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医辩证治疗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医的认识与心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9:32:47 页码:13
中医辩证治疗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医的认识与心得(3篇)
2022-12-22 09:32:4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中医辩证治疗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有关中医辩证治疗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一、指导思想

年,我院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以创二级甲等中医院为契机,号召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争取年医院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主要指标

(一)、全年业务收入达到800万元。

(二)、质量指标:

1、处方合格率95%以上;

2、病历书写合格率100%,甲级病历90%以上;

3、门诊中药治疗率70%以上,住院中药治疗率40%以上;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以上;

5、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0%以上;

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以上;

7、护理操作合格率

8、ct、彩超阳性率80%以上;

9、院内感染率5%以下。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持续加强医院管理,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效

年,我院将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管理标准,持续加强医院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中,在逐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管理体系、管理组织及网络的同时,今年医院将把创建二甲中医院为工作重点,努力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将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疗水平,医院医务科、护理部等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管理、检查及考核的重任,将定期组织院内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认真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重点检查医疗文书的书写以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种谈话签字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实行奖惩,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同时,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力度,将定期组织院内理论学习(至少每月一次),适时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以营造院内学习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医务人员行业作风、医德医风的管理,将以院党支部为核心,不断健全、完善医院内部管理网络以及各项管理规章,严格依章行事,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将根据上级关于行业作风建设的要求,结合医院实施细则,倡议全院职工自觉维护白衣天使的圣洁和尊严,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十条禁令,八不准,廉洁行医,诚信服务,自觉抵制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类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将采取措施,严加控制,如继续实施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率的公示、加强督办与考核等等。对于顶风而上或在行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将给予经济利益上的处罚或奖励。将继续在院内挂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同时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并搞好问卷调查,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敦促我们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医院在社会人群中的良好形象。

充分发挥医院中层干部重要岗位和职能,以引导其树立较强的管理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医院中坚力量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对于全院职工,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学习的力度,让其充分了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医疗事故处理预案》等各项管理规章及措施,从而使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责任意识,让医疗安全的警钟长鸣,达到防范医疗事故及纠纷的目的。

在传染病防治法、放射防护条例等方面,要抓好宣传教育,做好放射防护,搞好传染病疫情报告、院内感染监测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以及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网络,严格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落实奖惩,通过管理,达到避免或减少院内感染发生以及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或发展的目的。

年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开发利用以及抗生素类药物的控制管理在医院绩效分配方案中将有更具体的体现,并将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以提高中草药的使用比例,降低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以及自费药品的使用比例,减轻病人负担,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方案,实行院科两级聘任。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仍将推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结构,以达到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按责任或风险定酬的目的。

在人事制度方面,仍将继续推行院科两级管理体制和三级责任制,即院长负责制、主任竞聘负责制、员工竞岗责任制,以强化全员责任意识,结合以上绩效分配方案,充分调动起广大干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搞好人才引进及梯队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团结奋进的集体队伍。

人才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年,按照国家关于中医院的建设标准,医院计划将床位数增加至120张,为此,医院将积极向市区委编办、市区卫生局请示,争取为医院增加编制,逐步完善并落实相关的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措施,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引进、招聘和培养力度,组建成立实力强大的中医药人才梯队,打造高素质、团结奋进的队伍:一是对内要加强帮教,特别是对中医技术人才的帮教,将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给广大青年职工配备技术精湛的老师,带动其逐步成长;二是将按照医务科、护理部制定的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在院内组织各种专业知识讲座。

年计划送出去23名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四是鼓励医务人员自修、自考,积极参与科研和医学论文撰写。对主持科研项目或撰写论文的人员给予奖励,要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医院整体技术实力;五是根据医院业务工作需要适时招聘、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对中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要适当放宽条件,以逐步形成较强势的中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更进一步体现医院中医药特色。

新的一年里,医院还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或培训,包括政治理论学习以及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干群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全院干职工的综合素质,启发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达到让广大患者满意的目的。

四、强化中医药规范化管理,使医院业务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年,医院提出了新的工作措施及计划,争取上级医院医疗技术力量的支持,集中力量办好医院的优势专科如中风科专科、精神病专科、康复科、外科肾结石治疗专科等,力争在年将精神病专科、中风科建设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实行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生进行针灸、火罐、_位注射等传统中医疗法的同时,也将制定措施加大对该科室管理中薄弱环节的控制和指导,使其在规范化管理中不断发展状大,为逐步建立中风科康复中心打下基础。

年,随着医院的硬件条件逐步改善,医院将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新的特色专科,如骨伤科、康复理疗科等,以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各科业务工作中,出台相关措施,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使用中草药,推广运用更多传统的中医疗法,如针灸、火罐、_位注射等,提高对中草药的使用率,扩大服务范围,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按照医院制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及鼓励办法实施奖惩。在管理方面,医院医务科将按照二级中医医院标准从医疗质量上进行要求和控制。同时,积极指导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工作,使中医药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医疗、预防、保健的朋友。

