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3:44:26 页码:8
最新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16篇)
2023-11-21 13:44:2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评估和记录。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对你的写作会有所帮助。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说起朱彦夫同志,那是山东人民的骄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受感动。

朱彦夫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日本人扫荡,父亲被杀,自己被打成重伤,又随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出门讨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挣扎着求生存。直到他知道了红军,要加入红军,可是红军说他太小,朱彦夫就凭着一股子毅力,天天跟在红军部队后面走,终于感动了队伍的领导,破格收他做了一名红军。

朱彦夫感动大家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老兵,更重要的是他身残志坚。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出去演讲,每次都是还没开口下面的人已为他一身伤所震惊。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且不说这种精神是什么,不过正是这种精神,让朱彦夫得以在最恶劣的战争中活下来,让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让他可以在病痛的折磨中重新站起来。

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朱彦夫的精神是催人上进,给人鼓舞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累,苦,忙——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却从来不曾想过现在的累,苦,忙其实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和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比比朱彦夫,再看看自己,生长在蜜罐里,和平的时代中,身边是日新月异发展的高科技,商店里买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手机,电脑,平板,游戏机??要找寻苦的感觉,大约只有像词写得那般“强说苦”。又哪里真“识得苦滋味”呢。

过它流向大海,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能有机会参与到“感动中原”的活动中,实在是太幸运了。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有机会和听众互动,更重要的是深入认识了中原文化,感受到了中原人民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的热爱和追求。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深刻地体验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对“感动中原”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在活动中的第一印象。在介绍中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主讲人生动地讲述了中原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我被他的讲解深深吸引,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从汉唐宋元到明清,这些历史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在中原大地上扎根生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原地区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成为中华文明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第二段:感动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

在活动中,我更是深入了解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技艺。不论是中原地区的古代建筑、风景名胜,还是传统的手工艺品,都富含异彩纷呈的文化内涵。例如,传统的中原画派,文人墨迹,以及地方戏曲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这些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更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不禁为其惊叹。

第三段:感悟中原人民的善良、淳朴和勤劳。

中原人民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参加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原人民的善良、淳朴和勤劳。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我都见证了许多中原人民的勤劳和付出。他们的人情味,让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在节庆活动和家庭生活中,中原人民表现出了他们天然的热情和温暖,使人们感受到了人于人之间的和谐和相互理解。

第四段:感谢中原文化给予我们的生命启示。

在中原文化中,有诸多人格养成、生命感悟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启示。在活动中,我听到了很多中原先贤、文化大师的言论和哲理,它们都是人们探索幸福生活、深以人类文明前行、固守传统而不断超越的文化智慧。中原文化赋予了我们深邃而真实的姿态,在生活中引导我们勇于追求、不畏困难,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正是中原文化给予了我们这些启示,让我们在生命中继续前行,更加深刻地体验到生命的强大和伟力。

第五段: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通必将见证更加美好的发展。

“通邦达礼”,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史诗。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展现出得天独厚的魅力和辽阔的包容力,并通过丝绸之路、彩陶之路等多种交流渠道,传递着中原文明的精髓和魅力。现在,在当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通更加频繁和广泛。我相信,中原文化必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姿态与各国文化相互融合,展现出更加丰富和精彩的发展纵深。

总之,“感动中原”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维和文化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中原文化和中原人民的兴趣和感情,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修养。我相信,在中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人民的引领下,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把握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创造出更多世界性的文化、科技和社会价值。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黄文秀(1989年4月18日—6月17日),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担任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206月16日晚,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而殉职,年仅30岁。之后在7月1日,国家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

她是村里的首位女书记。扶贫“新手”踏上“长征”路,百坭村103户为贫困户,11个自然屯有5个屯未实现道路硬化,长沙、那赖、百布、百果等人口较多的屯水源短缺。

黄文秀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并绘制了一张百坭村地图,把所有贫困户的名字、居住位置、家庭情况一一记下。她和村民们一起上山下地干活,努力学讲当地话。时间长了,村民自然而然把她当成自家人。

