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9:21:28 页码:7
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心得体会(七篇)
2022-12-21 19:21:28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甸县东南部,距中甸县城120公里,总面积为21908公顷。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点仅1550米。

哈巴雪山是第四纪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而隆起的。整个保护区4000米以上是悬崖陡峭的雪峰,乱石嶙峋的流石滩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势较平缓,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保护区内气候呈明显的立体分布,海拔从低至高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气候带,可称整个滇西北气候的缩影。

哈巴雪山山顶发育的现代冰川为悬冰川,是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至今还保留有许多古冰川遗迹——角峰、刃脊、u形谷和羊背石,最典型的古冰水形成的众多的冰碛湖,如黑海、圆海、黄海、双海等,湖水因湖底石色而异,水温极低,无水藻和鱼类生存。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及滇金丝猴、野驴、猕猴为目的而设立的寒温带针叶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有“天然动物园”的美誉。

自然保护区风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碛湖、杜鹃花、雪山瀑布群构成,高山冰碛湖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

哈巴雪山主峰终年冰封雪冻,显得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远远望去,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宝鼎。随着时令、阴晴的变化交替,雪峰变幻莫测,时而云遮雾罩,宝鼎时隐时现;时而云雾飘渺,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吐吞”。

到哈巴雪山旅游,令人最难忘的要数这里的杜鹃花。自杀保护区几乎集中了整个滇西北杜鹃种属,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近200个品种,占整个云南杜鹃种类的70%左右。被国内外生物学家雀为“世界花园之母”。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差大,气候呈垂直分面,在不同的海拔地段,可欣赏到不同种类的杜鹃花。每到花期,杜鹃花破雪绽放,随山衍展,白雪红花,交相辉映。最为奇者是游人可踏花而行,移步于群芳之上,俗称“花上飞”,是哈巴雪山自然风光中的一绝。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景观除雪山、湖泊、杜鹃外,还有许多县泉飞瀑。或清漪奇秀,丝丝缕缕,或气势汹涌,声喧如雷,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东丽湖位于市郊东丽区,距市中心24公里,距港口30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12.5公里,距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7.5公里。市级公路均可通往东丽湖。东丽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22.01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0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8公里。湖岸周长12公里,湖水容量2200万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1.5倍。湖中盛产银鱼,梭鱼等多种水产,每年有10万多只野禽在湖边繁衍生息。这里地热资源丰富,是中国北方地热带源头,有许多地热井出口,水温高达97度。

盘山主峰挂月峰海拔864米,峰顶耸立着一座八角三层的塔,就是辽代统和年间建造,天五尺”,“一览众山小”等题记,回首望天明代重修的定光佛舍利塔。从挂月峰下俯瞰,修葺一新的云罩寺于绿树环抱之中尤为夺目,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云罩寺曾受到过乾隆的“特批”,破格用了“皇家专色”,将屋顶等修成金黄色,这是许多寺庙所不敢企盼的。从魏武帝曹操开始,陆续有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清康熙等多位皇帝到盘山“巡游圣境,礼佛参禅”。但与盘山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数乾隆,他不但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赞叹,而且言行一致,28次上山。其对盘山的特别眷顾,的确超过旁人。

现在我们也将做为皇帝来休验一下度假村的意境吧.

魅力天津风光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_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天津旅游观光。我是导游员陈奕婷,我旁边的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门师傅。今天就由我们来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问题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最后在这里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风情区。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大道的概况。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区域。总长度为17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内涵23条道路。历史上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19世纪初,这里曾是英国租界。

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都有很多,但是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这里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以及各省的督军,实业家,买办。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景点有天津外国语学院,粤唯鲜酒楼,和平宾馆,庆王府,民院体育馆,以及其他名人旧居。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体味五大道独特的风味建筑。

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写有五大道三个字的大时钟。它是五大道的标志之一。那我们今天就以它为起点,首先游览的就是马场道。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

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路,他全长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下面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设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它的创办者是法国学者离桑,中文名字叫桑志华。大家请看,它的建筑为典型的法式建筑,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大屋顶,它的大屋顶主要体现的是法国曼赛尔的建筑特色。

眼前的这座小洋楼,它始建于1905年,是有英国的皮毛商人达文士修建。这栋小洋楼是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长是1968米。走进睦南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旧居。这栋小洋楼风格别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坡度,尖屋顶,并开有天窗。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号,当时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进去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林村四号小德张的居所。民国二年,小德张携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来到天津。他先是在重庆道的55号置地建房,后来把这栋房产让给了清庆王载振,于是小德张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购置了很多房产。而这栋小洋楼是小德张在家境逐渐衰落的时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张在这里病逝。好了,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跟我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河北路183号的粤唯鲜海鲜酒楼,这栋楼始建于1936年到1937年间,由于它外围疙瘩点点,所以天津人把它称之为疙瘩楼。这栋楼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当时设计出来之后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楼。而在这栋大楼的305号房间曾经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马连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睦南道20号的孙殿英旧居。孙殿英当时盗掘清东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盗掘一空,所盗宝物足足装了五只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孙殿英亲自加封的。该楼始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义所购置的房产。整栋建筑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的点睛之笔就是迎面的几根绞绳式立柱。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长1745米,两侧房屋大多是单体的英式小洋楼。它的私密性和隐蔽性非常的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宾馆。它又被称之为润园。这栋楼始建于1931年,是由安徽寿州著名的实业家孙振芳先生出巨资修建的。整栋楼的建筑风格为西班牙式建筑。这也是整个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民院体育场。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垫地而形成的。整体的占地面积为41200平方米。当市民园体育场外围的围墙以及罗马柱全部都是铁质的。但在1943年的时候日本人侵占天津,便把原来的铁质罗马柱及围墙全部盗走,后来改为砖砌的围墙以及罗马柱。1954年民园体育场足球场地铺设了草坪,并搭起了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草坪足球场。它也曾经是天津泰达足球队的主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体育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重庆道55号的庆王府。它始建于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载振来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张所督建的这套宅院,于是载振用当时他在天津北马路的十一所平方与他交换,所以说此处房产是载振置换到手的。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载振也随之来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这座王府当中。搬进来的载振在这里吃喝享乐,过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岁的四世亲王在这里病故。庆王府的建筑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门楼为典型的西式门楼。它的寓意是海纳百川。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一进大门口,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高大的石台阶,它的台阶数为17级半,这其中是有含义的。因为在古代,9是阳数,99是极阳数,只有皇帝才有权利使用。而当时的小德张想把它修成十八级,但又怕皇帝怪罪于他,于是他命人把第一层削去了一层,变成了17节半。而这一点又充分的表现了小德张当时的一种心态,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现在请大家随我到侧面看一下主楼的主体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的主楼,为典型的中式建筑。

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一下它的后花园。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庆王府的后花园。这座花园是小德张按照北方园林的建筑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有凉亭,假山,水池,小桥等。在整座花园当中,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七棵黄金树。据说这是北美的一种树种,到了深秋季节它会结出像长豆角一样的果实,而且表面是呈金黄色的。这样一根根的倒挂在树上,像金条一样,由此而得名。_期间,庆王府是遭到破坏最少的一座风貌建筑。其中的原因就是从解放后至今,这里一直是天津外事办公室。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天津对外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场所。

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的缩影在和平,和平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五大道这个地区,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将会以更新的姿态来迎接更多游人的参观。转眼之间我们今天的旅途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对大家深深的道一声谢谢。

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够见谅,在此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所改进。如果有缘,我期待能够和您再次相会在天津。最后我在这里祝愿大家万事顺意,一路平安。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阻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和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区。景区由正门至御览峰为上段,至玉霞关为中段,至五佛顶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点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无根石、木鱼石、鹦鹉石、可怜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处。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达主峰天上天,尽览千山的秀美景色。天上天景区有全国唯一、民间普遍信奉的喜神、财神、三星(福、禄、寿)、文昌帝君等民神为主的喜神殿、财神殿、文昌个阁。该景区每年举办的增福、添寿、发财的礼拜祭活动,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们求学进取的可禄之星。正如古歌谣云:福星高照把福施,禄星送印下祥云。寿星骑鹿献蟠桃,吉星高照喜盈门。

无量观

无量观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又名无梁观或无粮观,关于名字的来历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刘太琳是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弟子,奉师命来千山扩大道教势力,可是当他来到千山后,寄居在佛教寺院里,开始僧人对他十分尊敬,后来发现刘太琳有传道入山的迹象,于是把他软禁在后山罗汉洞内,刘太琳寄居在此心情十分苦闷,于是40余日不进饮食,后来同门俗家师弟洪将军来看他,发现他的境遇十分狼狈,于是帮助他修建起道教庙宇,后来起名时,因刘太琳40余日无粮,而且罗汉洞是无梁洞府,于是起名无粮观或无梁观,后来取道教功德无量改名为“无量观”,于是刘太琳便成为千山道教的“开山祖师”。

无量观位于千山北沟,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山势巍峨,峰奇石怪,苍松翠柏,簇拥四周,空明天朗之时,风光缭绕,紫云:笼罩,四时风景如画。有人曾赞喻:“来到无量观,景点连成片,松塔石洞天,处处惹人恋,若想细观赏,须得一天半”。“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点缀。许多风景胜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塔。千山的塔多为墓塔,是道士羽化和和尚圆寂的葬身之地,无量观的塔就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五座古塔。玲珑塔是千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唐代,高十二点三米,六角十三级。塔身是花岗岩砌筑而成,玲珑塔掩映在茂密的松林中,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衬塔顶时,分外辉煌,秀丽壮观。

