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场舞者心得体会和感想 广场舞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4:49:14 页码:8
广场舞者心得体会和感想 广场舞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21 14:49:1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广场舞者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门广场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距我们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约有100米左右的距离。 我们今天在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时间是30分钟。

大家向我这里聚一下,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的主要景观。 (手势,向北指)大家先向这边看。(稍停顿,待游客目光集中于手指方向)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会儿,我会向大家详细介绍天安门的的沧桑历史。除了天安门城楼外,我还要向您介绍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以及桥前的华表和石狮。 大家回一下头,您看到了,这就是庄严挺拔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了,随后我也将向您讲一讲她的故事。纪念碑南边的建筑就是"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今天的行程没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遗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话,可以告诉我,我会尽量满足您的愿望。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建筑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陈列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她相对着的,(手势,向西指)西边的这座建筑,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会堂"。关于她,一会儿我也会向您做详细介绍。

好好好,大家现在可以在广场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给大家提个醒,大家尽量避免站在这条中轴线上拍照,旗杆可能会影响您的拍摄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纪念碑前拍照的话,建议您到纪念碑的那一侧去拍,在这边是逆光,会影响照片的效果。给大家10分钟时间,拍完照请到这里集合,我在这里等大家.

下面我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门城楼,建筑在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浑厚,宏伟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楼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宽九楹(62.77米),进深五楹(27.25米),象征封建帝王的""至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南面设有菱花隔扇门、窗36扇,殿内外立有直径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处、均绘满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极为雄伟壮观。

1988年的元旦,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外向游客开放。 在天安门高大的暗红城墙中辟有五个券洞门,明清时代,这里的门、桥行走规制森严,中门为皇帝进出专用。皇帝每年冬至往天坛祭天,夏至去地坛祭地,孟春赴先农坛耕籍田,都要出入天安门。那么,在当时,是不是只有皇帝一人才能进出中门呢?这位朋友答的对,不是。大家知道还有什么人可以走这里吗?(稍做停顿)让我来告诉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从中门入宫;皇帝大婚,皇后可从中门进入一次;新科状元等"金殿传胪"后,可从中门出宫一回。除此之外,严禁任何人进出,否则是要治重罪的。中门左右的两座旁门,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过去天安门是座只进喜,不出丧的吉祥之门

好好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苏吴县人,明初洪武年间生于木匠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师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亲影响,从小学艺,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三十来岁时,已成为才华出众的木工匠师了。 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经"靖难之役"取得帝位后,决定从南京迁都北京。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调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前来北京营建工程巨大、难度极高的天安门(初名承天门)等宏伟建筑。蒯祥以高超的设计方案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被推选为皇宫工程的建筑设计师。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蒯鲁班"。蒯祥曾担任建筑皇家宫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职,为中国的民族建筑艺术创下了光辉的业绩。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金凤颁诏"的重地,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都需要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届时于城楼大殿前正中设立宣诏台。由礼部尚书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盖上御宝,把诏书敬放在云盘内,捧出太和门,置于抬着的龙亭内,再出午门,登上天安门城楼。然后将诏书恭放于宣诏台上,由宣诏官进行宣读。文武百官按等级依次排列于金水桥南,面北而跪恭听。宣诏完毕,就把皇帝诏书衔放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从上系下,礼部官员托着朵云盘在下跪接,接着用龙亭将诏书抬到礼部,经黄纸誊写,分送各地,布告天下。这种颁发封建帝王圣旨礼仪的全过程,就叫做"金凤颁诏"。