黄文秀请来技术员将村里近亩荒地变成种沙糖桔的宝地。并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村沙糖桔产量由原来的6万多斤增产到50多万斤。沙糖桔丰收前她四处奔走吸引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全国各地果商销路终于打开了。她还带着大家修路、安路灯、建蓄水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上来扶贫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20,黄文秀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38万元,实现翻倍增收。她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村规民约吟诵比赛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百坭村获得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年6月14日,黄文秀与村“两委”到基层调研讨论后列出一份新的工作清单:百布屯水利维修、建渡槽,预计10000元;百果屯、百坭村水利维修,预计11400元;拟建20座垃圾池,预计100000元……然而,这竟成为她生前最后的工作部署。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彭士禄院士年轻时的艰苦学习和学成归国后的赤诚报国之心,也深深地感动了当代大学生,点燃了他们向楷模学习,奋发向上的激情。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张嘉伟:“彭老勇于负重,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服务我国核事业,我真的备感幸福,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楷模众多的伟大国家。”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谢雯俞:“印象中有两句话是比较深刻的,一句是‘用日积月累去给祖国最好的承诺’,还有一句就是‘只要祖国需要我们,就去贡献我们的一切’,这两句激励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地去学习专业知识。”

延伸阅读: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

1988年9月27日,中国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这是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于深海中牢牢筑起的第二道核盾牌!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知道他——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彭士禄。

为了祖国核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49岁时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只能靠鼻饲提供营养。

2020年1月,他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字字铿锵地说:“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今年3月22日12时36分,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

近日,中宣部决定追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小乖乖”

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参与、见证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的全过程。他负责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他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个工作中被人称为“彭大胆”“彭拍板”的钢铁汉子,却是父亲的“小乖乖”。

彭士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次子,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1928年彭士禄的母亲蔡素萍英勇就义,1929年父亲彭湃在上海牺牲。这一年,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

作为彭湃的儿子,小小的彭士禄被国民党视为“斩草除根”的目标之一,成为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

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饭里有虫子,身上有虱子,不仅如此,敌人还逼供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世。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这是彭士禄最早的人生记忆。唯一的一张与父亲和哥哥彭绛人的合影,对于他来说,弥足珍贵。照片上有彭湃亲手写的字:“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1950年,25岁的彭士禄第一次看到父亲彭湃的照片,内心百感交集。他默默地在照片背面写下了:“这是中国革命英勇的斗士!这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爸爸——彭湃同志!”

彭士禄说,“我不能给我爸丢脸,当不了革命家,但我能当专家,我要在核动力领域,做出名堂来。”所以,他用一生来践行他的诺言。

“彭老六”

工作上废寝忘食、敢于拍板、勇于承担的“彭大胆”,在生活中却是个老顽童。虽然童年过得颠沛坎坷,但他却一直是个乐观的人。

在家里,彭士禄有很多绰号,彭老乖、彭老帅、彭老六、老朋友……其中,“彭老六”的由来,与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有关。

家里面,夫人永远是第一位,大家都必须听她的;女儿排第二,因为她是夫人的追随者,永远支持夫人;外孙女排第三;保姆排第四;女婿排第五;自己则排第六。

彭士禄调侃,“我在家最没地位,人人都可以管我。要规定我几点睡觉,要管我吃饭,不让抽烟喝酒。”因此,彭士禄经常一回家就问:“老五回来没有?”颇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

“我小朋友回来没有?”彭士禄管外孙女叫“小朋友”,外孙女就叫他“老朋友”,都是玩笑称呼。年纪越大,越喜欢开玩笑。他的同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也说,“他就是一位爱笑的老人。”

“中国好爸爸”

年轻时的彭士禄一直忙于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退休后一家人一起生活得很幸福。

彭士禄95岁时,女儿彭洁专门给他颁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好爸爸”奖。当时制作门店的老板还说,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这样的礼物。

女儿彭洁经常与父亲说说笑笑,还给他颁了一个“最帅老爸”奖。

晚年住院后,女儿常来医院看彭士禄,有时还带客人来。每次探视完了,他总是坐着轮椅坚持送客人到电梯口。等客人上了电梯后,他冲着人们挥手,有时还调皮地跟女儿说“seeyoutomorrow”,最后还来一个飞吻。这是他跟女儿之间特有的互动。

女儿彭洁说,“我觉得我父亲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他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爸爸。”