六角九级飞檐斗拱的宝塔即是藏真塔,又名许公塔,是无量观第十一任道长许信友大师的羽化墓塔,共花费百余万元,许信友大师六岁出家直至”95年,羽化,享年91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道教事业,是我国道教三元老之一,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促进千山佛道两教的团结合作,并且化缘三百余万元修建了无量观东阁,完成了开山祖师刘太琳的遗愿,因此,人们不惜重金为他修建了这座壮观的羽化墓塔,以纪念表彰他的功迹,这座塔高是13,32米,用雪花石雕刻而成,浮雕为汉白玉。

沿着许公塔继续前行,有一上尖下宽的巨石卧在路边,名为拴马石,上面有一圆洞,即用来拴成绳的,因为寺庙为圣地,不许牲畜入内,所以人们在朝拜时,都要把马匹拴在此处,古人曾说过,来到此地“文人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清静之地的尊重。过了拴马石,古迹斑斑的古塔就是八仙塔,高为十三米,六角十一级,塔的四周有八仙的浮雕,正面是南极仙翁,此塔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由开山祖师刘太琳的俗家师弟洪将军为其打坐而修建,但每一次刘太琳在此打坐时都是心神不宁,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功德再高也不能居于八仙之上,于是放弃此塔,至今成为无量观中为数不多的风景塔之一。在八仙塔之上有座洁白素雅飞弥漫着道教气氛的白塔为“葛公塔”,建于民国土8年,是由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为葛月潭道人所修建的,此塔高为8.78米,为密檐卷云式建筑,从塔基至塔顶全部使用细晶花岗岩修建,六面塔壁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葛公生前亲手绘制的兰草和幽竹的浮雕,塔前刻有“淡泊宁静”四字,是出自于诸葛亮的一副“淡泊以铭志,宁静而志远”以代表葛公一种超脱的境界。“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是说自己象云野鹤一样脱离了军阀混战年代世俗的纷争,最终来到仙境无量观。

葛公名葛月潭,道号震庚道人,祖籍山东,生于清咸丰4年(1854年),羽化于1934年冬,享年8l岁,是当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一代才子,曾被当时人喻为能文能画又能诗,文彩风流冠一时的学者飞诗人飞画家,曾是沈阳太清宫监院原来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幕僚好友,为人善良,每遇灾荒,他都会写字作画换得银两赈济灾民。而且他还在沈阳开办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专门招收穷人的孩子读书,这也是说葛公不仅是当时慈善家,而且是教育家。

过了葛公塔,就来到一座古朴肃穆的塔前,即为开山祖师刘太琳的羽化墓塔,名为祖师塔,此塔建于清康熙年间,高三丈,为六角七级精品花岗岩的密岩式宝塔。夕顷石阶上行在无量观正门西侧的绝壁上,生长着一棵高不过l,3米,粗不过3寸的小松树,遇风时摇摇欲坠,有弱不禁风之势,令人可怜,因此被人称为可怜松,名为可怜,实则强焊,它娇小玲珑,傲视白云,饱经风霜,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尽管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它却巍然屹立,这种坚毅的性格给游人以鼓舞和斗志,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顽强松”,并且有清代诗人蓬莱子曾赞扬它“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催斤斧,是彼真诚地上仙”。

无量观建筑最优美的要算“西阁”了,它依山势而建,环境十分幽静。清代吕翼文曾撰联赞道:“潮月空山茗荚落,露风灵响海天高”。西阁内建有观音殿,它座落在半山腰上,玲珑剔透,宛若精致的盆景。内供奉慈航道人飞眼光娘娘和子孙娘娘,据说子孙娘娘掌管生儿育女,无嗣者可求助于她,眼光娘娘专治眼病,给人以光明。殿内还供奉观音救八难和“天女散花”、“麻姑献寿”两幅壁画。有人会生起疑问,为何道教宫观会供奉佛教菩萨呢?传说很多,《辽东文献征略》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无量观有位道士,看到罗汉洞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相,心中不快,就偷偷把观音的头砍掉,改成真武大帝的头像。可是过了不久,这个道士便烂颈而死,其余道士非常害怕,以为是触犯了观音的神灵,害怕再牵连他人,急忙又在西阁正殿重塑观音菩萨像,以平息纷争。

在慈云殿后面山路旁边有一处平坦的石面,击之能发出木鱼的声音,因此名为“木鱼石”,游人从此经过都好奇的敲一敲,听一听。天长日久·,木鱼石被敲打的十分光滑,有的地方已呈凹形。相传嘉庆皇帝在千山寻找木鱼石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踏遍千山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在他的老师王尔烈的指引下找到这块奇石。

罗汉洞是游人云集之处。罗汉洞十分古老,是由一个天然石洞稍加穿凿而成,相传在唐代就有此洞。明代东苑马寺卿张鏊在诗中称该洞为“罗汉洞”,洞同有2排罗汉像,共十八尊,塑像各具特色,笑怒坐仰,神态离奇。过去在十八罗汉中间塑有真武大帝。佛道两家本来供奉不同,十八罗汉为佛教供奉,真武大帝为道教尊者,两家神像本不能塑于一洞,和尚飞道士也不能一起烧香讼经。难怪古人提出质疑“释道环居一洞中,花开花落几春风,牟尼莫漫玄真问,贝叶黄庭解不同”。这个奥秘至今才完全揭开。原来,创建无量观的刘太琳成为开山祖师后,感到在他的观内供奉罗汉有失大雅,就想把罗汉像毁掉,但又碍于舆论,遂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将洞内正位的观世音菩萨像扒掉,改塑成真武大帝,变成“道居正位,佛列两旁”。并在洞外亲笔提写“释道同源”四个字,以自圆其说。

在罗汉洞的上方有一石名叫“无根石”,它是由三块小石头支起一块大石头,上提写“无根石”三字,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在此地方生灵感,无根石即是宝玉,而旁边的小树为林黛玉(纯属虚构)。

无量观的正殿是三宫殿,内供奉上元赐福天官尧,中元赦罪地官舜,下元解厄水官禹。此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单檐硬山式建筑,整个大殿建在山间盆地上,是一座整齐洁净的院落。在三官前方分别是赤面王灵官和护坛土地,神话中的王灵官有第三只眼睛,叫慧眼,专治邪人恶事,为民护法,在三官东侧是八仙过海去赴蟠桃会,在过海时各显神通,形象唯妙唯肖,西侧为瑶池金母,金母骑着吼腾云驾雾,神态安祥。右墙壁绘有尧王舜,大禹治水的两幅壁画。

在三宫殿正上方有一山峰,题写“振衣岗”三字,相传唐王李世民在此休息过,风吹动他的战袍,让李世民顿觉心旷神怡。后来又有诗人赞美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振衣千里岗,濯足万里行。后来浙江向程取诗里的三个字振衣岗题写在上面。

过了一块酷似猪头的石头,叫猪首峰,向上攀登,在东面有一座秀美的庙宇。叫老君殿,北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因为老子为道教之祖,故殿门刻有“道教之家”四字,内供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飞灵宝天尊飞玉清自然元始天尊,两侧绘有老君过涵谷关的壁画和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壁画,老君殿前有一块平坦之地,四周有护栏,倚栏俯视,石耸峰峭,树海林涛,别有一番风趣。

过老君殿前行,有卧象峰,上面有1969年原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游千山所题写的诗:“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莲,此说谁为证,请询天上天”。绕过卧象峰,前面是依山势所建的三十三级石阶,这就是著名的三十三层天,石阶非常宽敞,足有五米宽,由下至上,一步一层天,每升一级,极目晴空,浩浩无际,树海苍芒,气势磅薄,景象万千。有人有诗赞道:“别有名天三十三,兴来拾级任登探,举头试望绝高处,一色苍茫接蔚蓝”。三十三层天上端是无量观最高的建筑玉皇阁,道士称之为“观顶”。工程坚固,历经数年竟未倾圮。玉皇阁内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在三十三层天左侧峭壁上凿刻出八步踪印,非常险要,一步紧似一步,故称“八步紧”,1926年东北宪兵司令陈兴亚来此地时不禁有感而发题写上“化险为夷”四个大字。

古人曾有诗赞道“绝顶苔青路未封,过来人已早留踪。要知吃紧为人处,一步何曾放得松”。过了八步紧就是著名景点“夹扁石”,这是天然形成的石缝,长4米,高3米,宽近半米。这就是千山一绝夹扁石。不管胖人瘦人,只可侧身而过,这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一夹”,游客经过此处,笑声朗朗,其乐陶陶,似乎所有登山的疲劳都被:“夹”的一二净。走出夹扁石,就来到“一步登天”,之后便是著名的“天上天”,游人至此,心情豁然开朗,眼界顿觉开阔,举目远眺,满眼碧翠,群峰争奇,使人确有置身天上之感。从天上天乘索道下行400米便来到20__年新开放的财神殿,整个大殿高7米,长工3米,宽8,5米。面阔5间,是采用清代歇山式风格建筑,正中供奉正财神赵公明。殿门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冯启光所题,两侧楹联为:济世当疏财,你也求,我也求,求之有道,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做难公明。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和准财神。正财神又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

天应宫

建筑群千山“天应宫”是根据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说中所信奉的吉祥民神为主要供奉对象的道教宫观。主殿:喜神殿、财神殿、三星(福、禄、寿)楼,其配殿供有:月老(婚姻之神),织女(民间爱神),赵公明(文财神),关圣帝君(忠义财神)等。求财、降福、增寿、指日高升,追求美满的婚姻,幸福的未来是每一位祈祝者对人生的追求。五福宫正是一处“普降吉祥、同施五福”的理想之地。也是千山唯一一处不收门票的人文场所,整体建筑古朴、喜庆、祥和、民族文化浓郁,游览天应宫一定会给您还来好运。天应宫左:道风贯通须龙凤呈祥右:天人相应唯积德降福左殿(男耕女织)左:金牛金梨耕云心田万倾右:银梭银钱编织真情一片右殿(天公做合)月光流影前世姻终成眷属老翁牵线今生缘永结同心喜神殿喜喜囍和合结双喜金金鑫居聚汇三鑫财神殿三星楼

