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干农活实践的心得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04:09:29 页码:10
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干农活实践的心得体会(4篇)
2022-12-26 04:09:29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你们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被称为华中屋脊、绿色明珠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神农架在湖北省的西部,最早是一座山峰的名称,而后是一个山系的总称,如今是一个行政区——神农架林区的简称。神农架林区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行政区,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

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50.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有3000米以上高峰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境内奇峰竞立,异洞遍野,更保存有对神农架的气候特点作了形象的描绘: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神农架因有好的原始森林和古老珍稀的生物物种,加之宜人的气候条件,因而被人们称为“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避暑旅游胜地”。尤其令人称奇不已的是神衣架多次发现和捕捉到各种“白变动物”如白熊、白金丝猴、白獐、白鹰、白苏门羚、白松鼠、白雕等。

神农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在原始洪荒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中,还隐藏着不少珍禽异兽。更有那被誉为世界之谜的“野人”。“野人”在我国的传闻中由来已久,传说“野人”抓住人后先是一阵狂笑,直到笑得昏过去,等醒来之后,再把人吃掉或背走。人们为了猎获“野人”,进山时在手臂上套上竹筒,一旦被“野人”抓住,在它笑昏过去之后,便迅速将双手从竹筒中抽出,将“野人”抓获。在距今三干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捉到一对“野人”献给周成王,周成王称其为“川狒狒”。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神农架比邻的秭归,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就把“野人”比作“山鬼”。

1920xx年至1942年的十八年间,房县(神农架原属其管辖)曾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事件,曾经把野人捆绑着在房县县城大街上示众。近年来,在神农架林区关于“野人”的见闻仍然十分多。

各位朋友,神农架是美丽的,神农架是神秘的,神农架是绿色的,神农架是原始的,神农架是独特的,神农架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望尘莫及的。在随后的几天中,让我们在神农架实实在在享受一回回归大自然吧!

(一)神农顶旅游区

(线路:保护区大门—大龙潭—小龙潭—金丝猴风景垭—金丝燕垭—了望塔—板壁岩)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游览的是神农顶景区,就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进入自然保护区后,我们要爱护里面的一草一木和洁净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口号是“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在自然保护区大门口我们每人将领到一个方便袋,请大家将自己在旅途中的垃圾放入袋中,并在游程结束后,交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也做一次保护环境的使者,履行一次关爱生态的行动吧。

野考营地——大龙潭(“野人”考察一野考夫妇)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男的叫胡振林,女的叫刘翠华。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

“野人”谜园——小龙潭 (金丝猴:分布—食性—性情—迁徙—交配繁殖)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这里就是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它是为救护受伤的野生动物而兴建的。我们今天只能见到一只依然生活在这里的金丝猴。金丝猴作为我国的特有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生存150万年了,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它们才被国际动物界所确认。目前,它们一共有三个亚种,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神农架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盆地周围的部分海拔1800—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

现在我们来到“野人”展馆。在展馆大厅迎面而立的是一张神农“野人”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架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过“野人”的蹋迹。

我们可以看到,展馆中陈列有“野人”脚印、毛发、粪便和其他一些“野考”研究成果,大家在这里可一窥“野人”的全貌。

在神农架的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野人”的传说相传,当地人在深山老林里采药怕遇见“野人”,进山前要准备好一个粗竹筒,如果遇到了“野人”就用粗竹筒先将自己的手臂套住,然后将粗竹筒伸给“野人”让它捉住,“野人”捉住了家人,就会高兴得笑死过去,醒来之后才会把家人吃掉或者背走。当“野人”捉住竹筒笑死过去时,家人可以从竹筒里把手抽出来,赶快逃走就没事了。传说“野人”是秦始皇修长城时逃跑的民夫,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回家,时间长了就变成了“野人”,人世间的事也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修长城”。如果没带竹筒被“野人”捉住,就大声喊:“叫你修长城”,野人一听就吓跑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金猴乐园——金猴岭(名称由来一金丝猴活动区一原始森林)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猴岭原始森林游览区,这里也是国家1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故得名金猴岭。