“拓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橱窗内,摆放着他最爱的三件“宝贝”: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成功纪念盘、核电站核岛模型和拓荒牛雕塑。彭洁说,父亲最爱的是第三件。“很多同事说他像一头拓荒牛。这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获得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正当他准备毕业回国时,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将彭士禄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彭士禄常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彭洁说,“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奋斗……他希望和核潜艇永远相伴,永远守卫海洋。”

2021年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彭士禄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骨灰撒向大海,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

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在1988年9月27日之前,彭士禄这个名字,鲜有人知。当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后,他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走完了96岁的人生。老人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骨灰撒进大海,他要与海洋深处无声的老朋友核潜艇永远相伴。

国士无双,哀思记之!近日,中宣部决定,追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炽烈激情酿造中国核动力的辉煌。

和父亲轰轰烈烈声名远扬的革命事业不同,彭士禄从事的事业注定需要他隐姓埋名。

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为此,毛泽东同志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如此决心下,彭士禄接过了此项任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彭士禄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然而,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造核潜艇,简直比登天还难。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也没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仅有的参考资料,是从报纸上翻拍的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在这种状况下搞核潜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学”。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加紧研制核潜艇的任务便被进一步提上了日程。1965年中央专委批准正式研制核潜艇,并要求1970年建成潜艇陆上模式堆。于是,科技人才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四川西南部大山深处的一个代号叫“九〇九”的基地,彭士禄也是其中的一员。

20世纪70年代初期,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制在摸索中前行,很多问题存在争论。但那时,彭士禄敢拿主意,因此大家都管他叫“彭大胆”“彭拍板”。对此,彭士禄总是哈哈大笑:“我胆子是大,敢做决定,但我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就是数据,而且坚信一手数据。当时曾有人善意提醒他拍的太多了,当心拍错了。他笑着说:“关键时候不拍板怎么行,拍错了我负责,要砍头砍我,要坐牢我去,陆上模式堆搞出来可以给我提一万条意见。”

经过数年艰苦奋战,1970年8月30日,在“九〇九”基地,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制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这意味着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装置开始运行了,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聚焦核电将核能服务于社会。

彭士禄说,他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技术是国之光荣,事关国计民生。

1982年,国家决定在广东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并成立广东核电建设指挥部,任命彭士禄担任总指挥。彭士禄再次披挂上阵,扑到我国首个商业核电站事业中去,为大亚湾核电站以及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与其建设的老专家郭天觉曾撰文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广东能源紧缺,电力经常“停三开四”。彭士禄讲得最多的是“抓紧时间”“尽快保证广东核电站建成,每一天就是100万美元的利息”。他经常深夜与大家一起聊工作,问进展。

同时,彭士禄主持建立的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在主参数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并可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他对秦山一期核电站由熔盐堆改为压水堆的堆型选择方案确定,起了关键作用;他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撰写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基础。

另外,彭士禄还将敢“拍板”的精神带到了核电建设中。秦山二期核电站建设时期,彭士禄决定将“招投标制”引入工程建设。彼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头脑中都有“计划经济”的框框,争论很厉害。最后还是彭士禄拍板,坚持招投标制,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凝聚勠力杨柳山实现中国核电国产化。

彭士禄被任命为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之后,1986年,彭士禄又成为了秦山二期核电站的首任董事长,将满腔热情又投入到火热的中国核电国产化建设中。如果说秦山核电站的成功建成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那么秦山二期则是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据秦山二期核电站第一任总经理于洪福回忆,彭士禄在秦山二期任董事长期间有三大贡献:一是选点,确定了在杨柳山建设秦山二期;二是提出了股份制,建立了董事会制度;三是进行了初步设计,亲自计算了核电站主参数,为秦山二期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的中国,在工业基础、建造水平、材料及管理诸多方面均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导致这个采用国际标准、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核电站,注定要与艰难为伍,以坎坷为伴。

尽管有大亚湾90万千瓦核电作参考,但把核电站反应堆三个环路改为两个环路,并不是像把三只腿砍掉一只那样简单,而是整个核电站的设计多要发生很大变更,133个项目需要重新设计,大量数据需要做兼容工作。

当时有人断言,秦山二期核电站不可能按期建成发电。事实上每推迟一天发电,仅每天财务费用支付就高达上百万元。工程造价的提高,既影响到核电的竞争能力,又会影响到国产化的形象。秦山二期的成功与否,对每一个核电决策者和建设者都是一种考验。而这一切压力,并没有抵过秦山人“人定胜天”的信仰。