祖越寺

祖越寺位于千山北沟峰峦叠翠的北山坳谷中,殿宇与自然景色深然一体,一道高10余米,长50余米的石墙,将坳谷口闸住,形成石土垫平的庙基地,该寺共有七幢建筑,394,9平方米,虽经多次修建,仍带有明代建筑风格,显得庄重雄浑,古风浮厚。殿宇北是雄伟的弥勒峰,两侧伸出小山脉骨,将祖越寺入胸前,形成弥勒捧古刹的巧妙构图。东为亭阁飞古塔飞密松、西为古松托起的悬崖,前有亭塔相峙,天作人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前身为灵岩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在建寺之时,恰逢佛祖经过此处并长住于此,为寺憎出谋划策,直至寺成方飘然而去,为了纪念佛祖,起名为祖越寺。从遗址看,大约有60余幢庙房,清康熙六年,道教传入千山后,祖越寺范围缩小,屈居五大禅林建筑规模之末,但近年来曾在旧址中发现较大彩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和残缺的石碑头等遗物,也很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祖越寺苍松四合,峭崖壁立,四季景色俱佳,在山门之侧,有立于清光绪六年(1875年)的两甬石碑,上刻“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八个大字,相传祖越寺某大师在此讲经说法,因其知识渊博,佛法深重,竞讲得天花如雨,从长空坠落,金莲盛开,从地下喷涌而出,因立三碑,但据实记载,是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祖越寺僧立此二碑,无非是宣扬佛门法力,增加神秘感。百丈深渊之下,则是另一个宁静的大干世界,沿着通幽曲径的小路,进入祖越寺,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祖越寺建筑尽收眼底,庄严肃穆的法王殿依山向阳,正面供奉未来佛祖弥勒佛,弥勒佛是人间喜佛,在百姓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可以说人人朝拜弥勒佛,家家供奉观世音,即使对待一些不信奉宗教的众生。弥勒佛也会教导众生遇事忍大肚能容的精神。旁边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飞水天王、西方天王,因为四大天王手中持法器不同,保佑方众可以国泰民安,风调雨歹顷。又因四大天王可以净眼观看世间,惩治一些做恶的小人,所以有一句话说“劝君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灵”,就是被四大天王踩在脚下。在弥勒佛后方的是保护寺院的菩萨苇陀护法。很多寺院建筑都是法王殿在前,大雄宝殿在后,也就是这个原因。在法王殿之后的就是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横三式佛,即中间释迦牟尼,左侧南无消灾延药师佛,右侧南无阿弥陀佛。那么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佛教中至高无尚的教主,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生于公元前565年,与中国孔子时期同步,他的思想很富有哲学道理,特别是他主张的和很多宗教也有相同之处的就是以善为本,那才是最难得可贵的,那左侧药师佛祖是保佑人的身体可以健康长寿,这也是每个人对自己和家人有一个美好的祝福和心灵上的寄托,同时朝拜阿弥陀佛也希望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可以万寿无疆,也不会进入六道轮回都能成佛。旁边房里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又称幽教主,但也不是我们所说的阎王爷,他也可以称之为大愿菩萨,因他说过“度尽众生,方正菩提,地狱不空,誓不为佛”,所以,很多地藏殿里都摆着去世人的灵位和牌位,是为了超度灵魂所用的。站在院中,仰首翘望茫茫云海惊涛骇浪,那凌空而立的峻岭腰间,铭刻四个大字“独镇群岳”,据记载,黄帝自洛水取《河南经书》遍历天下,封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嵩山为中岳,恒山为北岳,衡山为南岳,后历蜀中,见青城山巍峨险峻,气势博大,便封青城山为五岳丈(岳父),一月之内群岳都来朝拜,因有独镇群安之誉。弥勒峰与丈人峰具取形式比其灵异也,所以当年巡辽侍御盛泰字在明隆庆二年(1568年)直书四字,经过地质风化与侵蚀,是何人所提已无从考证,意思是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即带着恩泽差遣五岳之神,也是源弥勒为五岳丈人之意,是丈人广施恩泽赐予群峰以宏大的气势,可想,昔日的祖越宏伟规模。祖越寺以它“莲花出天际,顿觉绝尘埃”的峰外奇峰,“山引楼台连碧落,佛阁高楼漂渺中”的楼台殿阁,“岩松宿雾常浮翠,石间流泉漾落花”的松石林泉,引来历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为此纷纷踏至留下珍贵的摩石刻,每景每物都将为游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正如古人云:“祖越多奇境,天工亦幻哉”

可怜松

可怜松位于无量观山门西有纹无罅的悬崖峭壁上,高1.3米,直径6厘米。长得娇小玲珑,遇风发出沙沙的声音,险有摇摇欲坠之势,令人可怜,故命名为可怜松。《辽阳县志》记载:“观东(西)有巨石如砥,无土无罅,上生一松,根入石中,遇风则摇摇欲倒,有弱不可经风之意,殊令人怜,”可怜松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饱经世代风霜,依照傲立于悬壁上,十分顽强。清代诗人蓬莱子曾对可怜松的精神赞扬道:“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摧金斧,是彼直成地上仙。”

木鱼石

位于无量观西阁观音殿后岩石上,即罗汉洞洞口西南。木鱼石是以音响命名,无突出形象,只是上下石径中间平坦处,用石敲之闻其声如木鱼。相传,此木鱼石之名源于清初年间。千山道教祖师刘太琳,其在家礼兄弟洪(清朝将军),来此以手杖击之,闻木鱼之声,而命之。从此,游人经此,多以石敲打,致使石面上被敲出若干个小坑。小坑旁,刻有“木鱼石”三个字。

鹦鹉石

鹦鹉石位于无量观拜斗台西北峰顶。整个峰顶浑然—石体,靠东南斜石壁上,有一高约4米石柱,向东北倾斜,上如鹦鹉首,向旁突出一尖如鹦鹉嘴,下椭圆状如鹦鹉身子,上镌有“鹦鹉石”三个字。形态逼真,是无量观唯一以鸟类命名的景点。石周围古松数株,上枯枝翠叶盘顶,下古根与石争辉,使游人留连忘返。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无量观西阁北山卧虎峰下,为地壳运动期造成的岩石断裂罅缝。1964年开发,清理出罅缝中的古树、石土,即成为景观罅径。罅缝长32米,宽不满l米,深10余米,底地极陡,装设138级条形石阶。置身于罅缝中,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传说,昔日积翠仙子盗九霄彩云纺纱绣莲花,冒犯玉皇大帝,她在与天兵天将格斗中,不慎将绣花针失落于此罅中。罅下端是巨象峰和通向无量观的九曲石径,上端是落针亭飞寿星石飞卧虎峰。以一线天为中心构成一卫星游览小区。

一字天

一字天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陡壁,为地壳运动期造成岩石陡壁一断裂罅缝,长30余米,最宽处0.7米,最窄处0.4米。1982年,对罅缝进行了清理,挖出积土和石头,铺装上63级条形石阶,至峰顶。置身罅缝仰首,蓝天呈“一”字形,故命名为一字天。此罅是登无量观北山七重天飞九重天必经之路。罅下是松林,奇石、古木,罅上是长长一道峰头,在赤条条的岩石上,生长十几株古老而又矮小的苍松,名为石顶插翠。

一步登天

在玉皇阁北面八步紧之上、天上天之下,有圆形巨石,石边置有铁环,游人握环一步登上,故曰一步登天。民国初期,称作上天台石。前人白星烈诗曰:“一步登天芳草凄,危石高耸与云齐。桃梨万树开荒野,松柏千峰阴绿溪。丹鸟浮空掠客过,黄莺振羽向人啼。尘心我已随水流,筑石山林愿人栖。”

无根石

无根石位于罗汉洞旁,浮于芙蓉峰上,高约3米,上刻有“无根石”三字。由西北观看犹如人首,由南向北观看如瓶状。《辽阳县志》记载:“过可怜松仰视,峰顶浮搁一石,高约丈余,岌岌欲坠,上又堆小石三块,迎风似欲动摇,然历有多年,其石如故。”清咸丰道人郭永慧在《无根石》一诗中写道:“凌空拔地累然存,拟向南宫细讨论。底是峥嵘奇怪石,也同芝草竟无根。”清朝前期,此石名为净瓶石,清康熙进士陈梦雷在《游千山记》中写道:“洞上,有石如瓶,号曰净瓶。”因净瓶与中会寺净瓶峰、龙泉寺净瓶峰重复,后易名无根。

天上天

“天上天”,位于无量观顶峰游人至此,心情豁然开朗,眼界顿觉开阔,举目远眺,满眼碧翠,群峰争奇,使人确有置身天上之感。

五佛顶五佛顶位于西海景区,海拔554.12米,是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是千山开发比较早的风景点之一。在当地自古还流传着“登不上五佛,看不尽千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在1990年前,想要上五佛顶,必须经过两上小时登山,而现在在1990年修建了长781米的空中索道,经过7—8分钟的运行就直接把人送到了景区的4/5的位置,这样使游客不必太劳累就可以登上五佛顶,下了索道以后,了顷着石阶向上走,就到了五佛顶的普安观,它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它的原名西名庵,由明代僧人普安创立于1596年,当时有茅堂三间,堂后玉皇洞,内塑玉皇大帝,也是普安练功打坐之场所,为佛门净土普安圆寂后,在清代道士钱来吉来到此处,看见西名庵破损不堪,于是他便四处化缘,建了道观,为了纪念普安大师修炼过,于是用了佛教普安和尚之名起名为普安观,从这也能看出佛道两教相处非常融洽,在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普安大师修炼时曾与他俗家的外甥宏光一块出家于西明庵,由于天资比较实在,打坐认真,也得到普安大师的喜爱,一日普安大师要下山化缘,在山上已准备好柴米,可是宏光仍然同普安说:“您走后我吃什么,喝什么呀”?由于当时普安下山着急,看见宏光这么问,于是生气地说到:“烧大腿,吃石头”。而宏光听后并没以为普安说的气话,厨心地点点头,一晃数月以过,普安和尚化缘归来,于是回到山上,看见柴米未动非常奇怪,于是忙问宏光:“你这些天吃什么,喝什么呀”?宏光看见普安答到:“您不是让我吃石头,烧大腿吗,我按您说的做的。”普安听过非常不信让宏光做给他看,而宏光真的把大腿伸进灶内烧着,而锅内的石头也可以下咽,当时普安也非常吃惊,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徒儿宏光已练生金钢不坏之身。