“曾经沧海难为水,神农归去不看山”。从金猴岭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被称之为“华中屋脊”的地带。在这里除金猴岭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5座,这就是神农顶(3105.4米)、杉木尖 (3085.4米)、大神农架(3052.7米)、大窝坑(3022米)、小神农架(3005米)。

神农顶的天气一日多变,年平均气温7.9℃,7月极端高温20℃。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这里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毛冠鹿等珍稀动物出没。冬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秋天雨雾蒙蒙,冷风呼啸;夏日风和日暖,云淡天高。此时大家一定想登临神农顶,去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

在上山之前,我们要做一下准备。由于是在乱石间攀登而上,大家一定要换上旅游鞋。山上的灌木丛多数带刺,最好不要穿肥大的衣服,以防扯挂。登山时出汗较多,应带些饮料或水,但登山消耗体力较大,所以其它东西除照相机外,应不带或少带。请大家跟我来,我们现在开始上山。刚开始登山时也许你兴致很高,登山速度很快,但很快你就会感到登山太艰难,如果有灌木丛扯你裤角,你也许会发急;再加上脚上磕磕绊绊,可能会使你登山兴致全无。这时你要记住一句话:山上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等着你,你除了继续攀登,别无选择。只要登上山顶你还可以得到由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签发的登上“华中第一峰”的证书。下山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在城市无法体味的悠然闲适的感觉和成功的喜悦。

石林云雨——风景垭 (名称由来一石林)

从神农顶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沿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登临风景垭口。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在1970年以前是巴东与房县的界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更名为“风景垭”。

风景垭海拔2785米,她北连麂子山,南临下谷坪,西北接大窝坑和珙桐林,东眺望农亭与神农顶。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丛生,如柱似笋的奇观。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故有“石林云雨”之称。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峰壑燕径——金丝燕垭(金丝燕垭一金丝燕洞)

林海哨所——了望塔

我们现在来到了望塔。这里海拔高度是2949.7米。了望塔塔高18.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初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的观测点。现在了望塔已对游人开放。大家可以随我来一起登上塔顶。塔顶上设有一架高倍望远镜。通过它可以眺望大、小神农架。

奥秘之地——板壁岩 (高山杜鹃一“野人”遗迹一野考经历一草甸一石林一阴峪河)

(二)香溪源旅游区

千年杉王——铁坚杉(树形——树龄——神化过程——材积)

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

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葱茏劲秀。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痕斑驳,像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着岁月的风霜。古杉如擎天一柱,虬枝蟠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据考证,这株铁坚杉树龄在1020xx年以上,它历经宋、辽、西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只要看看它身上扭曲的枝桠、累累伤痕,就不难知道它历尽了多少霜雪风雨,刀火雷电!据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山霸,听风水先生说这株古杉乃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成,如果用它作棺椁,便可骨肉不朽、栩栩如生。他企图独霸此树,砍来当棺材睡。当地群众知道后,他们偷偷把铁钉钉在树上,山霸虽有钢锯利斧,却只能气得干瞪眼。

祭祖圣地——神农坛(神农塑像一墀阶一五色石一功德壁画)

现在我们来到了祭祖圣地神农坛。神农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祈求先祖赐福与庇佑的场所。

燕天景区是正在建设中的燕天原始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部分。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处刘享寨海拔2575.4米,该景区也是亚洲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之一,有2400多种植物和200多种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又0多种,动物10余种,是神农架除保护区外又一十分重要的生态景观。

我们现在来到燕天景区的第一站天门垭。天门垭海拔2328米,距红坪12公里,西南临东沟、号房,东北与燕子垭对峙,垭两侧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杂生其间。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最高点。每当晴天清晨,云雾弥漫或阳光斜射时,云雾穿过山口,山口若隐若现;阴天,云雾终日不散,汽车白天同过时还要亮灯鸣号。由于市场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得名“天门垭“。