面对困难,在先后担任董事长的马福邦、张华祝、赵宏同志运筹帷幄下,从容决策,精心组织,啃掉一个个硬骨头。中国核电国产化绕不开秦山核电二期的贡献,它既是中国核电国产化的练兵场,又是走向世界的实验田,包括“华龙一号”177组核燃料元件的改进和许多宝贵的数据都是在秦山二期核电站实验成功的。

彭士禄说,搞任何一项核电工程,我们既要懂设计,懂经济,懂辩证法,还要关心建设人员的生活疾苦,要有安邦治国的理想和哀悯的情怀。否则核电站延误一天,损失多少,你心里就没数,你就管不好这个工程。

在坚定建设国产化二期核电站项目中,彭士禄以他独具的个性、超凡的胆略,在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昂扬拍板,将中国国防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施工技术超群的核工业二十二、二十三公司5000人挂在嘉兴市的临时户口,由秦山二期出资,全部落户到海盐,不仅满足稳定了秦山核电工程队伍,解决了历史上建筑施工单位建完就走,满地游离的困境,为工程建设者提供了固定的生活家园。这是几代人沉甸甸的嘱望,一份责任担当。

三十年过去了,正是这支中国核电的建设队伍在海盐建起了九座核电机组,现在的秦山已不再有山野的鸟鸣和不奇的峰峦叠嶂,而是变成了中华大地上核电机组最多、堆型最丰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核电能源基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造福。这支队伍从海盐走出去,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核电站。“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这是彭士禄对核事业的不易情怀。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从1970年8月30日四川大山深处的我国首次核能发电,到如今“华龙一号”成为“国家名片”,我国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首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很多像彭士禄一样从事核研究的工作者,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几十年后,中国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核电站。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用沉甸甸的奉献,托起核动力,铸起核电站,挺起共和国和平利用核能的脊梁。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云悬在半空中,被静静的微风剪碎。这真的很美。不觉感动的泪水已划过面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每次读到艾青的这句话,我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感情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又是怎样一一化作澎湃的激情,我们才有了伟大的诗篇。

一个人必须具有这样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够被生活和很多人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动的素质。

在年轻气盛之时,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常常被一些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动得热血沸腾,感动得激情澎湃。这种感动又往往化作无穷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激励着我们走向理想。这些对于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或都已经历。

个人真正成长起来,当他有了许多人生的阅历甚至有了很多人生的坎坷和沧桑,感觉就会变得迟钝,人就变得愈加麻木,愈加世故圆滑。

这或许是许多人在人生之处就被灌输的一种成熟,是一种让自己适应平庸的成熟。毫无疑问,这是感动的杀手。它让一个人面对应该感动的事情,可以心静如水。

这些感动需要用心织造而成,并用爱缀以色彩。

一个人没有了感动,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当我们渐渐成熟的时候,感动变成了深藏于我们心灵的角落的品质,蕴含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需要我们时刻提醒和关照,它才会不因外壳的越来越厚,而被逐渐忘却。

云儿被风吹走,冷漠也随之消散,留下淡蓝的底色,如一道感动的泪痕……。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中原大地,蕴藏着浩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传承。在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人们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深沉的情感,那就是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对心灵的深深触动。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中原的一些名胜古迹,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神奇的感动,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中原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悠久的历史。通过参观黄帝陵、商代遗址等等,我仿佛穿越时光,目睹了中原文明的源头和沧海桑田。这片土地见证了我们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承载了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智慧。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不朽和生生不息的力量,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自豪感。

其次,中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人文的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郑州的二七纪念塔前,我看着那庄严挺拔的纪念塔,回想起那段血与泪的历史,不禁为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默哀。在洛阳的白马寺,我静静地欣赏着那座千年古刹,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古迹和文化符号,都是人文精神的象征,它们让我明白了人类的力量是伟大而无限的,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葆生机。

