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 信息工作心得体会(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2:54:38 页码:10
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 信息工作心得体会(8篇)
2022-12-25 12:54:38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社保工作

首先在理念上要重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再次,此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资格年度认证、少儿医保参保续保、城乡医保参保续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咨询。抓好三个点:

(1)加强宣传。利用专业媒体平台和走访机制,确保宣传到人。

(2)加强监察。

(3)强化责任。

二、就业服务工作

《失业证》、《援助证》办理,灵活就业协议签订及社保补贴办理,失业保险金发放签到。

根据劳动市场要求,定专业组织人员成批定向开设中长期培训班,增强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

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通过走访各类人员,了解就业需求和能力,跟踪服务,建立台账。

加强市、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系,及时掌握就业信息,采取先培训后上岗方式,将失业人员建册造表,推荐就业。

积极联系辖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促使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大力开发各种公益性岗位,并推荐有就业意向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4050”人员就业,及时掌握就业情况。

三、企退工作

1、自管小组建设。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及时更新辖区内退休人员数据库,完善自管小组的建设,自管小组的组织培训,自管小组活动组织。

2、社区服务管理。节日慰问费的发放,困难补助、文娱健身活动、健康体检服务、丧葬服务。

总之,我社区社保工作人员将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夯实民本基础。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加强安全稳定工作

本年度,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营造稳定的校园环境。

1、加强职工对有关防火、防灾、防盗和食堂食品安全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依据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维护学校稳定安全。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禁止学生在宿舍里使用蜡烛和燃气炉等,加强安全防火工作。对校舍、食堂、教学楼要实行周小检,月大检,有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制度。

3、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制订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宣传发动、建立制度、安全自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全处检查,活动总结。

4、加强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全天候对宿舍、教室、食堂、车辆、医院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无事故发生。

5、进一步加强对食堂卫生工作的领导,严把进货关、储存关、加工关,确保食堂饭菜、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提高警惕,严把卫生关,确保饮食安全。坚持对食堂职工进行体检、培训后的上岗工作原则,严把职工上岗关。坚持对食堂有关设施、工具进行及时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6、进一步完善各类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消防、用电、用气、饮食、大型活动的安全隐患和易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环节,按分工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细化程序,有章可循,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7、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处长是处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处长为直接责任人,科长是本科室第一责任人,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当作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平安校园。对因思想认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严肃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我校的稳定和平安。

8、健全安全值班制度,做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夜间和节假日安全值班工作。

二、加强物业管理工作

近两年,我处相继对玉章楼、周杨楼、隆基楼、如心楼和图书馆实行了物业化管理,本年度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确保后勤物业化改革工作平稳有序的推进。

1、制订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检查、指导和监督计划,认真行使管理、监督和协调服务的职能。

2、在检查、督促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和落实奖惩制度。

3、协调好有关部门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关心物业公司员工生活,以便他们开展工作,确保物业公司员工有良好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4、认真落实物业范围的设施、设备的运行、保养、维修和安全检查工作的情况。

5、收集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为推动物业公司管理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

三、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将后勤处的职责体现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工作效果上。

1、饮食管理科要以师生利益出发,进一步做好学生餐厅经营结构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类规章制度,狠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深入开展学生餐厅的质检工作,提高学生的饭菜质量和餐厅的整体服务水平,确保学生餐厅安全、平稳运行。加大对学生餐厅基础设备的配置(特别是洗碗机的购置),提高学生餐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各餐厅引进摊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对临时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结合学生餐厅的基础设施和实际状况,打造各餐厅的亮点工程,实施餐厅的服务评比工作。做好早餐花色品种增加和不同区域就餐师生口味调配工作。规范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学生伙管会的工作与科室质检组的工作相结合,建立学生意见的反馈平台。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餐厅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适度调整科室运营模式,实施餐厅经营目标责任制。

2、公寓管理科在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认真做好学生宿舍的调配工作,确保201x年新生的入住。要积极探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做好学生公寓楼的制度框、工作人员一览表、楼层标识更新或制作工作。熟悉本公寓楼学生姓名、所在年级、班级和宿舍,关注本楼学生情况,尤其是特殊学生的表现。督促学生按时就寝、文明休息。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意外伤害等事故的发生,教育、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对偷窃、寻衅滋扰、破坏公物以及进楼推销行为要敢于斗争和管理,及时向保卫处、学生处报告。关心爱护学生,发现学生生病应及时与校医院和班主任联系。严格出入管理,非本楼学生不得擅自入内。要继续做好学生公寓电子门禁及管理系统的的申报工作;落实公寓楼应急照明改造工作;给1-5#楼走廊安装灭火器悬挂架;争取对2#、3#公寓学生宿舍老化严重的日光灯进行更新,解决宿舍灯管更新非常频繁的问题;继续申报学生公寓部分卫生间渗漏的维修改造工程。

3、教室管理科要加强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管理,加强对所有设备的检查、调试和维护,特别是加强课余时间、假期对室内设施检查、维护、维修工作,尽量避免课间出故障,让设备达到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大对星海艺术楼、体育场、体育馆等工作的管理力度,为我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

4、公费医疗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公费医疗管理和宣传教育力度,在延安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我校实况认真修订和完善大学生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为大学生医疗服务夯实基础。人口计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复杂,工作量大,要常抓不懈。一要摸清信息,便于管理;二要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三要把最新的计生政策、婚育新风宣传到位。做到特殊对象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送资料上门、普通群众能通过宣传栏获取信息。使师生能科学掌握计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5、加强校医院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以岗位练兵为抓手,苦练基本功,达到内强素质、外塑服务形象的效果。车辆管理要增强工作计划性,规范综合目标考核,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运行安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医疗与车辆服务。

6、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卫生标准;进一步规范绿化管理,坚持植树种花,不断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通过设立警示牌和宣传标语等形式,教育广大学生增强爱绿、护绿和卫生意识,有效保护绿化植物和校园卫生环境,为我校师生提供一个文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内部管理

1、加强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邀请专家教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时政进行专题辅导等方式,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养和综合素质。并根据后勤工作特点,开展专题辅导、短期培训、技能比武、等级考核、参观学习等活动,使后勤职工掌握本职岗位上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顺利完成后勤各项工作的保障。本年度,在完成《后勤管理处制度汇编》的基础上,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使大家了解制度、掌握制度,并落到实处。要根据新情况和新任务,进一步修订完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尤其是要加强物业管理制度建设,做好甲乙双方的管理与服务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安全运行、应急处置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预防为主、自查为主的安全意识,用制度建设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切实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

3、加强职工考核。坚持职工考核制度,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根本所在,本年度将在原有的考核办法基础上,结合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职工考核办法等规定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勤管理处考核制度,通过日登记、月考评、季考核、年评议的办法,加大对职工的理论学习、精神面貌、业务素质、工作业绩、上下班时间等方面的全面考核,严格加强内部管理。