虽然这个焚腿煮石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虚构,但是从此五佛顶的普安观却更为神秘。普安观院内分为东西两殿,左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它是千山为数很少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道教玉清宫主人太上老君,他在道教中是最高天神,两边为吕祖(吕洞宾)和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邱祖(邱处机),右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帝君(关羽),它的“桃圆三结义”和“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皇嫂”的佳话仍被人们所传诵,两边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在普安观的供奉上看,就能看出道教所供奉的人物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而道教也是多神论者,在他们认为只要对人民作出贡献之后都会成为仙,也都会供奉,在世界上中国道教也被称为唯一的一个没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宗教,看过普安观,我们歹顷着比较陡的台阶向上走就来到了这长20米,宽15米的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五佛顶开发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光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和尚光秃的头,故日佛头山。相传,当唐朝李世民曾与高句丽族有一些交战,曾屯兵于千山。因李世民信佛教,所以与老僧一同游览千山风景,当游览至佛头山时,不觉为佛头山的景色所惊呆,近望座座山峰犹如朵朵莲花开放,远眺视野开阔,太子河像一朵白色的彩带奔流不辍,唐太宗兴之所致便问僧众此山何名?老僧答曰:“佛头山”,唐太宗沉吟半响脱口说道:“名曰佛头山,无佛在山巅,何不请佛至,证明实佛山”。老僧听后认为皇上要运上五佛,因为他们把“无佛”听为“五佛”,听“实佛”为“石佛”,于是五大禅林各命一名弟子不远万里,从河南少林寺运回五佛立于佛头山,从此易名为“五佛顶”。这个传说流传至今,而现在立于山上的玉佛是1991年千山风景区重塑玉佛为墨玉的,依次为日月灯佛、阿闪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焰肩佛站在五佛顶极巅,万仞白云俱在脚下,近望山峦叠嶂,松海飞涛,苍翠尽染,远眺蓝天尽处,秀峰景亭点缀其中,轻云薄雾缭绕峰尖,恍若仙境。

龙泉寺

始建于隋末唐初,它座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景色优美,古迹繁多,建筑宏伟壮观,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涮都以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最早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单檐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积为881,3平方米。费效通题写“南有黄山,北有千山”,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寺门外的巨石就是龙泉寺的迎宾石,所以83年8月“锺灵毓秀”四个字被薄一波老先生写于此,其含义为千山结合天地之灵气,孕育山川之秀美,这样说这里还是非常值得一游的景区。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彻山门,重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1601年),正面有“敕建龙泉’’四个大字,旁有“明万历三十八年”一行小字,据载这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御笔亲题,但现存的这四个字是否出于皇家的亲题呢?不是,在_中这四个字被红卫兵小将打掉,恢复宗教以后是庙上的石匠将其修补上的,所以看起来象一个玩童所写一样,进山门迎面有影碧墙上写嘉庆老师王尔烈在他5l岁锦衣还乡与翰林院同仁游千山时所题写的“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石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这首诗里,王翰林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就是当年他与翰林院众人在游千山时可没有导游给沿途讲解,给引路只是小鸟,翠绿色的围绕着绎紫色的寺庙,一千座山峰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

龙泉寺清缪润绂所品评的十六景,景景如画,寺庙建立在悬崖峭壁上,树木长在悬崖峭壁之中。法水常流,是龙泉寺的第三道泉眼,但现在无论是雨季,还是晴天,都看不到泉水流出为什么?因为在日本侵华时,发现千山山脉含有矿物质,所以建有早期的三大铁矿和最早的钢疗所,日本人投降后,鞍山人接着开采,破坏了生态平衡。离千山最近的大孤山铁矿已经负地表200米的大深坑,所以水脉被截流,现存泉水很少,抬望高高山墙将游人的视线与寺庙隔开,为了验应深山藏古刹,古刹有高僧的说法。古刹龙泉是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龙泉寺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以水而命名,据载,当年唐王游览千山时,到此庙饮用泉水,喝完之后,感到甘甜可口,沁人心脾,于是感叹到真乃龙泉也,他贵为真龙天子,所以他饮用的水称为龙泉,此庙因此而得名。说法其二,以山而命名,龙泉寺从风水上讲可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因刚好生落于龙泉谷内也就是说一条石龙盘踞之中,龙头按逆时针而下,头尾最近的地方,就是进来的第一道山门,龙头下有漱琼的字,这是明朝巡辽御史盛泰宇所根据楹联末尾两字所题“龙脉泉声吐柱如漱,洞明天朗,光照若琼”,这里的漱代表洗涮,琼代表琼浆玉液。当年拍摄电影《古刹钟声》时小和尚打水的位置就是两口小红井,一口井水甘甜可口是庙上饮用水,另一口又苦又涩不能喝,左边井就是庙上饮用水,另一井边浇花浇菜都不用它,其实水质的不同,也是出手打井人的忌料之处,因为正在咫尺不在一水脉之上,所以也象征人生有苦必有甜,有甜必有苦的说法。

抬头看是法王殿,两旁楹联上楹:长白发祥叠嶂层峦朝拱遥看千筠烈,下联为:龙泉擅胜深庭幽壑巡游曾引六飞来。含义为:千山本是长白山的余脉,山峰多而险峻,远远望去,群峰象手持笏板的臣子拱卫朝庭一样环待着龙泉寺,而此庙独居着千山胜境,庙宇建筑隐露在深深的龙泉谷中,优雅景致曾引得封建帝王乘着六驾金鸾到此巡游,目光象庙内看一下,中间供奉未来世界佛主弥勒佛,人们称他为喜佛,所以有这样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下下可笑之人”,所以脾气不好的人应经常拜未来佛,学会佛主的容和忍。而且弥勒佛据佛经讲:他经人间56亿7万年,佛历4000岁,之后第三次来到人间给众生讲经说法,要在桦林园的龙桦树下彻悟成佛。所以他又象征着新生飞希望。但现在寺庙中的弥勒佛是我国五代时期出豪在浙江、宁波飞雷逗寺,佛号为契此的和尚,由于他经常身披布袋,四处化缘,所以,百姓就称他为布袋和尚,而且在他圆寂时,口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时他的弟子便知道他是弥勒佛在人间的转世之身,所以便将他画了下采。所以现在庙中的弥勒佛是民间布袋和尚的外像。两旁有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按手中所持法器分别代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脚下踏有八怪,就是世间八种丑恶现像,被四大天王统统踏在脚下,所以劝君莫作亏心事,离地三尺有神灵,否则会被踏上亿万立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其实按佛经讲,四大天王的八条腿代表八正道,脚下为八邪道。在弥勒佛后身为苇陀菩萨,他是护法菩萨,背对是未来佛主,面对当今佛主释迦牟尼,相传释迦牟尼涅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人不备突然窃去佛牙舍利,苇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了菩萨,手中法器有驱魔作用。龙泉寺以泉为景,龙头里吐出了泉水才能形成龙头下的大深坑,此庙规模不大,但却与众不同,因为上面供奉倒坐观音,下面供奉龙王大士,千山的特点就是小山小庙,但庙小神灵大,还是很灵验的。大家有宗教信仰的可以拜一拜。

绕石阶而上,来看一下倒坐观音。中国佛教的供奉方式为坐北面南,而这里是坐南而北。那么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众生不肯回头”。这幅楹联告诉大家,信奉观音菩萨的人便跪在拜垫上,需要观音的超渡,不信的人,从身边绕过而行,而观音看到众生,在人间是以甘为乐,更甚的是有人以苦作恶,就是自己在人间受苦,还要作很多坏事来坑害别人,给他人带来更多痛苦。所以观音发下宏愿,不渡尽人生一切苦厄,不听尽人间一切悲声,誓不成佛。两旁有一幅楹联“大慈悲度一切苦厄,空色相现五蕴光明”,含义为: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度尽世间一切受苦受难的生灵。世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虚无漂渺的,还是实际存在的,都表现出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完美统一。龙泉寺的景观不仅有十六处,一年四季都景色各异,你能用心感应出他的美吗?我告诉大家龙泉寺的楹联除观音倒坐为佛语外,其它均为王尔烈在五十一岁锦衣还乡写的。庙内供奉西方接引佛,中间为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两旁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据佛经记载:人们脚下都有一朵花,当你作善事时,它光明无比;当你。作坏事时它就会渐渐枯萎。当善良的人去世时,莲花就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抬关看主殿为大雄宝殿,为大无畏,大英雄,只有供当今佛主的殿才能称为大雄宝殿,中间供奉佛主释迦牟尼,胁侍为阿南菩萨和迦叶菩萨,西侧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两胁侍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东侧供奉东方玻璃药师佛,两旁肋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统称为横三世佛。曲径通幽的小路旁有一护法殿,内供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这是保家仙中最高的神位,在此处供奉道教是验应佛主生前所讲的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经过修行才能得到正果。

