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现场质量问题心得体会报告 现场品质管理和改善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07:03:28 页码:14
现场质量问题心得体会报告 现场品质管理和改善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26 07:03:28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现场质量问题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型客机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钣金加工中心工程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朝辉路919号,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浦东总装制造中心地块内,钣金加工中心位于主生产区的南端。

钣金加工中心工程由钣金厂房和附楼组成,总长145.25m,占地面积为1055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920平方米,高度为15.5米,主厂房采用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跨度为24米,长度为136.2米,柱距为7.5米,刚架梁底标高12米,刚架钢梁边柱处高0.8米,跨中高0.9米,中柱处为0.9米,与钢柱刚接。附楼共分2个区,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b区一层,层高4.45米,平面柱网尺寸为9m×(7.25m+8 m+8.55 m+7.45 m+8 m+7.45 m+8.55 m+8 m+7.25 m)。c区为三层,层高一层4.4m,二层4.1m,三层3m。平面柱网尺寸为8.4m×(8m×9)。

钣金加工中心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型式采用桩基(预应力phc管桩)+基础梁。

(1) 地质条件概述:场地地表为围海造地吹填土形成的砂性土层,地下水位较高。目前场地已基本平整,桩基工程已完成。

(2)结构形式:基础工程采取phc管桩基础、基础承台、基础拉梁、承台立柱、圈梁(连梁)底层楼板结构形式,设置纵横向后浇带。

(3)结构标高:桩基顶标高为-2.90、-3.90、-4.40米,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95m,目前场地标高约为-4.40米左右。(以上均统一为建筑标高,下同)

(1)桩基工程:详见桩基子分部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2)基础承台:本项目上部结构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工程含双桩、三桩直到多桩的承台结构5种类型。基础承台施工时应考虑占总桩数约8%左右的单桩作为接地桩的处理及等电位连接方面的要求。

(3)基础拉梁:作为独立承台之间的连接,基础拉梁施工时应考虑水电安装工程对拉梁结构的要求(预留孔洞、预埋管件和等电位联接处理等等)。基础梁表面均刷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10mm。

(4)设备基础及井、坑、沟等异型结构:在了解设计意图和设备造型方面对结构施工要求明确的前提下,对分类异性结构进行个案处理。

(5)承台立柱:钢筋砼立柱主要考虑上下左右的连接处理及有无安装工程(主要是接地处理)方面的相应要求。钢梁要考虑(在承台施工时)预埋件的安装。

(6)后浇带:纵横向后浇带宽度为1.00米,平面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后浇面及外露钢筋在后浇等待期的处理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浇的时间掌握原则设计已定,具体需进一步沟通。

(7)土方(基坑)开挖:为基础结构施工创造条件,深度不高、线面较长、土方挖出量较多,考虑地质情况和原始地貌,开挖分区及顺序由方案设定,开挖时的放坡坡度要符合方案要求,定期监测防止边坡失稳,及时挖好排水明沟、集水井,集水井24小时有人监护。土方开挖以不破坏(损坏)基桩为第一原则。

(8)土方回填:回填顺序由方案设定,回填时间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施工状况确定。回填时应确保已浇筑的砼结构安全和分次浇筑砼时的外露钢筋保护。回填本身质量控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9)钢结构:本工程为h型钢钢柱,在基础上设置杯口,钢柱柱脚采用杯型插入式基础,钢梁为焊接h型钢,部分为变截面形式,吊车梁为h型实腹吊车梁,钢梁、钢柱、吊车梁及埋件采用q345b级钢。

1.设计单位编制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包括技术要求和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2.委托监理合同及施工承包合同;

3.总包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x;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x;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x;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x;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x;

9.《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107-87;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12.我国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3.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

本基础工程施工开始日期为20xx年5月2日,结束日期为20xx年6月21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为方针,本着“公正、科学、诚信、守法” 的原则,严格按施工报验程序对每一道工序进行验收。即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后,填写工序报验单,申报监理组,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认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未经监理验收、签认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严格执行贯彻强制性条文中有关的规定。

1、首先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资质及相关的制度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核:

1)、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人员配置是否齐全到位,主要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严格审查、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对不完善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补充完善,并在施工中不断修补;

3)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其运作情况。

2、审查、核实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性能是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试运转是否正常。对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严格审核、审批,杜绝“三无”和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做好事前控制,对施工单位上报的钢筋供应商和混凝土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并按要求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对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其中钢筋检测44 份。