4、加强队伍建设。后勤队伍是学校三支队伍之一,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障后勤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稳定大局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首先,要进一步积极争取在后勤主要岗位上增加具有本科学历的干部,提升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对学校发展对后勤职工专业化、知识化、职业化新要求,重点对园林绿化、食品烹制、公寓管理、医疗护理、车辆管理等岗位引入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人才,逐步扭转后勤系统职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干部严重不足的现状。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工的管理工作,加强临时工的职业教育和工作考评,提高临时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提高临时工的工资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临时工在后勤队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要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5、结合工作实际和后勤管理学科的特性,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后勤研究活动,探索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中遇到的新课题,创建学习型的后勤团队。

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产生直接的节能环保效益,又能帮助师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学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本年度,结合我处实际,要对学生公寓管理、学生餐厅管理、教室管理、绿化建设、车辆管理、医院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制度,实施严格的节能措施。

2、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节能项目建设,解决资源节约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

3、要加大对“水、电、气”的管理力度,使后勤职工和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4、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活动,加大对学生及教职工的节能教育力度,强化师生节能环保意识,营造节能文化,树立节能意识,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三

我十分有幸于20pc年1月成为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然而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工作快三年了。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位领导及我所工作的__镇镇政府的各位领导以及褚雅社区的各位领导的教育指导下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然而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现将三年工作评价如下:

一、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加强业务学习

20pc年四月份开展参保、就业信息摸底工作,在开展工作前,镇劳动保障部门对我们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让我们很清楚的认识到自我以后的工作资料和服务对象,这对我们快速开展工作十分的有效。经过培训,也让我明白了基层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往往基层的工作也最锻炼个人的本事和毅力。所以我会更加珍惜这次工作的机会。

二、严于律己,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

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务实作为自我的准则。把自身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我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局所站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谦虚谨慎,主动虚心理解领导、同事、居民和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提议;不断的改善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做到不利于劳动保障协理员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劳动保障协理员形象的话不说,进取维护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劳动保障最基层服务窗口的良好的形象。

在工作闲暇,我自我经常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等文件书籍深入学习,经过理论学习我充分认识了岗位工作的特点,了解和熟悉了工作资料,明白了岗位的职责与意义。

如果说理论学习色彩单调的话,那么实践学习则是五颜六色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不断在工作中实践着理论,进取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要向有经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在实践中学习,要学习他人好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学习,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实践中学习,还要认真观察注重细节;在实践中学习,还要善于思考和评价。经过实践学习,我对岗位的工作资料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提高了自我的服务水平,同时也熟悉了工作方法和流程。

三、进取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培训后我立刻进入了工作岗位,在__镇镇劳动保障所袁所长的带领下,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并进入工作状态。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整理调查本社区人员参保、就业资料。这项工作的实施与完成第一次让我明白了我们协理员这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时间久远以及人员不足的关系,资料十分缺失,所以在摸底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再认真。

2、各项政策的学习及宣传。

①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宣传.基础养老金的普及是一项惠民工程.今年二月份,针对1950年3月2日之前出生的居民进行办理,镇劳动所对我们协理员进行了培训.让我们明白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办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四月末基本完成基础养老金的办理工作。

②养老、医疗、生育保险的各项政策以及失地保障的政策改动我们都必须学习跟进,这些都是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这三年来的基层工作,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地方。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工作上都有待提高。工作中的不细心也要坚决杜绝,认识问题要更加深刻。更好的向领导学习,向其他提高的同事学习,加强自我的综合本事,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协理员是一项基层工作,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沉下去,沉到基层一线去,切实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传达好国家的政策。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四

2020年,市医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局、苏州市局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瞄准目标,点燃激情,积极践行“阳光医保·守护健康”机关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多精准的医疗保障服务,全力开启新时代昆山医保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市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7.05万人、25.58万人,医保参保率达99%以上。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保总参保人数不降反升,同比增幅达2.7%。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当年收入分别为50.41亿元和3.08亿元;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当年支出分别为42.34亿元和1.89亿元;当期结余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分别为8.07亿元和1.19亿元;累计结余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分别为75.11亿元和3.6亿元。

(一)以精准施策为第一责任,着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保障水平。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苏州市级统筹。苏州市级统筹从2020到2022年历时3年完成,实现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管理、定点管理、信息系统“六统一”,涉及我市182万参保人群。根据苏州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和待遇标准调整方案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及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昆山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昆政办发〔2020〕88号),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强化宣传引导,借助各类媒体渠道,压实稳定责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顺畅落地今年政策调整,提高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在贯彻上级政策的同时,争取我市利好政策,率先将居民医保在苏州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惠及参保人群25.58万;率先简化办理苏州大市范围内异地就医转诊手续。二是全力打造长期护理保险“昆山样板”。落实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第二阶段试点工作要求,做好第二阶段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招标,按照分类分步推进思路,调整优化筹资渠道,降低失能鉴定准入门槛,提高待遇标准,加强长护险基金稽核检查,进一步提高长护险惠及面和服务质量,推进居家医疗护理。全年受理申请0.75万人,进行失能评估0.68万人,享受长护险待遇1.01万人。全市已有6家护理院、15家居家护理机构纳入长护定点机构,设立113个居家护理站点。商保承办机构在各区镇设立长护经办窗口和护理机构经办服务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长护服务体系。三是积极构建第四重医疗保障。协同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解读“苏惠保”等商业健康险,进一步完善健康险与基本医保经办对接和待遇衔接。调整优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目录,增补至9家商保机构18个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二)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瞄准民生靶心,抓“六保”促“六稳”。一是全力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医疗保障工作。着重做好基本医保,特别是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这三重保障。启动对困难人群、失水渔民参保情况开展回头看,加强与民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配合,建立健全数据交换、相互比对机制,确保困难人员一个不漏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将困境儿童纳入我市“零自负、零起付”的“双零”医疗救助范围,落实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减轻慢病患者门诊用药负担,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60%以上,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91%和76%。今年,共16.14万人次享受各类医疗救助金1.37亿元。二是及时落实职工医保费阶段性减半征收政策。2020年2到6月份,对我市职工医保的单位缴费比例,由阶段性降费之前的8%,减半至4%征收。全年,为全市7.9万家企业减少医保缴费11.7亿元。三是认真落实确诊和疑似患者“一站式”医疗费用综合保障政策。对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就医地财政予以补助,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多项医保经办服务新举措。疫情期间,建立完善参保群众“用药不断”机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员,将原来1个月的配药量放宽至3个月;新上线居民医保参保微信小程序;对回外地老家突发疾病住院的参保人员,“一个电话”就能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手续。五是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将住院以及门诊发热病人核酸检测费用纳入医保结算。6月初,有序恢复春节后因疫情影响暂停的长护险居家护理工作,严格督促商保经办机构和护理机构,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三)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聚焦释放红利,全面推进医保重点领域改革。一是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强化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按病种付费,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数量至250种,提高按病种付费基金支出占住院统筹基金支出比例。试行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按床日付费。推进和完善家庭医生诊疗、家庭病床医保支付等医保支持政策。二是建立完善医保支付规则体系。完善医保目录管理、“两定”协议管理、结算管理。新纳入医保药品8867个,谈判药共118个,移出医保目录药品4430个。细化医保药品支付标准,8月1日起,对省阳光采购平台挂网的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以中标价加成15%为医保支付限价,超出支付标准的个人自付,合规自费费用累计进入大病保险,进一步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的药品销售行为,引导合理用药。三是大力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药品(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7批次共涉及11个品种医用耗材、112个品种药品,年节省医疗费用1.5亿元。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医保基金预付比例从30%提高至50%,有效缓解医院和药企运行压力,充分保障中选品种的正常供应和使用。定期监测和通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情况,确保集中采购成果落地执行。四是协同做好疫情期间药品(医用耗材)临床供应保障。对未在省平台挂网的疫情防控必需药品(医用耗材),允许公立医疗机构线下搜寻生产企业,公平协商确定采购价格,先应急采购使用,再履行线下应急采购备案手续,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全年,共受理884万元防疫必需产品的备案。五是创新医药价格监管模式。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委托第三方开发医药价格嵌入式预警管理系统,并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试点运行,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标准库”、设置项目价格调整“提示器”、打造价格事项办理“快速道”、筑牢医药价格预警“防火墙”,从源头上规范医疗收费行为。

