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聪明的爸爸教育心得体会实用 父亲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8:12:07 页码:12
聪明的爸爸教育心得体会实用 父亲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2篇)
2022-12-26 18:12:07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聪明的爸爸教育心得体会实用一

2、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做事负责、干练。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能做好组织工作,深得老师的信任。成绩较稳定,保持前列。

3、该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强,尊敬老师,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与同学相处和睦,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谦让,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诚实勇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一名优秀的学生。

4、该生是一个文静、可爱的好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完成,学习上脚踏实地、勤奋好学,懂得方法、技巧,成绩优秀,生活上艰苦朴素,尊敬师长,关心集体,与同学能和睦相处,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5、该生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忠厚诚实,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人生态度积极乐观,对待学业认真,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相帮助。

6、该生性情敦厚,诚实可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行为举止文明,谦虚、诚实,乐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默默为班集体争荣誉。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学习上有钻研精神,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7、该生为人善良,单纯,乐于助人,关心集体,体贴老师,明是非,懂道理,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毅,有理想,目标明确,并能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关心集体,做事认真,不计较名利、得失。

8、该生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真诚,善良,勤奋和聪颖,让你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快乐和充实。沉稳,机智,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踏实,充满信心。

9、该生富有朝气与信心,常能带给班级一股青春与清新的气息,能与同学朝夕相处、融洽和睦。聪颖好学,积极思考、善于发问。爱好体育,敢讲真话、能做实事,善于思考,具有一定办事能力,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10、该生聪慧多思,率直、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主见,对事情能够认真分析,思想上要求进步。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专业能力强。善于把握自己,把握时间。成绩稳定,能保持前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11、该生善良真诚,开朗大方,勤于思考,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关心集体,体贴他人,是非分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能在需要你的时候出现,替老师分忧,替同学解难。是一名优秀的学生。

12、该生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性情敦厚,诚实可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行为举止文明,谦虚、诚实,乐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默默为班集体争荣誉,学习认真,上进心强,成绩优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描写聪明的爸爸教育心得体会实用二

翻开目录,好多话题我们都很熟稔,好多做法我们都是奉行了多年。如今看来,不至于全然舍弃,却也实实在在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的复杂性,诚然不是能听风就是雨的,教无定法,不是吗?

书中言:迷信说教,迷信嘴皮子功夫,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育界的流行思路。很多语言已经形成了套路,自动化了,教师只要一张口,那些东西就会沿着固定的河道奔腾而下,学生都快把这些说辞背下来了。

诚然,要说现在的学生,写保证书,写认错书时,多半思如泉涌,格式规范,随手拈来。作为中学教师,越来越觉得语言教育的无力感了。

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要知道,孩子主要是在行动中,而不是在言论中成长的。

书中言:大批家长、教师的思维方式是针锋相对的和学生较劲,进攻到底,不带妥协的。攻不上去怎么办?宁可败退,也不主动撤退。失败了还不承认,也不接受教训,下次继续搞不妥协主义。但这种“冲冲冲”的办法往往只能用来对付胆小的、年龄小的孩子。万一孩子横竖不吃,你会看到家长和教师完全变了一副面孔,成了迁就主义者和逃跑主义者。他们会对孩子做很多无原则的让步,处处哄着孩子。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是败退,不是撤退。

这两年,敢于“直言不讳”的学生日渐多了起来,“惟命是从”的学生少了。铃声响了,你想拖堂几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会有学生当面抗议,提醒你下课铃已经响了。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你想没收,会有学生质问,我的书,你凭什么没收。面对做出这样抗争的孩子,硬顶根本不管用,可一味退让,也无疑不利于班级建设。

教与学这一活动,是通过无数的冲突与妥协才得以实现的,它绝不是作为理想环境中的纯粹的过程展开的。教师要懂得妥协的艺术,做一个聪明的撤退者,知道分寸,知道撤退路线,而且知道何时反击。当然,妥协是有原则的,底线不能突破。

书中还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和王老师鞭辟入里的分析,不做赘述。诚如王老师所说,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每位教育者“解剖自己“,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而不是拿来主义。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做一个敢于反思自己教育思维的老师,而不是一味的复制他人思维方式的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