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 红色风华讲给青少年的山西故事观看心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9:11:21 页码:9
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 红色风华讲给青少年的山西故事观看心得(四篇)
2022-12-25 19:11:21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们知道恒山为五岳之一,共108峰,自古恒山18景,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就是18景中的第一奇景——悬空寺。

好了,我们现在已来到停车场请大家下车随我去参观。

悬空寺创建于公元491年,也就是北魏太和十五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寺庙有40余间殿阁,它以西为正,大门朝南开,寺庙均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岩石支撑的十几根木柱都不及碗口粗,所以,整个悬空寺就吊于半空之中,当地有这样一句歌谣说: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那为什么悬空寺要建在这么高的而又不与地相接的地方呢?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也分为了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焘听信道长寇谦之的谗言,发现寺庙里有兵器和女人,说寺庙是不干净的地方,一度灭佛,发生了太武帝灭佛事件,他将寇谦之请到京都平城,并在那里设立了道坛。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也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的遗训“上延宵客,下绝嚣浮”修建了这座悬空寺。

那整个悬空寺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奇、险、巧”。那这三个字就体现在悬空寺的建筑艺术,选址技巧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出寺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它是整座寺庙唯一脚踏实地的部分,它的布局是三层楼阁。实际就是把我们平时看到的平面的寺庙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第三层是它的配殿。悬空寺的塑像是很多的,其中有三尊最为珍贵,说它们尊贵是因为它们的塑造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它们是采用脱纱的工艺。这三尊塑像就在大雄宝殿里,塑造的时候,先用胶泥塑成泥胎,然后再外面用南方产的纻麻一层层的裹上。之后再磨光、上漆、贴金,最后从在塑像时事先留好的地小孔中把泥胎全部掏出来,这样塑像就像一个空的鸡蛋壳一样,中间是空的。这三尊塑像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公斤重,是寺里最轻、最名贵的塑像。

那么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是真正地悬在空中了,给人的感觉是十几根木柱支撑整个寺庙,其实告诉大家大多数木柱是不承重的,而我们看到在每一部分起连接作用的是栈道,在栈道的下面有一些横梁,这些横梁是插入岩石中的,在修建的时候,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进去,木楔就钻入横梁,外面的力气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它们把力就压在岩石上。我们看到的横梁只是整个横梁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全部插在岩石中,这也就是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

那么木头就怕虫蛀,而这里木头是用当地的铁杉并经桐油浸泡,所以大家是不用担心的。

此外,它的选址也体现了他的特点。首先我们看悬空寺对面的山峰,它是恒山的第一主峰—天峰岭,海拔xx米,它为悬空寺挡住了太阳,就是在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日,悬空寺的日照时间也只是三到四个小时。我们再看悬空寺背靠的这座山峰,它是恒山的第二主峰——翠屏峰,大家可以伸出手,我们看悬空寺就被环抱在掌心中,上面巨大的山崖遮下来,当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山崖,流进我们现在所在的山谷金龙峡里,左右两侧的山崖又成弧形,当风吹过来的时候,增大了风的阻力,再大的风到了这儿也就变成了微风。这样风吹、日晒、雨淋都不会对悬空寺造成侵害,就难怪它会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寺庙由南向北逐步升高,在第三部分,也是最高处,这里有一座很有特色的殿宇——三教殿,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是三大宗教的创始人,中间的释迦牟尼,大慈大悲像,表情安详,左边的孔子则是双唇紧闭,横眉怒目,心里可能是有一些不平衡吧,右边的老子却是一幅仙风道骨,稳坐钓yu台的模样。三位好像是在讨论一件事情,不过1500多年了,他们的座次却从未改变过,我们也就不便多说什么了。

我们知道,恒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有自己崇拜的宗教,而三教殿集佛道儒于一身,无论在任何朝代都会受到保护,这也是悬空寺千年不毁的一个政治原因吧。

待会儿大家沿着楼梯登上寺庙,会发现在台阶上游许多的小铁钉,那么木质楼阁出现小铁钉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铁定是定在楼梯上的,这样大家上去的时候,踩到的是铁定,而不会与木板直接发生摩擦,这样就保护了木板。二呢,它是一种装饰,三大家看铁定得图案,有的是繁星灿烂,有的是铁水飞溅,更多的是莲花状的,那大家在登梯的时候,也就有了步步登莲,吉祥如意的意思了。

我们顺着山崖往下看,我们看到石壁上有两个字:壮观,可是我们发现,壮字多了一点,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参观后挥笔写下的,多了一点是说,悬空寺的壮美已不能用壮观二字来形容了,它是比壮观还要壮观的。徐霞客曾来到次留下四字:天下巨观。外国的建筑学家也对悬空寺赞美不已。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曾感慨道:“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的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