(四)以基金安全为第一目标,重拳打击欺诈骗保,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救命钱”。一是注重媒体融合,开展“一体化”集中宣传。5月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宣传月活动,联合电视、微信公众号、报社等媒体平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重点宣传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待遇政策和服务管理规定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基金监管手段,组建“一张网”监管体系。对全市762家定点药店和262家定点机构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对全市销售金额排名在前20位的药店做了现场专项检查,根据举报、现场调查、远程视频监控,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5家;贯彻落实医疗保险药品限制使用范围及医保支付标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药品限价政策;进一步完善医保智能审核规则,实现对762家定点零售药店,262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智能审核全覆盖,上线审核规则扩大到56个;签署医保医师、医保药师防范欺诈骗保诚信自律承诺书,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督,聘请热心医保事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作为医保基金监督员。全年取消医保定点1家、暂停医保协议管理6家,暂停医保卡结算430人,追回各类违规费用297万元。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一盘棋”工作机制。强化与市场监管、卫健、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动,探索建立与检察院、法院紧密的联席会议、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培训共建机制。加大对外伤病人划卡支付的医院端审核和违规费用追偿,与市公安交警部门交换和双向核对外伤划卡信息1600人。四是推进源头治理,构筑“一道卡”监管防线。制定定点医药机构违规行为治理清单,指导1024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对照排查和整改问题,主动退回违规费用。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上门送政策,开展业务政策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定点机构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聚力“提站位、创一流、惠民生”,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一是打赢公共服务专项治理攻坚战。落实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深入推进医保经办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确保实现“最优办事流程、最短办事时限、最少提供材料、最小自由裁量、最高服务效率”的“五最服务”。二是纵深推进异地就医工作。以百姓“需求度高”“体验性强”“获得感足”的医保公共服务项目为突破点,落实异地就医差别化报销新政,对未备案人员按原规定结付比例80%结付,统筹推进异地就医和分级诊疗建设。将我市126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扩大我市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医疗机构范围。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医保互联互通。优化流程,完善信息建设,异地就医门诊慢性病、部分门特项目、社会医疗救助待遇实现同步“一站式”结算,全力提升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率。三是持续做优医保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医保网上服务大厅和“医银平台”建设,力推政务一张网“网上办”、微信公众号“掌上办”、自助服务机“自助办”。医保业务前沿下沉区镇,10万元以下医保费用报销、社保转移凭证等业务实现区镇受理全覆盖,将医保窗口建在“家门口”、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在原职工医保ii类特殊病种医院交互平台办理基础上,进一步下沉i类特殊病种业务至医院端交互平台办理。对特病人员二次报销直接划卡限额由2万元提高至5万元。四是全力打造“智慧医保”。打出“互联网+”医保组合拳,将疫情期间网络问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推动23项医保公共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推行生育医疗费用直接持卡结算,做到“不垫资”,借助大数据比对,直接支付一次性营养补助和生育津贴,做到“零跑腿”,新增产前检查费待遇项目,提高一次性营养补助标准至2112元,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实现门诊特殊病种患者购药通过药事平台医疗费用直接划卡结算,处方购药无需至经办机构报销。

(六)以强基固本为第一要义,着力系统规范,夯实医保基础工作。一是顺利划转经办机构管理职责。完成机构改革医保经办职能和人员管理职责划转工作,实体化运作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努力建成高效统一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二是夯实意识形态工作。局党组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出台《昆山市医保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各项制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网评员队伍,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考评,列入党组理论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并进行通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实施医疗保障领域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结合上级督查做好自查自纠。落实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举报投诉处理与执法检查联动机制,全年处办各类咨询求助件7738件,群众满意度稳定在100%。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手段,积极开设“昆山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打造政民互动“微窗口”。自开通以来,共发布文章116篇,解答群众提问5500余次,相关政策通过“昆山发布”等上级平台宣传报道8次。五是推动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落地。完成医保系统单位、医保系统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医师、医保护士、医保药师等7项业务编码标准信息的维护工作,扎实推进医疗保障信息标准化工作。

(七)以做亮党建为第一政绩,扛起硬核担当,筑牢硬核堡垒。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坚持把党建制度建设贯穿于服务党员群众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形成用制度激励、靠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在市人社局28名涉改人员转隶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后,选举成立支部委员会,党支部从2个调整为3个。树起“阳光医保·守护健康”党建服务品牌,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发力,局党总支与大同社区开展共建,通过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医疗保障工作中的痛点、堵点,更有针对性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全力配合巡察,主动接受监督。把主动接受市委巡察及市人大常委会对医保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情况监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改革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机遇。紧紧围绕新时代医疗保障中心工作,压紧压实压细整改责任,把巡察及监督的成效体现到医保工作的实践中,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推动新时代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提升廉洁自律意识。着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纪律约束,以平时考核月度记实单和日常绩效管理考核为抓手,严格请示报告和出差报销等制度,坚守廉政底线。四是比学赶超,党建工作再树品牌,医保服务再提标准。贯彻落实“民生幸福”党建联盟行动方案,开展现场集中服务,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共走访企业23次,走访居民5次,收集意见建议13条,形成1份“助企惠民”需求清单。参与“暖心党建·舒心服务——高质量机关党建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活动,制定“党建惠企”专项医保政策和服务清单,助推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弘扬‘昆山之路’精神 勇当热血尖兵”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配套细化工作计划表,学在深处,做在实处,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开展11场“进乡镇、进社区”长护政策、防疫知识宣传及义诊义剪等活动覆盖张浦、周市、锦溪、陆家、淀山湖等5个乡镇。召开“嘉定—昆山、青浦—昆山”医疗保障一体化暨党建共建、业务研讨会议,积极推进昆山、嘉定、青浦三地医保部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党建工作互学共进。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五

