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数学低段备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数学优质课心得收获(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20:46:02 页码:7
数学低段备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数学优质课心得收获(三篇)
2022-12-23 20:46:02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数学低段备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学习《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等相关文件,落实市教育局“面向全体、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大面积提高普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_-20__)》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教育实践,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深化课改,积极推进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__年省厅的核心工作。要根据省教育厅提出的“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快选修课程的建设。

2、改进教学,以学定教

开展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研讨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是关键。继续开展对“三维目标”的教学研究,强化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开展疑难问题、案例设计、教学反思等学科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开展精品课例的展示活动,引领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法、研磨课堂教学,创造有深度、有特色、有实效的课堂范例,探索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轻负高质”的典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

3、校本研修,讲究实效

组织本组教师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试课等主题明确、实践性强、参与面广的校本研修活动。为了使集体备课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用,要求教师每会必到,在固定地点进行教研。其程序为: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修订方案。一个课时内容要由一位教师中心发言,其他老师补充完善,要有详细记录。

4、鼓励科研,追求创新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论文与案例的撰写,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组的作用,积极营造学术研究氛围,鼓励创新教科研工作方式。同时,还要切实推进“三小”培养工程,力争我校本教研组在各项“三小”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5、狠抓竞赛,培养特长

组织好温州市摇篮杯高一数学竞赛,抓好数学特长生的培养,争取竞赛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一数学校本教研组

__年3月6日

附件:

__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地点

参加对象

1

2.18-2.24

__届高三学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2

2.25-3.3

县教科研工作

城关中学

相关对象

3

3.4-3.10

校本教研组长会议

六楼会议室

校本教研组长

4

3.11-3.17

备、听、评陈乐琼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市高中数学小课题报告上交

县教研室

相关对象

5

3.18-3.24

高一数学校本教研组会议

六楼会议室

全组老师

备、听、评王敏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6

3.25-3.31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建设研讨会暨深化课改学科培训活动

温州中学

全组老师

7

4.1-4.7

清明节放假

8

4.8-8.14

备、听、评朱千祥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9

4.15-4.21

温州市摇篮杯高一数学竞赛

永嘉中学

相关教师

10

4.22-4.28

期中考试

部分教师

11

4.29-5.5

备、听、评麻丽娜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高一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阶梯教室

全组教师

12

5.6-5.12

县学习课程展示会暨永嘉中学教学开放周活动

永嘉中学

全组教师

备、听、评林强武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13

5.13-5.19

备、听、评王贤昆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14

5.20-5.26

备、听、评厉陈楼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15

5.27-6.2

备、听、评朱洪玉公开课

教室、办公室

全组教师

16

6.3-6.9

高考

相关教师

17

6.10-6.16

端午节

有关教师

18

6.17-6.23

高中会考

相关教师

19

6.24-6.30

期末考试

全组教师

20

7.1-7.7

学期结束工作,7月6日暑假开始

主题数学低段备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制作出纸质的立体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立体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刘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议论ct技术、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然而,学习了七年级上册“几何体的切截”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现代医学的ct技术竟然和切萝卜类似。

<>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07页25题的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

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

在教学《七巧板》中,教师事先让学生上网查询课件,得到了可exe文件,和电脑教师合作,放入学生的电脑网络,安排一节,让学生去拼七巧板,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学生死记的教学方式。两个班学生兴奋投入了学生。

在这样的新型作业和试题的完成过程中,学生有充分选择的权力,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主题数学低段备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一、引入新课

解决问题:

1、出示题1:“四(1)班有8组,每组6人,一共有几人?”要求学生解答。然后教师指出:解决问题就是根据“数量关系”来解实际问题。

2、出示题2:

(1)“方娟同学在第3小组,她前面有3名同学,她后面也有3名同学,问第3小组共有几名同学?”(现场表演)

(2)一根绳子要剪成3段,需剪几下?(现场操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些实际问题要用特殊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一)——用特殊数量关系解答的一些实际问题

[反思:从课题的复习开始,教师就注意抓住学生在解答时较易出错实际问题(前一道容易答“共有6名同学”,后一道容易误答为“要剪3下”)来引入新课,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思维的准确性,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的捕垫。]

二、讲授新课

(一)准备知识:

1、下面的每两个“○”中间摆一个“△”,每行要摆几个“△”?

(1)○ ○

(2)○ ○ ○

(3)○ ○ ○ ○

(4)○ ○ ○ ○ ○

(5)○ ○ ○ ○ ○ ○

①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演板,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试画。

②引导学生观察填空:

各小题有()个“○”,中间摆了()个“△”。

③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的个数总是比“○”的个数少一个。

④运用规律回答:如果有9个“○”,要摆几个“△”?12个“○”呢?

⑤教师小结:两个相邻“○”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间隔”,有几个“间隔”就可以摆几个“△”。概括得出:间隔数=物体的总数量-1。

2巩固规律:口答

①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如果每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一支粉笔(表演),可以夹几支?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两支呢?

②我们班一组有7个同学,1、3、5、7号同学站起来后,问:坐下的有几人?(现场表演)

[反思:善于运用“现场表演”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理性认识作了铺垫和准备。同时这种表演形式因为有学生的参与,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听讲和思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引导分析:

①问: 100米 里有几个 5米 ?100÷5=20(个)。准备20棵树苗够吗?

②看图帮助理解: 100米 里共有20个 5米 ,实际上就是有20个间隔。

100米

5米 一个间隔共有20个间隔

③得出结论:20个间隔,应该要栽20+1=21(棵)树。

2、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列式完成下列板书:

间隔数

100÷5+1

应栽树的棵数

=20+1

=21(棵)

答:一共需要21棵树苗。

(三)即时训练,课本第118页“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引导分析:

①设问:如果在每两棵树之间插一面小旗,一共要插几面小旗:(36-1=35面)

②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理解“36-1=3 5” 实际上就是表示间隔数。)

③得出结论:36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35个)

2、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完成下列板书:

树的棵数

6×(36-1)

间隔数

=6×35

=210(米)

答: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210米。

三、巩固练习:

1、联系实际练习:一栋6层楼房,每两层之间有22级楼梯,一共有多少级楼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1=

(2)1+2+1+2+1=

(3)1+2+1+2+1+( )+( )=

(4)1+2+1+2+1+2+1+……+2+1=

50个“ 1”

(通过(1)——(3)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做(4)时,先要求学生说出题中共有的特性,然后计算:1×50+2×49=148)

[反思:巩固练习3、4设计得比较巧妙,既紧扣本课所学内容,又能注意适当的变化,始终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愉悦中获取知识,获得用特殊的数量关系解答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在解决问题时,要看清题目,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今天所学的特殊数量关系仅限于某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用另外的特殊数量关系来解答,这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反思:小结有针对性和拓展性,使人感到余音缭绕,比起那种戛然而止的做法更有效,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