再次,中原之行让我认识到了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在参观泰山时,我目睹了一幅励志的壁画:蜿蜒的山路上,有一个身穿黄色外袍、蓝色内袍的学子,他一边背着学习用品,一边爬山。这个壁画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奋发进取,才能攀登人生的巅峰。而在郑州的大学校园里,我看到了一群群饱含梦想的学子,正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这让我深知只有脚踏实地、勤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最后,中原之行让我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在郑州的一处山区小学,我见到了那些朴实善良的农村孩子们,他们虽然生活条件不如我们,但却依然乐观向上,用勤奋和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在洛阳的一家敬老院,我看到了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老人们的关心和呵护。这些都让我明白了家是温暖的避风港,社会是互助共融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人付出,为这个社会尽一份责任。

总之,中原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以忘怀的感动。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感受到了人文精神的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认识到了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这一切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激励我更加奋发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贡献社会而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中原大地将会更加繁荣昌盛,而我也将为之努力奋斗,为之奉献一份力量。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中原地区源远流长,积淀着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它承载了无数先民的心血与智慧。我有幸在这片沃土上成长,亲身体会到了中原的深沉与底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感动中原心灵深处的温暖。

首先,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令人振奋不已。这里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典故。每当我站在中原古城的街头巷尾,感受到古老的气息弥漫在空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历史巨擘面对面。我曾游览过洛阳的龙门石窟,感受到了那些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勤劳;亲自踏入世界文学之都开封的宋代城墙,仿佛走进了一部壮丽的历史长卷。这些历史遗迹让我深深地感叹,中原之地所承载的让人敬畏。

其次,中原人民的团结和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原地区的农民为了打破贫困的桎梏,艰苦努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让它变得更加富饶。我曾在郑州的一个乡村小学进行支教,目睹了农民亲切的热情和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他们将有限的资源和知识,毫不保留地用于孩子们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奉献精神令我深感感动,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互助互爱,什么是人间大爱。

再次,中原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到宽容和和谐。中原人民以包容之心待人,充满了人情味。我曾在一家中原餐馆打工,和老板娘的亲切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她对待顾客的热情和耐心。而且,中原地区民风淳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通有无。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生活让我心生敬佩和向往,也使我更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最后,中原地区的自然景观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中原的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四季分明,风光无限。我曾游览过黄河、嵩山等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河是中原的母亲河,她滋润着这片土地,也孕育了中原的博大精神。而嵩山则是中原的灵山之一,因其险峻的山势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而名扬天下。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让我沉醉其中,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总之,中原地区的丰富历史文化、团结奉献的精神、宽容和谐的风土人情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深深感动了我。在这片土地上,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脆弱。我相信,每一个走过中原的人,都会被中原的魅力所感动,都会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将之传承下去。中原地区,你的美丽和深情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看完黄文秀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感慨万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黄文秀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广西人民优秀的女儿,是我们的楷模,她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的生动写照。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多学习理论知识,补短板、强弱项,在大是大非前能担当;要多注重实践锻炼,工作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危难险阻前敢担当;要多培养奋斗精神,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冲锋姿态,在复杂问题前勇担当,为发改事业多做贡献。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冬奥会超级新秀苏翊鸣与亚洲飞人苏炳添的互动,近几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苏翊鸣登顶之时,他的偶像也迎来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确认,英国田径运动员乌贾违反了兴奋剂规定,他所在的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的男子4x100米接力银牌将被没收,加拿大队、中国队分别被递补为亚军、季军。

有必要提醒的是,这枚奖牌,不仅是苏炳添运动生涯的第1枚奥运会奖牌,也是中国接力队乃至中国短跑队在奥运赛场奖牌零的突破。

天生条件的差异,让黄种人的短跑能力不及白种人,更是大大地落后于黑种人。

我们不妨翻开历史资料做一番对比:1982年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为9秒95秒,当时的全国纪录仅为10秒52,差距真的不小。

田径是拥有40多个奥运项目的一个大家庭,绝大多数项目是“单打独斗”,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依靠个人的能力与对手拼争。

相比之下,接力比赛称得上田径赛场的一朵“奇葩”,参赛的4名运动员需要通过接力棒的传接来完成比赛,要想在赛场上克敌制胜,除了一流的速度,还需要一流的交接棒流畅度,接力项目的这一特点给中国队带给了不小的上升空间。

事实上,40年来中国男子接力队屡屡在亚洲赛场甚至世界赛场演绎不可思议的“东方极速”,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坛增添了不少荣光。