本学期后勤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管理、服务师生、做好保障”为原则,一切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从大局为宗旨,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明确服务意识、全局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及时、热情、周到地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加强食堂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抓好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更新服务观念,提高职工自身素质。本学期再一次调整了部分后勤领导和职工的工作岗位,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岗位责任的细化及过程监督,使全体职工在工作中努力倡导团结协作精神,做到分工不分家,遇重大、突击事件,大家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及时完成任务。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备维修保障管理

作为创建现代化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本学期对实验室按国家级标准进行了全面配置,优化了教学资源。

为创绿色学校,新修校园广场一个,安装不锈钢标语牌、禁示牌、名贵花木标牌、班级卫生包干区牌共计50多块,对校内花木进行了全面整枝,补种部分草皮树木,并重修了学生跑道。

调整了部分办公室位置,安装了防盗门、窗帘,尽力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地办公环境。

对食堂、厕所的部分下水道、冲洗设备重新改装,保证了水电运行正常。

对教工周转房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修葺,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

3、加强后勤常规管理工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严格财务管理。开学前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收费规定,制订本学期各年级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在校务栏内公开,并在校外张贴开学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学生的教材、教辅、练习本、按教育局要求征订,出示结算明细,并向学生公布。

加强卫生工作。我校在期初划定包干区后,配合政教室健全值周制度及检查评比制度,不段加强学生文明卫生教育,使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学期共进行全校性大扫除6次,使整个校园环境基本保持常态。

加强对学校仓库管理,杜绝浪费现象,积极推行采购申请制,大件物品全部由上级采购中心招标统一采购。采购物品进库登记,严格财物借龋及时做好物品发行工作,做到代管费结算帐目清楚无差错。

加强校产管理,进一步落实班级、教师办公室公物管理责任制,做到尽力减少损失和浪费,及时做好公物设施维护,财产赔偿工作。

4、积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组织检查全面,不留于形式。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具体涉及到校舍设施、校舍电路、消防设施、食品卫生、出租店面、报警设施,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固了办公楼防盗门锁,逐一检查灭火器气体压力。特别是对教室内的吊扇、电灯、插座的牢固程度进行了逐一过堂,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员工在具体的检查维修中,真正地注意到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及时维修提供了信息,人人都是检查员,人人参与反馈,成为总务工作的一项制度和惯例。

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管理好食堂是总务处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落实专职人员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加强食堂的卫生督查和菜价监控,坚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进货登记验收,餐具消毒制度,主动、诚恳地听取全体师生对伙食的意见,抓好食品卫生及食堂管辖区环境卫生,确保健康、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训,确保食品供应质优、价廉、味美、卫生、安全,确保了师生就餐的安全。

本学期总务工作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将在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精诚合作,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为创造汪桥镇初级中学更加辉煌的明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六

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的经济建设中心,深入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进一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半年来共完成17个项目的审计任务,查出违规金额1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438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3万元,提交工作报告、信息9篇。其中被批示采用4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主要成效

(一)抓好“同级审”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今年共审计财政、地税、交通、旅游等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延伸审计或调查了6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14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681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一些收支项目未按规定纳入财政体制核算,影响了财政预算收支的真实性,经审计发现,有3705.77万元的收入项目和5576.23万元的支出项目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一些基金项目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等收入共计17530.18万元列预算外收入未缴国库纳入基金预算收入。

3、在完成收入任务的情况下办理不合理退库573万元。

4、经延伸二个企业审计发现,存在有1000万元税款滞留企业现象,部分代征税款单位存在只征主税、未征附税问题;

5、个别单位收入直接冲减事业支出,未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的部门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甚至被占用。

我局针对上述问题,已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下达审计决定,做出处理、处罚。此外,针对各单位存在的财务管理簿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上述各种违规问题基本得到纠正和整改,促进了各单位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受到了县人大会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对惠民惠农政策资金的检查力度重点关注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益性

在人员少,任务重情况下,派出两位同志做为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督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与财政、纪委同志一道,根据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围绕资金的收入、拨付、使用、管理等环节,通过对低保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山海协作发展资金、扶贫开发资金等调查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资金的到位情况。同时为规范资金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项目资金在线监控,国库统一支付资金,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减少中间滞留环节。二是实行惠民补贴资金“一折通”,用存折方式直接兑现到受益农民,并按规定公开公示,建立起惠民惠农资金补助的“绿色通道”。三是实行严格的政府采购制度,确保专项资金投资监管到位。四是实行绩效评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惠民惠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稳妥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升审计结果的利用

我局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统筹安排并纳入年初计划,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整合资源,对审计任务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既节约时间又降低了审计成本,下半年计划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个,目前正在进点中。同时为贯彻落实明纪发[]2号文《关于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通知》精神,保证政令畅通,近期派出两名业务骨干与纪委同志一道对xx年年以来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单位执行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以及落实整改情况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检查,对整改不到位、拒不整改、屡查屡犯的,予以通报、诫勉谈话、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结合重点项目投资审计关注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结合县委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工作。上半年共审计工业园区防洪堤、道路工程结算等8个项目共送审金额1269万元、审减金额171万元,确保国有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促进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

(五)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一是派分管领导参与政府采购监督工作及配合县财政对xx年县文体局、建设局、党校、老干局等单位部分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核实上报县政府;二是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分别成立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四百活动”、“创五优争先行”等活动的领导小组、上报学习方案并用实际行动组织实施;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公开信息4篇;四是规范我局的行政权力运行工作程序,编制了职权目录和流程图等5份材料分别上报发改局和效能办,依法审计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六)积极服务大局促成政府投资审计中心的成立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推进投资审计机制创新,强化投资审计工作,在局领导的不懈努力下,经县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原则同意设立**县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为县审计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核定财政核拨事业编制5名,常务会议规定:政府投资的各类建设项目,除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由中介机构审计外,均由**县政府投资审计中心进行审计监督。由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县审计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为加强县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监督,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经请示,以县政府名义向全县下发了《**县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的文件,详细规定了审计对象和范围、内容及处理处罚规定。

(七)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强化制度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审计质量。

1、从科学发展的大局着手,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为此要狠练基本功,在内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机关作风,制定了《局工作人员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局工作人员考勤制度》;《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业务招待费开支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用制度管人管事,对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工作人员一年内被告诫一次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年内被效能告诫二次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并扣发年度奖金;年内被告诫三次的予以调整工作岗位,并提交任免机关给予处理,取消该股室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2、“人、法、技”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一是加强了以财务管理和廉政纪律为主要内容的自身建设如开展局机关财务自查自纠工作;二是派员参加了金审工程二期项目培训并按照省厅要求进行了网络系统、网络布线系统、机房系统如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建设,为审计业务提供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同时为保证局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性与每位干部签订了安全保密协议书,做到安全保密人人有责;三是加强了以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为根本的作风建设,如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走访被审单位,征求意见等进一步增强审计干部廉洁从审遵守审计纪律的意识。