每当雨后初晴,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带便会风起云涌,有的壮如暴发的山洪,有的似从天而降的瀑布,滔滔不绝,汇入云海。有时云海之上回悬起一轮五彩光环,长则2小时以上,短则1刻钟左右。它行似彩虹,点缀在天幕之中,五彩分明,色调柔和,仿佛是一台缓缓滚动的佛辇。当佛辇把人们或物摄入光圈之中,人影便若隐若现,头上闪着金光,就像是佛祖再世、神仙显灵。

这就是“佛光”。

刘享寨横在燕子垭于天门垭之间,寨上长满原始冷杉林,像一堵耸天的屏风,挡住了东边的流云。燕天段公路的西边,由燕子垭、天门垭、黄龙堰和太平垭四峰相对构成紫竹河谷盆地,每当雨停日出,云雾便汇集在谷底上空,在冷风的席卷下,形成波澜壮阔的云海。当红日悬挂半空时,光芒照在云雾上,几经折射,紫竹河便形成一个仙界,佛光便夺云而来。

刘享寨

在天门垭以北的山峰,就是燕天景区的最高峰刘享寨,海拔2575米,面积3平方公里。刘享寨山势魏延,石峰耸立,灰白色的石柱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相传,明末清初,联明抗清的大顺右果毅将军刘体纯的儿子曾在这里立寨设防,以便与驻兵房县的郝永忠、兴山的李来亨以及驻兵长峰(今堆子、下谷、九湖)的农军刘体纯部互为犄角以抵御清军。这里地势险要,可控房县而扼兴(山)巴(东)。除在该山上设主寨外,西面的东沟、西沟,北面的塔坪、紫竹河都驻有人马,并设卡房盘查行人,设号房警报敌情,还在数十里以外的房县上龛仓坪河设有粮仓,因山路崎岖,行走艰难,运粮入寨时,由兵丁列队以手传粮包的方式搬运,足见人多势众。后弄军和南明军失败,刘享寨被毁。

燕子垭

离开天门垭,经过刘享寨,我们就来到燕子垭。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209国道穿崖纵贯,崖上松杉土翠,红桦披锦,远看山崖旁两翼山岭,似飞燕展翅,因邻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人造壑口,当年为使209国道贯通,有被称为一百单八将的108个工人,每4人1组,日夜两班工作,用50多天的时间在这里打了27个爆破竖井。然后将每口竖井都灌满炸药,其间正垭口的一口竖井装入炸药7500公斤。爆破这一天,只见启爆电机一转动,顿时声震长空,岩石四分五裂,飞沙走石,呼啸而过,有排山倒还之势。爆破之后,就出现了这一人工壑口。

燕子洞

燕子垭的一边有步游栈道通向燕子洞。燕子洞是燕子垭标志性景观。

在神农架有一种“短嘴金丝燕”。这中金丝燕,生活在杳无人迹的万山从中,它们一年四季,千秋万载,从不离去。不管狂风暴雨,冰天雪地,它们照样在林海上空翱翔,甚至在浓浓的迷雾中,它们也能上升到1000多米的高空盘旋,以至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就栖居在神农架燕子垭的燕子洞。

燕子洞。高约20米,洞内颇宽,可容千人。右侧有一偏洞。大家请看,在那左则上端,有一个小洞,从半崖中穿过,阳光可照进洞内。洞内钟乳石林立,水滴声如琴,艳巢遍布洞壁。金丝燕“吱吱吱”的噪声不绝,冷风飕飕。进洞约50米后,便无亮光,越往里越黑,不到100米,便已伸手不见五指。可这燕子却全然不觉,每当燕子归巢时,简直多得数不胜数。它们一不撞着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准确地落回自己的窝中。科学工作者做过有趣的试验,将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胶布将双眼遮严,它们依然能无误地非会洞中,并照样在洞中穿行。原来它们的身体内部藏有一个类似超声波的装置,不用眼睛就可探测出前面有无障碍物。同时,它们还具有根据太阳、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别出方位的能力。其灵敏度监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你们知道这种燕子的来历吗?

