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20:24:07 页码:11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五篇)
2022-12-24 20:24:0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万里长城,我很高兴,希望大家也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万里长城。大家请注意,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要乱扔垃圾,以免给后来的游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来介绍一下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们为了防御各国互相攻打,所以修筑了万里长城。公元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派蒙田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后,为了防御匈奴再次攻打秦国,所以把原来分段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前17世纪中叶明代末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现在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的鸭绿江边。其中山海关至鸭绿江边一段约长二千公里,现已全部毁坏,但山海关到嘉峪关一段,大部分仍然保存下来。城墙平均宽五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内侧砌成高约一点五米的矮墙,外侧砌成高约一点五米的墙垛,墙上的了望口是用来了望敌军军情的,射击眼是用来架枪和作文

和大炮来射击用的,排水沟和吐水嘴是用来排水的。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设有凸出的罗城,

还有供传递军情的烽火台。这些设施就在这儿,大家可以摸一摸、观察观察。

大家请沿着万里长城向前看,就会发现万里长城规模宏大。一次修筑用的砖石如果用

来修筑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余;如果用来修筑宽五

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那就要环绕地球三四周。如果包括历代的重修和补筑,那工程

总量就要增加许多倍了。因此,以工程的艰巨浩大,则要居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为世界人

民所瞩目。现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点保护的文物。

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大,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它是一座稀世珍

宝和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万里长城像征着中华人民的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

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长城,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它在北国大地上横亘万里,蜿蜒曲折,几乎串联了所有的关口和要地,几经荒废,又几经重修。风风雨雨中,时间已流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长城多已残破,却更加引人关注。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思考长城的存在呢?

我们想起往日曾登上的长城:那是其中久负盛名的几段,终日游人如织,是备受全世界青睐的旅游点。那里都已经被修缮得十分完整,看上去气魄非凡,可每次登临总觉得那里并没有长城真正的内在。

于是,寒假里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出校门,骑车撞进京北的山区。我们要看一看群山之中已然衰弃的长城,看一看长城未经现代技术修整的真面目。

我们一直来到怀柔县的西南角。这里有一块众山环抱的平地。怀九河从中穿过,静谧幽雅。一个叫“黄花城”的庄子坐落于此,我们找到了黄花城乡政府,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得以对这一带的长城进行一番考察。

该段长城修于明朝,属蓟镇总兵戚继光的防地。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不象八达岭和古北口那样,是从塞北入京的正道,而是从八达岭外向东绕行,避开居庸关,迂回入京路线之要害。明代统治者对此处的防卫备加关注,因为这是拱卫皇家陵园“十三陵”的门户所在,距十三陵的首陵“长陵”仅50华里,地形上只隔一道山梁。因此,我们认定:这里的长城有一定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考察是我们在到达该地的第二天进行的。

一早,我们溯河而上,进入黄花城东沟后,北行两公里,到达长城著名关口“头道关”。这里是峡谷通到村庄所在的那块山间平地的惟一出口。长城由两侧山上顺着山脊急转直下,于峡口正中筑成二敌楼。位于西侧的是关楼,现倒塌严重,上部已毁,不复存,好在下部的拱洞尚且完好。进去一看,估计约有两米多高,两米多宽。据记载,这个拱洞就是当年的交通要道之一。另一座敌楼筑于东侧对面的山脚,保存得不错,下部用花岗石围砌,上部砖砌,是一座“二眼楼”。两座敌楼之间就是山涧。现在已在两楼之间修了一座水坝,拦往常流不息的涧水,形成一个小型水库,为此地风景增色不少。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2

你,如巨龙横空而降,给人万声感慨,如深壑般嵌入地中,换来千年太平,如瑰宝般立于中华,得到万众瞩目,你便是长城。

刚踏上那炙热砖石的第一步,如久旱逢甘霖般,令我们无比兴奋。巨大的砖石,沧桑的烽火台与绵延的城躯,无一不像淳朴的边塞大汉般向我们招手;遒劲的树枝,巍峨的树干,葱茏的绿叶,无一不欢迎我们;如镜的蓝天,炎炎的烈日,啾唧的鸟雀,无一不展现出它们的热情!

