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9:53:27 页码:9
2023年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优质10篇)
2023-11-21 09:53:2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得到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它是我们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反思和归纳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经历的事情。写心得体会时,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冗长和啰嗦。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写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展现得更加真实和深刻。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一

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3.兼听则明,倔信则暗。(《汉“王符》)。

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2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2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2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2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2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28.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9.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3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3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3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3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9.—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二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整体把握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 “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补充)《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三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博大精深、意境深远、妙笔生花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词优美婉约的声音,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真谛。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诗词赏析的心得和体会。

一、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想要更好地理解一首诗词,首先要了解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为每首诗词都有其标志性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归属。在学习诗词时,我喜欢将故事和历史与诗词紧密关联起来,这样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也更加直观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二、善于“朗读”诗词。

朗读是诗词赏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善于朗读诗词可以使你更好地领略诗词的感受。虽然每个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思想都不尽相同,但其语言与声韵有着共同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在朗读诗句时,我们需要做到音韵协调、气息自然、咬字分明,这样才能把握诗句的韵律美,让诗词真正“活起来”。

三、细品诗词之美。

好的诗词是能够让人醉心追忆的,而那些无论读多少遍都能让人心生感触且难以忘怀的诗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之作。细品诗词之美,要求我们耐心细致地阅读,反复咀嚼诗句的每一个字眼、每一个感情,直到能够完美地消化吸纳每一分细节之美。当我们真正能够体悟诗人的意图,以及隐含其中的哲理和思想时,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诗词的魅力。

四、掌握常用修辞手法。

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是修辞手法的杰作,在大量的古代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每个作品都打磨成了瑰丽多姿的艺术品。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进一步挖掘其深层意义。例如:象征、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五、学习心态。

在诗词的世界中,学习者需要具备一颗认真细致的心态。不断升华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开拓自己的诗词视野,从而深入体会到诗词中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多地陶醉于诗词的表面美,而是要通过学习,从中感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境界。

总之,诗词艺术是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成就,不仅是文学技巧和意境的体现,更是具有历史、文化、思想内涵的体现。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怀着一颗纯真而热爱的心,认真体会每一句每一词,让诗词的情感、韵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尽情享受其中的人文精髓。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四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潜《移居》)。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1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夜宿山寺》)。

2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木槛遣心》)。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4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

4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5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5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

58.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锦瑟》)。

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6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6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6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6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6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6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70.大江东云,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7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江城子》)。

7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7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7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7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8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8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83.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

8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8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8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风雨大作》)

8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8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9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9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宋·陆游《诉衷情》)。

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9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志》)。

9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9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9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98.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夏完淳《别云间》)。

9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00.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编辑者南柯)。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背景: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由于诗人选取日、月、江。天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大意:诗人经巴渝,过三峡,渡荆门入楚。渡过荆门之后,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别具空间流动感。从荆门望去,滚滚大江东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发显得高远辽阔,晚上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明镜。白天,抬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悠悠,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

重点赏析: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长江白天和夜晚时的景色,这两句把诗人初次离家远游的新鲜、惊喜表达出来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故乡山水的殷勤,言简意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六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七

诗词精美而含义丰富,通过对于其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哲理与情感。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我常常会对各种名家诗词进行欣赏和解读。通过对于一首诗词进行细读和体味,不但能够感受到诗词的浓郁的情感氛围,还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进而达到物我合一,感悟生命的目的。在此,我想探讨一下我对于一些名家诗词的赏析心得和感想。

二段:对于《登高》的赏析体会。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写怀才不遇的诗篇。在文学史上,这首诗被人们称作“草堂”,因为杜甫在那里度过了10年腐朽的时光。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登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无奈,凝聚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真挚感受。作为读者,我在欣赏这首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杜甫对于人生的追求和苦闷,从而强化了我的自我理解和人生体验。

三段:对于《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赏析体会。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留恋的感伤之作。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无奈之情,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令人深感动容。在阅读这首诗词时,我的内心也被感染了其中极强烈的情感,感受到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更有了共鸣感,对于美好的东西或人或事的渴求也加深了一份。

四段:对于《春夜喜雨》的赏析体会。

唐朝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一夜春雨过后土地的滋润,万物的生机与活力。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春雨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还可以通过杜甫对于田园生活的描写,透视出当时的社会生态和民生状况。在阅读这首诗词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美好,以及人们的对于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段:诗词赏析对生活的启示及意义。

通过对这些名家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发现,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更属于一种感性思维的文化载体。诗词赏析并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一种对于人生价值观和时代文化背景的思考,是对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一种深化。诗词中蕴含的智慧与感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影响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让自己不断地向美好的人生进发。通过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文学之美,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为人的精神生活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意: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主题:这是一篇抒情作品,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赏析:它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前三行全是写景,二十八字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约而深细。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静景与动景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初中诗词赏析心得体会篇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意: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中心:《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写作手法: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见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