在业务方面,结合开展“审计创精品、岗位学先进”、“四个不让”活动,严格审计执法,注重审计质量、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贯彻审计署6号令为主体,扎扎实实地来规范我们的审计业务,使审计质量意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为了要加大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的应用,配合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实施,加大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推广力度,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更新三年来共购买了4台笔记本电脑和8台台式电脑,两台激光打印机,实现了人均一台电脑的计划,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办法来武装审计队伍,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在线监控的作用。

3、实行“审计项目限时办结制“。从发审计通知到编写、审批审计方案至下达审计决定共21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有时间限制,有责任人签名,构成相互监督的链条,保证了审计任务按时完成。

4、继续推行审计业务质量三级负责制和复核审理与业务会议制度,年初重新调整充实了审计业务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分管领导负责对审计项目业务质量的复核把关包括对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等进行复核,积极推行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活动促进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七)注重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规定每个星期,星期一上午作为全体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理论的学习时间,由分管领导和办公室同志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xx大报告、“公务员法”和新修订“审计法”。目前局支部已组织全局人员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干部每个月写一篇学习笔记、学习心得。领导带头示范,扎实有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强化审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是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今年我局于2月份、5月份分别派出干部到福卅、三明参加省审计厅组织的审计业务培训,主要是学习经济责任审计、省定项目的培训及ao现场实施审计系统操作软件应用等,回来后结合本县实际对其他同志进行面对面地传帮带,这样既节约了费用又共同提高了审计业务水平,达到了学用结合的目地。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培训,如局领导参加的由县委组织的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再造高级研修班学习,通过有系统的理论学习旨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长知识。三是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如对有关重要的法规、财务制度做到人手一册,并组织审计人员根据自己历年来的审计经验,现身说审开展业务交流和研讨。四是制定有关奖励制度,鼓励大家自学成才,如制定了给予考前复习假与考试假及毕业后给予奖励等鼓励办法,引导转变大家的学习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局现有13人中,取得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7人,取得中级职称7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3、努力抓好党风廉政工作,一是以“守住底线“教育活动为平台,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向纪委报告个人有关重大事项、述职述廉,认真开展清理规范津补贴、治理商业贿赂、公款出国旅游及清查“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机制、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查案惩处机制、干部保护机制和廉政责任机制。并把这些制约机制用具体的方式落实到实处,重点加强对审计组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检查与监督。做到进点时要进行审计公示;审计中由纪检监察人员进行明察暗访;撤点后审计组向局监察室汇报遵守廉政纪律情况、被审计单位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廉洁从审情况、每年进行两次的审计回访等。通过实行审计公示制度,公布廉政举报电话,制定和发放《审计人员廉政征询表》、《审计小组执行审计纪律情况自报表》,组织学习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内容,引导干部树立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了审计干部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政审计的意识。

4、加强党务、政务公开。一是决策工作民主化。凡重大事项均提交局务会研究决定。决定做出后在政务公开栏予以公布,如对单位大额资金的支付均实行集体研究制度。二是政务工作透明化。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财务、车辆维修、招待费等定期公开,严格控制接待费用,实行招待审批制度,核定接待标准,控制陪客人数;对干部的轮岗、评先评优及时进行公示。三是审计工作公开化。处理处罚公开、透明,召开审理会予以研究决定;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重视党员教育,积极订阅《支部生活》书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三簿二册一表”,活跃党内各项生活;在班子建设方面,健全和完善支部管理、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度,按照中纪委《五条规定》,认真过好党内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推行党员目标管理,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推行“一定三包”、“党员联系户”制度,连续二年我局支部被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支部”的光荣称号。(八)扎扎实实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年初制定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计划和综治工作计划,成立了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工作小组和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局里与每个干部职工签订了综治安全责任状。加强了以“创五优争先行”“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后勤保障,努力为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拔出数万专款改造卫生间、自行车棚及周围办公场所的绿化工程,使办公室卫生达到“五净”,积极营造和谐的审计工作环境。同时积极开展文明之家活动,文明之家达100%。计生工作全面达标。认真做好文明共建片区和卫生责任区的卫生等工作,保持卫生清洁,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被综治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单位”。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今年“五一节”在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单位拔出3000多元给局工会安排好节日期间的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质,促进了审计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家中有小孩考试、升学及其它婚丧急事,充许员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一些时间照顾料理家事。并规定由工会代表看望慰问干部直系亲属生病住院等事宜,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实现对内团结、对外协调的良好工作环境。

(九)认真抓好挂钩村工作

今年我局挂包安仁半岭村,为确保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经局务会研究成立了挂村领导小组,确定挂村工作队长并按照县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四百活动”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深入一线,与群众零距离地谈心交心、沟通交流,做到村情民意、家事民事心中有数,为保证先进文化进村入户我局支援水泥20吨协助村委建造了老年活动中心,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推动了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阶段工作设想

我局在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提高不快;经费紧张,计算机辅助审计力度尚待加强;审计的预防、揭露、抵御功能发挥不够,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的思维定势还未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建设和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努力,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严格按照“从严治理审计队伍”的精神,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为着力点,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注重培养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做到“四个强化和四个促进”,即强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促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强化财政收支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审计基础工作力度,抓好审计质量控制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应用,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促进审计成果的利用和提升,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2、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扎实开展审计监督服务工作。在完成署、省、市定审计项目任务基础上,根据我县经济工作热点,适当安排一些调查项目,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建设大局,积极开展审计调研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认真做好党政交办的审计事项。针对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坚持在工作上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办好惠民实事、推动节能减排等工作重点加强审计监督,努力提高依法审计、创新审计、预警审计的能力。全面、及时、客观、公正、如实地向决策系统反映问题,中肯地提出可行性的审计建议,为维护国家资金的安全、维护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七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最大程度减少集中供热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集中供热,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实施细则》《西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西安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西安市行政区域内,在供暖期发生的造成城市居民生活用热无法保障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集中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安全防护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首要保障。

2.以人为本,保障重点。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措施降低、减轻集中供热事故对人民群众生活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可能受影响的重点区域、单位、群体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防止集中供热事故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

3.整合资源,科学应对。

通过整合集中供热事故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应急物资、应急队伍、应急专家,降低应对集中供热事故的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和处置流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处置中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4.依法依规,科技支撑。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应急组织体系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西安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集中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

市城管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信访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总工会,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水务集团,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集中供热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析、研究集中供热事故防范与处置工作重大问题及重要决策事项;

(2)组织指挥集中供热事故市级层面的应急处置;

(3)指导、协助区县(开发区)开展集中供热事故的应对工作;

(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办事机构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局局长兼任。

主要职责:

(1)传达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指示和批示,对集中供热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事项提出建议;

(2)负责集中供热风险信息和事件信息的收集、流转,并组织开展统计、分析和研判;

(3)根据集中供热风险信息和事故信息的分析研判结果,向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提出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的相关建议,经批准后发布或传达相关信息;

(4)完成上级和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成员单位职责

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指导集中供热事故信息及抢险救援情况的发布,处置集中供热事故相关舆情;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和应急知识宣传。

市委网信办:负责集中供热事故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测,根据情况开展舆情应对和处置工作。