顶着炎炎的夏日,踏着烙脚底的砖石,宛如河北锅贴的传统制作方法上蒸下烤。大家使足了劲儿往上爬。不一会,衣服便像抹了胶似的贴在身上,汗水亮晶晶的,顺着腿根子像滑滑梯似的淌到地上,刚闪烁了几下,便化作一缕烟。太阳毒,把人都快嗮焉了,正当大家心灰意泠时,后面同学抛出了精神食粮,“老师,当年孟姜女是怎么哭倒长城的啊?”大家笑了笑,挺直了腰杆,本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向前出征。

爬上了第三个烽火台了,大家也歇了歇,有的盘着腿说说笑笑,有的背倚着石墙仰面喝水,有的站着举起相机不忘拍照纪念。我看着那的砖石上刻的“__×到此一游”、“我来了长城”……我深深的叹了口气,郭老师看着我,也感慨道:“这便少数国人的素质,把这长城当做什么了?都成了留言墙了,国人在埃及的方块字已经够丢人了,这城墙上,哪儿找得到英文字母?外国人看了这些字,迟早也会把我们给笑扁了呀,这就是遗臭万年啊!”说罢,便沉默不语。我悲凉地叹道:“长城迟早会塌在我们手上啊!”远远望去,那面城墙显得更加沧桑。

是啊,“长城迟早会塌在我们手上。”长城自春秋战国便开始建造,秦长城费尽人力财力,汉长城抵御匈奴四百余年,唐宋长城名不虚传,明长城更为雄伟,西北挡鞑靼、瓦剌,东北抵建州女真,一时世界闻名,把它当成中华精神的象征,中华精神便如这巨龙般伟大,而如今少数国人在自我精神象征上乱涂乱画,岂不贻笑大方,如果再不提升国民素质,有终一日,精神的长城会在华夏子孙的手中坍塌,待到那时,实物长城也空几块砖头罢了!

那一夜,我梦见万朵马蹄在长城下奔驰,“笃笃”声不绝于耳,随即而来的是一声巨响……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3

“长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她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她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和动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是我多年的愿望。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相约北京采访大行动”夏令营,借此机会终于如愿以偿,也有机会饱赏长城的壮观奇景。

那是一个碧空如洗的早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北京郊外的公路上飞驰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呈现出起伏的山的轮廊。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向窗外张望。只见黛色的群山上,卧着一条灰白色长龙,蜿蜒盘旋。这就是以惊人的长度和雄伟的气魄闻名于世界的万里长城!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爸爸还给我讲了关于长城的故事。

万里长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比起那梦想万世不灭,筑造长城、阿房、兵马俑的赢政,不管多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高明的多吗?

我将抚摸长场面,看看长城的雄伟壮大,也感受到了秦代的“悲剧”,明白长城的思想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军事价值。那是我一辈子学不完,用不尽的,我还没到过长城,可长城的真正意义、价值,那高大的形象,永远树立在我心中。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4

放假了,我和爸爸去北京旅游。我们游览了我国伟大的长城。长城一共有三种,分别是海长城、路长城和山长城。长城的起点在秦皇岛,终点在嘉峪关,长约6000千米。

首先,我们爬的是闻名中外的山长城——八达岭长城。我看见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趴在起伏的山峰上。尽管天气炎热,坡高路陡,但我还是克服困难,一鼓作气地登上了长城的顶峰,领取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证书。在山顶上我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第三天,我们又到了海长城——秦皇岛宁海城景点,它是抵御敌人从海上进攻和派兵出征的地方。我在那拾了些贝壳、玩了下海水、照了几张像后就去了路长城——山海关长城。它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天下第一关”五个字每字高达1米。由于路长城不是很长,因此我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走完了它。

通过游览了我国的古长城,我觉得古人的创造真伟大,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有句话说地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一家人去登万里长城。一路上欢声笑语,几小时的路程我也不觉得闷。

很快到了山脚下,仰起头只见那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望也望不到边。当时,我觉得它不仅仅只是一块块石砖砌成的石墙,而是一条有血有肉正在探首天际的巨龙。

我们当然决定登上这举世闻名的长城,我想我会坚持到底,能登多远就登多远。远看长城就像横卧在险峻的山上,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显得磅礴无比。我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能登上这万里长城。