有关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 。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xx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 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 。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 。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有关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__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_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有关以前做农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被称为华中屋脊、绿色明珠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神农架在湖北省的西部,最早是一座山峰的名称,而后是一个山系的总称,如今是一个行政区——神农架林区的简称。神农架林区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行政区,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

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50.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有3000米以上高峰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境内奇峰竞立,异洞遍野,更保存有对神农架的气候特点作了形象的描绘: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神农架因有好的原始森林和古老珍稀的生物物种,加之宜人的气候条件,因而被人们称为“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避暑旅游胜地”。尤其令人称奇不已的是神衣架多次发现和捕捉到各种“白变动物”如白熊、白金丝猴、白獐、白鹰、白苏门羚、白松鼠、白雕等。

神农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在原始洪荒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中,还隐藏着不少珍禽异兽。更有那被誉为世界之谜的“野人”。“野人”在我国的传闻中由来已久,传说“野人”抓住人后先是一阵狂笑,直到笑得昏过去,等醒来之后,再把人吃掉或背走。人们为了猎获“野人”,进山时在手臂上套上竹筒,一旦被“野人”抓住,在它笑昏过去之后,便迅速将双手从竹筒中抽出,将“野人”抓获。在距今三干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捉到一对“野人”献给周成王,周成王称其为“川狒狒”。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神农架比邻的秭归,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就把“野人”比作“山鬼”。

1920xx年至1942年的十八年间,房县(神农架原属其管辖)曾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事件,曾经把野人捆绑着在房县县城大街上示众。近年来,在神农架林区关于“野人”的见闻仍然十分多。

各位朋友,神农架是美丽的,神农架是神秘的,神农架是绿色的,神农架是原始的,神农架是独特的,神农架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望尘莫及的。在随后的几天中,让我们在神农架实实在在享受一回回归大自然吧!

(一)神农顶旅游区

(线路:保护区大门—大龙潭—小龙潭—金丝猴风景垭—金丝燕垭—了望塔—板壁岩)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游览的是神农顶景区,就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进入自然保护区后,我们要爱护里面的一草一木和洁净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口号是“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在自然保护区大门口我们每人将领到一个方便袋,请大家将自己在旅途中的垃圾放入袋中,并在游程结束后,交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也做一次保护环境的使者,履行一次关爱生态的行动吧。

野考营地——大龙潭(“野人”考察一野考夫妇)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男的叫胡振林,女的叫刘翠华。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

“野人”谜园——小龙潭 (金丝猴:分布—食性—性情—迁徙—交配繁殖)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这里就是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它是为救护受伤的野生动物而兴建的。我们今天只能见到一只依然生活在这里的金丝猴。金丝猴作为我国的特有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生存150万年了,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它们才被国际动物界所确认。目前,它们一共有三个亚种,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神农架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盆地周围的部分海拔1800—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

现在我们来到“野人”展馆。在展馆大厅迎面而立的是一张神农“野人”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架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过“野人”的蹋迹。

我们可以看到,展馆中陈列有“野人”脚印、毛发、粪便和其他一些“野考”研究成果,大家在这里可一窥“野人”的全貌。

在神农架的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野人”的传说相传,当地人在深山老林里采药怕遇见“野人”,进山前要准备好一个粗竹筒,如果遇到了“野人”就用粗竹筒先将自己的手臂套住,然后将粗竹筒伸给“野人”让它捉住,“野人”捉住了家人,就会高兴得笑死过去,醒来之后才会把家人吃掉或者背走。当“野人”捉住竹筒笑死过去时,家人可以从竹筒里把手抽出来,赶快逃走就没事了。传说“野人”是秦始皇修长城时逃跑的民夫,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回家,时间长了就变成了“野人”,人世间的事也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修长城”。如果没带竹筒被“野人”捉住,就大声喊:“叫你修长城”,野人一听就吓跑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金猴乐园——金猴岭(名称由来一金丝猴活动区一原始森林)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猴岭原始森林游览区,这里也是国家1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故得名金猴岭。