好好我国古代有"人生四喜"的说法,也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现在,问大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哪位朋友知道,金榜题名的金榜张贴在什么地方?(稍停,待游客猜测)到底在哪里呢?请听我下文分解。 明清时代盛行科举制度,每逢殿试后的第三天,新考中的进士们恭立于天安门金水桥南,等候传呼他们进太和殿朝拜皇帝的礼仪,名叫"金殿传胪"。当在太和殿传胪唱名后,礼部官员捧着皇帝钦定的"黄榜",带领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们出午门,再将黄榜放在龙亭内,在鼓乐仪仗的簇拥下抬出天安门,将黄榜张贴于"龙门",也就是当时的长安左门外的"龙棚"里,公布天下,这里就是张贴金榜的地方,长安左门的位置大致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东南侧。 天安门历经沧桑,在新中国成立后,更焕发出了耀人的光彩。1949年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天安门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的象征,而成为了一个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标志,在国徽图案的中央,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建国以后,这里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特别是每逢国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主持庆典并和各界群众联欢。

天安门前的金水河又称御河、外金水河。河上横跨七座石桥,中桥正对天安门的中门,叫御路桥,最宽大,雕龙修饰,供帝、后专用。两旁桥名"王公桥",为宗室王公行走。外侧的两桥称"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通行。以上五桥均为三孔。位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门前的单孔石桥,叫"公生桥",为四品以下官员过往。那时门、桥行走等级森严,不得有丝毫触犯。

天安门前,也是明清两代进行"秋审"和"朝审"的地方。封建王朝的最高执法机关--刑部衙门,每年五月要把全国各省被判死刑的囚犯名单汇集起来,敬呈皇帝过目。八月中旬,皇帝诏令有关官员在天安门前进行最后判决,这叫秋审。朝审则在霜降后举行,主要终审在北京刑部监狱里关押的死刑犯。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被判处死刑的人要"秋后问斩"。凡经"秋审"、"朝审"判处死刑的人,立即推出"虎门"--长安右门,押赴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等刑场处决。因此人们对长安左、右门,有"龙门"与虎门之称。即凡出"'龙门"者,荣登金榜,前程似锦;而押出"虎门"者,则被终判死罪,毫无生还之望。长安右门的位置大致是在现中山公园门前西南侧。

在天安门南北门外,分别耸立有一对雕刻精美、挺拔秀丽的云龙华表。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远在尧舜时代就有街头设"表木"的做法,用以王者"纳谏",征求民众意见以治天下。到秦汉时期,表木被改为指路标,叫华表。后来华表经不断美化,便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独具民族建筑特色的艺术装饰品,深为世人所青睐。 " "系神话传说中的神异物,用汉白玉石雕成蹲于每支华表顶端的承露盘中,双目炯炯有神,密切注视前方。于天安门里的" "脸朝北,双目紧盯皇宫,名"望君出",它提醒皇帝不要迷恋深宫生活,而应及时出宫巡视,以利治理天下。在天安门外一对华表的" "则脸朝南,双目向远方眺望,名"望君归"。它时时关注皇帝外巡中的行为举止,如不检点或时间长了,"望君归"就呼唤帝王不得沉米山水、野趣、而应早日回宫,料理国家大事。

好好天安门金水桥前的这一对大石狮,雕工精绝,造型逼真,威武异常。它们的双目都紧紧注视着天安门前正中的御道(中轴线),以体现它们是封建帝王忠实的卫士身份。 朋友们来看西边的这一只石狮,它的肚皮上有一个深深的洞,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当他率军冲进天安门前的"t"形广场后,只见皇城的大门--"承天门"就在眼前。对此,他愤怒地拈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射中承天门匾额的"天"字,顿时众军喝彩,欢声雷动,随后李闯王收起硬弓,挺枪跃马一直奔金水桥冲杀过去。突然,桥头的两只大石狮张牙舞爪,凶猛阻挡去路。闯王见此怒不可遏,挺枪刺去,即刻火花四溅,长枪戳向了一只狮子的腹部。双狮见势不妙,拖着悲惨的哀鸣声,各自退回了原位。现在的这个洞,就是枪伤疤了。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条街就是有"神州第一街"美誉的长安街。 长安街,当年从长安左门至东单牌楼,名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至西单牌楼,叫西长安街。古时东西长安街仅3.7公里,有十里长街之称,这是京城历史上有名的"天街",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的之意。 长安街修筑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西平行走向的长安街,与纵横南北八公里长的御道中轴线,在天安门前正好垂直相交成准确的"十"字型经纬座标中心点,从而构成了北京城座北朝南,街巷纵横的总体布局。 原东、西长安左、右门前分别均竖有巨型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古代皇宫内是严禁骑马的,除非是"金殿传胪"时的新科状元,可骑皇帝御赐的高头大马,在长安街上走过,以示"皇恩浩荡"。 清王朝灭亡后,内城墙中东西两侧的建国门与复兴门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被打开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街面被展宽为50-100米,东西长安街的延伸线东达通州,西抵石景山,总长50公里,有百里长街的美称。 大家现在随我通过地下通道去天安门广场,上下台阶时请您注意安全。 (天安门广场)