我踏着正步,迈着整齐的步伐,心想:如果,我长大能当军人的话我一定冲在第一个,保卫我们的祖国母亲。我继续踏着正步前进,可是我只走了没多久就觉得腿有点痛。但是,我还是继续前进,边跑边喊着“加油!加油!为自己争气。”不久我们都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举目眺望这气势雄伟的苍莽群山,好像有一层薄薄的云烟在前面挡着。这样,我们就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最后,我们还是坚持走完长城,我回头想想登长城好像也不是件什么难事。

第二天,我的腿疼得走不动。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次的登长城,它让我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美好回忆。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5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爸爸终于带我去游览了伟大的长城。长城分别是海长城、路长城和山长城。长城的起点在秦皇岛,终点在嘉峪关,长约6000多千米。

爸爸带我去爬的是闻名中外的山长城——八达岭长城。远看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趴在起伏的山峰上,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着。

车子很快抵达了长城脚下,听爸爸说这一段长城城墙1米多高,是用青灰色的砖砌成的,脚下是巨大的青石台阶。我和爸爸一边爬着一边想要往更高处攀登,刚开始我是一步两个台阶地爬,过了一会,只能一步一个台阶了,再过十几分钟,我便不想爬了。爸爸说:“既然来到了长城,最起码要爬到好汉坡吧,再加油,我们到第一个烽火台休息一下。”就这样,过了几分钟我们便到达了烽火台。我站在烽火台上,只听见风在呼呼地吹。放眼望向远处的群岭,长城这条巨龙,蜿蜒在山脊上,似乎有了生命一样,正在奔腾着,像是要去探寻天际的奥秘,雄伟极了。妈妈告诉我说,长城秦朝就开始修建了,主体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聊,不一会走过了五六个烽火台了。我俯视长城脚下,好高哇,不觉有点害怕,再回头看看,游人像赶集似的,有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还有皮肤黝黑的非洲人,形成一条巨大的人流,不断掀起“浪花”,那景象非常有趣。

我们继续往前爬,这时我已经汗流浃背了,还好有扶梯可以扶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在瞭望口用望远镜向远处看看,玩玩,我心想:我一定要当一次好汉。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到达了“好汉坡”。我兴奋地叫起来,“我是好汉啦!”站在上面我不禁想到了造长城的劳动人民更是辛苦,他们是怎样把石头和砖搬上去的,那时候还没有起重机、吊车,他们啊才是最伟大的。

“好汉坡”后面是北九楼,过了北九楼就可以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走过这艰难的路程,我们便依依不舍地走出了长城。

再回头看看这雄伟、壮观的长城,背后的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汗水,长城,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我爱你!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6

有人说过如果你有幸来到中国而没有来到长城,那就是个天大的遗憾。显而易见,长城已成为中国的标志。

说到长城,一定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始皇帝。这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以他独具的慧眼意识到,长城可以作为一道抵制外族南下侵略的万里屏障。在他的领导下,在当时空阔的地球上响起了工匠的凿斧声,显得十分刺耳。这是的西方世界还是极其原始。这个智慧的民族硬是用勤劳和汗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座永恒的坐标。

在极其艰苦和原始的条件下,人们硬是用身子拉,用肩膀扛。一段段坎途就这样被他们当成大道,一块块巨石就这样被他们夷为平地,再宽的河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再高的山也不能阻止他们修建长城的决心。历代的修建、扩建,一直修到明代,长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东西绵延万余里,城墙随着山势的跌宕而起伏,像一条长龙横卧在中华大地的北疆,永久的庇护着这个古老而又坚强的民族。

在茫茫的西北大漠上,由于风沙的侵蚀再加上年久失修,那段的长城只剩下残桓断壁,只剩下劲烈的西风和漫天的黄沙。而在八达岭一带,长城才显示出其大势磅礴。墙高约莫一米有余,墙砖经过日月的洗礼已十分光滑。四围绿草如荫,千山一碧,万古长青,它们大多一样高,绝没有那一棵一柱擎天。他们都像家仆一样。与长城共同见证着曾经光辉的岁月。

长城的吞云吐雾吸引着无数热爱它和关心它的人。人们陶醉在其中,会有一种对历史、对岁月的无限感慨。感叹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世界强国,也感叹岁月的流逝,不知不觉带走这一切。于是胸襟开阔起来。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就像一个老人历尽了世道炎凉,也看到了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它总是无言的诉说着民族的兴衰荣辱,历史的风起云涌,以它自身的荡气回肠细诉着沧桑,给那些愿意听的人。