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览这座东方瑰宝吧。

描写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这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__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了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描写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第九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雕塑之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东南约65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这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20xx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 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

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 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 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 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

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xx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描写山西卫视红色风华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2分钟】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说它是古渡口,因它与古镇同样出名。这古镇与黄河对岸的陕西吴堡县相对望,千年长相守,成为一双互补的伴侣,成为一对互相依托的搭档,成为两个互相呼应 的知音。黄河的浪涛把两地捆缚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便是渡船。两岸人来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摆渡。船,这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如今又加上 了发动机。所以,船在黄河中行驶,便响起了雄壮的充满节奏感的马达声。随着马达声的由远而近,便会有一群一伙的人从陕西过来,来赶碛口的集市。

【分区2分钟】

碛口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成为名躁一时的“九曲黄河第一镇”、“水 旱码头小都会”。令人称奇、赞叹的是当时的碛口镇已有非常合理的城建规划布局,它依照功能划分为三大区,即以码头、大型粮油货栈为主的西市街,以银行等服 务性行业为主的高档商业区中市街,以骆驼骡马运输店为主的东市街。由于街面上地段的功能分区明确,各类店铺相对集中,进货方便,经营时可以在人力、物力上 互相支援。同时也会有比较、有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提高业务水平。对客商来说,这样的商业布局也便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和多家商号洽谈业务,比较货物的品质 和价钱,不必东奔西跑被满街的招牌幌子搞得昏头涨脑而找不到散布在各处的货栈、商号和店铺。二百多年前碛口商人的智慧实在是让今人佩服甚至有几分惭愧

【古码头2分钟】

让我们游览就从西市街的古码头开始吧。在碛口镇兴盛时期,每年仅从内蒙古河套的磴口出发来碛口的船便有四千艘,再加上五原、包头、托克托、府谷的木船和 皮筏子,每天都有几十艘船和筏子从上游下来,这里总停泊着上百艘,并列五、六排,绵延好几里。我们现在看到的码头,在那时候,每天有几百个苦力忙忙碌碌, 把水上运来的各种货物卸到驳船,泊到岸上,再跳过踏板,尔后把货物扛到镇上的货栈里去,杭育杭育的号子声响成一片,在山和水之间回荡,当地管这些人叫“脑 包子的” (脑,方言,意为将包子扛在肩上与脑袋一样平)。从上游下来的货物主要是粮食、麻油、盐、碱、药材和皮毛,叫做“六大行业”。通过陆路运到晋中、河北、山 东、河南、京津,回程时,又把东路来的货物,布匹、绸缎、茶叶和“洋板货”(即洋货)运过黄河到陕、甘、宁、蒙。

【后街1分钟】

西市街镇上的人又叫它“后街”,多的是粮油货栈,西市街的大货栈都是大四合院,上下两层,有的是前后两进,临街还有店面。我们现在看到的荣光店和四十眼窑院,后部都层层爬上山坡去 了。在大货栈之间有小山巷,共十三条,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是百川巷,垂直排列的小巷既为各商号大院提供了交通方便,又有利于泄洪,可以想象当初碛口商人的智 慧。由于都是做大买卖的,所以当时碛口街上的“害灾”(方言,指公益性事业所需的花费)一般都在后街起(收),比如唱戏或修桥、修庙等等。在西市街,我重 点向大家介绍荣光店、天聚永、四十眼窑院、十义镖局、广生源等。

【荣光店1分钟】

荣光店是当时著名的大型粮油货栈,荣光店的创始人王佩珩的父亲,道光年间人, 初到碛口买地的时候,位于黄河边上的房基是一片乱山石坡,原主要价五百两银子,王父嫌贵没买,几天之后,他又要买时,要价涨到八百两,他仍然犹犹豫豫没有 买,恰巧他在包头做买卖的的长子佩珩回来,看了这块基地,立即买下来,这时已经出价一千二百两,后来荣光店因为靠近黄河码头且经营有道,生意十分兴隆,到 咸丰年间时,王家资产有白银30万两,水地上千亩。荣光店的望河楼是当时货栈老板品茶休闲与监工的地方,伙计们在他的监视下是丝毫不敢偷懒的。

【天聚永1分钟】

天聚永是当时碛口最大的油店,是民国年间平遥人开设的。院子宽敞,储存油篓的小窑洞并排有20多孔,一层屋顶上的小孔是“气眼”,是当时贮存粮食所需。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大门上、窗台上、明柱上那些黑乎乎硬邦邦的东西,这就是当年搬运工人搬运完油篓后,总要顺手在门上、柱上擦一擦的结果,现在已成为见证碛 口繁荣的“油化石”。油是当时碛口的大宗买卖,每天要卸几万斤。有民谣为证:“碛口街上尽是油,一天不驮满街流”,又说:“碛口三天不发油,汾阳店面上就 点不着灯”。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碛口古镇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