谷探险、溯溪区:是自然探险、挑战自然的自由天地。区内沿途山路崎岖,藤蔓攀附,傍陡峭石壁盘旋而下,满眼葱绿的植被,银瀑布碧潭相映。

篝火晚会区:每当夜幕降临时,区内篝火熊熊燃起,围坐篝火四周,观赏瑶族风情舞蹈,同瑶族山腰妹一起载歌载舞,并准备有各种融观众一起参与的游戏节目,必将使您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民族村寨游览区--太平洞瑶寨。位于山峰的半山腰处,这里远离尘嚣,稻花飘香,鱼儿戏萍,篱笆、女人和狗,演绎着别样的风情;祠堂、老屋和犁构成了别致的风景线,游客可自由体验瑶族民俗风情的写意。

幽雅住宿区:天泉度假村共建有各类客房近200间,其中14栋是浪漫风情、依山而建的西班牙式别墅,别墅房间装修豪华,设有独立温泉池。还有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瑶家风情吊脚楼式木屋别墅,别墅风格独特,装修布局合理,入住其中可充分感受瑶族民居的奇特之处。

特色餐饮区:天泉度假村中餐厅共有餐位近300个,餐饮突出的是"吃粗、吃补、吃土"的特色。

除以上特色外,度假村还设有夜总会、多功能会议室等配套设施,是您"感受自然、轻松度假、浪漫休闲"的好去处。

主题广东佛山大火心得体会九

佛山祖庙建筑群位于祖庙路二十一号佛山市博物馆内,由祖庙、孔庙、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组成,占地186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明旅游区示范点、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庙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20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以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建筑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建筑以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进深二开间。分前后台,前台三门敞开,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

灵应牌楼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所建。牌楼设计严格,结构精密。为三楼三层式,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使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

三门为景泰初年所建,是整座祖庙的门面。面宽九开间共31.7米,顶部装饰一条1米多高,30多米长手工艺陶塑人物瓦脊。檐下有通栏贴金木雕花衽。整个建筑考究,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

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1420xx年),为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亦有清光绪年制作的双面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檐下为如意斗拱,层层相叠,雄伟壮观。

正殿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式样为歇山顶,正脊有清光绪年间添加的陶塑人物瓦脊、垂直及线脊神仙走兽。殿周三面围墙,南面敞开,中间为天井。殿内置有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制作的北帝造像和石雕神案,以及清代的大型贴金夹(纟宁)神像等,使大殿更显威严肃穆。

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年(1796年)。楼高三层,面宽进深各三间,锅为歇山顶,正脊有光绪年间后加的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梁架抬梁式,檐柱为花岗岩石方柱。

祖庙右建筑除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其陶塑人物瓦脊、木雕、石雕、砖雕、灰雕等建筑装饰,琳琅满目,栩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古祠艺宫”之美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