去长城不仅仅是去揽胜,如果去名胜地,中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多的不胜数,大可不必去长城,那儿既时又费力。也不是去欣赏美丽风景,想看漂亮你可以去苏州,那儿的园林足够你欣赏一些时日。去长城是要带着一颗心去,如果你用心去感受,那么你会得到的更多,你的思想和生命也会变的坦诚而透彻。

关于夏日长城的作文7

很小的时候,爸爸指着画册告诉我那是长城,妈妈也引导我,说它像一条巨龙。后来有关长城的传说也听过不少,老师会讲,同学会说,电视也播放,但因为没有亲眼目睹过,所以课堂造句也像套公式一样,只会说“万里长城像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上。”所以我特别期待能见识一下真正的长城。

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梦想中的地方——万里长城。导游前一天就告诉我们,这是旅游旺季,爬长城一定要赶早,不然大夏天的堵在长城上的滋味可不好受。所以我们一行人第二天凌晨4点就出发了,5点半顺利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果然如导游所说,这会儿只能看见一些稀稀落落的人群,“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墙前竟空无一人,我兴奋极了,得意自己已是条小好汉,话不多说,赶紧打卡留影。

北门入口处的城墙吸引了我,下面是五六米高的巨大条石,上面则是排列整齐的青砖白缝,拱门上方的砖块摆布很别致,我由衷地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正开始爬长城喽,长城的坡很陡,我的身子保持前倾,总觉得有45度那样斜呢。台阶全是竖铺的灰青色砖块,城墙顶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我们慢慢爬上了烽火台,站在高处,“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的诗句油然而生,远处绵延在山岭上的长城,巍峨秀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眼前只是万里长城的一段,那万里该是何等大的工程呢?我很好奇,当时的秦朝没有先进的设备,完全靠双手、双脚和双肩,它们是如何负重攀登的,真的无法想象那种劳累……这一世界奇迹,如今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原来它是数以万计古人的血泪筑就的。

八点半时,我们才爬了五个烽火台,虽然还很想挑战更高的烽火台,但眼看登长城的人流越来越密集,怕被堵住,就快速下城了。回到山脚时,人山人海,此时入口已被堵得水泄不通。生活真是处处需要智慧呀,很庆幸我们遇见了经验丰富的导游呢。

回程时我思绪万千,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修筑长城异曲同工,唯有坚持,唯有不怕苦,唯有负重前行,努力拼博,我们才能收获自己的成功。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这个暑假,我去了北京。去北京当然要登长城了,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世界上最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公元前八至七世纪,连续不断地修筑了两千多年,是华夏文明的历史丰碑。我们要去游览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是至今保存的最完整的一段长城之一。

在高速公路上,我隐隐约约地看见山上的一片绿色中藏着一条青灰色的带子,定睛一看,原来那就是长城其中的一段。它依山而建,主要建在险峻的山脊上,视野开阔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蜿蜒曲折的.长城好似一条巨龙躲藏在深山里,可见建造者想得多么周到。

到了关口,我们下了车。不料,这里寒风凛冽,还下着小雨,温度不亚于冬天,这表明我们已经到了山区。在往上走了一段路之后,一座城楼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城楼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顺着入口的楼梯上去,我们就登上了长城。远处的长城被晨雾遮盖着,蒙蒙胧胧,看不清楚,仿佛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藏头露尾。

我们向上走着,不断有人从上面满头大汗地下来,我的心有点虚了。可当我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兴致勃勃地向上走,我坚定了决心,要爬到最高处。开始的一段路都是台阶,我两步并作一步,轻轻松松地往上走,很快就把我们这一行人远远地落在了后面。我走累了,就在垛口吹吹凉风,看看风景,等等他们。这里的风景很美:近处绿荫如盖,深吸一口气,让人心旷神怡;远处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像一道道绿色的波浪。

我继续向前走着,看见了一个烽火台。进去后,里面像迷宫一样。我从介绍中了解到:烽火台是集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为一体的单个防御体系。在白天如果士兵发现敌人,就燃烟报警,如果在夜晚,就点火报信,这就是烽火和狼烟的来历。现在人们往往用烽火和狼烟来代表战争。为保证信号及时传递,烽火台间隔的距离在两百米到五百米之间。