此处往上是一巨石峰,很似弥勒佛的石身,所以在未发现天成石佛,便认定他为石佛,但五官不清晰,四肢不全,在明朝时巡辽御史盛泰宇在此还刻上“吐符应生”四个字,这里的吐代表自然流露,符代表信条,应生代表都会应验而生,也可以说在此朝拜也很灵验,此殿97年新建的毗卢殿,殿内供奉:毗卢遮那佛,他是法身佛,是体验佛法和绝对真理的佛,佛法就像阳光一样普照众生,两侧为文珠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修智,生骑啬狮威猛象征有勇有谋是文人所崇拜,普贤菩萨是修善飞贤德之意,象征六道轮回。顺小路而上来到王尔烈书房,它座落在龙泉寺净瓶峰北人造平台上,为民式建筑的瓦室三楹,阁前瓶峰对峙,峰尖与阁尖齐举,阁后万松簇拥。西阁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初建规模很小,只有三间茅草屋,雅称书房,这里是名人墨客,达官显贵下榻,挥豪泼墨之地,此处,每逢夜阑人静之时,瞑色四合,万簌俱静,孤檠相伴,红影摇窗,烛光远逝林间绿阴红影,其境遇微妙幽伏枕细听,方觉松涛隐隐,读寥寥数语,如身临其境。这此似人间仙景的地方。当年,王尔烈士8岁时,这年冬天带书童来此处观雪景,刚好赶上庙上的主持带小沙弥们在此庙内堆雪人,堆了一个观音像,堆好后,主持诗兴大发顺嘴说一上联:“雪积观音日照化身归南海”,让小徒弟们对下联,站在此外的沙弥们都面面相对,无一人能答,站在一旁的王尔烈却顺嘴答出:“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主持先一愣,后笑着说:“好,你如此小的年纪,即能对出如此好的楹联,这样,和我到禅房一坐”,落坐后,先是闲谈一阵,后老主持有意在考考他,因为他认为王尔烈对的下联是蒙上的。所以,又出一上联:“虾兵蟹将龟元帅,通通铁甲”让王尔烈对下联,王尔烈悄沉思后答到:“蚯短蟮长鲶嘴大,串串无鳞”,主持一听大悦。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材,所以,在主持的指点之下,从无量观的西阁来到龙泉寺西阁,因为他早拜海城拔贡刘广涛为师。他从18岁在此读书,7年后(1753)25岁的他考取乡试拔贡。27年后(1771)考取二甲一名,入翰林院作四库全书的编修王尔烈科考这一年,刚好是乾隆也下考场。所以当时留下一句老祖同窗的佳话。原来,大家都说乾隆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所以他也想试一下自己能在朝刚中名列第几,所以他化装成一书生,进入考场,可是当时被主考官一眼认出为当今圣上,这样,初试没有三名,让这一书生随意调选,这样圣上便认为此次考试失败。但还不能因自己的参与使全国考试取消,所以,只要有名次都在金殿上殿试,这次殿试,改变了王尔烈的一生命运,因为初试他只考中102名,上殿之后圣上出题为学道,他仅用89字,便将学问之道飞为官之道飞治国之道写得面面俱到,乾隆龙颜大悦,破格由102名提名为第四名二甲一名,答卷内容为: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坐使天下高峰远岫卷阿大泽悉新其状岂不伟与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悦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智仁合一君子之学成学问之道,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则私欲还释矣!含义说:作学问的与游山一样,只有会当灵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学问达到一定高深时,才能品评圣人学说,看到圣人的思想心中极为不平静,好似大河奔流飞云雾翻卷一样,好不壮观,作学问的人当静下心来想写好一篇文章很容易,这叶纸上谈兵,但将文章思想拿到实践当中去。想实现理想就很难,王大人早在200年前以提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做官也是这样,必须得才兼备才能作一名清官,造福一方百姓,治国也一样,你身为一国之君,白天所说的话,作的事,都要日醒吾身回意一下,白天所发生的事说过的话是否符合国情,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只有作到这些才是一位有道名君。应了汉朝董仲舒所说的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他曾任四库全书编修、三通馆编纂,陕西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等职。内阁侍读学士,是指他为嘉庆做老师,这有一句“老祖同场少祖师”佳话,当年嘉庆非常聪明,深得乾隆的偏爱,王尔烈也十分满意他的学生。有一日,王尔烈给嘉庆留一作业,是敲木鱼石,嘉庆一看,马上反驳道老师“木鱼怎能和石头混为一谈呢”?王大人说:“我不让你和我纸上谈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为了交上满意答卷,嘉庆带着仆人,在寻找了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回到宫中很是烦恼,于是到乾隆那告状,说他老师有意在刁难他,圣上想了想说你老师既然给乐出了此题,必须有他的道理,你应尽量交一份合格答卷。这可愁坏了嘉‘庆,还是老朴人经验多,与嘉庆说,这样找不是办法,应该去问一下刘埔,他足智多谋,刘埔听了这件事笑着答道,难道你们不知王尔烈是关外人吗?在关内怎能有答案呢?这样嘉庆由老师的陪同,在庙上主持的指点之下敲想了木鱼石。所以在乾隆嘉庆年间留下的典故是“老祖同场少祖师”。在王大人七十大寿时,嘉庆别出心裁,为老师祝寿。赐《百寿图》屏风,由翰林院大臣为其庆寿的人百余人,用书法、绘画为其庆贺。竞得真草飞隶篆各体共计124幅,其中有礼部尚书飞协力大学士纪晓岗的诗和所画的仙鹤,鹤在中国人民心中像征长寿飞吉祥之意。这首诗为:“鹤立霜林飞神骨耸秀飞性高故高飞气清故寿飞五百年黄飞五百年元飞然物表飞望之如仙”吏部尚书飞体仁阁大学士刘士康所写的一个寿字。顶天立地没有属名的寿字就是嘉庆皇帝所写。嘉庆祝愿老师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王尔烈,字君武,号遥峰,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卒于1801年,他功诗善文,确为闻名遐迩的辽东才子,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压倒三江”王尔烈,据载,江南是出才子的地方,所以(江苏飞江西飞浙江)三江没有考官愿意去。这次乾隆却派了王尔烈辽东人。江南众才子听说后,无不欢呼崔跃,因为,关外在历朝历代没有做大官的人,所以当年王尔烈乘船而入,他想象是鼓乐喧天,例队迎接,可是一下船,却看到一个个冷冰冰的秀才的脸,而且,休息的房门前只有一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大人看后挥笔写下:“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众秀人哗然,其中一秀才说:王大人自侍清高,居然把自己比喻圣人。众秀才大笑,王大人回答说:天一皇帝地一皇后圣人一孔子也。大家默默无语,进屋落座后,王大人说:“你们窗子上糊的纸是谁裁”?秀才回答:“我们众人所裁”。“哦,有长飞有宽飞有横飞有短……”竞然如此裁纸(才子),秀才听出有讽刺意味,但又不知怎样反驳才好,便无味散去。当考试时,王大人出题为“斗柄回寅”命用甲股文答,众秀才无一人答卷优秀,王知道无法回朝交差,所以改题,但众秀才不依,说题出跑题,应从四书五经中出,王大人说,此题出于“易经’’是众经之首,难到大家没有读到。默默无语,只好按新题再考,题为“学而识习之”,按八股文形式飞立论、正论三篇,众秀才第一场尚可力成一章,第二章文不成章,第三场自叹才尽面面相觑。但众考生皆不服气,请王大人自作三篇。哪知道王尔烈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享享珠玉,而且立意新颖,众人倾倒,王大人真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时王大人还随笔写一首打油诗:“天下才子数三江,三江不如我家乡,我家才子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所以当王大人离开辽南时,准备乘船而走,可是在码头有一上联:“虎走山还在”南方将东北人称为东北虎。王大人看后笑着挥笔下:“山在虎还来”,这样故事有很多。

书房,对面山峰为净瓶峰,它看起来很小,即是千山一千座峰其中一座,酷似花瓶上插有松树,王尔烈净书房取名为“琼岛虚舟”,这山峰就是被王尔烈称为“琼岛”,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虚舟”是指他的书房很少象_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在净瓶峰还刻有“屏藩独峙”四个字,那么净瓶峰就改成记事碑了。在光绪21年,日本侵略辽阳,知洲在没有清政府的支持下打退日本人,但没有功劳,因为光绪年间清政府非常腐败无能,与日本人签下了不平等条约,所以知洲徐庆在游千山时看到此峰从此角度看时独立,但换角度却是与千山山峰相连,所以他与日本打仗时是独立的。

到龙头上可以俯瞰龙泉寺全景。这是一座倒坐弥勒,在全国各寺庙中观音倒坐皆是弥勒倒坐仅此一家。清缪润绂在此留下“山门倒坐石头顽,转背临峰一笑间。岂是老僧真入定,回头正看自家山’’的诗句。因为此庙与对面山峰遥遥相望,笑弥勒正笑看自己的石像呢?此处有一宝杵,杵是古代的兵器,有降妖降魔的法力,将他放置此处,有一传说:古代有风水先生看过此庙说这条石龙每逢百年都会向前动,若干年后,会首尾相接,山上又有泉水流出,会淹没寺庙。为保风水,只好在龙头石杵。从杵杆与杵座看,修于不同年代,因为此杵杆在_期间被红卫兵打断,恢复宗教后,庙上重立。站在此外,回望整座寺庙,庙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正殿居中,两旁配殿、钟楼、鼓楼相迎飞东阁藏经飞西阁讲学、雕梁画栋飞古色古香飞清戚鸿藻,在诗中赞道,山重水复碧云端,路转峰回别有天,世外桃源今再见,几生修得到龙泉?