“曾经沧海难为水,神农归去不看山”。从金猴岭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被称之为“华中屋脊”的地带。在这里除金猴岭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5座,这就是神农顶(3105.4米)、杉木尖 (3085.4米)、大神农架(3052.7米)、大窝坑(3022米)、小神农架(3005米)。

神农顶的天气一日多变,年平均气温7.9℃,7月极端高温20℃。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这里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毛冠鹿等珍稀动物出没。冬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秋天雨雾蒙蒙,冷风呼啸;夏日风和日暖,云淡天高。此时大家一定想登临神农顶,去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

在上山之前,我们要做一下准备。由于是在乱石间攀登而上,大家一定要换上旅游鞋。山上的灌木丛多数带刺,最好不要穿肥大的衣服,以防扯挂。登山时出汗较多,应带些饮料或水,但登山消耗体力较大,所以其它东西除照相机外,应不带或少带。请大家跟我来,我们现在开始上山。刚开始登山时也许你兴致很高,登山速度很快,但很快你就会感到登山太艰难,如果有灌木丛扯你裤角,你也许会发急;再加上脚上磕磕绊绊,可能会使你登山兴致全无。这时你要记住一句话:山上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等着你,你除了继续攀登,别无选择。只要登上山顶你还可以得到由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签发的登上“华中第一峰”的证书。下山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在城市无法体味的悠然闲适的感觉和成功的喜悦。

石林云雨——风景垭 (名称由来一石林)

从神农顶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沿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登临风景垭口。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在1970年以前是巴东与房县的界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更名为“风景垭”。

风景垭海拔2785米,她北连麂子山,南临下谷坪,西北接大窝坑和珙桐林,东眺望农亭与神农顶。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丛生,如柱似笋的奇观。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故有“石林云雨”之称。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峰壑燕径——金丝燕垭(金丝燕垭一金丝燕洞)

林海哨所——了望塔

我们现在来到了望塔。这里海拔高度是2949.7米。了望塔塔高18.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初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的观测点。现在了望塔已对游人开放。大家可以随我来一起登上塔顶。塔顶上设有一架高倍望远镜。通过它可以眺望大、小神农架。

奥秘之地——板壁岩 (高山杜鹃一“野人”遗迹一野考经历一草甸一石林一阴峪河)

(二)香溪源旅游区

千年杉王——铁坚杉(树形——树龄——神化过程——材积)

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

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葱茏劲秀。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痕斑驳,像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着岁月的风霜。古杉如擎天一柱,虬枝蟠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据考证,这株铁坚杉树龄在1020xx年以上,它历经宋、辽、西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只要看看它身上扭曲的枝桠、累累伤痕,就不难知道它历尽了多少霜雪风雨,刀火雷电!据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山霸,听风水先生说这株古杉乃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成,如果用它作棺椁,便可骨肉不朽、栩栩如生。他企图独霸此树,砍来当棺材睡。当地群众知道后,他们偷偷把铁钉钉在树上,山霸虽有钢锯利斧,却只能气得干瞪眼。

祭祖圣地——神农坛(神农塑像一墀阶一五色石一功德壁画)

现在我们来到了祭祖圣地神农坛。神农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祈求先祖赐福与庇佑的场所。

燕天景区是正在建设中的燕天原始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部分。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处刘享寨海拔2575.4米,该景区也是亚洲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之一,有2400多种植物和200多种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又0多种,动物10余种,是神农架除保护区外又一十分重要的生态景观。

我们现在来到燕天景区的第一站天门垭。天门垭海拔2328米,距红坪12公里,西南临东沟、号房,东北与燕子垭对峙,垭两侧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杂生其间。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最高点。每当晴天清晨,云雾弥漫或阳光斜射时,云雾穿过山口,山口若隐若现;阴天,云雾终日不散,汽车白天同过时还要亮灯鸣号。由于市场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得名“天门垭“。