我等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又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我有些力不从心了,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虽然走得慢,可表情却很轻松,丝毫没有觉得累。我恍然大悟,他们可以储存体力,而我走得很快,没多久体力就消耗光了。没办法,我也只能慢慢走了。渐渐地,天晴了,不经意地一回头,让我大吃一惊:我们已经爬了这么远,后面的人也都在竭力地爬着。我向前一看,竟然已经到了最高处。我兴奋地蹦了起来,不知道这劲儿是哪来的。

下山后,我望着长城,心想:我爬了这一小段长城,就累得气喘吁吁,古代人们建造长城,是多么艰辛啊!这一刻我才有些明白:古人把国家的安宁与和平都寄托在这浩大的工程上,长城上蜿蜒连绵的是不屈的烽火,青砖石点燃的是五代十国的狼烟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朋友们:你们好!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闻名中外的金山岭长城。有人说,要看长城之长,上金山岭;要看长城之雄伟,也上金山岭。此话十分有道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金山岭长城是北京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的交界线。它西起龙峪口,东到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67座敌楼,2座烽火台,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它被国家定为一级旅游景点、风景区。

(停车场至砖垛口的道上)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北齐,那时为土石结构,单调低矮。十五世纪中叶,明王朝国力由强转弱,北方蒙古族鞑靼、朵颜等各部乘机南侵,京都受到威胁,于是明朝廷决定重修这一段在军事上有重大意义的长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把抗倭名将戚继光由闽浙调到北方戍边,任命为蓟州总兵。戚继光率部队士兵与当地民夫,对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昌平县境),1000公里的原有长城,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边墙城体加宽加高,要冲地段修筑双层的城墙。又在全线修筑1000多座高大坚固的敌楼(又叫敌台或空心敌台)。在戚继光任职的十四年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在后来的数十年里,明王朝又不断地调兵选将,加以修缮,使它形成一道城墙高峙,战垒林立,能守能攻的坚固防线。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段。这段长城及所属设施都是砖石结构,气势雄伟,旧貌依然。经专家鉴定,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

金山岭长城充分体现了戚继光“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因此,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坚实,布局严谨,攻守兼备。长城沿线的沟壑要冲都设有关口,既能出关巡逻,又可对敌人实行迂回包抄。主要关口加设防线,修筑重墙,山巅上还设烽火台。长城主墙与敌楼挽臂相连,互为一体。一些重要地段往往在主墙道上加设九至十多道障墙。

总观金山岭长城,城关相连,敌楼相望,处处布防,道道设险。遇有战争,烽火传递军情,全线严阵以待。战事和平,沿线驻军可在附近坡地屯田,自筹军粮。

(砖垛口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要进的这个关口叫砖垛口,游人一般都从这里的砖梯登上长城。

据考证,早在北齐时期,就在这里建筑一个关口。戚继光主持修筑金山岭长城时,又在这里重建了这个砖垛口。

砖垛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这一带长城上发现的火炮、手雷、石雷、箭头等武器来看,明朝时这里战事不少。近一个世纪,也有大的战事发生。1933年,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曾经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战斗。1948年夏天,北京解放前夕,解放军进攻古北口没有成功。然后改从砖垛口,龙峪口等长城上的关口突破,包抄古北口国民党守军的营地,很快歼灭了敌军,打开了古北口通道。

(手指文字砖)大家请看,这是十分珍贵的文字砖。在这里能见到的并不多,而在将军楼和大狐顶楼中间,500米的城墙上,这种文字砖就多了。这些砖上面主要记载了当年修筑这段长城的年代以及部队番号,如“万历四年震虏骑兵营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六年振武右营造”等等。这些文字用楷书或隶书写在砖坯上,烧制而成。长城专家朱希元介绍说,这段文字砖长城,在中国万里长城上是独一无二的。文字砖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砖垛口至东方台的长城上)