我们现在处的这个位置是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其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是当今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和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明清时代,天安门广场是一处皇家禁地,由宫墙围护,仅设三门。即南有大明门(清朝改称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叫中华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三门之间形成一个封闭式的"t"字形宫廷广场,原是天安门前举行皇家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t"形广场的东、西、南三面,当时建有通脊联檐的朝房144间,名叫"千步廊",以供场内活动之用。清代乾隆年间,又在东、西长安左、右门外加筑"三座门",严禁行人过往。那时人们来往于东城和西城之间,需要绕行于大清门以南或地安门以北,极为不便。 在天安门"t"形广场东、西千步廊外的大片地带,原是明清两代皇家最高官署衙门的集结之地。如:东侧(今历史博物馆一带)有礼部、户部、吏部、工部、兵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等中央文职机关。西侧(人民大会堂一带)设有銮仪卫(御林军)太常寺、通政司和前、中、后、左、右五军都督府等武职机构。过去有"文东武西"和"东掌生、西掌死"之说,指的就是这些关系到人们生死荣辱的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力衙门而言。 明清两朝,从天安门"t"形广场南端的大明门(清时叫大清门,今毛主席纪念堂一带)至正阳门之间,有一块方形场地,宛如棋盘,故有"棋盘街"之名。当年人们喜爱在此贩卖风味小吃、小百货,以及表演戏曲、杂耍等,情似庙会,非常热闹。由于这里位置显要、威严,人们能在此经商、娱乐,的确非同一般,所以又有"小天街"的美称。 新中国成立后,过去的千步廊和长安左、右门等均被拆除,几经扩展修建,从而造就了当今天安门广场的非凡新姿。 为喜迎建国50周年的大庆典,天安门广场被整修一新。地面全部用平整漂亮的花岗岩条石铺砌,东西两侧各辟有一块4800平方米的大草坪。广场中的各式华灯及四周的高大建筑物等,均已进行大修饰。 199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新中国50华诞的盛大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了盛况空前的阅兵式和群众大游行。晚上,广场中礼花怒放,歌舞飞扬,人们沉浸在无比幸福欢乐的海洋之中! 请看在广场北端雄踞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高大典雅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俗称大前门)。这些宏伟的古今建筑群,自北而南座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十分瞩目。再加上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东侧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有力衬托,整个广场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无比壮观的动人画卷。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标志,是新中国振兴腾飞的象征。由于这里政治地位显赫,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所以举世闻名,万众向往。每天都有无数中外游人前来这里观光游览、摄影留念和观瞻每日早、晚的升、降国旗仪式,整个广场呈现一派祥和、幸福的美好景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1949年9月30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兴建的。1952年8月1日动工,1958年5月1日揭幕。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常在此敬献花圈。 这是一座为中国之最的纪念碑,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用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是用产自青岛崂山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碑顶为民族建筑风格的 顶式,显得十分庄严稳重,挺拔壮丽。 碑身正面镌刻有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背面是由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军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座四周镶嵌有8幅汉白玉石大浮雕。从东面起按历史顺序排列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长江"。最后一块的两旁,装饰有两幅浮雕,即"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每块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人物170个,生动概括地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表彰了人民英雄们千古不朽的光辉业绩。