3、在施工中监理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方针,采用巡视、平行检验及旁站的手段,对工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在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督检验。严格执行监理报验制度,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有施工单位申报监理组,经监理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并在检验批上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监理按照监理旁站方案的要求进行旁站监督,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均在现场及时解决。并按要求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压块 37 组,混凝土抗渗试块 29组。

4、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及符合测量精度要求,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测量控制点坐标、标高、轴线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精度要求。

5、基础开挖前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降排水工作,开挖过程中监理进行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挖土标高,防止桩头被破坏,基坑开挖后组织勘察、设计到现场进行地基验槽,经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验槽,本工程基底土质与勘察结果相符,符合设计要求。

6.施工工艺

基础混凝土浇筑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技术符合和隐蔽验收工作,并按规定签署混凝土浇灌令,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劳动力和施工技术交底,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与固定泵配合分区进行浇筑。监理旁站监督浇筑全过程,并按要求见证砼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本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单位自评结果为合格。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严格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进行执行,施工中未出现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的现象。

a.无支护土方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2)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b.桩基

本工程桩基子分部经过验收评定为合格,详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报告。

c.混凝土基础

(1)模板工程

本基础工程模板采用木模及基础砖胎模相结合,接缝无漏浆现象,浇筑混凝土前督促施工单位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无遗漏,安装牢固,偏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钢筋工程

本基础工程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对钢筋原材、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进行见证取样,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其中电渣压力焊试验报告13份,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报告3份,钢筋加工、钢筋安装工程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混凝土工程

本基础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试块留置、浇筑过程及养护符合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好,无漏筋、蜂窝、麻面等现象。

(4)后浇带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后浇带留置符合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e.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a.经核查,本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符合下列要求:

(1)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要求;

(2)我国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

(3)设计文件要求;

(4)质保资料有效齐全。

b.核定质量等级为合格,同意下道工序施工。

对于现场质量问题心得体会报告二

质量报表及资料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分专业分区域,专人工程质量负责制,专人负责质量报表的填报、跟踪和反馈情况,保证质量报表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强化资料室的作用,由资料员收集、分类、编号、呈送、反馈、归档所有项目资料,保证所有工序有据可查,提高项目竣工资料验收效率。

在技术、质量人员培训与管理上,一方面加强对技术质量部技术人员的培训,单人负责一个工号或一个区域的施工计划、质量控制、工程量的核算以及与监理、业主沟通处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安排作业人员参加相关考试,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加强了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了质量问题的出现。通过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项目部各施工队在成品保护的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部各专业技术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学习和运用精细化管理知识,这必将为项目部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我们技术质量部目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凝聚力,大家彼此间可以畅所欲言,彼此信任,互帮互助。无论是新同事,还是老同事,无论谁遇到问题、困难和困惑,我们都可以做到随时准备提供帮助。这一年以来,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某同事出差,需要其他同事顶上去接替其工作,我们从没有出现过因为埋怨、牢骚或扯皮而造成不愉快或者工作质量打折;再比如,面对新同事的工作指导(如进入现场组织个部门对新生进行职责及部门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多次组织新同事召开总结会等)或现场实体负责(安排各新同事到每个装置,各负其责)等需求,我们所有同事也是尽心尽力,倾其全部施以援手。

最后,我感觉我们技术质量部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这一年来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按照我们起初设定的计划,“让每个技术人员都能各自负责一个项目”,我认为大家都在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而且越来越近。“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的技术人员还稍显青涩,但是后生可畏,他们目前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热忱

然而,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任务更加艰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部门也存在一些不足:

1. 技术部人员多数为新学员,工作经验缺乏。为加快提升部门综合水平,需加强培训工作,做好带头指引作用,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为项目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施工中应继续加强考虑前后工序的相互影响,不得只顾前,不顾后,应综合考虑,采取合理施工工艺。

3. 对相应的施工人员应继续加强管理,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合理科学可行的质量奖罚制度,根据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按制度奖罚,做到按质论价,使得施工班组心服口服。

4. 施工中技术人员应继续加强现场学习,使得理论与实践进行碰撞性的结合,面对具体问题具体讨论,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5. 我们技术质量部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上,尤其是作业人员。由于条件限制而不能对技术和作业人员进行持续的、系统的培训,部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不高,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很好的予以处理,直接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增加了成本费用,尤其在焊条使用中,成本意识淡薄,造成较大的浪费。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精细化管理的贯彻执行力度,促使技术质量部的每一位人员自觉学习和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

针对20xx年出现的问题及现场环境特点,我认为20xx年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