对于资深体育迷来说,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应该记忆犹新,那是中国男子接力队的成名之战。

当时,由蔡建明、余壮辉、何宝栋、袁国强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82的亚运会新纪录,并摘取冠军,为中国亚运代表团夺得历史上的第一个接力项目金牌。

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到最后一个比赛日开始时,中国和韩国代表团均夺得93枚金牌,最后举行的男子4x100米决赛便成为决定双方金牌榜位次的终极对决。

关键时刻,中国队四将携手创造了39秒17的亚洲新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奠定胜局的1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因此连续第2次坐上亚运会金牌榜头把交椅。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堪称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王朝期,那段时间中国接力队不仅称雄亚洲赛场,还频频在世界大赛露脸。

198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决赛,当时由李涛、蔡建明、李丰、郑晨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05秒的亚洲新纪录,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决赛,最终获得第7名。

三年后在家门口举行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子接力队再创佳绩,国手以敲开39秒大关的优异成绩实现亚运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个辉煌期。

时隔20年,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激情上演。

广州亚运盛会的田径赛场,沉寂20年的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再度发威,陆斌、梁嘉鸿、苏炳添、劳义4位中国飞人奉献出38秒78的亚运会新纪录,击败老对手日本,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这场胜利,标志着中国男子接力队第二王朝的开启。

随着张培萌、苏炳添、谢震业等亚洲顶尖飞人的先后崛起,此后几年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的竞争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014年仁川亚运会,由陈世伟、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的成绩再次打破亚洲纪录,并成功卫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的37秒99夺冠成绩排在当年的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牙买加、英国和美国队,即便放在任何一届奥运会上,这个成绩都可以获得奖牌。

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男子接力队,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奔跑中,逐渐从亚洲顶尖层面跃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四将在接力赛连续发力,他们先后两次跑出惊人成绩。

中国接力队先是在预赛以37秒92的成绩刷新我们自己保持的37秒99的亚洲纪录,当晚又以38秒01夺得世锦赛银牌,创造了亚洲队伍在世锦赛百米接力的历史最高名次。

更令人骄傲的是,这也是有史以来亚洲运动员在世界大赛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战绩。

客观的说,这段时间属于男子接力队的亚洲荣光,不仅仅来自于中国队,还有同样优秀的日本队。

五六年前,新星辈出的日本接力队也上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支团队在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2019年世锦赛分别夺得银牌、铜牌、铜牌,并将原写在中国队名下的亚洲纪录提升到37秒43的惊人高度。

当然,苏炳添领衔的中国接力队,这期间仍然是中国田径队的主要亮点,他们仍然保持在世界一流强队之列,先后获得16年里约奥运会第4名、17年世锦赛第4名、19年世锦赛第6名。

和中国田径队其他径赛类项目比较,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闪光业绩。

日本接力队的崛起,意味着男子4x100米接力的中日斗法,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亚洲赛场,已经成为世锦赛乃至奥运会的一道风景线。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属于亚洲体坛新的荣耀和光彩。

当然,苏炳添和他的队友们,他们的最高目标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斗法,而是力争在世界更高赛场以干干净净的一流成绩击败强劲的对手,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赢得更高的荣誉。

半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他们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跑出37秒79,又一次显示出这支团队的世界一流水平。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昨天的裁决,让中国男子接力队终于获得半年前就该属于自己的1枚奥运奖牌。

虽然这份荣誉来的有些迟,但终究是真实战胜了虚假。

祝贺中国男子接力队迈上新的台阶!他们今后必将带来更多的荣誉!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云悬在半空中,被静静的微风剪碎。这真的很美。不觉感动的泪水已划过面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白话文§。

每次读到艾青的这句话,我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感情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又是怎样一一化作澎湃的激情,我们才有了伟大的诗篇。

一个人必须具有这样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够被生活和很多人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动的素质。

在年轻气盛之时,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常常被一些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动得热血沸腾,感动得激情澎湃。这种感动又往往化作无穷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激励着我们走向理想。这些对于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或都已经历。