(人民大会堂)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共商国事的重地,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场所。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兴建,仅用10个月竣工,其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中央最高46.5米,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周围共有廊柱134根,正门(东门)台阶高5米,宽度83米,有擎天廊柱12根,均用天然大理石镶砌。请大家抬头看一下人民大会堂上悬挂的国徽,这枚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它是在20xx年的8月被换上去的,替换下已悬挂了42年之久的木制国徽。这枚新国徽为钢结构,外面为全铜板,最大处直径6.3米,重1吨多,表面部分贴有金箔,比原来的国徽更结实了。 大会堂主要由中部的万人大礼堂,北部的宴会大厅和南部的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大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各种会议厅、休息厅、办公室等300多个。其中有33个会议厅是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命名的。 中央大厅位于东大门内,南北长76米,进深48米,高16米,占地3600平方米。内竖方柱20根,顶挂水晶玻璃大吊灯5盏,方柱与地面均用天然大理石镶砌。这是大会堂与会者休息、活动及举办节庆娱乐活动的极好场所,党和国家领导人,常在东门外广场或在该大厅举行迎宾仪式,热烈欢迎外国元首的光临。 大会堂的主体建筑,位于中心区域。其穹窿顶、大跨度、无立柱结构。三层座椅,层层梯升。声、电、光及空调等到设施先进,装修考究,十分宏伟壮丽,为新中国的现代建筑奇观之一。 该礼堂南北宽76米,东西进深60米,高32米。一层设座位3693个,二层3515个,三层2518个,主席台可设座300--500个,总计可容纳1万人。 礼堂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台。一层为代表席,每个座位均设有12种语言的译意风及电子表决器,代表们可即席发言或表决。二、三层每个座位中则装有小喇叭,均可清晰听到主席台的声音。 礼堂顶棚微微窿起,其与墙面呈圆弧型 ,形成"水天一色,浑然一体"之势。顶部中央饰有巨型红色五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三环水波式暗灯槽,一环大于一环,象征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整个顶棚纵横密布有500个满天星灯,灯火齐明,宛如"众星捧月"、蔚为绚丽壮观。 在二楼中北部,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举行宴会之前,迎接外国贵宾以及进行宾主合影留念的地方。 厅正中挂有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其高6米,宽9米,是大会堂内最大的画幅。此画系我国著名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以毛主席《沁园春·雪》词意创作而成,描绘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秀河山。 该地毯是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块,宽16米,长23米,重3吨多,为天津地毯厂产品。两侧所摆高大花瓶,系福建产的脱胎漆器。厅前的大楼梯很有特色,其高8.5米,宽8米,分5组,共设台阶62个,全部用汉白玉大理石镶砌而成。楼梯顶棚采用玻璃砖自然采光,整个楼梯极显敞亮、宏大的豪华气派。 位于二楼的北端,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国宴和招待会的地方。其东西长102米,南北宽76米,高15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国际足球场大小。这里可举办5000人的座席宴会或1万人的酒会。中、西餐厨房设于北面的东西两侧。面积巨大的宴会厅顶棚呈平面型 ,且无立柱支撑,这一精巧的科学建筑杰作,无不令中外人士叫绝。顶棚中心饰有绚丽的水晶玻璃灯及玻璃钢压花图案与彩色藻井,民族风格浓郁。宴会厅四周共有28根直径为一米的沥粉贴金廊柱,墙面为浅黄色。主席台是供宴会中主宾祝酒和表演助宴文艺节目而设置的。整个宴会厅气魄宏大、宽广明快、富丽堂皇。 此外大会堂中的各个地方会议厅,布置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如四川厅的蜀绣和竹器工艺精品,湖南厅的湘绣,辽宁厅反映满族风情的大型陶瓷壁画,陕西厅的秦马俑,江西厅装饰的精美瓷器,台弯厅的宝岛风光油画等等艺术珍品,无不引人人胜,留连忘返。 好了,关于天安门广场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有关广场舞者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游客:

下面我们的车进入了四号园区——五四广场。请大家跟上我的脚步,注意安全小心下车。五四广场背倚市政府大楼,南临浮山湾,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余公顷。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的广场。

[广场的由来及概述]

相信大家从五四广场的名字就能推测出它的由来,没错,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20xx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20xx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领青岛,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1920xx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xx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主权转让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签合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0xx年12月10日收回了青岛主权。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大家可以看一下四周,五四广场植物配置以四季常绿的冷季型草坪为主调,以小龙柏、金叶女贞、龟早冬青、紫叶小檗、丰花月季等组图,构成富有现代园林气息的大色块花带,松柏、合欢、耐冬等花木点缀其中,与主体雕塑和海天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园区蔚为壮观的景色。

由于东海路从广场中间横贯而过,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连接青岛市政府,是中心广场。南区濒临浮山湾,为区海滨公园。一会呢小贾就先带大家去南边的滨海公园去看一下,请大家跟好 穿过东海路,我们就来到五四广场南区的滨海公园。从空中鸟瞰海滨公园,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沿广场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可进行露天演出的下沉式广场、旱地点阵喷泉和雕塑“五月的风”。

下面小贾就带大家一一去了接一下这些景观:

[喷泉→下沉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喷泉是旱地点阵喷泉,她乍看只是普通的石面广场,而实际却隐藏着横9排纵8排,共计72处地下喷泉,可按不同形状,高度进行喷射。

前边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这里可举行露天演出,它是由半圆形4级观众看台和圆心形露天舞台组成,每逢节假日及重大活动,这里都举行各种演出。舞台下的地下室是五四广场的办公室和总控制室。

[五月的风]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大、雄伟的火炬型红色雕塑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的作者是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黄震它重700吨,高近30米,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质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了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历史背景,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火红色螺旋向上的钢板结构组合,以简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了一股腾空而起的劲风,给人以力量的震撼。它激励人们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百米喷泉]

接下来我们看到海面上正在喷涌的那个喷泉,是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泉设计采用先进的高压水泵,喷涌的水柱高达百米。因为是从海里直接抽取海水,所以在设计时选择了距岸边160米的距离,主要是防止喷泉的水雾对岸边的设施及草坪腐蚀和盐化。

[奥运分会场]

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湾叫“浮山湾”。青岛是北京举办20xx年奥运会的分会场,而这里就是帆船比赛的场地。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建设大型海上体育运动、海滨旅游及休闲娱乐设施的理想地带。该区域南面是海域开阔的浮山湾,北临已具雏形的中央商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区域内,陆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东南角为一处海拔高度27米的山头绿地,其余地势平坦,港池内海岸线总长度1300米,水域面积46.9万平方米,已修筑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湾掩护条件。建设条件得天独厚,当初接受国际奥委会审核时,这一比赛地是所有奥运会单项比赛中第一个通过审核的。

[市政府办公楼]

各位团友,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部分,现在我们来到了广场的北区,广场的周围建起了“丰合大厦”、“太平洋中心”等高层建筑。在我们的北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是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楼高53.1米,共15层,总建筑面积71521平方米,坐北朝南。与市政府大楼大楼背靠背的那座建筑就是阜新大厦,市政府大楼外观造型简洁明快,严肃庄重,气度非凡,其南面为正方形网状,隐喻着党政机关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正气凛然。1994年7月份开始,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相继迁入新市政府办公楼。新建的市政府办公楼已成为青岛建制百年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标志着市委、市政府“东迁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加快东部新区的建设,早日建成青岛市新的现代化政治、经贸、文化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广场]

下面我们要到的这个地方呢,可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奇幻世界,大家准备好了么?