市发改委:负责协调落实热电企业发电负荷,组织协调气源,做好热电企业、供热企业等单位生产用气调配和保障工作。

市教育局:组织教育系统内部做好集中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置。

市工信局:负责协调通信运营商,做好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集中供热事故现场及周边影响区域的社会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必要时可依法实行临时性交通管制。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市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根据情况实施现场管制措施。

市财政局: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集中供热事故应急资金保障工作。

市人社局:负责为集中供热事故中遭受伤害的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为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落实工伤保险待遇。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集中供热事故处置期间,污染事件处置的统筹协调、监督及调查。

市住建局:负责协调对受集中供热事故影响建筑的安全鉴定和应急监测;督导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应急处置和协助人员疏散避险。

市城管局:承担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协调供热企业开展供热设施的应急抢修;负责收集、报送集中供热事故信息;参与集中供热事故调查处理;负责集中供热事故处置所涉及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协调道路运输企业做好应急运输保障,协调集中供热事故现场人员和物资的运送。

市水务局:负责集中供热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应急供水保障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协调集中供热事故处置过程中相关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集中供热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指导、督促供热相关行业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对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集中供热事故的调查处理。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督导集中供热承压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和隐患整改工作;协调特种设备专家制定承压特种设备抢修方案;参与集中供热事故调查,并协调开展承压特种设备的技术鉴定。

市信访局:负责指导责任单位做好群众的信访接待工作,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共同做好相关政策、法规的解释和群众思想稳定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监测预报,及时为集中供热事故应对工作提供气象分析和预测预报。

市消防救援支队:参与组织集中供热事故现场火灾扑救和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市总工会:负责协助相关受集中供热事故影响的企业职工进行疏散避险;参与对受伤人员的慰问和安抚;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根据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处置需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电力保障;对受集中供热事故影响的供电线路、设施进行保护或抢修。

西安城投集团:组织下属供热抢修队伍参与集中供热事故相关设施、管线的抢修,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方案;组织下属供热单位开展应急响应期间本单位供热管线、设施的风险监测;协调公交车辆协助人员疏散避险;协调配合进行天然气临时供应;组织下属单位参与应急知识宣传和信息发布。

西安水务集团:负责协调下属单位对集中供热事故周边供排水管线、设施进行风险监测,对受集中供热事故影响的供排水管线、设施进行保护或抢修;协调下属单位进行临时供水。

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督导本辖区内供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预警措施的落实,收集与上报相关事件信息;组织预案启动前的先期处置工作;组织疏散避险和临时安置,协助维持相关秩序和提供临时生活保障,安排镇街、社区(村)做好群众的宣传和劝导工作;协助提供应急处置办公后勤保障;组织或参与集中供热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四)应急工作组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组成综合协调、专业处置、宣传舆情、安全稳定、物资保障等工作组,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综合协调组:由市城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配合。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向各应急组传达指令,联系督促各应急组工作;根据集中供热事故处置需要联络上级主管部门协调集中供热事故相关事宜;组织专家组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专业处置组:由市城管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水务集团、事发地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配合。主要负责集中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置;制定抢修、抢险等恢复集中供热的对策措施;拟定并组织实施集中供热抢险救援方案。

宣传舆情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城管局等单位配合。主要负责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发布集中供热事故事中和事后信息,统一进行现场媒体接待;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应对。

安全稳定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配合。主要负责组织集中供热事故现场的安保维稳、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行为,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依法及时、有效处置由集中供热事故引起的影响社会稳定问题。

物资保障组:由市城管局牵头,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水务集团、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配合。主要负责保障指挥通信、抢险救援、疏散转移、医疗救助、现场办公所需的装备、设备和物资,并根据需要协调相关装备、设备和物资的生产和征用;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拨付应急资金;保障因集中供热事故受到影响的水、电、气临时供应。

(五)专家指导组

在集中供热事故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期间,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邀请或聘请供热、抢险救援、舆情应对、应急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为集中供热事故的预警行动、抢险救援、风险监测、警戒疏散、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必要时直接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一)预防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加强集中供热安全生产检查、风险隐患排查及隐患整改工作,根据供热特点,梳理隐患风险因素,划分监督管控风险等级,明确监督监管计划,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对较大或敏感度高的风险源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对策,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方案或应急预案,做好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二)监测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配合,建立集中供热事故信息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日常巡查、基层单位上报、社会公众投诉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市政府有关部门发布可能会影响正常集中供热的其他突发事件预警后,各成员单位应对重点部位、危险源进行持续性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要求。

(三)评估

在信息监测的基础上,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对隐患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相关专家对事故产生的原因、不利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会商研判、评估,为下一步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外地已发生的集中供热事故也应按照“高度敏感、注重关联”的原则做好防范、预测,及时完善防控应对措施。

(四)预警

1.预警发布。

集中供热事故预警信息,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同意后,依照相关规定发布预警信息,各成员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并向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反馈预警信息接收和预警行动落实情况。

当市政府有关部门发布可能会影响正常集中供热的其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时,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预警信息转发给各成员单位,并要求其做好相关工作。

集中供热事故预警信息的发布可采用文件、电话、短信、传真、社交软件工作群等方式发送,发送时需附《西安市集中供热事故预警信息发布单》(见附件2),内容包括预警范围、保密要求、联络方式、集中供热风险情况概述、预警措施、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等。

2.预警行动。

集中供热事故预警发布后,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应根据集中供热风险情况决定采取相应预警措施,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和相关成员单位督导供热企业或可能受影响区域内的相关单位,配合落实以下一项或多项预警措施。

(1)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预警期间值守工作,要求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开展值守并保持联络畅通;

(2)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确定风险信息报送频次并要求相关单位报送集中供热事故风险信息变化情况;

(3)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和专家指导组,联合制定集中供热事故风险控制方案,并开展相关协调工作;

(4)相关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落实集中供热事故风险控制方案;

(5)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成员单位统计可能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区域周边道路交通、避难场所等情况,检查应急物资、装备和设备,确保其处于可用状态,联络协调抢修队伍,要求其做好响应准备;

(6)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督导有关集中供热企业对存在隐患的设施、管网进行紧急关停,估算影响的时间和区域;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发布相关信息,相关成员单位依据职责开展受影响区域内群众的疏导和安抚;

(7)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与相关成员单位制定疏散计划,组织集中供热事故影响区域内的人员提前撤离,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8)市公安局组织维持治安和交通秩序,清空并封闭高风险区域;

(9)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适时发布权威信息,避免造成过度恐慌;

(10)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调集相关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存放于指定地点,并调集专业处置队伍、消防救援队伍赶赴集中供热事故风险区域参与风险控制工作;

(11)市城管局督促有超净排放燃煤锅炉的供热企业存储一定数量的煤炭;

(12)上级指挥机构和市供热指挥部主要领导认为有必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3.预警解除。

集中供热事故风险消除后,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解除的建议,经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副总指挥或总指挥批准后,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一)信息报送