个人真正成长起来,当他有了许多人生的阅历甚至有了很多人生的坎坷和沧桑,感觉就会变得迟钝,人就变得愈加麻木,愈加世故圆滑。

这或许是许多人在人生之处就被灌输的一种成熟,是一种让自己适应平庸的成熟。毫无疑问,这是感动的杀手。它让一个人面对应该感动的事情,可以心静如水。

这些感动需要用心织造而成,并用爱缀以色彩。

一个人没有了感动,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当我们渐渐成熟的时候,感动变成了深藏于我们心灵的角落的品质,蕴含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需要我们时刻提醒和关照,它才会不因外壳的越来越厚,而被逐渐忘却。

云儿被风吹走,冷漠也随之消散,留下淡蓝的底色,如一道感动的泪痕……。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做重要指示时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学习她真正深入乡村一线,成为实实在在的村里人。

刚驻村时黄文秀对农村脱贫工作一无所知,她就勇敢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翻山越岭了解村所有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当地方言不通,她就努力学习;村里的村民不信任,她就主动帮着做农活、打扫卫生,厚着脸皮多聊几句,争得更多的信任。我从市直机关直接来到乡村工作,也面临着生活习惯不同、意识观念差异、驻村工作难开展、村民群众不理解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鼓起勇气、厚起脸皮,主动与村民唠嗑,长期和他们生活劳动在一起,让老百姓认定“我”跟“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也是他们村里的一员。

学习她安下心、扎下根、把责任扛在肩上,真真正正为村民服好务。

仅仅两个月时间,黄文秀就跋山涉水摸清了全部19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2018年在她的带领下,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驻村满一年,她的汽车里程表刚好增加了2.5万公里,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奔波的真实写照。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不安下心、扎下根来那是办不到的。所以我向黄文秀学习,把周末逛街消遣的时间,用到建设美丽乡村上来;把下班后聚会闲聊的时间,用到筹备工作会议上来;把夜晚谈情说爱的时间,用到战胜脱贫攻坚的事业上来;过程虽辛苦难熬,可付出终会还回满意的收获。

二、学习她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照片中的她总是笑容满面,让我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扑面而来。如若不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怎会毕业后放弃国家电网公司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到百色建设自己的家乡,怎会在生命的紧要关头,依然不忘打电话了解村里的灾情。我们常说“人装一时易,装一世难”,面对驻村工作,只有向黄文秀同志一样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它,遇到困难才会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它,才能真正被村民所接纳,才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黄文秀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定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使命,勇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这是黄文秀写在她的日记里的一句话。是什么让黄文秀这样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选择回到贫困山区工作?同样作为选调生村官的我,不停地追问。通过了解她的先进事迹,才发现这就是黄文秀那要把希望带回家乡的初心和梦想,她用奉献不忘初心使命,用奋斗谱写无悔青春。

高考填报志愿,黄文秀选择师范学院,梦想回村里办一所幼儿园;读研期间,黄文秀关注基层教育和扶贫,走访很多贫困村,深入百色、河池等深度贫困地区调研;研究生毕业,黄文秀报考了广西定向选调生;田阳县那满镇挂职锻炼结束,黄文秀主动要求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一路走来,黄文秀的初心从未改变,直至她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文秀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她的事迹令人感动,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向她学习。作为一名选调村官,我们要不忘报考选调时的初衷,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工作中,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做实事,真做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曾说过,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们要向黄文秀学习,向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学习,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的魄力,学习他们迎难而上的斗志,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从容,坚定初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拼搏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黄文秀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中的榜样。黄文秀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第一书记,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中树立了榜样。

黄文秀同志回到家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村第一书记工作这一伟大事业。黄文秀时刻谨记习近平同志对“第一书记”的要求,了解村情民意,听取民声民怨,积极和村民交朋友,不断地干实事,办好事,共同致富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村里工作的开展。看到她的很多感人事迹,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自豪,我向她学习她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

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她为让百坭村村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中敢于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与百坭村村民打成一片,担起带领百坭村村民改善生活、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为改进百坭村的容貌做出了奉献。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是我们中共党员的榜样。

我们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怀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心态,加强实干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从小事做起,迈稳步子,做好每一件事。面对现在的社会,要多一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真正把自身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不断向黄文秀等同志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能力、提升本领,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三

10月10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年3月,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她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20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黄文秀同志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黄文秀同志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正如总书记所说,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她是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实践者,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先进、找差距,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争当合格的党员干部。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四