各位团友,现在呢我们就从从五四广场来到“青岛市音乐广场”。青岛市音乐广场位于澳门路东端,北接青岛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东邻五四广场。以绿化、音乐、休闲为主题。它是青岛市一处独特的、具有全新理念的文化广场。1999年3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竣工开放。

音乐广场分为树阵区、偏心园广场、软雕塑区、椭圆广场区、音乐观海台、地下购物商场六大区域。配以先进的照明、音响设备,形成音乐广场独特的文化娱乐景观。五个功能区以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合理分布,组成广场的扇形平面结构。登高俯视,犹如一棵美丽的扇贝镶嵌在海岸边。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这颗美丽的贝壳。

树阵区

音乐广场东北部设有三层开放式圆弧型平台,上面有修剪整齐的欧式绿篱模块和马牙石嵌草铺装,48棵法桐排列有序地分布其中,形成树阵,故为树阵区。大家累了的话可以在平台上均匀分布的木格式桌凳小憩下。

偏心广场

在音乐广场中部,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组成,中心小圆处建有软体雕塑——音乐之帆,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音乐广场的中心景观“音乐之帆”。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进口膜结构张拉而成的锥形软体雕塑,它高20米,通体为乳白色,分为两片,约有5米的高度差,由15个锚点拉固。“音乐风帆”如满风之帆,富有动态美感,晚上随着色彩变幻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帆下地面有一架石制仿真数字钢琴——银色波涛,,不过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 ____“钢琴王”,它是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作者是傅圣雪,它占地面积36平方米。是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雕塑,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演出时必须同时由两个人来弹奏。每逢节庆,这里常常仙乐飘飘。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可听到优美的钢琴旋律。这架钢琴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钢琴”申报吉尼斯纪录。

椭圆型广场区

广场东南部为椭圆型广场区,它是由三环不同直径和平面高度的椭圆组成。铺装是随椭圆的弧度按放射状排列镶贴,中心椭圆为红色花岗岩磨光板,上有乐器组合图案的浮雕。北侧最高处弧形排列有12支模结构伞状雕塑,形成观海长廊,外观造型同“音乐之帆”相映成辉。椭圆广场区平时多做演出用,一些专业和业余方艺团体经常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和文艺演出。

观海台

广场西南部建有宽12米、长30米的观海台,地面设计堪称国内首创。材料以高强度水磨石为主,用钢条界割为一本翻开的乐谱书。书上谱写有十几首世界名曲,它的乐谱制作真实完美。部分音符下还装有按压式感应器与电脑音响相连,可随游人的踩踏播放百余首不同的音乐,妙趣横生。

文化购物商场区

文化购物商场区在广场西北部地下,商场以出售与音乐有关的书籍、乐器和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主。内设音乐茶座,可作音乐沙龙。商场区内用绿色幕帘制成的出口、入口和一个采光天窗分别伏卧在绿树碧草中,宛如绿宝石晶莹剔透。

大家可以看到,音乐广场有一大特点,他的绿化是很别致的。绿化以花钵、草坪、模纹绿化带和树阵搭配,其排列、布局如音乐般流畅。近海处栽有阴绣球的四十个石制花钵,沿防浪坝环绕摆放。东部以法桐为主的树阵结构,则为人们休闲提供了方便。东部以龟甲冬青、小龙柏、石岩杜鹃、金叶女贞等组成的大模纹花带,则衬托出了广场宏伟壮观的气魄。广场的地势高低错落,一收一放、一幽邃,一疏朗,高处谋其景,低处谋水色。幽邃处花木掩映,疏朗处帆影翔集,海天自然环境与典雅、舒展且具有现代韵律的音乐广场融为一体,步移景异,赏心悦目。

音乐广场以音乐为主调。数字钢琴王、地面乐谱书和全场背景音响形成音乐广场的主题。八支专业音响和三十支背景音箱,使游人无论在何处,均可获得音乐的享受。广场照明灯具的造型也新颖别致,有高杆帆形灯、吊篮灯、锥形庭院灯折射埋地灯、草坪灯、效果射灯等近百盏。每至夜晚,华灯齐放,五光十色,明暗相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每当夜色降临,音乐广场灯光旖旎,音乐风帆在浓淡各异的灯光照耀下,色彩缤纷,美不胜收,音乐广场完全处在音乐与灯光的海洋中,成为岛城人民夜晚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