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及医院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工、青、妇、群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为医院建设与发展出力。

年,医院将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医院工、青、妇、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履行好各自的职能,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参与_管理与_监督,动员和组织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院的建设和改革中,以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六、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加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的建立力度,提高居民建档率,完善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的随访工作,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七、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的医药费负担,让利广大患者。

八、落实新农合政策,执行新农合制度,继续做好新农合病人的治疗,及时为参合农民报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九、加强后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新的一年,将继续做好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后勤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维修等制度,一切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后勤保障有力,节约增资。坚持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方针,努力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实现让广大干职工工作、生活放心,病人享受优质服务的目标。继续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作及卫生局下达的各项临时性,中心性工作

总之,新的一年,将给我们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工作目标,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有关中医辩证治疗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20xx年全市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深化医改,落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完善城乡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诚信中医”评价体系,繁荣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

政策,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以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落实在全民医保体系中鼓励提供和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政策和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向公立中医医院倾斜的政策,完善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统筹支付范围并按病种支付或按日间病房管理的政策,扩大试行中医专家存案制度,开展鼓励开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试点,努力推进政策创新。督导各区(市)、各单位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新的政策亮点。推进中医药特色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协调完善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内部协作机制。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举办特色突出、服务精良、中药道地的高品质民营中医医院。在李沧

区做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

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部分医院新建60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馆,配备5种以上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培养300名掌握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10个中药方剂、10个保健穴位的基层医务人员,使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100个,实现中医药服务“广覆盖”。支持有关区、市建设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二、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实施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实施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即选择部分单位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试点,推进传统中医药事服务特色项目;建立中医远程会诊中心,整合全市名中医资源,发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经验传承的放大效应;认真做好中医医院持续改进,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促进医院科学管理和制度落实,争创示范中医医院;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探索委托特定机构提供集中煎药和送达服务的模式;建设100个中医专病特色门诊;推进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建立6个综合诊疗中心;完善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控制中心建设,建立医疗、医技、药事、

护理、院感和治未病质控分中心,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评定、中医药服务能力评定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巡查,向社会发布的中医医疗质量信息,调整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在全国率先建立“诚信中医”评价体系。

开展综合(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完成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任务,即三级综合医院至少建立3个中医专科(专业)门诊,二级综合医院应至少建立2个中医专科(专业)门诊,中医病床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推进中西医临床协作;落实内部倾斜政策,对西医人员开展正确使用中成药培训。在此基础上,鼓励建设国医馆,鼓励争创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实施学科(专科)建设“五标”升级法,督导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研究室)建设,围绕升级要素,落实升级方案,实施难点攻关、重点突破,实现达标、夺标、创标。推出10个国内和20个省内水平的优势病种。

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阶梯计划。积极开展各层级的名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培养77名学术传人,加强、省级、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通过师承方式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做好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山东省第三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和“中医学习西医”普及班,新培养100名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中医住院医师,60名中医护理骨干,

70名中医类别全科医师,100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按时完成、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拓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面启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引进中医人才,改善中医药人才梯队结构。

鼓励规范开展中药专方传统炮制加工、膏方、酒方、食疗方加工服务等传统特色项目,推出一批中医药事服务示范单位和知名中药制剂。协调调剂使用《山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品种目录》中入选的中药制剂。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在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充分考虑中医药工作的需要和特点,提高卫生信息数据中中医药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青岛中医药网和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网站的网络资源,宣传“名医、名药、名科、名院”,举办网上培训、网上科普、网上咨询和网络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实施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扶优项目,大力宣传科学养生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

实施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扶优项目,建设10个养生保健基地(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心、“治未病”中心)、180个养生保健指导门诊,举办第十一个“养生保健宣传月”、第四届中医养生膏方节等宣传活动,举办200场中医科普(养生)大讲堂,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重点支持黄岛区等5个“治未病”服务试点单位,统一推进治未病服务

体系建设,推出10个“治未病”服务项目、10名健康文化传播使者,形成我市新的服务特色。开展中医医疗机构设立非医疗性质的养生保健服务区(部)项目试点。加强社会性养生保健机构技术指导,成立行业组织,培训从业人员,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软实力。以等级评审、持续改进、综合诊疗中心和国医馆建设为契机,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把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院训、院歌、员工手册、室内装潢、庭院设计等固化载体和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行为载体,凸显文化张力;每所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好一处集中反映中医药文化的场所,网站、院刊(报)等凸显中医药文化气息;培养30名掌握中医理论、具备良好形象且表述能力较强的中医宣传型人才。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年内至少举办一次凸显中医药文化的全院性活动。发挥中国中医药报驻青记者站作用,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中医药传统技术项目。举办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名师论坛”等系列活动,在有关媒体开辟中医文化科普专栏,深化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