总书记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顾历史,让人热泪盈眶的“时代楷模”时常涌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的红色基因如血脉般代代相传。无论是战斗在一线忘我工作的党员干部,亦或是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基层党员,他们总是把‘先人民之忧而忧’的前提挂于心间、将‘名放下,责为先’的准则呈于行动”作为常态。眼里只有工作、心中只有人民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足迹印兰考,沙漠变绿洲”,人民公仆焦裕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兰考人民抗灾自救;“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主动申请援藏的干部孔繁森多次进藏,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坚持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只有义无反顾”,感动中国人物张渠伟以宁愿双目失明誓要群众脱贫的决心践行带领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还有杨善洲、牛玉儒、柴生芳……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场场心灵洗礼,他们用上下求索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党员干部的前进方向。

他们虽生于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岗位,却统一呈现出“只得民心未得闲,布衣草帽串乡间”的工作状态。无论是饱含“三股劲”的焦裕禄精神,是树立“四有”新人形象的孔繁森精神,还是其他模范人物的包罗万象的榜样精神,都源起初心、扎根于民,甘于奉献、服务于民。

行万里路,初心不改;饮水思源,本色不移。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息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目标。但这个伟大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镜,做人民的好干部。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五

“感动中原”这个主题,让人联想到什么?是不是在河南的土地上,感受到了那种独特的气息,看到了那些令人感动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我曾经有幸去过中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神韵和文明。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游览中原时所获得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古都洛阳的感想。

洛阳,这座古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镇,所以它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都非常的深厚。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历史遗迹和文明的痕迹,令人感到神妙和荡气回肠。在游览洛阳时,我惊讶地发现它的《洛阳牡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之一,每年的牡丹文化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三段:中原文化的魅力。

中原地区包含广泛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令人值得探寻和思考。在我的游览过程中,我了解了许多中原文化的特点:如夏商周三皇五帝时期的历史人物纪念物,以及明清时期的巨大建筑和古代典籍等等。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第四段:中原的自然美景。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黄河、嵩山、中原草原等自然风光,让我深深觉得这片土地的美不仅来自人文而且也来源于自然。游览中原时,您可以欣赏到空旷的自然美景,陶醉在自然与文明的融合中。

在中原的游览过程中,您不仅可以探索历史文化的内涵,还能真实地感受到这片古土的独特气息。感动中原,并不是胡乱的词语或流行的口号,而是一种情感深刻的体验。它以独特的魅力和气质诠释了中原这片古土的积淀和魅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结:

中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核心,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明的瑰宝。游览中原,您将会发现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让它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感动中原,是一种身心启迪的体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生命中的魅力和美好。

感动中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六

心有感受,感动常在。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每当我看到或听到关于中原大地上的感人事迹,我总能够被深深地打动。中原,这片沃野富饶的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也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伟大人物。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体会。

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原大地的辉煌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尧舜禹时代的传说到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国家,再到秦汉之际的统一帝国,中原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和繁荣,也经历了无数的厮杀和浩劫。例如,在长期的秦汉统一战争中,无数的战士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投入到了激烈的斗争中,他们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让我深感敬佩和感动。

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原大地上的英雄儿女。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英雄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岳飞、文天祥到林则徐、鲁迅等等,中原孕育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或以武力、或以智慧,或以诗歌、或以文章,为中原大地和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他的智勇和决心成功地抵抗住了敌人的侵略,保护了中原大地的安宁与稳定。他的爱国情怀、民族担当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的一面旗帜。

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中原大地的丰饶和美丽。中原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文化,还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它的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拥有丰富的物产和资源。而中原大地上的美丽风光也时常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无论是黄河壮丽的景色,还是太行山秀丽的山峰,都给人以宽广和高远的感觉。中原的这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更加增添了它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深深领悟到了中原人民的朴实和勤劳。作为中原大地的子孙,中原人民一直以来都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和劳动。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和气馁,而是更加坚韧地奋斗和努力。中原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美好的明天。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一直是我感到最为感动和自豪的。

总之,在感动中原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原大地的博大与深远。中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拥有无数的英雄儿女。它以其优美的风景和勤劳的人民吸引着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这片沃野富饶的土地,不断弘扬中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为中原大地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