每当雨后初晴,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带便会风起云涌,有的壮如暴发的山洪,有的似从天而降的瀑布,滔滔不绝,汇入云海。有时云海之上回悬起一轮五彩光环,长则2小时以上,短则1刻钟左右。它行似彩虹,点缀在天幕之中,五彩分明,色调柔和,仿佛是一台缓缓滚动的佛辇。当佛辇把人们或物摄入光圈之中,人影便若隐若现,头上闪着金光,就像是佛祖再世、神仙显灵。

这就是“佛光”。

刘享寨横在燕子垭于天门垭之间,寨上长满原始冷杉林,像一堵耸天的屏风,挡住了东边的流云。燕天段公路的西边,由燕子垭、天门垭、黄龙堰和太平垭四峰相对构成紫竹河谷盆地,每当雨停日出,云雾便汇集在谷底上空,在冷风的席卷下,形成波澜壮阔的云海。当红日悬挂半空时,光芒照在云雾上,几经折射,紫竹河便形成一个仙界,佛光便夺云而来。

刘享寨

在天门垭以北的山峰,就是燕天景区的最高峰刘享寨,海拔2575米,面积3平方公里。刘享寨山势魏延,石峰耸立,灰白色的石柱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相传,明末清初,联明抗清的大顺右果毅将军刘体纯的儿子曾在这里立寨设防,以便与驻兵房县的郝永忠、兴山的李来亨以及驻兵长峰(今堆子、下谷、九湖)的农军刘体纯部互为犄角以抵御清军。这里地势险要,可控房县而扼兴(山)巴(东)。除在该山上设主寨外,西面的东沟、西沟,北面的塔坪、紫竹河都驻有人马,并设卡房盘查行人,设号房警报敌情,还在数十里以外的房县上龛仓坪河设有粮仓,因山路崎岖,行走艰难,运粮入寨时,由兵丁列队以手传粮包的方式搬运,足见人多势众。后弄军和南明军失败,刘享寨被毁。

燕子垭

离开天门垭,经过刘享寨,我们就来到燕子垭。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209国道穿崖纵贯,崖上松杉土翠,红桦披锦,远看山崖旁两翼山岭,似飞燕展翅,因邻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人造壑口,当年为使209国道贯通,有被称为一百单八将的108个工人,每4人1组,日夜两班工作,用50多天的时间在这里打了27个爆破竖井。然后将每口竖井都灌满炸药,其间正垭口的一口竖井装入炸药7500公斤。爆破这一天,只见启爆电机一转动,顿时声震长空,岩石四分五裂,飞沙走石,呼啸而过,有排山倒还之势。爆破之后,就出现了这一人工壑口。

燕子洞

燕子垭的一边有步游栈道通向燕子洞。燕子洞是燕子垭标志性景观。

在神农架有一种“短嘴金丝燕”。这中金丝燕,生活在杳无人迹的万山从中,它们一年四季,千秋万载,从不离去。不管狂风暴雨,冰天雪地,它们照样在林海上空翱翔,甚至在浓浓的迷雾中,它们也能上升到1000多米的高空盘旋,以至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就栖居在神农架燕子垭的燕子洞。

燕子洞。高约20米,洞内颇宽,可容千人。右侧有一偏洞。大家请看,在那左则上端,有一个小洞,从半崖中穿过,阳光可照进洞内。洞内钟乳石林立,水滴声如琴,艳巢遍布洞壁。金丝燕“吱吱吱”的噪声不绝,冷风飕飕。进洞约50米后,便无亮光,越往里越黑,不到100米,便已伸手不见五指。可这燕子却全然不觉,每当燕子归巢时,简直多得数不胜数。它们一不撞着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准确地落回自己的窝中。科学工作者做过有趣的试验,将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胶布将双眼遮严,它们依然能无误地非会洞中,并照样在洞中穿行。原来它们的身体内部藏有一个类似超声波的装置,不用眼睛就可探测出前面有无障碍物。同时,它们还具有根据太阳、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别出方位的能力。其灵敏度监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你们知道这种燕子的来历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