漫步在长城上,只要您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一些有趣而独特的东西。

长城底部用条石奠基,上部用长方形青砖包砌,中间用土、沙、石填方。城墙顶部的马道上,都用大方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马道的陡坡,都用砖砌成梯形台阶,上下方便,不致于滑倒。这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各位请看,马道上每隔两、三米远,就有一条排水沟,排水沟靠外侧的一端,有一个吐水嘴。这吐水嘴作用有二:一是用来排除雨水,防止雨水冲刷墙体;二是守城士兵从这里施放雷石,打击敌人。不知各位发现没有,有的地方城墙设里外两层。墙顶部靠内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1.5米的墙,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墙顶部靠外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2米的墙,叫垛口墙。垛口墙每隔不远,就有一个旗孔,用来插军旗助威,或以旗作为传递军情的信号。无论内侧的宇墙,还是外侧的垛口墙,都设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立着、跪着或卧着三种姿势射击来犯之敌。这又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

另外,金山岭长城上,还可看到数不清的射击孔、了望孔,都饰以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桃形、箭头形、刀把形、锯齿形等等,一个个精巧别致,耐人寻味。请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细细观察。

(在东方台)

我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前播放的片头语长城和中央电视台自用广告语:“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背景长城,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是金山岭的骄傲,也是万里长城的骄傲。金山岭长城自1986年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13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来观光游览。100多部影视作品展示了金山岭长城的雄姿。北京丽都、王府、凯宾斯基等几十家大饭店多次在这里开展越野攀登,举行篝火联欢、烟花晚会等各种文体娱乐活动。1998年9月,金山岭长城为来自13个国家的“雷励远征计划”活动的160多人在长城上举行大型酒会,取得圆满成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各位请看(指西方台),那就是中国台湾“飞人”柯受良1992年飞越长城的地方。当时39岁的柯受良,驾驶着“雅马哈”赛车,象凌空的雄鹰飞越过金山岭长城,成为中华飞跃长城第一人。

1995年10月6日,瑞典有一对青年在那里按中国风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时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举行婚礼?他们说在长城上举行婚礼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尤其这段长城景观奇特、雄伟壮观,愿自己的婚姻象长城一样牢固可靠。朋友们,你们中是否有人也想到这里举行婚礼,欢度难忘的一刻?如您已婚,也不要遗憾,到这里度金婚纪念日和银婚纪念日也一定终生难忘。

(障墙前的丁字路口)

刚才离开东方台时,有人问我,前面山脊上的那截长城很特别,在这里它起什么作用?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这截高大的城墙叫“支墙”,确实是万里长城所罕见。它与前面的库房楼相通,是库房楼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敌兵来犯,守卫在支墙上的士兵可以最先与敌兵交火,万一抵挡不住,可以凭借支墙,边打边撤退,最后撤到库房楼里,继续与敌人战斗。(手指支墙前方两侧的烽火台)各位请看,支墙北面200米的两侧山头上,各有一个圆形的墩台。你们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吗?我告诉大家,那叫烽燧,就是烽火台。古代战时,利用它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在障墙处)

这就是障墙,是金山岭长城特有的设施。在金山岭长城的一些敌楼附近、横着在马道上筑有一道道短墙,这就叫障墙。障墙高2.5米左右,长差不多是马道宽度的三分之二。上面有望孔和射孔,万一敌人攻上长城,守城士兵可以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

(进库房楼)

这座敌楼,就是鼎鼎有名的“库房楼”。它比一般敌楼大,在长城的军事设施上最富代表性。这座敌楼不仅有支墙、障墙等防卫设施,它的外侧还筑有一个半圆形战台,叫月城,上面设有密集的射击孔,这是库房楼的第三道防线。在距离障墙约50米的山坡上又筑有一道“挡马墙”,阻挡敌人的骑兵接近。“挡马墙”就是库房楼的第二道防线。这座楼防守如此严密,说明它不是一般的敌楼,可能是史料中记载的叫做“总台”的敌楼,因它旁边有座库房而被称“库房楼”。

最新长城保护推进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参观的八达岭长城是明朝修建的。为防御外敌入侵,秦朝,汉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万三千多里长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筑而成的。城墙外沿那两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墙顶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这样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那时可没火车,汽车,也没起重机,这一块块有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以及建筑材料都是靠人力抬上去的,是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壮举,难怪世界上都公认它是一大奇迹!

参观了长城,大家要记住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只有亲眼目睹了先辈们的这一伟大创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汉!

今天就参观到这里,欢迎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可以一边游玩一边听我讲关于长城的资料—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连贯,比起秦和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好了,我们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还希望大家把愉快的心情带给家人一起分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