普安观

普安观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原名西名庵,由明代僧人普安创立于1596年,当时有茅堂三间,堂后玉皇洞,内塑玉皇大帝,也是普安练功打坐之场所,为佛门净土。普安圆寂后,在清代道士钱来吉来到此处,看见西名庵破损不堪,于是他便四处化缘,建了道观,为了纪念普安大师修炼过,于是用了佛教普安和尚之名起名为普安观,从这也能看出佛道两教相处非常融洽。

滴水洞

滴水洞位于普安观后悬崖下,自然形成稍加修凿卜深5米,宽3米,高2.5米,因洞顶渗水下滴,故名滴水洞。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龙泉寺僧普安与其外甥宏光隐居滴水洞苦修20余年。传说,一天普安下山化缘,宏光问:“你走后,我吃什么?”普安因柴米俱有,何为此问,便生气地说:“吃石头。”宏光又问:“烧什么?”普安一听更觉生气,回答:“烧大腿。”普安化缘数日回来,果见宏光燃腿煮石,石已成粥,二人食之,踏祥云而去。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道士钱来吉来到滴水洞,重修西明庵,易名滴水洞为玉皇洞,内塑玉皇像,并设普安铁像。清乾隆年间人王志鳖以诗赞道;“峻增狭路步时艰,到处游人意乍闲。翠见面前排树树,青看脚底起山山。墙边花色今犹古,洞里仙人去不还。安得云中来自鹤,岂蛲佛顶不愁攀”

青云观

位于五佛顶北,有大殿、关帝殿、客堂、静室、云厨、库房,10幢30间,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大殿三间,120平方米,硬山式砖石木结构。内塑有瑶池圣母、梨山圣母、泰山圣母、草登莲花天尊、灵官等像。关帝殿三间,67.5平方米,硬山式,砖石木结构。内塑有关帝、关平、周仓、吕祖、正阳帝君等像。其它殿宇均为硬山式,砖石木结构。“_”中,神像和古碑全部被“红卫兵”推倒砸毁,将殿宇作为养鸡场,门窗被拆,墙垣已倒塌不堪。养鸡场迁出后,尚未修复。青云观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l816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修。民国8年(1919年)、民国15年(l926年)重修。青云观有四景,即丹霞洞、翻天印、蟠桃石、喷云虎。《辽阳县志》载;“青云观在千山之北麓,山中著名道观也。道士述山中胜景以为神异。每当酷暑大雨时行之际,石罅中突呈多物状如犬,顷刻间山峰弥漫,不辨东西。道人命之曰‘喷云虎’。”《千华山志》载:“值雨将霁,’或晴空油然作云。是时也,南山峰头虚无缥缈,突现奇物,状如小犬,灵活生动,倏来倏往,忽有忽无。有也不知其何来,去也不知其何往。沿呼‘喷云虎’,盖出岫巧云也。”

佛手峰

位于金刚峰南,高约35米,直上直下,底部与顶部粗细相仿,为一花岗柱型巨石。峰顶片形,并排四个小峰头,中间高两边低,象竖起四指。右侧有一粗而矮的峰头,与四个小峰头并立,象拇指。指峰下有掌,掌心面西,有清晰的掌纹。清朝时,大安寺僧视其形状,命名为佛手峰,“佛手拿空”。《辽阳县志》记载:“寺南里许,有佛手山,由山西视之,宛如佛手高撑,大有引人入胜之势。”清太史缪润绂在《佛手拿空》一诗中写道:“兜罗棉认有无中,绕指云烟造化工。不必拈花原解脱,从来妙手只空空。”

唐代古城

唐代古城,千山风景区管理局修复一新,又在山巅遗址上修筑了一座唐王征东展览厅。从千山龙泉寺沟口的路标往南走,经过“洞天一品”的古桥,顺路西登,可见前面一座巍峨壮观的金色古城门楼,上书《古道关》三个遒劲的大字,这就是唐代古城的城门楼,也是唐代古城的头一道关隘险地,它屹立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之中,这里地势险要,城门东西走向,左右有高山险阻,是古道关的天然屏障,看上去确有“一夫把关,万人难闯”之势!城门里边是一片开阔地,在山石嶙峋的千朵莲花山里,能找到这片开阔地,实属难寻!循着《古道关》城门北侧新修的石阶山路,往上登,便能听见山顶上战鼓咚咚、金戈齐鸣、战马嘶吼、冲杀声振天,山上旌旗招展,空幡飘动,隐约中见一座石头古城,立于山巅之上,四周有护城墙围绕。这就是千山风景管理局,在唐代古城遗址上,复修的一座石头山城,那连续不断的战鼓和撕杀声,是扩音器播放的仿古战场的模拟声音!站在古城墙平台上,从城垛口里,俯视山下的《古道关》城门楼,令人心旷神怡,顿时激起怀古之情。

护城墙内修筑的古城,是一座唐王征东展览厅,展厅内建有唐王李世民在行宫里“出征点将”,薛礼少年有志,去华山学艺以及他在辽东疆场上为收复失地屡立战功的故事,还有薛礼与高句丽大将盖苏文在安石城(今海城市)最后决战的战场摹拟展室,那些能动、能叫的士卒和战马,在声、光、电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配合下,再现了1300年前唐王征东的古战场情景,观众确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大将薛礼手持方天化戟威风凛凛凝视远方的人物腊像,栩栩如生,尤其那炯炯有神的二目,真是活灵活现,如同真人一般,听解说员介绍,原来薛仁贵腊像的那双眼睛果真是从真人眼球的角膜移植过来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再次令人赞叹不已。

民间故事积翠仙子来鹤亭龙泉寺木鱼石南果梨神女峰释道同源唐王碾无量观五龙岭仙人台雪庵老祖积翠仙子的传说相传在上古时代,辽东一带还不是陆地,是一片_大海,叫做太子海。太子海里有一座很大的岛屿,叫积翠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过着安宁的生活。岛上有一座高山,叫积翠山,山中的神女宫里住着——位美丽善良的仙子,叫积翠仙子。她能呼风唤雨,保佑着这——带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年,从东海来了一条双尾恶龙,它是东海龙王敖广的侄子,叫敖来。因为它不守规矩,’专爱兴风作浪,水族们背地里都叫它“敖大赖”。有一天,它飞往空中游玩,无意中来到太子海,到了这里夕,他被岛上的美景吸引住了,就在太子海中定居下来。这样一来,岛上的居民可就遭殃了。敖大赖这条恶龙不时地带领鱼精虾怪上岸来,祸害人们夕抢夺民间的财物,吞食岛上居民。人们也曾不断地和恶龙搏斗,都因恶龙的妖法大,战不过它,只好向积翠仙子求救。积翠仙子对恶龙的行为,早就看在眼里,恨在心上,早想制服它。只是因为不愿意开杀戒,怕毁掉她千年修炼的道行,所以一直没动手。这次她答应了人们的请求,不过还是不愿开杀戒。她想出一个办法:用金莲花挡水,这样她就不用开杀戒,就能把恶龙阻拦在海岛以外。她这样决定了,就不顾触犯天条,上天偷取了太阳和月亮的精华,私采了九天的云锦,,不分昼夜地织绣着朵朵金莲花。绣啊,绣啊,很快绣成了一千朵金莲花。她把金莲花沿着海岛的边缘排列起来,最后用金链子拴在一起连成一道坚固的围墙,这一千朵金莲花,光芒万丈,随着海水的涨落不停变化。敖大赖这条恶龙虽然几次翻起巨浪,带领鱼精虾怪进攻积翠岛,都被金莲花挡住了。恶龙几次上岛不成,心中十分恼怒,知道是积翠仙子坏了他的好事,十分痛恨仙子。但它知道积翠仙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又不敢轻易冒犯。左思右想果真想出个偷盗金莲花的主意。一天黑夜,它派一个鲤鱼精来偷金莲花。鲤鱼精趁着黑来到积翠岛,偷偷爬上岸来,去搬金莲花。可一千朵金莲在一起,它怎么搬也搬不动。它就挥动大刀砍断拴金莲花的金链子,只听一声巨响,山摇海动,惊醒了岛上的居民和积翠仙子。他们拿起刀枪棍棒,纷纷向海边赶来,鲤鱼精见人多势众,十分惊慌,拾起被砍下的那朵金莲花,驾起狂风向海上逃去。积翠仙子见鲤鱼精要逃跑,立即挈起飞剑,刺中了鲤鱼精,鲤鱼精坠到地上,化作一堆怪石。至今千山中会寺前,还遗留着“宝剑刺鱼”的怪石山景,就是当时留下的。那朵被偷去的金莲花在狂风吹动下,飘飘摇摇向南飞去,坠落在大连海湾的飞莲池中。这个池子原来不叫飞莲池,也没有莲花,从这朵金莲花坠入后,这里年年莲花盛开,后来,人们就叫它“飞莲池”了。再说恶龙敖大赖见积翠仙子开了杀戒,害怕极了,担心积翠仙子也能来杀它。它便心生一计,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他来到东海,向东海龙王控告积翠仙子,说她偷取日月精华,抢夺九天锦绣,杀害众多水族。东海龙王一听大怒,立即上天禀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奏,不问情由,派巡天将来到下界,捉走了积翠仙子。被捉升天时的积翠仙子,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她在空中念动咒语,让金莲花化作山峰,填平太子海,驱走了恶龙。岛上的居民听到天将捉走了积翠仙子,纷纷赶来。积翠仙子没有了。只有她留下的金莲花化成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正在—飞快地增长,一会儿就填满了太子海,从此,太子海变成了山峰。岛上的人们站在山峰上,流着眼泪日夜呼唤着积翠仙子,—年又一年,呼唤声化作阵阵松涛,回响在千山万岭,泪水化作条条小溪,流淌在山谷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积翠仙子,便把金莲花化成的山峰和积翠山合称为千朵莲花山。据说,积翠仙子也经常回来看望她的故乡和这里的人们。直到今天,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千山群峰上,还能看到积翠仙子绣织莲花时那秀丽的身影哩!

