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手机管理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22:34:50 页码:8
小学手机管理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25 22:34:50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小学手机管理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加强“五项管理"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是推动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促进金中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举措。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手机不离手、作业写不完、睡觉睡不够、身体缺锻炼、读物需指导等问题,学校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五项管理”,以实现与立德树人共融、与学校发展共振、与学生成长共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金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协同育人、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我校“五项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学校专门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校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五项管理”日常工作。

各部门、级部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一)作业管理

1、学校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学生在校期间的作业时间安排在19:00————21:35,节假日髙考科目作业时间每天原则上控制在20分钟/科以内,作业总量不超过2。5小时/天。

2、学校将科学设计作业,各年级组、学科组、各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创新作业类型。

3、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让孩子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4、教师不用手机在班级qq群、微信群、钉钉群布置家庭作业,不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5、家长不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不加重孩子学业负担。

(二)睡眠管理

1、根据我校为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早上上课时间为7:50

2、学校和家长需了解科学睡眠知识,重视孩子睡眠管理,确保学生应达到8小时。学生在校期间的作息时间为:中午午休时间为13:00————14:00,晩上就寝时间为23:00————6:30。

3、家长尽可能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不熬夜、不玩电子游戏,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建议学生在家期间不晩于22:00就寝,不早于7:00起床,保障睡眠达到8小时。

4、教师、家长要每天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及时加强沟通。

5、学校定期对孩子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监测,请家长务必积极配合。

(三)手机管理

1、根据我校为全寄宿制高中的特点,学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学校已为每间寝室配备有固定电话,用于学生与家长联系。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监护人同意、由监护人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报备学校后方可带入。

2、学校将在各班级设置手机保管处,学生进校后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节假日离校时领取归还。带入校园的手机,学生每次使用需经班主任联系监护人,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上课期间,如监护人要与孩子联系,可通过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进行联系沟通,在均无法联系的情况下可直接拨打学校每日值班联系电话。

4、教师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不要求孩子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5、家长应以身作则,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减少孩子使用手机时间,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读物管理

1、学校严格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非新华书店购买的课外读物。

2、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每天按时向学生开放,将定期推荐优秀图书给孩子阅读。

3、学校每学年参照《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设立校园、班级读书角,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4、学校信息中心需加强对学校网络进行监管,严防非法读物进入校园。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严禁利用电子设备打游戏、qq聊天、浏览不健康网页。

5、学校将对孩子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教辅等进行管理,发现问题读物、问题教辅等及时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6、家长应在正规渠道购买课外读物,要索票索证,确保所购读物为正版书籍;要重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符合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积极向上,对于不适当的书籍要及时禁止阅读。

7、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倡导亲子阅读,教育孩子爱护图书。

(五)体质管理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每周开展2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保障落实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保障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学校每学期开展体育节等活动,家长要积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争取体育活动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3、学校保障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定期组织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体质健康监测,并及时将孩子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

4、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孩子1—2项体育运动兴趣爱好。要保障孩子在家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5、如孩子存在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存在体质异常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如实告知班主任和学校,以防突发事件发生。

各级部、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推进“五项管理"落在实处。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对“五项管理”享有监督权,对存在问题的拨打监督举报电话。

推荐小学手机管理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的通知精神,我校依据文件要求对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报告如下:

1.手机管理

由于我校是全封闭式学校,学生在入校或月假进校门时都要进行大检查:严格禁止违禁品入校(包括手机),所以在第一时间已经全部把手机上交到班主任处或校团委书记手中。因此,我校做到了:

学校无学生带手机到校园玩耍现象。严格落实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布置需用手机的作业。对家长咨询作业项目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单独沟通。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通过家长群、家长会等渠道,提醒家长严控孩子玩手机,加强对手机的管理。另外,每周日下午需要进行“青年大学习”的团员学生,由团委书记老师组织同学们到会议室统一发放手机学习,尔后统一收交保管。

2.睡眠管理

经自查,学生在校起床时间最早部分为6:40,晚睡时间为9:50,最晚22:30分,即晚上休息最少有8个小时。中午午休时间为12:20——14:10,中午休息近2个小时。学生在校休息时间超过九个小时。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宣传充足的睡眠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告知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

3.读物管理

学校禁止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行为。我校所征订教材、教辅资料、课堂同步学习等都是和新华书店一一对接且做到“人手一册”。另外,对于现用教科书所指定的课外阅读书目,大都由学生自己购买,进校门时经过大检查无恙方可入校。

我校一直加强对校园图书的管理,依照对校园图书进行了排查未发现不良图书入校现象。

4.作业管理方面

对于课后作业,学校执行:“随堂作业,随堂完成”原则。除了“语数英”其他学科不留课外作业。当日课外作业必须在晚自习下课之前全部完成。月假时,学科老师布置作业,每科控制在三道题之内。

学校定期即每月一次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大检查,并纳入工作量化。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不存在要求学生自批自改、要求家长批改的现象。

5.体质管理

学校按规定落实体育和健康课程,各年级每周安排体育课3节,落实课间操活动。根据学校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全体师生每天课外活动一小时和周日下午全体师生活动两小时,主要开展气排球、乒乓球、跳绳、篮球等体育活动。平时课间,学生室外活动率较高。

学校开展预防近视专题培训和宣传教育。每天下午第二节后按时做眼保健操,每学期至少1次视力检测。学校坚持做好每年度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1.假期对手机的管控存在较大难度

部分家长反映,学生在家玩手机,不只玩手机游戏,还看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尽管设置为未成年人模式,但孩子看手机的时长难以把控,家长尝试各种方法,但效果不大,最后无计可施,监督作用缺失。

2.近视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是导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通过学校的宣传教育,学生懂得了科学用眼的重要性,但不良的用眼习惯短时间难以改正。比如,在老师提醒下,能摆正坐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但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另外,受医疗资源限制,正规眼科检查依然是每学期一次视力健康监测工作的瓶颈,只能通过视力灯箱自己测试。

3.假期不能保障学生在家休息时间的问题

因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等原因,我校学生有在家玩手机通宵现象。学校要求每天晚上至少22:30之前要休息,才能达到每天不少于9小时睡眠的标准得不到保障。而据班主任家访了解,每天能在22:30之前休息的学生,少之又少。

1.进一步加大合理管控手机的宣传教育,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淡化手机对学生的`影响。

2.进一步加大近视防控的宣传教育,建立近视防控互助伙伴制度,倡导学生相互提醒。考虑技术防控思路。

3.继续通过“月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家长会”等形式,假期期间,要求家长严格监管和督促学生按时作息,至少每天休息不少于九个小时,确保睡眠。

总之,我们将五项管理工作形成常态化,切实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把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作为整个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来看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