集中供热事故信息报送分为首报、续报和终报。首报: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相关成员单位或区县(开发区)报送的集中供热事故信息后,对其进行核实并上报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续报和终报:综合协调组对各应急工作组的应急处置信息进行汇总后,交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整理报送市供热指挥部。其中终报应在应急响应结束后进行。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在向市供热指挥部报送信息时,应将集中供热事故信息同时上报市应急委值班室,对于影响比较大的集中供热事故须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报送信息。

集中供热事故的首报、续报和终报应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电话报送需明确报送单位、报送人和联系方式,书面报告需填写《西安市集中供热事故信息报送单》(见附件3),并采用纸质文件、传真等形式于电话报送后30分钟内提交;供热企业和使用单位(企业)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后,应于30分钟内报告属地区县(开发区)供热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

首报内容应包括发生集中供热事故的单位概况,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场情况,事件的类型和简要经过,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造成的危害,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续报内容应包括集中供热事故抢险救援进展,已经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医疗救治情况,已经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事发地周边风险监测和气象情况,人员疏散避险情况,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情况等。

终报应包括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处置的措施、过程和结果,次生、衍生事件风险的控制情况,事件初步调查结果,需要善后处置的事项等。

(二)先期处置

集中供热事故发生后,属地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开发区管委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集相关人员、队伍、车辆及设备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抢险救援,防止事态扩大;最短时间了解并掌握事件情况,确定事件等级,及时报告事件发展趋势与应急处置情况;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疏散、转移或采取措施保护受灾人员。

(三)分级响应

根据集中供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市级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三个级别。

1.ⅲ级响应

(1)启动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ⅲ级响应。

①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影响面积在150万平方米以上、300万平方米以下,24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供热。

②集中供热企业(单位)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80万平方米以下。

(2)组织指挥

集中供热事故发生后,经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研判分析,需要市级部门进行指导、协助处置的,报请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副总指挥同意后,启动ⅲ级响应。市城管局立即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指导、协助事发地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开发区管委会)开展集中供热事故应对工作。必要时,可成立集中供热事故现场应对工作指导小组或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集中供热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响应措施

①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赶赴现场,通知支援队伍做好备勤支援准备;

②调度所需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赶赴现场;

③视集中供热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交通管制;

④视集中供热事故现场情况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集中供热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妥善安置;

⑤安全稳定组做好现场人员疏散等工作,设置警示标志;

⑥必要时,通过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避免引发居民恐慌;

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2.ⅱ级响应

(1)启动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ⅱ级响应。

①发生集中供热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②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影响面积在300万平方米以上、500万平方米以下,24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供热。

③集中供热企业(单位)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面积在80万平方米以上、150万平方米以下。

(2)组织指挥

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当集中供热事故的事态发展持续蔓延、危害影响继续扩大,需要统筹多个市级部门共同处置、需要调动市级主要应急资源和力量时,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总指挥同意后,启动ⅱ级响应。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全面组织集中供热事故应对工作,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住建厅报告集中供热事故处置进展情况,提出集中供热事故处置资源力量和响应级别调整的意见建议。

(3)响应措施

在采取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①视情调度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赶赴现场参与处置;

②安全稳定组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等工作,为现场提供抢修条件;

③通知相关单位和居民做好应急取暖工作;

④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启动超净排放燃煤锅炉进行供热;

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3.ⅰ级响应

(1)启动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ⅰ级响应。

①发生集中供热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上,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②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影响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上,24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供热。

③集中供热企业(单位)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面积在150万平方米以上。

(2)组织指挥

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当集中供热事故的事态发展持续蔓延、危害影响继续扩大、需要继续补充应急资源和力量,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总指挥同意后,启动ⅰ级响应。ⅰ级响应在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应急指挥机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全面组织集中供热事故的应对工作,及时向省住建厅报告集中供热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提出请求支援需求,接受上级工作组的指导,积极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3)响应措施

在采取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①通知各单位、企业和家庭采用空调、电暖器等取暖;

②对非居民用户用热进行限供,优先保障居民用户用热;

③对重点用热单位、居民区,调配应急热源予以保障;

④对于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的区域,可进行热力调剂,保障受事故影响区域内居民用热;

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4.疫情封控期间响应措施

疫情封控期间,发生集中供热事故后,在采取分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应与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保持有效沟通,以便及时、高效处置封控期内发生的集中供热事故。

供热企业应在所在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前办理市政设施抢修通行证,以便于供热抢修工作的开展。抢修人员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抢修工作。

(四)应急结束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组织专家指导组和相关应急工作组,对集中供热事故现场情况进行研判,认为事故已全部得到有效处置,风险被已全部排除,且无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可能性时,可作出应急结束的决定,由市供热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工作组和参与应急处置的各方力量,终止响应。

(五)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应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科学公正的原则,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或者授权宣传舆情组统一协调、组织报道,通过接受记者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重点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发布事件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集中供热事故信息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报请市政府批准后,按要求统一发布。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并根据集中供热事故发展情况,组织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内容应当包括事件概况、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处理进展情况等。

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集中供热事故信息。

(一)善后处置

应急响应结束后,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派相关成员单位成立善后处置组,开展集中供热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妥善救治受伤人员,慰问伤亡人员家属,统计并抚恤因公殉职人员,保障转移安置人员的饮水、食物、住宿和卫生等基本需求,收集、清理和处置事件现场有毒有害物质,鉴定评估受损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督导保险机构做好理赔工作,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二)调查、评估和总结

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组成事件调查组负责集中供热事故的调查、评估和总结工作,并形成报告。调查、评估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集中供热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应急救援处置情况,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范围,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责任认定以及对相关责任者的处理建议,防范和整改措施,应急处置的经验教训等。

(三)现场恢复

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响应结束、现场勘查和污染处置等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展现场恢复工作。应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现场恢复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现场恢复工作包括供热的恢复,受损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修复,疏散避险人员的回迁,集中供热事故影响范围内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等。

现场恢复由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需要上级支持的.,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出请求。

(一)通信信息保障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建立应急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并派专人值守;应急响应期间,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应随时接收上级的指示和事发地报送的信息,并及时将事件信息通报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保持全天24小时通信畅通,并按照本预案信息报送要求及时向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报送事件信息。

(二)应急队伍保障

各集中供热企业抢修队是集中供热事故应急队伍的主要力量,应定期开展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专业抢险能力。如遇产生重大影响的集中供热事故,必要时可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协调供热企业相关抢修资源(包括:抢险救援队伍、大型机械设备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抢险效率。

(三)应急资金保障

集中供热企业应保障集中供热风险监控、监测预警、演练培训、抢修抢险等工作的资金需求,集中供热事故相关责任单位承担应急处置费用。

市级层面集中供热事故监测预警、预案修编、宣教培训、应急演练等应急管理经费,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每年提出计划,按照相关规定审批通过后,由市财政予以安排。

(四)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局根据交通管控相关规定,保障疏散避险、伤员转运、物资运输等通道的开辟和畅通,统一协调公交车、出租车和地铁等运输工具,保障人员疏散避险和物资的运力需求。

(五)治安秩序保障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警力对集中供热事故现场开展警戒、维持治安秩序和保护现场等工作,保护集中供热事故周边重点区域、重要场所及设施,保障抢险救援、疏散避险、医疗救援和事件调查的顺利开展。