来鹤亭的传说

千山名胜来鹤亭故事流传很广,虽然一些地方说法不同,但是,传说中后人为了纪念造福人民的丁令威——这个传说中的人物,修炼成仙化鹤归乡,才修建了来鹤亭,这些传说都是一样的。传说丁令威是辽阳人,官职不大,是辽阳管粮仓的小官。别看官不大,粮食的大权可全掌管在他的手里。当时,天下曾有过连续三年的大旱,”为了保证京城的皇族和官吏不挨饿,皇上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各地的粮仓存粮,一粒不留地送往京城。圣旨到了辽阳,丁令威接完了圣旨,心情很不好,回到家来愁眉苦脸,茶不思饭不想,家里人几次问原因,丁令威就是不开口。丁令威为什么这样?因为他要违抗圣旨,不想把国库粮食送走。他早就作过打算,不能眼看着老百姓饿死。在那个年头,不要说连续三年大旱,就是一年,老百姓也受不了。三年以来,老百姓苦不堪言,穷死算命短,饿死没人管。为了活命,不得不卖儿卖女,就这样饿死的尸体还到处都是。丁令威亲眼看到老百姓的大灾大难,心象刀绞一样难受,这算什么世道?粮食在京城仓库里宁肯烂掉,也不管老百姓们的死活,哪里还有什么天理?我丁令威宁可死在百姓身上,也不能活在昏君手下。他斩钉截铁地说:“辽阳的粮食一粒也不能送走,开仓放粮!”粮仓打开了,按着丁令威的分配,把粮食分给了四乡的穷苦老百姓。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老百姓把丁令威当成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给供奉起来。从此,丁令威的声望震天动地,这消息很快传到京城。可把皇上气坏了,一脚踢倒了龙案,下旨召丁令威进京。丁令威明白,进京就得砍头,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但是,丁令威不去,他向钦差说:“我是辽阳人,和辽阳老百姓是鱼水之情,要死我就死在辽阳吧。”他把圣旨给顶回去了。朝廷派来了钦差,带着一大队人马,来砍丁令威的头。当时正是数九隆冬,西北风嗷嗷直叫,鹅毛大雪满天飞。丁令威被绑在法场上,要等到正当午时三声炮响,人头才能落地。远近的老百姓冒着北风烟雪,象潮水一样涌进了法场。一个个泪流满面,有谁能搭救这大慈大悲的活菩萨于眼看着救命恩人要归天了,报不了这大恩大德,就好好地看上一眼吧。法场被囤的水泄不通。正当午时就要到了,第一声炮响完了,接着就是第二声炮响。人们的心都快蹦出来了,就在这时候,从天空飞来一只仙鹤,展动双翅,稳稳地落在法场上,用它的尖嘴,啄断了丁令威的绑绳。第三声大炮响了,刽子手持钢刀走过来时,丁令威已经坐在了仙鹤的脊背上,仙鹤展翅向天空飞去了。刽子手阻拦也来不及了。仙鹤飞到灵波山,丁令威远远就看见了一座座的高大庙宇,满山都是翠柏苍松,仙鹤稳稳地落下了,丁令威从仙鹤背上下来。突然,仙鹤拍打了两下翅膀,变成了一个老道。这老道,雪白的发鬏,胸前飘着银须,两道剑眉下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一身整洁的青道袍:,看起来仙风十足。丁令威明白了:这位长老为救自己才化身为仙鹤的。不由双膝跪倒在地,连连叩头说:“多谢长老救命之恩!”长老扶起来丁令威,说:“这是你为民造福的结果!”说着话一起走进了庙门。这长老看起来只有六十多岁,实际已经一百零八岁了。他就是这个灵波山的慈航长老,是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老。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1、在乡村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色,就是绿色、黄色是广阔的麦田。春天,它们绿油油的,有点像可爱的小草,又像披上了嫩绿的服装;夏天,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可爱极了。那绿色就在蔬菜上了。你看:卷心菜、萝卜、土豆、油菜花、玉米……它们都在你的眼前红色、紫色就在田野边上的花朵中。瞧,有几只小蜜蜂正兴高采烈得在花芯中嗡嗡地采蜂蜜。

2、一座座房,一户户窗,牵引着归家游子,是谁,舞动了金秋,让大地芬芳,让房檐挂满飘香。

3、乡村的夏天,不像城里那么炎热。老人们悠闲地坐在下的摇椅上,摇着蒲扃;孩子们围着大树跑着,累得满头大汗;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扯上几句家常话,说个没完。宁静的夏夜,蛐蛐唱着动听的歌曲,风儿吹过树缝发出“沙沙……”的声音,小河降低了音调轻轻地伴秦,组成了一首婉转的催眠曲。

4、乡村的田野上一片斑斓:油菜花露出了笑脸;迎春花排起了队伍,在向春天致敬;桃花引来了一群群蜜蜂采蜜;粉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小兰花开得那么艳,那么多。微风吹来,洋溢在周围的村庄里。

5、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不时溅起一层层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在五彩斑澜的溪水和石子之间的事,谁也不会知道。

6、眺望远处,啊,好一副美丽的图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云彩,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群山上,倚山而建的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以前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这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呢?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这神秘。

7、田地的小径旁,棵棵小草从土地中探出头来,东张张,西望望,好像在对这美丽的景色仔细欣赏。草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仿佛是绿地毯上画的小点缀。小径旁的河水浅浅的,清清的,河里小鱼游动,河底砂石颤动,清晰可见。

8、顺着弯曲的小路,寻着远去的记忆,提着一只桶,粉刷着田园农舍,山峦,让大山开满花苞,萌芽。

9、秋天,天高气爽,许多花儿开始凋谢,小草也渐渐枯黄。一朵朵菊花在秋风中舞蹈,秋风把一封封“信”邮寄四方。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田野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大豆粒粒饱满。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秋天,落叶缤纷,一片片叶子像蝴蝶一样,给大地织了一件金色的地毯,让大地公公穿上一件温暖的衣服。让它冬天不会感到寒冷。一排排大雁从北方飞住南方过冬。

11、清晨,瓦蓝瓦蓝的天空云雾缭绕,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好像童话里的仙境,一会儿,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雾也渐渐消失,村子里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我站在宁静的山脚下放眼眺望,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漫山遍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像是给山穿了一件朴素雅洁的花裙子,下边还镶着像绿宝石一样的花边,蓝天白云之间陡峭的岩石形态万千,一泓清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溪水撞击在岩石上“叮咚”作响,弹唱着欢畅的乐曲,溪下光滑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高山流云也倒影在其中,一群小鱼在水里欢快的游着,一阵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一道道波纹,从远处传来了百灵鸟的歌声,我被眼前的一切迷住了,仿佛一切都静止了。

12、乡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异常美丽。玉茭也不例外,她让春天为自己赶制了一套绿色的春装,显得份外美丽。

13、小路静了,婉转的鸟声远逝了,桔红色的晚霞也退了。满天星星赶来聚会了,月亮迈着婀娜步子翩跹而来。星星眨着眼睛,天真无比。多情的牛郎织女恐怕也在窥看这夜景吧!

14、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此间的一切都投进了小河的怀抱。

15、一首乡村曲子,静静躺在母亲怀抱,静静挂在树梢,让整片丛林守护着一片家园。

16、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子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丝瓜架,瓜蔓儿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们正在“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这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他们,催他们入睡。

17、跟着又来到院子后面,远处,是一座座小山,连绵起伏,像一条小青龙在湖岸边玩耍;近处,绿草地间几块贴地的大石块便铺成了一条弯曲小道,小道两旁绿草间栽种着零碎的豌豆和蚕豆;几堆土坡上布满了可人小金银花,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有三五个小孩在田间你追我赶,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蛋,直盯着我们,脸上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仿佛一朵朵正在绽放的小茉莉,一阵呼喊从远处传来,我爱涨豆湖,我爱油菜花,我爱水杉树,我爱我的家,那声音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

18、村前小路,是通往山那边,是载着许多希望的小路,哪一天,我和你都会走在那条乡间小路,那条属于我们心中的路。打开心扉,捧着一束秋风,装饰整个乡村。

19、春天是乡下最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含苞待放,像个个羞涩的小姑娘;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农民伯伯驱赶着共黄牛在耕田,黄牛身后跟着许多八哥和白鹭,它们有的低飞,有的跳跃着捉小虫;小鸭子也来凑热闹,在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着。

20、被青草包围的,是个巨大的池塘,池塘绿得就像个无瑕的翡翠。池塘里边有许多雪白的鸭子,游戏水中。忽然有只小鱼悄悄地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鸭子的眼睛。它们迫不及待地潜进水下,飞快地游了过去,其中一只叼住了小鱼,然后猛地吞了下去。

21、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22、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23、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朦胧的烟雾,遮掩了绵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24、高原的气候,真叫人无从捉摸。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风满天,忽而平静得纹丝不动。

25、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闪便不见了。

26、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

27、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28、一片辽阔的大草原,大得无边无际,微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荡漾。

29、夜幕笼罩着草原,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

30、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静;草原多么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广漠得望不到边际。

31、远远地眺望,草地上有团团白云在蠕动,原来这是牧场的羊群,一只只白生生的,肥壮可爱,使草原更加生机勃勃。

32、在炎热的夏天里,来到乡村,依然会看到辛勤的农民伯伯在耘田、浇水。植物们也挺直了腰板,去吸取那甘甜的露珠。各种颜色的蝴蝶也飞了过来,跳着那优美的舞蹈。

33、乡村人家,住的房屋都是用一片片瓦盖起来的。而且总爱在屋前菜园子里种上一些南瓜、丝瓜、蕃茄之类的蔬菜瓜果,每到夏天、秋天就会结出青的、红的瓜。它们有的悠闲的躺在地上,有的挂在藤上笑歪了腰,有的……构成了一道特有风趣的画面,比城里那高楼大厦门前的石狮子可爱多了。

34、乡村的草地像大自然亲手精心编织的绿地毯。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小花,五彩缤纷,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娇媚可爱。它们像天边的红霞那么耀眼,像雨后的彩虹那么绚烂。草地映衬着花儿,花儿点缀着草地。

35、生活就是这般美好,就看你怎么过了,感受乡村生活就是在享受人生的美好,就是在为人生增添乐趣,增添快乐与美好的回忆。人生就是要体验尽不相同的生活,要是没有尝试过乡村生活那就赶快探访一下吧!保证会让你流连忘返。

36、我外婆就住在乡村,每年寒假,爸爸妈妈都带我去外婆家领略乡村生活的有趣:泉水里倒映着我愉快的笑脸;泥地上留着我欢快的脚印;长满绿树红花的山间回荡着我和伙伴们欢乐的笑声。乡村真美啊!

37、乡村,美在田野里。秋天,在田边的小道上,田野的景色一览无余,那一个个金黄的“小精灵”紧紧聚在一起,一阵风吹过,田野便掀起了“波浪”。无论什么时间,田野里都会响着孩子们的欢笑。

38、月亮像一颗稀有的珍珠,镶嵌在天上。月光像一片轻柔的白纱,将村子包围起来,整个村庄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月光在田野里流动,一切都那么安静,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它那沉稳的心跳和轻轻的脚步。

39、迷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香纯而又美丽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阳光撒下了一个个宛如金色的种子一样,阳光沐浴着花儿,像是给花披上了一层的金纱,绚丽多彩的站在门前。

40、生机盎然的春色惹人喜爱,奇花斗艳的夏季固然迷人,果香飘溢的仲伙值得赞美,银装素裹的北国之冬着实壮观,乡村的黄昏。然而,我却爱乡村的黄昏,不只因为它有醉人的风姿,更因为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41、刚走进农家,不经意间会有一条壮硕的大黄狗迎接上来,在你面前摇前头摆尾并不断地发出亲切友好的轻吠声。在房前,主人还搭了一个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喔,在瓜架的边缘还有葡萄藤在攀沿。在后院,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有杜鹃,有芍药,有鸡冠花,还有大丽菊。

42、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它似一壶老酒,将屋后的树、竹,田野里的庄稼灌醉,它们摇摆着,发出欢快、活泼的“沙沙”泼的“沙沙”声。田野里,蛙声、虫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呱呱呱”“嗡嗡嗡”,连提着一闪一闪灯笼萤火虫也来凑热闹。远处传来几声狗叫,牛脖子下的铃铛“丁零叮零”作响,多么好听!这是一首独一无二的生物交响曲。

43、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色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条条红绸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霞光落在里面,太阳也掉进里面,“扑通,扑通!”几条赤黑的鱼跃向水中,太阳碎了!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圆了。

44、最美的还要数乡村的小路。小路旁种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常常引来许多蜜蜂。小路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形状千姿百态,美丽极了。小路弯弯曲曲地向前沿伸着。小路的尽头有一个小湖。小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小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小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5、秋天,我走进乡村。田野,是乡村农民辛苦耕耘的地方。现在,瓜果成熟了。一棵棵小青菜嫩得要滴水儿。和小青菜挨着的是大冬瓜,大冬瓜身上到处是白灰,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铠甲。还有红得似火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我看见直咽口水,真想一口气吃几个。与瓜果做邻居的是金灿灿的稻谷,微风吹过,它们齐刷刷地向我招手。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景画。

46、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镜子,把光辉洒满全村。周围是一片寂静:树、竹、庄稼的酒醒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青蛙和虫也停止叫喊了;购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铃铛也不响了,这首独一无二生物交响曲结束了。月光下只有那娇嫩的花儿在开放,浓郁的花香在飘动。这份独一无二的寂静中,隐藏着一股独特的乡村气息。

47、早晨,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闻着扑鼻的芬香,听着鸟儿的歌唱,拎着鱼竿,来到清清的小河旁,坐着石凳,学着姜太公和鱼儿嬉欢,心里是那般的坦荡无私,毫无杂念;乘着火辣辣太阳的脚步,再次踏上原来的路,回到乡村大伯家,吃着香喷喷的乡村饭,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

48、被柳树环抱的农家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痴。夕阳余晕透过层层枝叶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几只燕子在空中掠过,地上鸡鸭在门前散步觅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暮霭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宁静的夜。人们都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49、此时的小村也已成了白雪的世界.白白的屋顶,无暇的地面,没有一丝尘埃,洁白,纯净是这里唯一的主题.置身其中,好象真的来到了一个梦幻的国度.雪地了里,孩子们堆起了两个大大的雪人,戴着草帽,拿着扫帚,守护着这片属于他们的世界.心被净化,思想也变得天真而浪漫。看着地上浅浅的脚印,不由得浮想联翩:是谁来过这里?是美丽的白雪公主,还是善良的小矮人?在这如梦如幻的夜晚王子和公主在玉树下相依相偎该是怎样幸福??

50、窗子下,是一块大大的田方格子。临近公路边的是一片茂盛的芒果林子,林子的尽头是一条不大的小溪,可以说是小得可怜,用这条溪的水来灌溉林子,可管用啦!接连着的是一片大大的草地,绿草如茵,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更美,美丽的牵牛花开在草地上,引来了美丽的彩蝶,别有一番家乡特有的风味。草地上靠边的有一座农舍。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黑暗笼罩着田方格子。农舍开起了灯,那橘红色的灯光就像一双神奇的眼睛。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所建。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自个儿想当皇帝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0__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三国时,刘备兵败退至白帝城,无颜会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但“白帝庙”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白帝城内的白帝庙中塑有刘备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艺术再现了当时刘备托孤之情景,白帝庙由最初祭祀公孙述,成了祭祀蜀汉君臣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地方,几经变易,现出土文物陈列室里展示着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六七千年间,在白帝城一带出土的文物数百件,新近又落成《杜甫行吟》大型瓷画。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其中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游人观赏之际,深深在心底赞美古代巴人的智慧及手艺。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最引人注目。

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甚多。早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长江三峡风光的必游之地。今天的白帝城系明清时候的建筑,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景亭、望江楼等建筑,还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涂金塑像及风箱峡悬棺展览。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白帝城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20__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说起山西五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万佛阁,于明代万历年间40年,坐落在陕西省台怀镇塔院寺的东南方向。主要由五龙五殿和文殊殿组成。五龙五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以五爷名气颇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了。山西五爷庙的寺庙是呈南北方向的,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间,崇楼板间、僧舍近求远20间、戏台湾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说说山西五爷庙的建筑情况:

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20_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正因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会期间,名角,名戏都必须安排在万佛阁演出,意思是给五龙五唱戏。

除了五龙王殿外,山西五爷庙里还有文殊殿,它是三间两重三檐四出歇山顶,上层供奉地藏王菩萨,下层供养明代脱纱三大士像;文殊坐狮、普贤坐像,观音坐朝天吼,每尊朔像高约束米多。上层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各排列着五尊塑像,他们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十殿转轮王,这“十殿阎王”构成了“十殿阎君朝地藏”的布局;而地藏王菩萨左右两侧的立像,原来是闵公父子。传说九华山本来是属于闵公的,但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时想占用这块地方,便化成和尚找闵公,说:“今来贵宝地,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一袈娑之地作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哈哈大笑:“这周围百里皆我所有,怎在意你占一袈水涨船高之地?师父,你看哪座山峰好,就在哪里修行好了。”“和尚”闻言,把袈裟一展,九华山便被整个罩住了,闵公只好将它全部布施供养。殿檐梁间,悬挂着一口重油000斤的明代大铜钟。殿内木阁上、下两层都为3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千姿百态,虽多达一万尊,却无一雷同,令人称奇,所以文殊殿又称为万佛阁。

接下来说说山西五爷庙里供奉的佛像。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也许正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庙,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在群众心目中,他们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萨,但只要一说五爷庙,则远近闻名,几乎成了五台山的一张名片。

<><>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第九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雕塑之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东南约65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这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20_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_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有关风光互补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说起山西五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万佛阁,于明代万历年间40年,坐落在陕西省台怀镇塔院寺的东南方向。主要由五龙五殿和文殊殿组成。五龙五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以五爷名气颇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了。山西五爷庙的寺庙是呈南北方向的,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间,崇楼板间、僧舍近求远20间、戏台湾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说说山西五爷庙的建筑情况:

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20_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正因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会期间,名角,名戏都必须安排在万佛阁演出,意思是给五龙五唱戏。

除了五龙王殿外,山西五爷庙里还有文殊殿,它是三间两重三檐四出歇山顶,上层供奉地藏王菩萨,下层供养明代脱纱三大士像;文殊坐狮、普贤坐像,观音坐朝天吼,每尊朔像高约束米多。上层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各排列着五尊塑像,他们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十殿转轮王,这“十殿阎王”构成了“十殿阎君朝地藏”的布局;而地藏王菩萨左右两侧的立像,原来是闵公父子。传说九华山本来是属于闵公的,但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时想占用这块地方,便化成和尚找闵公,说:“今来贵宝地,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一袈娑之地作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哈哈大笑:“这周围百里皆我所有,怎在意你占一袈水涨船高之地?师父,你看哪座山峰好,就在哪里修行好了。”“和尚”闻言,把袈裟一展,九华山便被整个罩住了,闵公只好将它全部布施供养。殿檐梁间,悬挂着一口重油000斤的明代大铜钟。殿内木阁上、下两层都为3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千姿百态,虽多达一万尊,却无一雷同,令人称奇,所以文殊殿又称为万佛阁。

接下来说说山西五爷庙里供奉的佛像。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也许正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庙,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在群众心目中,他们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萨,但只要一说五爷庙,则远近闻名,几乎成了五台山的一张名片。

<><>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第九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雕塑之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东南约65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这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20_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_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