(一)宣教培训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本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成员单位和供热企业,开展本预案法律法规、应急职责、指挥协调、信息报送、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疏散避险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相关单位应急处置能力。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督导集中供热企业结合本预案,开展面向本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供热安全教育培训,广泛宣传集中供热安全知识,事件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供热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抢险抢修技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做到对集中供热事故应急常备不懈。

(二)应急演练

本预案每3年至少举行1次演练,由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按照《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组织制定方案和实施演练,并于演练结束后进行评估,也可聘请、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演练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形成演练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和演练资料报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演练对周围公众正常生产和生活可能造成影响的,应在演练实施3日前进行公示,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审批与备案

本预案由市政府审批,发布后向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四)预案修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城管局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1)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3)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集中供热事故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7)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市应对集中供热事故指挥部负责考核集中供热事故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对集中供热事故信息上报和先期处置及时,采取和落实各项措施得当,有效降低或避免事件损失,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相关规定给予表扬或奖励。

对未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未按要求落实预警措施、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职责,行动不力、处置不当、贻误时机导致集中供热事故发生或危害扩大;不服从统一指挥,迟报、谎报、瞒报、漏报集中供热事故信息;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截留、挤占、挪用应急资金等情况的单位或个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说明

本预案有关等级的表述中“以上”含本级(数),“以下”不含本级(数)。

(二)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城管局负责解释。

(三)预案发布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有关信息保障能力心得体会实用八

第一条为规范本企业和职工的行为,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和全体职工,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工。对特殊职位的职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职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劳动权利,同时应当履行完成劳动任务、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等劳动义务。

第四条企业负有支付职工劳动报酬、为职工提供劳动和生产条件、保护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等义务,同时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用工自主权、工资奖金分配权、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权等权利。

一、职工招用与培训教育

第五条职工应聘企业职位时,一般应当年满18周岁(必须年满16周岁),并持有居民身份证等合法证件。

第六条职工应聘企业职位时,应当已与其他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并如实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第七条职工应聘时提供的居民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失业证或解除和终止合同证明等证件必须是本人的真实证件,不得借用或伪造证件欺骗企业。

第八条企业加强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根据职工素质和岗位要求,实行岗前培训、职业教育或在岗培训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第九条企业提供专项培训经费选送职工专业技术脱产培训涉及有关事项,由劳动合同或培训协议另行约定。

二、劳动合同管理

第十条企业招用职工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双方各执一份。

第十一条企业对新录用的职工实行试用期制度,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设定试用期,合同期限不满6个月的,不设定试用期。

第十二条企业与职工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终止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企业、职工任何一方提前解除或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第十四条企业原则上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工作制,但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政许可后,可对部分特殊岗位的职工实行不定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十五条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可以依法延长工作时间。企业安排职工加班的,应当将加班凭证交付职工,作为职工要求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的凭证。

第十六条年休假、婚丧假等休息休假按国家规定执行。

四、工资福利

第十七条职工基本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是职工完成正常工作时间应享有的工资报酬。

第十八条企业可以按照不同岗位实行年薪制、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此外包括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具体工资标准以劳动合同约定的为准。

第十九条企业安排职工加班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安排职工加班,企业可以安排职工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条企业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5日内一次性付清职工工资。

第二十一条因职工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要求职工赔偿或依企业规章制度对职工进行处理,并可按规定幅度从职工工资中扣除。

五、社会保险

第二十二条企业用工当月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依法由企业和个人分别承担。

一、劳动纪律与职工守则

第二十三条职工必须遵守如下考勤和辞职制度:

(1)按时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2)实行打卡考勤的,必须自己打卡,不得委托他人打卡或代替他人打卡。因公外出、漏打、错打等特殊原因未能打卡的,必须由本部门经理或主管签卡方能有效。

(3)因事、因病请假必须报经部门经理或主管同意,请假必须事先填写《请假单》,并附上相关证明(病假应有医院证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提早电话或委托他人请假,上班后及时补办请假手续。

(4)未履行请假、续假、补假手续而擅不到岗者,均以旷工论处。

(5)职工辞职应当经用人单位批准,并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第二十四条职工必须遵守如下工作守则和职业道德:

(1)敬业乐业,勤奋工作,服从企业合法合理的正常调动和工作安排。

(2)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3)工作期间,忠于职守,不消极怠工,不干私活,不串岗,不吃零食,不打闹嬉戏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4)平时养成良好、健康的卫生习惯,保持企业环境卫生清洁。

(5)爱护公物,不得盗窃、贪污或故意损坏企业财物。

(6)提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节约用水、用电、用气,严禁浪费公物和公物私用。

(7)同事之间团结友爱,不得无理取闹、打架斗殴、造谣生事。

(8)关心企业,维护企业形象,不做有损企业形象和利益的行为。

(9)遵守企业的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二、奖励与惩戒

第二十五条为增强职工责任感,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企业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职工实行奖励制度。奖励可分为表扬、晋升、奖金三种。

第二十六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可视情给予表扬、晋升、奖金的奖励:

(1)对于生产技术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方案,经执行确有成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贡献较大的。

(2)节约物料,或对废料利用具有成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贡献较大的。

(3)举报损害企业利益行为,使企业避免重大损失的。

(4)其他应当给予奖励的。

第二十七条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严肃厂规厂纪,企业对违规违纪、表现较差的职工实行惩罚制度。

惩罚分为:警告、赔偿经济损失、解除劳动合同三种。同时,用人单位可酌情减发职工相应报酬。

第二十八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查证属实,给予警告:

(1)委托他人打卡或代替他人打卡的。

(2)无正当理由经常迟到或早退的。

(3)擅离职守或串岗的。

(4)消极怠工,上班干私活的。

(5)非机械设备的操作者,随意操作机械设备的。

(6)擅带外人到生产车间逗留的。

(7)携带危险物品入厂的。

(8)违反企业规定携带物品进出厂区的。

(9)其他程度相当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查证属实,为严重违反纪律,可视情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1)无理取闹,打架斗殴,影响企业生产秩序的。

(2)利用工作或职务便利,收受贿赂而使企业利益受损的。

(3)将企业内部的文件、帐本给企业外的人阅读的。

(4)连续旷工时间超过xx日,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xx日的。

(5)盗窃、贪污、侵占或故意损坏企业财物,造成企业经济损失xxx元以上的。

(6)违反操作规程损坏机器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xxx元以上的。

(7)违反企业保密制度,泄露企业商业秘密,造成企业经济损失xxx元以上的。

(8)二次以上警告视做严重违反纪律。

(9)其他程度相当的情形。

职工违规违纪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除按规定给予警告、解除劳动合同外,还应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第三十条本制度与劳动合同有不同约定的,优先适用劳动合同。

第三十一条本制度已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与工会协商后确定,并向全体职工公布。本企业向每位职工发放本手册,职工签收以此作为已向职工公示的证明。

第三十二条本制度自20xx年xx月xx日生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